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京剧剧本

合集下载

关汉卿《望江亭》主要内容赏析

关汉卿《望江亭》主要内容赏析

第 1 页 共 8 页 关汉卿《望江亭》主要内容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第 2 页 共 8 页

学生_10戏曲1_简史行当流派

学生_10戏曲1_简史行当流派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Opera Culture 徐 泳 xuyong@ 2010.3-4关于本课程 (1) 基础性内容 1) 戏曲是什么?不是什么? 2) 戏曲有什么?组成部分 3) 戏曲从哪里来? 4) 戏曲为谁演? 5) 戏曲演什么? 6) 用什么本领招徕观众? 7) 用什么艺术/美学观念演? 8) 这样演的原因?效果? 9) 戏曲到哪里去? (2) 教学目的、思想和教学方式和内容 1) 目的:学习知识,感受艺术,参与表现,愉悦身心 2) 思想:开放式,互动性,自组织,展才艺 3) 方式:观摩为主,讲授为辅,鼓励学唱,内外结合 3) 内容:片段、折子、对戏、本戏;突出唱段1(定义) (元素) (历史) (对象)朝野富贫 (内容)古今历史传奇 (功法+技法,流派) (程式、虚拟、夸张) (比较文化与品评) (挑战、思考)(3) 考核、考试 a) 基本知识开卷。

b) 论文/演讲:言必己出,反对抄袭! (60%) (40%)选题:戏曲的文化性;戏曲与大学生;戏曲赏析;戏曲前途;报道性文体、辩论等。

c) 演唱:分层次选拔,同学可参与评分。

(40%) 演唱+论文以演唱为主(30%+10%) 演唱:传统、现代不限,剧种不限:京越梅评豫冀秦,扩展到评弹单弦大鼓书。

长短不限:大段、小段、四六八句。

念功、动作“起霸”等。

京剧练习方法 学唱京剧(戏曲)的 4 阶段(境界) : 听—泛听各行当流派,注意行腔、咬字。

哼—根据嗓音选行当,随时随地哼唱,注意气口。

清—人前清唱,配乐/无配乐。

注意记唱词,加念白。

登—韵味清唱/彩唱,加简单身段,注意手-眼-肢体配合。

注意: 从简单唱段练起。

首句唱好 叫板配乐后准确切入( “摆驾”— 起音乐—“海岛冰轮…” ); (“一轮明月照窗 前…”); 把握气口 拖腔偷气,丹田气。

(“此时间不可…爬…”) 发好颤音:小颤;波动 sin 曲线; 字头—字腹—字尾。

中国戏剧发展流变

中国戏剧发展流变
今天,我们将分两个部分为大家介绍戏剧的发 展流变。
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中国戏剧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的歌舞。最 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这种歌舞可能是打 猎之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归来后的 庆祝仪式。
尧舜时代到北宋末期,是戏曲的孕育期。 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宫廷中出现十分活跃的优戏活 动,这是专职的艺人所从事的简单戏剧表演。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 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 《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关汉卿用 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 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 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 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白朴与《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是一出爱情喜剧。写裴少俊与李千金因 相互爱恋而私自结合,在裴家花园匿居七年。后被裴父 发现,将李赶出。后裴考中状元,奉父命去迎娶自幼订 亲之女,却正是李千金。裴父向李家赔礼,夫妻团圆。
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 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 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 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 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 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 《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 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戏剧梅花奖设立 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 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 演员评奖活动。
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 1995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 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 《狸猫换太子》、《岳云》、《西施归越》等。

两部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世态喜剧-----关汉卿《救风尘》《望江亭》杂剧剖析

两部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世态喜剧-----关汉卿《救风尘》《望江亭》杂剧剖析

文章编号:1003—9104(2005)02—0001—061l全曼主塞鳖:堂塑型茎查亘窒型!生兰!塑璺兰坚塑nHUNDREDSCH00LSINART一两部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世态喜剧——关汉卿《救风尘》、《望江亭》杂剧剖析徐子方(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摘要:不论戏剧人物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广性,关汉卿的这两部杂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从编剧艺术上看,作者显然有着独特的美学视角,同时有着较强的驾驭素材塑造人物的能力。

作品不仅有着讽刺喜剧人物(周舍、杨衙内),而且有着幽默喜Z,lx-物(宋引章、白道姑),更有着颂z,l/.-物(赵盼儿、谭记儿),“实际上包含了远较一般幽默喜剧和讽刺喜剧更为复杂的创作激情”(尼柯尔语),所以不能以任何一种单一性质的喜剧来概括,将其归入世态喜剧的范畴是适宜的。

