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药治乳痈

合集下载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乳痈即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或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尚未满月的初产妇多见,其不但给产妇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影响婴儿喂养。

【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

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

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

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临床分期】根据《中医外科学》,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期:郁乳期:患者感觉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经治疗后,若2~3日内寒热消退、肿消痛减,病将痊愈。

成脓期:上述症状加重,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发红灼热,疼痛呈搏动性,有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高热不退,此为化脓的征象。

若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者,表明脓肿已熟。

但深部脓肿波动感不明显,需进行穿刺才能确定。

溃脓期:自然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一般肿消痛减,寒热渐退,逐渐向愈。

若脓流不畅,肿热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囊(腺叶),形成“传囊乳痈”,亦可形成败血症。

若有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则可形成乳漏。

【鉴别诊断】本病须与炎性乳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相鉴别。

炎性乳癌:本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表现为乳房迅速增大,常累及整个乳房,并可迅速波及到对侧乳房。

其皮肤颜色为一种特殊的暗红或紫红色,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或猪皮样改变,局部肿胀,有轻微触痛。

检查患侧乳房多无明显肿块可触及,患侧腋窝常出现转移性肿大淋巴结,全身的炎性反应较轻微。

乳痈的中医治疗@

乳痈的中医治疗@

育龄期妇女
参考文献:李曰庆《中医外科学》
金宗浩《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乳痈的中医治疗
浙江省中医院 楼丽华教授
特点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辨证论治 温通疗法(特色治疗)

乳痈的偏方

乳痈的偏方

乳痈的偏方乳痈是乳房常见的一种疾病,乳痈的表现是乳房红肿而且伴随着疼痛,乳痈还会出现乳汁排不出或者是排出受阻的症状并导致了结脓成痈。

乳痈一般都出现在哺乳的妇女身上,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乳痈的吗?有没有一些可以治疗乳痈的偏方呢。

1,萝卜公英地丁汁:[原料]白萝卜500 g,蒲公英(鲜品)50 g,紫花地丁(鲜品)5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3味药洗干净,分别捣烂取汁,对和在一起,调入冰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

适用于乳腺增生和乳痈初起或乳房红肿胀痛等症。

[服法]2~3次/d,以愈为止。

另可用药渣外敷乳房。

2,萝卜水红花汁:[原料]白萝卜500 g,水红花100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前2味药洗干净,捣烂取汁,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消痈止痛,化肿消炎。

适用于乳痈初起或乳腺增生。

[服法]3次/d,至愈停药,另用药渣外敷之。

3,山甲瓜萎粥:[原料]炮穿山甲20 g,粳米、瓜萎各50 g,连翘15 g。

[制法]将炮穿山甲、瓜萎、连翘用洁净纱布包煎熬20分钟后。

放入粳米再煮到熟。

[功效]解毒散结、止痛消肿。

适用于乳痈和乳腺增生。

[服法]食粥,2次/d,至愈为止。

4,小蓟地龙汁:[原料]鲜小蓟150 g,鲜地龙5~7条,白糖适量。

[制法]将地龙洗去泥沙,放在瓷缸内,加入白糖,到地龙完全溶化后,滤取汁液;小蓟洗干净,捣烂取汁,两汁合在一起,搅匀即可。

[功效]凉血消痈,止痛消肿。

适用于乳腺增生、乳痈热毒较盛者。

[服法]2次/d,至愈为止,药渣外敷乳房。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乳痈,我们知道乳痈是一种乳房的疾病,治疗乳痈有外治的方法也有内治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当然我们也介绍了治疗乳痈的一些偏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做法。

中医医案——乳房肿痛(二)

中医医案——乳房肿痛(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活血消痈法治愈外吹乳病案:刘某,女,成年。

初诊:1969年11月27日。

诊查:外吹乳痈肿初起,结块色红,尚无寒热。

治法:治用疏肝清胃,活血消痈之法。

处方:全瓜蒌四钱细青皮三钱白芷一钱半全当归二钱金银花三钱鹿角霜四钱二诊:上症已愈,再以原方服之。

按语外吹乳是由于乳妇胃热上壅、肝经气郁,加以小儿含乳而睡,口鼻之气吹入乳房,与乳汁相凝结,为痰为瘀,致乳房结块肿痛,甚则寒热,成脓破溃。

上方参照《医宗金鉴·外科》之瓜牛蒡汤、橘叶瓜萎散组成,方中白芷入阳明,青皮入厥阴,为主要引经药;瓜蒌清肠胃、化痰结,余者活血解毒,简洁有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502,程门雪医案。

