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地理教案-矿产资源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导学案》

《矿产资源》导学案
一、进修目标:
1. 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
3. 了解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 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二、进修内容:
1. 矿产资源的观点和分类
2. 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
3. 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
1. 矿产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
四、进修方法:
1. 听课笔记
2. 阅读课本和相关资料
3. 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
五、进修过程:
1.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教室进修:听讲解,做笔记,参与讨论,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点。
3. 课后复习:整理笔记,思考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六、进修评判:
1. 参与教室讨论和互动,积极发言。
2. 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掌握矿产资源相关知识。
3. 参与考试,检验进修效果。
七、拓展延伸:
1. 参观矿山,了解实地开采情况。
2.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深入了解矿产资源领域的最新钻研效果。
3. 参与相关讲座和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拓展视野。
八、进修反思:
1. 总结进修经验,查漏补缺,不息提高进修效果。
2. 关注矿产资源领域的最新动态,保持进修热情,不息更新知识储备。
3. 培养对矿产资源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教案煤矿

初中地理教案煤矿课程目标:1. 了解煤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
2. 掌握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了解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教学重点:1. 煤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
2. 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课件:煤矿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素材:有关煤矿的报纸、杂志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煤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是煤矿,煤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煤矿。
二、煤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煤矿的基本概念,如煤矿的形成、分类等。
2. 学生通过课件了解煤矿的分布情况,如我国煤矿的分布特点等。
三、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5分钟)1. 教师介绍煤矿的开采技术,如钻孔、爆破、采煤机等。
2. 学生了解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瓦斯爆炸、地面塌陷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等。
四、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10分钟)1. 教师介绍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产量、结构、政策等。
2. 学生了解我国煤矿产业未来趋势,如智能化、绿色化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煤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收集有关煤矿的资料,了解煤矿产业的历史变迁。
2. 思考煤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煤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分布情况,掌握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在讲解煤矿的开采技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时,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煤矿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九年级】矿产资源 教学设计

【九年级】矿产资源教学设计【九年级】矿产资源教学设计矿产资源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知道中国矿产资的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了解中国煤炭投资的分布特点:(3)记住主要大型煤矿:鸡西、阜新、开滦、大同、阳泉、平顶、淮北、徐州、六盘水。
(4)了解中国石油资本的分布特点。
(5)记住主在的油田: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
(6)了解中国铁矿石投资的分布特征:有色金属的分布。
(7)记住主要的铁矿:鞍――本溪、迁安、攀枝花、白云鄂博、马鞍、大冶、石碌。
2.智力培养:阅读中国矿物质产分布图,找出主要的煤炭、石油、铁产地,并填注的填充图上。
3.意识形态目标: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知道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主要煤、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让我们活出主要油田、煤田、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的起源和名称。
教学方法:读图、讲解。
教具:幻灯片。
教学设计:复习问题:1.我国土地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中国土地资产类型构成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资和土地资的分布与特点。
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种自然资矿产资。
首先请同学判断其类型。
§4矿产资源一.矿产资的分布特点:请阅读图片(幻灯片)或这四张图片来说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大部分煤炭、钢铁和石油产区都在北方;有色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南方。
这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让我们再想想。
在中国,这种矿产资源分配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让学生先回答,老师进行评估)有利之处:我国矿产资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资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
缺点: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损失,增加了运输负担。
二.能矿产(煤、石油、天然气)中国能源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
中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国家之一。
初二地理《矿产资源》教案设计

初二地理《矿产资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的认识,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请大家观察这张地图,你能发现我国哪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2.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介绍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如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等。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如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等。
3.案例分析以山西省煤炭资源为例,讲解煤炭资源的形成、开采及利用。
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我国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措施。
汇报展示: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强调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6.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调查问卷,要求问卷内容全面,具有针对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我国矿产资源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知识讲解讲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介绍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如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等。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如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等。
3.案例分析以山西省煤炭资源为例,讲解煤炭资源的形成、开采及利用。
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初中地理【自然资源概述】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自然资源概述】教案教学设计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总特点难点:通过学习煤矿和石油资源的分布,总结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运用资源,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问题多、人均少的基本国情,了解自然资源利用当中出现的问题。
3、初步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
导入: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人类正是在不断地索取资源的过程中和自然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资源是连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纽带。
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呢?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先来学习一下中国自然资源的概述。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能被称为自然资源的东西有几个条件: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将下面的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找出来:羊毛、羊毛衫、老虎、天然气、沼气、水、森林、沙漠、水泥、煤炭、阳光2、自然资源的分类一般地我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将上面的自然资源分类思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以相互转化吗?空气、水、森林等虽都是可再生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它们进行着无休止的征服和掠夺。
而这些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超过了极限,想要恢复是极其困难的。
某种动物灭绝了,可再生资源即变成了非可再生资源。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一)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来说明1、在图3.1上,找出中国主要煤矿:大同煤矿、阳泉煤矿、西山煤矿、开滦煤矿、峰峰煤矿、兖州煤矿、平顶山煤矿、霍林河煤矿、攀枝花煤矿、六盘水煤矿,说说它们各在哪个省。
2、在图3.2上,找出中国的主要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北油田、塔中油田,找出它们所在的省区。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

