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

合集下载

青光眼并发症的护理

青光眼并发症的护理
14 功能 锻 炼 : . 3 讨 论 . 14 1 术 后 双 膝 交 叉 练 习 。手 术 后 护 士 即 将 患 者 一 侧 腿 交 叉 搭 在 另 .. 关 节 镜 下 软 组织 松 解 治 疗 臀 肌 挛 缩 症 , 有 疗 效 可 靠 、 伤 小 、 苦 小 、 具 创 痛
恢复快等优点[ , 但手术 只是治 疗的一部分 , 必须加 强术后功 能训练 , 持之 以恒 , 才能取得肯定的康复效果 ; 期的功 能锻炼 是康 复的关键 , 早 多数 患者 因担 心 伤 口疼 痛 和 出 血 不 愿 早 期 锻 炼 , 士 应 耐 心 向 患 者 解 释 , 期 锻 炼 可 护 早 有效防止臀部肌肉和筋膜的粘连 , 是成 功愈后 的关键 。鼓 励患者 克服怕痛 关 节 屈 曲约 3 。 0。 的心理 ; 告知关节镜下软组 织松解 治疗臀 肌挛缩症其切 I很小 , 2 1 正确有效循 序 渐 进 的 锻 炼 不 会 引起 伤 口出 血 ; 常规 手 术 后 3天 下 床 进 行 锻 炼 时 间 J其 , 15 步 态 训 练 : . 导致 渗出增多 , 有可能影响伤 口愈 合 J 。而有 15 1 术 后 第 2天下 床 练 习行 走 , 者 挺 胸 抬 头 , 下 肢 向 前 平 伸 , .. 患 双 护 主要原因是因手术创 伤较大 , 士扶 患 者双 手 踩 直 线 双 足 交 叉 行走 , 天 3次 , 次 沿 2 每 每 O米 直 线 来 回行 走 , 研 究 报 道 , 用 关 节 镜 治 疗 臀 肌 挛 缩 可 以 在 术 后 6小 时 下 床 进 行 功 能 锻 采 炼 l] 6。早 期 下 床进 行 功 能 训 练 可 防 止 松 解 后 的 挛 缩 带 再 粘 连 , 取 得 功 能 是 并随时调整患者的姿势 , 使其协 调。 15 2 并 膝 下 蹲 训 练 : 蹲 训 练 容 易 引 起 伤 L张 力 增 大 而 疼 痛 [1 因 恢 复 的 重 要 手段 。 .. 下 I 4, 此 要 正确 指 导 不 能 急 于 求 成 。 方 法 : 后 2—3天 , 者 扶 栏 杆 主 动 并 膝 下 术 患 在 本 组病 例 中 , 我们 术 后 当 天 在 病 床 上 进 行 双 膝 交 叉 练 习 及 并 膝 屈 膝 蹲 , 杆 高 度 以 平 患 者腰 部 为宜 , 习 时双 足 双 膝 并 拢 , 跟 不 离 地 , 部 挺 屈 髋 卧 位 练 习 , 后 第 2天 下 床 锻 炼 。 通 过 观 察 , 们 发 现 , 后 第 二 天 下 栏 练 足 腰 术 我 术 不会引起剧烈疼 痛 ; 其二也 直, 屈膝下蹲 , 下蹲速度要缓 慢。每次 练习反 复进行 , 次数 可根据病 情循 序 床锻炼对 患者是较有利 的。其一因手术创伤 小 , 渐进 。每 天 应 保 持 在 3 O~5 。 O次 不必担心 过早下床活动而导致渗 出增 多, 而影响伤 口愈合 。同时 , 我们在术 根 采 以 1 5 3 跷二 郎腿 : . 术后 3— 4天 , 期缓 慢 , 初 适应 后逐 渐加大 范围 和次 后 训 练 过 程 中 , 据 个 体 差 异 , 取 一 对 一 指 导 , 达 到 最 佳 功能 恢 复 效 果 。 