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构造地质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背斜轴面直立的情况下,背斜的枢纽与脊线_____。
参考答案:重叠2.碳酸盐岩中缝合线构造的主要成因机制是压溶作用。
参考答案:正确3.褶劈理一般都是S1面理。
参考答案:错误4.以下哪种地质作用可能是流劈理的形成机制?参考答案:机械旋转_重结晶_压溶作用5.玄武岩中柱状节理的节理面一般与岩浆流面。
参考答案:垂直6.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都属于。
参考答案:A型线理7.在应变恒定的情况下,所需应力可以随时间增长不断减小的现象就是蠕变。
参考答案:错误8.格里菲斯破裂准则认为,无论多么致密的材料内部总存在微裂隙,这种微裂隙是导致岩石的实际强度远远小于理论预测强度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正确9.围压增大会使岩石变得不容易变形。
参考答案:正确10.简单剪切变形发生时,λ1和λ3质点线的方位始终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错误11.岩石中的剪切破裂面通常不是沿着最大剪应力作用面发生,还受到的影响。
参考答案:正应力_岩石内摩擦角_岩石非理想材料(也就是说,岩石内部是有缺陷的)12.在岩石的不同方向分别受到挤压和拉伸变形时,应变椭球体最小主应变轴方向应该平行于最大方向。
参考答案:挤压_缩短13.物体内某方向的线应变为正值,说明物体内该方向的质点受到。
参考答案:伸展作用_伸长作用_拉伸作用14.线应变反映物体内某方向的。
参考答案:伸缩变形15.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应力增量。
参考答案:错误16.在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的岩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一般相互斜交并且满足“V”字形法则。
参考答案:错误17.在岩层没有倒转的情况下,水平岩层上层面的海拔与下层面的海拔之差就是该岩层的高度。
参考答案:错误18.在倾斜岩层层面上的直线的产状可以用直线在该倾斜层面上的倾伏向和侧伏角表示。
参考答案:错误19.在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的情况下,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2-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构造地质学复习题2-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复习题-2(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断层:地壳内的岩层或岩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面状破坏或面状流变带,两侧岩石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构造2. 断层面和断层带,断层几何要素之一:断层面为切断岩石并使两侧岩石发生位移的断裂面,常有擦痕和断层摩擦镜面;断层带为由一系列断层面或由较宽的破碎带组成的大型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常发育断层角砾岩、断层泥、超碎裂岩和糜棱岩等断层构造岩。
断裂带一般宽达数米甚至几公里3. 断层线:断层几何要素之一,为断层面与地面交线4. 断盘:断层几何要素之一,为断层面两侧发生位移的岩块。
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侧岩块为上盘,下侧为下盘;断层面直立时,据断层走向将两盘分为东西盘、南北盘、北东、南西盘或北西、南东盘。
根据断层的运动方式:相对向上运动的为上升盘,向下运动的为下降盘5. 相当点:确定断层位移距离的标志物,断层发生之前是一个点,经断层作用并发生位移后形成两个点,这两个点为相当点6. 相当层:确定断层位移距离的标志物,断层发生之前是一个层,经断层作用并发生位移后形成两个层,这两个层为相当层7. 滑距:确定断层位移的一种方式,在断层面上两个相当点位移后的距离为总滑距,可以分解为走向滑距和倾向滑距8. 断距:确定断层位移的一种方式,相当层在垂直地层走向或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两盘之间的相对距离,在不同的剖面上度量的断距是不同的9. 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0. 铅直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或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两盘之间的铅直距离11. 水平地层断距:在垂直地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2. 视地层断距: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相当层之间的垂直距离13. 平错: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上下两盘相当层在断层面上距离的水平分量14. 落差:在垂直断层走向的剖面上,上下两盘相当层在断层面上距离的垂直分量15. 走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断层16. 倾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倾向大致平行或与岩层走向大致垂直的断层17. 斜向断层: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18. 顺层断层:与所在岩层面大致平行的断层19. 纵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的断层20. 