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患者药物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调查
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肠内营养(EN)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EN在应用过程可出现多并发症,其中腹泻最为常见,发病率在2%[1]。
腹泻会限制EN的效率,致使水、电解和酸碱平衡失调等,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死率。
本文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1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1.1营养液的输注总量和速度。
ICU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营养液的耐受性降低,容易腹泻。
肠内营养液输注的速度越快、量越大,越容易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继而导致腹泻。
1.2营养液的配方。
肠内营养液的营养素来源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电解质和水。
当肠内营养液的渗透压高时,引起高渗性腹泻;脂肪含量高或者比例失衡,易诱发腹泻。
膳食纤维过多,会加强对肠壁的刺激,导致腹泻。
乳糖不耐症患者应用含有乳糖成分的营养液,容易引起腹泻。
1.3低蛋白血症。
ICU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2],因此,低蛋白血症是 ICU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出现低蛋白血症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肠黏膜水肿,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引发腹泻。
1.4药物因素。
ICU患者多数病情危急,需联合用药,抗生素使用的时间长、用量大,口服钾制剂,肠道菌群药物等,使元贝肠内分布的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肠道的吸收功能障碍,加上患者本身抵抗力降低,易引起腹泻。
1.5护理人员从操作不当。
肠内营养操作一直被认为是非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对其重视不够,易造成营养液或器具的污染,对患者造成潜在的威胁。
2 预防及护理措施2.1适宜的输注总量和速度。
ICU患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与需要量,制定适宜的总量和速度。
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现临床大多采用肠内营养泵控制营养液滴速,可维持24小时持续输注以稳定血糖。
2.2选择适宜的营养液配方。
目前肠内营养制剂种类繁多,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对热量及营养素的需要情况等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宜的配方。
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

肠内营养(EN)是胃肠道功能存在而又不能经口摄入营养时采取的一种喂养方式,且因其应用方法灵活、监护简便、安全经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EN在应用过程可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腹泻较为常见,发病率在11.3%-66.1%。
腹泻会导致EN中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进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diarrhea腹泻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诊断标准,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 /d)、粪质稀薄(含水量>85% )。
而对于危重症患者,有的专家建议将腹泻定义为排便次数增多(≥3次/天),排便量增加(>200g/d),糊状或水样状大便(参考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第5-7类),同时满足以上条件。
diarrhea腹泻的原因/////// 年龄因素研究发现超过65岁,腹泻频率会增多,而且年龄每增加1岁,腹泻发生率提高1.6%。
/////// 低血清清蛋白肠内营养病人大部分存在营养不良或高代谢状态,通常伴有血浆白蛋白降低,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肠粘膜水肿可导致腹泻。
/////// 乳糖不耐受于年龄的增长或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的应用,体内乳糖酶的分泌减少、活性降低,使营养液中大量未水解的乳糖进入肠腔,造成肠腔内渗透压骤然增高而引起腹泻。
/////// 糖尿病&广谱抗菌药物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十二指肠肠壁的显著增厚、管腔变窄,其病理改变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和葡萄糖的调节不良所致的透明质酸酶积聚引起, 其结果是营养物、水电解质的吸收不良。
广谱抗菌药物:抗生素可以通过改变肠道正常菌群,导致有毒细菌过度增长,从而引起腹泻。
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间长均是导致病人肠内营养腹泻的危险因素,两种及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使用会极大地增加腹泻的发生率。
/////// 感染因素感染是诱发腹泻的独立因素。
研究证明了感染对病人腹泻的作用,它影响着腹泻的持续时间和发生率。
一般来说,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而难辨梭状杆菌是最常见的腹泻原因,其比例能达到17%。
肠内营养支持相关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相关腹泻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120例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按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和对照组,分析与腹泻相关的因素。
