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 第三讲 墨子与墨家精神

合集下载

墨家的科学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墨家的科学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墨家的科学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墨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创立的一家,他们提倡“兼爱”、“非攻”、“尚同”等主张,主张和平、公正以及人类的普遍情感。

墨家对中国古代的科学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提出的一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墨家的兼爱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意味着对所有的人均给予同等的关注和爱护。

在当今社会,这一价值观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

而墨子提出的兼爱理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尊重和谐相处,对于维护全球和平、促进国际友好关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墨家的非攻思想同样具有时代价值。

墨家主张避免战争,反对侵略。

在当今世界,战争和冲突依然存在,而墨家的非攻思想可以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墨家的非攻思想也启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避免动辄诉诸武力解决问题。

墨子还提出了尚同思想,主张尊重异己,以和为贵。

这一思想对今天的社会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的人们都在共同生活,而尊重差异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墨家的尚同思想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和包容其他人的不同,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围绕着这些核心价值观,墨家还对中国古代科学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在一些科学领域也有自己的探索和贡献。

他们主张“实事求是”,反对迷信和空想,强调实证与实践。

这一科学态度对今天的科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墨子对施工技术的具体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墨子在农业水利、军事工程、建筑工程等方面都有许多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他提出了利用角轴原理进行施工的方法,即利用一根长棍,把具有凹角的木条穿过圆柱,然后用力推动端子,就可以使推压的作用转化成一般的拉压力,从而实现施工。

这一原理在当今的施工技术也有很大的应用。

墨子还提出了“黄帝、尧、舜之农林”等施工技术理论,对当时的农业和建筑工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墨子》中墨子的兼爱精神

《墨子》中墨子的兼爱精神

民间社会的实践
兼爱思想在民间社会中的传播与实践 民间组织在兼爱思想下的行动与贡献 兼爱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与实践 兼爱思想在社区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
04
兼爱思想的评价
THEME TEMPLATE
后世的评价
儒家思想对兼爱思想的批判
兼爱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价 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现代学者对兼爱思想的肯定与推 崇
兼爱思想的形成
墨子兼爱思想的形成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分裂的影响,他主张无差别 的爱,反对战争和剥削。
墨子兼爱思想的形成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继承了儒家仁爱思想, 但又超越了儒家“亲亲有术”的局限。
墨子兼爱思想的形成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反 对过度的人为干预,这一点也被墨子吸收到他的兼爱思想中。
兼爱思想的局限性
难以实现: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 人人无差别地爱所有人,这在现 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可能导致平均主义:兼爱思想强 调平等,但过度强调可能会导致 平均主义,抑制了个人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忽视个体差异:兼爱思想强调普 遍的爱,可能忽视了个体之间的 差异和特殊性。

03
兼爱思想的实践
THEME TEMPLATE
墨子自身的实践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关注民生,提倡互爱互利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门徒的实践
门徒的兼爱实践:以身作则,传播兼爱思想 门徒的行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践行兼爱精神 门徒的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兼爱思想,扩大影响力 门徒的成就: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为社会作出贡献
墨子兼爱思想的形成还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主张以法治国, 反对以人治人,这一点也被墨子吸收到他的兼爱思想中。

墨子的三大精神

墨子的三大精神

墨子的三大精神墨子的三大精神1.勤勉、节约、行善一个人要勤勉、要勤劳,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一个勤劳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一名勤勉的基层员工总有一天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与勤勉相对的是怠惰,在我国不经批准的罢工是违法的,可是一些员工不罢工,却“磨洋工”,也就是消极怠工,在企业中有一类员工最麻烦,就是“三不”员工,他们奉行“三不”政策:不迟到,不早退,不工作。

一个人要节约,不可以浪费。

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当用不省,当省不用”,该用的不能省,该省的绝对不能用。

一个企业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增加利润,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本着节约的原则做事,每人节省一点,积少成多,整个企业就会节约一大笔费用。

例如服装厂,如果每位车工每天节省一尺布,整个工厂一天就可以节省不少布料,更别说一年,两年,十年了。

节约不仅表现在实物上,还表现在时间上。

同样一块布,甲只能做两套衣服,乙可以做两套衣服外加一件背心,乙就赢了。

同样的时间,甲只能做6个零件,乙可以做8个,乙也赢了。

单位时间的生产量叫做生产力,我们一再强调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

一个人在职场当中最大的收获是养成很多好习惯,而不是赚很多钱,因为这是观念的改变,是他人拿不走的终身收获。

2.尚同、尚贤、非攻一个人要尚同,忌怨恨诽谤,要尚贤,戒固守成见。

对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不能勉强他人一定赞同你的意见,更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而对其心怀怨恨,伺机报复。