关键词:关汉卿;《救风尘》;《望江亭》;世态喜剧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TwoTypicalSocialComedies—AnalysisonGUANHan—qingbJiufengchenandWangJiangtingXUZi—fang(InstituteofTraditionalOperaandNovel,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Jiangsu)Abstract:ThetwoplaysbyGUANHan——qingarefairlymaturebothinthevarietyofdramaticexpressionandinthedepthreflectingsociallife.Heobviouslyhasauniqueaestheticpointofviewandtheabilitytomanagethedramaticcharacters.Theworkscontainnotonlyironiccharacters(ZHOUShe,YANGYa—nei),butalsohumorouscharac—ters(SONGYin—zhang,BAIDao—gu)andnon—comicalcharacters(ZHAOPan—er,TANJi—er),expressingamorecomplicatedpassionbeyondhumorousandironicalcomedies.Therefore,thetwoworkscannotbysummarizedbyasingleformofcomedy,butshouldbecategorizedintosocialcomedy.Keywords:GUANHan—qing,Jiufengchen,Wangjiangting,Socialcomedy世态喜剧又称风俗喜剧。

绝版赏析·梨园往事(1-100)

绝版赏析·梨园往事(1-100)

绝版赏析·梨园往事(1-100)《绝版赏析》是上海⼴播电视台(SMG)2002年开始创办的⼀个赏析讲述传统戏曲艺术、历史的专题栏⽬。

已经播出了15年,⽬前由上海东⽅卫视属下公益媒体中⼼团队制作,在七彩戏剧频道播出。

其《梨园往事》系列秉承抢救、弘扬传统戏曲的⼀贯宗旨,以“叙述旧闻,钩沉往事,重谭梨园秘⾟,品味伶⼈⽢苦”为内容,把电视⽂献⽚与作品赏析相结合,交替运⽤了⼝述历史、⾳配像、情景再现等现代电视元素,整合了京剧⽂献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探索以多媒体⼿段钩沉戏曲历史,传播传统艺术⽂化的新路。

《绝版赏析》是⼀个⼩制作栏⽬,15年来,访问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武汉、贵州、沈阳等地数百位梨园⽼⼈和研究者,制作千余段戏曲⽼唱⽚的⾳配像,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艺术资料。

追忆昆剧“传字辈”(三⼗集)导演:柴俊为撰稿:袁⽟冰主持⼈:钱云解说:刘⼴宁命运赐予“传字辈”的是⼀笔⽆价的“财富”,但同时也伴随着⽆尽的坎坷。

传字辈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昆曲未来的命运,已经交托给了⼜⼀代“传⼈”们。

第⼀集:⼤厦将倾⼆⼗世纪初的中国,国运衰微,民⽣凋敝。

轻歌曼舞的旧梦已经⽆法在封建末世继续维系。

1920年6⽉,“全福班”献演于上海天蟾舞台,为造声势,假借已在16年前报散的⼤章、⼤雅两个昆班之名,号称“三班联合演出”,实际上,艺⼈们年事已长,歌嗓暗哑,7⽉的《申报》上有评论称“所谓三班合演者,欺⼈语⽿”。

昆曲,曾经是深⾕中孤洁傲世的⼀⽀幽兰,然⽽在新旧变⾰的疾风暴⾬之中,舞衫破旧,笛声残落,昆曲艺术之⼤厦早已形成崩裂倒塌之势。

第⼆集:昆班归来同合班和荣庆社把昆曲重新带回了北京,吴梅、蔡元培带领的北京⼤学⽣们都成了台下观戏的中坚⼒量。

不久之后,韩世昌正式拜吴梅为师,领受吴梅的教益。

由北京⼤学⾸先开启的⾼校昆曲课程和昆曲活动,为昆班重回北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遥远的南⽅,颓败的昆班⼜能否再度归来呢?第三集:元⾳不绝清末民初之时,在曾经孕育并滋养了昆曲的江南地域,仍然留存着深厚的昆曲根基。

京剧名家作品片段摘抄

京剧名家作品片段摘抄

京剧名家作品片段摘抄
以下是 9 条京剧名家作品片段摘抄:
1. 梅兰芳先生的《霸王别姬》那可真是太绝了!“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瞧瞧,这一句唱得那叫一个深情,就好像那虞姬真的就在眼前一样。

