前卫设计师~草间弥生
“怪婆婆”草间弥生的精神世界

“怪婆婆”草间弥生的精神世界草间弥生是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女艺术家之一,她不仅是位艺术家、设计师,还在作曲、写诗、写小说方面颇有涉及,草间的艺术衍生品在世界范围内都得以热卖,她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位前卫艺术家。
与其说草间弥生的一生都在追随艺术,倒不如说是艺术治疗了她。
本文将从草间弥生的艺术风格特点入手,介绍草间的人生经历,并通过她极具个人色彩的设计风格汲取值得笔者学习的地方。
草间弥生的作品,是艺术家给予观众最好的礼物。
标签:草间弥生;圆点;前卫艺术;无限1 草间弥生复杂多变的一生草间弥生Yayoi Kusama于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时至今日是一位已有89岁高龄的“怪婆婆”。
草间弥生年少时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女子学院就读,随后1948年她在京都市立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学习日本画,由此可见草间弥生并没有系统、长期的接受过美术教育。
草间弥生年幼时虽然家庭富庶,但是父亲却在外放荡,母亲也因而憎恨草间并坚决反对她走上艺术的道路,导致草间弥生年幼时便性格孤僻,10岁时的她就开始被大量的幻觉和幻听所困扰,患上了“人格解体神经症”。
在母亲的打压下草间弥生的童年变得非常不幸,但是好在1955年时,草间弥生开始与美国女作家乔治亚·欧姬芙通信,随后1957年,草间弥生带着母亲给她的100万日元离开日本移居到了美国进行发展。
草间弥生到达纽约后迅速获得关注,也曾经和安迪·沃霍尔、克勒斯·欧登柏格等一众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展览。
草间弥生于1966年使用灯泡和大面镜子所创作的《无限的爱》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并受邀参加了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
在纽约的草间不仅有着“前卫女王”的美誉,还以行为艺术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反战中去,期间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约瑟夫·康奈尔,但随着约瑟夫的去世,痛失伴侣的草间便返回了日本东京,于1977年自愿住进精神病疗养院,每日在心理疗养所和工作室之间往返继续走着艺术创作的道路。
草间弥生

向天空呼喊
它蓝色的影子变得透明
拥抱虚幻的阴影
云升
பைடு நூலகம்
眼泪的声音淹没玫瑰的色彩
我变成石头
不是在永恒的时间里
而是在蒸发的瞬间
又斑
叫点
她是
波她 点的
经
女标 典
王志 。,
所
形 象
以
很
多
人
10
这 是 她 近
年 的 作 品
有她特色的大南瓜系列
蘑菇系列
1991
草 间 弥 生
约 年 作
纽
草间弥生不仅仅 在绘画领域有所 作为,更在雕塑, 服装,公共艺术 等等方面表露出 她过人的才华和 异于常人的思想。
怪婆婆—— 草间弥生
简介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 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 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 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 现居住在日本东京。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 术家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克勒 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 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
重复性的圆点对于草间弥生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
如说是一种治疗。1929年生于日本本土的草间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
幼年时代她就对现实生活视域中的圆点充满兴趣。镜子,圆点花纹,
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草间弥生后来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母题,她对斑点
的迷恋源自幼年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
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草间也算是日本当代作家之一,自她在1978年回到日本定居之后,陆续出版了含
自传在内有10几本书籍。除了前面生平提到的几本重要小说之外,还包括了《圣马克
日本前卫设计师~草间弥生PPT课件

传记
• 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她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艺术是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 她是战后日本去纽约最出色的国际艺术家之一,并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一员。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 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 岁,用半 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
•40 年前,亚洲女子草间弥生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 匹敌。30 多年前,她回到东京,住进精神疗养院,销声匿迹。1993 年,她独自代表日本参加威尼 斯双年展,重出江湖,确立了自己在国际艺术的地位。
