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辨析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辨析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辨析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组

景观: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等等一系列不同的理解观点

作为从事景观设计这一行的人员所表达的观点更接近生态学的概念,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镶嵌体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具体有内容上和空间上的区分。

作为大地综合体,景观具有多种含义,也是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1,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与乡村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2,作为生物的栖息地,景观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融为一体;3,景观作为系统,与人、物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4,景观作为符号,是儿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相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

地景:

简单理解为地景艺术的简写,地景艺术(Land Art),或作「大地作品」(Earth works) 或「大地艺术」(Earth Art)。它是从环境艺术(Enviroments Art) 演进而来,广义地说,即环境艺术的一种。「地景艺术」始于1960 年代地大物博的美国,到了1970 年代有许多画家和雕刻家纷纷跑到户外,从事地景艺术的创作。

虽然是艺术创作和大自然的结合,并不意味著用艺术作品把自然改观,而是把自然稍加施工或润饰,在不失大自然原来面目之下,使人们对他所处的环境重新予以评价。换句话说,把大自然稍加施工或修饰,使人们重新注意大自然,从中得到与平常不同的艺术感受。

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 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

“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根据不同的角度,园林可分为以下类别:

以历史来区分有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

以地域来区分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以规模来区分有森林园林、城市园林和庭园;

以功能来区分有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和城市绿地等。

在古典园林中,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西方古典园林有规则式园林与自然风致园。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还可以细分不同的类型。

现代公园的分类

由于各国的国情与观念的差异,公园的分类各有不同,难以形成定论。

土地:

陆地表层一定范围内全部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范围的地段,包括垂直于它上下的生物圈的所有属性,是由近地表气候、地貌、表层地质、水文、土壤、动植物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质系统。

狭义的土地,仅指陆地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是土地规划和自然地理学家的观点。土地规划学者认为:“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及表层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诸多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地理学者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互相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地域综合体。”

广义的土地,不仅包括陆地部分,而且还包括光、热、空气、海洋……。较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的观点。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美国经济学者伊利认为:“……土地这个词……它的意义不仅指土地的表面,因为它还包括地面上下的东西。”

由于土地概念涉及并影响世界各国,所以联合国也先后对土地作过定义。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的农村进行土地评价专家会议对土地下了这样的定义:“土地包含地球特定

地域表面及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被。它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1975年,联合国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对土地的定义是:“一片土地的地理学定义是指地球表面的一个特定地区,其特性包含着此地面以上和以下垂直的生物圈中一切比较稳定或周期循环的要素,如大气、土壤、水文、动植物密度,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人类和将来的土地利用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

在某一给定时刻系统所遭受的所有外界条件及其影响的综合。

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与有关事物,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环境的概念

不同的人可能对环境一词有不同的理解,但环境均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2、环境的分类

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通常按环境的属性,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

风景:

所谓风景(Scenery),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中,以山水景物,以及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景物、景感和条件则是构成风景的三类基本要素。

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有效的风景素材。景感是风景构成的活跃因素、主观反映,是人对景物的体察、鉴别和感受能力。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联想、心理等等。条件是风景构成的制约因素、缘因手段,是赏景主体与风景客体所构成的特殊关系。包括了个人、时间、地点、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各种条件等。

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第二组

地貌:

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种形态。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

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是内、外营力地质作用在地表的综合反映。

土地表面由土壤、沉积物或基岩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存在于一定部位的三维空间。

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根据形态及其成因,可将地貌划分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类型、成因类型或形态—成因类型。

地形:

地形【topography】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地貌也叫地形,不过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也常有区别,如地形图一般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着重反映地表形态的普通地图,而地貌图则是一种主要反映地貌形态——成因或某一地貌要素的专题地图。在测绘工作中,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形起伏的大势一般称为地势。

植物: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一般有叶绿素,基质,细胞核,没有神经系统。分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陆生多细胞真核生物。但许多多细胞的藻类也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们与植物的最重要区别就是水生和陆生。我们可下这样一个定义;植物是适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育。

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现在一般指研究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

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等方面。由于地壳、水蒸气、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层有别于母质层。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种个状态。

地质:

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等。

微地貌:

微地貌是规模相对比较微小的地貌形态,亦是最小的地貌形态单元。

如各种海成的波痕(纹)、潮水沟,各种风成沙丘上的波纹,河床上的各种沙波、风蚀壁龛上的石窝等。

通过对微地貌的观测,可以进一步分析宏观地貌的形成过程。

第三组

生物:

生物,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

物。生物是一切具有新陈代谢的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甚至细胞,一片绿叶,一段枝条,活的心脏,生殖细胞等等。

生态: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Ecology)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第四组

自然景观综合体:

即理解为自然景观系统,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本底系统。它是由地形、地貌、动植被、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景观要素在特定的系统下形成的具有内在系统结构和特定景观属性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复合形成自然景观系统。自然景观系统有着完整而独特的自然过程、自然格局和自然界面。自然景观系统的规划必须坚持以自然生态规律的协调和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和与保护。

人文或文化景观:

人文定义:

1.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辞海》

2.指礼乐教化--传统

3.泛指各种文化现象--通识

4.人事,多指人世间事--古义

5.习俗,人情--人文风俗

6.寿命、教育水准、生活质量--联合国人文指数

文化景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历史时期以来为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这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起即已普遍应用。索尔,C.O.在1925年发表的著作《景观的形态》中,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色来研究地理特征,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文化地理。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人群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关键,是干扰自然景观并创造性形成新景观的主体。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文景观系统在特定的自然景观系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经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形成的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利用方式以及在利用过程中创造性的改造自然而形成的天人合一,完整有机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

第五组

Rural landscape:

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农业前景观,原始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从根本上讲,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的内部稳定系统,人地矛盾尚不突出,人们未意识到农村土地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农村景观更无从谈起。应体现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

T ownscape:

城镇景观是景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自然与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合居住,包括主要景观的特殊控制,主要道路和街景控制,中心广场和步行林荫道的控制等等,重点控制建筑物的体量,轮廓,色彩和绿化,小品等内容。

landscape in countryside:

乡村景观首先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的记录,从地域范围来看,是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景观空间,包括了都市乡村,城市郊区景观道野生地域的景观范围,从景观构成上来看,是由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经济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从景观特征上来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的干扰强度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自然环境在景观中占主体,景观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关键在于乡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遗迹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

第六组

景观:人类尺度上、具有空间可量测性, 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尺度:

观测或研究对象的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单位, 通常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

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尺度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粒度(Grain size)或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表示测量的最小单位;二是范围(Extent),表示研究区域的大小(O’Neill,1986)。有必要补充的是尺度并不单纯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景观生态学的中尺度范围在空间上通常只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时间上目前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意见,一般为几年到几百年范围。景观生态学的任何研究可以说都离不开尺度相关,尺度暗示着对事物细节的了解程度,通常在一定尺度下空间变异的噪音(Noise)成分,可在另一个较小尺度下表现为结构性成分(Burrough,1983),在应用遥感数据研究景观生态问题时这个问题表现得十分明显。

比例尺: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广东省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广东省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和依据】为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科研创新生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督规定》等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定义】本办法所称科研诚信管理,是指对隶属本省管辖或参与本省组织的科研活动事项的相关主管部门、专业机构、科研活动承担单位、科研人员、咨询专家、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等责任主体信守承诺、履行义务、遵守科研行为准则的评价和奖惩。 第三条【管理依据】科研诚信管理依据科技计划、奖励等创新活动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以及申报材料、合同或任务书、承诺书、评估评价、科技报告、审计报告、验收结论、调查结果等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基本原则】科研诚信管理遵循客观公正、奖惩

并举,激励创新、宽容失败,严守规矩、防止腐败,统筹监督、共享联动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省科技厅职责】省科技厅负责全省科研诚信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指导相关责任主体开展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收集和记录相关责任主体的科研信用情况,开展信用评价及结果应用;对重大科研诚信案件开展调查,做好异议处理、信用修复、联合惩戒等工作。 第六条【各地科技部门职责】各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本行政区域科研诚信建设,履行本级科研诚信管理职责,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引导,强化科研诚信审核管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组织本级以及协调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案件查处和联合惩戒工作。 第七条【各相关责任主体职责】从事隶属本省管辖或参与本省组织科研活动事项的各类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社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是科研作风学风、科研诚信建设、案件调查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严格自律、规范管理,防止失信行为,加强自我监督,遵守科研诚信管理各项规定,信守科研信用承诺,落实科研信用要求,履行诚信管理主体

