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教育

新艺术教育
新艺术教育

唤醒缪斯

——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

“新艺术教育”专题研讨会体会

新营小学曾洁

人间四月天,伴着久违的风雨,我又一次来到海门,虽已失暮春时节,但新教育人的热情却不曾减半。4月27日上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新艺术教育”专题研讨会隆重开幕,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开幕式上,许新海博士说,所谓新艺术教育,是指新教育的艺术教育。他提出了新艺术教育的三个观点: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艺术让校园成为美好事物的集聚地;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艺术让教师成为卓越课程的研发者;编织共同的艺术生活,艺术让学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起初,我只觉得艺术离生活太远,想要在学校生活中践行艺术更是曲高和寡。但当此次会议的卷轴慢慢拉开,听着榜样教师娓娓道来的课程叙事,让我深刻意识到只有艺术才能让儿童的生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完整。

开幕式后,首先由东洲国际学校副校长陈铁梅做了“穿越百幅名画——朝向审美人生”的课程叙事。百幅名画课程以“体验情感与道德、欣赏技能与技法、了解历史与政治、关注精神刻画与心理表现”为价值导向,以“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把眼睛‘叫醒’”为架构原则,以“基于儿童立场、基于心智成长”为架构逻辑。实行树型结构的操作途径、主题博物馆式课堂的教学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在美术课堂中融入了对百幅享誉世界的名画的赏析,让孩子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绘画技法和风格,然后升华至画家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真正透彻品味一副画。再让孩子进行临摹、创作,最后将孩子的作品展出至自己学校的美术博物馆,大家再一起评论赏析。就这样一点一滴,让孩子的艺术品味一天天丰盈。学校还常常带孩子们去上海美术博物馆鉴赏画家的真迹,有了敏锐的艺术眼力和审美眼光,孩子们都能像专业画家一样,在名画品鉴中游刃有余。

接下来,由沈荣主任做了题目为“儿童剧:让孩子过一种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的课程叙事。他以自己的讲述、穿插儿童剧《守株待兔》、《白雪公主》、《夏洛的网》等儿童剧表演及教师、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海门百个儿童剧课程5年的研发历程、“基于儿童、为了儿童的”内涵特质、“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的创编原则、“过程就是一切、过程才是目的”的行动取向、“擦亮孩子发现的眼睛、熏染孩子艺术的气质、涵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唤醒孩子沉睡的潜能”的价值追求。海门的小学中大都开设了儿童剧或课本剧这本课程,与我们不同的是,话剧多在高年级开设;话剧题材多为课本剧、寓言故事以及校园剧;话剧剧目固定不变但逐年创新;不配备专业的话剧教师,话剧的创编、排演大都有高年级学生自行完成,班主任、舞蹈老师和家长予以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部儿童剧就是一扇神奇的窗户、是过一种别样的人生。

4月27日下午,百首名曲课程叙事以东洲小学孩子们的现场合唱表演《四季的问候》开始。海门市本真音乐工作室领衔人杨川美认为百首名曲课程是小学音乐补充欣赏和实践课程,是对现行小学音乐教材的理性调整和补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注重音乐创造,让孩子享受艺术生活,培养艺术修养,陶冶美好情操。她提出名曲课程以音乐形式与体裁划分教学板块,以丰富的音乐实践贯穿,分学段设计相应的板块与内容。在讲述中还穿插了王娟老师的音乐欣赏课《送别》、通源小学的海门山歌课程叙事、余东小学的京剧课程叙事。余东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京剧《穆桂英挂帅》、《迎来春色满人间》、《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霸王别姬》等节目,展示了美术社团的服装、脸谱等作品。看着舞台上孩子们张扬的个性。我再次深深感受到艺术教育带给孩子的艺术气质,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28日,我们进行了海门学校的现场考察活动。早上8点,我们来到了海门通源小学,参观了学校的风筝展示长廊,聆听了孩子们美妙的晨诵。8点30分,学校精心准备的活动现场正式开始,吴建英校长代表学校作了主题为《艺术教育,让生命之花美丽绽放》的报告。通源小学以“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项艺术特长”为目标,提出了“以艺育德、以艺益智、以艺养性”。首先是以传统文化为抓手,构建特色课程。重点打造了三个传统文化课程:分别是海门山歌课程、风筝课程、