程门雪,名振辉,号壶公(1902-1972),江西省婺源县人。

少年时代从安徽省歙县名医汪莲石先生学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拜江苏省孟河派名医丁甘仁先生为师。

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任教务长,兼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

1954年任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顾问,1956年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

1曾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程氏主张把伤寒与温病学说综合运用于临床,临床善用叶氏(天士)之法,擅长以轻灵之剂治病。

程氏从事中医教育工作40余年,在培养中医人才、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程氏医术精湛,著作甚多,现存的有《金匮讲义》、《伤寒论歌诀》、《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妇女经带胎产歌诀》和《程门雪医案》等。

2。

治疗乳痈的方剂

治疗乳痈的方剂

治疗乳痈的方剂文章目录*一、治疗乳痈的方剂*二、乳痈的辨证分型*三、乳痈食疗方治疗乳痈的方剂1、治疗乳痈的方剂1.1、括楼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各9g,全括楼(打碎)、蒲公英各12g,橘皮、橘叶各4.5g,柴胡6g,黄苓9g.水煎服,每天1付。

1.2、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地丁各30g,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赤芍各15g.水煎服,每天1付。

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作用,为控制全身中毒症状的有效方剂。

1.3、疮疡饮:山甲珠、皂刺、当归尾、天花粉、陈皮各9g,乳香、没药各6g,金银花、赤芍、蒲公英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作用。

1.4、金银花、蒲公英、括楼各30g,柴胡、黄芩、王不留行、青皮各15g,皂刺、赤芍、丝瓜络各30g.水煎服,每天1付。

1.5、牛蒡子叶30g水煎代茶饮,每天1付。

用于乳汁淤滞期。

2、乳痈的病因病机2.1、肝郁气滞乳头属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

若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使乳汁发生壅滞而结块;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则成脓。

2.2、胃热壅滞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汁为气血所生化,产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阳明积热,胃热壅盛,导致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发生痈肿。

2.3、乳汁瘀滞乳头破损或凹陷,影响哺乳,致乳汁排出不畅,或乳汁多而婴儿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积存,致使乳络闭阻,乳汁瘀滞,日久败乳蓄积,化热而成痈肿。

3、治疗乳痈吃什么中成药3.1、夏枯草颗粒: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于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

3.2、夏枯草膏:清火,散结,消肿。

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3.3、蒲公英片:清热解毒。

用于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疮疖,乳痈发热,也可用热淋。

3.4、活血解毒丸: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青囊秘诀》治疗乳痈的中药方剂8首

《青囊秘诀》治疗乳痈的中药方剂8首

《青囊秘诀》治疗乳痈的中药方剂8首人有乳上生痈,先肿后痛,寒热往来,变成疡痈,此症男女皆有,而妇人居多。

乳痈不比他处之痈有阴阳之别,故治法亦无阴阳之判,但别其先后之虚实耳。

初起多为邪实,溃烂乃为正虚也。

虽然,邪之有余,仍是正之不足,治宜补中散邪,乃万全之道,正不必分先宜攻而后宜补也。

治疗乳痈的中药方剂适应症表方用和乳汤∶当归(一两)蒲公英(一两)贝母(三钱)天花粉(三钱)甘草(二钱)穿山甲(一片)水煎服,一剂而乳通肿亦消矣,不必二剂也。

此方用贝母、花粉者,消胃中之壅痰也,壅散而乳房之气通矣。

佐以公英、山甲解其热毒,利其关窍,自然不攻而毒散矣。

惟恐前药过于迅速,加当归、甘草补正和解,则正无伤而邪自退,何虑余毒不行而变乳岩哉?此症用消化无形汤亦效∶金银花(一两)当归(一两)甘草(三钱)天花粉(三钱)通草(一钱)紫背天葵(五钱)水煎服,一剂即消。

