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第十五章所得税专题

中级会计师第十五章所得税专题
中级会计师第十五章所得税专题

第十五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准则规定,下列各事项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是()。

A、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

C、因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而产生的商誉

D、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甲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当年广告费用发生了200万元,税法规定每年广告费用的应税支出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15%,税前利润为4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当年罚没支出为1万元,当年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截止年末增值了1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当年的净利润为()万元。

A、299.75

B、300

C、301

D、289.75

3、甲企业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2×18年年初“预计负债——产品保修费用”科目余额600万元,2×18年度利润表中“销售费用”项目下有500万元系销售产品提供保修服务确认,2×18年实际发生产品保修支出4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在2×18年12月31日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600

B、500

C、400

D、700

4、下列各项资产和负债中,因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是()。

A、计提职工工资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B、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C、因确认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预计负债

D、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罚款

5、甲公司自2×17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17年度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研究费用3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600万元,2×18年4月2日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并取得专利权。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甲公司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及预计年限均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18年末因上述业务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万元。

A、0

B、75

C、69.38

D、150

6、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18年年初“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账面余额为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125万元。2×18年计提产品保修费用100万元,2×18年实际发

生产品保修费用300万元。假设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支付时可以税前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50

B、-50

C、75

D、25

7、甲公司在2018年共发生净亏损8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2018年末,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5年内能够产生应纳税所得额10000万元。甲公司在2019年实际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零。2019年末,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4年能够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万元。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在2019年末应做的会计处理是()。

A、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1500万元

B、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1500万元

C、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2000万元

D、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500万元

8、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

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9、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10、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该公司20×7年度利润总额为4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已知自2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率变更为25%。20×7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有:本期计提国债利息收入500万元;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 500万元;年末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100万元。假定2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则甲公司20×7年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660

B、1 060

C、1 035

D、627

11、某企业期末持有一批存货,成本为1 000万元,按照存货准则规定,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 000

B、800

C、200

D、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A、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未弥补亏损

D、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期末可能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的有()。

A、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本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C、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

3、下列各项中,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A、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4、有关所得税的列报,表述不正确的有()。

A、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作为非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B、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作为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C、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作为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D、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作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5、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当期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可能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有()。

A、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B、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税率变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调整

D、本期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6、下列关于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的计税基础,即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B、资产的计税基础,即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C、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D、负债的计税基础,即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7、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可能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企业一项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相同

B、企业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D、企业发生的税法允许税前弥补的亏损额

8、下列各事项中,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的有()。

A、支付的购货合同违约金

B、计提的国债利息

C、因产品质量保证计提的预计负债

D、应付的税收滞纳金

三、判断题

1、商誉的初始确认可能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都应作纳税调减。()

3、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均应以相关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4、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得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5、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

6、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能够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7、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8、某些情况下,如果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9、如果某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计入了所有者权益,则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变化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10、递延所得税资产与固定资产等资产不同,不应计提减值准备,从而也不涉及减值准备转回的问题。()

11、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需对以后期间的递延所得税按照新的税率进行计量,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用再做调整。()

12、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部分。()

13、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和税法对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同所产生的。()

14、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能影响所得税费用,也可能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五、计算分析题

1、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18年末部分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情况如下:

(1)2×18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2034万元,债券面值2000万元,每年4月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A公司将其划分为债权投资。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A公司2×18年12月10日因销售商品给H公司而确认应收账款100万元,其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至2×18年12月31日,A公司尚未计提坏账准备。

(3)2×18年,A公司将其所持有的交易性证券以其公允价值120万元计价,该批交易性证券的成本为122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

(4)A公司编制的2×1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项目金额为100万元,该款项是A

公司尚未缴纳的滞纳金。按照税法规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5)假定A公司2×18年度实现会计利润1800万元,以前年度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除上述事项外,A公司当年不存在其他与所得税计算缴纳相关的事项,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A公司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1> 、请分析A公司2×18年12月31日上述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各为多少。