• 09年6 月底,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 世纪最伟大的200 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 名列第一、第二,中国艺术家无人入选。日本有4 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木 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 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 草间近作中鲜艳的平面图案可能是诡诈的;时间一久,它们即可将你催眠进入她迷人的艺 术里--人们所熟悉的黑暗、晕眩深渊之中。透过赋与她荒诞的幻想一个明确的形式,草间 再一次证明,创造力足以战胜自我的退化。
• 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更为有趣的是, 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
草间弥生的作品拍卖
きのこ22/75, 失意11/120 , 1995/1994 版画 , 29x22 cm, 36.2x51.5 cm 预估价 4,700-6,300 USD 成交价 5,405 USD 36,904 CNY 42,080 HKD 4,372 EUR
草间弥生

【摘要】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
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 岁,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
关键词:草间弥生当代艺术精神病艺术家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
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克勒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一、一无所有“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的,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
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
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草间弥生一遍又一遍地表述着艺术对于她的重要性,艺术是她一生中唯一抓住的东西。
1929 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家族经营种子生意一百多年。
不到10 岁时,草间弥生就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视。
她所看到的世界,蒙着一个巨大的网,于是她不停地画画,试着用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几乎伴她一生。
在10 岁时,草间弥生画了一幅铅笔画,一个小女孩阴郁而安静,没有一丝笑容,这恰恰是她童年的写照。
母亲将家族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却对女儿的精神疾病一无所知。
在她看来,草间弥生所谓的幻觉都是在胡说八道,而画画更不是富家女应该做的事情,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收藏艺术品的人”。
母亲毁掉草间弥生的画布,罚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经常把她关起来。
“每天打我,还踢我屁股”,强烈的恐怖感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接近崩溃。
走进艺术

本次展览以全面且多元的方式呈现草间弥生六十年来惊人的艺术 脉络, 从早期从日本至纽约时”无限的网”系列, 到艺术家最为人 熟知的圆点图案作品, 艺术家以新的媒材制作大型装置, 创造出一 个全新的异象世界,震撼反映出被誉为前卫艺术女王的草间弥生 独树一格的艺术魅力。 草间弥生将幻觉转化为惊人的创作语言, 艺术成为她的慰藉,她的 作品反映对自我身分的认同,也是她对艺术、对生命永无止境的 追求。她作品中缤纷的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复堆砌的图案、祈许爱与和平的 意念, 却能轻易地拉近观看者与作品间的距离。因此,即使是不 熟悉当代艺术的观众,看到她的这些作品,都会感到心情愉悦, 充满正面能量。展览中更有多件互动性的装置作品, 如位于二楼 的”洁净之屋”是一个完全纯白空间, 观众可以在空间中任意的 位置黏贴上彩色的圆点贴纸,直接和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对话。 上海当代艺术馆在建馆8周年之际,希望将这个展览作为一份礼 物,献给所有喜爱艺术的朋友们,让大家透过此展览爱上当代艺 术并体验草间弥生缤纷广阔又深邃奥妙的艺术世界。
1993年,她被选为代表日本的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大型回 顾展无限的爱:草间弥生1958 – 1968,在几个大城市的博物馆, 包括洛杉矶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 艺术中心、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
2011年和2012年,她的展览轮番在世界一流的艺术馆展出,如马德里的索 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 馆和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在2013年后,大邱美术馆组织了一系列展览计 划,以草间弥生最近的作品为主,并且专注于亚洲各大城市的巡展,将从 大邱开始到上海,首尔,澳门,台北和新德里巡展。