哎呀呀,是不是听着就感觉特别棒?
2. 程砚秋大师的《锁麟囊》里面有句,“世上何尝尽富豪。

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我的天,把世间的冷暖都唱出来了,这感情多细腻啊,能不打动你吗?
3. 荀慧生的《红娘》,“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哇塞,就这么简单一句,能让你感受到红娘那俏皮活泼劲儿,像不像你身边古灵精怪的朋友啊?
4. 马连良先生的《借东风》,“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这气势,这腔调,多带劲呀!就如同那诸葛亮真站在你面前意气风发地说着一样,能不佩服吗?
5. 谭富英的《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听听,多有节奏感啊!就好像那信真的忽地一下就飞到你眼前了,神奇不神奇!
6. 杨宝森的《文昭关》里“一轮明月照窗前”,哎呀呀,那股子忧伤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好像你也能感受到伍子胥的愁闷,真厉害啊!
7. 裘盛戎在《铡美案》中那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哇哦,那威严劲儿,真好像包公就在那正审问陈世美呢,这不是震撼到你心里去了吗!
8. 张君秋的《望江亭》里“独守空帷暗长叹”,这把女子的哀怨演绎得淋漓尽致啊,难道不比你伤心的时候更让人心疼吗?
9. 李少春的《野猪林》“大雪飘扑人面”,哇,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

艺术小学“走近京剧“脚本

艺术小学“走近京剧“脚本

走近京剧---少儿京剧课堂第一课时片头文字(走近京剧---少儿京剧课堂)伴随曲牌出现京剧是国粹,是深深植根于我国文化土壤中的剧种,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典范。

也许是因为京剧显得有些古老,以致很多孩子第一次看到京剧可能会产生距离感和隔膜。

但是,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了京剧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一定会发现京剧是多么的有趣、动人。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走近京剧这个古老的剧种吧!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会被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魅力所征服!(曲牌结束时切入教师画面)王:同学们,这里是“走近京剧--少儿京剧课堂”。

我是京剧院王立才老师。

这位是南开区艺术小学孙歌阳老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京剧,共同领略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彩!孙:走近京剧就是和同学们共同认识,了解京剧。

如:京剧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京剧”?京剧的由来、形成、诞生的过程,以及我们怎样去欣赏它,它的艺术特点又是什么。

王:对,我们还要带领同学们共同去了解京剧的主要行当、流派、唱腔、服装、音乐等等孙:在走近京剧这个课堂上,我们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引领大家快步地走近京剧艺术殿堂,去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王:孙老师,走近京剧首先应该让孩子们了解京剧的诞生与形成。

孙:好,那么我们就先从“京剧的诞生与形成”讲起吧(曲)出标题:京剧的诞生与形成(切入两位老师讲课画面)孙: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

京剧形成于清朝。

(京剧的雏形诞生于二百多年前)播放图像二百多年前,清朝历史上有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乾隆,他做皇帝的时候,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全国的各种戏曲也很多,而且很多剧种都发展到北京去演出。

比如:来自山西、陕西的梆子腔,来自安徽的徽调和来自湖北的楚调(现在叫汉剧)。

到了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大寿。

清朝政府从前一年就开始筹备庆寿大典,各省的大官们都争着给皇帝送礼。

浙江省有一个官员,知道皇帝喜欢看戏,为了投其所好,他请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唱徽剧的戏班子—“三庆班“进北京为皇帝唱戏祝寿。

我演《望江亭》

我演《望江亭》

我演《望江亭》
张婷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望江亭》是京剧张(君秋)派代表剧之一,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改编。

该剧说的是:宋,学士夫人谭记儿少年寡居,因官宦子弟杨衙内无理纠缠而远避于"清安观"。

适逢观主白道姑之侄白士中新任谭州太守,途经清安观。

白道姑闻听士中丧妻,有意撮合谭记儿与白士中。

二人一见钟情,互表爱慕,【总页数】1页(P82-82)
【作者】张婷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寂寞芳心遇知音——浅谈学演张派名剧《望江亭》 [J], 王艳玲
2.论关汉卿杂剧的喜剧特点\r——以《救风尘》与《望江亭》为例 [J], 周卓
3.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及符号矩阵理论为视角下看《望江亭》的叙事学解读 [J], 刘涵[1]
4.《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版本考述——以《古杂剧》本与《元曲选》本为中心[J], 曾雪莹
5.《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版本考述——以《古杂剧》本与《元曲选》本为中心[J], 曾雪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剧本《望江亭》主要角色谭记儿:旦白士中:小生杨衙内:丑白道姑:老旦书童:丑张千:丑李万:丑李龙:净情节宋朝,学士李希颜之妻谭记儿,因夫亡故,又受太尉杨戬之子杨衙内的无理纠缠,避居清安观,为观主白道姑抄写经卷。