<2> 、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A公司上述事项中,哪些构成暂时性差异?并请具体说明其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所得税的影响。

<3> 、计算A公司2×18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六、综合题

1、A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每年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税费。有关资料如下:

(1)2×18年6月10日,A公司对一栋办公楼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办公楼的原价为2 500万元,会计上原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已累计计提折旧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上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上一致。在改扩建过程中领用工程物资210万元,领用一批自产产品,成本为36.8万元,市场价格为40万元,发生改扩建人员薪酬153.2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该办公楼改扩建工程于2×18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A公司对改扩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认可该办公楼折旧年限的变更。

(3)2×18年12月31日,A公司以经营租赁方式将该办公楼对外出租,租赁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180万元,每年年末收取租金,第1年租金于2×19年末收取,租赁期开始日为2×18年12月31日。A公司对租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出租后,该厂房仍按照原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

(4)2×20年1月1日,A公司有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已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上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20年1月1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为2 350万元。

(5)2×20年12月31日,该项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270万元。

(6)2×21年12月31日,租赁期满,A公司将该房地产出售给B公司,合同价款为2 500万元,B公司已用银行存款付清。

(注: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确认所得税影响额,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1> 、编制A公司办公楼改扩建的相关会计分录;

<2> 、编制2×18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3> 、编制2×19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4> 、编制2×20年1月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5> 、编制2×20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6> 、编制2×21年12月31日A公司该项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该题针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71,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①应税所得=400+1+50-10=441(万元);

②应交所得税=441×25%=110.25(万元);

③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12.5万元(=50×25%);

④递延所得税负债贷记2.5万元(=10×25%);

⑤所得税费用=110.25-12.5+2.5=100.25(万元)

⑥净利润=400-100.25=299.75(万元)。

【拓展】

①当年递延所得税净收益为10万元(12.5-2.5);

②所得税费用=(税前利润±永久性差异)×25%

【该题针对“当期所得税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77,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2×18年末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600+500-400=700(万元),因税法规定该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所以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700万元,故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700-700=0,因此2×18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700万元。【该题针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58,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BD,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C,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与账面价值相等)=0。

【该题针对“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34,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分录是: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54,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500+100-300=30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0;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其差额为300 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300×2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发生额=75-125=-50(万元),所以递延所得税费用为5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费用(或收益)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66,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甲公司在2018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000×25%=2000(万元);甲公司在2019年末对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时,发现其在未来4年内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

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所以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8000-6000)×25%=50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77,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税法不允许税前列支。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未来期间税前列支的金额0=账面价值;选项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将来偿付应付账款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所以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选项C,企业因保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和账面价值相等)=0;选项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当期准予税前扣除,所以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是0,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81,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33/33%+30)×25%=32.5(万元)。

【该题针对“适用所得税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804,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纳税,因此要调减;税法上也不认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也需要纳税调减,所以应交所得税=(4 000-500-1 500)×33%=66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 500+100)×25%=400(万元)

其他债权投资的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1 035

其他综合收益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60

递延所得税负债400

【该题针对“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58,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1 000-0=1 000(万元)。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72,点击提问】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选项BC,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96,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选项AC一般会引起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选项B,转回存货跌价准备会使资产账面价值恢复,从而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选项D,实际发生产品售后保修费用,冲减已计提的预计负债,从而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引起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35,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选项AD,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62,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所得税的列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是在以后年度转回的,一般情况下转回期均大于一年,所以分别属于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故本题答案是选项B、D。【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79,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方金额。以上各事项虽然也可能对应调整当期所有者权益或者商誉,但是也可能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96,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即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该题针对“负债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92,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A,会计上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会导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公允价值上升导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C,会计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而税法上分期摊销,导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D,未来盈利时可以税前弥补上述亏损,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37,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资产的计税基础。选项C,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确认的预计负债,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列支,计税基础为零,不等于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资产的计税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77,点击提问】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对

