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预测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第5章 环境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第5章  环境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上、战略上和方案上 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重要手段
• 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 环境规划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4、特点
综合性 区动域态性性 信息密集 政策性强
n
污染物总量 Qak Qaki i 1
Qaki
Aki
n
Si S
S Si
i 1
S----总量控制面积
Si----第三功能区面积 aki----第三功能区某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系数, Qaki----第三功能区某污染物一年允许的排放总量, n----功能区总数 a-----总量下标 i -----功能区编号 k-----某污染物下标
Lt LR La expKn / Q
Lt —有机污染物总量,kg/s ; LR —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 kg/s ; La —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kg/s ; K —降解系数; Q —流量,m3/s ;
n —比例常数。
②水质模型法——水环境污染预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 找出污染排放的变化与水质控制点处污染物浓度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此预测区域未来的水环境质量。
exp(
y2
2 y2
) exp

(z H )2
2 z2


exp

(z H )2
2 z2


3)水污染预测
水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水质未来变化的趋势
(1)水污染源的预测 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
W W0 (1 rw )t
多元回归预测方法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指对特定区域内空气质量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如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关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一般方法1.数据收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这包括收集气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排放源数据等各种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为后续的模型建立和预测提供了基础。

2.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常用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对大气运动、化学反应等过程进行模拟,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情况。

3.预测预警: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未来空气质量情况进行预测,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预警内容包括污染物浓度预测、污染风险评估、污染物来源分析等。

预警结果应及时向公众发布,提醒大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控制措施: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交通等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维护环境空气质量。

5.监测评估:对预警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预警策略和控制措施。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即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准确的数据分析和预警发布,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误报率。

2.及时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及时发布,确保大众能够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避免因延迟导致的影响。

3.准确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当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避免因过度或不准确的预警信息导致公众对预警失去信任。

4.全面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全面覆盖预警区域内的各类污染物,包括细颗粒物、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以保证公众全面了解空气质量情况。

5.公开透明原则:预警信息发布应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和过程,以减少可能的疑虑和不信任。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评价预测

11
例题
已知某县 1995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300 万元,COD 排放总量是 250吨, 万元, 吨 2000 年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是 400 万元, 万元, COD 排放总量是 275 吨;若到 2010年工 年工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 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实现翻一番,用弹性系数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法求那时 COD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2010 − 2000
14
(5)由弹性系数 和β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由弹性系数ξ和 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 标年之间的α值 标年之间的 值
α=ξβ=0.023
(6)求出预测目标年 COD 的年排放总量 )
M = 275 × (1 + 0.023)
2010− 2000
= 345(t )
15
三、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质模型法
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模型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BOD-DO耦合模型 Streeter-Phelps模型 耦合模型: 模型、 BOD-DO耦合模型:Streeter-Phelps模型、 Thomas修正型 Dobbins-Camp修正型 修正型、 修正型、 Thomas修正型、Dobbins-Camp修正型、 Connor修正型 O’Connor修正型 Connor 湖泊水质预测模型 湖泊富营养化水质预测模型
(1)箱式模型 (2)高斯扩散模式
一般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浓度的高斯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最大浓度高斯扩散模式
(3)多源扩散模式 (4)线源扩散模式 (5)面源扩散模式 (6)总悬浮微粒扩散模式 (7)灰色预测模型
21
四、水污染预测方法
1、水污染源预测 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1)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及时准确地预报和预警空气质量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强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预测和预警工作,制定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一般方法1.数据采集:对于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来说,首要的是要有大量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

一般会从监测站、卫星遥感和模式预报等多个方面获取数据,以便分析现状和做出预测。

2.模式建立: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建立各种模式来预测空气质量的变化。

包括气象模式、污染扩散模式等,这些模式可以协助分析人们的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进行科学预测。

3.预测方法:在获取了充足的数据和建立了相应的模式后,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未来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和预警。

4.预警发布:一旦做出了空气质量预警,就要及时发布并通知相关部门和民众。

发布预警信息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等,以确保信息传递到每个人的手中。

5.监测与评估: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需不断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预测模型和预警系统,以提高准确率和可靠性。

二、基本原则1.科学性: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依托于数据、模式和方法的准确性。

只有科学才能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时效性:预测预警信息应该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及时反映环境变化并发布给公众。

