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与“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教育视频观后感

《德不配位》教育视频观后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谨以此文警示、勉励自己。
一、德行与福报“有人发了财,升了官,结果自己或者家人得了大病。
”我不敢断定这句话的因和果是否有必然联系,我更愿理解为这些民间的话语是为了告诫人们要多行修德。
然而,我清楚的认识到,若我德行败坏,亲人朋友会远离我,冤家小人会陷害我,灾祸定会找上门来,我的人生就会悲惨不堪。
因此,我要修德,并不为了得到很多福报;我要修德,并不为了避免很多灾病;我要修德,只是为了我能与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谐共处,我和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在一起其乐融融我便开心幸福!不是升官,不是发财,我认为,这,就是福报。
二、为公即德“德行够的人心量大,永远考虑大家,从不考虑自我,达到‘无我’境界。
”我自愧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达到“无我”的至高境界,我不可避免的会有自私心、自利心,但是虽然非圣人、非老总、非部门领导,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要求我自己时刻要记住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克制自己不利于他人的行为,时刻保护公司利益。
当我想抽烟的时候,我要想一想我身边不抽烟的人闻到烟味将会多么难受,于是我不再在他们面前抽烟;当我想嘲笑、讥讽、挖苦、训斥他人的时候,我要想一想自己被这样对待时心里有多难过,于是我不能再为了自己的一时痛快而使他人难过……时刻谨记: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多反省一下自己的无德行为、克制自己将要有损于他人的行为念想,尽己所能保护公司利益不受侵害。
三、德与才“德行比学识、能力、技能更重要,一个有专业知识技能而没有德行的人对企业的破坏力是不可估量的,而有德行的人即便没有能力、智慧,也会有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来支援和帮助。
”有句话说“企业有四等人,有本事没脾气的是一等人,没本事没脾气的是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的是三等人,没本事有脾气的是四等人”,这句话非常形象的说明了德与才的关系,换言之就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德是大于才的。
厚德载物与德不配位

厚德载物与德不配位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厚德才能载万物,就是「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就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你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你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比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就出现了。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要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
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
现在一分钱不赚,就要最好的,是谁教的呢?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
可孩子们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他们的福报。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有些违背常理知识,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出处是什么?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出处是什么?出自《朱子治家格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
“乖舛”是违背、背叛自然规律。
“伦常乖舛”就是违背了伦常大道。
道就是规律、秩序和关系。
一棵树,要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跟阳光、空气、土壤、水分、养料都有关系,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棵树一样,自自然然会和周围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伦常大道的“伦”。
这种关系不是我们自己规定的,也不是谁发明的,它是天然如此的。
树和水有关系,你偏不让它跟水发生关系,“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树就死了,就这么简单。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要好好做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它不是金钱的关系,是道义的关系。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是人性,人性本善,这就是德行。
天天照着自然规律去做,你就有德行。
就像下雪一样,今天下点,明天下点,后天下点,天天下,雪越下越厚,这就叫厚德。
厚德才能承受得了“物”。
“物”就是你的福气,就是你的享受,就是你的待遇。
厚德才能承载得了福报。
“德不配位”就是说,这个人不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净做坏事,是个缺德的人,德行太薄了,德行不配你的待遇,“必有灾殃”。
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员一提升就重病;有的人家里有钱,刚买大房子人去世了,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打个比方,你的德行好比一张桌子,这张桌子只能承受十斤的重量,也就是十斤的福报,你非得给它放上十五斤、二十斤、五十斤的重量,那这个桌子就开始发抖就开始变形,最后就会塌了,就是德不配位。
现在人们疯狂追求名利,为了出名不惜代价,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圣人教导我们这叫“不义之富贵”,就是不符合道义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财富、地位。
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车好那个大别墅好,看人家当官当那么大,不行我也要把那个钱挣到手,大家都这么想,完全不懂得道理。
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1厚德载物

易經智慧---厚德載福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資料來源:百度網PPS製作:張藝全2013年4月廣州厚德才能承載萬物。
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厚德載物”。
•我們所有的財富、地位、權力、名望,我們的一切,老祖宗用一個字來代表叫“物”。
•為什麼今天有些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為什麼有些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或貪財而被雙規?•為什麼有的人家剛發財或剛蓋完房,人就出車禍去世了?•為什麼?就是四個字~“德不配位”。
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載,就是承載;•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什麼叫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比方說,這有一張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給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們看這個桌子怎麼樣?桌腿開始發抖,桌子開始變形了,出現崩潰之前的先兆。
金錢、權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報,都是壓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載的了嗎?靠什麼承載,靠符合萬物規律的“德行”。
易經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太重要了。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裡頭裝不下的東西,你這不是惹禍嗎?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還少嗎?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報不相稱。
人貴惜福---勤儉節約積攢福報(一)•比爾蓋茨這位世界首富仍在勤儉節約積攢福報;他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麼名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對打折商品感興趣,不願為泊車多花幾美元……原因非常簡單,貴客車位元需要多付12美元,比爾認為那是超值收費。
人貴惜福---教子有方積攢福報(二)•比爾蓋茨與妻子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比爾從不會給孩子們留一筆很可觀的錢。
比爾認為,孩子們的養尊處優終將會讓他們一事無成。
所以他公開表示,他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
他說:“我只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
解琦:“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该怎样修炼“德”?

