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训诂学
训诂学

訓詁學

一、訓詁和訓詁學1

(一)“训诂”的提出

1.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

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

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1)文字:《說文解字》

2)音韻:《切韻》《廣韻》

3)訓詁:《爾雅》

2.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馬建忠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3.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

面。

(二)“训诂”的含义

1.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

的工作,叫做“训诂”。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對“訓詁”二字分别作了解释:

1)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

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5.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訓詁”二字的理解

1)训,说教也。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2)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

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三)訓詁學的發展

1.漢代:《說文解字》《爾雅》《釋名》

2.清代——兩個派別

1)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2)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有清代的段玉裁、

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

(四)训诂与文字、音韵的关系

1.语言的三要素(吕叔湘):语音、词汇和语法。

1)文字學: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通过字形来辨明音、义。(“六書”)

2)音韻學:一种语言可能没有文字,但不可能没有音和义。

3)訓詁學:语义是汉语研究的核心。

2.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着重于义。古代的小学

研究多是为理解古代文献服务的,所以语义的研究是核心,训诂是它们的着眼点。

语音和字形的研究,都最终服务于语义的研究。

二、訓詁學的內容(PPT例子)2

(一)释词和解句

1.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义,这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

2.解句:解释整个句子的含义,常常涉及语法和修辞。

(二)辨析古書異例

1.倒文:句中倒字、倒字葉韻、倒句、倒序。

2.省文:蒙上省、因下省、語急省略、以忽略而省、二人之辞而省曰字。

3.復文:同義字複用、複句、两字义类相同牵连用之而复(指偏义复词,如今之“国

家”)、語詞疊用、一人之辞加曰字。

4.變文:用字錯綜、連類並稱、變文葉韻、上下文變換虛字、句中或人名种用助字。

三、訓詁學的作用(PPT例子)3

(一)指導語文教學

1.指导我们确认古代词语的正确含义

2.帮助我们裁断歧说,决定取舍,避免盲从

3.帮助我们弥补课本或选本注释方面的不足

4.可以帮助我们匡正课本或选本里的误注之处

5.能够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指導古籍整理

1.训诂与校勘

2.训诂与标点

3.训诂与注释

4.训诂与翻译

(三)指導辭書編撰

1.纠正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

2.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

3.抉发词的意义结构间的内部联系

四、訓詁的方法4

(一)訓詁的條例(PPT例子)

1.形訓: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1)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凭借字形的构造来探究字的本义。

2)说文将汉字字形的构造归纳为“六书”

A.象形(日、月、山、丘、水、川、火、木、鹿、角、马、豕、鱼、犬、人、

自、止、肉、车、册、象、桑、禾、雨、龟、舟、耳、目、贝、虫、子、

手、女、皿、戈、弓、门、羊、牛等)

B.指事:在像物或像实物的形符上加指示符号以示意(本、末、刃、亦等)。

C.会意: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

义的字(宿、从、北等)。

D.形声:形旁和声旁配合而构成新字(雞、齒等)。

E.转注

F.假借

2.聲訓:亦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1)例子《說文》:

A.衣,依也。(同音)

B.愷(kai3,安乐):康也。(雙聲)

C.侨:高也。(叠韵)

2)采用声训比较多的:《白虎通》《释名》。

3.義訓:以通行词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chu4)、落、权舆,始也。《尔雅·释

诂》

(二)訓詁的方式

1.互訓: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相对

的意义,把那个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該方式有循环解释的毛病。

1)《说文》同一部首的互训。

A.“讽,诵也。”“诵,讽也。”

B.“茅,菅也。”“菅,茅也。”

2)《说文》不同部首中的互训。

A.“珍,宝也。”“宝,珍也。”

B.“玩,弄也。”“弄,玩也。”

3)集合同义字以类为训。

●《尔雅》中最为多见:适、之、嫁、徂、逝,往也。

2.推原: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

3.義界: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做出阐述或

定义。

(三)訓詁的術語(了解一下就OK啦,重点在“反训”、“递训”,其他话说不考)

1.释义的术语

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并用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间的细微差别。使用时,

被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2)谓:甲谓乙也,用以说明这个词专指或影射某一特定的事物,一般用在以具体

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被释的词在“谓”的前面。

3)貌: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

容词。(格式是“adj貌”)

4)犹:格式是“甲犹乙也”。释者和被释者往往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关系。

5)之言、之为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用于声训,即除了释义,

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

2.拟音的术语:读如、读若——用来注音。

3.改字的术语:读为,读曰。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又称作“破读”。

4.正误的术语:当作,当为。这两个术语用来表示声误和字误的。这种术语一般后面

还有一个“……之误也”,说明造成错误原因。

5.其他术语

1)互文见义:谓上下两句或同一句的上下两部分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2)析言浑言:是用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的。

A.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指近义词同中有异,强调区别。

B.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强调共同性。

3)读破:又称为破字或易字。

A.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B.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4)反训: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5)递训:几个字展转相训,意义相同。

(四)訓詁的方法(PPT例子,话说有阅读题压在这)5

1.据古训

1)引據法:一般是指通过查阅字典、辞书以及古书的注释,找出对于疑难词语的

确切解释。

2)歸納法:通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求得确切的解释。

2.破假借(“假借”的情况:造字假借,用字假借)