一般基层员工对公司的制度都有看法,尤其是新进的员工,对公司的制度说三道四,这是最忌讳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告诉自己,公司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一定有其原因,要先了解公司的状况,然后让自己努力适应,如果适应得很好,说明制度是正确的,如果适应得不好,发现制度真的有不完善的地方,再等待机会提出来改善。

改善要以了解和适应为前提,只有熟悉了环境之后,你提出的意见才有可能被接受,反之马上提出意见,别人不但不会接受,还会对你的品性产生质疑。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最为典型的是他提出“非乐”。他以为乐教不仅靡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 使人懈怠于所从事的职业,于社会实利无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 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 论教育内容
(二) 科学和技术教育
这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 “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 方面。
又如力学,墨家对力学和机械学规律的探索已相当深入。 墨家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基本问题,几 乎遍及现代光学影、像基本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墨翟和墨家的实用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也有出色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器械制造。
因为,如果对人持“不叩则不鸣”的态度,就将听任无知、错误甚至犯罪泛滥。墨翟 还举例说:“借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 多?”既然“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那么作为“有道则勉以教人”的兼士,其职责就 是主动、积极地“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
四、 论教育方法
墨翟以为当时民众最大的问题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此 为“三患”。而王公大人们在寻求着“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此为“ 三务”。解决“三患”、实现“三务”的措施就是:通过“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与和睦;通过“非攻”,去除“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征战;通过“尚贤”,破除世袭 特权,实现贤人政治;通过“尚同”,统一人们的视听言行;通过“节用”、“节葬”、“ 非乐”,制止费民、耗财;通过“非命”,鼓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而“天志”、 “明鬼”则表明天与神鬼通过惩恶赏善的意志力量,来约束下界的统治者谨慎行事。墨翟认 为,要通过这多方面的教育,来养成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墨家传统文化

墨家传统文化

墨家传统文化墨家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战国时期的墨子,是一种以和平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统。

墨家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兼爱非攻”,即无论是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以兼爱的精神相待,摒弃攻伐和争斗的行为。

墨家传统文化强调和平与公平,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待人。

在墨家的理念中,和平是最高价值,攻伐是万恶之源。

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主张通过道义的力量,而非武力,来解决纷争和冲突。

墨子认为,国家应该以仁义为本,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墨家传统文化中的兼爱思想,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以同样的关怀和爱心对待他人。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敌人,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这种兼爱精神超越了个人的私利,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墨子认为,只有兼爱他人,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和个体的幸福。

墨家传统文化倡导兼学,即追求全面的知识和智慧。

墨子提倡的兼学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扩展和深化。

墨子认为,不同学派和学问之间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应该吸收各种学问的优点,形成一种全面的学问体系。

墨子自己也是多才多艺的学者,他不仅擅长工程和军事,还对音乐和礼仪有深入的研究。

墨家传统文化中还强调实践和实用主义。

墨子提倡的工程思想,注重实际应用和效益。

墨子认为,学问和理论应该与实际相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人民。

因此,墨子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工程方案,如水利工程、兵器制造等,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墨家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思想和理念,不仅被后来的儒家和道家所吸收和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墨子提出的和平、公平、兼爱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墨家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墨家传统文化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价值观,强调和平与公平,追求社会的和谐与个体的幸福。

墨子的思想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讲 发扬墨子三大精神

第三讲 发扬墨子三大精神

《第三讲发扬墨子三大精神》学习感想
——先做人,后做事墨子,曾师从孔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在《墨子·鲁问》一书中,他明确提出十大思想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在这节课程中,只是选取了我们适用的主张并加以整改为:“勤勉、节约、行善”“尚同、尚贤、非攻”“简爱、非命、修身”。

仔细看来,这三条精神是对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告诫我们该如何的接人待物处事。

做人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生活中有君子也有小人,也就可以看出做人的高下之分。

先看“勤勉、节约、行善”,从我们小时候父母也都一直在教育我们生活要勤俭节约,多做好事,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接下来“尚同、尚贤、非攻”是言我们和他人相处的原则。

也就是我们如今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任人唯贤”及“和平相处”。

“简爱、非命、修身”也是对我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个人自我修养方面的准则。

总的来说,这是在较我们如何做人。

在公司日常工作及生活中,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先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懂得尊重他人,立正身子才能服众,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反之,一个人办事能力再强,但是道德有缺陷,公司也不敢留用如此“人才”。