高中物理运动学基本概念

运动学基本概念变速直线运动 双基训练 1.★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 动到C,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 路程分别为() (A)4R,2πR(B)4R,-2πR (C)-4R,2πR(D)-4R,-2πR 2.★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2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 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 3.★★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 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5.★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v1运动,发生了位移s,再以速度v2运动,发生了位移s,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若先以速度v1运动了时间t,又以速度v2运动了时间3t,则它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1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又以v2=20 km/h跑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汽车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______km/h。 7.★★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m,又转向东运动了3m,到达B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1 m,到达C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运动的位移是多少?位移方向如何? 纵向应用 8.★★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耗散结构理论 1. 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 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由于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有序结构,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故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 。 ?耗散结构:位于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在外界能量流或物质流的维持下,通过自组织形成一种新的有序结构。 2. 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属于耗散结构系统,在于: 1).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2). 所有生态系统都远离热力学平衡态; 3).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二、等级理论(hierarchy theory ) 等级理论是关于复杂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系统理论。 通常,等级是一个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而复杂性常具有等级形式。一个复杂系统由相互关联的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又由各自的亚系统组成,往下类推直到最低层次。 所以,等级系统中的每一层次都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每一级组成单元相对于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性,而对高层次则表现出从属性或制约性。 基于等级理论,复杂系统可视为由具有离散性等级层次组成的等级系统。 解析:高等级层次上的生态过程(如全球植被变化)呈现大尺度、低频率和慢速;而低等级层次的生态过程(如局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化)为小尺度、高频率和快速。 不同等级层次间相互作用,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制约作用在模型中可表达为常数,而低层次提供机制和功能,其信息常以平均值的形式来表达。 等级系统结构:分垂直和水平两种。前者指等级系统层次数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后者指同一层次上亚系统的数目、特征和相互作用关系。 层次和整体单元的边界称为界面。界面对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具过滤功能。界面是系统组成成分相互作用差异最大的地方。 三、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异质性——用来描述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空属性的动态变化。其中,系统和系统属性在时间维变化即为动态变化,而生态学的异质性通常是指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1. 景观异质性的意义 定义: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意义:决定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力和景观生物多样性。 2. 景观稳定性 景观是由异质的景观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构成的系统,景观要素间通过物流、能流、信息流和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影响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制约着景观的整体功能。 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可提高景观对干扰的扩散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干扰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 3. 景观格局

2019年天津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答案解析

单选题 1.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进入了()时代。(3.0分) A.传统经济 B.计划经济 C.短缺经济 D.过剩经济 我的答案:D√答对 2.根据本讲,谁控制了()就相当于控制了世界核心利益,控制了利润走向。( 3.0分) A.石油 B.标准 C.粮食 D.钢铁 我的答案:B√答对 3.根据本讲,十九大报告的精髓是()(3.0分) A.八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 C.一百件大事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的答案:D√答对

4.本讲提到,三个时代——三次飞跃,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逻辑起点在()。(3.0分) A.历史 B.文化 C.经济 D.发展 我的答案:A√答对 5.根据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初心”体现在()。(3.0分) A.为人民服务 B.人民的愿望 C.国家强盛 D.文化繁荣 我的答案:B√答对 6.根据本讲,“崖山之后无中华”中的崖山之战是发生在什么朝代的事情。(3.0分)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我的答案:D√答对

7.根据本讲,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3.0分) A.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统治阶级 我的答案:C√答对 8.从经济上来讲,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就体现在()上。(3.0分) A.共同富裕 B.国家强大 C.GDP增速 D.物质丰富 我的答案:A√答对 9.根据本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使命”体现在()。(3.0分) A.人民的愿望 B.团结合作 C.世界和平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的答案:D√答对 10.时代的主题是()。(3.0分) A.战争与革命

第一讲--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 1、理解质点、时间间隔、时刻、参考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2、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速度和加速度等)。 【知识梳理】 一、质点 1、物体可被看成质点的条件 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该物体可看成质点。 2、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质点是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点;质点占有位置但不占有空间。 (3)能把物体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所谓平动,就是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与整体的运动有相同特点的运动),如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的运动。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如汽车在运行时,虽然车轮转动,但我们关心的是车辆整体的运动快慢,故汽车可看做质点。 ③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不论物体大小如何,都可将其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 1、对参考系的理解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2)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4)参考系本身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在讨论问题时,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常假定它是静止的。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2、选取参考系的原则 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例如研究地球公转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太阳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物体在运动的火车上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火车为参考系。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不特别说明,均认为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 (1)不管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但是,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后均认为是静止的,这也说明静止是相对的。 (2)当以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时,这样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仅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三、时间与时刻 位移和路程 1、时刻与时间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 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加速度 等状态量。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 用一段直线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时间和时刻的表示如图所示。 位移 路程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 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区别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1、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 表示,即v =s t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且指向前进的一侧。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论文

