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的分布课时目标1.尝试采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通过实例,归纳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的条件。

3.了解细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分布,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1.细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分布。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课时活动设计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它属于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馒头变质发霉,水果上长“毛毛”,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至于细菌,肉眼就看不见了。

其实,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你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

出示鼻腔内、口腔内的细菌和真菌的图片。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察菌落。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2~103页内容,找出菌落的概念。

出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

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为便于观察到细菌和真菌,可以利用培养基让细菌和真菌迅速繁殖形成菌落,就能够用肉眼进行观察了。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的图片,使学生明白可以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来区分细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4页内容,找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讨论: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细菌多些?哪种环境中细菌少些? 哪种环境中没有细菌?以平时使用的硬币为例,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实验思路:1.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需要老师提供几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2.没有想好如何操作之前,能不能随意打开已灭菌的培养皿?为什么?3.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需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吗?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比较合适?(二)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标签纸、放大镜、透明胶带等。

2.3.1 微生物的分布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3.1  微生物的分布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图1
真菌菌落
图2
真菌菌落
图3
细菌菌落
图4
真菌菌落
3.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自主阅读课本P67“科学方法”,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分为哪几步?
3.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水、无机盐、有机物等
1)配制培养基: 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牛肉汁 琼脂
2)高温灭菌:
培养皿
冷却
胶化 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提示
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经高温灭菌的物品不再有任何活着的微生物,这就排除了 实验以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故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 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或真菌等落在培养基上。
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
2.在炎热的夏天食物更容易腐败,说明什么?
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适宜的的温度 。 3.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而受 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说明什么 ?
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有机物 。
根据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你会提出什么样的保存食物 的合理化建议?
低温、干燥、通风
02 特定条件: 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 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4.细菌和真菌分布在哪里?
土壤

极地
热泉
无氧环境:(乳酸菌)
空气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 处不在,但在不同 的环境分布的多少 不同
思考
保存食物的方法: 低温、干燥、缺氧
1.晒干的种子和潮湿的种子,哪个更容易发霉? 潮湿的种子 ;说明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 水分 。
C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6.(2023·清远质检)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几处菌落,A处较小且光滑,B处为黑色,呈绒 毛状。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A.A处可能只是一个细菌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B处可能是由一个霉菌形成的
【解析】菌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图 中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故A为细菌的菌落,A处有两个菌落,A错误、B正确;图中B处 为黑色,菌落较大,呈绒毛状,故B为真菌的菌落,C正确;B处只有一个真菌的菌落,可能 是由一个霉菌形成的,D正确。
A.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B.真空的罐头食品中
C.流通的货币上
D.刚煮熟的食物上
【解析】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由于盐分多,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A不符合题
意;真空的罐头食品中,由于空气少,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B不符合题意;流
通的货币由于接触的人多,细菌、真菌就多,又因货币上粘有汗液,有机物稍多,有利
2.(2023·湛江质检)在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 四个问题,最不合理的是( A ) A.为什么冰箱中细菌、真菌繁殖很慢? B.什么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C.细菌和真菌最适宜在什么环境中生存? D.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 【解析】为什么冰箱中细菌、真菌繁殖很慢?这是探讨温度对细菌、真菌的影响,A 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经高温灭菌的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B不符合题意。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另 外,有些微生物需氧,而有些微生物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一般地说,温 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C不符合题意。细菌和真菌的 分布很广泛,无处不在。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D不符合题意。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的分布
各类群生长的上限温度
类 群
上限温度(℃)
真核微生物
原生动物 藻类 真菌
56 55-60 60-62
原核微生物盐
盐细菌 光合细菌 无机化能细菌 异养细菌
70-73 70-73 >90 >90
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
高盐环境--盐湖、盐池和盐腌制的食品等是常见的高盐环境。通常把能在含盐量高于15%的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嗜盐菌,常见的种类有盐球菌属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环境条件和土壤深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
01
肥沃泥土中微生物多;每克肥土中通常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
02
表层和深层含菌量较少,在距离地面10-20cm的土层中含菌量最多,在4-5m的深土层中几乎呈无菌状态;
03
随季节的变化微生物的数量也有所改变。
(二)呼吸道的微生物
(一)体表的微生物
动物的体表由于与外界环境密切接触,常附着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
胚胎期和新分娩的幼畜,其消化道是无菌的。在出生后数小时的幼畜消化道中即能发现微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很大。
口腔 细菌较多,有葡萄球菌、链球菌、乳杆菌、棒状杆菌、螺旋体等;
互生关系
01
共生关系
02
竞争关系
03
寄生关系
04
拮抗作用
05
第三节 正常微生物的生态关系
概念:两种生物都可以单独生活,当生活在一起时,比单独生活的好,但二者不形成共生组织(生命整体)的关系。
如: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
互生关系
概念:指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互相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彼此依赖,形成一个在形态上具有共同结构,而在生理上却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产物的生存关系。如将二者分开,各自都生活不好。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第四章微生物与外界环境微生物种类繁多,代谢类型多样,繁殖迅速,适应环境能力强,无论是土壤、水、空气、饲料、动物的体表和某些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甚至在一些极端环境中都有微生物存在,因此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

