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影响因素与处置方法

滑坡的影响因素与处置方法
滑坡的影响因素与处置方法

滑坡的影响因素与处置方法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通常都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五一假期开始暴雨连连,新闻报道广西也发生了多起山体滑坡,每次滑坡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这让我重新去关注滑坡。同时也在网上了解到,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的频繁建设人们对滑坡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滑坡防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同时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不可避免使自然环境改变,导致新生的滑坡灾害频频发生。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探究滑坡灾害,以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岩性、构造、排水

一、滑坡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我国到现在为止,经历了无数次山体滑坡的事件,而前人也在每次事故中不断总结,到目前为止,把影响滑坡的因素概况为:岩性、构造、水;把山体滑坡的处置方法大概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二是力学平衡法;三是排水工程。

1、改善滑动带(面)的土石性质

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层中,当坚硬岩层或岩体内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

对于软基和由软土构成的边坡,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处理方法,改变土体性质,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常常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1)、注浆及注浆加筋法静压注浆法

一般用于排水条件好且阻滑段坡面较平缓的滑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的崩塌堆积体及岩质滑坡,改善深层滑面力学性质,防止在诱发因素作用下产生滑移及处理滑体裂缝。

(2)、旋喷注浆法

若干连续壁状固结体,既改善滑带及滑面力学强度,又可减少对滑坡排水通道影响,保持排水畅通。深层搅拦注浆加筋法:用于处治淤泥、淤泥质土及饱和黏性土的滑体、滑带。(3)、群桩法

采用碎石桩、石灰桩等柔性桩或微型桩等小截面群桩处理滑坡,适用于治理滑带土较深厚或滑面和滑移方向不确定的中小型滑坡。

、碎石桩法

采用干振或沉管方法形成碎石桩,在砂性土中可挤密加固,适用于治理滑带为土厚层淤泥质土、粉细砂的土质滑坡。

(5)、焙烧法

以一定的压力向预先设置在土层中的钻孔内压入灼热的气体或向孔中注入可燃液体或气体进行燃烧,使土体脱水、孔壁附近土体烧结固化,从而提高滑带土力学强度。适于治理滑带土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加固深度8~10米以内的滑坡。

(6)、离子交换法

在滑坡治理工程中,采用石灰、正确酸钙、磷酸铵、氧化铝、氧化钙及其他三价金属阳离子溶液,利用金属阳离子在饱和黏性土中具有扩散效应,在土结构中的迁移速度大于水的渗透性能,将期灌入饱和黏性土滑带中,交换出土中的阳离子,可使饱和黏性土的抗剪强度提高1~2倍。适用于治理滑移阶段的小型滑坡。

(7)、爆破弱层法

爆破弱层法(麻面爆破)用爆破弱层稳定边坡是以提高滑面内摩擦角¢为出发点,即用适当的爆破方法河药量,使滑面经松动爆破而破碎,借助于破碎的岩石内摩擦角大的原理来稳定边坡。

2、力学平衡法

如在滑坡体下部修筑抗滑石垛、抗滑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建筑物,以增加滑坡下部的抗滑力。在滑坡体的上部刷方减载以减小其滑动力等。

抗滑石垛

是一种用垒砌石块的方法来阻止滑坡体下滑、达到稳定滑坡目的的工程措施。对于滑体不大,滑面位置低于坡脚不深的中、小型滑坡,又有足够的场地和廉价的石料时,就可以采用这种工程措施。但是这种措施不适宜用来治理下滑力较大的大、中型滑坡。

(2)抗滑挡土墙

在滑坡底脚修建挡墙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挡墙可用砌石、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临时性加固时,也可采用木笼挡墙。修建挡墙不但能适当提高滑坡的整体安全性,更可有效防止坡脚的局部崩坍,以免不断恶化边坡条件。但对于大型滑坡,挡墙由于受到工程量及高度的限制,滑坡体的安全系数往往提高不大。如果在边坡表面修建一些拱形或网形建筑物,或对边坡加以表面砌护,则它们虽不能防止深层滑动,提高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但也能防止表面局部崩落、冲刷,以免进一步恶化滑坡体的工作条件。

(3)、抗滑桩

抗滑桩是一种被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传统滑体加固方式。对一些中、深层滑坡,用抗滑挡墙难以整治的情况下,可以用抗滑桩。抗滑桩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桩,不会因施工破坏其整体稳定。桩身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借以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这是整治滑坡比较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其多为悬臂梁式设置,不但受力状态不理想,而且为克服较大的弯矩作用,往往设计的断面较大,配筋率较高,造价也非常高。

(4)、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索单独稳定滑坡是在其中、前部打若干排锚索,锚于滑动面以下稳定地层中,加预应力500~3000 kN 以上,增加对滑动面的垂直压力从而提高摩阻力和水平抗力,变被动受力为主动抗滑。地面用梁或锚墩作反力装置给滑体施加一个预应力来稳定滑坡,这样能有效地阻止滑坡的移动。锚索工程不开挖滑体,对滑体扰动小,又能机械施工,比抗滑桩工程节省投资约50%,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5)、锚索桩

