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对主语的处理

合集下载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

汉英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处理:翻译一个具体句子时,首先必须解决句子结构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将汉语原文的句子结构不加改变或稍加改变就移植到英译文中去,是完全可能的;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则必须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如原文的句子很长或由于其他原因,译成英语时就须把它拆开,译成几个句子.如原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但其间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或由于英语本身的原因,又须将它们译为一句。

此外,如为了句子的连贯,为了强调或不强调句子的某一部分;为了传达原文句子的语气,或是由于汉语句子比较特殊(如汉语多无主语句),或是由于英语本身的特点(如被动结构较多)等等,我们都必须改变原文的结构。

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方法很多,现将常用的几种列举如下。

一、拆句将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拆开,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称为拆句翻译法。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般舱中,呜呜的响。

(鲁迅《故乡》)It was late winter。

As we drew near my former home the day became overcast and a cold wind blew into the cabin of our boat.2、中国两国是近邻,只隔一衣带水,我们两国的关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China and Japan are close neighbours separated by just a strip of water 。

The relation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have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0 years。

3、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我的修养原则》)Keep fit,lead a reasonable and regular life。

This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personal training。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

英汉主语差异研究---“物称”与“人称”摘要:英语句子较常用物称表达法,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件以客观的口吻进行呈现,相较之,汉语句子常用人称表达法,常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

本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主语选择倾向,并指出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译文既符合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又保持原文的表现力。

关键词:物称,人称,有灵主语,无灵主语,翻译策略一、汉英主语特点对比及原因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分为“物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和“人称主语”( personal subject)两种类型。

所谓“物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物”;所谓“人称主语”,即句子的主语是“人”。

以“物”为主语的句子称为“物称主语句”;以“人”为主语的句子称为“人称主语句”。

英语主语倾向于物称化表达,常选择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做主语,而汉语主语则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是主语之首选。

从有无生命角度划分,句子主语可分为有灵主语和无灵主语。

有灵主语是有生命特征的事物名称充当主语,如:student, teacher, doctor等。

无灵主语是无生命的事物或表示概念的抽象名词所充当的名词,如:sight, success,darkness等。

英语的物称倾向反映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形式逻辑和盛行于16至18世纪欧洲的理性主义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善于用逻辑和理性思维进行思考,同时,他们推崇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认知的主要对象,必须充分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自然和人类同等重要。

与之相比,汉语的人称倾向反映了汉语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行为或状态。

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oneness between manand nature)”,强调“事在人为”、“以人为本”。

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这种人本文化的长期积淀,形成了汉民族主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文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思维。

11英译汉主语的处理

11英译汉主语的处理

She smiled. 普通表达) (普通表达) There is a smile on her face. (静态表达法 静态表达法) 静态表达法 A smile warmed her face. 无生命主语句) (无生命主语句)
有灵动词与无灵动词在英语中无有明确 的区别, 的区别,即一个动词常常是既可用作有 灵动词、 灵动词、又可用作无灵动词 。
有生命主语句和无生命主语句英译汉翻译的程序英语的一个特点就是物称倾向即喜欢用抽象概念无生命的事物和不能主动发出动作的词语作为句子的主语
英译汉主语的处理
有生命主语句和无清原文结构 对原文准确断句, 2.选择句型进行翻译 选择句型进行翻译 关键是确定译文主语
练习:
Such seminars will certainly find a eager audience with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们将肯定愿意参加这样的讲座。
Speculative demand for a currency is generated by the confidence speculators have in that currency vis-àvis other world currencies.
英语有些无生命主语句, 英语有些无生命主语句,从语法上看是简单 但却含有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内容。 句,但却含有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内容。 要采用拆分等手段, 要采用拆分等手段,以便把逻辑关系和时间 顺序逐层表达出来。 顺序逐层表达出来。拆译前可增加一些连词 因为” 所以” 如果” (如“因为”、“所以”、“如果”、“虽 然”、等)
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找出合适的动作执行者作为汉语句子的主语
Anger choked his words. 他气得话也说不出来。 Her eyes tell me that something must have happened. 我从她的眼中看出一定有什么事发生了。