结果腹泻组118例,对照组132例,两组年龄、病情程度、抗生素种类及应用抗酸剂、胃肠动力药、钾剂、益生菌、B族维生素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抗生素种类、年龄及应用抗酸剂、胃肠动力药、钾剂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危险因素(P <0.05),应用益生菌、B族维生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保护因素(P <0.05)。
结论年龄及药物因素是导致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尽量避免危险因素并应用可防止腹泻的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o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 diarrhea. Methods All of 120 cases EEN were divided into diarrhea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Diarrhea group of 11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132 cases. The age, illness degree, antibiotics kinds and the condition of antiacid,gastrointestinal dynamical medicine, potassic preparation, probiotics preparation and Vitamine B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The age, antibiotics kinds and the condition of antiacid, gastrointestinal dynamical medicine and potassic preparation were the risk factor fo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 diarrhea (P <0.05). The probiotics preparation, Vitamine B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 diarrhea (P <0.05). Conclusion Age and medicine factor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fo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 diarrhea. Should be cautious to avoid the risk factors and use the prevent diarrhea drug.[Key words] Enteral nutrition; Diarrhea; Risk factor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腹泻发生率高,约占45%~60%[1]。
肠内营养支持相关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 ,临 床尽 量 避 免危 险 因素并 应 用 可 防止 腹泻 的 药物 。
f关键 词1肠 内营 养 ;腹 泻 ;危 险 因素
[中图 分 类号】R459.3
f文献 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1 673—9701(201 2)1 6—0049—02
Analysis of the inf luencing factor for enteral nutriti0n—reIated diarrhea
[Key words]Enteral nutrition;Diarrhea;Risk factor
肠 内 营养 支 持 治 疗 的患 者 腹 泻 发 生 率 高 ,约 占 45%~ 6O%[1】。由于肠 内营养 支 持需 进 行侵 入性 操 作 ,需 要 严格 按 规 范控 制 营 养 液 的 注入 、温度 、种 类 以保 证 患 者 充 足 的应 用 补 充 ,避 免 由 于操 作不 当导致 的腹 泻等 不 良反应 。腹 泻严 重 影 响肠 内营 养 吸 收 ,降 低 支持 治 疗 的效 果 ,增 加 护 理 难 度 和 并 发 症 的 发生 ,甚 至 可 能导 致肠 内营 养 中止 。本 研 究 对 250例 进 行 肠 内营 养 支持 治 疗 的患 者 临床 资 料进 行 分 析 .探 讨 肠 内 营养 支持 相 关 腹泻 的 相关 因素 ,现 报道 如下 。
素种 类 、年龄 及 应用 抗 酸剂 、胃肠 动 力药 、钾剂 为 肠 内 营养 患者 腹 泻 的危 险 因 素 (P<0.05),应用 益 生 菌 、B族 维 生素
为肠 内营 养 患者 腹 泻 的保 护 因 素 (尸<0.05)。 结 论 年龄 及 药 物 因素 是导 致 肠 内 营养 支持 相 关性 腹 泻 的 主要 影 响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分析及护理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分析及护理目的观察43例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ICU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43例,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
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标签:肠内营养;腹泻;护理肠内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素的方法。
肠内营养是一种对任何经口摄食不足或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方式,适于有营养风险的各种患者。
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有效减少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多不能正常饮食,常常需要肠内营养支持,而肠内营养所致的腹泻却难以避免[1]。
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对43例ICU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5~70岁,平均52.5岁。
脑出血15例,脑梗死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重度颅脑损伤6例,其他1例。
全部给予美国艾斯公司生产的能全素及营养泵、EN滴注管及加溫器。
1.2 腹泻的判断标准[2]EN支持过程,每日排便次数>3次,粪便量>200g/d,粪便稀薄(含水量>85%),符合上述1项即为腹泻。
