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方法染色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可以使物体表面获得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常用的染色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

1. 染色剂染色法染色剂染色法是最常见和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

它使用染色剂将颜料分子渗透到纤维或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染色剂可以根据不同的物质和纤维进行选择,如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中性染料等。

这种染色方法适用于纺织品、皮革等材料的染色。

2. 涂料染色法涂料染色法是一种将颜料通过涂层的方式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涂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质地,如油漆、颜料等。

涂料染色法适用于木材、金属、塑料等材料的染色,可以使物体表面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

3. 溶液染色法溶液染色法是一种将溶解的染料涂覆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溶液染色法适用于吸附性较强的材料,如纸张、布料等。

染料溶液可以通过浸泡、喷涂等方式涂布在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4. 电化学染色法电化学染色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颜料沉积在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它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传导,使电极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将颜料沉积在物体表面。

电化学染色法适用于金属、陶瓷等材料的染色,可以获得色彩鲜艳且均匀的效果。

5. 热转印染色法热转印染色法是一种将颜料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转印到物体表面的染色方法。

它通过热压将颜料转印到物体表面,使其获得所需颜色。

热转印染色法适用于纺织品、陶瓷等材料的染色,可以实现图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材料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使物体表面获得理想的颜色效果。

无论是纺织品、皮革、金属还是塑料,都可以通过染色方法实现颜色的变化,为产品增添美感和价值。

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不断推进,染色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色彩。

常用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方法.

7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8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网织红细胞染色方法
一、概述: 根据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成熟程度将其分为五型: 花冠型、丝球型、网型、破网型、点粒型。网织红细胞经 体外活体染色后,显微镜下凡含有两个以上的深染颗粒或 具有线网状结构的无核红细胞,即为网织红细胞。WHO 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色液,因其对网织红细胞染色力强且 稳定而被首推。
15
革兰染色法
三、注意事项: 1、涂片: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蘸取菌液直接在玻片 上涂布;若是菌落,先取生理盐水1滴,置于玻片上,用 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 2、干燥: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 3、固定:多采用加热固定,目的在于保持细胞原有的 形态和结构,杀死细菌,使染料易于着色,并是细菌附着 于玻片上不易脱落。自然冷却后在染色。 4、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脱色时间,如脱色过度, 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 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 菌。因此必须严格把握脱色时间。
11
Miller窥盘法
由于目测计数误差较大,用Miller 窥盘法可减低标准误,特别是 RBC较少时. 盘:厚1mm,直径19mm,圆玻片上 划出格子:大方格内Ret/(小方格 内RBCx9)X100%
网织红细胞
13
革兰染色法
一、基本原理: 革兰染色是细菌最基本的染色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 菌落涂片。细菌的等电点较低,约在PH2-5,一般情况下 细菌带负电荷,易于被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碱 性复红)着色。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紫色)和 革兰阴性(红色)两类。
常用的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

常用染色设备及染色方法染色设备是一种常用于给织物、纱线、纤维等材料上色的工具。

不同的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类型和染色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

一、常用染色设备:1.染色机:染色机是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染色设备,通常通过浸泡、加热和搅拌来实现染色。

染色机可以分为封闭式染色机和开放式染色机两种,封闭式染色机适用于色差要求较高的染色,而开放式染色机常用于大批量染色。

2.染缸:染缸是一种常用的小规模染色设备,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染缸可用于手工染色和小批量染色,操作简单,染色均匀。

3.染色槽:染色槽是用于特定颜色染色的设备,通常用于染色坚固且不易褪色的织物。

染色槽可根据需要调整染色温度和时间,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4.染色桶:染色桶是用于手工染色的设备,通常由木材或塑料制成。

它适用于小规模染色和特殊效果染色,如渐变染色等。

5.喷涂染色机:喷涂染色机是一种先进的染色设备,通过高压喷嘴将染料均匀地喷洒到纺织品上。

喷涂染色机可实现复杂的图案和细腻的染色效果。

二、常用染色方法:1.浸染法:浸染法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通常用于大规模染色。

在浸染法中,将待染材料浸入染液中,经过一定的时间浸染出理想的颜色。

2.冷染法:冷染法是一种低温染色方法,适用于纤维材料或不耐热的织物。

在冷染法中,染液通常在室温下使用,不需要加热。

3.热染法:热染法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适用于耐热的织物。

在热染法中,染液经过加热,使其与织物更好地结合,以获得持久的染色效果。

4.压力染色法:压力染色法是一种效果好且持久的染色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材料的染色。