地理教案-矿产资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培养学生对家乡矿产资源的认识。
3.培养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1.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教学难点1.矿产资源分布的成因。
2.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这些物品的原材料都来自哪里?2.矿产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
(2)教师简要介绍矿产资源的分类,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3.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2)引导学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成因,如地质构造、气候等。
4.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让学生举例说明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5.矿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矿产资源?6.案例分析(1)展示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2)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7.课堂小结(2)教师强调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1)让学生调查家乡的矿产资源,了解其分布、开发利用情况及保护措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使学生对矿产资源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对家乡矿产资源的关注。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方面加强。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话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器、交通工具等,都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回答)对,这些都离不开矿产。
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矿产资源吗?谁能来给矿产资源下个定义?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实物展示:把一些矿产样品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传看并描述其特征,提问:大家能根据这些样品的特征,猜猜它们可能在我国的哪些地方被找到?二、教学难点补充1.矿产资源分布的成因:互动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矿产资源丰富,有些地方却几乎没有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对了,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地质构造、历史上的地壳运动都有关系。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的教案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矿产资源的分类、分布规律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2.难点: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矿产资源吗?2.学生回答: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二、讲授新课1.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
(2)分类: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
2.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1)全球分布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不均匀性。
(2)我国分布规律: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金属资源丰富。
3.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1)总量丰富: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人均不足: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低。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2)分布不均: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金属资源丰富。
(3)开发程度较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但仍有部分资源尚未开发。
5.我国矿产资源存在问题(1)开发过度:部分矿产资源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枯竭。
(2)环境污染: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资源浪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如选矿技术落后、矿山管理水平低等。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2.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四、课堂小结2.强调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五、课后作业1.简述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描述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3.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4.思考:如何合理开发我国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二地理教案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内部或表层所含有且可以开采利用的各种矿物质,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基础。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教案将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矿产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的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从而使学生了解并关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一、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1.矿物资源矿物资源是指含有某种矿物质的矿物岩石,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例如,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金属矿:包括金、银、铜、铁、锌、铅、锡等较为常见的金属。
金属矿质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比如锌矿、铜矿等。
金属矿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矿藏类型和产量水平。
例如,中国沙漠中有丰富的金属矿藏;新疆、青海等地区则富含黄金、铜、锌、铅等金属矿物。
非金属矿: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盐等。
非金属矿物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用于建筑、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
例如,煤炭可以用于发电和制造化肥;石灰石可以用于建造建筑物等。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下岩石裂隙、孔隙或岩石中流动的水。
地下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也是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用水。
例如,中国北方地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包括各类土地、草地、森林以及耕地、牧场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的利用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城市建设、开发旅游等多种方式。
但是,对土地的过度利用会引起环境和生态问题。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涉及到多种学科和技能。
在此过程中,必须考虑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开采方法、开采成本、环境风险以及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
1.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是指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矿藏类型、不同的矿石品位和采矿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以达到高效、低成本的开采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知道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知道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3)记住主要大型煤矿:鸡西、阜新、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淮北、徐州、六盘水。
(4)知道中国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5)记住主在的油田: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
(6)知道中国铁矿资源的分布特点:有色金属的分布。
(7)记住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迁安、攀枝花、白
云鄂博、马鞍山、大冶、石碌。
2.智能的培养:
阅读中国矿物质产分布图,找出主要的煤炭、石油、铁产地,并填注的填充图上。
3.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知道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主要煤、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让住主要油田、煤田、铁矿和有色金属产地及名称。
教学方法:读图、讲解。
教具:幻灯片。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首先请同学判断其类型。
§4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请同学们读图(幻灯片)或课本四幅图,举例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我国煤、铁、石油的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这说明我国矿产的分布,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同学们再思考,我国矿产资源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