汉语主语的英译方法

汉语主语的英译方法

汉语主语的英译方法一、汉语主语句的翻译汉语主语句的翻译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一一对应,灵活对应,词语变通,统一主语,译为英语代词,以物作主语,合并主语,词类转换和译为英语的宾语等。

(1)一一对应一一对应式主语转换在汉译英中比较常见,译者应当尽最大可能作此转换,因为,在不违背原义的前提下,对应翻译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方法。

原语以专有名词及普通名词作主语时,一一对应的可能性很大。

例如:例5.银行界业内人士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两大影响。

译文Banking industry insiders believe that the WTO accession will have two major impacts on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原文主语“银行界业内人士”直接对应翻译为“Banking industry insiders”即可。

(2)灵活对应,也叫做间接对应技巧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翻译时也需要选择不同主语作为英语主语。

例如:1例6.中国的潜在市场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形成众多的发展机遇和强大的发展活力。

译文1 China’s potential market, once combined with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apital, will produce many opportunities and great vigor for development.译文2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s potential market with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apital will create/ produce/generate many opportunities and great vigor for development.译文3 Once China’s potential market is combined with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apital, it will produce many opportunities and great vigor for development.译文1是一一对应,也是可以的。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我们谈谈词序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汉语说“他正在卧室里睡觉”,而在英语中却说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他睡觉在卧室。

);英语汉语都说“他出生于北京”,“He was born in Beijing”。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语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语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后置)十进制计算法(后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常用英汉互译技巧

常用英汉互译技巧

八、插入法 指把难以处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后逗号插入译句 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笔译中。偶尔也用于口译中,即用同位 语、插入语或定语从句来处理一些解释性成分。
如: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 响”,那我们将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I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covery of Hong Kong would bring about, as Madam put it, “disastrous effects,” we will face that disaster squarely and make a new policy decision.
常用英汉互译技巧
五、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 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 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 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 。
例1. 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例2.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常用英汉互译技巧
三、转换法 例1. 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 孩子们看电视过多会大大地损坏视力。(名词转动词) 例2. 由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 的增强。 Thank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greatly improved. (动 词转名词) 例3. 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Let’s go back. (句型转换)

英汉主语差异及翻译

英汉主语差异及翻译

德国相机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精湛,经久耐 用。
误译:The main features of German cameras are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改译:The German cameras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语法上的一致:
She is a student.
They are students.
My family are all fond of playing table tennis.
Neither you, nor I, nor anyone else knows the answer.
The girl has seen her mother.
Labor created man. The news surprised me. 3.SVOC(主语+谓动+宾语+宾语补语) He painted door green. We elected him our monitor.
4.SVO1O2(主语+谓动+宾语1+宾语2) She sang us a song. I sent him a letter.
The government reduced the price on a large scale.
就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来 说,英语主语可以有如下七种: (1)施动主语: The hunter killed the tiger. (2)受动主语: The tiger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3)工具主语: The gun killed the tiger. (4)地点主语: The hall seats 500.

英汉互译中对主语的处理

英汉互译中对主语的处理

英汉互译中对主语的处理英汉互译是指将英文语言转换成中文语言或者将中文语言转换成英文语言的过程,它是外语学习与文学交流首要工具之一,也是桥梁与纽带,能够将两种不同文化异彩斑斓。

在英汉互译中,主语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由英汉句子结构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主宾句法有较大差异,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应当正确把握主语的位置。

一、英译汉时注意主语的处理1、主语用it代替当出现复杂的复合句时,为了简化译文,可以用it作形式主语来代替真正的主语,这就需要注意,形式主语所作行为是否与真正主语完全一致。

2、名词性状语作表语当状语的位置在主语的前面时,可以用名词性的形容词来作表语,但在此种情况下,要注意,在换译后的句子中文字的位置应当与原句的排列一致。

3、主语的物主代词可以删去在英汉互译中,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可以删去,直接用名词作主语,把英语中的物主代词省略掉,即可节约篇幅,使汉语句子简洁、亲切。