在压力染色法中,通过将染料和材料一同放置在封闭容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染色。

5.喷洒染色法:喷洒染色法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和织物的染色方法。

染料通过喷洒机均匀地喷洒到材料上,以实现丰富的图案和细节效果。

以上是常用的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不同的设计和制造要求会选择不同的染色设备和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染色方法
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
1. 革兰氏染色法:根据细菌细胞壁的不同组成,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该方法使用革兰氏紫染料染色,然后使用碘酒处理和洗涤,最后用洋红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 厌氧杆菌染色法:用甲基蓝和碘溶液混合物染色,可以区分厌氧杆菌和其他菌种。

3. 浓缩染色法:用詹氏菲洛染料染色,然后用酒精淋洗和乙醚蒸发,最后用洋红染色。

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结构等细节。

4. 封闭染色法:将细菌培养在带有染色剂的琼脂上,细菌会吸收染料并形成深色颗粒。

5. 微胞溶解染色法:将细菌培养在含有亚甲蓝的琼脂平板上,细菌会吸收染料并产生颜色。

6. 阴离子染色法:使用负电染料如酸性染料贾氏深蓝染色或卡尔巴查染色,细菌细胞呈现颜色。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帮助鉴定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组成,辅助进行细菌分类和鉴定。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常用染料染色方法
一、活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未经电化学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化学(酸/碱)反
应与待染物质结合形成染色分子,从而使染料进入物质内部染色的方法。

活性染料染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溶性染料染色,另一种是溶剂染料
染色。

1、水溶性染料染色
水溶性染料染色是指在水性溶液中直接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
子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

水溶性染料染色常
被用于纤维或有机物的染色,例如可以用苯胺类、偶氮类及芴胺类染料来
染色纤维,也可以用芴胺类染料染色树脂。

2、溶剂染料染色
溶剂染料染色是指在溶剂中溶解染料分子,然后将染料分子和待染物
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溶剂染
料染色常用来染色金属、玻璃、塑料等,如芴胺类染料可用于镀锌、镀铝,苯胺类染料用于染色橡胶,芴胺类染料用于染色塑料。

二、电化学染料染色
电化学染料染色是指在物质表面先进行电化学处理,然后将染料分子
和待染物质中的官能团结合,并将其固定在物质表面,以达到染色的效果。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细胞染色方法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包括:
1.吉姆萨染色法:使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可用于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形态结构。

2.荧光染色法:使用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特定结构、蛋白质或核酸等。

3.伊诺金染色法:使用伊诺金染料,主要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别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4.嗜酸染色法:使用嗜酸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酸性结构和胞质。

5.嗜碱染色法:使用嗜碱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碱性结构和胞质。

6.免疫组化染色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结合,再使用染料标记抗体来观察和定位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

7.核酸染色法:使用DNA或RNA特异性的染料,能够染色细胞内的核酸,常用于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等研究。

8.血液细胞染色法:包括委氏染色法、中日染色法等,用于观察和鉴定血液细胞
类型和形态变化。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根据需要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细胞。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

常用染色方法范文染色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技术,可用于纺织、印刷、绘画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1.饱和染色法:饱和染色法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之一、首先,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形成染料溶液。

然后,将待染的物质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以便其吸收染料。

浸泡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料分子会渗透到纤维内部,并与其结合,使其呈现出所需的颜色。

2.印花法:印花是将染料直接印在织物上的一种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复杂的图案和色彩变化。

印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手工操作、移印、丝网印刷等。

首先,将染料溶液或染料混合物涂在印花模板上,然后用印刷机或手工工具将染料转移到织物上。

最后,织物通过固色、洗涤等处理,以固定染料并增强色彩的持久性。

3.遮蔽法:遮蔽法是一种用遮盖物来阻止染料接触染色物质部分区域的染色方法。

常见的遮盖物有蜡、纸、橡皮膏等。

首先,在待染的物质上涂抹或刻画出所需的图案,然后使用遮盖物将未涂抹区域保护起来。

接下来,将染料溶液涂抹在被保护的区域上,以使染料渗透到染色物质中。

最后,使用漂白剂或洗涤剂去除遮盖物,暴露出未染色的区域,形成明暗对比。

4.冷染法:冷染法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一种染色方法。

与常规的染色方法不同,冷染法不需要使用热水、蒸汽或其他加热设备。

染料通过渗透和扩散过程,与染色物质结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染色温度敏感的材料,因为它不会引起材料收缩或变形。

