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代文学》PPT课件

《元代文学》PPT课件
• “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 不与你做媳妇,我请愿和你见官去。”
• “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 9
•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 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 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 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 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 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代文学
1
元杂剧的兴盛原因
• 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 戏剧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科举废行,轻视儒生
2
元杂剧的形成
• 元杂剧产生于金末元初的中国北方,是在前代“杂剧”的基 础上发展成的真正戏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 种戏曲形式,元杂剧首先在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 地区流传。到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一大批 优秀作家、作品活跃在全国各地,将元杂剧推向了鼎盛时期。
15
• 《汉宫秋》是一末本戏,汉元帝是剧中主角。
• 汉元帝:作为一国之君,竞保护不了自己宠爱的一个妃子,的确是一个 耻辱。一个国家的危亡竞然系在一位弱女子的身上,对于满朝文武来说 也是一个耻辱。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写他沉湎酒色,荒淫误国, 招致外敌欺凌,又写他的可悲遭遇,并通过他的口斥责那些不能保卫国 家的文武朝臣,太平时卖功,危难时想出以一个弱女子换取国家苟且的 坏主意,也正是对宋金亡国之臣的批判,有现实针对性,并通过汉元帝 对昭君的思念,渗入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 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形 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代文学(一)课件

元代文学(一)课件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第分1。9页,共86页。
(二)作品分析
1、《单刀会》《西蜀梦》
《单刀会》
内容: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
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
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
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
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
在关汉卿的笔下,赵盼儿仗义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颇有英豪之气的。如果说,在《单刀会》中,关汉卿把拯厄扶危的希望寄审在历史
人物身上,是在王侯将相中寻觅英豪;那么,在《救风尘》中,他实际上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运的办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他让
) 〕 醋葫芦 赵盼儿在得悉宋引章备受周舍的摧残时,扪心自问:“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这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第二折〔
❖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折” 相当于一场戏,每折戏要用同一宫调演唱。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
❖ “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重要补 充部分。
乐终场,但也曲折地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的命运。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第二十30一页分,。共86页。
3、《窦娥冤》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我国古代悲剧代表作.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分。第31页,共86页。
1)内容: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 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 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 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自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 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
16
❖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 角唱。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 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 汉元帝主唱
17
❖ 五、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 成
❖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 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
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
24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 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 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 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25
⑵白朴
❖ 生平: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 ,号兰谷。得其父亲好友元好问携带抚养 。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 参与政治 。
23
《窦娥冤 》
❖ 又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 剧情: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 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 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 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 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 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后 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 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 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 腾腾千层锦套头?
5
❖ 二、音韵上的区别 ❖ 词韵属于平、上、去、入四声系统 ❖ 曲韵则以当时北方语音为基础,平声分上平
、下平两类,没有入声,入声派入三声 ❖ 词可以换韵,而曲不可换韵。

中国文学史课件元代文学备课讲稿

中国文学史课件元代文学备课讲稿
第十五页,共83页。
话本(huàběn)小说的体制
❖ 入话(头回)、正话、结尾 ❖ 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
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联系,或与故 事的主人公相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 个与些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 “权做个‘得胜头回’”, 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述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显然,入 话的设置,乃是说话人为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 安排,也含有(hán yǒu)引导听众领会“话意”的动机。 ❖ 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 出。 ❖ 结尾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 之类套话作结。
第二十七页,共83页。
第三章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生平与作品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
钟嗣成《录鬼簿》: 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 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 鬼何异?……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 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著在方 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 鬼而不鬼也。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bēiwēi),职 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
第十九页,共83页。
萧相恺《宋元小说史》
❖ 1. 鲜明的平民性。这是说话最为基本的一个特征,其 他特征是由它决定的。它包括思想内容(nèiróng)的平 民化,语言等表现因素的通俗化。
❖ 2. 较强的娱乐性。 ❖ 3. 极强的商品性。 ❖ 4. 思想内容(nèiróng)与审美意识的世代积累性。
第二十页,共83页。
第十六页,共83页。

元代文学课件

元代文学课件

结构严谨:采 用四折一楔子
的结构形式
语言生动:运 用口语化、生
活化的语言
表演形式多样: 包括唱、念、 做、打等多种
表演形式
角色鲜明:人 物形象鲜明,
性格各异
音乐优美:采 用元曲音乐, 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
特点:元代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代表作家:元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有元好问、刘因、王恽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 历史价值。
元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明了,注重表达 思想
注重情感表达,情感真挚
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注重结构布局,条理清晰
第六章
元代文学的影响和地 位
元代文学发展历程
元代文学的兴起: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
元代文学的发展:元曲、杂剧等文学形式逐渐兴起,成为元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元代文学的高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文 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文学的衰落:元朝灭亡后,元代文学逐渐衰落,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散曲的代表作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代表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代表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五章
元代诗文
元代文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元代文学 ppt课件