人有先生乳痈,收口后不慎房事,以致复行溃烂,变成乳岩,现出无数小口,而疮口更加腐烂,似蜂窝之状,肉向外生,终年累月不愈,服败毒之药而愈甚,人以为毒深结于乳房也,谁知是气血大虚乎?治之法,必须大补其气血以生其精,不必再泻其毒,以其病无毒可泻耳。

方用化岩汤∶茜草根(二钱)白芥子(二钱)人参(一两)忍冬藤(一两)黄芪(一两)当归(一两)白术(土炒,二两)茯苓(三钱)水煎服,连服二剂而生肉红润,再服二剂而脓尽痛止,又二剂漏管重长,又二剂痊愈,再二剂永不复发矣。

此症方用延仁汤亦效∶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白术(一两)熟地(一两)麦冬(一两)山茱萸(五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四剂效。

人有左乳忽肿如桃,皮色不变,又不痛,身体发热,形容渐瘦,人以为痰气郁结也,谁知是肝气之不舒乎?气不舒而肿满之形成,漫肿无头不痛不赤,正显其畏惧也。

治之法,不必治阳明之胃,但治肝经之郁,自然毒消肿解矣。

方用加味逍遥散∶柴胡(二钱)川芎(一钱)甘草(一钱)人参(一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三钱)栝蒌仁(三钱)白芍(五钱)水煎服,服十剂而内消,去栝蒌再服十剂不再发矣。

巧用全蝎治疗烧伤、痹痛、乳痈(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疗效好

巧用全蝎治疗烧伤、痹痛、乳痈(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疗效好

巧用全蝎治疗烧伤、痹痛、乳痈(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偏头痛等多种疾病疗效好(本文资料真实可靠,请放心下载使用)一、全蝎概况介绍【来源】源于《开宝本草》。

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如单用尾,名为蝎尾(蝎稍)。

我围各地均产。

长江以北较多。

春、秋均可捕捉。

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后晒干者,称成全蝎。

【别名】全虫,蝎,蝎子,干蝎,茯背虫,虿,虿尾虫,问荆蝎,东亚钳蝎,主簿虫,杜伯,杜白,钳蝎,薄虫。

【处方名】全蝎,全虫,制全蝎,酒全蝎,全蝎末等。

处方中写全蝎、全虫指生全蝎。

【商品名】南全蝎:义名南全虫。

东全蝎:义名东全虫。

春蝎。

伏蝎。

淡全蝎。

盐全蝎:又名成全蝎。

蝎尾。

【性味与功能】辛、平,有毒;归肝经;熄风定惊、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化学成分】主含蝎毒、蛋白质、卵磷质、甜菜碱、牛黄酸等。

【药理作用】(1)有抗惊厥作用。

(2)有降血压作用。

(3)大剂量蝎毒可引起呼吸麻痹。

【用法用量】2.5~5g,煎服。

二、全蝎在临床中的运用烧伤有人用全蝎治疗烧伤病人,取得显著效果。

治疗方法:将活蝎30~40个,放入食油500ml中浸泡,12小时后即可使用(浸泡时间愈长,效力愈强)。

用法:将伤面水疱剪破,涂抹此油。

治疗结果:治疗8例,均很快止痛,短期结痂而愈。

痹痛治疗方法:将全蝎研粉,每晨吞服1.2g。

如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或其他疗法同时使用,则疗效更佳。

本方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对患处发麻亦有效。

乳痈(乳腺炎)治疗方法:取全蝎2只。

用法:用热馒头将全蝎包入,饭前吞服。

治疗308例,治愈307例,治愈率为99.9%。

急性扁桃体炎全蝎取1小节。

用法:置于直径2cm的橡皮膏正中,贴于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外面皮肤上。

若双侧肿大,则两侧同用。

一般贴12小时即能收效。

若无明显缓解,可继续用12小时,如有并发症,则应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急、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取全蝎适量,在瓦片上焙干研末备用。

成人每次6~9g,小儿减半。

治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单方

治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单方

治急性乳腺炎“乳痈”中药单方
*导读: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选用单味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1.生半夏适量,晒千,研成细末,入瓶备用。

以……
中医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选用单味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1.生半夏适量,晒千,研成细末,入瓶备用。