白道姑之侄白士中得中进士,官授潭州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清安观探望姑母。

经白道姑撮合,白士中与谭记儿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一同登程。

杨衙内得知,怀恨在心,事通其父,假造圣旨,私带尚方宝剑,至潭州缉拿白士中。

白士中闻知,焦虑无措。

谭记儿乃扮成渔妇,在望江亭内将杨衙内灌醉,盗去假圣旨及尚方宝剑。

次日,杨衙内至潭州府衙,方知阴谋败露。

白士中以假冒钦差罪名,将杨衙内捕拿。

注释此剧由王雁、张君秋根据川剧《谭记儿》改编。

根据《经典京剧剧本全编》整理【第一场】白士中(内白)书童!书童(内白)有!白士中(内白)带路!书童(内白)是啦!(书童引白士中同上。

)白士中(西皮摇板)金榜题名遂心愿,为访姑母下官船。

不觉来到清安观,(白)师父开门来!白道姑(内白)来了!(白道姑上。

)白道姑(西皮摇板)忽听有人扣门环。

(白)是哪一位?白士中(白)啊,姑母!白道姑(白)你这位大人是哪一位?白士中(白)侄男白士中,姑母就不认得了么?白道姑(白)噢!果然是士中侄儿。

几年不见,我哇,认不出来了。

快到里面讲话。

白士中(白)是。

(白士中向书童。

)白士中(白)下面歇息去吧。

书童(白)是。

(书童下。

)白道姑(白)侄儿请坐。

白士中(白)告坐。

(白道姑、白士中同坐。

)白道姑(白)侄儿,你哪里来的这身荣耀哇?白士中(白)侄儿官拜潭州太守,今日赴任,路过此地,将官船停在江边,特地前来看望姑母。

白道姑(白)这就好了!这就好了!(白道姑看。

)白士中(白)啊,姑母,看什么?白道姑(白)既是乘官船到此,为何不将我那侄媳妇一同请到观中,住上几日再走?白士中(白)您那侄媳妇么?唉!她已亡故三年了!白道姑(白)怎么?我那侄媳妇她??她跨鹤西去了?白士中(白)正是。

白道姑(白)唉!真是红颜多薄命!侄儿,有道是男儿无妻心无主,你就该再续娶一房。

白士中(白)只是无有称心如意之人。

白道姑(白)这。

(笑)哈哈哈……(白)看来算是有缘的了。

白士中(白)啊,姑母,什么有缘啊?白道姑(白)侄儿有所不知。

本城有一少妇,名唤谭记儿,乃学士李希颜之妻。

不幸李学士在三年前亡故,留下谭记儿一人,少年寡居,甚是可怜。

本城有个杨衙内,乃是太尉杨戬的儿子,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也曾托人向谭记儿求亲。

谭记儿为避狂徒,搬到我这观中居住。

此人聪明机敏,才貌双全。

你若得她为妻,真是缘分不浅。

你二人一个未曾续娶,一个不曾再嫁,岂不是有缘么?白士中(白)听姑母之言,这一女子她倒是天仙化人了哇?白道姑(白)可称得天仙化人了。

白士中(白)哦!白道姑(白)侄儿,如今她正在后面为我抄写经卷。

你呀,可到那厢藏躲一时,待我将她请了出来,你一看么,就知道了。

白士中(白)果若如此,就请姑母代为做媒,侄儿得与淑女为配,终身不忘大恩也。

白道姑(白)好,少时我先用言语试探试探,她若依允,我哇……白士中(白)怎么样?白道姑(白)我就咳嗽一声,你便出来与她相见。

这亲事啊,就算成了喔!白士中(白)侄儿那旁恭候佳音。

白道姑(白)快去藏好。

啊,侄儿,我若是不咳嗽,你千万不要出来呀!白士中(白)侄儿我谨记就是。

(白士中下。

)白道姑(白)啊,学士夫人,不要写了,请出来吧!谭记儿(内白)啊,师父,方才何人到此?白道姑(白)乃是进香的施主,此刻已然走去,此处无人,快请出来吧!谭记儿(内白)来了!(谭记儿上。