中国风?母语美课程。让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走进校园,重新焕发出璀璨的艺术生命。同时不忽视综合课程,整合了综合性艺术文化课程。将现有艺术资源科学地进行整合。把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进行大综合,研发了大主题艺术综合课程。如将语文课、美术课相结合的读写绘课程、传统文化和音乐课相结合的山歌课程。第三是以社团课程为平台,凸显学生的艺术个性。开发了40多种校级、年级两大层面的“超市”式社团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校还常常组织丰富多彩、创意新颖的艺术活动。比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中“校园艺术小达人”评比、“我为歌狂”个人音乐会专场、“我来露一手”节目展示、“艺术节展演晚会”等。

4月28日下午,在小导游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海门开发区小学,这虽是一所农村学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色的艺术氛围。一入校门,就聆听着“钟磬笛韵”,由古老的钟磬和清脆的笛子演奏,浑厚而质朴;置身“‘棋’乐无穷”(整个地面是一个巨大的棋盘),体验“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的奇妙,感悟丰富的人生哲理;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儿童之家”,这是一幢专门供孩子上校本课程的楼房,每一门类的教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继而观看了每周每班承办一次展演的“星光大舞台”。走进三间风格迥异的儿童阶梯阅读中心,每个年级段都按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不同的阅读书目。

参观完校园后,我们来到了教师研修中心,观摩了黄燕老师执教的读写绘《春天在哪里》、邵雁老师执教的纸艺课程《富贵牡丹》、施颜华老师执教的《姓名画》、曹会玉老师执教的《采茶舞曲》。聆听了二胡课程叙事——《琴声,与梦想同行》,讲述了一名“非专业”的数学老师宋春娟追寻艺术梦想的旅程。宋老师和二胡吧的孩子们一起演奏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二泉映月》、《苏南小曲》、《赛马》等二胡经典曲目。宋老师的努力和追求深深打动了我。艺术教育理念深深鼓舞着开发区小学的老师、孩子们,在这条追寻艺术之梦的路上,他们努力着,收获着、快乐着。

4月29日上午,课程叙事如期相约。这次是由海门市东洲小学的祝禧校长与她的团队做了“大眼睛影视课程”的叙事。这也是最触动我的讲述。从电影《小世界》说起,最初就是一个这样有意思的小电影启发了老师的思维,于是老师们自发组成了一个影视工作室,为孩子们挑选最适合他们看的影片,又衍生出一些

其他与影视有关的其他课程。其实课程很简单、也很浅显,就是将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观摩电影做了阶梯化的设计。从主题方面、电影类型等角度分了六大类,每个年级一个序列。起初只是欣赏,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触动和共鸣。后来随着孩子观看的影片增多,就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老师和孩子一起聊影片谈见解,慢慢就演变成了每周一次的电影沙龙。“快乐看电影、轻松聊电影、开心演电影”就是影视课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次叙事中穿插了老师和孩子们的电影沙龙现场,看着孩子手舞足蹈地谈论着自己爱看的电影,将来的电影梦,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就是因为爱电影而选择了电影这个专业,电影总是有这种让人着迷的魔力。在听沙龙时,其实老师给孩子的指导是很浅层面的,只是非常表层的电影知识,诸如电影情节、音乐、色彩等。从专业角度讲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些镜头、摄影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更能帮助孩子理解电影,也就更容易让孩子自己拿起摄影机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了。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最大感受就是高端,是超越了孩子普通的学科知识走向更高一个层面。乍一听似乎是阳春白雪,可看着孩子绽放的美丽笑脸,顿时让我明白,新艺术教育才是我们今后应努力的方向。艺术,让师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艺术,让生命中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活得有滋有味。通过艺术的学习生活,造就艺术的生命。