自行设计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相关因素调查表并录入微机。
1.3 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情况本组43例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为18例,占41.9%。
2.2 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表1)3 讨论3.1 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肠内营养量选择不当:在选用营养液时应熟悉各品种的营养素的质和量及渗透压,对某种新产品不耐受者,可选用另一种。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目的:总结分析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07年1月~2009年6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80例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
结论:调节营养液输注的量与速度,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配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标签:ICU;肠内营养;腹泻;护理ICU患者因病情危重,多不能正常饮食,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蛋白质分解加快,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而肠内营养(EN)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
肠内营养易出现不耐受现象,腹泻是肠内营养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是干扰肠内营养的主要问题,其发生率可达20%~40%[1]。
为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07年1月~2009年6月80例行肠内营养治疗并发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ICU2007年1月~2009年6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患者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4~75岁,平均53.3岁。
原发疾病:脑出血18例,脑梗死1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7例,重度颅脑损伤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胰腺炎5例,其他9例。
1.2肠内营养方法对患者均使用荷兰纽迪希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能全素或百普力,并采用该公司生产的营养泵、EN滴注管及加温器,遵循肠内营养的原则,浓度从低到高,量从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24 h均匀输入,温度控制在37℃左右。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ICU鼻饲患者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符合人体生理特性,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長期营养支持者应优先肠内营养支持,但肠内营养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腹泻。
本文详细叙述了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及感染率。
标签: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护理近年来,随着对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采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危重患者越来越多,但腹泻的发生不仅制约了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的患者甚至被迫改为肠外营养【1】。
为进一步了解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综述如下。
1肠内营养1.1定义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将鼻饲管径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2】。
1.2相关知识在临床上肠内营养剂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病情可选择不同的营养液。
肠内营养入鼻温度应接近或高于人体的正常温度,一般温度以39℃为宜,这与鼻饲护理常规中要求营养液达到38—40℃相符。
2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2.1腹泻的诊断标准腹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肠蠕动加快,肠粘膜的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排便次数超过3次/d粪便量大于200 g/L,其中水分超过粪便总量的85%。
【3】2.2腹泻的原因2.2.1 肠内营养液开始时间迟王健叶等实验表明【1】肠内营养液开始时间早比开始时间晚者腹泻几率低。
2.2.2肠内营养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廖启清等实验表明【4】通过恒温器自动控温,保证了EN液所需温度的恒定,有利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维持肠道及机体免疫机能,提高了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2.2.3肠内营养液的量过大和速度过快方秀花【3】推荐尽量使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液。
输注营养液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少到多,从低值逐渐调节至患者能耐受为止。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肠内营养(EN)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改善和维持危重患者营养最符合生理、最经济的措施。
