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孔子的形象
孔子的形象特点总结

孔子的形象特点总结
孔子这人啊,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形象特点可多啦。
首先呢,孔子是个超级有学问的人,就像个智慧大宝藏。
他啥都懂,不管是礼仪啊、音乐啊,还是政治、教育,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你要是有问题去问他,他肯定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来。
我就想起我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个类似孔子一样的学霸同学。
每次我们有难题,他都能轻松解答。
有次我们讨论历史故事,大家都争得面红耳赤,各有各的说法。
这时候学霸同学来了,他就像孔子讲学一样,有条有理地给我们分析,从历史背景到人物性格,说得头头是道,我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那感觉就和孔子的弟子听孔子教诲差不多。
孔子还是个特别有耐心的老师呢。
他的弟子各种各样,有的聪明,有的笨点,可孔子从不嫌弃。
他总是一点点地教,就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仔似的。
不管弟子问多简单或者多复杂的问题,他都认真回答。
而且孔子很有原则,他坚持自己的理念,就像一棵扎根很深的大树,不管风吹雨打,都不动摇。
他主张仁啊、义啊这些好东西,到处去宣传自己的思想,希望能让社会变得更好。
虽然有时候不被人理解,
就像我们有时候坚持自己的想法却被别人质疑一样,但他可从不放弃。
孔子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有大智慧、有耐心、有原则的伟大形象。
他就像一座灯塔,一直照耀着我们这些后人呢,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
我们得好好向他学习,把他的那些好品质传承下去。
孔子的名人事迹有哪些800字(精选)

孔子名人事迹范文一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
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
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
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困难并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
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过他那坚持下去的斗志。
晚年的离丧也没能阻挡住他思想的升华!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为中华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
如今想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可一点都没有错,他的每句话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当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时,我只会认为我自己要学的知识还多着呢!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他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孔子名人事迹范文二孔子是每个人都了解的,我们学过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知其意的却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几句而已。
纵观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领略的警句中他的这句话让我感悟极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精选32篇)

⽆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家⼀定都接触过作⽂吧,借助作⽂⼈们可以实现⽂化交流的⽬的。
那么,怎么去写作⽂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我眼中的孔⼦作⽂,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我眼中的孔⼦作⽂篇1 春秋末期,有⼀位圣⼈。
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学的精华。
他的⼀⾔⼀⾏,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标。
虽然离我们有2000多年的距离,但是,这个名字我们终⽣不忘——孔⼦。
孔⼦,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的创始者。
名丘,字仲尼。
刚刚学习的《论语》就是记录了他和弟⼦⾔⾏的⼀本古书。
书中所讲的,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孔⼦这位圣⼈,在我的眼中,更是⾼⼤、尊严的形象! 孔圣⼈教导“诚实守信、厚道⼈意、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他所倡导的思想也正是我们如今最需要的。
象他说的:“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孔圣⼈告诉我们学习的⽅法,道德的修养和⼼态。
让我们的品德⾼尚,升华。
也正是这⼀点,让孔⼦,⼀个平平凡凡的⼈,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孔圣⼈”。
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对孔⼦的话了解了⼀番,对他的“⼰所不欲,勿施于⼈”更是深切的感悟。
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做⼈根本!⾃⼰不能做的事不能施加给别⼈。
也正是孔⼦的这⼀翻令⼈受益匪浅的话,让我在⼈⽣的道路上顺利前⾏! 我也⼗分敬佩孔⼦。
因为孔⼦对我的帮助则是胜过⼀切的!我的⼀切成功都离不开他的帮助。
孔圣⼈不但对我有着莫⼤的帮助,对整个中国的“现代⽂明”都有着重⼤帮助。
所以,孔圣⼈就像是⼀盏明灯,不仅把我的⼈⽣照亮,还把整个中国的历史照亮,让我们的⽂明达到了⾼点。
在我的眼中,孔⼦、孔圣⼈是在⼀个⾄⾼⽆上的地位的。
他的每句话都是对我的极⼤的感触!如果说,秦始皇是对我们国家发展产⽣了重⼤贡献,那孔⼦就是我们⽂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贡献⼈! 我眼中的孔⼦作⽂篇2 孔⼦是⼈⼈都知道的名⼈,我们也知道不少关于他的名⾔,但是能够知其意的⼈却很少很少,我也是同样,我只知道书本上学过的⼀些名⾔。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我眼中的孔子作文(精选6篇)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也许,是孔子被尊称为“圣人”的原因,我很少看到评论他的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儒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早期便从周公就开始,到鼎盛时期的春秋,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在膜拜孔子。
孔子留下的《论语》,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他创建的儒教教派,和佛、道是中国的主流教派。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儒教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每个教派都有它的主旨,但儒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化?难道是有差等的仁爱和所谓的官场文化吗?我想:除了这样虚伪的思想也没有别的了吧?在《论语》里,有孔子这样的一句话:唯女子小人难养也。
真的是这样吗?也许在封建君主纸时代真的对女子有歧视,那么我要问一句:“孔圣人,你不是讲仁爱吗?这个时候你的仁爱跑哪儿去了?”历史上曾出现过明鲜的教派纷争:及墨子和庄子支持的墨家与孔子和孟子支持的儒家。
当儒家刚拿出反对墨家“兼爱”的;理由时,墨家便开始嘲笑儒家有差等的爱。
当我们细读《论语》,便会发现:这其实并不是给普通百姓读的,而是给官员读的。
在其中以治国一词为中心,讲了许多身为国君的“规则”,并且认为,一个正人君子,就必须踏进宦海。
我眼中的孔子便是上面我所说的,虽然,大部分人眼中的孔子是一个所谓的“圣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2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
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
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
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
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
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
孔子教书育人的作文