数 。方 法 : 者 端 坐 于 有靠 背 的椅 子 上 , 部 紧 靠 椅 背 , 身 与 大 腿 成 直 角 , 本组 患 者 均能 按 要 求 完 成 训 练 , 后 6—1 患 臀 上 术 8个 月 随访 均 恢 复 满 意 。 将 一 条 腿 搭 于 另 一腿 上 , 部 为 交 叉 点 , 持 3—5 i 换 另 一 腿 , 复 进 膝 坚 a rn再 反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
汇报人:周蓓清 2012-09-19
青光眼手术分类
• 解除房水在眼内流动阻力的手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虹膜切除术、前房角/小梁切 开术等
• 解除房水流出眼外阻力的滤过性手术
小梁切除术、虹膜咬切术、虹膜嵌入巩膜术、非穿 透性小梁手术、引流阀置入术等
• 破坏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
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激光光凝术、睫状体高能超 声波治疗术等
1.低眼压性浅前房
2.高眼压性浅前房
3.高眼压性深前房
1.低眼压性浅前房
• 滤过手术后早期低眼压与浅前房存在密切关系。
通常术后第2d或第3d的眼压比第1d较低并且 前方较浅。此后2W内眼压应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 约10mmHg,前房也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因此 术后短期的低眼压和轻度浅前房比较常见。
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睫状体冷冻术:术后并发症:
1.一过性高眼压:术后早期一过性高眼压多发生于术后6h, 与术后早期眼前节炎症反应有关。术前降低眼压,作球后 麻醉,冷冻时延长各冷冻点的间隔时间,术后继续应用降 眼压药物,必要时静滴甘露醇,防止对视神经的损害。
2.葡萄膜炎:术后常有明显的葡萄膜炎,前房有纤维素样渗 出。结膜下注射氟美松,应用睫状肌麻痹剂。
如术后3~4天眼压持续下降并<5mmHg,必然 同时伴有房水生成减少,甚至引起睫状体水肿和 脱离,房水生成减少进一步使前房形成减缓和浅 前房加重。低眼压性浅前房的直接原因是房水引 流过畅,可能原因如下:
1)结膜瓣损伤渗漏:术后浅前房常见的原因。表现 为低眼压,滤过泡扁平或不显;荧光素检查可见 结膜伤口或空洞有渗漏。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 可能因太松或缝合不牢而退缩,结膜瓣缝针距巩 膜缘侧切口太近,未将其遮盖,或结膜瓣前端卷 边。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除术中直接损伤结 膜未被发现外,可能在缝合结膜时夹有筋膜组织 或结膜瓣切口太低与巩膜瓣顶端处在同一水平, 或术中应用MMC时侵及结膜切口边缘。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