对“安大历史系抄袭门”事件的感想 澎湃新闻在今年3月21、22日相继报道了安徽大学历史系2007届硕士生刘英慧、魏峰的学位论文涉嫌大面积抄袭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2006届两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我看了整篇新闻报道,发现抄袭的论文从结构到正文的文字叙述,甚至致谢部分都存在大量雷同。下面我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分析。 从他们的抄袭行为来看,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抄袭轻松的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从而顺利拿到硕士毕业文凭。他们就是想以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他们的动机可能是他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与他们题目相同的一篇硕士论文,然后产生了抄袭的念头。也可能他们就是想找一篇题目相似的论文,然后进行少量的修改处理,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可能当时的论文查重还不是很严格,加上导师缺乏有效的监督,学校缺少对科学诚信方面教育和警示,给了抄袭者可乘之机。 我认为,从这个抄袭事件中反映出如下的问题: 1.诚信观念的缺失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实守信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科研和学习的前提。近年来,学术造假行为,以及论文抄袭行为屡见不鲜,表明现在的部分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科研诚信意识,这是诚信观念的缺失,这是道德的沦丧。 2.错误的科研和学习的态度 现在的部分大学生仅仅以拿到文凭、获得学历为学习研究的目的,而缺乏科研精神。在学术造假和抄袭者的观念中,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只是在于获取利益。他们学习研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实现创新和进步,而是为了追求利益。所以缺乏对知识和真理的真正渴求,缺乏追求真才实学的学习态度,缺乏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造成了抄袭的行为。 3.抱有侥幸心理,缺乏责任意识 现在的部分大学生仍对抄袭行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他们的抄袭和造假行为可能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或者认为经过少量的修改就能够蒙混过关。他们缺乏责任意识,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正如俗话说的“要想人不

苏州大学学术诚信考试题库

总共 100 题共 100 学风和学术诚信教育考试分 一 .单选题(共30 题 ,共 30 分) 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使用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意图有效地防范学术失范现象的出现,你认为下列 说法准确的是(1 分) A.没有什么作用,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B.作用不是很大,仍然没有办法避免失范现象 C.有点作用,可以帮我们了解毕业论文学术规范 D.有很大作用,不仅了解了学术规范而且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 标准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得分: 0 试题解析: 2.以事实为根据,避免主观和偏见是指______原则。(1 分) A.诚实 B.客观 C.精确 D.高效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得分: 0 试题解析: 3.选择的课题必须具有意义。______课题要在具有学术价值的同时,显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 分) A.基础性 B.实用性 C.应用基础

D.创新性 标准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得分: 0 试题解析: 4.如果学校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明显的抄袭之作,学校应该(1 分) A.严厉对待,撤销该学生的学位 B.给予严重的处罚,但仍授予该学生学位 C.给予一般处罚,但仍授予该学生学位 D.学校不进行任何处罚,去伪求真就可以了 标准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得分: 0 试题解析: 5.2006 年 11 月,科技部发布了 _______,逐步使科研诚信建设体系化。(1 分) A.《科技计划中科研不段行为处理决定》 B.《科技计划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C.《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D.《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实行)》 标准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得分: 0 试题解析: 6.所有生物本能的行为是_______。(1 分) A.见利忘义 B.离群索居 C.求乐避苦

运动学基本概念__匀速直线运动(培优拔高习题集)