锚索与抗滑桩联合形成锚索桩。在抗滑桩顶部加2~4 束锚索,增加一个拉力,改变普通抗滑桩的悬臂受力状态,接近简支梁,加预应力使桩由被动受力变为主动受力,因而大大降低了传统桩体的截面、配筋率和埋置深度,可节省工程投资40%~50% ,有较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变了桩的受力状态,变被动支挡为主动预加,提高了滑坡稳定性。此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较大的锚固力,锚杆充分发挥其全部作用之前不产生移动,故边坡的变形和可能的张裂是最小的,但要配备大型的张拉设备,目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昂。(6)、普通砂浆锚杆锚固

普通砂浆锚杆锚固利用水泥砂浆将锚杆和孔壁牢牢地粘结在一起。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适用于各种地层,抗震动性能较好,费用仅为预应力锚固的1/3 左右。缺点是强度较低,注浆时易造成空洞,不够密实等缺点。安装后不能及时提供锚固力(锚固力为杆体强度)。3.3.7 复合挡土结构复合挡土结构是树根桩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抗滑挡土结构,由前后两排树根桩斜锚杆与灌入水泥浆加固后的土体复合构成,用来控制土体的稳定性。该结构可用来代替传统的挡土墙、抗滑桩等用于滑坡防治,与挡土墙、抗滑桩等抗滑结构相比,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短、对土体扰动小等特点,具有一定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土锚钉

土锚钉是将金属棒、杆、竹等打入原土体或软岩,或将灌浆置入土或软岩中预先预先钻好的钻孔内,它们和土体共同构成有内聚力的土结构物,以阻止不稳定斜坡的运动或支撑临时挖方边坡。锚钉属被动单元,打入或置入后不再施加拉张应力。土锚杆可用以支撑潜在不稳定斜坡或蠕动斜坡,最适用于密实的颗粒土或低塑性指数坚硬粉质粘土。由于金属棒、杆锈蚀速度的不确定性,土锚钉主要用于临时结构物。土锚钉系统既有柔韧性又有整体性,故可抗地震荷载。

3、排水工程

水的危害有地表水危害,地下水危害。

(1)、排除地表水:

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或将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主要工程措施有:油墨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2)、排除地下水:

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外围的地下水;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钻孔把地下水引出;此外还有盲洞、渗管、渗井、垂直钻孔等排除滑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二、滑坡防治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整治为辅”的原则,在选择防治措施前,要查清滑坡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认真研究和确定滑坡的性质及其所在的发展阶段,了解产生滑坡的主、次原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结合公路的重要程度、施工条件及其他情况综合考虑。参考文献:

[1] 《岩土支挡与锚固工程》.赵其华,彭社琴.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 《公路工程地质》.窦明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滑坡处理专项方案范文

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康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康临高速公路KL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一、隧道概况 南阳山隧道为上、下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境内,穿越南阳山。上行线K48+970~K52+260,全长3260m,明洞27m,下行线K48+962~K52+290,全长3290m,明洞24m,隧道出口下穿省道S309线。进、出口处Ⅵ级围岩地段,为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提高岩体衬托能力,均设超前大管棚注浆预加固处理后进行暗洞开挖。浅埋段Ⅴ、Ⅵ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深埋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先拱后墙法施工,洞身一、二次衬砌均采用模筑砼共同组成永久性承载结构。隧道进出口地处古滑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大量的软弱岩层,受地形、构造应力的影响,隧道开挖后出现滑坡、坍塌、大变形等问题,给隧道正常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二、下行线进口滑坡体地质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和综合勘察资料,隧道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隧道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地层,隧道下行线K52+140~K52+340位于滑坡地带,坡面植被发育,自然边坡25℃左右,洞口段60米范围覆盖层厚6m~15m的坡积亚粘土及亚砂土层,下伏上第三系临夏组泥岩,围岩软弱,土质松散,含水量大,顺坡面向沟道内极易产生围岩失稳坍塌,影响隧道西端进、出口安全。 10月中下旬出现蠕滑变形,S309公路、乡间便道均被错开,滑坡体表部横

向拉张裂隙与纵向剪切裂缝发育,滑坡体前缘冲沟沟底宽度仅5~ 10m,滑坡前缘空间狭小。该段原滑坡堆积亚粘土体吸水饱和与泥岩层面之间形成软化带,滑体与滑床间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当土体的下滑力超过接触面处的抗滑力时,产生滑移。 三、进洞方案 1、设计进洞方案 原设计考虑明洞开挖造成省道S309线中断,先改移S309线;同时填筑洞口冲沟土方,起到反压作用,让滑坡体无进一步滑动的临空面及空间;明洞边仰坡采用3.5m锚杆挂钢筋网锚喷的临时支护,锚杆间距 1.5m,按梅花状布设;在暗洞开挖前,明洞一次衬砌和仰拱施作完成,立即进行回填反压,尽量缩短边仰坡暴露时间,有利于滑坡的稳定;在明暗交接处的套拱与长管棚对围岩进行预加固和棚架作用下,采用双侧壁先墙后拱预留核心土法进洞,台车就位后立即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确保明洞段边仰坡稳定和结构安全。待洞口工程完成后恢复S309省道通车。 优点:常规施工法,工艺简单,造价低,明洞回填完成后,恢复S309线上跨明洞,有效减小了S309线下沉及位移; 缺点:明洞大开挖后,原山体力学平衡受到破坏,边仰坡临空面大,雨季施工容易诱发古滑坡体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先明洞后暗洞施工顺序,增加暗洞施工工期;同时增加恢复S309线相关工程量,造成一定资源浪费。 2、施工单位建议进洞方案