斜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的断层21. 横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的断层22. 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倾向滑移断层23. 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倾向滑移断层24. 平移断层:平行断层面走向滑移的走向滑移断层25. 地堑:由两组正断层组成,走向一致,倾向相向,形成槽形地带26. 地垒:由两组正断层组成,走向一致,倾向相背,形成垒形构造型式27. 阶梯状断层:只发育一组正断层,相对于一侧依次下降形成阶梯状断层28. 叠瓦状断层: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在剖面上呈岩片相互叠置构成叠瓦状28. 环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正断层围绕一个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构成环状断层29. 放射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构成放射状断层30. 构造岩:在断层带内岩石在断层作用下发生破裂、重结晶,以至产生新矿物,形成具有特征性组构和矿物成分的岩石称为构造岩,分为碎裂岩系列和糜棱岩系列,其中碎裂岩系列由碎裂岩、断层角砾岩、微角砾岩、断层泥和假玄武玻璃等组成。
构造地质学答案

构造地质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在岩层产状要素的象限角表示法中,N65ºW/25ºSW表示:( )。
[单选题] *A)走向为65ºB)倾向为65ºC)倾角为25º(正确答案)D)走向为25º2.在兰姆赛褶皱几何分类中,哪种褶皱的等倾斜线向外弧收敛?( ) [单选题] *A)I类B)Ⅱ类C)Ⅲ类(正确答案)D)IA型3.下列岩石中,通常哪种岩石抗压强度最高?( ) [单选题] *A)花岗岩(正确答案)B)灰岩C)砂岩D)页岩4.下列哪种构造通常平行于应变椭球体的BC面?( ) [单选题] *A)张裂面(正确答案)B)褶皱轴面C)拉伸线理D)褶皱轴面片理5.下列哪种变形不属于均匀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C)纯剪应变D)弯曲(正确答案)6. 下列哪种变形属于旋转变形?( ) [单选题] *A)直线伸缩B)单剪应变(正确答案)C)纯剪应变D)平面伸缩7.下列哪种构造不属于面状构造?( ) [单选题] *A)劈理B)片麻理C)片理D)褶皱枢纽(正确答案)8. 劈理为大型构造的从属构造,与褶皱、断层和区域性流变构造在几何和成因上有着密切关系。
下列哪种是受岩性及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 [单选题] *A)轴面劈理B)层间劈理(正确答案)C)顺层劈理D)断裂劈理9.根据观察的尺度,可将线理分为小型线理和大型线理。
下列哪种通常不属于小型线理?( ) [单选题] *A)拉伸线理B)交面线理C)矿物生长线理D)石香肠(正确答案)10. 通常,将劈理的间隔分为四级,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大间隔>5mmB)小间隔0.1~5mmC)微间隔0.01~0.1mmD)连续<10mm(正确答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 杜思清和吴德超有关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分类包括:( )。
*A)跨褶型(正确答案)B)移褶性(正确答案)C)重褶型(正确答案)D)限褶型(正确答案)E)弯转型和加强型(正确答案)2. 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褶皱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015031— 2 构造地质试题 B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1)广义断层效应由断层活动引起的一切地质构造现象 2)狭义断层效应在平面或剖面上看到断层活动的假象运动现象 2、1)递进变形包含有若干连续微量应变的变形 2)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又称总应变或全量应变 3、1)内力固有内力—组成物体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附加内力—外力作用下,质点间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2)外力面力—通过接触面传递的力包括〈体力—物体本身的重力4、1)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连续、均匀分布的构造 2)非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不连续、非均匀分布的构造二、问答题 1、褶皱构造基本要素 1)核2)翼 3)拐点 4)翼间角 5)转折端 6)枢纽 7)脊线、槽线 8)轴面 2断层分类标准、具体类型 1)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1)断层走向/岩层走向:走向、倾向、斜向、顺层断层(2)断层走向/褶皱轴向:纵向、横向、斜向断层 2、两盘相对运动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平移断层 D 正(逆)---平移断层 E 平移---正(逆)断层3、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特点 1)应变特征(图形—略)褶皱层的外弧受到拉张作用,内弧受到压缩作用,中间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2)变形特点(图形—略)劈理:与外弧层平行,与内弧层垂直张节理:与外弧层垂直,与内弧层平行剪节理:与外弧、内弧层均呈斜交关系,且常呈共轭形式发育4、韧性剪切带总特征、具体特点、剪切指向标志 