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学-被子植物分类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分类学

被子植物分类学
• 叶缘的类型:锯齿、牙齿、锐锯齿、顿锯齿、裂 缺等;
• 叶基的类型:心形、圆形、楔形、箭形、戟形等。
• (4)花
• 花的类型:典型花、不完全花、合瓣花、离瓣花、单被花、 双被花、多被花等;
• 花序的类型: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 伞形花序、伞房花序、聚伞花序、蝎尾状聚伞花序、头状 花序、隐头状花序、穗状花序、复穗状花序、肉穗状花序、 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等;
• (3)叶
• 叶的类型:单叶、条形叶、心形叶、卵形叶、倒 卵形叶、阔卵形叶、披针形叶、针状叶、剑形叶、 复叶、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一回羽状复叶、二 回羽状复叶、多回羽状复叶等;
• 叶脉的类型:羽状脉、网状脉、平行脉、射出脉、 羽状网脉、掌状网脉等;
• 叶尖的类型:渐尖、尾尖、突尖、锐尖等;
• ① 沙参属植物亲缘关系的分析。见教材397页。
• 遗憾的是,该方法也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作为经 典分类方法的的补充。
• 四、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 1、系统概况
• (1)分纲:分木兰纲和百合纲两纲。
• (2)分亚纲:11个亚纲。详见教材第369 页的图和370页至373页的文字说明。
• (3)分目及分科:分为83目383科。详见 教材第369页的图和373页至380页的文字 说明。
• ② 在蕨类的经典分类中,双蹄盖蕨属是否独立一直存在争议, 有将其归入蹄盖蕨属的提议。但是经此方法研究发现其染色 体基数为41,而蹄盖蕨属的染色体基数为40,有力的支持了 将该属独立,与蹄盖蕨属并列的观点。
• 3、化学分类学方法: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一 种以分析植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外形相似植物化学 成分的异同,从而判定其亲缘关系的植物分类方法。 该方法的研究条件要求较高,而且并不是全面分析 相似植物的化学成分,只是针对某些化合物的定性 或定量分析(例如:醌类、萜类和黄酮类),不能 单独使用,只能作为经典分类方法的的补充。具体 的应用事例有:见教材387~388页。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
被子植物,又称表皮植物,是生物界中最大最活跃的一类。

它们位于植物界的
三大界(被子植物界、发芽植物界和裸子植物界)中的第一大界,同时也是动植物界第一大类,由至少300个类组成。

在这些类中,植物学家们将它们分为13个科,并根据特征来名称。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如下:
1. 被子植物门:属于植物界三大界之一,是动植物界最大的类群,由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组成;
2. 发芽植物类:主要是无性繁殖的裸子植物;
3. 科苔藓植物:由许多单萜和双萜类植物组成;
4. 科维管束植物:它们的枝杈体缩小而畸形,由植物细胞的支管和变形细胞
组成;
5. 奋乃科:主要是叶菜类植物,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
6. 科蕨类植物:包括多萜植物和纤维植物;
7. 科单子叶植物:主要包括各种果树,如杏树、梨树等;
8. 科双子叶植物:包括榆树、红杨等;
9. 科被子花植物:由各种宝石花植物,如百合、康乃馨等组成;
10. 科蒴果植物:主要是芸香科的草莓和番茄;
11. 科苹果植物:主要包括蜂茅和梨等苹果属植物;
12. 科矮柱植物:其中有许多类别的木本植物,如柞树、橡树等;
13. 科忍冬属:主要有忍冬草、忍冬花等。

以上就是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它为植物学家识别和研究各类植物提供了重
要参考信息。

被子植物不仅仅是被子植物类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多种类型的植物,
如植物的花、叶、枝条等。

考虑到它们的多样性,分科表的构建为植物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和分类被子植物。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分科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分科