3.辨字形

4.考异文

异文:某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篇目中换成了另一个字。

5.通语法:词汇和语法是并行的,它们之间有互相交叉和渗透的地方。

6.审文例

1)连文:是“同义并列复合词”(同义复词)。

2)對文: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词

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

3)俪偶:是指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在相俪偶的句子中,处在

相应地位上的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

4)上下文:训诂中遇到难解或看似易解而实非易解之词,不可遽然下结论,须仔

细审辨上下文。

5)整部书的用词

7.因声求义:通过字、词的声音线索去探求字、词的古义。(PPT例子)

1)陆宗达:字形对于语言中的词来说,是外在的因素,语音才是词真正的物质外

壳。

2)清代

A.戴震《六书音韵表序》:“故训声音,相为表里。”

B.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

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qie4)

其纲”。

C.阮元:义以音生,字从音造(《揅yan2经室集》)。

D.戴震:“疑于义者,以声考之;疑于音者,以义证之。”

3)利用声音来求义源有三个方面:

A.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

B.解决方言词的问题,其得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

C.推求语源,解释某些词诠释命名的由来,即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a)为什么根据声音可以推出同源词来呢?

这是因为,人类语言发展的初期,词的音、义之间是没有什么必

然联系的。但是,在词不断增多的过程中,随着词义的引申,就

要在原来词的基础上分化出新词来。新产生的词由于是旧词派生

出来的,语音上必然与旧词相同或相近(双声、叠韵)因此,声

音近似而意义相关的词,往往是同源词。

b)劉熙《釋名》:大量运用了“声训”。

i.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来源,探索词的命名的意

义。

ii.广泛地综合了各地的方言,分辨它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来探索词

义的特点。

c)王聖美“右文說”:主张形声字的声符皆有表意作用,同声符之字,

意义必能相通。但这种说法有的是凭空设想,不求根据。

d)章太炎的《文始》:以声音为线索,用语根分析派生词,发展了因声

求义的方法。

8.探求语源:即从语源上求得彻底的解决。

9.考察古代社会:了解一个词的意义的发展变化,不近要考虑它的形体和声音的变化,

而且还要对与这个词有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有所了解。

五、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6

(一)歷史的觀點

1.即发展的观点。语言是发展的,词汇和词义也都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之中。

2.郭在贻认为,词汇和词义的古今演变,大体有三种情况:

1)一是词汇的消长,即旧词的消失和新词的产生。

2)词的结构,古今不同。

A.有一些古今同形的词,实际上并不同义。如“消息”“地方”“虽然”“身

体”等等。

B.詞義的變化

a)詞義的擴大:菜、皮、布、庫、江、河

b)詞義的縮小:金、臭、禽、瓦、坟

c)詞義的轉移:

i.概念的轉移:犧牲、走、湯

ii.色彩的轉移:爪牙、謗

iii.程度的轉移:感激

(二)辯證的觀點:指不要孤立地去研究一个对象,运用于训诂学就是要把它同音韵学、校勘

学、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互相串联起来,进行研究。

1.训诂与音韵:所谓“故训音声,相为表里”(戴震)。研究训诂,必须通音韵。

2.训诂与文字:文字是词的书写形式。

3.训诂与校勘:校勘能校正古书中的讹字、脱字、衍字、倒字等错误。要读通古书,

必须先将古书在传抄过程中所造成的讹误加以廓清。

4.训诂与语法。

(三)唯物的觀點: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切忌随心所欲地解释词义。

六、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了解即可)7

(一)务平实,忌好奇

1.“务平实”是追求平稳踏实的意思,其反面是浮夸浅躁。

2.“忌好奇”是忌讳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意思。

(二)重证据,戒臆断

1.“重证据”就是重视客观存在的语言材料。

2.“戒臆断”就是戒除主观的武断之词,不说缺乏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话。

(三)宁阙疑,勿强解

●对于那些根本不懂或不太明白的问题宁可承认不懂,而不要勉强去作解释。

七、训诂中常见的几种弊病8

(一)望文生训

1.词义的变迁、字词的假借或其他的原因,一些词语除了常用的意义之外,往往具有

某种古义、假借义、僻义、临时活用的意义等。

2.兩種情況

1)因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A.古义就是指某些字词在古代曾经有过某种意义,这些意义后来随着时代的

变迁而消失了,如果用后来的意义去解释当时的这些词,就会造成谬误。

2)因昧于词语的假借义而望文生训

(二)增字为训:“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

(三)误解联绵词

●联绵词,就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是一个语素。

1)多種寫法:用不同的词形表示相同的音节或表示某一联绵词的声音在其发展过

程中略有变化而已。

2)特點

A.在构词上,不能拆开解释;

B.在书写上,可以有多种书写形式;