青光眼护理问题及措施一、青光眼概述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它会损伤视神经,导致视力丧失。

青光眼通常与眼内压升高有关,而这种压力会损伤视神经。

如果不及时治疗,青光眼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失。

二、青光眼护理问题1.药物治疗不当:药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副作用或者治疗效果不佳。

2.过度用药:有些患者为了控制眼内压,可能会过度使用药物,这样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3.手术后护理不当: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最后手段之一,在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

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4.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也与青光眼有关。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等电子产品会使得视觉疲劳加重,增加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

三、青光眼护理措施1.药物治疗: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停药。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2.手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等活动。

在恢复期间,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眼部保健。

3.生活习惯调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4.饮食调整:一些食品对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有益。

例如富含维生素C、E、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品可以帮助预防青光眼。

四、青光眼护理小贴士1.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注意手术后休息和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起等活动。

4.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等。

5.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品。

五、结语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正确使用药物,注意手术后休息和护理,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光眼。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吴佳慧;秦驰;崔红平【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3(13)7【摘要】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在控制顽固性高眼压方面临床效果确切,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作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方式,但是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依然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由于并发症的种类较多、轻重缓急不同,在应对不同情况时,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我们总结归纳了几种目前常见的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做一综述.%Glaucoma drainage valve implantation surger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of refractory glaucoma, due to its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on controlling persistent intraocular pressure, more and more ophthalmologists favor this surgery as the first choice to treat refractory glaucoma, however, the long term success of this surgery is limited by its complications, since the complications are diverse,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those co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aims to summarize causes and treatment to some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surgery.【总页数】4页(P1354-1357)【作者】吴佳慧;秦驰;崔红平【作者单位】200120,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200120,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200120,中国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新型Ahmed FP7/FP8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J], 王志学;戴冬姝;王文英2.改良的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 [J], 谢瞻;刘庆淮;杨勤3.不同晶状体状态下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的分析 [J], 叶阳君; 廖武; 曾广川; 刘方梅; 肖琛辉4.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J], 詹丽钦; 郑锦雁5.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J], 罗康; 何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作者:刘敏贤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行滤过性手术72例(75眼)患者,对术后发生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睫状体炎、滤过泡不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滤过术后18只眼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浅前房8只眼,占10.6%,前房积血4只眼,占5.3%,虹膜睫状体炎3例,占4%,滤过泡不形成3眼,占4%。

对并发症采用加压包扎、扩瞳抗炎、激素等治疗后均恢复,浅前房形成,前房出血、虹膜炎症全部吸收。

结论明确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及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并发症;治疗措施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4-01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占致盲总数的5.1%-21%[1]。

目前治疗青光眼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青光眼滤过术,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滤过术的成功率逐渐上升,但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仍时有发生。

现将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行滤过性手术72例(7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72例(75眼)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性40例(42只眼),女性32例(33只眼),年龄48-78岁,平均56.3岁,其中40只眼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5只眼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只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只眼是继发性青光眼。

术后发生并发症18只眼。

术前眼压15.45-45.62mmHg。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实施,行小梁切除术75只眼。

术后常规滴抗生素及激素眼液。

2 结果滤过术后平均眼压为12.66mmHg;浅前房8只眼(10.6%),经加压包扎、糖皮质激素、散瞳、降眼压等治疗,前房形成;前房积血4只眼(5.3%),经包扎双眼、止血等治疗,14天后吸收;虹膜睫状体炎3例(4%),通过散瞳、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吸收;滤泡不形成3眼(4%)经滤过泡旁按摩和结膜下注射5-Fu治疗,滤过恢复。

青光眼症状及治疗方法

青光眼症状及治疗方法

青光眼症状及治疗方法青光眼是一种进展性的眼疾,其特征为眼内压力的增高导致视神经受损。

它是导致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青光眼常见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眼部疼痛、头痛、眼红、眼胀、眼珠发硬、视野缺损等。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主要通过降低眼内压力来减缓疾病进展。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1. 药物治疗方法:- 局部降压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贝他睾酮类药物、前列腺素类药物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眼内压力。

- 口服药物:如噻吗心、乙酰唑胺、卡马西平等。

这些口服药物通常用于常规降压药物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

- 水合剂:可通过增加眼内液体排出来降低眼内压力。

它们通常用于急性青光眼发作的紧急治疗。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遵守每日服药时间和剂量。

- 定期进行眼压监测和视野检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局部刺激、眼睛干涩、口干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2. 手术治疗方法: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时,手术治疗通常被考虑。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减少眼内压力,从而避免视神经损伤的进一步恶化。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切割和穿孔来增加房水排出通道,从而降低眼内压力。

- 环形巩膜缝合术:通过在巩膜处缝制一圈缝合线来增加房水的排出,降低眼内压力。

- 眼内手术:例如经皮肤房水减压术、三腔房水减压术等,通过创造新的房水排出通道来减压。

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前,医生需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和手术风险。