未来学习方向和目标
深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深 入学习被子植物分类学,掌握更
多的分类方法和技能。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除了被子植物分类学外,我还将拓 展学习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资源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拓展植物学相关领域
我将关注植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 成果和前沿动态,了解植物学的 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被子植物常见分科的基本特征和 分类依据。
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鉴定被子植物 科别的能力。
学习并实践被子植物分类的检索表使 用方法。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植物学实验常用工具
放大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 片等。
植物学实验常用试剂
碘液、甘油等。
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观察并描述被子植物代表植物 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
无性繁殖
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 等)直接长出新个体。这种方式能够 迅速扩大种群数量,但遗传多样性较 低。
被子植物繁殖策略
一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以快速生长和繁殖为主,生命 周期短,适应于环境变化较大
的环境。
多年生植物繁殖策略
注重资源的长期积累和利用, 生命周期长,适应于较为稳定 的环境。
克隆繁殖策略
、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
根据形态特征,利用检索表对 被子植物进行科别的初步鉴定

对初步鉴定结果进行验证,通 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 业教师,确认鉴定结果的准确 性。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 部分。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分析被子植物常见分科代 表植物的形态特征,总结 各科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被子植物分类(一)

被子植物分类(一)

五味子 Schisandva chinenesis (Turcz.) Baill.
多年生落叶灌 木.茎灰褐色。 皮孔明显。单 叶互生,叶柄 粗长,叶片薄, 稍膜质,宽卵 圆形或倒卵圆 形。花单性, 雌雄同株或异 株,乳白色或 粉白色,腋生 下垂。浆果球 形,熟时红色. 果实药用。
Back
(二)毛茛科
毛 茛 科 花 结 构
Back
聚合瘦果
毛茛属植物的花和花序
Back
毛茛属植物花纵剖
Back
萼片
蜜腺
胚珠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
1、毛茛属(Ranunculus) 2、铁线莲属(Clematis):铁线莲,威灵仙 3、黄连 (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根状茎黄色,叶 基生。为重要的中药。另提制黄连素,为抗菌止泻药。 4、乌头属(Aconitum) 5、翠雀属(Delphinium) 6、白头翁 ( 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 毛茛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多数为药用植物和有毒 植物,耧斗菜属、飞燕草、翠雀等花色鲜艳,花形奇特, 常栽培观赏。
分类的原则
初生的、原始性状 果 实 22.真果 种 子 21.单果、聚合果 次生的、较进化性状 21.聚花果 22.假果 23.无胚乳,营养贮存在子 叶中 24.胚弯曲或卷曲、子叶1 25.一年生 26.寄生、腐生植物
23.种子有发育的胚乳 24.胚小,直伸,子叶2
生 25.多年生 活 型 26.绿色自养植物
特征: 叶倒宽 卵形。花大, 顶生、白色, 先叶开放。 花被9片。雄 蕊、雌蕊多 数,聚合果. 为著名观赏 树种
白玉兰的花蕾
紫玉兰 M. liliflora Desr.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 1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 1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3. 莲科 Nelumbonaceae *K 4 - 5 C ∞ A ∞ G ∞ 水生草本, 有根状茎, 叶心形至盾状 花大单生, 两性, 雄蕊多数(200-400),螺旋排列 果实埋于海绵质的花托内 本科仅 1 属 2 种, 种子可埋藏 3 000年以上仍 可发芽 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根状茎: 藕 叶: 荷叶 花托: 莲蓬 坚果: 莲子
10. 壳斗科 Fagaceae 木本; 单叶互生, 羽状脉直达叶缘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总苞杯状或囊状,称壳斗 坚果 本科 6 - 8 属,800种;我国有 6 属,约300种 常见的有: 栗属 (Castanea) 如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构属 (Broussonetia)
无花果属 (Ficus)
8.大麻科 Cannabaceae
草本,无乳汁,花萼5,小坚果。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叶掌状全裂。
大麻 Cannabis sativa
9.胡桃科 Juglandaceae • 乔木,枝具片状髓,羽状复叶,花单性同株, 雄花成柔荑花序,果实为核果状或翅果。 • 胡桃属 Juglans 奇数羽状复叶,核果。
毛茛科
毛茛属 Ranuculus
毛茛花解剖
侧金盏属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统》中最终完善。

包括64个目和383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APG II 分类法。

目录木兰纲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Rosidae6. 菊亚纲Asteridae百合纲Liliopsida1. 泽泻亚纲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4. 姜亚纲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 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

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 目,69科。

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主要特点a.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

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目是最原始的。

b.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金缕梅目。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1