一方面,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活动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因素,也影响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了解微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利用有益的微生物,控制和消灭有害的微生物,服务于畜牧业生产。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因为土壤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水分、气体、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并能防止日光直射的杀伤作用。

所以,土壤是多种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噬菌体等。

其中主要是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也有特点,表层土壤由于受日光的照射、雨水的冲刷和干燥的影响,微生物数量较少;在离地面10~20cm深的土层中微生物的数量最多,每克肥沃的土壤中微生物数以亿计;愈往深处则微生物愈少,在数米深的土层处几乎可达无菌。

土壤中微生物大多比较稳定而且是有益的,如自生固氮菌、根瘤菌,可制备各种细菌肥料,促进饲料作物增产。

但还是有一些随着动、植物尸体及人、畜排泄物、分泌物、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一起进入土壤的病原微生物。

虽然土壤不是大多数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但少数抵抗力强的芽孢菌,如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腐败梭菌、魏氏梭菌等的芽孢能在土壤中生存数年甚至数十年以上,有机会感染人和家畜时,导致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而且还有一些抵抗力较强的非芽孢病原菌也能生存较长的时间(表4-1)。

上述病原菌常以土壤为媒介进行疫病的传播。

表4-1 几种非芽孢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病原菌名称存活时间结核分支杆菌5~24个月伤寒沙门氏菌3个月化脓链球菌2个月布氏杆菌100d猪丹毒丝菌埋在土壤的尸体内166d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和计算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pH、氧气等的要求不同,而供给它们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菌生长,不利于其他菌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不需要的菌,然后用稀释平板法对所分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微生物的分布