解琦:“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们,该怎样修炼“德”?在生活中,稍懂《易经》的人,当然都听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训诫。
许多人可能不以为意,或是压根不明白其背后蕴涵的深遂哲学。
说白了“德不配位”,说的就是自身的品行能力与身份社会地位不相配合,因此指一个能力、道德修养不足,而突然之间得到了许多財富或社会地位。
这个时候,就出現了“德不配位”的情况发生。
出現这种事情,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当中孔子在解读易经的时候,注释了《十翼》。
当中在《周易系辞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的解释。
意思是说,自身要是德的涵养很不足而又处于高位,谋略小而权力大,才能小而处于比较重要的决策位置,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現这种事情:有的人发了大财,结果生了重病,或是家人生了重病。
某一人升了大官,结果家人过世,或是家人生了重病。
这时一般人会将其归结于“天命”,或“福报不足”。
实际上,这就是“德不配位”。
而要是自身敢认同自身的德性不足,而不是福报不足,再根据这种方式修德,当德性提高到一定高度,就配位了。
这时才可以得到財富和驾驭权利位置。
所以,了解到了“德不配位”,又该怎样来修练自身的品行呢?作者结合《易经》的一些观点,来为我们解释。
其一:有心存敬畏《易经》:“天垂象,见凶吉。
”乾坤有自身的规矩,天地万物有自身的规律,举头三尺有神明,明白敬畏,是为人的压根。
自身只有敬畏乾坤,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他们做事规矩真诚,不突破底线和良知。
堂堂正正,胸怀坦荡。
做正直的事,走正见的路,心怀光明,敬畏乾坤,一切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其二:有慈悲之心《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不只是自身要成为君子,或是作为君子的自我标尺衡量,更是修为君子的必经之道。
厚德,是慈悲,是托起世界,解脱众生的力量。
古人说: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个人收集整理-ZQ为什么今天地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地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清华大学地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地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地福报.我们所有地财富、智慧,我们地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地待遇,就是我们地德行不配我们地福报.举几个例子:有很多年轻地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员一提升重病,有地人家里有钱刚盖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车祸了.为什么?就是这四个字“德不配位”.他地德行跟他地待遇、福报不相称.如没有德行,享受着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地福报,折自己地福,真敢吃,真敢用啊?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教给我们“不义之富贵”,就是不符合道义地,不符合自然规律地不义之财.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你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地狱门前》,讲李真地.通过这本书,会看到他很多地作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失常”.说这个人精神失常,这个人言语失常,为什么?李真做了国税厅厅长后,走路横着走,指手画脚,感觉好像天王老子,已经都没人样了.学习传统文化以后我们明白了,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地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斤、斤、斤地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地先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地福报,都是压自己地物啊,您能承载地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地德行.福报到底是什么?通俗地讲,福报是一种能量,这张桌子受不了一百斤地能量,只能受十斤地,你还非得去当个厅长,当厅长得有大德行,他要为全省地税收负责,那得有大德行、大胸襟地人才能承载得了这种福报、关系和待遇,所以说厚德载物.中国历朝历代选官员,先看德行,不看学历,学历那是知识,那不是德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 1。
《易经》智慧: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xx》xx: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xx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
xx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
惜食、惜衣,就是我们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你讲的我不相信。
那就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生死还是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心想,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
德不配位-德立达视角看企业团队管理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朱子治家格言》曰“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很和谐,很太平,为什么你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单位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内部也不和谐呢?通常我们会说这个人的福报不够。
什么是福报?德行就是福报,一个人的德行够了,福报就够了。
可是,我们宁愿承认自己的福报不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有些经理人带着他的团队干得很开心,团队很和谐,大家的收入很不错;即便工作量大,大家也不抱怨。
换了一个经理人,他一心想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且不让大家累着。
可是为什么大家却不愿意跟着他干,很多人还想造他的反呢?还是他的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如果他的德行够,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定是内部和谐,外部平安。
有些人发了大财,结果自己却生了大病,或者家人生了病。
我们都说这是福报不够。
实际上就是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一个人敢承认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是福报不够,再通过一种方法修德,当德行提升到一定高度,就配位了。
如果德行不够,坐在一个高位上,不仅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手下的团队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彼此都坐卧不安。
一个人的德行从哪方面体现出来呢?如何证明他的德行呢?一个德行够的人首先一定心量大。
心量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为自己考虑,不以自我为中心,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大家的感受,他的心量、胸襟自然就大。
胸襟够了,才能容纳万物。
既然胸中包含了万物,需要什么时,自然就会拥有。
一个有德行的人一定能忍辱负重。
不能忍辱负重,说明他的德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一个有德的人做事肯定不会从自我出发,而是从大局着想。
比如你是一个部门经理,你首先考虑的是你这个部门员工的利益和感受。
你是一个总经理,你会考虑整个企业所有员工的利益。
只有处处考虑大家的利益和感受,大家才会接纳你,拥护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载就是承载;
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
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
惜食、惜衣,就是我们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老师,你讲的我不相信。
那就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生死还是存亡?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我用便宜的手机、穿便宜的布鞋,普通的衣物……
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认为我没有那么厚的德行,所以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
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
段。
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心想,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
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
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
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分,就是要最好的。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
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攀比,家长都鼓励~妈妈明天给你买个更好的压倒他。
你看看,完全错误。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
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不会爱孩子,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
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
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
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
你看着领导坐好车,就想把他拉下来。
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我要把这个钱拿过来。
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
你有没有?
【一日一禅】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喜欢占便宜,贫穷就越来越多;喜欢布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