C.在语音上,多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

(四)误解俗语词

●俗语词,就是魏晋六朝以后出现于载籍当中的一些古代口头语词。

(五)误解虚辞

●王引之: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而

以实义解之,则扞格难通。

八、訓詁之旨9

(一)汉字形音义的关系

1.义附于形的相对灵活性

●望文生義:文献中存在着古今异体、共时通假等现象。同一个意义可能用不同

的汉字来表示,同一个汉字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倘若执着于汉字形义结合

的缘由关系,就很容易产生错觉。

2.义存于声的相对稳定性

聲轉:或稱語轉,指字音同纽或同类,而韵部显然不一样,造成的原因是语音发声了流变。

(二)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1.用字通假的必然性

2.训诂之要不在文字

1)字和词的矛盾

A.汉字可以把自己所代表的意义通过形体提示出来,而实际语言中的语词的

意义只能通过声音来表达。

B.汉语的词一般是单音节的,一个字表示一个词。但汉语里还存在着联绵词,

它们一般是两个音节代表一个意义。

2)识破汉字表义的假象,关键是从声音入手把注意力从文字的形体转移到它所代

表的声音上,把文字转为语词,排除由于从形体特征获得感知印象而产生的“先

入之见”。

(三)汉字对汉语的影响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2.汉字因为一直保持着它的统一性,所以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方言,因为有着这

个统一的书面语言,记录着汉语,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有很积极的影响。

3.汉字还可以通过加注意符“类化”。

(四)声音不是训诂的唯一依据

1.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性的文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是有着一定的用字

规范的。

2.用字通假现象,它就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性和时代性,這些性質也给我们的考证带来

依据。

3.如果汉字的通假泛滥无边,完全“依声托事”,汉字形音义的体系就会土崩瓦解,

汉字在今天也就可能完全被拼音文字所代替了。

4.只有在求诸其文而不能得其义,或虽能得其义而不能符合其“词言之情”的情况下,

才可考虑求声。

九、语音的流转10-2

(一)音转义存(“音轉”)

1.概念: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使用同一语词来表达某一相同意义时,其语言

有可能呈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变异。

2.產生(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理学方面,摘自崔仲平《双声迭韵与语音模糊性》)

1)从数理语言学观点看,声韵变转是普遍存在于各民族语言中的语音模糊性的表

现之一。语音是口耳相传的。在人们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允许有一定限

度的模糊性。在特定的民族语言和方言区域里,由于语言结构的制约,有时即

使音素相差很多,也不影响正确理解词义。(例如英语辅音送气不送气,不具

有区别词义的作用(speak);我国长江流域的许多人en与eng不分,zcs与

zhichishi不分,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

2)人的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的音位界限是先天就存在的。当人们听到本族语言、

方言所没有的因素时,就习惯地用母语里近似的音去对应,用母语语音系统去

同化外域语音,也同时导致后者的异化,发生变通和转移。(例如日本人把汉

语中一部分鼻韵尾字读成元音结尾,这是由于在他们听起来,二者并没有什么

显著区别。)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都导致语音的变异。现代社会频

繁的人员交流,也会引起语音的演化。所有这些方域的、历史的、文化的原因

所导致的声韵演变,都意味着偏离标准而向邻近的音素缓缓滑动和飘移。

3.洋涇浜語

1)概念: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称为“洋泾

浜英语”。一开始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以后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

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

2)特點

A.洋泾浜英语只有口头形式,没有正规的书面形式。

B.洋泾浜英语的语音的发音特点受汉语音系的影响。(不少方言用[l]代替[r];

将以辅音结尾的词加上一个元音,如mark[meik]讀為[meiki]等。)

C.词汇成分基本来自英语,但采取简缩的策略。(例如“chow chow”表示

吃或食物,用catcheel(=catch)表示“得到”等。)

D.个别英语单词以错误方式被频繁使用。(例如“belong”:“I am”說成“I

belong”等。)

E.洋泾浜英语的语法特点就是没语法,即未形成独立的语法体系,我们无法

依一定的规则、句型和词法来复制和扩充它。另外,洋泾浜英语虽被冠以

“英语”之名,但它受汉语的影响较受英语的影响要深。它服从于汉语表

达习惯和词序,而不肯遵从英语的基本语法。(例如“這不關我事”,正確

的說法是“It is not my affair.”而洋涇浜語可能會說成“It’s not concerning my

thing.”)

3)貢獻:在我国,洋泾浜英语曾经存在近二个世纪之久,并在近代对外贸易、外

交和文化接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影响极为深远。作为通事用语,它成了

当时通事们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必要工具。

4.音转的基本规律

戴震《转语十二章序》:“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以通乎其义;位同则声变而通,声变而同泽其义亦可以比之而通。”(“位”是指发音部位。“位同”是指发

音方法相同。)

(二)“异读别义”:是指利用汉字读音声调或声纽上的变换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不同。因为

主要是四声变换的问题,所以古今学者多称之为“四声别义”。

十、聲義同源11-2

(一)概念:是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詞來說的。凡甲詞與乙詞等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語音,而

意義又相同或相通,這組詞就是“聲義同源”,簡稱“同源”(“同源”指不同的詞語具有共同的語源,具有共同語源的詞,互為同源詞)。(例如“梳—疏”、“密—篦”。)(二)最早提出“声义同源”的是段玉裁,不過他所說的“声义同源”是指“会意形声两兼之

字”,声中有义,声在义在。

(三)同源現象的形成: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非任意性。

1.怎麼看待擬聲詞?