肠内营养主要是通过胃肠道以及口服或管饲的方法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腹泻是肠内营养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长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发生率普遍较高。
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 18%,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住院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 18.0%~42.5%,而 ICU 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发生率为 48.6%~89.0%,显而易见,ICU 肠内营养患者是发生腹泻的高危人群。
肠内营养的用法用量采用连续滴注(连续滴注 12~24 h,初始滴速为 40~60mL/h,之后逐渐增加滴速至 120 mL/h)或间歇性重力输注(每次250~500 mL 在 60~90 min 内完成缓慢滴注,每天 4~6 次)肠内营养混悬液制剂。
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危险因素1. 肠内营养日剂量肠内营养日剂量每增加 100 mL,发生腹泻的风险增加 0.4%,即肠内营养日剂量与腹泻发生的风险成正相关性。
肠内营养的剂量越大,输注速度越快,腹泻的发生率越高,当灌注量 >1000 mL/d 时易引起消化性腹泻。
肠内营养制剂短时间内大量进入肠腔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食糜停留在肠道时间过短,不能够充分吸收而导致腹泻。
2. 给予肠内营养前禁食研究发现,给予肠内营养前禁食患者发生腹泻的概率是非禁食患者的 24.5 倍。
肠道粘膜需要食糜通过肠道的物理刺激完成消化吸收,禁食期间,肠道因「废用」运行功能减弱,肠道没有食糜刺激会导致肠内粘膜层绒毛高度和绒毛细胞增殖下降,随着肠道粘膜逐渐萎缩,肠道功能受损,且禁食时间越长,粘膜萎缩越严重,绒毛萎缩会引起吸收障碍。
因此,ICU 患者在给予肠道营养前,需缩短禁食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实施肠内营养。
3. 合并用药(1)口服钾制剂:钾制剂是高渗透溶液,进入小肠会引起大量的液体滞留肠道,当超过小肠自身吸收能力时则发生腹泻;此外,在空腹及钾制剂量较大的时候钾制剂对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危重患者机体处于应激性状态或有禁食经历,导致胃肠道功能欠佳而不耐受钾制剂,同时注意稀释钾制剂后服用;对已发生腹泻的患者,建议改用其他的钾制剂给药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 Wald 0.539 4.496 0.488 0.837 0.820 1.080 0.693 0.318 0.517 1.285 0.468 0.147 0.511 7.052 0.319 2.339 0.521 11.558 0.418 2.213 0.495 7.396
Sig. 0.034 0.360 0.299 0.573 0.257 0.701 0.008 0.126 0.001 0.137 0.007
3151
衡性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1)。 2.2 肠 内 营 养 期 间 腹 泻 影 响 因 素 的 单 因 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11 个变量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 析 , 筛选出 4 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表 3),均为危 险 因 素 : 疾 病 严 重 程 度 (OR = 3.137)、 抗 酸 药 (OR = 3.883)、胃动力药(OR = 5.875)、钾制剂(OR = 3.839)。 将 4 个 有 意 义 的 变 量 引 入 多 因 素 Logistic 回 归 模 型 , 用后退法将不显著的因子剔除,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 归分析,胃动力药(OR = 6.408)、抗酸药(OR = 5.488)、 钾制剂(OR = 5.164)为危险因素(表 4)。
基 金 项 目 : 兰 州 军 区 医 药 卫 生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编 号 :LXH2006028)
作 者 单 位 : 730050 兰 州 市 ,兰 州 军 区 兰 州 总 医 院 营 养 科 ( 赵 秋 玲 , 王 慧 霞 ), 医 务 部 ( 李 富 军 ); 748000 甘 肃 省 陇 西 县 , 兰 州 军 区 68222 部 队 (杨 全 峰 )
否 = 1,是 = 2
抗酸药
否 = 1,是 = 2
益生菌制剂 否 = 1,是 = 2
胃肠动力药 否 = 1,是 = 2
免疫抑制药 否 = 1,是 = 2
B族维生素 否 = 1,是 = 2
口服钾制剂 否 = 1,是 = 2
1.3 统 计 学 方 法 对 调 查 资 料 进 行 统 一 编 号 , 用 Excel 2003 进 行 数 据 录 入 , 采 用 SPSS 11.0 进 行 非 条 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时采用 backward(后 退法)剔除变量。 2 结果 2.1 均衡性检验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进行均
3150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年 第 25 卷 第 18 期
·调 查 研 究·
肠内营养患者药物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调查
赵秋玲 杨全峰 李富军 王慧霞
摘 要 目 的 :调 查 药 物 与 肠 内 营 养 患 者 发 生 腹 泻 的 关 系 。 方 法 :将 2006 年 9 月 1 日 至 2008 年 9 月 30 日 在 兰 州 军 区 兰 州 总 医 院 住 院 且 在 肠 内 营 养 支 持 期 间 发 生 腹 泻 的 81 例 患 者 列 入 病 例 组 ,未 发 生 腹 泻 的 114 例 患 者 列 入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人员通过问诊、医嘱、护理记录、检验结果等收集患者的疾病严重度、排便、 用 药 等 情 况 。 对 获 取 的 资 料 用 非 条 件 Logistic 回 归 进 行 单 因 素 和 多 因 素 分 析 。 结 果 :11 个 变 量 进 入 单 因 素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 筛 选 出 4 个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的 相 关 变 量 为 危 险 因 素 , 分 别 为 疾 病 严 重 程 度 (OR = 3.137)、 抗 酸 药 (OR = 3.883)、胃 动 力 药 (OR = 5.875)、钾 制 剂 (OR = 3.839)。 经 多 因 素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胃 动 力 药 (OR = 6.408)、抑 酸 药 (OR = 5.488)、钾 制 剂 (OR = 5.164)为 危 险 因 素 。结 论 :药 物 是 肠 内 营 养 患 者 发 生 腹 泻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临 床 医 师 对 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要谨慎用药。