【该题针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70,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不是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都应作纳税调减。比如,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无须作纳税调减。

【该题针对“当期所得税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76,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均应以相关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599,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应当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是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列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82,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所得税费用的确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03,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对

【该题针对“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32,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如果是免税合并,则税法上是不认可该商誉的,其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只是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该题针对“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43,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如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5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实际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果某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计入了所有者权益,则不会直接影响所得税费用。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费用(或收益)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73,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以后,继后期间根据新的环境和情况判断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应相应恢复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774,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算。

【该题针对“适用所得税税率变化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810,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对

【该题针对“所得税会计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23,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入账价值,税法一般是认可的,资产的暂时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续计量过程中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而引起的。

【该题针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48,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可能影响所得税费用,也可能影响者所有者权益。

【该题针对“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962,点击提问】

五、计算分析题

1、

【正确答案】①该国库券2×1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2034-(2000×5%×9/12-

2034×4%×9/12)=2020.02(万元),计税基础=2020.02万元。(1分)

②该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并且期末未计提坏账准备,因此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是100万元。(1分)

③该批交易性证券2×1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所以计税基础是122万元。(1分)

④该项负债2×1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所以计税基础是100万元。(1分)

【答案解析】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其账面价值是等于计税基础的。国债利息收入不属于资产也不属于负债,但是可以将其以负债的形式计算其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以抵扣的金额,因为国债利息收入在未来是不可以抵扣的,也是不纳税的,所以此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该题针对“所得税的相关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82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①该国库券账面价值2020.02万元与计税基础2020.02万元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1分)

②该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均为100万元,故不存在暂时性差异。(1分)

③该批证券的账面价值12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22万元之间的差额2万元,构成一项暂时性差异。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25%=0.5(万元)。(1分)

④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不构成暂时性差异。(1分)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相关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829,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18年应交所得税=(1800-2034×4%×9/12+2+100)×25%=460.25(万元)(1分)

2×18年递延所得税费用=-0.5万元(1分)

因此,2×18年所得税费用=460.25-0.5=459.75(万元)(1分)

借:所得税费用 45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0.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60.25(1分)

【该题针对“所得税的相关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830,点击提问】

六、综合题

1、

【正确答案】借:在建工程 2 0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2 500(0.5分)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210

库存商品 36.8

应付职工薪酬 153.2(0.5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 153.2

贷:银行存款 153.2(0.5分)

借:固定资产 2 400

贷:在建工程 2 400(0.5分)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285660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1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30

贷:累计折旧 30(1分)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累计折旧30(2 400/20×3/12)

贷:固定资产 2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30(1分)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285660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19年12月31日:

借:其他业务成本120(2 4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1分)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1分)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285660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2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2 350-2 25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盈余公积 7.5(2分)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09,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2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0.5分)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2 350-2 27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5分)

借:所得税费用 1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1分)

【答案解析】税法上是按照2 400万元,按照20年进行直线法摊销;而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此时,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为2 270万元,税法上的金额=2 400-2 400/(12×20)×(3+12+12)=2 130(万元),所以在期末时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 270-2 130)×25%-25=1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1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2×2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1分)

借:银行存款 2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500(1分)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27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1分)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1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5