浅谈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

浅谈对小学生批评教育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14-03-28T08:56:49.2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作者:李金升 [导读]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 李金升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耀华小学262119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一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儆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1.公开性。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会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着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了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解决实际问题,去除导致学生犯错的根源,进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3.利用情境批评。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冷处理代替热处理。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还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切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改变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别谈心时悄悄“说”;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新媒体艺术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感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目基本定历发现评接定表现形 基本定 历 发 现状 评价 接受 定位 表现形式 评论?相关书籍?展开 基本定义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 术 新媒体艺术作品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 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

艺术教育融入文化传承教育

艺术教育融入文化传承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由于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 长期短缺,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青年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作为传承人的年轻人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产生严 重的生疏感和隔膜感。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与传承者的关系清晰地告诉我们:儿童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儿童美术教育者理应担负文化传承的责任,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儿童认知本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要通过渗透本土文化传承教育,把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并传递给下一代。 一、认识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多样性、民族性、地方性、原始性等特征。往往有人一谈本土文化资源就带上“老”字,如老房子、老字号、老玩具等。其实本土文化资源不一

定都是老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古老的历史资源,而且包括许多现代的、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就铜陵来说,它虽是一座新型工矿城市,但也是一块历史悠久、本土文化丰富多彩的土地。如铜陵之所以称被为“古铜都”,是因为其具有源远流长的铜文化历史。为了让学生认识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查找有关铜文化的资料,挖掘铜陵本土文化的特征,这样师生共同学习,也认识了本土文化历史。另外,师生走出课堂一起寻找铜文化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可以发现铜文化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市里有很多形式不同的铜雕塑,如小花园的“思考者”、小广场的“编钟”、皖江游园的“四喜铜娃”等,这些铜雕塑美化和装扮了我们的城市,使城市富有文化韵味。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发现了美术的魅力;而教师既传播了本土文化,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育目标;更有利于师生共同关注本土文化,使学生适应时代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 势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中的设计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全方位的作用。设计内容广泛,非常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知特征,使他们更乐于从其中丰富的内容里接受知识和各种情感的熏陶。设计类内容接近现当代艺术的内容,随着大众艺术观念的改变,无论是艺术创作手段、艺术呈现形态、欣赏艺术的方式还是对艺术的评价,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应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更多地融入设计艺术教育。现在的艺术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方向是什么目前艺术教育现状是什么未来艺术教育的发展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而现在的我们又要向什么方向努力。 关键词:艺术教育;未来;变化 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把艺术从西方引入中国,从此我们开始真正的在课堂内教授艺术。蔡元培先生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寄托着希望用美育来代替宗教或者说儒学一类,(当然个人认为美育和艺术教育不同)我曾经认为艺术家要具有时代精神,要有社会使命感,要能对得起社会的认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机结合,艺术可以提高人类对美的感受与理解,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人可分为创造艺术的人和欣赏艺术的人两种。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它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我国对艺术的

教育最早发生于宋朝,中国艺术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宋徽宗时画院从教育到艺术绘画的创作的是一条龙产出的。当时的绘画理论着作种类繁多,比如说唐时张彦远写的《历代名画记》;宋郭熙《山水训》之类都是当时的最具名声绘画书籍。晚清到民国,许许多多的爱好艺术绘画的孩子是通过学习《芥子园画谱》来学习绘画的洋务运动之后引入课堂的更多的是中国艺术史中提到的西洋画通过在对西方艺术史,19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是有自己自觉的艺术追求的比如伦勃朗、米开朗基罗、库尔贝等。但是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梵戴克和勒布伦为首的肖像画家,等多是在接受委托完成作品,而不是像蔡元培先生那样说的“艺术要具有时代精神,社会使命感,社会的认可”,是给艺术家增加无形的压力。 我们普遍化的艺术教育还有意义吗?艺术本来就是属于少数人的,正统艺术本来也服务于少数人的,当今“艺术家”这样泛滥,是不是本身就是对艺术的亵渎艺术教育是否应该精英化教育那出路又是什么呢 在我认为普遍化的艺术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们或者我们掌握欣赏艺术的能力,而不是让所有人都从事艺术。并且让孩子们保持着创新、灵活、充满想象力的思维。所以说艺术并不是属于少数人的,在当代背景下的艺术早已经不是古典艺术哪些古典拘谨框架下的艺术,我们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美术学(综合美术)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培养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融合时代和社会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方式与哲学、生活美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光学、数码科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课程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及空间与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的论述;详解新媒体艺术特征的开放、体验、虚拟、超时空等个性要素,将艺术带入了与公共对话的领域,使受众的个性体验在公共性的基石下拓展了更大的自由文化空间。它既赋予了个体不同的体验感受,亦重构了公众的知觉经验与时空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及了解更多的媒介去进行自身的实验性创作脉络。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基础理论和新媒体创作理念及技法,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创作技能。熟练、灵活的掌握自己所选择的新媒介创作手法。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科技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能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更广阔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每个部分先从理论和实例讲解入手,再由学生进行实践。经由培养学生对新媒体艺术的了解,包含技术和理念两方面,以发掘兴趣点为桥梁,去扩宽自身的创作范围和找寻新的切入点,它对于艺术创作尤其重要,是新的艺术创作表达手法,并理解“公共