1)总特征:似断非断,似褶非褶 2)具体特点:A 可见 S—C 组构 B 糜棱岩发育 C 可能见有鞘褶皱 3)剪切指向标志(图形—略)(1)鞘褶皱(2)云母鱼(3)书斜构造(4)S—C组构(5)压力影(6)曲颈瓶(7)旋转碎斑(8)S 形标志层(剖面上看)构造地质学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20分)1、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盆地由2、是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的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转)伸展沉降转变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的现象。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 - 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均匀变形包括___拉伸__、____挤压____、_____剪切_____。
2共轭“X型”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与σ1 主应力方位平行,与σ3 主应力方位垂直,σ2 主应力与剪切交面垂直。
3、断层碎裂岩是____脆性____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____塑性/韧性____变形产物。
4、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包括错开、互切、限制三种。
5、褶皱几何要素包括核、翼、枢纽、轴面(枢纽面)、拐点、槽脊等。
1、岩石的变形阶段包括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破裂变形。
3、正断层组合形式有地垒、地堑和阶梯状断层。
5、侵入于褶皱核部虚脱处的侵入岩体称为____岩鞍____。
6、岩石剪裂角(θ)与岩石内摩擦角(φ)关系为:__θ=450-φ/2_____。
7、小型线理包括有擦痕线理和拉张线理等。
1、确定不整合的时代一般是以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为其__下限_;以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为其__上限_。
6、逆冲断层的组合型式主要包括单冲型、背冲型、对冲型。
7、构造地质学规定压应力为正。
逆冲推覆构造相关褶皱有断弯、断展和断滑。
二、选择题1、张节理面与 C 垂直。
A.σ1 B.σ2 C.σ3D.σ1-σ32、下列不是剪节理特征 D 。
A.切穿砾石 B.沿走向延伸较远C.共轭产出D.节理面粗糙不平3、岩层的真倾角 A 。
A. 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D.不一定4、羽状张裂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 A 。
A.本盘运动的方向 B.对盘运动方向C.本盘运动相反的方向 D.无法指示方向5、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垂直为A 。
A. 横断层B. 纵断层C.斜断层D.完全解理6、同一曲率中心不同曲率半径是下列 A 典型褶皱形态。
A.平行褶皱B.相似褶皱C.顶厚褶皱D.顶薄褶皱7、利用侵入岩的流线可以确定 B 。
A.侵入接触面方位 B.岩浆流动方向C.岩浆挤压方向 D.与流面垂直的方向8、隔挡式褶皱与隔槽式褶皱常发育的大地构造位置是 B 。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闭卷)一、选择填空:(每一空格3分;60分)1.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A).容易发生B).不易发生C).正常进行(没有影响)2.“多米诺骨牌”式断层和铲形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叠瓦式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
A).伸展; B).逆冲推覆; C).剪切;3.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4.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5.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相间的平行排列。
A).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B).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C).劈理域和微劈石6.按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A型线理和B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窗棂构造属于,鞘褶皱属于。
A).A型线理B).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7.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当走向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 ___;下降盘出现________。
A).重复; B).缺失; C).老地层; D).新地层8.美国科迪勒拉山区发育的一系列不对称纵列单面山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地貌构造单元称之为。
A). 地堑B). 裂谷C). 盆岭构造9.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发育于中。