该次展览展示的作品囊括了草间 弥生的代表作品以及她近年的新 作,试图在梳理草间弥生创作生 涯的同时,展现出她旺盛的创作 力。
草间弥生-世间万物,皆是圆点

近30年后,草间弥生独自代表日本参加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政府为她专设主题馆,以此向这位前卫女王致敬,她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尽管当年“千船会”展览轰动一时,但那时的草间弥生未被纽约主流艺术圈认可,财务上仍深陷困境。1967 年,当得知无法获得预期的展出机会,她开始自己演出,那标志性的圆点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体表面之后,又铺展到现场行为表演的裸体之上。
草间弥生在《我喜欢的地方》中写道:我是一个求道的人后来人 再等等我哟在历史的长河里希望你们留意我的光辉人生在横亘千年的时空中怀抱着永恒的爱 我要跨越世纪宇宙万物 再等等我哟我要让你们看到我战斗的身姿
“若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85岁的草间弥生,过着精神疗养院和工作室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她入住的医院就在工作室对马路,步行仅5分钟。医院生活相当规律,早上起来7点检查体温,晚上9点就寝。她早上9点半到工作室开始创作,午饭5分钟完成,然后接着画,直到傍晚7点。
她在工作室立起巨大的黑色画布,大到不踏上梯子就够不着边,她在上面用纤细的笔触画满数百万个圆点,完全不留空隙地编织起一面白色之网。“惠特尼美术馆举办征选那天,我背了这张比自己还要高的画,沿着纽约市中心大马路走过44个街区。惠特尼美术馆现在很前卫,不过那时风气还很保守,像美术馆馆长那种没用的家伙怎可能了解我的作品?结果正如我所料,我落选了。我又得背着那个榻榻米一样大的画作,走过44条马路回去。”
雕塑公共设计艺术家介绍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 1921 – 1986
德国著名艺术家,以雕塑为其主要创 作形式。被认为是的20世纪70、80年代 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他在七 十年代享受着政治预言者完美名誉的一位 美术家。他作为雕塑家、事件美术家、 “宗教头头”和幻想家,变成了后现代主 义的欧洲美术世界中的最有影响的人物。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他那种具有以赛亚 精神的仁慈性格。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 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 本长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 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 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 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 沃荷 (Andy Warhol)、克勒斯· 欧登柏格 (Claes Oldenburg)、贾斯培· 琼斯 (Jasper Johns)一起联展。
Page 1
草间弥生的作品艺术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是不可不提的日本当代重 要艺术家。自幼患上的神 经性视听障碍,使她长期 被大量幻觉困扰,但同时 也成就了她看世界的独特 眼光。红点、绿点、黄点, 极度夸张,颜色艳丽,是 草间弥生的创作标志,这 三色圆点代表了太阳、地 球、月亮。高彩度对比圆 点花纹,经常出现在她的 绘画、软雕塑、行为艺术 与装置艺术作品中。
他重画过的《蒙娜丽莎》
《大镜子》
1917年,他在法国做了这件作 品。他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 丽莎》(印刷品)上,用铅笔画 上山羊胡子,这一对待“经典名 作”的态度立刻遭到了传统艺术 卫道士们的大力抨击。然而,杜 尚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 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大师”们 的作品?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 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 的精神就永远只有受到“高贵” 的奴役。此外,不可否认的是, 杜尚重画过的《蒙娜丽莎》另有 一种特别的味道,这也为后来的 艺术创作另辟一条幽径。
草间弥生的美学研究

艺术探讨草间弥生的美学研究王静怡(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200)摘 要:草间弥生作为当代最有价值、最前卫的女艺术家用圆点标志着自己,她用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具有极大的辨识度。
她热爱圆点元素,喜爱强烈的色彩对比、纵深的空间感。
草间弥生的美学研究对世人来说无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该文从她的作品与圆点、色彩、空间三者进行深入的美学研究。
关键词:草间弥生;圆点;美学研究一、草间弥生的艺术历程年幼时,就患上了神经性视听障碍的草间弥生看所有的物品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圆点所组成。
一个孤独的人内心的真实独白,草间弥生曾说:“如果不是因为艺术,我应该早就自杀了。
”这个为艺术而生的女人被《时代》周刊誉为世界现存史诗级艺术家,一辈子都在为艺术创作与命运做抗争。
在平凡人的眼里,一名艺术家是否成功与金钱和地位相挂钩。
十年间,她的作品价值在市场上迅速飙升。
2016年,明仁天皇授予她日本文化勋章,这使她一下拥有日本国宝级的大艺术家的称号。
草间弥生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当时声名显著的安迪沃霍尔,对她的作品感到十分的震惊并加以赞赏。