山体滑坡应急处置预案

山体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1准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对人身、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特制定《山体滑坡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防洪法》。 (2)市、总公司等上级文件指示。 (3)麻地沟地形地貌、井口、工业广场、以及历年来麻地沟地区洪水情况。 1.3编制目标 (1)为矿防洪、防汛指挥部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可靠的抢险方案和依据。 (2)广泛宣传、教育全体职工和家属,提高防意识,明确所住2应急策划 2.1基本情况 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位于市河曲县城东南直距25km的前麻地沟村北炭窑沟。行政区划属沙坪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1°14′

35″—111°16′07″,北纬39°10′19″—39°12′31″。 本井田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北部,井田地形总体中西部高,北部和南部及东部低,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西边缘沟底,海拔976.20m,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中部,海拔1137.00m,相对高差为160.80m,属中低山区,区地形切割强烈,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基岩出露较少,其地貌形态以黄土梁、黄土坡、黄土梁峁为主,山顶呈浑圆状,河谷呈树枝状,多为“V”型谷。 麻地沟矿的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山体受风化、剥蚀及雨水冲刷,井下采煤导致的地面沉陷引发的山体滑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处:(1)矿区宿舍楼后的山体,容易导致山体滑坡 (2)矿区煤场附近的山体容易产生山体滑坡,造成人民生命或财产损失 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本井田南部有大面积采空区,根据矿方技术人员实地踏勘,井田西南部采空区上方有约500m2的地面下沉,下沉0.30—1.00m,并在下沉边缘伴有裂隙出现,裂隙宽度约0.20m,长度200m。在井田西部地表斜坡地段有约90m2的崩塌区。井田未有泥石流和滑坡不良地质现象。 随着井下采空区面积的扩大,地表将会产生大片裂隙和地表塌陷,如果遇到多雨季节,可能还会产生更大规模的黄土崩塌,造成严

滑坡产生原因

滑坡产生原因及治理办法 1.滑坡的类型及发育特征 1.黄土滑坡指滑体物质由黄土类土组成的滑坡,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平原南部黄土台地区以及准格尔旗、和林格尔、清水河一带的黄土丘陵区。此类滑坡多数规模较大,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均质滑坡或顺层滑坡。滑坡后壁多呈陡壁或圈椅状,滑床面形态呈弧形,变形破坏方式为拉裂破坏,滑动速度较快。 2.堆积层滑坡指滑体由第四系坡残积含砾石砂土或粘性土组成的滑坡,此类滑坡主要分布在我区东部大兴安岭山地区,多见于中低山缓坡和沟谷陡壁处,规模普遍较小,多属中、小型浅层滑坡。滑坡后壁呈现陡坎或裂缝,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划分为顺层滑坡,滑床面形态为直线或折线形,变形破坏方式属拉裂、剪切破坏,滑动速度由慢到快。 3.按规模大小划分内蒙古地区滑坡按滑体体积大小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4种。 4. 巨型滑坡滑体体积大于1000×104m3的滑坡,我区巨型滑坡主要有元宝山露天矿西排土场滑坡,规模为1512 X 104rl'13,属黄土滑坡;元宝山西露天煤矿工作帮滑坡,规模为1258.44×104m3,属岩石滑坡,均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低山丘陵区。 5.大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0×104—1000×104m3之间的滑坡。大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元宝山区、包头市石拐矿区和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低山丘陵区,以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土台塬。既有岩石滑坡又有黄土滑坡。 6. 中型滑坡滑体体积在10×104—100×104m3之间的滑坡。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在赤峰元宝山区、包头石拐矿区的低山丘陵区和赤峰克什克腾旗芝瑞乡中低山区。多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其次为堆积层滑坡。 7.小型滑坡滑体体积小于10×104m3的滑坡。该类滑坡分布较广,类型主要为堆积层滑坡,其次为岩石滑坡和黄土滑坡。 2.崩塌与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动力破坏因素 1.塌崩与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 2.1.1 地形地貌崩塌与滑坡的形成与地形条件直接相关,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和丘陵区为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势能条件。我区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45o,大部分发生在大于600的斜坡上。滑坡多发生在斜坡坡度大于100,小于45。,下陡中缓上陡的折线山坡。另外在各级陡立的阶地、黄土台塬,崩塌滑坡也比较发育。 2.1.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崩塌与滑坡的物质基础。我区崩塌多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软硬相间岩体、黄土类土及软弱岩石和松散土层中。硬膪陛岩石常能形成高陡斜坡,其前缘由于卸荷裂隙的发育而形成张裂缝,并与其它结构面组合,逐渐发展而形成连续贯通的分离面,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岩体崩塌;由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陡坡,其中的软弱岩层常被风化剥蚀而形成凹龛,使上部的坚硬岩层失去依托,形成局部崩塌;黄土柱状节理发育,具有较强的直立性,能维持相当高的直立边坡,极易发生土体崩塌;而岩性较弱的岩石和松散土层多产生以坠落和剥落为主的崩塌。下述地层岩性组成的斜坡在我区较易发生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欣通公路工程部嵩昆高速公路先行项目部 嵩昆咼速公路先行段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 四川欣通公路工程部嵩昆高速公路 先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四川欣通公路工程部嵩昆高速公路先行项目部 滑坡和高边坡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于嵩待高速公路K10+230,起点桩号K0+000,终于嵩待高速公路K7+830,终点桩号K2+400,沿嵩待高速公路进行道路扩宽施工,路线全长2.4公里。主要工程量:中桥1座,小桥加宽两座;通道涵接长2座;涵洞16座:其中盖板涵接长15座,总长454.13米,新建圆管涵1座,长133.5米;路基填方69044.5m ;3路基挖方204602.3 m ;路基防护29829.5m ;碎石桩18204m;换填透水性材料67193.38 m。 3本合同段设计路基填方均为借土填方,路基挖方均为弃方,利用K1+302 及K2+208旧桥及通道,和与其相接的乡间道路、新修施工便道,对左、右侧土方进行施工。 本合同段路线位于侵蚀堆积盆地地貌区。拟建路线范围内主要分布第四 系人工填土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为昆曲、嵩待以及乡间道路路基填筑,岩性以黄褐色混泥土、碎石及粘性土为主;第四系冲洪积层岩性以灰褐色粉质黏土、粘土、粉土、粉、细砂、砾砂及圆砾为主。粘土、粉质黏土多呈可塑?硬塑状态,粉土、粉细砂、砾砂及圆砾多呈中密状,强度稍高;第四系土层总厚度>50m。该路段下部粉砂、粉土厚度较厚,且分布较连续,为可液化的土层。据实验结果表明,粉土层粘粒含量较高。 该段路线设计均以一般路基形式通过,挖填方量均不大。该路段不良地 质作用发育一般,仅局部路段浅表层存在少量软弱土层,进行换填或浅层处治即可。第四系覆盖层厚较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对路基施工有一点影响;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二、编制依据 1、为规范滑坡和高边坡处理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滑坡和高边坡 -0 -

