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概括和提炼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

概括全文的方法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如何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全文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一个好的概括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全文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迅速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下面将介绍几种概括全文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概括全文的方法之一是提炼核心信息。
在进行概括时,要抓住全文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最重要的信息。
可以通过对全文进行梳理,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然后将其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简洁的概括。
这样做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全文的主要论点和结论,提高了阅读效率。
其次,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方法进行概括。
这种方法首先对全文进行总体概括,简要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然后对全文进行分析,逐段进行概括,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最后再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全文的核心观点和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系统地了解全文的内容,对于复杂的文档尤为有效。
另外,可以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概括。
在进行概括时,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逐个回答这些问题,将问题的答案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括。
这种方法可以引导读者思考,让读者在概括中逐步理解全文的内容,增加了概括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最后,还可以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进行概括。
通过比喻和类比,将全文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形象地表达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概括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全文的内容。
总之,概括全文是文档创作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提炼核心信息、总分总、提问回答和比喻类比等方法,可以帮助文档创作者准确、简洁地概括全文的内容,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文档创作者有所启发,提高文档创作的质量和效率。
概括提炼的方法

案例二:学术论文的概括提炼
总结词
学术论文的概括提炼需要把握论文的核心观点和研究 方法,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价值。
详细描述
在概括学术论文时,应重点关注论文的研究问题、研 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关键部分,并对其进行系 统性的梳理和归纳。同时,要注意保留论文的创新点 和价值,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适的图表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
04
概括提炼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新闻报道的概括提炼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闻报道的概括提炼需要抓住核心信息,去除无关细节, 突出重点内容。
在概括新闻报道时,应关注新闻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等关键要素,并对其进行简明扼 要的描述。同时,要避免引入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保持 客观中立的立场。
概括提炼是一种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关键点、简化内容的过程。目 的是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核心内容,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商业报告等多种领域,帮助读者 快速把握文章或报告的主旨。
方法技巧
包括提炼关键词、删除次要信息、归纳总结等,要求提炼者具备较 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概括提炼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概括提炼能够将大量复杂 的信息简化为易于理解的 内容,提高信息传递的效 率。
增强信息可读性
通过概括提炼,将信息精 简为简洁的语言,使读者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提升信息价值
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概括提炼能够凸显信息的 核心价值,帮助读者更好 地把握重点。
对比提炼法
总结词
对比分析不同观点或事实
详细描述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阅读和理解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准确地抓住关键点。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
预览和扫描:首先,预览整个文本或资料,大致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注意标题、副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等关键部分,它们通常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线索。
确定主题:在阅读过程中,尝试确定文本或资料的主题或主要观点。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主要意图和想要传达的信息。
找出关键信息:在文本或资料中找出关键信息,包括主要的事实、观点、论据等。
这些信息通常是作者想要强调或突出的部分,也是我们理解和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的关键。
创建摘要或概述:基于找到的关键信息,创建一个摘要或概述。
这个摘要或概述应该简洁明了地表达文本或资料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记住,摘要或概述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意思和重要性,同时也要避免冗长和无关紧要的细节。
检查和理解:最后,检查你的摘要或概述,确保它准确地反映了原文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通过经常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这种技巧,更好地处理和理解大量的信息。
信息提取及概括常见提问方式

信息提取及概括常见提问方式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申论应用文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提炼和概括

