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概论
交通工程概论

一、名词解释:交通工程学:是以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有关内容统一在道路交通系统中经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能源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寻求的是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能源机件损耗与公害程度最低,运输效率最高费用最省的构建科学措施,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的目的。
炫目:若视野中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
路网密度:等于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单位为千米每平方千米交通量: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交通体的数量、地点车速:车辆驶过某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行车延误:由于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因素引起的运行时间损失。
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小时内可能通过最大的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
服务水平:是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车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服务水平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的展开,即规划者如何提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出行链:某人一天的全部活动,是由若干个出行相连接的,称之为出行链出行循环:由一个据点出发到返回该据点的一连串的出行的总称。
交通事故(5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交通事故应具备5个因素:1)车辆2)行为的特定性3)行为人主观上常常存在着过失4)行为的违法性5)造成损害的后果可能通行能力:道路实际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指偏离上述理想条件各种道路修正后得到的通行能力。
交通概论课程收获

交通概论课程收获交通概论课程收获简介交通概论是一门介绍交通运输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课程,主要涉及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运输模式、运输规划、交通安全等方面。
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交通运输的各个方面,并从中获得了以下收获。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在交通概论课程中,我学习了许多关于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如道路、铁路、水路和空中运输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我对不同类型的交通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道路运输中,我学会了如何判断道路状况和车辆状态,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行驶速度和车辆类型。
在铁路运输中,我了解到铁路线路规划和列车调度等重要内容,并且知道如何根据列车时刻表进行旅行计划。
在水上和空中运输中,我也深入掌握了各自特点以及优缺点。
二、不同模式间相互比较在学习交通概论课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同交通运输模式之间的优缺点。
例如,道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交通拥堵、安全性差等问题。
铁路运输则具有运行速度快、能够承载大量货物等优势,但也存在着线路固定、调度不灵活等问题。
水上和空中运输则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如水上运输具有承载能力大、成本低等优点,但受天气和水深等因素影响较大;空中运输则速度快、能够长途飞行等优点,但成本高且需要复杂的机场设施。
三、交通规划与设计在学习交通概论课程期间,我了解到了交通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内容。
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或地区现有和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
而交通设计则是指根据道路或铁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工作,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信号灯设置以及铁路线路布置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了解到了交通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
四、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在学习交通概论课程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遵守交通法规,加强安全意识。
交通工程概论课件

11
(3) 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 究
①区域交通控制软件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②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设备与配套技术的研究;
③高等级公路情报采集与信息传输、监控技术的研究;
④高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体制、理论方法 与设施的研究;
⑤高等级公路立交规划设计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12
7
§1-4 我国的交通工程 现状及发展趋势
8
一. 我国的交通现状
1. 综合运输 2. 公路交通 3. 城市交通
二.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及面临的任务
1.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产生
2.
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9
(1)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①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 ②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 ③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 ④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⑤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 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⑦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⑧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
(4) 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
①交通流三参数关系模型与车辆运行特性的研究;
②各类交叉口规划、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③复杂交通条件下交通流模拟仿真系统的研究;
④不同交通组成、不同道路车头时距的分布特性与可
接受间隙的研究; ⑤道路网络总体通行能力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研究; ⑥混合交通条件下的交通流理论、运行与管理的研究。
13
(5) 交通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
①适应现代交通要求的城市形态与规模的研究;
②减少客、货出行与运输距离的土地利用合理布局研究;
交通运输概论

共享出行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提高出行效率并减少交通拥堵。
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必要条件 ,能够促进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
展。
提高生活水平
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提高人们的生 活水平,缩短旅行时间,提高出行 效率,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保障国家安全
交通运输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特别是在军事和战略物资运输 方面,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
优势。
航空运
民用航空
提供旅客和货物的航空运输服务,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等 优点。
通用航空
包括空中巡逻、空中游览、空中广告等,具有灵活多样的服 务形式。
管道运
• 油气管道: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具有密闭 、高效、低耗等优点。
03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运输工具
01
02
03
04
陆上运输工具
包括铁路机车、货车、公路汽 车、拖拉机等,它们能够在陆
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 减排技术,降低交通排 放。
智能交通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自动驾驶技术
研究和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 。
车路协同技术
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
新一代交通系统发展
多模式交通系统
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
交通枢纽类型
根据运输需求和交通方式,选择合适的交通枢纽 类型,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等。
“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思政课堂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思政课堂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罗钦李旭宫磊尹晓红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13期摘要“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以“轨道交通发展”内容为例建设思政课堂,将树立爱国敬业榜样、培养创新精神、强化职业道德、坚定道路自信等引入教学,实现国家意识、社会责任、职业素养等思政要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堂交通运输轨道交通系统概论思政元素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1.13.039Desig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Rail Transit System"LUO Qin, LI Xu, GONG Lei, YIN Xiaohong(CollegeofUrbanTransportationandLogistics,ShenzhenTechnology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518118)Abstract"Introduction to Rail Transit System"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for transportation majors. Taking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to build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its teaching content includes setting an example of patriotism and dedication, fostering a spirit of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fidence in the path. The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about organic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ot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by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moisturizing and silent education.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ransportation; introduction to rail transit syste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0引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与国家战略、政治经济、社会行为、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法规、政策、人文、安全、伦理等思政元素。
交通概论期末总结