(完整版)小学预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xx小学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乡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背靠大山、高磅或建在山坡下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危险地带的所有学校。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因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或河磅坍塌等险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教导主任、xxx 成员: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 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 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情况,根据情况采 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 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家长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要及时向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乡教育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乡教育管理中心→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整治滑坡的方法

整治滑坡的方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二是改变滑坡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三是改变滑带土石性质,阻滞滑坡体的滑动。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使用,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好效果。例如,对于由地下水作用引起的滑坡,在事先弄清地下水补给来源、方式、方向、位置和数量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截水盲沟、盲洞、仰斜钻孔等工程加以排除;对于因江河冲刷引起的滑坡,应着重修筑河岸防护工程;对于因挖方修建铁路、公路,破坏了山体平衡,采用抗滑挡墙、抗滑桩等支撑措施来恢复平衡,效果比较显著,对于因地表渗水或自然沟水补给而引起的滑坡体滑动,则宜采取地面铺砌防渗、地表排水及沟床铺砌等措施;对于因滑动带土质不良而引起的滑动,可考虑采用灌浆、焙烧等改良土质的办法,也可以采用疏干工程来减少水的作用;对于大滑坡或滑坡体连续分布的区段,如果处理起来在技术上还不过关,经济上不合算,可以考虑使工程建筑设施避开滑坡的影响范围;对于中小型滑坡,工程建筑要避工它们正在活动的前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将小型滑坡全部清除。 各地防治滑坡的实践表明,凡是采用排除地下水措施的,都收到了效果,凡是采用支挡工程措施的,只要设计无误,而且支挡工程埋基于滑床之下的足够深度,一般也取得了迅速稳定滑坡的效果;凡是单纯采用减重措施的,都不能最终稳定滑坡,减重措施必须与支挡或排水措施相结合才能见到成效。总之,在防治滑坡时,必须牢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防治工程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一)排水工程 1、排除地表水: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与地表水的危害有密切关系。所以,设置排水系统来排除地表水,对治理各类滑坡都是适用的,对治理某些浅层滑坡,效果尤其显著。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计算项目:滑坡推力计算3 ========================================================== =========== 原始条件: 滑动体重度= 19.0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1.000(kN/m3) 安全系数= 0.700 不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不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不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不考虑地震力 坡面线段数: 17, 起始点标高7.664(m) 1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5.000 -0.534 0 2 5.000 -0.620 0 3 1.887 -0.22 4 0 4 8.362 0.000 0 5 5.000 -1.085 0 6 5.000 -1.861 0 7 5.000 -2.259 0 8 5.000 -2.375 0 9 5.000 -2.414 0 10 5.000 -1.734 0 11 5.000 -1.363 0 12 5.000 -2.318 0 13 5.000 -3.099 0 14 5.000 -3.075 0 15 7.857 0.000 0 2