)谭记儿(四平调)独守空帏暗长叹,芳心寂寞有谁怜!孀居愁苦泪洗面,为避狂徒到此间。

白道姑(白)啊,夫人!谭记儿(白)“夫人”二字实不敢当,就叫我谭记儿吧。

白道姑(白)岂不是太无礼了?谭记儿(白)我乃命苦之人,一年来蒙师父怜念,情同骨肉,理应唤我的名字,才像一家人哪!白道姑(白)好,好个一家人!如此我就不再称呼你夫人就是了哇。

谭记儿(白)这便才是。

白道姑(白)请坐。

谭记儿(白)师父请坐。

白道姑(白)坐下。

(白道姑、谭记儿同坐。

)白道姑(白)啊,记儿!谭记儿(白)师父!白道姑(白)有劳你每日替我抄写经卷,我心中实实地不安哪!谭记儿(白)师父啊!(二簧摇板)蒙师父发恻隐把我怜念,才免得我一人形影孤单。

每日里在观中抄写经卷,为的是遣愁闷排解忧烦。

白道姑(白)说的是呀。

自从李学士归天之后,丢下你一人,甚是可怜。

谭记儿(白)唉,师父啊!(二簧快三眼)深羡你出家人一尘不染,诵经卷参神佛何等清闲。

我今日只落得飞鸿失伴,孤零零凄惨惨夜伴愁眠。

倒不如出家断绝尘念,随师父同修道,也免得狂徒摧残,到来生身列仙班!白道姑(白)怎么说来说去,竟说到出家来了?像你这样一位如花似玉之人,若效卓氏文君,还愁无有凤求凰的司马相如么?谭记儿(二簧快三眼)婚姻事恐怕难天随人愿——白道姑(白)话虽如此,依我之见,不如寻一人家,也好有安身之处。

谭记儿(二簧快三眼)不如意岂不是反把愁添?白道姑(白)如今有一人托我说亲,此人虽不比那李学士,倒是一表人才,况且,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哟!谭记儿(白)哦!怎么,是官宦人家子弟?白道姑(白)正是。

谭记儿(白)我倒明白了!想是那依权仗势,无恶不作的杨衙内,知我住在此处,托师父前来说亲,我是不能从命!白道姑(白)你,你……(白道姑咳嗽不止。

白士中上。

)谭记儿(白)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来打扰你了,告辞!白道姑(白)你错怪我了!白士中(白)学士夫人!白道姑(白)你怎么出来了?白士中(白)姑母咳嗽,我焉能不出来呀!白道姑(白)谁叫你出来呀?谭记儿(白)啊!师父??白道姑(白)就烦你替我陪伴我的侄儿,我去去就来哟!(白道姑出禅堂,下。

谭记儿、白士中同追出禅堂。

)谭记儿(白)啊,师父,师父,师父!白士中(白)啊,学士夫人,小生姑母与夫人说明,小生愿与夫人结为姻眷,偕老百年,倘有二心,愿盟誓剖心!谭记儿(南梆子)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扰乱,却原来竟是这翩翩的少年。

白士中(白)请到禅堂一叙。

谭记儿(南梆子)观此人容貌像似曾相见。

好一似我儿夫死后生还。

到此时不由我心绪撩乱,羞得我低下头手弄罗衫。

(白士中、谭记儿同进禅堂,落座。

白士中起立,下跪盟誓。

)白士中(白)苍天在上,弟子白士中,汴梁人氏,现年二十七岁,今科得中,任潭州太守。

只因亡妻,去世三年,蒙姑母为媒,我与学士夫人谭记儿永订百年之好,日后我若负心,天诛地灭!谭记儿(白)诶!哪个叫你盟誓?你那姑母并不曾与我作媒呀!白士中(白)啊?怎么?我姑母还不曾提过此事?哎!我真正的荒唐!该死呀该死!小生出言无状,请夫人莫怪!这是哪里说起!谭记儿(南梆子)见此情不由我心中思念,这君子可算得才貌双全。

三年来我不曾动过此念,却为何今日里意惹情牵?我本当允婚事穿红举案——白士中(白)夫人莫怪!谭记儿(南梆子)羞答答我怎好当面交谈?今日里若将这红绳剪断——白士中(白)姑母哇,姑母!你既然不曾提亲,又何必连声咳嗽,叫我出来呀?谭记儿(南梆子)岂不是错过了美满的良缘。