贷:所得税费用 35(1分)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856611,点击提问】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所得税会计 一、考核点:递延所得税的计量 A上市公司2008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自发证之日起3年,2010年末因不符合条件,次年不再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自2011年1月1日起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由15%改为25%。2010年上半年,A公司发生的与所得税核算相关的事项及其处理结果如下: (1)2010年2月1日,A公司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2600万元。2010年6月30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公司管理层计划在2010年下半年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定税法规定,资产持有时间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2010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持有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地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135万元。 (2)2010年6月21日,A公司与部分职工签订了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该协议签订后,A公司不能单方面解除。根据该协议,A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将向辞退的职工一次性支付补偿款500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项辞退福利有关的补偿款于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抵扣。2010年6月30日,A公司未确认该辞退福利形成的预计负债以及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决定于当年末确认。 (3)2010年6月下旬,A公司在对存货进行清查时,发现库存某产品因储存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预计只能降价出售,故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400万元。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计划表明,该批产品拟于2011年2月对外出售。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可税前扣除。2010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该批产品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地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元。 (4)2010年6月30日,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2000万元。因B公司当期发生严重亏损,A公司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400万元坏账准备。税法规定,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根据与B公司达成的偿债协议,该笔债权将于2011年1月清偿。2010年6月30日,A公司认定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0万元,相应地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元。 根据公司的未来发展计划,预计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分析、判断A公司对事项(1)至(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包括应采用的所得说税率和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答案】 (1)A公司对事项(1)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正确。 理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当年能转回,因此应按所得税税率1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A公司对事项(2)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项辞退福利,在2010年6月30日已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应确认预计负债。该预计负债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按所得税税率(2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 应确认应付职工薪酬50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5000×25%)万元。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5000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500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 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1250万元 (3)A公司对事项(3)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按所得税税率25%为基础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400×25%)万元。 (4)A公司对事项(4)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应收账款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按所得税税率25%确认递延所得税。 正确的处理: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400×25%)万元。 二、考核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三新”研发支出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有关资料如下: (1)2010年,该研发项目共发生材料费用200万元,人工费用500万元,均属于研究阶段支出,以银行存款支付人工费用。 (2)2011年年初,研究阶段结束,进入开发阶段,该项目在技术上已具有可行性,甲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将继续为该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该新产品专利技术研发成功后,将立即投产。 (3)2011年,共发生材料费用430万元,人工费用47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另发生相关设备折旧费用100万元,2011年发生的支出均符合资本化条件。 (4)2011年12月31日,该研发项目研发成功,该项新产品专利技术于当日达到预定用途。

所得税--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练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1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350万元,假设均为合理的职工薪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税,企业发生的合理的职工薪酬可在税前扣除。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2011年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40 B.247.5 C.252.5 D.162.5 2、企业因下列事项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是()。 A.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计税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C.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D.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某公司2007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07年发生的交易事项中,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存在差异的包括:(1)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2)年末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20 0万元。(3)当年确认持有至到期国债投资利息收入40万元。假定该公司2007年1月1日不存在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 A.323.2 B.343.2 C.333.2 D.363.2 4、某企业上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余额为33万元。本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年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期初的暂时性差异在本期未发生转回,该企业本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万元。 A.30 B.46.2 C.33 D.32.5 5、2010年5月6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 000万元对B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并于当日取得B公司净资产,当日B公司存货的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其他应付款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0,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假定合并前A公司和B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公司,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所得税税率为25%,则A公司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分别为()万元。

《高级财务会计》第二章 所得税会计

第二章所得税会计 本章学习思路,把握一条主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比较——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所得税费用 本章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编写,该准则是一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特别是我国首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本教材中最难的内容之一,主要涉及计算分析题。因此,本章内容非常重要。 学习框架: 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的性质 二、所得税会计师的产生与发展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发展时期 (二)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逐步分离时期 (三)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在1992年会计改革前,我国会计以服务于政府为目标,强调会计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求,会计制度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要服从于税法等法规。 依据所得税准则,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 (一)应付税款法 (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四、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为:

(一)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二)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确定暂时性差异 (四)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五)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六)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会计的特点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例题·单选题】大海公司2017年12月31日取得的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允许加速折旧,大海公司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计提了两年的折旧后,2019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19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640 B.720 C.80 D.0 【答案】A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1000-1000×2/10-(1000-1000×2/10) ×2/10=640(万元)。 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预收账款 企业在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时,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将其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收入的确认原则一般与会计规定相同,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时,计税时一般亦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如果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但按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关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 【例题】大海公司2018年12月31日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200万元。 (1)若收到预收的款项时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2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00(万元)。 (2)若预收的款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因按税法规定预收的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以后年度减少预收账款确认收入时,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其扣除。 2018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2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0=0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税前列支。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提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在未来实际支付时可以在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0。 【例题】A公司于2018年12月31 日因为B公司债务担保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税法规定,债务担保实际发生支出时也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