5.手染法:手染法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染色方法,主要用于织物和纤维艺术品的染色。

这种方法需要手工操作,染料通常由天然材料制成,如植物、昆虫和动物提取物。

首先,染料溶液制成,并加入盐和酸等辅助剂以提高染色效果。

然后,待染的材料浸泡在染料溶液中,手工搅拌,以确保染料均匀分布。

最后,染料固定和洗涤,以使颜色持久。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染色物质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染色方法,可以得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

各种染色方法及应用染色方法是将其中一种溶液或固体直接或间接地涂在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发生染色变化的方法。

不同的染色方法具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1.偶氮染色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其特点是染色剂会通过偶氮键与物体表面发生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染色物质。

这种染色方法应用广泛,常用于纺织品、皮革、画布等材料的染色。

2.免疫染色法:免疫染色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染色方法,常用于细胞与组织学研究中。

它利用抗体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标记抗体的染色剂对目标抗原进行染色,从而实现对细胞或组织中其中一种蛋白质的定位和检测。

3.基础性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基于酸碱中心的化学反应,常用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酸性染料主要用于染色细胞核和酸性细胞组分,碱性染料主要用于染色细胞质和碱性细胞组分。

基础性染色法在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利用荧光染料的特性进行染色的方法。

荧光染料在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后,能够发射出可见光。

这种染色方法常用于细胞与组织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和分析。

5.铅盐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利用铅盐与一些物质产生沉淀反应,从而在物体表面生成一层颜色。

铅盐染色法常用于建筑材料(如石膏、水泥等)的染色,同时也可用于鉴定纤维、纤维素素质等。

6.显色剂染色法:显色剂染色法是利用显色剂与一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颜色的原理进行染色的方法。

这种染色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组织学等领域的染色技术,用于显示细胞和组织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分布和含量。

7.包裹染色法:这种染色方法是指将其中一种物质(如蜡、树脂等)包裹在物体表面,然后通过对包裹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包裹染色法常用于生物学实验中对载玻片进行固化、染色和显微观察,以便进行组织学研究。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不同的染色方法在不同领域具有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对于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

(5)吸干或烘干,镜检。

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抗酸性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
(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
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

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

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
(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2)抹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的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min,或者染色数小时至24h,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

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等呈其它颜色。

视野常呈淡红色。

6.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美蓝溶液美蓝1g,95%酒精10ml,蒸馏水100ml。

将美蓝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②碱性复红溶液碱性复红0.03g,95%酒精1ml,蒸馏水99ml。

将碱性复红溶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

(2)染色法
①涂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美蓝溶液,将玻片至火焰上面加热至发生蒸汽为止。

②水洗,以碱性复红溶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后、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7.结晶紫福尔马林荚膜染色法
(1)染色配制
①结晶紫福尔马林染色液结晶紫10g,福尔马林溶液100ml。

混合使其完全溶解,隔夜过滤。

②碱性复红溶液见前:克利特氏荚膜染色法
(2)染色法
①涂片用结晶紫福尔马林染色液染色0.5—1min。

②水洗后,以碱性复红染色液复染15—30s。

③水洗、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深蓝色,荚膜呈淡红色。

8.番红染色液荚膜染色法
(1)染液配制番红(或沙黄)0.7g,95%酒精20ml,蒸馏水15ml。

将番红溶解于酒精内,再加蒸馏水混合而成。

(2)染色法
①涂片滴加番红染色液,将玻片置火焰上加热至发生蒸气约5min。

②水洗、吸干、镜检。

③染色后,菌体呈暗红色,荚膜呈淡黄色。

9.赫斯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龙胆紫酒精溶液龙胆紫酒精饱和液5ml,蒸馏水95ml。

②硫酸铜水溶液硫酸铜20g,蒸馏水100ml。

(2)染色法
①涂片加热固定,将龙胆紫酒精溶液滴加于玻片。

将玻片置火焰上微加热至见蒸气并保持蒸气约20min。

②用硫酸铜液代替水冲洗染液,用吸水纸吸干、镜检。

③染色后,菌体呈深紫色,荚膜呈浅蓝色。

10.安沙尼氏荚膜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1%结晶紫水溶液。

②20%硫酸铜水溶液。

(2)染色法
①将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②以1%结晶紫水溶液染色2min(不必加热),再以20%硫酸铜代水冲洗染液。