第三讲 墨子ppt课件

第三讲 墨子ppt课件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
最新版整理ppt
7
一、墨子生平
(五)《墨子》与《墨经》 ▪ 《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71篇,流传下
来的只有53篇。其中《经上》、《经下》 《经说上》、《经说下》称为《墨经》。 ▪ 《墨经》连同《大取》、《小取》成为《墨 辩》。
最新版整理ppt
8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18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三)尚贤
2、如何尚贤 ▪ 从“农与工肆”中选拨人才。 ▪ “使能”要“置三本”:职位、待遇、实权。
爵位不高,百姓就不会尊敬他;俸禄不优厚, 百姓就不信任他;权力不大,百姓就不畏惧 他。——《尚贤上》
最新版整理ppt
19
二、墨子的思想学说
(四)尚同
▪ 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人们的想法不同, 就会发生冲突与争斗。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就是全 社会用一张嘴说话,用一个大脑来说话。
4
一、墨子生平
(二)墨子的学术来源与特点
▪ 墨子与鲁班的技艺 ▪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
南子·要略》 ▪ “背周道而用夏政”——《庄子·天下》
▪ 以大禹为榜样:艰苦朴素、事必躬亲、舍己 为人。
最新版整理ppt
5
一、墨子生平
(三)行大义于天下 ▪ 舍己为人,践行大义:能谈辩者谈辩,能说
1、为什么要尚贤
▪ 尊贤与亲亲任人唯亲与尚贤使能
▪ 裁缝、屠夫与“尚贤使能为政”。
▪ 国家向贤人开放政治权力,就好像“有力者疾以助 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尚贤下》
▪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可以治国者使治国,可
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尚

国学 墨子、墨学与墨家精神(2)

国学 墨子、墨学与墨家精神(2)

国学墨子、墨学与墨家精神(2)墨家弟子墨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救世学说,也像孔子那样,广招门徒以宣扬学说,四处游说以推行学说。

在此招生授徒、宣扬学说、推行学说的过程中,形成了墨家学团。

不论是在墨学初创、尚未产生较大社会影响而门徒寡少时,还是在墨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被部分诸侯欣赏、门徒众多之后,墨子无一例外都是主动招徕生徒向他学“天下之大器”的“义”。

墨子强调学习是人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墨子“强力为之”、“挝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在学习观念上的表现。

墨子教授弟子时注重因材施教、因能分工,让学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这使墨家弟子最终形成了从事、说书、谈辩这三种从事不同职业的弟子类型。

“从事”类弟子,即那些从事工匠技艺等体力劳动或守城保卫的弟子,他们的课业内容是“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平以水,直以绳,正以县”的五种工匠技艺,和“学射”等军事家技艺。

他们学习好了诸般技艺之后就负责建造房屋,保卫城池等任务。

“说书”类的弟子,即将来要传墨子之学的一类弟子,墨子则十分强调他们向书本学习。

为“后世子孙法”的“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古圣王之道,是墨子的说书类弟子的课业内容。

他们将来负责传授墨家思想学说,将墨家发扬光大。

“谈辩”类弟子,即那些游说诸侯为官为仕的一类弟子。

墨子对于此类弟子,因他们于“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书”而令其“揣曲直”,即强调自身的分析和感悟,从而将来面对纷纭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类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凭自己的分析和感悟从容应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是,无论是哪类弟子,墨子都特别强调学生们在学习中对自身道德的改造。

墨子强调学习,更强调言行结合、通过学习圣人之“言”改造自己的“行”。

墨子以为那些载“道”的言语可使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可以使人改造自己的思想品质,从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故强调不断诵习此类载“道”的语言,以改造自己。

另外,墨子还特别强调,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无论挫折与成功,各类弟子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道”,即各自所接受的课业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人,非杀人也。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儒墨之爱

儒家“爱有等差” :
爱由亲至疏、由近及远,最后及於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儒家的爱要受礼的规范和制约,必须在宗法等级制度允许的 范围内实施。

墨家“爱无等差” :
等于取消亲疏尊卑之别。 ‚爱无等差,施由亲始。‛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儒墨之爱

孟子: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古今中外哲人中,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 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非攻

反对攻人之国。尤其反对 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
战争=杀人=不义=犯罪 战争会使百姓陷入死亡、 国家财力耗空、无法从事生 产。
后墨问题

墨学至汉代几至销声匿迹:
两场大火;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后继无人,思想传承产生问题。 教条严苛,一般人难以接受。
二、墨翟身世
墨子生平