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1

本科主要特征
攀援或匍匐草本 有卷须 单叶互生,常掌裂,卷须侧生(即不与叶对生) 花单性,同株或异株 雄蕊5(看似3),三体雄蕊
子房下位
3心皮侧膜胎座 瓠果
本科常见属种
各种瓜
丝瓜、西瓜、黄瓜、苦瓜 木瓜、番木瓜不是本科物种
光果木鳖(罗汉果)、绞股蓝
棱角丝瓜
被子植物可以支持和适应更大面积的叶,增强了
光合作用能力
体态的多样性更明显
5.被子植物适应性更强
主要是陆生的 不少种类是水生的:金鱼藻属、狐尾藻属、黑藻属 少数种类是海生的:大叶藻
6.营养方式主要为自养
寄生:菟丝子属、列当属 半寄生:桑寄生属、槲寄生属 捕虫植物:猪笼草属、茅膏菜属、狸藻属 腐生:腐生天麻 共生:豆科
金铃花Abutilon striatum
苘麻 Abutlon theophrasti
壳斗科(山毛榉科)
栗(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雄花成直立的柔荑花序 雌花序位于基部
板栗花枝
板栗花序
壳斗囊球状,多刺。 A.花序基部为雌花序;B.壳斗横切,示一个雌花序内含 C.一朵雌花;D.一朵雄花 1.柱头;2.壳斗纵切;3.壳斗横切
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蒴果室背开裂 叶掌状3-5裂 副萼3,有尖齿
锦葵科主要特征
本科常见属种
锦葵属
棉属 木槿属
大麻槿、木芙蓉、吊灯扶桑
蜀葵属 苘麻属
大麻槿
花乳黄色
叶5-7裂
花心深红色
木芙蓉
吊灯扶桑
Hibiscus schizopetalus
常绿乔木。叶中部以上

植物分类学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学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类
性状:木本 叶:革质、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 花:单性,无花瓣,雌雄同株;雄花成柔荑花序,雌 花2~3朵生于总苞中;子房下位,3~7室,每室2胚 珠,仅1个成熟 果:坚果生于杯状或囊状总苞(称为壳斗)中
分布:6~8属800种,本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成分,分布广,用途大,在国民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半下位子房(G)。
大豆:↑K(5) C5 A(9)+1 G1:1:1-∞ 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合生,5裂;花瓣5离生
雄蕊10枚,9枚合生,1枚分离;子房上位,由 1心皮组成,1室,胚珠多数,
苹果: * K5 C5 A ∞ G( 5 : 5 : 2 ) 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离生;花瓣5,离生
2裂……………………………………………………………(5)石栎属Lithocarpus
(八)花程式与花图式
1、花程式(flower formula):花的形态结构 用符号及数字列成公式来表明。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K:花萼, +:轮, ( ):联合。
C:花冠, A:雄蕊群, G:雌蕊群(心皮数、子房室数、每室胚珠数) P:花被。 子房的位置:上位子房(G),下位子房(G),
白栎
青冈属
• 多为常绿乔木。雄 花序下垂;雌花单 生,子房3—5室。 坚果,仅基部为总 苞所包,鳞片环状 。
6、锦葵科 *K5C5A(∞)G(3-∞:3-∞) • 纤维发达 • 单叶互生,常为掌状叶,托叶早落 • 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 • 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 中轴胎座 • 蒴果或分果
被子植物
一般特征 • 1 具有真正的花 • 2 具有雌蕊 • 3 具有双受精现象 • 4 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辐射对称; “↑”:花两侧对称; “♂”:雄 花; “♀”:雌花; ♂/♀:雌雄异株; (♂♀)雌雄 同株。
皮部中有了筛管。 3、配子体高度简化。 4、双受精作用和三倍体胚乳。
种类最多,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与们生活息 息相关。(见书p289被子植物生活史)
植物界进化的规律
从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并沿着孢子 体逐渐占绝对优势,配子体高度简化的方向发展。
藻类、菌类、地衣、苔藓