文化艺术精选作文

文化艺术精选作文 风,吹不动沧桑;雨,轻弹在眼眶。我在这儿,从清晨到日暮,我一直在这儿。但我知道,你,永远地,离开了。暮色四合,山野苍茫。我一个人在这儿,守着一片荒烟蔓草。刚刚,有鸟飞过,却了无痕迹。风飒飒地吹,雨嗒嗒地落。好冷,不过,你更冷吧。春夏秋冬,你都只有一个人,陪伴你的是山风、寒鸦、野草。不过,百岁之后,我一定会来陪你,陪你看细水长流。你,还记得这句誓言吗?我又想起了过往,泪眼凝霜。失去一切其实不可怕,怕只怕我们抵抗不过回忆。记得当初,我们是在郊外相遇的,就是你长眠的这片土地。 那时,初春,有芬芳的泥土和淡淡的草香,有蔚蓝的天空和浅浅的花香。我就遇见了你,有着昏暗如兰的气息的你。一场意外的相遇,一段全新的开始。你大声地说:“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爱,往何处跑,瞒不住心跳的吵闹。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只是心,突然乱如狂草: 那天,我躲在城墙的角楼里,看见你痴痴地立在烈烈艳阳下,等待。你取出一管红色箫笛,静静地吹着,是一曲《长相守》。我在这儿,低声而歌,你一定没发现吧,直到夕阳西下,你仍傻傻地站在那儿,彷徨着不肯离去。我只好到你那儿,递给你一束白茅,然后低着头匆匆离去。我在心里想象你纯朴的笑容,干净而温婉。 那日,晴空万里,已是黄昏时分,我从红盖头下看千树桃花,灼烈、绚烂以及喜悦。我听见宾客的赞赏,我听见双亲的抽泣,我听见

我心里有一朵花,开了。握你的手,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你,也一样吧。我感觉到你那一瞬的颤抖和手心的汗。真的,从此之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切终于开始实现了。 那夜,晨星点点,光华禾禾。我和你,一问一答,直到你携我的手在纸上写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你真诚地诉说着,每一缕经过耳边的一幕幕熟悉的段落,都会唤起心底最悱恻的诉说: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无法诉诸语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夜半无人私语,我们生死相许,不弃不离。 那年,你在远方服役,我只能独倚栏杆,等到人断肠。相思更漏短,泪湿白衣衫。梦里,你回来了;现实,你已战亡。魂与梦为伴,千古共向晚。怎奈拂晓不懂悲悼,双人成单,生亦何欢,死也难安。我将你葬在这片相遇的土地,桃花仍然笑春风。爱,千回百绕,终究回到,花开千树的怀抱。 我常常来看你,我知道你很孤寂,从清晨到日暮,从初春到深秋,你总是孤单一人,与山风、寒鸦、野草相伴:百年之后,我会和你永远、永远地不离不弃:, 年年岁岁,暮暮朝朝,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唱着这一曲永不停止的流水春歌。 我明白,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彼此失去。 因为,有一些人,也许不能一辈子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批评教育艺术