同时,也深深的启发了安迪的作品。
不容争辩,看过草间弥生的作品都会爱上她的作品,她的南瓜、波点、密网、镜屋,茎状物等等这些识别度极高的元素与鲜亮大胆的色彩与她的荒诞诡谲为艺术燃烧的一生。
草间弥生常常利用高饱和度的颜色与圆点进行搭配,她认为这些画面代表了她的内心的想法。
直至今日,草间弥生还是坚持每天10个小时进行艺术创作。
二、草间弥生的重复圆点在草间弥生的作品中,圆点已经成为了她的标志。
设计师不会无缘无故选择一样东西来代表自己。
在她的艺术作品里,有一个创作手法——重复,不断地重复,圆点的重复在她的作品里无处不在。
在万物上覆盖圆点,这也是她的经典手法之一。
康定斯基曾说过“点在绘画中本身就是最简洁的形,点的重复成了强化内在声音的有力手段。
”这也解答了之前我的疑问:画作为什么可以无重点却又能吸引人。
她作品中那些大大小小不断的圆点带有节奏与韵律,给人无限延伸的空间感,又不失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
设
计
师
工作室创新——前卫设计师
200830110410 黎华芬 服设三
信息:
草间弥生(1929年3月22日-)被称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出生于日本长 野县松本市,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 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她曾与当代卓越的艺术家如安迪· 沃荷(Andy Warhol)、 克勒斯· 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贾斯培· 琼斯(Jasper Johns)一起联展。
国际上对於草间弥生作品之认定。涵盖五十年来的水彩、拼贴、绘画、雕塑、环境艺术及 活动是最近几年当代艺术史上的事情。在长期被认为是精神异常的放逐者之後,草间弥生 现在被视为日本现存最伟大的艺术家。 草间在相当早的创作时期就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加上镜子, 大量包覆各种物体的表面,如墙壁、地板、画布、家里会出现的物品(还有裸体的助理)。 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与作品有很高的同质性,并以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妆闻名。 草间近作中鲜艳的平面图案可能是诡诈的;时间一久,它们即可将你催眠进入她迷人的艺 术里--人们所熟悉的黑暗、晕眩深渊之中。透过赋与她荒诞的幻想一个明确的形式,草间 再一次证明,创造力足以战胜自我的退化。 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更为有趣的是, 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
手机
配饰
著作
草间也算是日本当代作家之一,自她在1978年回到日本定居之后,陆续出版 了含自传在内有10几本书籍。除了前面生平提到的几本重要小说之外,还包括了 《圣马克教堂的燃烧》(1985年)、《天地之间》(1988年)、《拱形吊灯》(1989年)、 《樱冢的双重自杀》(1989年)、《如此之忧》(诗集,1989年)、《鳕鱼角的天使》 (1990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1991年)、《沼地迷失》(1992年)、《纽约故事》 (1993年)、《蚂蚁的精神病院》(1993年)、《堇的强迫》(1998年)、《1969年的 纽约》(1998年) 。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作品封面
感语: 大部分人可能不认识草间弥生,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也不会接受她这种过于前卫 的设计。 其实,想草间弥生所说的:她只是个精神病患者,她只是想表达她所看到的另 一个世界,可能超出了这个现实世界所承受的范围。就算不能接受,但也请不要 歧视,每个人创造出来就有它本身的价值,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毫无价值,但她自 己的本身它就价值连城。 我可能不能体会她画的含义,也看不懂,在草间弥生的精神世界里,神奇的, 也是怪异的,有时候甚至是诡异惊悚的。但还是能感受一种强烈的表现力,而且 顽强的不断生长。
餐盘
―蘑菇”凳子
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软雕塑
南瓜
―黄树/星”马克杯
―黄树/星”泰迪熊
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与服装设计 界合作的时装Tee
据统计,在日本,年轻人穿着的服饰中,带有 圆点图案的服饰约占30%左右。草间弥生10 岁左右就开始运用非对称的袖半身红半身白的 毛衣装饰自己。至今为止,她的服装全部由自 己设计的。圆点和她的精神病一样,成为艺术 家身上最深的印记。
河波13/50, 冥想11/120 , 1993/1994 版画 , 21.9x27.5cm, 36.2x51.5 cm 预估价 4,700-6,300 USD 成交价 5,405 USD 36,904 CNY 42,080 HKD 4,372 EUR
商品
在1990年代之后,草间加入了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 计界合作,推出了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 卖许多艺术商品。
南瓜 (GT) 52/120,南瓜 (RT) 55/120 , 1996 版画 , 40x32.5 cm (x2) 预估价 4,300–6,100 USD 成交价 5,146 USD 35,136 CNY 40,063 HKD 4,162 EUR
草间弥生的作品拍卖
きのこ22/75, 失意11/120 , 1995/1994 版画 , 29x22 cm, 36.2x51.5 cm 预估价 4,700-6,300 USD 成交价 5,405 USD 36,904 CNY 42,080 HKD 4,372 EUR
经历:
草间弥生在各地的作品展示
1961 草间弥生在曼哈顿
1962 软雕塑第一次在 7-artists展示
在欧洲博物馆展出的草间弥生 作品展