以药棉包裹生半夏粉0.5 克,塞患乳对侧鼻孔。

每日2次。

2.新鲜野葡萄根适量,将根之内皮切碎;捣烂,加入适量食醋拌匀,外敷患处,1日2次。

3.白僵蚕15.克,研细末,陈醋调匀,涂乳房发炎处,日数次,直至肿块消失。

急性乳腺炎一般用药23天症状缓解,5-8天肿块消失。

4.槐花15克,炒至黄褐色。

研为细末,用黄酒与开水各半冲服,每日1 次。

急性乳腺炎一般用药1-2次可治愈。

5.威灵仙适量研末,以来醋拌成糊状,30分钟后外敷患乳,随干随换药。

急性乳腺炎一般1-3天即愈。

6.当归60克,水煎2 次。

共煎取药液200毫升。

每次服50毫升,每隔 6小时服1次,共服4次。

早期病人,症见乳房肿痛,表面红肿,可触及肿块,有压痛。

一般一昼夜可消散而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中药治乳痈
巧用中药治乳痈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7月13日
□王维恒安徽省怀宁血吸虫病防治站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的范畴,民俗称之为“奶疖”、“奶疮”。

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乳痈最初的表现是感到乳房渐渐作痛,一二天后痛处有红肿、硬实现象,稍加碰撞或哺乳时疼痛加剧,还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继之,乳房肿胀更甚,用手一摸,表面烫手,触之有包块,如鸡蛋大小,压之疼痛明显,口苦咽干,胸闷不适,饮食不香,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弦数。

乳痈初期,是乳汁瘀积,肝郁胃热,毒热蕴结而成,治以疏肝清热、通乳消肿为主,方用栝楼牛蒡汤加减:全栝楼30克,牛蒡子15克,丝瓜络20克,夏枯草15克,野菊花30克,金银花15克,通草12克,路路通15克,甘草5克。

每日1剂,水煎服4~6剂即可达到乳房包块消散的目的。

乳痈的早期局部治疗非常重要。

外敷药可选金黄散、玉露散或双柏散,用鲜菊花叶、鲜蒲公英等捣汁调敷患处,也可用50%芒硝溶液湿敷,每日3~4次,或用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

这里有几则验方可供选用:
【蟾酥二黄散】藤黄30克,雄黄60克,蟾酥、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将诸药研极细末和匀,装瓷瓶备用。

局部常规消毒,将药末撒于太乙膏上,敷贴患处,2天换药1次。

【行气止痛散】柴胡6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10克,香附6克,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丹皮10克,共研为末,用茶水调敷患处。

【加味冲和散】紫荆皮150克,独活90克,白芷30克,赤芍60克,石菖蒲45克,蒲公英、乳香、没药、冰片各2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取适量,用75%酒精与凡士林各半调拌如糊,将药膏摊于敷料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5天为1疗程。

【二黄散】药用大黄、黄柏、山栀、芒硝等,按10:3:2:2
比例配方。

诸药研细末,每次取适量,用黄酒加童便调和加热,涂在纱布上,外罩一层纱布,中央剪一小孔,露出乳头,每天1换,每次用药前最好将乳汁吸去。

【中药塞鼻】民间还常用塞鼻疗法治乳痈。

如:①用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许。

共捣烂,用两层纱布包成椭圆形,塞入患者对侧鼻孔,每天1次,每次2~3小时,一般1天内症状减轻。

双侧乳房同病,则双侧鼻孔交替。

②取艾叶7片,杏仁尖7个,川椒7粒,白芷(中等大小)2片,冰片少许。

分别研成细末,和匀。

用白
纸或纱布卷成条状,交替塞入左右鼻孔,每日换2 次,持续吸入。

③药用细辛、白芷、穿山甲、陈皮各30克,生半夏24克,丁香18克。

上药共研细末,纱布包2~3克塞患者之对侧鼻孔中,6小时换药1次。

《闽东本草》还载有外敷涌泉法,用叶下红、鲜杠板归叶各适量,共捣烂,敷足底涌泉穴,右痈敷左,左痈敷右。

近代的《中医外治法集要》亦载:用生地、大黄各等份,烘干,研为细末,醋调成膏状,敷双足涌泉穴,纱布包扎固定,12~24小时换药1次,连用3~4天有效。

预防乳痈,关键是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经常保持乳头清洁卫生,随时更换内衣和乳罩,注意观察婴儿口腔有无感染,同时,应保持情怀舒畅,饮食有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