1)首先,这类象声词虽然原则上是效法自然,但是因为事物本身有种种的不同,

而人类的音感也有一些差异,所以拟声只是得其大概,不能逼真,何况我国文

字根本不适于严格表示确切的音素,如此一折再扣,有些声音后来就变得不很

相像了。

2)其次,这种象声词只是语言海中的一粟,占着极小的位置,我们不能因为它们

存在就误认为一切语言的音义关系都是必然的。

2.语音与语音在起初配合时虽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后来在语言的演进过程中,因

为词汇从同一语根中孳生分化的缘故,音读相同相近者,其意义也往往相近相同,

形成一个语族。从前的人论音义关系时常纠缠不清,混两种现象为一者,正缘分不

清前期和后期的生和长的缘故。(齐佩瑢《训诂学概论》)

十一、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成就和不足13

(一)成就

1.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研究。

2.关于同义词的辨析:在同义词的研究方面,古代训诂学家提出了“对文”“散文”

“混言(统言)”“析言”的概念。

3.对于音义关系的探求:词是音义结合的产物。词的读音和意义之间起初是任意的关

系,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由一个原始词孳生出若干孳生词,则是有音义联系的。

4.关于虚词的研究。

●古代研究虚词的著作有卢以纬的《语助》,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

传释词》等。

5.关于方言词汇的研究。

●汉代扬雄的《方言》,则是专门记载方言词语的书。

(二)不足

1.传统训诂学基本上没有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古代训诂学家所做的工作,主要是

为了先秦典籍或秦汉时期小学的典籍作注,因此对古汉语词汇缺乏系统的理论研

究。

2.传统训诂学基本上还是把古汉语词汇作为一个平面来研究的。传统训诂学不太注

意汉语词汇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训诂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先秦和西汉的词

汇,东汉以下,直至明清,各个时期的词汇研究得很少,更谈不上从历史发展的观

点对古汉语词汇作历时的描写并探索其发展的规律了。

3.传统训诂学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摆脱文字形体的束缚。

4.传统训诂学对词汇的研究在理论上不够准确和深入。

5.传统训诂学以解经、作注为主要任务,所以往往对僻字僻义花很大力气,而对常

用词略而不论。

(三)启发

1.词汇场: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这不仅是因为有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而且是因为一个词意义的变化会影响到和它邻近的词,使这些词之间的关系发生变

化。

2.“义素”是由处于同一语义场相邻或相关的词相比较而得出的。这种把词分析为义

素的方法叫“义素分析法”。

3.语义的基本单位是义位。义位又可以分析为若干义素。

4.如何结合训诂学、语义学和词汇学?

1)首先,训诂学,它的重点在于具体词义的考释。当然它研究的词语不应该到西

汉为止,汉魏以下的俗语词也应是它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它应该摒弃旧训

诂学中那些陈旧落后的东西,应该注意吸取现代语言学的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2)其次,语义学的研究以词义为重点而又不限于词义,它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人类

各种语言探求语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汉语的研究,来发展

和丰富语义学,包括对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和总结,使之理论化。

十二、词义14

(一)概念:词义就是词的意义。

1.理性意义:也叫概念意义、指称意义。理性意义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词义

的核心。

2.隐含意义: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隐含意义还随着民

族和时代而不同,如果经常使用,也会发展成一个新的词或义位。

3.社会意义:指一个词所表达出来的它使用的社会环境。一些词的理性意义相同,但

社会意义不同。

4.感情意义:即通常所说的“感情色彩”,包括褒贬轻重尊敬轻蔑等。

5.联带意义:指一个词有多种意义,在使用甲义的时候,使人联想到它的乙义。(例

如“血”有“血液”义,也有“流血”“杀伤”义。)

6.搭配意义:指一个词由经常和哪些词搭配而体现出来的意义。

(二)义位

1.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每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

一般来说,词典上所列的义项就是一个义位。

2.把词区分为义位,对研究古汉语词汇有什么必要性呢?

1)在讨论词义的发展变化和同义词、反义词等问题时,都不能笼统地以词为单位,

而要以义位为单位。

2)这样的区分,有助于消除传统训诂学中的一些模糊、不精确之处。

十三、义素(PPT例子)15

(一)义素之间也有层次结构。

1.例如“池”的其中一个义项“池塘”:“池”中心义素是“水面”,表示它所属的语

义场。[-流动]和[+面积小]时用来限定中心义素的性质的,叫作“限定性义素”。这

样,“池”的“池塘”的义位就可以由[面积小]+[-流动]+[水面]来表示。

2.上位词和下位词:从语义学上说,把反映属概念词成为上位词,把反映种概念的词

称为下位词。这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例如:畜—马、牛、羊;马—骊,骓)

3.对动词作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拿处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来进行比较。(例如:

动作的主体不同:鸣(鸟),吠(犬),咆(熊虎)。)

4.形容词的义素大概有几方面:

1)是水面(应该是PPT上面的错字,但推测不出它想表达什么)事物的形状:腯(tu2),肥。牛

羊可以叫肥,豕叫腯。

2)是哪一方面的形状。如: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都是表示人的感觉敏锐清

楚。

3)形状的性质不同。如《说文》:“暑,热也。”段注:“暑之义主湿,热之义主燥。”

4)形状的程度不同。比如“凉”和“寒”,“温”和“热”。

(二)词义的发展变化

1.引申是基于联想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词义发展,甲义引申为乙义,两个意义之间必然

有某种联系,或者说意义有相关的部分。

2.从义素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甲乙两义的义素必然有共同的部分。一个词的某一义