二、汉译英时注意主语的处理1、直接将汉语主语对应一个英文名词作主语汉译英时,可以直接将汉语中的动词或有生命的主语,对应英语中一个名词作为句子的主语,以简化译文,汉语中有生命的主语,也可以译成英语中的一个名词作为句子的主语,但是译成的英文要注意保持原意,而不能出现歧义。

2、不定式汉译英时,有时不定式也可作英文句子的主语。

当汉语中的主语是动词时,我们可用不定式作主语,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更加简洁明快。

3、省略主语汉译英时,可以将主语省略,凡是句子无必要强调或者已知语境中得出结论时,可以将主语省略,但这种情况只限于那些可以由读者自行推测出所提及的事物时。

以上是英汉互译中对主语处理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英汉互译当中,主语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把握其语义,才能准确地体现出句子的意思,从而使英汉互译更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互译中对主语的处理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不仅在词汇层面上有不同之处,而且在句子层面上也有很多差异。

本文旨在探索中英文翻译中,两种语言对主语的处理和变通,首先讨论英汉主语中差异对比,其次是英汉翻译中主语的转换问题。

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可使译文更加地道,更符合两种语言习惯。

关键词:主语;中英文;差异
一、介绍
英语主语是表示句子主题的成份,即句子说明的对象或出发点。

而汉语的主语却相比英语来说较为松散。

在汉语习惯中,并不是所有句子都有主语。

概括来讲,英汉主语都可用来表示句子说明或描写的对象,在句中常位于主位位置。

主语翻译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英译汉中过多人称主语的重复会使句子变得累赘;汉译英中若找不准主语,可能会改变句意。

二、比较与分析
(一)英汉主语性质比较
就句法结构而言,英语的主语显然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

英语的主语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它是位于讨论或描写、叙述的对象。

英语主语一般处于句子的主位,即句子的句首成分,也就是第一个全局性功能成分。

在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处于主位的是一个本身并没有什么所指但是在形式上不可缺少的代词it。

形式主语特别能说明英语主语的“不可或缺性”。

英语主语和谓动关系极其
密切。

由于主语决定动词的数,实际上也就决定了它与动词谓语的形态和数的一致,由此而构成了主谓搭配。

因此,主语实际上又是决定主谓形式的依据,而主谓搭配则是英语句法构架的核心。

汉语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无主语句。

这就是说,在汉语句法结构中,主语并不具有可与英语主语相比的那种“不可或缺性”。

从句法结构形式和句法结构层次来看,汉语主语具有十分突出的模糊性。

也就是说,从语言形式上难以判定句法层次,因为汉语不具备这种语法标定手段:名词、动词都没有词性标定,主谓之间不存在“数的一致”问题。

从句子的句法结构形式来看,汉语句子的谓语前可以出现一个以上的、可视为主语的成分,形成主语并列(或“s1大主语”“s2次主语”),例如:
1.房子(s1)我们(s2)已经盖好了。

(s1受事,s2施事并列)
2.住户(s1)家具(s2)都搬进屋了。

(s1施事,s2受事并列)汉语主语对全句并不“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虽然它们被提到了句子的主位。

它们可能是施事者,也可能是受事者,还可能只是与施事行为有某种关系或参与形式的与事者。

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是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等,这些成分都可以居于主位,成为主位词。

我们称之为主位词的“周遍性”,可以譬喻为“轮流做庄”。

“轮流做庄”还可以指汉语主语的“词类兼容性”,这在英语中是不可能的。

对主语的对比研究可使我们深入地认识汉语与英语的句法结构差异、表现手法中的句型构筑模式以及语段组织提供依据,从而为汉英双语转换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英汉主语特征比较
首先,英语的主语必须具有名词性,因为只有具有名词性的词语,才有数的概念和范畴。