[财务培训]第八章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运用

[财务培训]第八章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 及运用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及运用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所得税 (一)概念: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税率:我国比例税率25% 绝大数国家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美国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三)纳税人:(我国境内企业与组织)1、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标准:登记注册地标准、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2、居民企业: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有限纳税义务

●所得来源的确定 销售货物所得 提供劳务所得 转让财产所得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其他所得 ●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扣除项目的标准——共18项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3、社会保险费 (1)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

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利息费用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第16章所得税习题与答案

201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随章练习第16章 第十六章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于2009年末以200万元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应按照2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0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190 2、甲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假设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之后5 年内分期税前扣除。假定企业在2×11年初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则该项费用支出在2×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 B、300 C、200 D、500 3、A企业2011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2011年12月1日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上其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假定会计的摊销年限与税法规定的相同。则该项无形资产2012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82 B、432

第一章个人所得税

一第一章个人所得税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 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 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 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 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 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 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所得税会计

自考试00159《高级财务会计》(2016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所得税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A 3.A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DE 三、分析题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核算题 1.当期应交所得税=(400万+10万-20万+40万-50万+30万)*25%=10 2.5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02.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2.5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350万大于计税基础300万,差额5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构成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25%=12.5万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 12.5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万 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万,计税基础为0,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30万*25%=7.5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 7.5万 或者:合并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07.5万 递延所得税资产 7.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02.5万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万

2. 表格如下: 逐年会计分录: 2012年年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2013年年底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0.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0.75 2014年年底,无相关分录 2015年年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0.7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0.75 2016年年底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

2019中级会计实务84讲第62讲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2)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的列报 【例题?综合题】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发生的与某专利技术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该专利技术的初始入账金额与计税基础一致,根据税法规定,2015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资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2016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当年对该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除该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016年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2018年)

【答案】 (1) 借:无形资产800 贷:银行存款800 (2) 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借:制造费用160 贷:累计摊销160 (3) 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800-160×2)-42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 (4)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1000+60)×25%=2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提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800-160×2-60=420(万元);计税基础=800-160×2=48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收益)=265-15=250(万元)。

第九章 所得税会计(完整版)

第九章所得税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 1 股份公司向个人支付股票股利时,应作以下会计分录() A借:利润分配贷:银行存款B 借:管理费用 贷;股本C 借:利润分配 贷:应缴税费——代扣个人所得税D 借:利润分配 贷:股本 2股份公司向个人支付现金股利时,其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作以下会计分录()A借:利润分配 贷:股本 B 借:应付股利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 C 借:利润分配 贷:应缴税费——代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 D 借:应付股利 贷:应缴税费——代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B 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列示 C 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差额应当作为负债列示 D 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2 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应设置()账户。 A所得税费用 B 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C 递延所得税负债 D 递延所得税资产 3 企业选择应付税款法时,应设置()账户。 A所得税费用 B 应缴税费——应交所得税 C 递延税款 D 递延所得税资产 4 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财产租赁费,其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 无形资产 C 财务费用 D 销售费用 三业务题 1、资料:宏远公司于上年12月底购入1台机器设备,成本为525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该设备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条件,积水时可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假定公司每年税前会计利润为5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宏远公司第一年至第六年的资产计税基础、账面价值、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与发生额、应交得税、所得税费用,填表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高级财务会计》第二章所得税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第二章所得税会计 本章学习思路,把握一条主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比较——临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所得税费用 本章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编写,该准则是一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专门是我国首次采纳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本教材中最难的内容之一,要紧涉及运算分析题。因此,本章内容专门重要。 学习框架: 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的性质 二、所得税会计师的产生与进展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进展时期 (二)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逐步分离时期 (三)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进展时期 在1992年会计改革前,我国会计以服务于政府为目标,强调会计要满足国家宏观治理的需求,会计制度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要服从于税法等法规。 依据所得税准则,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动身,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关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临时性差异与可抵扣临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 (一)应对税款法 (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阻碍会计法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 四、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样程序为: (一)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二)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确定临时性差异 (四)运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五)运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六)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临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临时性差异