元代文学  ppt课件
等。
PPT课件
12
第二节 关汉卿的《窦娥冤》
(一)《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它的素材源 于民间传说的“东海孝妇”的故事。简述《窦娥冤》 的故事情节。
1、窦娥形象分析 2、三桩誓愿的正负面效应: 3、鬼魂复仇清官昭雪的意义: 4、窦娥悲剧生成的原因: 5、《窦娥冤》的艺术特色:以巧为巧,剧脉曲折,治繁
PPT课件
9
第二章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个性 1、生平: 其生平仅能凭一些片断材料得知:钟嗣成 《录鬼簿》中说他是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 尹。 邾经《青楼集序》说他“金之遗民,不屑仕进”可知 他是同金入元的但很难断定他从仕社会地位。入元可 能并未出仕,仅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 都的戏剧界。
也比较繁荣。代表作家有——虞集、杨载、范椁、揭 斯。 3)元诗的真正高潮是奇材益出的后期,主要作家有萨都 剌、杨维桢、顾瑛、王冕等。
PPT课件
5
元杂剧的发展
第一节 戏曲的渊源与元杂剧的体制
一、“戏曲”一词释疑 二、戏曲的渊源 三、 元杂剧的体制
(一) 结构:通常是以四折一楔子为一本表 演一种剧目。
PPT课件
16
第三章 《西厢记》
一、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及生平 二、《西厢记》的故事渊源: 1、最早可追溯到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2、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西厢记》直接的素
PPT课件
14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二)《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由三个 性格鲜明的人物恰好地配合成一部喜剧。《望江亭》 全名《望江亭中秋切》中谭记儿面临杨衙内企图杀害 他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 弄,使他沦为阶下囚。 这两种剧本都把恶势力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在这里, 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表正义一方 的必要和合理的手段,这反映出市民社会的道德观念, 剧情因此而活跃。

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ppt课件

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窦娥冤》: • 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 极度恶化的生存空间 • 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 满腔怒火喷薄而出 • 人间正义的最终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 •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
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 200人,作品近600种。据明代臧晋叔 《元曲选》、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 选辑,现存元杂剧作品162种。 •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200多人, 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概述
• 元代文学大致可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 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 领导的起义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止, 其间约134年。
丹、女真等族 •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
其他民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二、文学概况