位的若干义素,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又改变了一部分,就引申出一个新的

义位,或构成一个新词。

3.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

●要:腰(人体的中间部分)-中间-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行进)-要挟(迫

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辐射式

●竹——竹节

a)用于树木,则为木节。(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

b)用于动物,则为关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

c)用于时日,则为节气。(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史记》)

d)用于音乐,则为节奏。(长歌赴促节。陆机诗)

e)用于道德,则为节操。(时穷节乃见。文天祥诗)

f)用于社会,则为法度。(礼不逾节。《礼记》)

g)用于动作,则为节约。(节用而爱人。《论语》)

3)比喻:比喻义往往是一个词的隐含义素在起作用。(例如“金玉”比喻贵重,

“虎豹”比喻“凶猛”。“清”比喻廉洁,“浊”比喻贪婪。)

4)词义扩大: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减少了限定性义素,由下位义变成了上

位义。(例如“唱”——(古):[带头]+[唱];(今):[唱])

5)词义缩小:与扩大相反。(例如“谷”、“臭”等。)

6)词义转移:一个义位某一限定的义素保留,其他义素,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而

引起词义的变化。这就使得这个义位由一个语义场进入另一个语义场。(例如

“兵”、“汤”等。)

7)相因生义:指的是甲词有a、b两个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乙a义位,但因

为乙a和甲a同义(反义),逐渐的乙词也产生一个和甲b同义(反义)的乙

b义位。(例如“快”和“慢”是一对反义词,但“快”除了“迅速”之外,

还有“锋利”的意思。但“慢”没有“钝”的意思,但后来也产生了这种意义。)

8)语法的影响

A.语法位置的影响:“是”

B.词义的虚化:把,将

9)修辞的影响

A.沉舟侧畔千帆过(借代)

B.“而立”代三十,燕尔指新婚(割裂)

10)社会原因

A.寺(官署-寺庙)

B.“代”代替“世”

训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着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6、提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淹淹。”句中“薄”的读音是() A、bá B、bà C、báo D、pā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10、“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成规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郎。句中“仁频”来自()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13、下列着作郭璞作注的是() A、《诗经》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15、《孟子正义》的着者是() A、陈奂 B、马瑞尘 C、刘宝楠 D、焦循 16、汉朝人注释经籍鉴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岗 17、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在 A、先秦 B、两汉 C、魏至唐 D、宋至明 18、《诗经·南周·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归”指() A、出嫁 B、回家 C、偿还 D、行礼 19、古籍在刻印、传抄过程中出现的失落字现象称为() A、衍文 B、脱文 C、讹文 D、倒文 20、利用他书来校勘本书的校勘法叫做() A、对校法 B、他校法 C、文物校书法 D、理校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章炳麟《国故论衡》认为,“训诂”包含() A、通论 B、驸经 C、绪论 D、略例 E、概说 2、训诂的方法包括 A、据文证义 B、依境别义 C、因声求义 D、以形索义 E、析词审义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体有() A、李善注 B、五臣注 C、郭璞注 D、范宁注 E、孔颖达注