而汉语的主语则具有很大的词类兼容性,其原因是汉语主语可以只是一个“话题”。

任何事物都可以成话题,名词性事物固然可以成为“话题”,动词性、形容词性、数量词及情状事物的词语都可以成为“话题”。

1.名词性:计算机很有用。

the computer is useful.
2.动词性:计算是第一步。

the first step is to calculate.
3.形容词性:冷静才能计算得准。

exact calculation depends on
a calm mind.
4.数量词性:十六两算不准。

miscalculations are possible if you count it on 16-liang system.
从英汉对译中可以看出,凡是汉语非名词性的主语,在转换成英语时无一例外地要选择出一个英语主语,它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

汉语主语概念比较宽泛,涵盖比较宽广,就为英汉转换提出了主语选择的任务。

三、汉英翻译中的主语转换问题
(一)对应问题
对应式主语转换在汉译英还是不少的,我们须尽力作对应式转换。

因为,只要对应不悖原义,这是最简捷、最可靠的方法。

1.以名词作主语:原语以专有名词及普通名词作主语时,名语对应式的可能性很大。

例如:
(1)苏轼是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su shi was a writer with superb talent.
(2)这种药治感冒特别灵。

this medicine is death on colds.
2.以动词或动词短语作主语的句子也可以形成对应:汉语动词没有定式、非定式之分,但英语动词作名词用时,其形态必须作相应变化,这是不言而喻的。

(1)作弊不算数。

playing foul doesn’t hold your score.
(2)坐下来看不清,站起来才看得清。

sitting obstructs your view; standing up makes it better. (二)转换问题
转移式主语转换在汉译英中极为重要。

这是因为汉语原句中的主语安排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宜于进行对应式转换。

这时就必须在原句中挑选其他词语作主语,或根据英语表达习惯作句式调整。

主语转移的方式有如下类型。

1.词类转换式主语转移。

这一类主语转移是凭借词类转换手段,即在原句中挑选一个其他的词来充当目的语的主语。

例如:
(1)我们的自然科学比较落后,要努力向外国学习。

(挑出定语)in natural sciences, we are rather backward and here, we should make a special effort to learn from foreign countries. (2)你走吧,还有我在呢。

(挑出宾语)
off you go, i’m here close at hand.
挑选代词作主语,人称代词比较容易配上行为动词。

除了广泛利用人称代词作主语转移外,还可以变换原句中其他词类,充作目的语主语。

2.推导式主语转移。

毫无疑问,推导式主语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主语转换手段。

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汉语主语不能照搬进英语。

(1)我的法语很吃力,你呢?
i can’t read newspaper in french without difficulty, how about you?
(2)台上坐着主席团。

the members of the presidium are sitting on the platform. 选择主语不要受任何限制,不忽视句中任何一个词语或成分可以用来作英语句子的主语的可能性。

(三)补充问题
除了对应与转移以外,英汉翻译中常常需要运用主语补充的手段。

例如:
1.零主语句。

a:你去看他了?(did you see him?)
b:(我)没去。

(no, i didn’t)
a:为什么呢?(just why?)
b:(我)没空,有空再去。

(i have been too busy, i’ll go when i have time.)
将汉语与英语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在话语中汉语主语比英语主语的承接功能强得多。

它可以只用一次,即贯通数句甚至全段。

2.隐含主语。

隐含主语分三类:叙述自然现象的句子,大量的成语、格言句还有口号、命令、规定等等。

例如:
(1)下雪了。

it’s snowing.
(2)坐享其成。

sit idle and enjoy the fruits of other’s work.
四、结论
英汉主语在特性、类型及语法功能上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首先分析了英汉主语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归纳。

接着描述了在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对应问题、转换问题和补充问题。

主语的英汉翻译在这三个方面给出了例证,强调了在主语方面,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情况和句式中对主语的处理问题,从而使人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范武邱、张琦,《本固方能枝荣》,2004.1
2.李长栓,《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和翻译教学效果》,2006
3.杨自俭、刘长云,《翻译新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4.robinson douglas,《becoming a translator-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2nd edition)》[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责编金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