税法-第15章个人所得税法

2008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 第十五章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根据l993年l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诞生于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为了维护我国税收权益,遵循国际惯例,需相应制定对个人所得征税的法律和法规。为此。l980年9月l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该法律、法规体现了适当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实施合理负担的原则,采分项的征收制,具有税率低、扣除额宽、征税面小、计算简便等特点。对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所得和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由个人而从中国取得所得都要征税。这项重要立法是中国税制建设的一个重大发展,对于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合理地实施中国的税收管辖权,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国家间的税收权益和鼓励外籍人员来华从事业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986年,国务院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了有效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分别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从而形成了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并存的状况。这些税收法律、法规的施行,对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为了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对三个个人所得课税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合并,建立一部统一的既适应于中、外籍纳税人,也适应于个体工商业户和其他人员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第142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l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

第 十 章 所得税法律制度(答案解析)

第十章所得税法律制度(答案解析)打印本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适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是()。 A.国有企业 B.合伙企业 C.个人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2.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准予从收入总额中直接扣除的是()。 A.无形资产开发未形成资产的部分 B.各项税收滞纳金 C.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 D.资本性支出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资本性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各项税收滞纳金、罚金和罚款,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等均不得在税前扣除。 3. 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一台,发生融资租赁费25万元,则()。 A.该租金可根据收益时间,均匀扣除 B.该租金在融资租赁当年各月平均扣除 C.该租金不得扣除,但该资产可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 D.该租金不得扣除,该资产也不得计提折旧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租金可根据收益时间,均匀扣除;纳税人以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 4.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税收理论与实务第八章