- 手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眼压和视力恢复情况。

- 术后定期复诊以监测眼内压力的变化和评估手术效果。

3. 辅助治疗方法: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和改善青光眼的症状:-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取,以减少眼内压力的升高。

- 注意眼部卫生,定期清洗眼睛,保持眼部清爽。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 郑 容领 . 中医治 未病 思想 提 高近 视眼 防治水 平[ _ 中医 3 弘扬 J 中国 ] 眼科杂 志,051 () 912 2 0 , 2: —0 . 5 9 [] 李文 生 . 展 我 国循 证 眼科 学 研究 势 在 必行 [] 4 开 J. 中华 眼科 杂 志,
2 0 ,02:5 7 . 0 44 () —7 7
21术前 眼压情 况 . 术前 眼压控 制在 正常范 围的 l6 只眼 , 占7. %,术 前眼压未 能 8 65 4 控制在正常范 围的5 只眼, 占 3 6 7 2. % 4
2 出现并发症情 况 . 2
起 房水外漏 ,如 发生此种情 况 ,应立 即进 行手术修补 。其 中利用羊膜
瓣大小及手术 滤过量 的需要 ,关键是切 除的两侧边缘 能被 巩膜瓣覆盖
约05 1 m . . m,通常小梁切除不宜超 过2 -0 mm× m 2 m或1 m . m× m J 5 3 m口 。 32滤过泡渗漏 _ 临床 发现年龄较大 ,术前有 沙性结膜囊 窄浅或伴有糖 尿病的青光
眼患者 ,小梁切 除术后很容 易发生结膜瓣 退缩而致切 口 合不 良,引 对
参考 文献
青光眼小梁切 除术后早期并发 症的分析及处 理
高 杰
【 要】 目的 探 讨青 光 眼小 梁切 除 术后早期 并 发症 的分 析及 处理 。方 法 总结 了 3年 来小 梁 切除术 23只 眼 ,分析 了小梁 切除 术后早 期 常 摘 4 见的并 发症 。结 果 浅 前房是 小 梁切除 术后 最常 见的并 发症 。其最 可 能的原 因 为引流过 畅 ,睫 状体脉 络 膜脱 离或滤过 泡渗 漏。结 论 明确1 期 00 8
G i C i Mei n ,u e 0 0V 1 , o1 ud o hn ef a d i Jn 1, o. N . ce 2 8 8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了解青光眼及其影响 2. 青光眼病人的日常护理 3. 心理支持与教育 4. 应对并发症 5. 总结与前瞻
了解青光眼及其影响
了解青光眼及其影响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导致视神经损伤的眼病,可能导致 视力丧失。
青光眼通常与眼内压升高有关,但也有正常眼压 青光眼的患者。
心理支持与教育 鼓励参与支持小组
建议患者参加青光眼患者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和 信息。
支持小组能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应对并发症
应对并发症 识别并发症信号
注意视力变化、眼痛或头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并发症可以有效减少损害。
应对并发症 管理潜在风险
与医生密切合作,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并 发症。
了解青光眼及其影响 谁易患青光眼
青光眼的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较大者、家族史患 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
了解青光眼及其影响 何时寻求帮助
若出现视力模糊、眼痛、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
定期眼科检查能帮助早期发现并管理青光眼。
青光眼病人的日常护理
青光眼病人的日常护理
如何使用眼药水
确保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时使用眼药水,避免漏用 。
使用时可轻轻拉下下眼睑,将药水滴入,不要触 碰眼睛。
青光眼病人的日常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饮食,增加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避 免高盐饮食。
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眼压,但避免剧烈运动。
青光眼病人的日常护理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眼科检查,监测眼压及视 神经健康。
重视预防
定期眼科检查与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青光眼 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我科小梁切除术50例(78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

结果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最可能的原因为引流过畅,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或滤过泡渗漏。

结论明确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原因,在围术期和术后积极处理,可以达到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处理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