运动学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 小船问题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2.甲乙两船相距50千米同时起船,且保持船速不变,若两船同时在逆水中航行,甲船航行100千米,恰赶上乙船,若两船都在顺水中航行,则甲船赶上乙船需航行( ) A.50千米的路程 B.100千米的路程 C.大于50千米小于100千米路程 D.大于100千米的路程 3、一只小船运载木料逆水而行,经过某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30分钟后才发觉,立即回程追赶,在桥下游5千米处赶上木料.设小船顺流和逆流时划行速度相同,则小船回程追赶所需时间是________小时,水流速度是________. 4、一艘汽艇以恒定速度逆河水向上游行驶,至某处A发现一救生圈已丢失,立即调头以同样大小的速度顺河水追寻,并分析出该救生圈是在发现丢失前t1时间丢失的,丢失地点距A处为S1的B处,到达B点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在距B 点为s2的下游某处C找到了救生圈。求:汽艇航速V(即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速u及到达B点后经过多少时间t2找到救生圈。(要求先画示意图,然后列方程求解) 5、轮船在河流中逆流而上,上午7点,船员发现轮船上的一橡皮艇已落入水中,船长命令马上调转船头寻找小艇。经过1h的追寻,终于8点追上了顺流而下的小艇。如果轮船在整个过程中相对水的速度不变,那么轮船失落小艇的时间是何时?扶梯问题 1、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正在匀速向上运送顾客,现甲、乙两人沿着扶梯向上奔跑,甲、乙在扶梯上奔跑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8m/s;甲、乙数得的台阶级数分别为42级和45级。则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为m/s;若每级阶梯上平均站一个人,则站在此扶梯上的顾客数为人。 2、亮亮星期天跟妈妈去商厦购物,亮亮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发现,乘自动扶梯上楼,如果站在扶梯上不动,扶梯可以在3 min内把他送到楼上去.若扶梯不动,他可用1.5 min沿扶梯走到楼上.试计算亮亮在仍以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运动,同时扶梯也开动的情况下,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楼上? 3、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客户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6级楼梯;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楼梯,则该自动扶梯的级数为() A、22级 B、32级 C、24级 D、不能判断 4、沪西一百货店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N1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N2级,则自动扶梯静止时该自动扶梯级数为________级. 小船问题:1、C 2、D 3、0.5 5 4、V= t2= 5、6点扶梯问题:1、1m/s 70人2、t=1 min 3、C 4、2N1N2/(N1+N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许多学者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已经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Risser等提出的5条原则,Forman等提出的7项规则等等。但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来看,目前用理论这一术语表达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比用原理、定律、定理等方式更适宜些。相关学科为景观生态学提供的基础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项。 1.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坦斯里提出生态系统学说以后,生态学研究重点转向对现实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和系统分析,对于系统的起源和未来研究则重视不够。但就在此时,特罗尔却接受和发展了克里门茨的顶极学说而明确提出景观演替概念。他认为植被的演替,同时也是土壤、土壤水、土壤气候和小气候的演替,这就意味着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顺序,换句话说,也就是景观演替。毫无疑问,特罗尔的景观演替思想和克里门茨演替理论不但一致,而且综合单顶极和多顶极理论成果发展了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生态演替进化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主导性基础理论,现代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原则如景观可变性、景观稳定性与动态平衡性等,其基础思想都起源于生态演替进化理论,如何深化发展这个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空间分异性是一个经典地理学理论,有人称之为地理学第一定律,而生态学也把区域分异作为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但是生物进化论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生物分布多样化的生物地理学概念。二者不但是相关的,而且有综合发展为一条景观生态学理论原则的趋势。 地理空间分异实质是一个表述分异运动的概念。首先是圈层分异;其次是海陆分异;再次是大陆与大洋的地域分异等。地理学通常把地理分异分为地带性、地区性、区域性、地方性、局部性、微域性等若干级别。生物多样性是适应环境分异性的结果,因此,空间分异性生物多样化是同一运动的不同理论表述。 景观具有空间分异性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由此派生出具体的景观生态系统原理,如景观结构功能的相关性,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的多样性等。

(完整word版)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总结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课程总结报告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果树学 学号S20143010104 姓名王彦涛 2014年9 月19 日