批评教育艺术 一个学校中,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在整个教学工作、学校管理中他(她)是举足轻重的。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正确教育每个学生,以人为本,多给学生鼓励固然重要,但对学生的批评也不可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怎么能让学生知错能改,更好地成长起来呢?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和学生心理相融、感情相通。只有正确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才能很好地产生批评的效果。 一、分析原因、就事论事 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想改正错误,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时难免会再三的做错事。有经验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不会揭学生的旧疮疤,或新账老账一起算,而是就事论事,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启发学生反省,同时错误一经处理,就不再提起,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时间。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实际,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你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千万不要“以点带面”,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具体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所以,批语时要分析原因,就事论事,做到客观、公正、针对性强。 二、循循善诱,诚心开导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2篇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2篇) 教育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精心雕刻的艺术品,这是我读了《教育的艺术》之后的想法。 读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XXX个教育案例,感触颇深。这XXX个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辛勤汗水,闪耀着其智慧光芒的教育案例,不仅让我们能从中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独到的教育理念,而且使我们能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如何爱他们而又严格要求他们,如何在他们当中寻求优秀的、独到的东西并展示他们的才能。 特别是读了对8岁孩子告密的思考,我就想到了自己班里的孩子,我常常把类似8岁孩子那样的行为看成是告密或者中伤别人,反而讨厌和厌恶这样的孩子,有时会认为这是小事一桩,将其弃置一边,现在我想在决定怎么做之前,我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头脑中多闪现几个问题,多思考一下。读了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整个面貌----对一位家长的答复后,我想了很多。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每一位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爱的方法却大有讲究。总觉得孩子小,不忍心让他不安和伤心。千方百计不让孩子看到生活中困难和不幸的一面,这在本质上说是溺爱,在溺爱的环境中,孩子就成为娇生惯养的宝贝,而不能成为勇敢、坚强的人才。我想:今后我要让我的学生们看到生活的全貌,要学会动心忍性。

如何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也是一门艺术。书中特别提到了如何和家长处理好关系令我受益非浅。教育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因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道德训斥,父母回家就用强硬的手段吓唬甚至打骂孩子,最终的结果是孩子和家庭都对学校产生了不愉快情绪,不但家庭教育成为空谈,学校教育力量也大大削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在巩固家庭的稳定上有重要的使命,学校大多都忽视了让学生把愉快幸福带给家庭,这种美丽的联系是最细微和牢固的纽带。我从这些语言中顿悟出日常家校联系缺少的就是对学生、家长人性的尊重。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把孩子在某方面喜讯告诉家长,和家长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同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心理动向,以便关注孩子成长状况。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家长和孩子共同语言多起来,孩子的抵触情绪渐渐消逝,家长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收到如此令人惊喜的家校合作效果,我由衷感激大师的涓涓叮咛。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案例,深为感动。非常佩服他的生动性、深刻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但值得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营养,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要想书上说的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我认为这是教师的最高境界。你爱学生,孩子们就会爱你。爱是永恒的!

批评教育学生-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课堂教学靠的是口耳相传,不管是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口语表达,而且教师语言修养的高低会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是不置可否的.。 一、适时 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里的批评都能奏效的,教师应当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形,把握好批评的适宜时机,安排好批评的最佳时间。特别是如果遇到学生之间吵架之类的突发事件,教师更不能为“急于求成”而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或大动肝火。因为学生正当吵架之时,常常会失去理智,而对批评教育采取排斥态度,此时的批评将毫无意义,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冷静下来,待到恢复“常态”,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就会容易接受。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既要重视培养师生间的情感,研究教育方法,更要善于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本人认为,批评的最佳时机是否到来,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一般而言,学生内心刚刚平静时、取得细小进步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其最佳的教育时机也就来到了。学生正在犯错误,或者刚刚犯过错误,内心都不会平静,甚至是怨气、怒气很旺的时候,这时教师不妨先“避其锋芒”,暂时不予以“追究”,待到学生内心平静时,教师再视其所犯错误的具体情节,或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或给予必要的“惩罚”……教师还必须知