表 3 单 因 素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因素变量 疾病程度 血清白蛋白 注射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 激素 助消化药 抗酸药 益生菌 0.852 0.391 0.586 -0.179 1.357 -487 1.771 -0.621 1.345
表 2 影响因素赋值表
因素名称
赋值
腹泻
否 = 1,是 = 2
病情严重度 病情一般 = 1,病重 = 2,病危 = 3
血清白蛋白值 ≥35 mmol/L = 1,25 ~ 35 mmol/L = 2,≤25 mmol/L = 3
注射用抗生素 否 = 1,是 = 2
口服抗生素 否 = 1,是 = 2
激素
象均来自 2006 年 9 月 1 日至 2008 年 9 月 30 日兰州 军区兰州总医院的住院患者。 根据腹泻的判断标准将 行肠内营养支持后发生腹泻的患者编入病例组,未发 生 腹 泻 的 患 者 编 入 对 照 组 ,病 例 组 81 例 ,其 中 男 66 例,女 15 例,年龄(56.4 ± 25.16)岁,对照组 114 例,其 中 男 92 例 ,女 22 例 ,年 龄 (55.1 ± 22.41)岁 。 排 除 标 准:患有炎性肠道疾病、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原有 腹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非现患病者。 1.2 方法 1.2.1 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为避免营养素组成、总体 用量和给予温度、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所有研究对象 均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能全素、能全力)、肠内 营养输液泵, 通过鼻胃管途径全天 24 h 持续 滴 注 的 方法,使用恒温加温器控制温度,从低浓度低速度开 始,先加容量再加浓度直至达到目标需要量。 肠内营 养支持分 2 个期,适应期 1 周(剂量未达到目标需要 量,肠道尚未耐受)和观察期 1 个月(剂量已达到目标需 要量,肠道能耐受)。 全程规范操作,避免营养液污染, 每周将所有物品进行细菌培养,并登记在记录本内。 1.2.2 资料收集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调查人员通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年 第 25 卷 第 18 期
过问诊、医嘱、护理记录、检验结果逐项填写。 调查人 员由经过培训的临床营养专业人员组成。 调查内容包 括 : (1) 患 者 排 便 情 况 ; (2) 疾 病 的 严 重 度 ; (3) 临 床 用 药情况。 病例组资料收集时间为观察期间发生腹泻前 1 周的临床数据,两次以上取平均值;对照组资料收 集时间为观察期 1 个月内的临床数据,两次以上取平 均值。 1.2.3 腹泻判断标准 根据 Hart 腹泻记分法[3](表 1), 对 24 h 内每次粪便评分的值相加, 得 到 当 天 的 总 分 值,总分≥12 分即认为患者存在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药物; 肠内营养
Survey of risk factors for drug-associated diarrhea in patients under enteral nutrition ZHAO Qiu-ling *, YANG Quan-feng, LI Fu-jun, WANG Hui-xia. * Department of Nutriology, Lanzhou General Hospital, Lan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f diarrhea with drugs in patients under enteral nutrition. Methods Patients undergoing enteral nutrition in Lan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 from Sep 2006 to Sep 2008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81 patients with diarrhea were enrolled in case group, and 114 patients without diarrhea were assigned in control group. Data about the statu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n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11 variates were included in un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and 4 of they were of significance: severity of disease (OR = 3.137), antiacid (OR = 3.883), dynamical medication (OR = 5.875), and potassic preparation (OR = 3.839).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dynamical medication (OR = 6.408), antiacid (OR = 5.488), and potassic preparation (OR = 5.164)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Drug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diarrhea in patients under enteral nutrition, clinicians should be more cautious to use medication in patients unde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