孔子教书育人的作文在上海图书馆东方书院刘永老师的教导下,我和同学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学习了《 论语》这本书。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坚持诵读,同时阅读了 孔子传》 孔子如来》 史记.孔子世家》等相关书籍和篇章。
慢慢地,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立体、丰富、多面起来。
我心中的孔子,命运多舛。
他不到3岁就失去了父亲,17岁时母亲也在贫困交加中去世。
为了生存,他当过仓库管理员,也当过御马的司机。
因此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为了推广自己的思想,他周游列国,期间缺衣少食,颠沛流离,有时候还被人追杀,“累累若丧家之犬”。
在这些逆境下,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发奋图强,最终成为千古圣贤。
也许这就是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我心中的孔子,修身立德。
《“吾日三省吾身”、《“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一德立而百善从之”、“苟正其身矣,于从政者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纵观《 论语》全篇,每一句话都闪烁着孔子致力于修身立德的光辉。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既是孔子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他一生致力于修身立德过程的自述。
我心中的孔子,谦虚好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这本书中同样也处处彰显着孔子的好学精神。
不仅如此,他还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人行必有我师”,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还从一个为难于他的稚童那里获得启发。
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就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当他取得成绩后,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孔子的形象描述

孔子的形象描述
《我眼中的孔子》
嘿,说起孔子啊,那在我心里的形象可老深刻啦!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孔子庙,一进去就感觉特别庄严。
我在那慢慢走着看着,就仿佛能感觉到孔子好像就在我身边似的。
看着那些孔子的雕像和画像,我就开始想象孔子当年讲学的样子。
我想啊,他肯定是个特别有耐心的人,要不然咋能教出那么多有出息的弟子呢。
你说孔子他老人家,每天面对那么多学生,得回答多少问题呀!就像我们老师一样,每天都有同学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孔子肯定也得耐着性子一个一个解答,说不定还得反复说好几遍呢,哈哈。
他穿着那宽袍大袖的衣服,在那侃侃而谈,学生们围在他身边,听得那叫一个认真。
而且孔子还特别注重品德的培养,这一点我觉得可重要了。
他肯定会教导学生们要善良、诚实、有礼貌,这就像我们现在,家长和老师也总是教导我们要做个好人嘛。
总之呢,孔子在我心里就是一个既智慧又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形象。
他的那些思想和教诲,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后人前行的道路呀。
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孔子庙转转,再去感受感受孔子的魅力呢!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啦,一个让人尊敬又难忘的伟大人物哟!。
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
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
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
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
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
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
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
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选15篇)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选15篇)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选15篇)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领略古代语言的魅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体会圣人思想的开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精选15篇),欢迎大家参考!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篇1春秋末期,有一位圣人。
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学的精华。
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标。
虽然离我们有2000多年的距离,但是,这个名字我们终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
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读书人都在寻找一个救国复兴的方法;就在这时——孔子诞生了。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学有所成,他在母亲的悉心关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的青年。
由此可见,志向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
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官职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总理",帮助鲁定公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还给鲁国就是孔子的贡献。
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
"这样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么?我心中的孔子坚韧不拔。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可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正是各国以大欺小,夺取天下的良机,谁肯采纳孔子"不要战争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继续周游推荐自己的思想。
如果换成咱们中的一个,肯定是早就退缩啦!在我眼里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上得起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正是因为孔子的思想,独创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有了后来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今天我们能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一本《论语》道不尽孔子对我们的教诲,孔子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孔子这一伟大的形象都会永恒不变地烙在我的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中孔子的形象
时间:2019-01-15 09:49:07 | 作者:陈智廷
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文化的创造者,是我们大家印象中的圣人。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严格、严厉、严谨的人。
但在周国平写的《孔子的洒脱》中,看到孔子在和四个学生聊天时,有三个学生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外交家。
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歌唱。
孔子听罢,竟谓然叹道,他曾和曾点的理想一样。
我很惊讶,在我印象中孔子是很严谨的人,没想到他也那么追求自由。
不过孔子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不洒脱呢?
有人说孔子的外貌其丑无比,甚至还有人说孔子像个丧家之犬。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外貌也罢,人类最重要的不是内在吗?孔子的外貌可能不是很好,但他的内在很美,孔子他公正、有修养、有常识、知分寸、谦虚,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会不耻下问地请教别人,就算成为了老师,有三千弟子也不会骄傲,这让我足以崇拜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