(见书p294图7-3)
叶基:
1、心形 2、垂耳形 3、箭形 4、楔形 5、戟形 6、圆形 7、偏形
叶缘:
1、全缘 2、锯齿 3、牙齿 4、钝齿 5、波状
叶裂:
掌状: 1、浅裂 2、深裂 3、全裂 羽状: 1、浅裂 2、深裂 3、全裂
脉序:
1、掌状脉 2、羽状脉 3、平行脉 4、射出脉
植物系统与分类©
第一章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林奈的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赫凯的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
物界。 *科帕兰的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
界;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维德克的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
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代代Biblioteka 蕨类 裸子、被子植物 植物
第三章 被子植物分科形态术语
一、茎: 茎的性质: 木本植物— 多年生,茎含大量木质,坚硬。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
草本植物—
一年生—在本年内完成其生活周期。 二年生—需跨越二个年份完成其生活周期。 多年生—有地下营养繁殖器官,可生活多年。
二、高等植物
1、苔藓植物门 2、蕨类植物门 3、裸子植物门 4、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 低等植物
特征: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 2、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
新的植物体。 4、常生活于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有藻类、菌类、地衣三大类共11个门。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种 Species
亚种?变种?变型 ?品种?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法则
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双名法:属名+种名 例:稻 Oryza sativa L. 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苹果 Malus pumila (L.) Mill.
第四节 植物检索表应用
茎的生长习性
直立茎 平卧茎 匍匐茎 攀援茎 缠绕茎
二、叶
叶序: 1、叶互生 2、叶对生 3、叶轮生 4、叶簇生
叶形:
1、卵形、倒卵形 2、阔卵形、倒阔卵形 3、披针形、倒披针形 4、圆形 5、阔椭圆形、长椭圆
形 6、条形 7、剑形
叶尖:
1、渐尖 2、锐尖 3、尾尖 4、钝尖 5、尖凹 6、倒心形
复叶:
1、羽状复叶 (奇数、偶数) 2、掌状复叶 3、三出叶 4、单身复叶
三、 花
(一) 花序: 无限花序(向心花序): 1、总状花序 2、穗状花序 3、葇荑花序 4、圆锥花序 5、伞房花序 6、伞形花序 7、头状花序 8、隐头花序
有限花序(离心花序): 1、二歧聚伞花序 2、多歧聚伞花序
二歧分类原则 (拉马克)—把植物的所有特征分为相对的
两个分支性状,依次下去,直到科属种检索表的终点。
定距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
一、低等植物
1、藻类植物:蓝藻门、眼虫藻门、绿藻门、金藻门、 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7个门。
2、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等3个门。 3、地衣植物门
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四 个门。
四、 被子植物门
特征:
1、种子或胚珠包被在果实或心皮中。 2、孢子体高度分化,木质部中有了导管;韧
(八) 胎座类型:
1、边缘胎座 2、侧膜胎座 3、中轴胎座 4、特立中央胎座 5、基生胎座 6、顶生胎座
(见书p303图7-16)
(九)胚珠类型: 1、直生胚珠 2、弯生胚珠 3、横生胚珠 4、倒生胚珠
花程式、花图式
一、花程式:用简单的符号表示花的各部分特征
K:花萼(Kalyx );C:花冠(Corolla); A:雄蕊(Androecium);G:雌蕊(Gynoecium); P:花被(Perianth); A4:表示雄蕊4; C0生:;表A示2+花4雄瓣蕊缺2轮;,A ∞外:轮雄2,蕊内多轮数4;; A(∞):雄蕊多数,合 G:子房上位; G:子房下位; G:上下各加一横线,子房半下位; G(珠2:数2:目∞);依次表示该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和每室胚
(见书p298图7-8)
(二) 花冠:
1、筒状 2、漏斗状 3、钟状 4、轮状 5、唇形 6、舌状 7、蝶形 8、十字形
花瓣的排列: 1、镊合状 2、旋转状 3、复瓦状
(见书p299图7-9 和 p300图7-10)
(三) 雄蕊类型:
1、单体雄蕊 2、二体雄蕊 3、多体雄蕊 4、聚药雄蕊 5、二强雄蕊 6、四强雄蕊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法—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选择
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标准。
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
分类标准。
问题: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分类?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界 Kingdom
门 Division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见书p300图7-11)
(四) 花药着生方式:
1、基着药 2、背着药 3、丁字形着药 4、个字形着药 5、广歧药
(五)花药开裂方式: 1、纵裂 2、孔裂 3、瓣裂
(六) 雌蕊类型: 1、单雌蕊 2、离生单雌蕊 3、复雌蕊
(七)子房位置: 1、上位子房 2、半下位子
房 3、下位子房 花瓣着生位置: 1、下位花 2、周位花 3、上位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