与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著,面理和/或线理显著,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
A).塑性变形B).变小C).增强D).狭窄的高应变带10.在侵入岩的原生破裂构造中,根据侵入岩体顶部原生节理产状一般把原生节理分为Q(横)节理、S(纵)节理、L(层)节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当前构造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代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有关构造背景、构造形态和构造成因等三个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模式并进行构造预测。
针对我国现阶段煤田勘探工作的特点,制定了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控煤研究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区域构造研究与矿区构造研究相结合、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研究相结合、宏观构造研究与微观构造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态研究与成因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思路。
煤田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讨区域地质背景对井田构造的控制
(1)区域动力学背景研究
(2)基底及古构造研究
(3)成矿区、带划分与聚煤区划
(4)赋煤单元与赋煤单元区划
2、查明矿区构造形态及其展布规律
(1)野外及井下实际观测
(2)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3、揭示构造成因机制及构造发展演化历史
(1)构造应力场研究
(2)显微构造研究
(3)数值模拟分析
(4)沉降(埋藏)史模拟分析
4、构造预测和构造评价
煤田地质构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查明构造对煤层赋存状况的影响。
煤系和煤层的保存是成煤原生作用和煤盆地演化改造作用叠加后的现在表现,煤炭资源的赋存状况主要是指煤系或煤层的现在保存状况,主要研究原型煤盆地经历次构造运动改造后的现存面貌、煤系或煤层的现今构造格局和构造样式,揭示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
二、如何理解“构造解析”的核心思想
“所谓‘解析’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即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加以研究的方法。
解析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因此,需要把构造现象的各个方面放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去,放到构造的运动、演化中去,看看它们在地壳、岩石圈的整体结构中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什么作用,各以何种方式与其他方面发生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的关系等等”(马杏垣,1983)。
构造解析是观察、测量、分析和解释地质体内部结构规律及其演化的方法。
强调在地质调查过程中,进行详细地构造观察、测量和构造制图,着重各种结构要素的几何特性、力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分析,从构造形变的发生、发展、复合、转化等连续不断地变化中,通过测量统计分析,去建立构造事件发展的序列和相应的构造组合型式,以及构造形变与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成矿过程的关系。
构造解析是地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
解析构造学的目的在于,在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构造观指引下,用新的构造方法学,进行新一代的地质构造实践。
马杏垣教授在一般构造解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八项基本原则:(1)构造变形场;(2)构造层次;(3)尺度;(4)叠加、置换、序列、世代;(5)构造转化与再造;(6)岩性介质;(7)得失、增减,改组与分异;(8)构造组合。
这些原则体现了探索构造现象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规律性的矛盾对立统一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
完整的构造解析包括三个方面或主要步骤:首先是构造几何学分析,即对变形岩体几何
特征、物理性质、相互时空关系和应变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测量,搜集各种数据,运用数学方法、赤平投影网或电子计算机进行图解处理和分析计算。
再就是运动学研究,根据几何数据,去追索造成现有构造状态和位置的相继内部和外郎运动。
然霄是动力学分析,去鉴定构造过程中力的状态,即研究构造形变和造成它们的外力和应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和物理学的模型。
三、简述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态组合分类
逆冲推覆构造按照其形态组合综合分类如下:
四、比较伸展构造与逆冲推覆构造的异同
五、花状(式)构造的类型与成因
花状构造是走滑断层系中又一种特征性构造。
剖面上一条走滑断层自下而上成花状撒开,故称为花状构造。