旗开得胜 16 5.000 -3.243 0 17 5.000 -2.896 0 水面线段数: 1, 起始点标高2.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1 0.000 0.000 滑动面线段数: 17, 起始点标高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粘聚力(kPa) 摩擦角(度) 1 5.000 -0.567 10.000 20.000 2 5.000 -0.609 10.000 20.000 3 1.887 -0.24 4 21.000 16.000 4 8.362 -1.213 21.000 16.000 5 5.000 -0.853 21.000 16.000 6 5.000 -1.108 21.000 16.000 7 5.000 -2.043 21.000 16.000 8 5.000 -2.477 21.000 16.000 9 5.000 -1.260 21.000 16.000 3

高边坡及滑坡处理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高边坡及滑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为规范高边坡安全施工,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高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述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向施工队,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并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二、采用的标准规范 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起于在建的宣城南环线与现状宣泾线交叉处,终点与规划桃花潭西路相接,(含连接线)路线全长45.124km(终点桩号K45+175.66)。全线设

置断链三处,分别为K38+380.539=K38+450(短链),K40+311.825=K40+300(长链),K43+526.255=K43+520(长链)。本标段为04标,合同范围为K34+000-K42+900,设断链2处,路线长8.848km。 路基标准横断面: 一般段路基全宽24.5m。 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层为4cmAC-13(改性沥青)+6cmAC-20(改性沥青)+7cmAC-25+36cm水稳碎石+20cm低剂量水稳碎石。 本标段共有桥梁3座(大桥1座、中小桥2座)、涵洞23道。全线与等级道路交叉共有3处,均为平面交叉。另有小交叉19处。 第二章安全施工方案 一、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 1、高边坡防护施工队的驻地设在美敖分离立交附近。 2、便道已通至高边坡范围,均以石渣填筑,每天派专人维护,施工时能保证便道通畅、耐久使用。 4、变压器配置1台150KW发电组、1台350KVA变压器,作为高边坡防护施工用发电机。 二、高边坡施工规定 1、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

山体滑坡应急方案标准范本

方案编号:LX-FS-A40802 山体滑坡应急方案标准范本 The Objectives, Policies, T ask Allocation, Steps T o Be T aken And Other Factors Needed T 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Action Guideline Ar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山体滑坡应急方案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生活中把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要的其他因素全部按计划制定成文本,并付诸实施。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险情报告 重庆水上搜救中心接到地质灾害部门警报后,立即按程序逐级上报至万州区政府、重庆市水上搜救中心、长江水上搜救协调中心、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国务院总值班室。长航公安局万州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马上向长航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报告。 (二)险情发生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万州港区陈家坝滑坡体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滑体。滑坡水域内航行船舶、设施和人员需紧急撤离。 (三)险情处置

重庆水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发布航行警告,实施交通管制,海巡艇组织撤离相关船舶和人员。 (1)海事部门发布航行警告,设置滑坡体禁航水域。 (2)“海巡31601”担任现场指挥,“海巡303”、“海巡304”对滑坡体禁航水域实施交通管制,并担任上下警戒。 (3)“海巡306”、“海巡202”负责组织滑坡体禁航水域内趸船上的全体船员安全撤离。 (4)“海巡301”、“海巡302”、“海巡201”负责组织滑坡体禁航水域的有关航行、停泊的船舶、水上设施撤离(演习船舶模拟航行船舶)。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滑坡产生的原因