在预警发布流程中,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精准性:预测预警信息要求精准,不仅包括对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进行准确预测,还需对影响范围和时间进行较为准确地测算。

4.公众参与:空气质量预警信息应当充分地通知到公众,使他们了解到环境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5.透明度:建立透明的预警发布机制,让公众了解预警信息的来源、依据和发布过程,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节 单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一、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传统上,费用效益分析是用于识别和度量一 项活动或规划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系统方法, 其基本任务就是分析计算规划活动方案的费 用和效益,然后通过比较评价从中选择净效 益最大的方案提供决策。它是一典型的经济 决策分析框架。将其引人到环境规划中,可 作为一项工具手段以进行环境规划的决策分 析。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的基本程序如 图 4 一3所示。
第三节 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
一、环境决策过程及其特征 (一)决策过程 针对一个决策问题作出决定时,总要包括 决策者对要解决问题所抱有的目的。因此一 个合理的决策问题,首要之点是确定决策的 目标或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行动结果或状态。 这种有目的的行动,一般由三种活动所组成: 即设计备选方案、选择行动方案和实施行动 方案。
2、环境规划决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针对环境规划具有多方案、多目标决策问 题的特征,可采用决策树这样的结构框架 进行分析,即将这种多方案、多目标的决 策过程,按因果关系、隶属层次和复杂程 度分成若干有序的方案和若干等级的目标, 形成由对策一目标组成的递阶展开的“树 枝状”决策分析系统(图4一2)
综合总目标u
第四章到此结束! 谢谢!
环境系统规划的“最优化决策分析模 型 ” ,通常是利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数 学模型并一次求解行动方案的决策分析过程。
“模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是直接基于环境规划 决策分析的对策一目标树框架,就各个备选组 合方案,分别进行多种目标和综合指标的模拟 (包括环境质量、费用及社会影响等)和评估 的决策分析过程。 在环境规划中,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决策分析技 术方法大体包括:费用效益(效果)分 析、 数学规划和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三种基本类 型 。
0%
珠江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通过分析和评估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情况、气象条件以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空气污染问题。

下面将介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方法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法:1. 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气象和空气质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

统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气象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

2. 数值模拟法:利用气象模型和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变化。

数值模拟法需要对气象和空气质量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参数化设置,提高模拟的精度。

3. 综合法:将统计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综合利用历史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基本原则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科学性:预报预警方法应基于科学研究成果和数据支持,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及时性:预报预警信息应能及时地提供给公众,预警信息发布频率应与空气污染程度相关,保证公众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可靠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避免发布虚假信息或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 精准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尽可能精确地反映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提供具体的指导措施和建议。

5. 可操作性:预报预警信息应具备可操作性,提供公众可以采纳的有效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减少交通排放等。

6. 公众参与:预报预警的制定过程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建立与公众沟通互动的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7. 多元化:预报预警信息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排放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提供全面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提供相关的预警信息。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③民用耗煤量预测 E=A.S E 年取暖耗煤量 A预测年取暖面积 S取暖耗媒系数
二、大气环境质量预测 1 箱式模型----单箱模型 假设:箱子的高度就是从地面计算的混合
层高度,而污染物浓度在箱子内处处相等。
C P p uLH
城市迎风面宽L=32.2km,混合层高度为 183m,风速u = 8.05km/h。城市中CO每天 排放500吨。假定本底及上风向带来的CO浓 度忽略不计,求稳定状态下的CO浓度。
例:(线源)在一个风速为4m/s的阴天午后 17:30分的高速公路上,求其下风向300m处污染 物浓度(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
条件:公路南北走向,风向正西;汽车流量为 8000辆/小时,平均车速为64km/h,每辆车排放 碳氢化合物为2×10-2g/s 辆。(δz=12.1(m) )
C ( x,
3 线源模型 污染源在空间上的连续性分布就组成
了线性污染源。例如,交通干线上汽 车尾气的排放。
C(x,
y,0)
sin
2q
2 zu
exp(
H
2 e
2
2 z
)
q:源强(单位长度的源强 度上汽车数×汽车排污)
:公路与风向的夹角; He:无路基,则He = 0。 u: 风速(m/s)
g/(s m),单位长
30 2
21.21(m)
2 100106
Cmax
2q
euHe2
z y
(24 3600) 21.21 0.0432(mg / m3 ) 3.14 2.7183 4 30 30 37
上次课程回顾: 1、什么是复合生态系统 2、环境规划要坚持那些原则 3、环境规划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4、什么是环境功能区划目的是什么。 5、大气环境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6、水环境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7、声环境功能区主要有哪些 8、燃烧煤炭主要会产生哪些污染物 9、原煤、原油、天然气折算标煤系数分别是多少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步骤和内容注意: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内容:1、取消氮氧化物指标;2、二氧化氮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改为0.08,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l改为0.12mg/l,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24mg/l;3、臭氧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l改为0.16mg/l,,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l改为0.20mg/l。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排放氯气、氰化氢、光气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米。