申论应用文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提炼和概括在申论考试中,应用文写作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而要写好一篇申论应用文,关键在于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提炼和概括。
这不仅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明确申论应用文的目的和受众。
不同的应用文类型,如报告、倡议书、公开信等,其目的和受众是不同的。
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信息提炼和概括时有针对性地筛选和组织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第一步是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
这就像是在一堆沙子中寻找金子,需要我们全神贯注。
阅读时,要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保持敏感,比如数据、案例、观点等。
同时,注意材料的逻辑结构,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是个很实用的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重要的观点、问题、原因、对策等。
这样在后续的提炼和概括中,能够快速找到重点,提高效率。
接下来,就是对标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将相似的内容归为一类,比如把所有关于问题的信息放在一起,所有关于对策的信息放在一起。
这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材料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
在信息提炼时,要学会抓大放小。
抓住核心观点和关键内容,舍弃那些细枝末节和无关紧要的信息。
比如,对于一些具体的事例,如果能够说明问题,简要概括即可,不必详细描述整个过程。
概括信息时,要做到简洁明了。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要点,避免冗长和啰嗦。
可以使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和短语,如“综上所述”“总体来看”等。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申论应用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体,不能使用口语化或者随意的语言。
比如,“大概”“也许”这样不确定的词汇要尽量避免。
另外,要善于运用逻辑连接词,使概括的内容更有条理。
比如“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各个要点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提炼和概括,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
多阅读一些优秀的申论范文和政府公文,学习它们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同时,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这样在面对申论材料时,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信息。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提炼信息是指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将之概括成简要的文字阐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而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信息核心的重要技巧。
明确目的。
在提炼信息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从这些信息中获取什么样的内容。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更快地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筛选信息。
在阅读或听取信息时,我们需要通过快速浏览、查找关键词等方式,快速找到信息的重点部分。
可以通过标记、划线、摘抄等方式,将重要信息进行标注,方便后期概括。
然后,整理信息。
将筛选出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把相关的内容归纳在一起。
这样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信息的结构和关联性,有利于后续的概括。
接着,概括主要内容。
在对信息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可以对信息进行概括。
可以采用总结、提炼、概括、提炼的方式,将信息中的关键内容提炼出来,形成简洁清晰的概括版本。
可以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每个重点内容,突出核心要点。
验证和完善。
在完成信息概括之后,我们可以对概括内容进行验证,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初衷。
可以与原文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漏掉了重要信息,或者是否对信息进行了错误理解。
在验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概括内容,使之更准确、更全面。
提炼信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能。
通过明确目的、筛选信息、整理信息、概括主要内容以及验证和完善,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内容,并将之简明扼要地传达给他人。
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信息处理效率,还有助于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应用。
掌握这些方法,是我们在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提炼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炼出主要内容,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概括内容的方法