特征为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

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青光眼手术以小梁切除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术后并发症是临床防治的重点,本文对青光眼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50例(78 眼), 其中男性22 例(31眼) , 女性28例(47 眼), 年龄43- 86岁, 平均57岁。

闭角型青光眼49 眼,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16 眼, 继发性青光眼13眼。

术前平均眼压31.56±12.78mmH g( 1mmH g= 0. 133kPa)。

术前矫正视力< 0. 1有36眼, 0. 1~0. 3有33眼, 0.4 ~ 1.0有9 眼。

1.2手术方法: 术式全部为小梁切除术, 均在显微镜下, 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48眼, 术中根据患者情况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30 眼,联合丝裂霉素C (MMC)治疗以减少术后的引流通道瘢痕粘连形成。

2结果2.1青光眼并发症的情况统计表(见表1)表1青光眼并发症的情况统计表2.2结膜切口渗漏4眼, 其中1眼经加压包扎, 切口自行愈合, 前房形成; 3眼行结膜切口修补严密缝合结膜瓣后,前房逐渐形成。

浅前房11眼, 9眼经用20%甘露醇、加滤枕包扎, 均形成前房, 2眼为第2级浅前房, 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前房注入黏弹剂和巩膜瓣修补后形成前房。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2眼, 经全身应用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 大部形成前房, 1眼前房仍浅, 予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形成术, 术后前房均恢复。

1例恶性青光眼行玻璃体上腔抽液及前房注气, 形成前房。

3讨论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一组疾病,眼内房水的产生和循环障碍是造成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的主要原因。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急性发作期的眼压,常常超过50mmHg,有的高达80mmHg以上。

由于眼压过高,视神经和黄斑部受压迫而发生功能失常,于是引起视力减退、头痛、眼痛、视力模糊不清、看灯光周围有虹圈、眼球坚硬如石等,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失明准确的诊断是治疗青光眼病人最重要的环节。

跟其他病一样,青光眼病人也是根据病人的时间,临床表现和检查出来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首先应测量眼压。

眼压大于 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眼压高要经过多次测验,眼压在一日内是呈周期性波动的。

日眼压波动大于 1.07kPa (8mmHg)为病理性眼压。

其次应当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

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

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原因是因为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

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

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弓形缺损、视阈值普遍降低、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鼻侧阶梯、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通过检查诊断为青光眼以后,还应该了解青光眼的类型,主要有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

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然不确定的时候,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

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o/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

但需要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

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

确保诊断准确。

青光眼一旦确诊,就因根据不同的类型,其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尽可能地阻止青光眼的病情进展,减少视神经的损伤,以保持视觉功能(视野)的生理需要。

青光眼治疗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联合采用。

对已有明显视功能和视野损害的病例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并以相应的神经保护。

手术的主要方式:(1)、建立新的眼内房水流出途径包括建立眼内前后房之间新的通路(如虹膜周切术);建立新的眼外房水流出途径(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

(2)、疏通原来的房水流出途径(前房角切开、房角分离术、小梁切开)(3)、减少房水生成(睫状体冷冻、透热以及光凝术).小梁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临床当中总结了一些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浅前房浅前房是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发生的低眼压性浅前房,最可能的原因是引流过畅。

其表现为滤过泡壁薄,高隆,边界不清,seidel试验阳性。

原因:①术中巩膜瓣制作的太薄,收缩明显,对位欠佳,故闭合性差,大多数患者经过散瞳、加压包扎可得到解决。

如果巩膜瓣太薄引起持续性低眼压、浅前房,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采用门氏巩膜翻转瓣修补法,即将原巩膜瓣切除,在其相邻一侧重新制作一个巩膜瓣翻转到此位置,缝合。