根据花状构造的结构和力学性质可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
正花状构造是收敛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压扭性应力状态中形成的构造。
一条陡立走滑断层向上分叉撒开,成逆断层组成的背冲构造。
断层下陡上缓凸面向上,被切断的地层多成背形,但不具弯滑褶皱性质。
正花状构造像一个细管的倒立锥体。
鉴别花状构造的准则是构造的平面和剖面的结构以及区域应力场等特征。
如果是花状构造,则剖面上背冲式断层向下汇总为一条陡立的走滑断层,区域上显示走滑断层特点。
负花状构造是离散性走滑断层派生的在张扭性应力场中形成的构造。
一套凹面向上的正断层构成了似地堑式构造。
堑内地层平缓,浅部稍成被正断层破坏的向斜,向斜也不具弯滑褶皱性质。
六、比较构造反转与构造演化的异同
反转构造
狭义的反转构造定义为:构造沉降逆转为构造隆起(Glennier,1981);
广义的反转构造定义:构造演化中伸展构造系统和挤压构造系统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的产物。
与动力条件有关,是不同阶段、不同地壳动力条件下、构造变形或构造体系的叠加与复合的构造样式。
反转构造基本特征:
1.正反转构造
指先存的伸展构造系统形成一系列正断层及半地堑系、地堑系组合,然后再受到后期挤压再活动,形成褶皱和逆冲构造。
这种先伸展、后挤压的叠加或复合构造。
其特点是上盘的逆冲往往仍保留了较厚的沉积层,形成不谐和的构造沉积关系。
当然,局部也会因剥蚀而不再保留正断层发育时的较厚的沉积厚度。
但新的层序有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2.负反转构造
先挤压、后伸展的叠加或复合构造。
即先存的挤压构造系统中的褶皱和逆冲断层,受伸展再活动,形成正断层或地堑、半地堑系。
是在先存的缩短构造体系发生伸展作用时产生的。
其鉴别特征是,原来逆断层上盘的剥蚀层面上部形成了比下盘较厚的沉积层,而且有向上变细的正向序列特点。
反转构造使得岩层上下断层性质不一致,而正常构造演化应该是一致的。
七、简述构造过程物理模拟和数字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比其优缺点
构造形迹模拟是在实验室常温、常压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与自然界相比,除温、压差别巨大之外,时间差别更为突出。
如褶皱的形成,是岩石在地下经过漫长时间的柔性变形的结果,实验室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在常温、常压下也不可能用岩石来做模拟实验。
为了实现构造模拟,人们采用转换条件的办法,选用柔性材料(泥巴、沥青、凡士林等),以改变实验和自然界构造形成的时间比例。
这样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在自然界中要漫长时间才能形成的构造形迹。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如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并依据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已为人们认识的基本规律为原理;依靠计算机先进的综合处理系统;并以固体地球科学资料为基础所构建的地质模型为实验研究本体。
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不是单纯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它是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对相关地质学问题的科学描述,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实验方法,对所描述的相关地质过程进行定量化的求解。
因而,对能充分反映岩石圈及地壳变形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如流体流动过程、热传递过程、介质变形过程、热液流体的混合化学反应过程和水岩化学反应过程等)及其相关的基本科学问题的认识和知识积累,是探讨地质构造变形等复杂地质学问题的基本前提条件。
一般地说,地质构造变形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先从简单模型做起,简单的几何形态是数值模拟常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地认识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如温度场的改变,导致流体的对流及含矿热液系统化学反应的发生,再现成矿物质的溶解与沉淀过程。
由于地质学问题的复杂性,既使对这些具有简单几何构形,但能充分反映影响岩石圈及地壳变形的基本问题的求解,采用纯数学分析的方法常常也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研究和发展高级数值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技能的积累无疑也是为解答上述的这些基本科学问题进行求解和探讨地质构造变形而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
构造物理模拟可以很好的研究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但是现今采集和观察到的大量的地质信息和实例是构造地质演化的最终结果和其中的某一幕,过程早己缺失或被后一幕构造演化所替代.同时,造山作用是连续渐变的,
碰撞事件可能经历了几百个Ma时间跨度,无疑增大了所研究问题的难度.因此,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再现和论证这些重要的构造形迹还必须选择合理而又现实的研究途径.
物理模拟简单,直观,可以获得定性资料,数值模拟数据量和计算量大,可以获得定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