道,学生一般都有要求上进的心理特点,如果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他们往往会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愉越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某件事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进步之点,同时指出其缺点,提出新要求。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就会想方设法去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这样做,既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又为教育学生创设了一个心理相融的最佳时机。 二、适地 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一般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较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而自尊心又较强,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批评,遭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失去自信,或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如果时常在公共场和挨批评,也容易使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漠然视之。这样,批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因此,教师批评学生应当尽量选择在人少的地方,以利于师生之间倾心交谈,坦诚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如果为了扩大教育范围,确实需要当众批评的,也要事先同批评对象商量一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令其愿意与老师配合。如果批评是在办公室里进行,最好让学生坐下。你让他坐下了,他会感到与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觉得老师并未因为他犯错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是真的希望他健康

《新媒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美术学(综合美术)本科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培养美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新媒体艺术涉及交互性、网络和计算,并且比起物质本身,它更重过程,新媒体艺术作品,很难用传统艺术博物馆的介质、地理和年表类别进行分类,融合时代和社会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下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方式与哲学、生活美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学、光学、数码科技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本课程从新媒体艺术的欣赏方式、传授模式、创作目的、艺术媒介及空间与运作机制等诸多方面展开全面的论述;详解新媒体艺术特征的开放、体验、虚拟、超时空等个性要素,将艺术带入了与公共对话的领域,使受众的个性体验在公共性的基石下拓展了更大的自由文化空间。它既赋予了个体不同的体验感受,亦重构了公众的知觉经验与时空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及了解更多的媒介去进行自身的实验性创作脉络。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基础理论和新媒体创作理念及技法,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创作技能。熟练、灵活的掌握自己所选择的新媒介创作手法。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科技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能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所学专业中去,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能够更广阔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每个部分先从理论和实例讲解入手,再由学生进行实践。经由培养学生对新媒体艺术的了解,包含技术和理念两方面,以发掘兴趣点为桥梁,去扩宽自身的创作范围和找寻新的切入点,它对于艺术创作尤其重要,是新的艺术创作表达手法,并理解“公共性”与“个性体验”融合的观点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是一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共同作用于艺术的整体感知系统,也是崭新的学术研究观点。 四、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新媒体艺术的定义(2学时) (一)什么是媒体艺术 1、新媒体艺术定义 2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3 、新媒体艺术类型 4 、两种关系 5 、继承还是颠覆 6、早期的新媒体艺术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文化艺术参考文献篇一

[1]万卫,蔡雨辰,李倩,徐艳艳,刘炜婷,单秀敏.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6):56. [2]张昆.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枣庄学院学报,2016(01):12-13. [3]吴舒婷,强金国,苏青青.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模式刍议[J].惠州学院学报.2016(01):35-36. [4]徐伟铭.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22. [5]秦代辉,刘枚,陈家凤.以“文化移通”为平台打造核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记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2):78-79. [6]冯丽娟.专业化角度探索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7]吴开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2). [8]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9]刘伯香.《古都》的故乡意识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06). [10]李芯.川端康成的《古都》之美[J].考试周刊,2009(28). [1l]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操作[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2]蒋冰海.美育学导论[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张义.审美的文化选择[J],思想理论论坛,200l,(3) [14]姚海涛.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5]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最新教师必看的批评艺术

教师必看的批评艺术 表扬与批评是对立统一的,有表扬就有批评。 批评是每一位老师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与人不怕表扬正相反, 批评不讨人喜欢。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被人批评是一件让自己面对别人的时候难堪的事。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使学生能克服避免犯错及改正错误的思想行。的确,批评包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的意思,它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然而我们说话的方式往往与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必须讲究方式方法,领悟批评是一门艺术。 一、批语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 , 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二、批评要平等和气,委婉含蓄。