训诂学名词解释笔记整理1

训诂学名词解释 训诂的本义不是“词语解释”的意思,而是先王(尧舜禹汤)的古言古道 ■【训诂】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先分别叙述如下: Ⅰ【“狭义的”训诂】: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或词义)就叫“训诂”。“训诂”有一些“具体的方式”以及“常用的术语”,现分别介绍如下: ●训诂的具体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即拿词形来解释词义叫做形训。“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直接关系,还有“形声字”的“义符”也可以标示它的意义类别。因此,分析字形对了解字的本义有重要的作用。在《说文》中,形训是最基本的训释方式,除直言其义外,其分析字型构造部分,就是形训的范例。如: △“三合也。象三合之形。”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属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锴曰:“屮者,木始甲拆,万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二“音训”: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词义叫做音训。例如《说文》“天,颠也”;“户,护也”,“旁,溥也”(注:①溥,古读pang,今读pu三声,广大之意,如:溥原。);又如《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房,旁也,室之两旁也”等等。三“义训”:直接说明词的含义,叫义训。“义训”又细分为三种(即直训、转训、陈说),现具体叙述如下:⑴直训:用同义词训释谓之直训。例如:《尔雅?解诂》:“阻、艰,难也。”又《释言》云:“征、迈,行也”;“靡、罔,无也”。《说文》:言部云“谛,审也”;“诚,信也”。《诗?七月》“宵尔索绹”传:“宵,夜;绹,绞也”。《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卒,终也。”《诗?硕鼠》郑玄笺:“硕,大也。” ⑵转训:二字义不同,展转相通,谓之转训。例如:《周礼》“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诗?氓》“言既遂矣”笺:“遂犹久也”。《诗?东山》“勿士行枚”笺:“勿犹无也”。《孟子?梁惠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赵岐注:“嗜犹甘也”。(注:①嗜:喜欢、爱好;②甘:自愿、乐意。) ⑶陈说:描述其事而义始明者谓之陈说。例如:《尔雅》曰:“善父母者为孝,善兄弟者为友”。(注:①善:善待)《诗?七月》“四月秀葽”传:“不荣而实曰秀”。(注:①秀:果实;②葽〔yao一声〕:一种多年生蔓草,又名野甜瓜,帅姑草。③荣:开花;④实:结果实;⑤秀:古代称植物不开花而结果实)《诗?伐檀》:“河水清且涟漪”传:“风行水成文曰涟”。 《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贾逵左传诂》曰:“贪财为饕,贪食为餮”。(“餮”读音tao 一声;“餮”读音tie四声。)《说文》云:“兰,香艸也”;“薰,香艸也。”(艸cao三声,草的古字。) 《说文》云:“能,熊属”;“麋,鹿属”。(“能”的本义是“熊”)《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雨貌”。《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敦厚之貌”;有“淇水汤汤”传:“汤汤,水盛貌。”(注:①汤汤shangshang一声,水盛大的样子。)●训诂常用的术语如下: 〔一〕、说义的术语: ⑴“犹” 《诗?硕鼠》:“爱得我直”笺:“直犹正也”。 《国语?周语上》“其惠足以同其民人”。韦昭注:“同犹一也”。 ⑵“之言”(凡说“之言”的,音义 一定相通)《诗?唐风?采芩》“舍旃 舍旃”笺:“旃之言焉也”。 《诗?七月》“春日载阳”笺:“载之 言则也。阳,温也”。 ⑶“貌”(凡说貌是形容它的样子, 这些字或是形容词或是副词。 《诗?东山》“零雨其蒙”传:“蒙, 雨貌”。又“蜎蜎者蠋”传:“蜎蜎, 蠋貌”。(注:①蜎〔yuan一声〕: 孑孓,即蚊子的幼虫;②蜎蜎:形 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③ 蠋〔zhu二声〕:蝴蝶、蛾等昆虫的 幼虫。) 《诗?氓》“氓之蚩蚩”传:“蚩蚩, 敦厚之貌”。(氓〔meng二声〕:青 年男子。蚩蚩〔chichi一声〕:敦 厚的样子。) 《诗?葛屦》“好人媞媞,宛然 左辟”传:“宛,辟貌”。(注:①屦 〔ju四声〕:葛麻制成的鞋。②好: 指容貌美,漂亮。③“好人”:犹美 人。④媞媞〔titi二声〕:美好安 详的样子。⑤宛:藏〔cang二声〕。 ⑥宛然,婉转回避的样子。⑦辟: 通“避”。⑧左辟:避让于道左,以 示谦让。) ⑷属、别。(凡说“属”或“别”的, 是明其类别。 《说文》云:“秔,稻属”(秔 〔geng一声〕:同“稉”、“粳”,水 稻的一种。);“鸽,鸠属也”。 《说文》云:“稗,禾别也”。段 玉裁说:“谓禾类而别于禾也”。 ⑸辞。(说明某字是助词,往往用 “辞”或“辞也”。) 《诗?芣苡》“薄言采之”传: “薄,辞也”。(芣苡〔fou2yi3〕: 车前草,其叶煎水服用可预防感冒, 古人认为它的字实可以治妇人不 孕。薄:助词。) 《诗?汉广》“不可求思”传: “思,辞也”。 〔二〕、拟音的术语。 ⑴读如 《礼记?中庸》“武王……壹戎 衣而有天下”郑注:“齐人读殷如 衣”。(注:①壹:统一。②戎衣: 军衣,军服。) 《吕览?制乐篇》“饬其辞令” 注:“饬读如敕,饬正其辞令也。” (注:①饬:chi四声,告诫;② 敕:chi四声,告诫。) ⑵读若 《说文》云:“宄,奸也。读若 轨”。(注:①宄〔gui三声〕,奸〔jian 一声〕:都是“奸邪、狡诈”的意思。) 〔三〕、改字的术语 ⑴读为、读曰:凡说“读为” “读曰”的,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字 来解释词义。 《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 有泮”。笺云:“泮读为畔,畔涯也。 言淇与隰皆有涯岸以自拱持,今君 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按泮的 愿意为散,与本文不合,所以郑玄 把它改读成畔字来训释它。(注:① 淇〔qi二声〕:水名,源于河南淇 山,流入卫河。②隰〔xi二声〕:a: 低湿的地方;b:所开垦的田地。③ 泮〔pan四声〕:a:散,解;b:通 “畔”。④畔〔pan四声〕:a:田地 的边界;b:边,如“河边、水边、 桥边、枕边”等等。⑤放恣:放纵 任性。⑥心意:心情,思虑。⑦拘 制:牵制,固守。) 《汉书?景帝纪》“减耆欲”注: “耆读曰嗜”。按耆的愿意为老,与 本文不合,所以颜师古把它改成嗜 字。(注:①耆〔qi二声〕:年老; 耆〔shi四声〕:通“嗜”。②嗜〔shi 四声〕:爱好,喜好。) ⑵古字某同,古声某同。 《论语》“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郑注“古字材哉同”。 按郑氏改用哉字来解释材。 《诗?东山》“烝在栗薪”笺: “骨折声栗裂同也”。按郑氏改用裂 字来解释栗。(注:①烝〔zheng一 声〕:祭祀。②栗薪:堆积木柴。) 〔四〕、正误的术语。凡有“字误” 或“声误”而必须改正的,则用“当 作”“当为”: ⑴字误 《老子》三十一章云:“夫佳兵者不 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释文》“佳,善也。河上云:饰也。” 王念孙说:“案佳当作佳,字之误也。 佳,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 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唯,下言故, 文义正相承也”。(注:①夫〔fu三 声〕:发语词。②佳〔此处读“wei 二声”〕:只有,因为。③兵者:兵 器。④物:他人,众人,人们。⑤ 或:都,全都。⑥故:所以。⑦不 处:不使用。) ⑵声误 《礼记?曲礼》“拾级聚足”注:“拾 当为涉,声之误也”。按旧注:“拾 级,涉阶之级也。聚足,后足与前 足相合也。”(注:①拾〔she四声〕: 古同“涉”,历经,经由。如:拾级 而上〔沿着台阶而上〕。) Ⅱ【“广义的”训诂】:是指“训诂 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 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一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 书面语中的训诂。 二训诂学的研究内容是:语义。 即古代书面语言中字(词)的含义。 其中以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 主。重点是研究词义的思想内容和 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 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 展。 三训诂学的任务是:分析古代 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的 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义例、 方法和运用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 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 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 四训诂学的著作大体有两类: ⑴专门解释某部著作,如《毛诗传 疏》、《论语注疏》、《春秋左转集解》、 《韩非子集解》等。 ⑵收集词语分类编排,进行解释的 词典,如《尔雅》、《方言》、《释名》、 《广雅》等。 五训诂学的源流:(即指训诂学 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①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 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 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 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 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 宿:夜晚。 ②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 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 《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 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 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 《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 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 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 正的训诂学。 ③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 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 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 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 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 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 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 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 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 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 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 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 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 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 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 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 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 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 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 “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 等。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 早见于 √. 《毛诗诂训传》 ×.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 《说文解字》 ×. 《尔雅》 □下列工作中,不属于训诂工作 的是 ×注释工作 ×. 纂集工作 ×考证工作 √. 编辑工作 □魏晋隋唐时期是 ×. 训诂的产生期 √.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 探讨期 □开清代朴学之先的人物是 √顾炎武×. 戴震 ×段玉裁×. 王念孙 □《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许慎×. 梅膺祚 √段玉裁×. 戴震 □《墨子间诂》属于 ×传注×. 章句 ×义疏√. 集解 □下列书中“集解”两字命名含 义不同的一书是 ×. 《史记集解》 ×. 《荀子集解》 ×. 《论语集解》 √. 《春秋左传集解》 □《尔雅》分为 √十九篇 ×. 二百零九篇×.二百一十六篇 ×. 五百四十篇 □《释名》的作者是 ×许慎×. 段玉裁 √刘熙 □, 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 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 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 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 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 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 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 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 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 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 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 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 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 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 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 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 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 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 “诠”、“疏”、“证”、“微”、“诂”、 “注”、“义证”、“正义”等,都是 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 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 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 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 《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 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 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 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 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 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 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 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 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 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 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 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 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 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 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 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 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 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 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 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 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 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 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 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 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 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 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 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 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 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 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 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 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 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 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 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 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 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 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 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 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 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 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 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 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 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 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 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 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 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 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 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 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 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 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 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 《小尔雅》、《方言》、《说文》、《释 名》、《广雅》、《玉篇》、《广韵》、《集 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 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 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 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 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 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 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 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 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 “形”和“义”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 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 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 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 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 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 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 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 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 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 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 《尔雅》、《小尔雅》、《方言》、《释 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 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 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 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学