概括内容的方法概括内容是指将一篇文章、一本书或者一个事件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
概括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概括内容的方法。
首先,概括内容的方法之一是提炼关键信息。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我们可以通过筛选和归纳的方式,将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
这些信息通常包括主题、核心观点、关键论据等。
通过提炼关键信息,我们可以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
其次,概括内容的方法还包括总结要点。
在处理大量信息时,我们可以采用总结要点的方法,将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出其中的核心要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概括内容的方法还可以采用归纳概括的方式。
通过归纳概括,我们可以将一系列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多个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系统性的认识,形成整体的把握。
此外,概括内容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提炼要点的方式。
在处理复杂信息时,我们可以通过提炼要点的方法,将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形成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提炼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抓住重点,减少信息的冗余。
最后,概括内容的方法还包括概括归纳的方式。
通过概括归纳,我们可以将大量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对复杂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概括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整体的认识,形成系统性的把握。
综上所述,概括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通过提炼关键信息、总结要点、归纳概括、提炼要点和概括归纳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或事件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效率。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纳总结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总结的方法有哪些
归纳总结是一种通过概括和归纳来提取和表达信息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记
忆大量信息。
以下是一些归纳总结的方法:
1. 精华提炼法:通过筛选和抽取信息的精髓来进行总结,只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从一篇长文章中提取关键词和核心观点,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
2. 渐进式总结法:在学习过程中,把新学到的信息与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
逐步进阶进行总结。
比如,从初步的了解开始,逐渐深入掌握更多的信息,然后总结
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归类总结法:将大量信息归类整理,以便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比如,把词语按照不
同的词性分类,或者把知识点按照不同的主题归类,以此来加强记忆和理解。
4. 逻辑关系总结法:通过发掘信息中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信息。
比如,从因果关系、条件关系、比较关系等方面入手,把信息串联成一个完整
的逻辑结构。
5. 图表总结法: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信息,以此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比如,用表格、图形、流程图等形式来展示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忆。
6. 小结总结法:通过不断地将信息进行小结,在记忆过程中反复强化,以便确保信息
的深入记忆。
比如,每读完一章节的内容后,总结一下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把这
些信息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归纳总结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
我们可以灵
活运用这些方法,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概括和提炼方法【篇一:信息的概括和提炼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新闻信息的筛选与提炼题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这类试题频繁出现于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
考查方式:处理新闻、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图表表述、给事物下定义……涉及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图表信息提取。
例题解析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中考试卷中信息提取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二:新闻内容的概括【例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
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的评选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
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参考答案:聂胜海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例2】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欧盟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参考答案:随身听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题型三:给新闻拟标题【例1】给下列这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
使用者可以用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俄文与西班牙文7种语言查询。
参考答案: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例2】给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
再现传统盛景的2009年温州“拦街福”开街已经十天,市民热情高涨,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拦街福”是温州是传统习俗,始于宋,盛于清,流传至今。
今年突出“传承文明、文化兴市”的主题,主要活动有拦街祈福、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展演等。
到昨天为止,光顾“拦街福”的市民已达到35万人次,现场每天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参考答案:“拦街福”开街市民热情高涨(或:市民热情高涨感受文化魅力)解析:给新闻拟标题与概括新闻一样,都是考察概括能力。
但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拟标题要求语言更简洁,概括性更强。
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信息都概括出来,它只要将事件和意义概括出来即可。
其次,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外,还能给人以启迪,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最后,标题要生动形象,可以采用适当的修辞,如对偶、比喻等。
题型四:新闻信息的提取【例1】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信息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将会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答案:信息一:世博会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
(或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平台)信息二:世博会对主办国的经济民展起巨大作用。
(或世博会能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例2】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每条15字以内)。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我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攻关,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
在对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向许多著名制药企业提供了特殊的病毒菌株,用于研制专门抵抗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这种疫苗可于今年8月问世。
解析:这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内容较多,要求从中提炼几条信息。
解答这类题可以采用分层概括法。
如【例1】,首先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材料分为两个层次:“从早期的蒸汽机”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
然后分层概括大意。
第一层先列举一些成果来说明世博会的特点。
最后一句带有总结性,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提炼出这一句的关键词再整合即可。
方法同前面两种题型:“谁干什么”——世博会展示和传播成果;或“谁怎么样”——世博会是一个平台。
第二层也是先列举三个国家来说明世博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信息一:中西医结合治甲流患者有效。
信息二:甲流疫苗可望今年8月问世。
【例2】也是先分两层。
“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到“被证明是有效的”为第一层。
然后分层压缩提取信息,先找第一层中具有概括性的句子,然后提取其主干。
在字数规定范围内再加上“治疗甲流患者”,意思更明确。
第二层主要讲疫苗的研制情况,当然研制的结果最受人关注,所以直接用这一层的结论即可。
题型五:概括一句话新闻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题型一:给事物下定义:被定义的事物+是+特点+所属类别根据下面的内容,给“知识经济”下一个科学定义。
“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简析:给说明对象下定义:找出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词句,然后判定其主要特征及属类,用下定义的形式加以概括。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题型二:提取关键词【例1】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关键词(四个短语)。
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早的城市,历史悠久。
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刘邦一统开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
两汉400多年间,徐州共有1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
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
”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贡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禹锡、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文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革命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参考答案:历史悠久帝王之乡汉代三绝人文荟萃【例2】根据下面的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都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
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
苏州的美还是体现在它的多样性。
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
参考答案:苏州的美是古典的美,苏州的美是含蓄的美,苏州的美是多样性的美。
解析:这类题看起来容易,其实得满分难。
有的考生找出的词太多,难以取舍,有的则抓不住关键。
做这类题首先要整体阅读,因为关键词可能从头到尾都有,如果只关注局部,就有可能遗漏。
一般情况下也要先对这段材料分层次,然后每一层中至少找出一个关键词,意思相近或有包含关系的只能留其一。
当然题目的要求一定要仔细看,如【例1】要求找四字短语,而且是“能体现徐州作为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的,这就为找关键词明确了一个范围。
再如【例2】“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其实也是先找到关键词,再把它组合成句子。
这一段文字是并列关系,分三层,三个总领句中的“古典美”“含蓄美”“多样美”是关键词,把这三个句子的句式调整成一样即可。
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用一句话提炼下段文字的观点。
(不超过15字)作文过程果真是快乐的吗?且不说有些主题和题材就不是“快乐”一词所能涵盖的,人有喜怒哀乐,烦恼和痛苦在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即使就写作过程而言,依一般经验,写作也是先“痛”而后“快”的。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不正是写作艰苦形象的写照吗?议论对象+作者看法(主张、见解):作文过程是不快乐的图表型:答题指导:图表题:主题、对象:即图表是针对什么问题或事件画出的,一般在图表上方的题目中或下方文字中很容易可以看出。
2、找准比较点:一般在最左端的纵列或最顶端的横内去找,看在什么项目上或者什么时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既看横又看竖;既求同又求异,既同一对象不同时间上比较,又不同对象之间比较。
)折线题:要看变化趋势,关注横向、纵向、斜向三个维度;答题格式一般是:某某问题(或事件)在哪些方面(或时间段内)发生了哪些变化。
扇形图:要看百分比,尤其要关注百分比数值较大的或较小的项。
其它文段提取信息方法还有:1、提取中心句法。
注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2、整体归纳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抓关键词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
3、组合要素法。
用最简洁的文字采用近乎一个词加一个词再加一个词的形式来表示。
4、分层归并法。
理清层次,提取要点,概括层意。
同时注意:1、字数要求。
2、尽可能用文中原话、原词。
3、结合材料时,尽可能不用修饰语。
4、用自己的话概括尽量用短句。
课堂训练1.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分)人民网 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2.为下列一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成都商报讯4月13日,又一套“竹编福娃”在四川省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