我何不用诗词表白心愿,且看他可领会这诗内的隐言。

白士中(白)蒙夫人宽恕,小生感激不尽,想这婚姻大事,岂能勉强。

既然夫人不允,小生我失陪了!谭记儿(白)且慢!我见君家至诚有礼,欲愿口占一绝赠君,以不负今日之会。

白士中(白)夫人不见责于我,反而赠以佳句,小生自当领教。

谭记儿(念)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能识破“凤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

白士中(念)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能识破“凤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

(白)哎呀,妙啊!好一首绝妙的藏头诗。

横头四字,乃是“愿随君去”。

夫人,此话当真么?谭记儿(白)说真便真,说假便假。

白士中(白)夫人如此多情,小生也要和诗一首。

谭记儿(白)愿闻。

白士中(念)当垆卓女艳如花,不负琴心走天涯。

负却今朝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谭记儿(白)好个“当不负卿”!但愿心口如一,不负白首之约!白士中(白)夫人不信,我再盟誓!谭记儿(白)哎,你又来了!(白道姑上。

)白道姑(白)哎呀,夫人哪!大事不好了!谭记儿(白)何事惊慌?白道姑(白)适才我徒儿在观前提水,远远望见杨衙内带领许多家丁,备有轿马,直奔小观而来!谭记儿(白)贼子啊!竟又追踪至此。

等他到来,我与他一死相拼!白道姑(白)夫人哪!想那杨衙内,依仗他父势力,无恶不作。

府下家丁,也仗势欺人。

他此番到此,定为夫人而来。

若是与他相见,岂不是羊入虎口?还是躲避躲避才好。

谭记儿(白)这……白士中(白)姑母,夫人哪!适才听二位言讲,我已会意八九。

夫人在此,难免要生祸端。

既然夫人允下亲事,小生的官船现在江边,就请夫人与小生一同登舟赴任,量那贼子也无计奈何!谭记儿(白)这个……白道姑(白)意下如何?意下如何?谭记儿(白)唉!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

姑母恩情,容当后报!白道姑(白)自家骨肉,何出此言?你二人带领书童,速从后门而出,直奔江边登舟去吧!白士中(白)遵命!正是:(念)夫人登舟莫迟延,谭记儿(念)休教那贼阻官船。

白道姑(念)狂徒来到清安观,白士中(念)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姑母保重!(谭记儿、白士中同下。

)白道姑(白)待我关了观门。

(白道姑关门。

四家丁、张千、李万引杨衙内同上。

)张千(白)来到清安观。

杨衙内(白)叫门去。

张千(白)开门来!白道姑(白)外面何人叫门?张千(白)杨衙内到了。

白道姑(白)杨衙内是哪一个?张千(白)就是当朝太尉杨戬的公子杨衙内。

你都不知道吗?快点开门!白道姑(白)哦,哦,哦!杨衙内(白)怎么这样慢慢腾腾的?给我打进去!白道姑(白)待我与你开门。

(张千推开观门。

众人同拥入。

)白道姑(白)不知衙内驾到,有失远迎,当面恕罪!杨衙内(白)罢啦。

张千(白)衙内您请坐。

(杨衙内坐。

)白道姑(白)衙内,想这清安观,乃是清净之地,衙内带领许多家丁,到此何事?杨衙内(白)我呀,我迎亲来啦。

白道姑(白)哎呀,取笑了!杨衙内(白)谁跟你取笑!张千、李万(同白)谁跟你取笑!杨衙内(白)我有个先订未娶之妻,名叫谭记儿,听说住在你这观中,所以,我抬亲来啦,我。

白道姑(白)哦,我道是谁?原来是谭记儿。

张千(白)啊。

白道姑(白)我只知谭记儿是学士李希颜之妻,我怎么不曾听说,她是你衙内先订未娶的妾小呢?杨衙内(白)你呀,你甭废话,赶紧把她叫出来,迎接大爷我。

张千(白)快点把她叫出来,迎接我们衙内。

李万(白)不然的话,吃不了叫你兜着走!白道姑(笑)哈哈哈……(白)想那谭记儿有她自己的住所。

张千(白)废话!白道姑(白)她又不曾出家?李万(白)哪儿那么些说的呀!白道姑(白)怎能在我的观中啊?张千(白)衙内,您别生气,我问问她。

嘿!老道姑,过来!我说,你这不是瞪着眼睛说瞎话吗?我们亲眼看见的,谭记儿在这儿给你抄写经卷,你怎么说她没来呢?啊!藏在哪儿啦?快点说!杨衙内(白)少跟她废话,搜!张千(白)搜!(张千、李万带四家丁自两边分下,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