元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元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一)元杂剧的产生 元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 式之一,但决不是最早的戏剧,它的 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关于戏曲的起源。过去有种种说法, 例如,王国维的起自巫觋说;孙楷第的傩 礼——傀儡——戏曲说;还有一般起自“优 孟衣冠”说等,其中以周贻白的“综合形成” 说最近事实,最有说服力。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5> 舞台演出 一个角色主唱是元杂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特点。 虚实结合,以虚为主,是元杂剧舞台演出的 又一重要特点。 元杂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就是程式化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三、其他文学形式 1. 南戏 南戏是比北曲杂剧更加古老的 剧种,早在宋宣和之后,南渡之际即已出现,当 时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此后却长期 流传于民间而默默无闻。到了元代末年,由于高 明等文人的加工、创作,才重新兴盛起来,产生 了《琵琶记》和“荆、拜、刘、杀”四大传奇。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周贻白先生认为:戏曲是由“俳优”或 “倡优”装扮人物作表演开始,然后进而结合其它 艺术构成一种综合的发展。这样才逐渐形成后世的 ‘杂剧’或‘南戏’一类体制。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唱、做、
念、打缺一不可。 简单地说,元杂剧就是在金
院本和说唱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 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 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 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 剧本。
绪论 元代文学概述
元杂剧的发展可分成前后两期,即从金 末至元成宗大德年间,约六十多年为前期,从大 德年间( 1297 — 1307 )至元末,约半个多世 纪为后期。
前期杂剧创作中心在大都,最活跃的 年代是元世祖至元到元成宗大德年间。后期杂剧 中心南移,杂剧渐趋衰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构: 一本四折,个别有五折、六折、折,既是故事情 节的自然段落,又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折的乐 曲相当于散曲的一套。 另有楔子 尾部有题目和正名: 如: 后嫁婆婆忒心偏,守志烈女意自坚 汤风冒雪没头鬼,感天动地窦娥怨
范天章政府差官 包待制陈州粜米 12
二、脚色
约可分为三类: 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有副末、冲 末、小末、大、二、三末、外末、末泥。 旦:女角:正旦、副旦、外旦(第二主角)、 贴旦、小旦、花旦(妓女)色旦、搽旦(打 浑)老旦、魂旦 一人主唱决定为旦本戏或末本戏 净:刚强狞猛者 杂角如孤、细酸、卜儿、徕儿等
4
3、思想文化方面,杂糅传统思想与各种 宗教来统治人民,同时又带有游牧部族 的固有特性。
5
二、元代文学特点
1、代表了新的趋势,即文学对象的下移; 白话文学大发展;叙事文学大发展。 2、文学的价值发生改变,功利性、娱乐 性增强。 3、各体文学样式并进,成绩最突出的是 “元曲”。 元曲定义: 广义指散曲和杂剧;狭义专指杂剧。
27
三、歌颂英雄人物的历史剧
中国文学史(二)
绪论
1
元代社会历史特点:
一、版图辽 阔,促进南 北各民族文 化东西方各 地区文化交 流。
2
3
2、元朝统治者残酷实行阶级与民族压迫, 政治极为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民族矛盾: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阶级矛盾: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匠、八倡、九儒、十丐”(谢枋得《叠山 集》)。
6
第一章:杂剧的兴起与繁荣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一次高度评价元曲 此前有元末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 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明•臧懋循《元曲选》等同样如此。 大多正统评论者鄙视之,视为诲淫诲盗。
7
王国维曰: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 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录,后 世硕儒皆鄙弃不复道,而为此学者大率 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子以余力及此亦 未有能观其会通,窥其奥者,遂使一代 文献郁湮沈晦者且数百年,愚甚惑焉。
13
三、演出
唱、科、白三部分 唱:代言体方式由主角唱,可抒情、叙 事、议论描写。主角并不限定某一具体 人物,可以分别扮演不同人物,如《单 刀会》中正末第一折扮乔公、二折扮司 马徽、三四折扮关羽。 白:说白、宾白;有对白独白旁白等。
14
科:又叫科介,包括演员表演情态戏剧 动作等舞台提示 一是做工,重在表情动作;如“做悲 科”、 “拔斧砍旗科”、做叹科、把盏 科、做寻思科、做意科; 二是武工 此外还有歌舞、后台效果,如雁叫科、 “内做风科”等。
8
第一节:中国戏曲的孕育和形成 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周秦歌舞和俳优——两汉百戏角抵——唐 代歌舞戏和参军戏——宋金杂剧
9
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 因
(一)、元杂剧是元代都市畸形发展的产物 (二)、蒙古贵族对歌舞戏曲的喜爱也促成 之 (三)、元代知识分子的遭遇是大批杂剧作 家涌现、促进繁荣的直接原因。 知识分子无处仕进和不屑仕进 1237——1314废除科举,仁宗延佑二年 (1315)才恢复。
10
朱经《青楼集序》: 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 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 流连光景。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
明•胡侍《真珠船》: 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 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 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
11
第三节:元杂剧的体制
一是间接原因:高利贷 二是直接原因:贪官污吏、恶霸横行 窦娥的艺术形象 两方面性格:
Hale Waihona Puke 25鲁斋郎 宋代背景影射元代,情节将矛头直指最 高统治者,闪现进步的民主思想光辉。
蝴蝶梦 故事情节感人。
26
二、描写妇女生活的风情喜剧
代表作《救风尘》 《望江亭》 《调风月》、 《拜月亭》 此外还有《谢天香》、《金线池》等。 女主人公或机智勇敢,或执着追求爱情
20
《元曲选序》:躬践排场,面傅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录鬼簿》: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 捻杂剧班头。 当时称高文秀为小汉卿,沈和甫为蛮子 汉卿。
21
《录鬼簿》载其剧目五十多, 王国维《曲录》载六十三个。 现存十七个。
22
第二节杂剧思想内容
一、反映当时尖锐矛盾,歌颂人民反抗 斗争的公案戏 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18
[南吕]一枝花 杭州景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 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 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 集。
[双调]大德歌 冬
19
三、结交书会艺人,亲身参加舞 台实践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轻裁是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 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摇四壁翡翠浓阴, 射万瓦琉璃色浅。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选)
二、性格倔强,不屑仕进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 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 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 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17
多才多艺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 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 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 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 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 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 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 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15
四、乐曲
杂剧曲子采用联套形式,将几个不同宫 调的套曲联为一体,一个套曲即相当于 散曲的一个套数,由宫调相同的几只或 十几支曲子连缀而成。 元代杂剧用的北曲联套,一般是每本戏 四折,四个套曲, 元代南戏则用南曲联套所用套曲更多。
16
第二章:关汉卿
第一节:生平 一、生平多阙,名不详,汉卿其字也,号 已斋叟,大都人
(一):窦娥冤故事的演变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所写东海孝 妇
23
(一):窦娥冤故事的演变和杂 剧主题与意义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所写东海孝 妇故事 《搜神记长老传》孝妇周青,已具反抗 王实甫、梁进之创《于公高门》杂剧 关汉卿进一步提炼,与元代现实相结合。 揭示出更普遍的社会意义
24
悲剧两大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