近几年,学术界的科研诚信问题频频亮出红灯,学术造假、学术不端之风有所抬头。这些负能量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位从事科研事业的人深入思考、吸取教训。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科研队伍,我们不能只注重人才的数量,科研队伍的质量才是国家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而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就好比是这支队伍的铁的纪律,只有纪律严明的队伍才能克敌制胜!所谓科研诚信就是在科学研究中保持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言行与思想一致的品质。“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学术规范是指在学术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伪造、篡改数据,不抄袭他人论文等。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从事农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同时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理应在开始自己的科研路之前,弄清楚、搞明白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问题,这些基本的学术修养、科研素质在我们以后的科研生涯中会发挥潜移默化、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说,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科研人员,我们将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科学界的权威和声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经得住考验的学术修养就是我们捍卫真理、迎接挑战的利器。所以说,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是每一位研究生入学前的必修课,是我们每一位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 能够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学习和研究未知的事物,是我莫大的荣幸。我由衷地为我的大学、我的专业感到骄傲。以下是我根据自身特点、研究类型以及今后的学业发展规划,就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方面,简单谈一下自己以后可能遇到类似违反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问题时,自己应该有怎样的处理态度和方式。 首先,在硕士阶段,因为我的基础比较薄弱,我会积极主动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自己实验的操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锻炼自己设计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争取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前,我能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这个阶段是自己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实验实施、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不论实验成功与否,都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结果,全面辨证地分析实验数据,自觉践行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规范。 其次,在课题开展顺利的情况下,我希望自己能继续深造。所以,牢记科研诚信,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对我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科研道路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它必将充满荆棘与坎坷。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我相信我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实验思路复杂而混乱,实验设计缺乏创新创意,实验屡屡失败,实验结果不甚理想等等。可能有时候编造或篡改一组数据可能就会发表一篇不错的论文,当我面临这样那样的诱惑时,我希望自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什么东西可以放弃,什么东西一旦丢失就再也无法弥补。这样,我就能做出正确的、不会让自己追悔莫及的选择 在开学典礼上,校长向我们提出了“修学,修业,修身”的嘱托。学习和研究是我们今后生活的重中之重,但是学会如何做事,怎样做人更是我们立足社会最基本的要求。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就是研究生在修业、修身方面最根本的价值体现。 最后,我想在我毕业的时候,我不求我能取得多么高的学术成就,我只希望自己能真正学会如何做事、怎样做人,能够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在别人面前挺直腰杆儿,能够无惧学校的审核、他人的非议。 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修养,特意在开学之初就科研诚信与

高中物理竞赛力学教程第二讲运动学

第二讲运动学 §2.1质点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2.1.1、参照物和参照系 要准确确定质点的位置及其变化,必须事先选取另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构成坐标系。 通常选用直角坐标系O–xyz,有时也采用极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有三种,一种是两轴沿水平竖直方向,另一是两轴沿平行与垂直斜面方向,第三是两轴沿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方向(我们常把这种坐标称为自然坐标)。 2.1.2、位矢位移和路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位置可用三个坐标x,y,z表示,当质点运动时,它的坐标是时间的函数 x=X(t)y=Y(t)z=Z(t) 这就是质点的运动方程。 质点的位置也可用从坐标原点O指向质点P(x、y、z)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如图2-1-1所示, 也是描述质点在空间中位置的物理量。的长度为质点到原点之间的距离,的方向由余弦、、决定,它们之间满足 当质点运动时,其位矢的大小和方向也随时间而变,可表示为=(t)。在直角坐标系中,设 分别为、、沿方向、、和单位矢量,则可表示为 位矢与坐标原点的选择有关。 研究质点的运动,不仅要知道它的位置,还必须知道它的位置的变化情况,如果质点从空间一点运动到另一点,相应的位矢由1变到2,其改变量为 称为质点的位移,如图2-1-2所示,位移是矢量,它是从初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一个有向线段。它描写在一定时间内质点位置变动的大小和方向。它与坐标原点的选择无关。 2.1.3、速度 平均速度质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与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的大小,与所取的时间间隔有关,因此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当为无限小量,即趋于零时,成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在轨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速率是标量。 2.1.4、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质点在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则与的比值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学习《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感想

学习《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感想 在当今社会,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便是这个人的诚信问题。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要求,就犹如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诚信问题,比如我们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我们要要求自己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们更应该诚信待人,诚信对事,诚信科研。 在学习《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课程后,我突然认识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时刻保持诚信品质的重要性。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检索和应用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整理、统计以及对数据的搜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的总称,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都担负着寻找真理和答案,批判传统和谬误的职责。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要用百分之一百的诚信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和每一个偶然事件。就像我的导师曾经说过,他说:“我们做科研的,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事,也不在乎你犯了多少错误,更不在乎你的数据与理论值有多大偏差,我们要的是最真实的数据和最真实的结果,也许我们会遇到无数挫折和失败,但是我们一定要诚实。”我相信他说的是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应该保持的优良品质。只有用真实的数据和结果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然而,讲诚信,并不是说说,很多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我国的学术界科研不诚信的案例比比皆是,从老师到学生,从职位高者到普通教师,在这些人看来仿佛诚信已经遥不可及,达到目的才是唯一王道,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教授抄袭论文,博导资格被取消,他抄袭别人的论文不仅不备注引用,而且基本逐字复制,或者故意改写其他作者论文中的一部分,虽然他刻意隐藏抄袭行为,但还是被人民群众举报,最终不得不为自己的恶性付出代价。再比如,中科院一博士论文造假被撤销博士学位,在这个案例中,黄某某仅仅是伪造了几个数据,