教师批评学生时,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示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三、批评要用词得当,言语由衷。 批评时,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语言要简洁明了,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学生也许会针对那些刺耳的字眼辩驳起来或耿耿于怀,而忽视老师本来要批评修正的那件事,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明,用词得当,在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明智的教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对自己所说出的评语当一回事,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发自肺腑之言。让学生感到教师是期待他受评语的影响而有所改进。教师批评学生表达了教师关切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有责且乐意帮助学生去解决。积极有益的批评就是促使师生双方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 四、批评要侧重引导,灵活转化。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 《教育的艺术》一书里,介绍了一个个生动而深刻的教育案例,蕴含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3 《教育的艺术》一书里,介绍了一个个生动而深刻的教育案例,蕴含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读着这些案例,读不到那种厌恶、痛恨和无奈,反而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宽容、爱心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儿童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他认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热爱儿童,他终生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教育就要有爱,有了爱才有教育的艺术,爱就是教育的生命线,贯穿与融合于教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包括品德教育的艺术、情感教育的艺术和学习转化艺术等等。教师决定要帮助孩子们之前,有否想过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但是要解除孩子们的心理障碍,坦诚地把心里的话告诉你却是一门艺术。本书中‘怎样才能使格里沙说出心里的话?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不使他逃而远之,应该怎样去接近他呢?对他说:“什么事使你激动不安呢?”那么他就难于分辨一般的好奇、打听跟同情与关心之间的区别。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孩子,多跟他在一起。’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都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只有和他们多交谈,给多一份关爱,那么师生的心灵之间必然会形成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

教育,需要信任和尊重,本书中“米沙不信任老师,老是跟老师对着干,原因是经常唠叨挑剔的母亲还有永远对他说话时口气里总带有责备和不信任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创造条件,在活动中发现和发扬孩子的闪光点。激励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没有一个孩子不期盼老师的赏识和激励,在老师的激励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在这种不断成功,不断进取的自我心理调节中,迈向成功的步伐就会愈来愈快。寓教育于无形之中更显暗示教育的效果。“一个拥有不幸童年的12岁男孩‘尼古拉’鄙视一切优秀的人物,怎样使这个孩子相信世界上存在善与美呢?对心灵受到创伤而未愈合的人说同情的话会更厉害地刺痛伤口。我应该同这个男孩交朋友,让他主动来找我……我们一起嫁接果树,也许我们都忘记了相会的真正目的,尼古拉并未感觉出,我要对他进行教育。当我告诉他有一本记述米丘林生平的书时,他请我把这本书拿给他看。后来,他从书上认识到,人的真正的美在于,要对别人施善心。”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功地激发起孩子尼古拉(一个充满偏见、心如死水的儿童)“内心的精神活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在谈话时能够接近和关心尼古拉,然后是在共同兴趣的谈话中,引出一段英雄人物的谈话……仿佛是在无意之中有目的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被孩子所接受,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大部分都会在心情舒畅的时候比较乐意地接受而且还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就是一门艺术。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4 通过学习课程《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

批评教育的艺术

批评教育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6-06-08T09:05:23.0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作者:黄春蕾王建文王君[导读]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合理利用批评教育的艺术,让孩子们知道错误的原因,并能够及时改正,保证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辛置小学261399 摘要:小学的孩子们天真活泼、无拘无束,不知不觉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合理利用批评教育的艺术,让孩子们知道错误的原因,并能够及时改正,保证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批评偏差技巧艺术 现在的小学生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时我们教师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在学校里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有些老师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作为教师和班主任的我们,当孩子们犯错误时要利用批评教育的技巧,发挥批评教育的艺术,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误所在,明白错误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错误,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教学中根据我多年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我认为当学生犯错误时应该这样来教育孩子们: 一、针对不同时期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教师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让孩子知道对与错。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你的意见,耐心细致地讲解能让学生们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所束缚。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在孩子开始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现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的机会。但是有些教师在学生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时并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的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二、批评教育的技巧 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不同,学生犯错的方法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经常打电话给我,和我商讨解决孩子上网打游戏的方法;还有的学生经常爱占其他学生的便宜,认为我就应该这样,你就应该让我占便宜,结果两个人关系不好,有时争吵甚至打架,直接影响到学习;还有的学生作业当天晚上不做,第二天上学后才抄别人的作业,甚至让别的同学代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说理。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是小大人,他们略微懂一些道理,更愿意和老师和家长讲理。如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教师要跟学生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其次要约法三章。孩子的自制力差是共性,但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事,经过教师的细心教育,慢慢改正,其自制力会慢慢提高。当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教师应该马上把学生叫来,严厉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约法三章,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小学的孩子们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再就是如果再犯要惩罚。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作为有经验的教师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你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教师也要经常和学生的父母沟通,了解他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得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家人!孩子的错误更多是更多的是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外界诱惑等引起的,出了问题后,教师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教育的艺术的学习感悟