微生物的分布
是微生物在自然界最大的贮藏所。
4/15/2020
3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环境条件和土 壤深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 1 肥沃泥土中微生物多;每克肥土中通常含有几亿至 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有几百万至几千 万个微生物。 2 表层和深层含菌量较少,在距离地面10-20cm的土 层中含菌量最多,在4-5m的深土层中几乎呈无菌 状态; 3 随季节的变化微生物的数量也有所改变。
4/15/2020
15
海水微生物
海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渗透压大。 一般微生物难以生存,所以海洋微生物 多为嗜盐菌,并能耐受高渗透压。深海 中的微生物还能耐受低营养、低温和很 高的静水压。
4/15/2020
16
某些微生物在水中的生存时间
微生物名称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坏死杆菌 细螺旋体 鼻疽杆菌 布氏杆菌
4/15/2020
18
2.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来源:带有微生物菌体及孢子的灰尘(腐生)
人和动物(呼吸道排出的,其中也包含有病原 微生物)
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
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存活时间较长的是各种真菌、 放线菌的孢子及细菌芽胞。
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总量。
4/15/2020
4/15/2020
9
(一) 水体中微生物的来源
土壤、空气、动植物尸体、人和动物的排泻物、 工业及生活污水。
(二) 单胞菌、黄杆菌等。
4/15/2020
10
(三) 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
表现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规律。此外,相 同水域的不同浓度微生物的含量及分布也不同。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布
4/15/2020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态制剂:根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 的活性制剂,其功效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 节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它保健功效。
无菌动物与悉生动物
凡在体内外不存在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称为 无菌动物。
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 的无菌动物或植物,称为悉生生物。
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从环境中直接分离并克隆rRNA并分析其序列和在分子进化树 上的位置等办法而发现的的现在尚不能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培养的微 生物。
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研究意义: 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发生的多样性 (Bio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提出新的规定 寻找新的致病微生物
从不可培养微生物中寻找新的基因、新的蛋白
据报道,美国recombianant biocatalysis Inc公司现在已从不可培养 微生物中获得了约300个与工业生产有关的新蛋白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一)采集土样 采土时应考虑的问题: 1、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2、采土的深度 3、植被状况 4、采土的季节 5、采土的办法
2.水体的自净作用 3.饮用水的微生物学原则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3个/L
(三)大气生境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分布、数量随季节、高度、 地区、人口居住密度、风速等有明显差别。
地区
1m3空气中所含菌数(个)
畜舍 宿舍 城市街道 市区公园 海洋上 北极(北纬73º) 北极(北纬80º)
温度(38~41)、pH(5.5~7.3)、渗入压对应稳定的还 原性环境,同时有对应频繁和高水平营养物供应。大量基质 的输入和对应恒定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瘤胃微生物种类繁多, 数量庞大。大多数细菌是专性厌氧菌,但也有兼性厌氧菌和 好氧菌。

2.3.1微生物的分布 课件(共25张PPT)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3.1微生物的分布  课件(共25张PPT)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应该将手指 上的细菌或 真菌接种在 培养基上。 要不要设置
对照?
2.探究实验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①培养皿(装有培养基,两套) ②无菌棉棒
③透明胶带
④标签纸
⑤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 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提示: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养基内混有 的细菌和真菌的孢子杀死,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 污染。因此,在实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防止细菌和真 菌的孢子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目的同样是为 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为什么要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 提示: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进行对照,一组不作处理,作 为对照组;另一组在选择的环境中打开,作为实验组。
4.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提示: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境中分布的 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5.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 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 什么? 提示: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的存在,如对照组的一套培养皿,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 高温灭菌后一直处于密封状态。
探究主题一:观察菌落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如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呢?
如何才能一睹细菌的“庐山真面目”?
1、电子显微镜或高倍显微镜观察。 2、通过观察__菌__落___来研究细菌和真菌。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区分
【观察思考】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6.根据你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 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提示: 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的条件:水分、营养物 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动物微生物
Lf'' Lr Wl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的分布及特点
-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及有益作用
才掌握菌群失调的原因及菌群失调症
♦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能充分理解无菌操作概念,进而增强无菌意识,具备了从事微生物相关工作的素质和传染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动物徴生物
十堰市科技学松
主要内容
♦土壤中的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空气中
的微生物
♦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重点
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及有益作用掌握菌群失调的原因及菌群失调症
♦难点
-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
动物微生物
动物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噬菌体等。

其中主要是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孩点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来源
*随土壤、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残体.垃圾、污水和雨水等汇集到水中。

♦种类
b腐生性细菌.真菌.螺旋体.噬菌体等。

♦分布
b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量多,雨水和雪水含菌数量少。

♦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水质细菌学检查三项指标
动物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
♦种类
6主要是真南和细菌。

♦来源
A人、动植物及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水滴、尘埃、飞沫或喷嚏等微粒一并散布进入,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霉菌的抱子,则能被气流直接吹入空气
中.
♦分布
A —般在畜舍、医院、宿舍、城市街道等地空气中含微生物量较高,而在大
洋、高山或极地上空的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就很少.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常用的方法
6主要有滤过法和沉隆法两种。

动物微生物
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正常菌群
概念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的分布
b体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的概念
"菌群失调症:概念原因避免措施
♦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廈体动物
动物微生物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