草间弥生2009 年新作《南瓜》在伦敦Victoria Miro 画廊展出
草间弥生1965 年在纽约 Castellane 画廊“无限镜屋”展览现场
2000年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千禧纪念搪胶气球
作品特色
• 草间弥生的创作被评论家归类到相当多的艺术派别,包含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 主义、原生艺术(en:Art Brut)、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但在草间对自己的描述中, 她仅是一位“精神病艺术家”(obsessive artist)。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图呈现 的是一种自传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内容;草间所用的创作手法则有绘画、软雕塑、 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
评价
• ―在美国人眼中,日本女人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草间弥生打破了这样的看法,她强悍 而具有创造性。”纽约评论家Gordon Brown 在1960 年代接受采访时有这样的表述。 • 唐纳德.贾德在《艺术新闻》中写道:“草间弥生是一位原创型的画家。展览中的五幅 白色巨幅作品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其实现方式上都是前卫而有力的......它发自于那些溶于平 面的点,也发自于那些稍微偏离的但效果强烈的点......‖ • ―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 居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蔡康永的一篇名为《自愿住进精神疗养院的艺 术家草间弥生》博文中这样比喻道。 • 国内评论家陆蓉之把草间弥生和小野洋子比作20 世纪国际艺坛最闪耀的女明星。 “但就具有标志特性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开创性来说,草间弥生的复活源自她的艺术本 身。”陆蓉之这样说。 • 独立策展人方振宁这样评价:“不容忽视的是,她既是日本当代艺术的先锋,在纽约 期间,更影响了美国的波普艺术。 • “无论你是否了解草间弥生,一看到作品就马上知道她来自日本。这与意识形态并没 有关系,只是因为她把日本民间文化的亲切感和现代社会一体化了。无穷无尽的圆点是 她的标志,一直在重复,却又永远时尚。”洪平涛如是说。
传记
• 草间弥生的经历和艺术具有传奇色彩,她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艺术是她治疗自己的一种方式。她 是战后日本去纽约最出色的国际艺术家之一,并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一员。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 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 岁,用半 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 •40 年前,亚洲女子草间弥生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 匹敌。30 多年前,她回到东京,住进精神疗养院,销声匿迹。1993 年,她独自代表日本参加威尼 斯双年展,重出江湖,确立了自己在国际艺术的地位。 • 09年6 月底,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 世纪最伟大的200 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 列第一、第二,中国艺术家无人入选。日本有4 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木博 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 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圆点迷恋”钥匙链
蝴蝶钥匙链
―南瓜”钥匙链
南瓜手机吊坠
郁金香徽章
南瓜曲奇饼
―永远的爱”大理石巧克力
―魂之所”日式浴巾
―真爱永远”南瓜镜子
圆点礼品盒
―水玉圆点迷恋”鼠标垫
马克杯
―绽放的花”胸针
粘贴纸
2006日历明信片
塑料文件夹
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设计室家 居作品
黄树沙发
―星”沙发
•
•
•
•
《无限的爱》(Love Forever),草间弥生 (Yayoi Kusama)
1966年,作品《无限的爱》(Love Forever),使用小圆灯泡和大面镜无限反 射的空间装置,造成了相当视觉迷幻的作品,可说是草间的成名作。
2009,Ferragamoo特别请草间弥生设计限量版的Marisa包,并取名"Love Forever",爱的主题永远不会褪流行的。
果篮 , 1999年 丝网版 , 45×54cm 预估价 16,000-30,000 CNY 成交价 17,920 CNY 20,438 HKD 2,625 USD 2,123 EUR
草间弥生的作品拍卖
南瓜 , 1990 压克力 画布 , 22.7x15. 25,221 USD 172,204 CNY 196,353 HKD 20,399 EUR
“人体炸裂”的系列裸体集会 1969 年,在纽约MOMA 的一次展出之后,这个日本女人成为 《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其头版图片的副标题却是“但这是艺 术吗?”。
各种作品展示:
圆点南瓜是著名的草间弥生风格
圆点南瓜的软雕塑实物图
草间弥生的作品拍卖
毒磨菇 50/100 , 1990 版画 , 45.4x52.8 cm 预估价 2,500–3,800 USD 成交价 4,716 USD 32,200 CNY 36,715 HKD 3,814 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