教育的艺术——怎么做一个好老师 学习感悟 前几天,我学习了由裴纯礼老师主讲的课程《教育的艺术——怎么做好一个好老师》,听完以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这次的课程主要包含了三部分的内容——教育的境界、教师的素养、教育的艺术。而第一部分教育的境界主要从好教师和好学生的标准出发,提出了教师及其培养的学生应该都是完人;第二部分教师的素养从教育的本义出发,分析了教育的规律并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第三部分教育的艺术则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和教学体验,阐述了教育的艺术。整个课程贯穿了怎么样去做一个好老师的主题,裴老师力图通过自身对教育的认知和体会,激发广大教师的思考,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有人说,好老师的标准就是他能不能把学生教好。如果一个班上平均分比别人高、成绩比别人好,那他就是一个好老师。真的是这样吗?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知道学习了这一课,我突然意识到,把学生教好并不是老师的唯一职责,老师更重要的职责是让学生如何去健康得成长、快乐得生活。 二、什么是教育? 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本义就是让孩子拥有美好的人性,基于这样一个定义,我认为教师要教会孩子一下几个基本技能:

1、如何生存(如:日常生活、应对灾难的能力等等) 2、如何做人(如:与人相处与协作的能力等等) 3、如何成功(如:兴趣、目标与努力等等) 说到教育,就会想到教育的素养,什么是教育的素养?教育的素养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老师需要这样的素养,家长同样需要这样的素养,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智能与教育的多元性,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最大空间。 三、教育真的需要艺术吗? 以前总是认为,教育就要严肃,要把教师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这样学生才能敬佩老师,才能认真地听老师的话。听了裴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说话需要艺术,教育同样需要艺术。 当一堂课讲完后,我们要怎么问学生?是说“我说清楚了没有?”还是“你们听明白没有?”?裴老师说,一个好的老师,永远不会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没有?”,而是会问“我说清楚了没有”。同时说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观念——只有讲不清楚的老师,没有听不明白的学生! 听了裴老师的讲解后,我觉得我在教师职业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地提高,我相信,按照裴老师的思想、将裴老师的理论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学生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新媒体艺术 20150647 马维全经过一学期的社团课程的学习,我对新媒体艺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我就谈谈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 一般而言,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鉴赏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推陈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的根本理念是尽可能地用艺术反映真实的思想和创造思想产生的情景。也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用艺术反映思想的理念,透过艺术所表达的思想与观念,而这正是现代人的内心所看到的世界,媒体艺术家则使用媒体艺术使这些观念和思想情景再现,演示给观众。新媒体的发展和观念对传统媒体进行了反叛,是全新的颠覆与革新,对以往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也带来了许多影响。 新媒体艺术带来的几点改革: 1、产生全新的时空观念: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信息在全世界触网之处流动。 2、提供人机对话的可能性:现代科技与IT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作的机会,特别在视觉艺术的

表达形式上。要实现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必须要为善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的人所了解和掌握,还需要充分掌握有关艺术与人性的相关知识,需要有一颗开放并富于想象的心。只有这样,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才会更有效果。 3、推动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新媒体动画在网络广告艺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给广告艺术的动画展示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网页中闪动的标识,漂浮的广告,游行于画面之间、行踪不定的标题,这些都是以往传统广告艺术中所没有的。 4、新媒体艺术对文化产业复兴的推动: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和民族的发展紧密相关。 5、催生人类新的生存观、价值观:网络改变着人类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观和价值观。通过QQ、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人们可以把自己人生面孔的另一面展示出来,这种虚拟空间中的交往无形中必然改变人类感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 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在慢慢的形成,将来的科技可能达到人们现在无法预测的高度,但我觉得那其中必有新媒体艺术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