(约前468~前376---孙诒让的 考证)
名翟,鲁人,一说宋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创立与儒家相对 立的墨家学派。墨子的学 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 家并称为‚显学‛。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盖墨翟,宋之大夫------仕于宋
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 ------ 《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子止楚攻宋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 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 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 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 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 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 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子“十论”:

兼爱 节用 天志 尚贤
非攻 节葬 明鬼 尚同
非乐 非命
学说基础 社会思想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各思想互为关联, ‚功利主义‛ 贯穿其中。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兼爱

天下大乱的根源:
损人而自利,不相爱。 ↓ 提出‚兼相爱‛ 、‚交 相利‛ 作为 解决一切纷 乱的良方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家组 织

墨家组织制度完善,最高首领称 “钜子”。
墨者以为不听巨子不察。 ------《吕氏春秋· 离俗览》

墨子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 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法治。 ------《墨子· 法仪》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莫若法天。 ------《墨子· 法仪》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自苦为 极

正统文化的反叛者。 墨子特别推崇夏禹舍己治水、艰苦行道的精神。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 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要略》 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 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庄子·天下》 禽滑厘“事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 不敢问欲。” -----《墨子·备梯》
中国历代名士与文化
主讲人:李金山 Email:ljs2007@
第三讲 墨子与墨家精神
一、概述 二、墨子身世与墨学渊源 三、墨子及墨家的政治活动 四、墨家学说与儒墨之辨

一、概述
先秦学术
墨者俭而难遵, 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强本节用,不 可废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荀子· 荣辱》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宋明理学家把 “勇” 分两类:血气之勇与义理之勇。 《国语·越语下》:“夫勇者,逆德也。” 杂家: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 论威》)

道家: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老子》第七十三章 )

法家: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 五蠹》 )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自苦为 极

孟子称赞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杨朱“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虆(léi )垂,以为民先,剔 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泽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 烧不暇撌(guì ),濡不给扢(gē ),死陵者葬陵,死泽者 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 《 淮南子· 要略》 禹之堙洪水,决江河而通九州四夷也,名川三百,支川 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纠杂天下之川,腓无胈, 胫无毛,沐甚雨,栉甚风,臵万国。禹大圣也。 ------《庄子· 天下》
------《吕氏春秋· 尚德》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墨家尚勇:
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淮南子· 泰族训 》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 ------《墨子· 修身 》 孔子之门多君子,墨子之门多勇者。 -----陆贾《新语· 思务》 《墨经》曰:‚士损己而益所为。‛ ‚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即通过损害自身来助成所做的事业。可以去做自己厌恶的事 情,来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兼爱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 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 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墨子· 兼爱中》
------《孟子· 离娄下》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荀子: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 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 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 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 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 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 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墨门集团是一支具有高度战斗力的义勇军。
墨者钜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 符,约曰:‚符合听之。‛ 荆王薨,群臣攻吴起于丧所,阳 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 国,与之有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 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矣, 而绝墨者于世不可。‛ 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非师 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来,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 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 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巨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贤 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 徐弱曰:‚若夫子之言,弱请 先死以除路。‛ 还殁头前于孟胜。因使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 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 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 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墨家的‚节葬‛、以自苦为极,不符合 人情。‚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 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 也。‛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汉书· 艺文志》: ‚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攻战国本身也会劳民伤财、 众叛亲离。但赞成吊民伐 罪、救民水火及被迫自卫 的战争。
四、墨家学说及其影响
墨家节用
即‚节省财用‛ ,‚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 (利用国家已有的条件,削减无益的费用。) ‚用财不费,民德不劳。‛ (使用财物不浪费,人民也会得到安逸。) 对衣服、宫室、甲兵、舟车等制作,皆提出 了一些原则。 减免战争→增加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民财。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墨家组 织

团体生活:手工业生产;周游列国。
子墨子游荆耕柱子于楚。二三子过之,食之三升,客之不厚。 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耕柱子处楚无益矣!二三子过之,食之三 升,客之不厚。”子墨子曰:“未可智也。”毋几何而遗十金于子 墨子,曰:“后生不敢死,有十金于此,愿夫子之用也。”子墨子 曰:“果未可智也。” ----《墨子· 耕柱》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儒家对“勇”持谨慎态度。
孔子: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宪问》)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为政》)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盗。 (《论语· 阳货》)
三、墨子政治活动与墨子精神
贵义尚 勇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 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 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 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墨学流变与遭际
显 隐 变

墨学是战国时代的显学:
孟子: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于墨。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韩非子:世之显学,儒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