滑坡产生的原因 张进赛马得龙 (青海省大通县公路工程队青海西宁810100) 【摘要】从对滑坡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内力的分析,使我们能够对滑坡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减少其对各种行业的危害。 【关键词】滑坡原因 滑坡现象是公路上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常常会给公路的施工带来众多的不利和损失,更严重的常常会掩埋村庄,摧毁厂矿,破坏铁路和公路交通,堵塞江河,损坏农田、森林等。因此我们应该对滑坡这一现象有一些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它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内力因素加以分析和了解,使我们能够对滑坡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减少其对各种行业的危害。 一、边坡稳定性原理 根据对边坡发生滑塌现象的观察,边坡破坏时形成一滑动面。滑动面的形状与土质有关。对粘性土体有时象圆柱形,有时象碗形。对于松散的沙性土及砂土,滑动面类似于平面。如果下滑面具有两个破坏面,稳定性分析时必须确定两个破坏面上的法向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但只能建立三个平衡方程,因而这是一个多次超静定问题。 为能求解这些超静定问题,通常需要作出一些假设,使之变为静定问题。 1、在用力学边坡稳定性分析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通常都按平面问题处理。 2、松散的砂性土和砾(石)土具有较大的内摩擦角和小的粘聚力,边坡滑坍时,裂面近似平面,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可采用直线破裂面法。 3、粘性土具有较大的粘聚力,而内摩擦角较小,破坏时滑动面有时象圆柱形,有时象碗形,通常近似于圆曲面,故可采用弧破裂面法。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大多采用近似的方法,并假设: 1、不考虑滑动主体土身内应力的分布。 2、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土体成整体下滑。 3、极限滑动面的位置要通过试算来确定。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 (一)土的计算参数 路基处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其稳定性随环境条件(特别是土的含水量)和时间的增长而变化。路堑是在天然土层中开挖而成,土石的性质、类别和分布是自然存在的。而路又是人工填筑而成,填料性质可由人为方法控制。因此,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对于土的物理力学数据的选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应力求能与路基将来情况相一致。 边坡稳定性分析抽需土的实验资料: 1、对于路堑或天然边坡取原状土的容重、内摩角和粘聚力。 2、对路堤边坡,应取与现场压实度一致的压实土的试验资料。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如边坡由多层土构成,所采用土的边坡稳定分析参数应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对于直线法和圆弧法可通过合理的分段,直接取用不同土层的参数值。(二)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的取值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防治措施 研究动机 泥石流作为山区城镇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运动快、历时短等特点,且具有强大的侵蚀、搬运能力。发生泥石流往往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突出,且灾情十分严重。因此,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目的 让人从根本上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并以此做出正确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研究方法 上网或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研究内容 一、产生原因 (一)客观条件 1、在地貌上,流域形状便于流水汇集。 2、在水源上,有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3、在松散物质来源上,上游应有丰富的碎屑物。常见于岩石结构松散,水土流失严 重的地区。 (二)人为因素 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欲求逐渐增大。如今,因为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一方面,在修建公路、铁路时的不合理开挖破坏了山坡表面。另一方面,滥伐乱垦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二、危害影响 1、对居民点的危害: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铁路、公路,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预防措施 1、修建铁路、公路、工厂、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决不能造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 2、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土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当造林方法,科学种植。

滑坡稳定性计算书

第一部分参数选取 根据钻探揭露,滑带土为黄褐色粉质亚粘土夹少量砂板岩角砾,位于人工堆积层与下层基岩之间,深度在2-7m不等,厚约0.2-0.3m,断面光滑。 2、滑带土参数的取值 (1)参数反演 滑坡中的滑带土为基覆交界面的亚粘土层,由于野外取样时,所取滑带土样为已经扰动过的土样,因此在进行岩土试验参数统计及经验类比的取值时,滑带土的C、φ值采用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取稳定系数为1.03时反演取值,其反演计算模型,选定H1滑坡的2-2’剖面。反演计算剖面及内容见计算书。 采用反演公式和 经反演,滑坡滑带土在暴雨条件下C、φ值见下表。 (2)工程类比经验:借鉴蜀通公司对H2滑坡所做的勘查工作,天然条件下C 值为6.7KPa,φ为18.5°,暴雨条件下C值为3.3-4.6KPa,φ为12.3°。 (3)试验值: (4)综合取值: 根据滑带土的试验、剖面反演及工程类比的结果,滑带土而天然工况下的取值主要依据试验结果,在暴雨工况下参数取值主要采取加权平均,对试验值、反演值和工程类比值采取加权平均方法从而得出暴雨工况下的滑带土的c、φ值。目前各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因此对试验值取较高的权重。三种取值的权重分别是0.5、0.3、0.2。据此得出暴雨工况下的滑带土的参数值。 滑带土参数取值为天然重度为19.0 kN/m3,饱和重度为20.5kN/m3,天然条件下C值为7.0KPa,φ为18.5°;饱和条件下c值为3.8KPa,φ为13.0°。 一、2-2’反演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计算项目: 2-2暴雨 ===================================================================== 原始条件: 滑动体重度= 19.0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0.500(kN/m3) 安全系数= 1.030 不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不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不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不考虑地震力 坡面线段数: 41,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0.144 0.351 0 2 0.386 1.579 0 3 0.279 0.673 0 4 0.541 0.977 0 5 0.232 0.793 0 6 0.601 0.846 0 7 0.475 0.781 0 8 0.266 0.496 0 9 0.353 0.812 0 10 0.518 0.658 0 11 0.110 0.265 0 12 0.102 0.204 0 13 0.197 0.490 0 14 0.234 0.464 0 15 0.197 0.147 0