某企业2007年来自境内的所得为1519万元,其中包括购买企业债券利息收入9万元,购买国债利息收入19万元;来自境外的所得为400万元,该所得已在境外按20%的税率缴纳了所得税。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7年境内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2007年境外所得应补缴的所得税额。(3)计算2007年应纳所得税总额 解答:(1)境内应纳税所得额=1519-19=1500 境内应纳所得税额=1500×25%=375 (2)境外应纳所得税额=400/(1-20%) ×25%=125 扣除限额=(375+125)×400/(1-20%)=1500+400/(1-20%)=125 2008年,某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表中填报的产品销售收入200万元,减除成本、费用、税金后,利润总额为10万,应纳税所得额也是10万元。税务机关通知该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所得税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经查账核实出以下情况:(1)企业职工总数80人,资产总额800万元。(2)企业全年产生业务招待费6万元,已列支。按企业所得法对该企业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说法,正确的 A.只有依照中国法律成立的企业才是居民企业 B.依照外国法律成立,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是非居民企业 C.在境外成立的企业都是非居民企业 D.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在境外成立其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是非居民企业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所得税基本税率20% B.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C.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D.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可以适用企业所得税的低税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3、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确认,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自产的产品转移至境外的分支机构,不属于视同销售,不应当确认收入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实际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C.企业自产的产品转为自用,应当视同销售货物。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认销售收入 D.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但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答案解析:企业自产的产品转移至境外的分支机构,属于视同销售,应当确认收 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 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自产的产品转为自用,是内部资产处置,不视同销售。 4、某生产企业为居民企业,2010年实际发生合理的工资支出100万元,职工福利费支出15万元,职工培训费用支出4万元,2010年该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 A.1 B.1.5 C.2 D.2.5 5、某商贸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情况如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入2000万 元,开具普通发票的金额936万元。企业发生管理费用11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0万元),发生的销售费用600万元(其中:广告费300万元、业务宣传费180万元),发生的财务费用200万元,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期间费用为()万元。 A.850 B.842 C.844 D.902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所得税(通俗易懂版) 关于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大家总分不清楚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其实也比较简单,所得税是什么?是你应该交给税务局的税款,就相当于是你孝敬给婆家的见面礼一样,见面礼是谁说了算呢?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规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说婆家这个行业里面的规矩啊。交多少税是税务局说了算了,因此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得税费用相当于是娘家,就是当期认可的费用,首先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影响的是净利润。也相当于是娘家给你的钱,然后你拿着这钱去给婆家见面礼。婆家和娘家毕竟还是两家,所以两家的规矩肯定不一样,娘家给的钱不是多了肯定就是少了,一般情况正好的情况少,这也就是税法和会计经常有差异,然后需要纳税调整的原因。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所得时其实是税务局方面要求当期缴纳的税款,所得税费用是当期会计上应该确认的费用,也就是说税务局让你交多少钱,不一定都是你当期的费用,原因就在于税务局和会计处理有的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都是需要纳税调整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谓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概念问题,既然会计和税务上处理有差异,那么确认的资产和负载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也会有差异,属于暂时性差异范畴一般会通过递延所得税的形式来体现。为什么有个递延所得税科目呢?就是因为会计上不一定全部认可当期应交所得税。 所以有了下面的公式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实这个公式是可以简化一下的。 应交所得税=(企业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所以当期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利润*所得税率(会计利润为调整完永久性差异之后的会计利润) 关于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顾名思义就是暂时是存在差异的,言外之意就是最终会殊途同归,“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判断一个差异是不是暂时性差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最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是不是一样了,是不是最终原则是一致的。比如一项收入确认,是不是最终都要确认收入,仅仅是暂时会计和税法有争议呢。那怎么进一步去理解暂时性差异的含义呢?那应该从科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两方面去理解。 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分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什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举个例子,会计上当期计提了折旧100万,风风火火到税务局报税了,税务局一看觉得100万太多,想让税务局今年喝西北风去吗?不行,少计提一点,直线法50万吧会计一听就急了,怎么不让我扣除呢?讲出个道理来!税务局就说了:别急,这是可以抵扣的,现在不可以,以后会让你扣除地。所以科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本质就是说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比较经典的一些案例: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对于资产减值来说,税法上不认为资产减值了,因为会计上都是自己估计的,没有什么依据,估计这个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为了防止扯皮,税法就一概不予以承认,

所得税会计习题答案

第一章,所得税会计习题及案例题答案 一、练习题 1、负债的账面价值6 400 000元; 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0元; 6 400 000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根据计算结果作会计分录如下: 2008年末:借:所得税费用 2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 000 2009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00 000-250 000=1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1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 500 000 2010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5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50 000-400 000=50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000 2011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0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400 000-450 000=-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50 000 2012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50 000元 当年应确认数=250 000-400 000=-1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000 2006年末,累计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0 当年应确认数=0-250 000=-250 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250 000 3、分析:(1)产生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1 500 000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当年会计折旧 21 000 000×5/15=7 000 000(元) 税务折旧 21 000 000÷10=2 100 000(元)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第十五章所得税.docx

第十五章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 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 VS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对于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调减→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调增→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 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一般程序( 2)分别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 3)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乘以税率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 ( 4)确定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通常资产在取得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造成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规定了每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 融资产 其他资产 若会计折旧年限<税法最低折旧年限→ 会计折旧费用高于税法折旧费用的折旧产生的差异 部分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按加速折旧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纳税调增 除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外,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间一般不存在差异 会计:研究支出费用化,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 税法:费用化的研发支出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资本化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内部研发形成 若会计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 →每期纳税调减金额=(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后的摊销额)×50% →形成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50% 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使用寿命有限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摊销及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使用寿命不确定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税法上不认可公允价值波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处置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计税基础=历史成本 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 +实际 - 名义 - 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国债)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减值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