南开大学学术规范方案试题库

一、单选(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2分) 1.目前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还缺乏明确的____ A. 量化指标 B. 法律依据 C. 规定办法 D. 惩罚机制 参考答案:B 2.选拔学术带头人和有关科技人才,应将_______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A. 是否师承名门 B. 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 C. 科学道德与学风 D. 第一学历 参考答案:C 3.合作完成的成果,署名顺序是 A. 按贡献大小署名 B. 导师当然排在第一位 C. 按姓氏笔画或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D. 科研机构的领导排在首位 参考答案:A 4.利益冲突最初是作为一个什么概念出现的 A. 经济学概念 B. 宗教概念 C. 法律概念 D. 哲学概念 参考答案:C 5._____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经验证据和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推理之上 A. 客观性 B. 正当性 C. 逻辑性 D. 经验性 参考答案:A 6.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过分顾及自身的利益从而出现侵害他人利益和公众利益,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问题,这种行为属于 A. 研究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B. 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 C. 研究结果的利益冲突 D. 咨询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参考答案:A 7.以下不属于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应弘扬的科学精神的是 A. 追究效益 B. 追求真理 C. 开放协作 D. 崇尚创新 参考答案:A

8.除了下列哪一项,课文中认为很多学生对其他三类学术道德规范了解比较少 A. 如何学术交流 B. 保存实验数据 C. 如何引注 D. 如何署名 参考答案:A 9._____原则强调了调查和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坚持依法办事 A. 公正 B. 法定 C. 规范 D. 客观 参考答案:B 10._________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长期以来倡导的精神文明的重点。中国有优良的学术研究传统,学术界历来提倡做学问要“修德而后可讲学”,“独抒己见、无所蹈袭”等。 A. 淳朴 B. 正直 C. 谦虚 D. 诚信 参考答案:D 11.博士论文一般多少字 A. 20万左右 B. 10万左右 C. 15万左右 D. 8万左右 参考答案:B 12.知情同意原则在人类受试中不包括哪个要求 A. 征求其家人及所在单位的同意 B. 实验对象应在没有被强迫和受到不正当影响的情况下,自由自愿地做出是否接受试验的决定 C. 预备实验对象能够理解上述情况,并理解和接受实验措施有可能尚未完全成熟 D. 用适合预备实验对象的方式告知其足够的信息 参考答案:A 13.________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作用,既包括促进科研人员个体的自律,也包括通过制度约束、实现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 A. 科研机构 B. 科学小组 C. 科学共同体 D. 科研团队 参考答案:C 14.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应遵守的原则是 A. 诚实客观 B. 科研成果多少 C. 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D. 是否为学科带头人

高一物理复习运动学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学专题复习 知识梳理: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S/t ,单位:m / 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 =(V 0+V t )/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即为速率; 4.平均速率: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 =0,v=恒量. 3.位移公式:S =vt . 八、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 t v ??=t v v ?-1 2。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

高中物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本章内容分析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A. 物体和质点 B. 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C. 时刻和时间间隔 D. 路程和位移 E. 矢量和标量 F. 直线运动的位移和路程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G.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H. 速度 I.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J. 速度与速率 4.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此部分为重点和难点) K. 电磁打点打点计时器 L. 点火花打点计时器 M.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N.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O. 用图象表示速度(v—t图象) 5. 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P. 加速度 Q.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分类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05北京·理综】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光速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 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 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 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二、填空题 1.【01上海】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汽车的速度是m/s。 2.【02上海·春招】铁道部在2001年10月17日宣布,全国铁路新一轮提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将于10月21日零时起,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这次提速涉及17个省市和9个铁路局,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基本原理 (一)研究内容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的规划管理。 景观结构: 指的是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各种生态系统的性状、大小、数目、种类和构图与能量、物质和物种分配的关系) 景观功能: 指的是多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质流和物种流。 景观变化: 指的是景观在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管理: 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综合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包括下述内容: ①景观生态分类;②景观生态评价;③景观生态规划设计;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实施。 (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理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holism)和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 整体论是1926年由Smuts提出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说明,客观现实是由一系列的处于不同等级系列的整体所组成,每一整体都是一个系统,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态中的相互关系集合。稳定态的维持机制称之为内稳定性,它是靠一系列正反馈和负反馈因素使系统处于两种动态平衡之中。