二、估算模式所需输入的基本参数如下:1、点源参数(5项):排气筒几何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排气筒出口处排放速度、点源排放速率;2、面源参数(4项):面源排放高度、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排放速率【g/(s.m2)】;3、体源参数(4项):体源排放高度、初始横向扩散参数、初始垂直扩散参数、体源排放速率(g/s);4、复杂地形参数(2项):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基底的相对高度、主导风向下风向的计算点与源中心的距离;5、建筑物参数(3项):建筑物长度、宽度、高度;6、项目污染源位于海岸或宽阔水体岸边可能导致岸边熏烟的,提供排放源到岸边的最近距离;7、其他参数:计算点的离地高度、风速仪的测风高度。

三、附图、附表、附件要求:(一)附图:1、污染源点位和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底图、评价范围、项目污染源、评价范围内其他污染源、主要环境空气敏感区、地面气象站、探空气象站、环境监测点;2、基本气象分析图:年、季风向玫瑰图;3、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包括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温廓线;年平均风速月变化曲线图、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风廓线;4、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5、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浓度最大值(小时平均和日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长期气象条件下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5
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是依靠历史 计数据,以运筹学、系统论、控 论和统计学为基础,通过建立各 模型,用数学或物理模拟来进行 测的方法。
常用方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
法、投入产出法、模糊推理法、
马尔柯夫法等。
a
6
物理模拟预测方法 1.物理模拟方法:应用物理、化学、 生物等方法直接模拟环境影响问题 的方法通称为物理模拟方法,属实
a
17
a
18
感谢 观赏
a
19
a
12
预测方法的选择: 六个基本要素
预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预测资料的性质 模型的类型 预测方法的精度 适用性 预测方法的费用
a
13
关键: 正确建立描述、概括研究对象特 征和变化规律的模型。 定性的预测模型是逻辑推理式的 模型。 定量预测的模型通常是以数学关 系式表示的数学模型。
a
14
a
15
a
16
例:单纯外推法、趋势外推法、迭 代外推法、移动外推法态性原理” 建立起预测事件的同态模型,并将这 些模型进一步数学化,然后再确定预 测事件的边界条件,进而确定未来状 态与现时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最小二乘 法、联立方程法、弹性系数法等。
环境预测的基本方法 的分类
a
1
类分
预测方法的 特性分类
定性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
直观预测法 预测方法的 约束外推法 原理分类
a 模拟模型法 2
定性预测:以逻辑思维推理为基础, 依据预测者的经验、学识、专业特长、 综合分析能力和获得的信息,对未来 的环境状况做出定性描述,进行直观 判断和交叉影响分析
常用方法:特费尔法(专家调查法)、 主观概率法、集合意见法、层次分析 法、先导指示预测法等。
a
3
专家调查法或称专家评估法, 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 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 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 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a
4
专家评价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最大特点在于对某些难以用 数学模型定量化的因袭,例如,
社会政治因素可以考虑在内。 2.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原始资 料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定量估计。 3.某些因果关系太复杂,找不到 适当的预测类型。
a
8
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 动力相似
a
9
直观预测:是依靠人的直观判断能力对 预测事件的未来状况进行直观判断的方 法,也称直观判断法。
例: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主观概率 法、关联树法等
a
10
约束外推法:指对一个系统内大量 随机现象求得一定的约束条件(即 规律),据此判断系统未来状况的 方法。
验物理学研究范畴 2.最大特点:采用实物模型来进行 预测 3.方法关键:原型与模型的相似。
a
7
4.或由于时间、经济等条件限制, 不能应用客观的预测方法,此时 只能主观预测方法。值得指出的 是,现代的专家评估方法与古老 的直观评估法,不是简单的历史 重复,而是有质的飞跃,它们之 间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