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康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康临高速公路KL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隧道进出口滑坡处理专项方案 一、隧道概况 南阳山隧道为上、下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境内,穿越南阳山。上行线K48+970~K52+260,全长3260m,明洞27m,下行线K48+962~K52+290,全长3290m,明洞24m,隧道出口下穿省道S309线。进、出口处Ⅵ级围岩地段,为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提高岩体衬托能力,均设超前大管棚注浆预加固处理后进行暗洞开挖。浅埋段Ⅴ、Ⅵ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深埋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先拱后墙法施工,洞身一、二次衬砌均采用模筑砼共同组成永久性承载结构。隧道进出口地处古滑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大量的软弱岩层,受地形、构造应力的影响,隧道开挖后出现滑坡、坍塌、大变形等问题,给隧道正常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二、下行线进口滑坡体地质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和综合勘察资料,隧道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隧道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地层,隧道下行线K52+140~K52+340位于滑坡地带,坡面植被发育,自然边坡25℃左右,洞口段60米范围覆盖层厚6m~15m的坡积亚粘土及亚砂土层,下伏上第三系临夏组泥岩,围岩软弱,土质松散,含水量大,顺坡面向沟道内极易产生围岩失稳坍塌,影响隧道西端进、出口安全。2007年10月中下旬出现蠕滑变形,S309公路、乡间便道均被错开,滑坡体表部横向拉张裂隙与纵向剪切裂缝发育,滑坡体前缘冲沟沟底宽度仅5~10m,滑坡前缘空间狭小。该段原滑坡堆积亚粘土体吸水饱和与泥岩层面之间形成软化带,滑体与滑床间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当土体的下滑力超过接触面处的抗滑力时,产生滑移。

山体滑坡应急演练方案

山体滑坡应急演练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国投晋城围滩水电有限公司山体滑坡和落石应急演练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5年06月

山体滑坡和落石应急演练方案 一、总则 围滩水电站地处丹河河道峡谷,夏季雷雨天气较为频繁,针对围滩水电站进场道路易发生山体滑坡和落石灾害的特殊情况,为增强员工预防边坡滑坡落石灾害意识,提高单位员工防灾救灾能力,有效检验应急小组的指挥能以及实战水平。 二、演习的目的和内容 1、让全场进一步了解山体滑坡和落石的危害。 2、检验公司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 三、演习时间: 2015年6月18日 四、演习地点: 围滩水电站厂区道路 五、组织机构和职责 总指挥:耿胜武 现场指挥:李涛 应急抢险组:王卫星 后勤医疗组:王彤彤 现场警戒组:李亮 六、情景模拟

1、演练现场:由于连日雷雨天气,导致厂区道路发生山体滑坡。6月18日下午15时30分,2名保卫巡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水厂库房冲沟段(或入场大门处)道路发生滑坡,一人被滑坡落石砸伤,滑坡已影响到道路通行。巡视人员立即向当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涛报告。之后李涛向应急总指挥耿胜武汇报情况。总指挥立即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同时启动《高空落石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全面展开。 2、现场警戒组立即集合到现场抢险,在滑坡体上下游各50米处设立警戒线,并立“前方塌方、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提示过往人员的通行安全,并维护现场秩序。 3、应急抢险组人员,带抢险救灾物资(铁锹、沙袋)前往危险护坡处进行抢险,沙袋加固(主要是在迎道路面筑一个挡墙,防止滑体进一步下滑),疏通道路土石方,恢复道路通畅。 4、医疗卫生组携带担架和急救箱负责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 5、派留守人员继续观察,若发现险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并稳定,向指挥中心汇报,申请解除警报,指挥中心下达“结束《山体滑坡泥石流应急预案》”指令,宣布演习结束。 七、处置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处置突发事件要坚持一个“快”字,信息上报快,部署控制快,预案落实快。

滑坡治理措施分类

滑坡治理措施 我国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其主要工程措施简要分述如下: 1 、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 ( 1 )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或将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主要工程措施有:油墨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 ( 2 )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截水盲沟—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外围的地下水;支撑盲沟—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钻孔把地下水引出;此外还有盲洞、渗管、渗井、垂直钻孔等排除滑体内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 3 )防止河水、库水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上游严惩冲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对岸的“ J ”坝;在滑坡前缘抛石、铺设石笼、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以使坡脚的土体免受河水冲刷。 2 、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 ( 1 )削坡减重:常用于治理处于“头重脚轻”状态而在前方又没有可靠抗滑地段的滑体,使滑体外形改善、重心降低,从而提高滑体稳定性。 ( 2 )修筑支挡工程:因失去支撑而引起滑动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动可能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挡工程的办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条件,使滑体迅速恢复稳定。支挡建筑物种类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桩(如钢轨抗滑桩等)、抗滑挡墙等。 3 、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一般采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对滑坡进行整治。 由于滑坡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常常需要上述几种方法同时使用、综合治理,方能达到目的。

折线型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折线型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 原始条件: () 滑动体重度= 19.8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1.600(kN/m3) 安全系数= 1.000 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滑体土的孔隙度 = 0.000 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承压水水头高 = 0.000(m) 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考虑地震力,地震烈度为7度 地震力计算综合系数 = 0.250 地震力计算重要性系数 = 1.000 坡面线段数: 9, 起始点标高 205.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10.000 -4.000 0 2 50.000 -10.000 0 3 50.000 -20.000 0 4 30.000 0.000 0 5 0.001 -10.000 0 6 60.000 0.000 0 7 0.001 -5.000 0 8 30.000 0.000 0 9 10.000 -5.000 0 水面线段数: 1,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1 0.000 0.000 滑动面线段数: 5, 起始点标高 205.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粘聚力(kPa) 摩擦角(度) 1 20.000 -15.000 40.000 19.000 2 40.000 -5.000 40.000 19.000