所以从根本上说,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就是内稳态的机制,也就是研究地表所有作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它们又是如何造成水平和垂直的异质性的。 关于垂直异质性问题,由于欧洲学者对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解,与R.Forman和M.Godron的定义有所区别,比如荷兰学者I.S.Zonneveld指出,应将景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又认为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包括范围大小。景观是在地球表面由所有作用因素形成的开放系统。这些因素组成三维现象。水平方面表现在互相联系的要素的水平格局上,垂直方面表现在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很多“层”上。景观的每一层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如地质学、土壤学、植被学等),而独有景观生态学则将全部土地属性形成的垂直异质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景观生态学最基本的特点。可见,整体范围内的垂直和水平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Forman & Godron (1986)提出下列七个景观生态学原理: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landscapestructureand functionprinciple): 在景观尺度上,每一独立的生态系统(或景观生态元素)可看作是一宽广的斑块,狭窄的廊道或基质。生态学对象在景观生态元素间是异质分布的。景观生态元素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是反覆变化的,其空间分布由景观结构所决定。 (二)生物多样性原理(biodiversity principle): 景观异质性程度高,造成斑块及其内部环境的物种减少,同时也增加了边缘物种的丰度。 (三)物种流动原理(speciesflowprinciple): 景观结构和物种流动是反馈环中的链环。在自然或人类干扰形成的景观生态元素中,当干扰区有利于外来种传播时,会造成敏感物种分布的的减少。 (四)养分再分配原理(nutrientredistributionprinciple):

《自然辩证法》重点解析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三种形态: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 内容:(1)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2)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3)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特征:(1)系统性。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2)复杂性。复杂性是指系统或事物具有复杂的性质或性状。(3)演化性。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4)广义性。系统自然观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2. 人工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 内容:(1)人工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2)自然界可划分为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3)人工自然界是演化的自然界。 特征:(1))主体性。人工自然观凸显了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2)能动性。人工自然观强调了人类作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3)价值性。人工自然观不仅承认天然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的价值贡献,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 3. 生态自然观的内容和特征 内容:(1)自然界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2)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特征。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是这个共同体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特征:(1)生态自然观具有批判性。它从生态的角度对于迄今人类的理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参考答案最全最新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参考答案最全最新1【单选题】 为了确保学术和科研(),多大学制定了荣誉法则。 A、效率 B、质量 C、风格 D、诚信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判断题】 大学建立荣誉制度的初衷旨在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判断题】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均建立在诚信之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判断题】 很多大学制定了荣誉法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学术和科研诚信。 我的答案:√ 5【判断题】 在科学家之间和科学与社会之间,信誉与相互信任尤为重要。 我的答案:√ 1.2 1【单选题】 以下哪些行为符合学术诚实三原则: A、把上届学长的课程论文当作自己应该完成的作业交给老师。 B、将老师的课堂笔记整理成论文并署上自己的名公开发表。

C、在实验中,为了让实验结果更漂亮而有选择地使用数据。 D、在著作的后记中对那些提出过修改建议的同行表示感谢。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判断题】 当你仰赖了别人的工作,应引注和致谢。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判断题】 所有的数据和文献应真实而公正地呈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4【单选题】 以下哪些行为不符合学术诚实三原则: A、在论文中对一些概念的解释直接使用网络百科的内容而不注明出处。 B、在实验中遇到偏离正常值的数据依然认真加以记录和报告,并认真分析其原因。 C、在论文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时按照相关规范加以引注。 D、在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中,根据研究和写作的实际贡献署名。 我的答案:A 5【判断题】 你声称做了做了某项工作,就意味着你确实做了。 我的答案:× 6【判断题】 小保方晴子在研究过程中存在“捏造”和“篡改”图片行为,有违学术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