第一节训诂与训诂学 一、什么是训诂 1.“训”、“诂”、“训诂”之由来 1)《尔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一向被认为是“训诂之鼻祖”。 前三篇篇名叫《释诂》《释言》《释训》。“训”和“诂”就是来自于这里。 ?《释言》和《释诂》属于一类,以词释词。 ?《释训》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用较多的文字来解释,达到疏 通文意的目的。它包括对词的具体含义和色彩的说明,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对修辞手法的阐释以及对古人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的发掘,内容十分丰富。 ?由《尔雅》得出: “训”和“诂”一开始都是单音词,且都是名词。 2)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毛诗故训传》是汉代毛亨为《诗经》作的注解。30卷。这是古人最早的训诂实践 成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解释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 ?“训”“诂”二字在《尔雅》中是分开的,两字连用在一起且成为一个术语,最早见于 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诂训或训诂从意义上看:训是解释疏通,诂是解释古代语言,意义基本相同,都有 注释、解说义。 ?从结构看,训、诂都是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不可误认为是动宾结构。 2、前人对“训诂”的解释 ?1)唐·孔颖达: “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于此。” 诂和训是当时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 “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

浙江1月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 2.互训 3.犹 4.读曰 5.当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________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 意如下三点:一曰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三曰_________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 谓的__________。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另一种的编者是 __________,凡__________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_________来改读古书中的 _________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_________,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1

训诂学试题(1)汇总

训诂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分,共15分)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当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音韵学_、_文字学_、_训诂学_。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正义_。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 ) 微闻:略略听到。 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 ) 保:依恃,凭仗。 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 ) 笃:察。 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 ) 从:随着。 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 隈:躲在。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分,共8分)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尔雅注 6.服虔: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 8.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分,共12分) 1.周礼正义——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训诂学名词解释1

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作”。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训诂学资料