3 80.000 -30.000 40.000 19.000 4 60.000 -5.000 36.000 17.000 5 40.000 -3.000 36.000 17.000 计算目标:按指定滑面计算推力 -------------------------------------------------------------- 第 1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0.000(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36.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7.000(度) 本块总面积 = 275.018(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5445.350(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136.134(kN) 本块承压水浮托力 = 0.000(kN) 有效的滑动面长度 = 40.112(m) 下滑力 = 271.123(kN) 滑床反力 R= 5430.099(kN) 滑面抗滑力 = 1660.148(kN) 粘聚力抗滑力 =1444.044(kN) -------------------------- 本块剩余下滑力 = -3375.315(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4.289(度) 第 2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4.289(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36.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7.000(度) 本块总面积 = 510.005(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10098.104(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252.453(kN) 本块承压水浮托力 = 0.000(kN) 有效的滑动面长度 = 60.208(m) 下滑力 = 586.150(kN) 滑床反力 R= 10063.223(kN) 滑面抗滑力 = 3076.636(kN) 粘聚力抗滑力 =2167.487(kN) -------------------------- 本块剩余下滑力 = -4657.973(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4.764(度) 第 3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4.764(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40.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9.000(度) 本块总面积 = 580.000(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11484.000(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287.100(kN)

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K169+500~580滑坡应急处理方案 一、滑坡地段情况 滑坡体位于G213线川主寺至汶川公路灾后复建工程K169+500~580段左侧。此段原设计为3米高路堑挡土墙,起止里程为K169+499~K169+601.设计开挖土方总量为222m3,我公司于2009年9月28日~2009年9月29日在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下对该段挡土墙进行表土清理及土方开挖,至2009年9月29日共开挖土方105 m3左右,挡土墙基础土方未开挖、宽度也未开挖到位。2009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日出现连续降雨,土方开挖工作暂停。2009年10月4日出现轻微裂缝,2009年10月5日上午起,滑坡体滑动速度加快,前缘土体发生多处崩滑、推移和鼓裂,后缘土体沉陷开裂,并在滑体中部产生多条拉张裂缝。至2009年10月6日下午,滑坡体整体推移80cm~100cm,滑坡体后缘最高处相对高50多米,斜长最大100多米,中间裂缝宽度为40cm~70cm,并有进一步滑动的可能。原国道213线亦出现推移。滑坡体对原G213线及公路右侧5户村民生命及和财产形成严重威胁。 滑坡段地质情况:表层为耕植土,以下为碎砾石土,滑坡体沿着一古滑动面向下滑动,滑动面有渗水痕迹。 二、应急处理方案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对G213线行车以及村民生活、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009年10月6日业主茂县代表处及总监办领导在现场实地考察后,根据滑坡段现场情况,要求立即对滑坡体拟定应急处理方案,因此拟定《K169+500~580滑坡应急处理方案》报业主及总监办审定。 1、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李杰(项目经理) 副组长:谭家华(项目总工) 成员:杨林、向庆明、宋清寿、章开、杨柳、左剑、李本康、孟龙、周绪斌 应急小组的职责及人员安排: (1)应急小组职责 a、根据现场滑坡情况立即按本方案启动应急处理措施。 b、负责向业主及总监办报告滑坡情况和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c、应急小组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 滑坡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d、组织和提供滑坡处理所需要的有关物资和机械设备。 e、安排人员对山体滑坡部位经常巡查,特别是降雨期间要派专人 巡查(巡查人员不少于两人)。巡查人员发现滑坡体滑动或土体塌方时,根据实际情况撤离施工人员到安全位置,并立即向应急小组汇报,由应急小组根据情况,组织应急处理。应急小组要确定滑坡处理的重点和中心,把抢救和保护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f、安排道路保通人员24小时在滑坡段两侧值班,确保原G213

山体滑坡应急预案.doc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渝海控股循环经济6#制酒生产房项目部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一、编制预案的目的 1、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机械设备、生产安全构成的危害,根据建设单位召开的紧急会议,制定《6#制酒生产房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安全”为原则,进行制定。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于贵州省仁怀市二合镇玉平村,在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北西侧。6#制酒生产房高为一层,为排架结构,拟建物平面形态呈长方形,长轴方向为37°,短轴方向为127°,±0.00(437.00m),对沉降敏感,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三、工程场地地形地貌 根据实地考察,本工程拟建场地自然地面高差大、地势陡峭,局部覆盖层厚度大,为素填土、粘土、地质结构松散、同时位于滑坡地带,处于不稳定状态,上方又为大二公路和民房。 四、应急预案内容 1、应急机构组成及其职责:

1.1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 组长:唐祖东 副组长:陈刚、舒颖 成员:陈红、李银、吴远华、向元国、赵成明、徐国刚、杨中华、各施工班组长 1.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在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 2)负责向循环经济指挥部报告本工程的事故情况和。 3)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5)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组织事故抢救设备。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1.3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 1)陈刚及各班组应急分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人身救援为主);2)舒颖抢险突击队(分组处理多处事故,以保交通、生产设施为主); 3)向元国运输车辆、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应急组; 4)陈红物资保障应急组; 5)吴远华后勤、医疗保障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