③吸干、镜检。

④染色后,菌体呈紫色,荚膜呈淡紫色。

11.苗列尔氏芽孢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
①媒染液5%铬酸液(铬酸5ml,加蒸馏水95ml)
②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液
③脱色液2%硫酸液(纯硫酸2ml,加蒸馏水98ml)
④复染液碱性美蓝
(2)染色法
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用媒染液染色10min,充分水洗,用炭酸酸复红液加温染色(最好在标本上覆盖一张滤纸)2min,水洗,用脱色剂脱色10s,水洗,用美蓝液复染1min,水洗,干燥、镜检。

结果:芽孢呈红色,菌体呈蓝色。

12.孔雀绿沙黄芽孢染色法
(1)染色液5%孔雀绿液,0.5%沙黄液。

(2)染色法
涂片火焰固定,加5%孔雀绿液微微加温染色30s—1min,至发生蒸气为止,待冷后水洗,再加沙黄液复染30s,水洗,干燥后镜检。

结果:芽孢呈绿色,菌体其它部分呈淡红色。

13.李富逊氏鞭毛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5%钾明矾水溶液10ml,20%鞣酸水溶液10ml,1%碱性复红酒杯精溶液10ml。

将上述三种溶液按次混合配成,如发生沉淀,用其上清液,本染液保存1周,复染液可用下列染液:美蓝0.1g,硼砂0.5g
,蒸馏水100ml。

(2)染色法
①所用的载玻片必须十分清洁无油脂、无划痕。

可将玻片先浸于重铬酸钾清洁液数天,用镊子取出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冲洗时切勿用手捏玻片),然后斜插于木架上,置37度温箱中任其干燥后备用。

②菌液最好用10—16h的幼年肉汤培养物。

若取自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则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置蒸馏水中制成轻度混浊的细菌悬液,切忌用接种环多作搅动,以免损伤鞭毛。

③挑取肉汤培养物或细菌悬液一环,轻置于玻片一滴,玻片作倾斜放置,使菌液沿玻片面顺向下流,自成一薄菌膜,置37度恒温箱内干燥。

④将上述染液滴加于涂片上,染10—15min,染色时间的长短随室温的高低而不同,如在冬季,可置于37度温箱内染色。

⑤轻轻地水洗1—2min。

⑥在室温或37度温箱内任其干燥后作镜检,细菌菌体及鞭毛呈红色。

⑦如需复染色,则用上述美蓝硼砂复染液在水洗后,染色10min,用水冲洗,干燥后作镜检。

菌体呈蓝色,鞭毛呈红色。

⑧良好的鞭毛染色涂片,应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见到大部分细菌菌体均附有鞭毛。

14.过碘酸锡夫氏真菌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甲液:1%过碘酸液乙液:碱性复红0.1g,95%乙醇5ml,蒸馏水95ml 丙液:亚硫酸氢锌1g,酒石酸0.5g
,蒸馏水100ml
丁液:1.22%饱和苦味酸液
(2)染色法
将标本在甲液中染10min,水洗后再用乙液染2—3min,置丙液中染30—40min,至玻片呈淡红色为合适,水洗1min,再置于丁液中染3min。

充分水洗至无黄色液体为止。

脱水、透明,树胶封固后镜检。

结果:真菌组织染色鲜红色。

15.中国蓝真菌染色法
(1)染色液纯石炭酸20ml,乳酸20ml,甘油40ml,蒸馏水20ml。

将上述成分混合,加温溶解后加入中国蓝0.05g,混合振荡即成。

(2)染色法
先将染色液加在载玻片上,将培养物被检样放在玻片上的染色液中,涂匀后覆盖盖玻片,微加温后镜检。

16.黑色素螺旋体染色法
(1)染色液配制黑色素5g,蒸馏水50ml。

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在溶液中加1%福尔马林作防腐剂,临用前过滤。

(2)染色法取被检物一滴,墨汁一滴混合后涂片,室温下放干燥后镜检。

结果:螺旋体无色发亮,背景呈黑色。

17.墨汁螺旋体染色法
(1)染色液印度墨汁5ml,蒸馏水20ml,震荡混合而成。

(2)染色法取被检物一滴,墨汁一滴混合后涂片,室温下放干燥后镜检。

结果:螺旋体无色发亮,背景呈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