训诂学 总论 1、从新注、旧注、方俗词解三方面例析了一些些语言现象的训释问题。 一是新注错了,影响了对文艺论述的正确理解; 二是旧注错了,影响了对古代历史事实、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正确了解; 三是常用语的本义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觉地驾驭语言。 2、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释古今这异言。”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二是“通方俗之殊语。”用通语释方言。 三是“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 3、训诂学的根本任务: 一是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这、古籍整理和词典编纂等等。 4、解释语义的专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总释群书语义。 二是专释一书语义。 三是解释部分词语。 5、训诂学从客观现实出以,至少要注意三点: 一是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为“今世”服务。 6、训诂的内容有 一是解释字词二是解释文句三是分析篇章 四是分析表达方式五是分析时空关系 7、训诂实践形式有 一是解释语义的专著 二是音义兼注的专著 三是注释书 四是形音义合解的专著 8、在坚持训诂的现实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要注意以今释古,以易释难 二是要注意以已知释未知 三是要注意为“今世”服务 100、训诂的原则有 一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所以说,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二语言是社会现象,语义和语言其他诸要素一样,是约定俗成的 三对于前人训诂,我们既要尊重,又不能盲从。 9、训诂学的用途有 一用来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二用来指导古籍的整理工作 三用来指导字典辞书的编篡工作 四用来帮助历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 10、训诂学关于“互文”作用 一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交错的情况 二用互文就必须把上下文合起来理解,意思才完整 三用互文就合有关的词语互相辉映、暗示从而使意义表达得更全面 四用互文可收到意义全面而行文简洁的效果 五用互文说明上下文有互相补充的情况。 11、词义的引申的类型有 一理性的引申二形比的引申三礼俗的引申 12、词义的理性的引申包括 一因果的引申二时空的引申 三反正的引申四虚实的引申 13、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社会因素包括 一政治观点的进步二艺术思想的变化 三科学技术的发达 14、词的感情色彩变化的语言因素包括 一词义的变迁二修辞手法的影响 三上下文的感染 15《尔雅》中解释百科名词的大类有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训诂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附答案 试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 ) A. 《毛诗诂训传》 B.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 C. 《说文解字》 D. 《尔雅》 2.魏晋隋唐时期是() A. 训诂的产生期 B. 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 C. 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 D. 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 3.《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梅膺祚 C. 段玉裁 D. 戴震 4.《墨子间诂》属于() A. 传注 B. 章句 C. 义疏 D. 集解 5.《释名》的作者是() A. 许慎 B. 段玉裁 C. 刘熙 D. 黄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 2.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 3.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训就是,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 4.声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5.从训诂的体式来看,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叫,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的传住的一般叫。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乾嘉学派: 2.《经籍纂诂》: 3.以形说义: 4.义训:

5.同源词: 增字足义: 四、说明下列各例属何种训诂方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2、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 3、二足以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4、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诗政训传》) 5、天,颠也。(《说文解字》) 6、福者,备也;备者,备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之谓备。(《礼记》) 7、采,采取也,从木从爪。(《说文解字》) 8、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者,得也。(《庄子·齐物论》) 9、乱,治也。(《尔雅·释诂》) 10、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课之绣。(《诗政训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义界的实质、原则是什么?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2.通释语义与随文释义的区别是什么? 3.解释?望文生训?的含义,并说明产生这一训诂弊病的主要原因。

训诂常用术语(学生用)

训诂常用术语(简) 第一部分随文释义的注疏术语 一、用以释义的术语 1、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说明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含义。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毛传:“如云,言美长也。” 《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脩焉。”传:“郑国谓学为校。言可以校正道艺。”(语源) 2、斥意思与“指”同。郑笺中多用,后世用“指”。。例如: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郑笺:“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例如: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集解》引应劭曰:“黔,亦黎黑也。” 二、辨析词义和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1、辨析词义的术语 (1)浑言析言 “浑言”又称“统言”、“通言”,即笼统称说之意,往往用于说明词义相同的原因。析言又称“对文”,与“浑言”相对。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用于特指,即分析称说之意。例如: 《说文·夕部》:“夜,舍也。天下休舍。”段注:“夜与夕浑言不别,析言则殊。” (2)散文散言 与“对文”相对,即分开称说之意。例如: 《尔雅·释畜》:“未成豪,狗。”郝懿行疏:“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散文则《月令》言‘食犬’,《燕礼》言‘烹狗’,狗亦犬耳。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2、说明功用、属别的术语 辞(词) 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例如: 《诗经·周南·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 《经传释词》卷五“居”字条:“居,词也。《周易·系辞传》:‘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郑王注并曰:‘居,辞也。’” 三、区别古今和说明通语方言的术语 (1)古文今文 古文指六国时的文字。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用古文所写的经书称古文经,与当时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今文经相对。郑玄即兼通古文、今文诸经,他在经文中采用了今文,则在注文中往往注明某字古文为某。例如: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郑注:“古文某为谋。”意即经文从今文,用“某”字;古文经写作“谋”字。 (2)故书指郑玄注《周礼》时所见到的其他版本。 《周礼·天官·大宰》:“二曰嫔贡。”郑注:“嫔,故书作宾。”贾公彦疏云:“言故书者,郑注《周礼》时有数本,刘向未校之前,或在山岩石室有古文,考校后为今文,古今不同。郑据今文注,故云:‘故书作宾’。” (3)通语凡语通呼为扬雄的《方言》中,用以指没有地域限制,当时比较通行的词语。例如:《卷三》:“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齐曰佚,江淮陈楚之间曰侹,余四方之通语也。” (4)转语语之转指由于时、地不同而语音发生转变所产生的词语。如: 《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今按:“庸”、“倯”为迭韵相转。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