术后前房恢复良好,滤过泡形成良好。

②小梁切除长度与巩膜瓣等长,小梁切口与巩膜瓣切口相对应,房水直接流入结膜下。

总结:小梁切除的大小要视巩膜瓣大小及手术滤过量的需要,关键是切除的两侧边缘能被巩膜瓣覆盖约0.5~1.0mm,通常小梁切除不宜超过2mm×2mm或1.5mm×3mm。

(2)前房积血可发生在术中及术后, 难治性青光眼,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前房出血的机率大, 此类患者术前积极降眼压、血糖、血压, 并给予止血药物。

术前30分种肌注立止血1Ku。

术中巩膜表面烧灼止血充分, 包括巩膜缝线部位的血管, 切口部位不可过于偏后, 可以损伤睫状体出血, 周切虹膜尽可能避开新生血管。

术后出血多由用力挤眼、碰伤、咳嗽、便秘所致。

前房出血可以引起术后眼压升高, 可以用高渗剂或酐酶抑制、止血药物处理, 同时治疗全身疾病并限制活动,此外应观查瞳孔情况, 根据需要散瞳或缩瞳。

(3)继发虹膜睫状体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或术前虹膜充血水肿较重者,术后往往反应较大,前房大量渗出,有时成团块或胶冻状,大量虹膜色素脱落,沉积在晶状体表面。

治疗上通常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可点0.5%可的松眼药水,每日4~6次;必要时球结膜下注射DG合剂(地塞米松2.5毫克+庆大霉素2万单位+2%利多卡因0.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预防术后过重的虹膜反应和继发虹膜睫状体炎,应在术前充分降低眼压,待眼部充血减轻时再行手术。

(4)滤过泡渗漏临床发现年龄较大,术前有结膜囊窄浅或伴有糖尿病的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很容易发生结膜瓣退缩而致切口对合不良,引起房水外漏,在老年人中结膜脆薄,造瘘手术后渗漏泡形成过大易于破裂,使房水外漏,借助荧光素滴于滤泡上时,漏出的房水,自角膜表面下流,随时发现房水把角膜表面的荧光素冲出一条道来,即可判断滤泡破裂。

如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进行手术修补。

其中利用羊膜修补效果较好。

(5)术后眼压升高临床经验有以下几种原因:①未建立滤过通道。

常见的原因有:巩膜瓣太厚,缝合过紧、小梁组织未切透、虹膜根切未切透,即眼内外通道均受阻,术后早期眼压升高。

②根部虹膜堆积,阻塞滤道,处理办法可给予适当缩瞳,或术中发现虹膜组织无弹性,可将周切适当加大以预防虹膜堆积。

③瞳孔阻滞:滤过术后如果虹膜炎症反应明显,可发生虹膜后粘连,房水不能流入前房而导致虹膜向前膨隆,房角关闭,眼压随之升高,此时激光虹膜切除术是经常选择的处理方式。

④脉络膜上腔出血:是滤过性手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它经常在术后最初几天内发生,建议在脉络膜上腔出血后7~10d再进行手术介入,这样可以通过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充分溶解脉络膜上腔的血凝块,以利于脉络膜上腔更彻底的排空,从而使视网膜和脉络膜更加平复。

⑤恶性青光眼:对于小眼球,小角膜,浅前房的患者或长时间应用匹鲁卡品的患者,术后要特别注意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其处理办法包括散瞳,降眼压,如果治疗无效,激光治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6).其它并发症:还有损伤晶状体、术后感染、恶性青光眼、交感性眼炎等,均应对症做相应处理。

经以上处理,如眼压下降,前房恢复,可继续保守治疗。

如保守治疗2~3日全然无效,则应积极采取手术措施。

参考文献[1] 曹桂香; 史春华;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27期[2] 卢新卫;青光眼滤过术后并发症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25期[3] 罗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 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03期[4] 王淑霞;支洪峰; 张铭; 吴娜;1791眼小梁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2期[5] 夏世刚; 彭辉灿; 王智; 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2期[6] 陈明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8期[7] 杜敏; 牛永亮; 周瑞芳;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