交通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交通概论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交通概论,我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管理和规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对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总结,包括交通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等方面。
二、交通概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交通概论的基本概念交通概论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的学科,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交通需求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设施,交通需求是指人和物的流动需求,而交通运输则是实现人和物流动的过程。
2. 交通概论的基本原理交通概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交通需求的形成原理、交通运输的基本原理和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
交通需求的形成原理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交通运输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运输效益最大化原则、运输系统的平衡原则和运输需求的平衡原则。
而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交通需求分析和交通运输模型。
三、交通规划1. 交通规划的定义和内容交通规划是制定交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方案,以实现交通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交通规划的内容包括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设施规划和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
2. 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技术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交通网络规划方法和交通设施规划方法。
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四步法和交通模型方法。
交通网络规划方法主要包括目标规划和约束规划方法。
交通设施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交通设备选址和交通设备规模确定方法。
四、交通管理1. 交通管理的定义和目标交通管理是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组织和控制的管理活动,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交通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事故减少和交通拥堵缓解等方面。
2. 交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交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交通监测、信号控制和交通政策等方面。
交通监测主要通过交通流量调查、交通事故统计和交通运行时间测量等手段获取交通状况的实时数据。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交通运输工程概论》是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课程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工程概述交通运输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介绍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让学生对交通运输工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介绍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以及交通运输管理的内容和要点。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规划与管理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3.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介绍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和相关理论模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介绍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等交通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内容。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规划与设计。
5.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与管理介绍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项目管理、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操作。
二、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实践操作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 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一专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交通概论心得体会

交通概论心得体会交通概论是一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系统和交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基础性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交通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在学习交通概论课程中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交通概论课程帮助我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交通运输能够促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
通过交通概论的学习,我了解到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如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
这些交通方式互补性强,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促进城市和国家的发展。
其次,交通概论课程也让我了解到交通运输系统的运作原理和管理方法。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习交通概论,我认识到交通拥堵不仅会影响交通效率,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交通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交通概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和交通信号控制等管理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
另外,交通概论课程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和参与交通运输。
交通安全是交通概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通过学习交通概论,我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交通概论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减少个人交通排放,保护环境。
最后,交通概论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趋势。
从国际、国内和地方的角度,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交通运输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污染等。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行距离长,随季节变化。 • 货物的移动
没有安定周期,因物品性质有季节变动 ——调查期间长 ,调查时期要慎重考虑。
• 机动车辆 以一日为周期,出行型式因周日和季节不同而异 ——
工作日,休息日,春(5月)秋(10月)两季。
3. 调查区域的设定与分区
2. 出行循环(Trip Cycle)、出行链(Trip Chain)及出行型式 (Trip Pattern) (1) 出行循环:由出行形成的一次循环; (2) 出行链:由若干个出行形成的链; (3) 出行型式:从出行端点出发,再返回端点的出行形式 。
某人的出行例:
工作单位
工作
① ⑤
业务 ②
会馆
通法规、运用等。
(4)交通制度、政策 建设、运营、法律、财源、补助、既定规划等。
2、社会经济活动 (1)人口、产业经济 人口、经济框架、空间分布、开发政策、计划等; (2)土地利用 种类分布、区域开发限制、建筑物用途、开发再开发政策、
计划等;
(3)主要设施 主要公共设施、民间文化、观光、体育设施的配置和利用,
5、其它 (1)社会经济动向 人口动态、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 产业结构、技术革新、国际环境等; (2)地区条件 气象、地形、地势、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 化、政治等。
第3节 交通调查的内容
1. 内容
实测调查
访问(问卷)调查
断面交通量调查 车站、车内客流调查
简单
PT 调查 OD 调查
复杂
2.调查区间与调查时期 • 人的移动
第4节 调查抽样
全样调查困难————> 抽样(人口普查除外)
● 原则:
• 调查精度高; • 不要造成调查对象太偏; • 一般应采用随机抽样和有意抽出法; • 费用与时间的平衡。
④③
家 ⑥ 宾馆
机场
回家
① 工作:地铁; ② 会议:出租; ③ 接客人:出租; 业务 ④ 返回:出租; ⑤ 送客:出租; ⑥ 回家:公共汽车。
3. 出行目的(Trip Purpose) 上班、上学、购物、娱乐、观光、业务、回家
4. 出行距离(Trip Distance , km), 平均出行距离(km) 出行距离:某车辆一次出行的行驶距离。 平均出行距离:某对象地区或调查路线(路段)利用车 辆出行距离的平均值。
反映交通的源流; 交通区划分应不打破行政区划; 当交通区划分区域内有河流、铁道等构造物与天然分隔
带时,应充分利用,将它们作为交通区的区界; 为了交通分析、预测的方便,交通区的用地性质、交通
特点等应尽量一致。
核实线(screen line)
调查对象 河流
高速公路 边界线(Cordon line)
乙地
出行始点
出行终点
(1) 出行 —— 由始点到终点的一次移动,单位:出行数
(Trip); (2) 出行端点
—— 出行的地点或设施,即某人某日完成某次某种 目的出行的发生地点或设施。单位:出行端点数(Trip End)
① 由家庭出行(Home Base) :自家、朋友家; ② 非由家庭出行(Non Home Base):宾馆、饭店、单 位、车中、交通枢纽。
5. 出行的分类 a、按出行的范围分类
内内出行、内外出行、过境出行
(a)内内出行:
出行端点都在设定的区域内的OD出行;
(b)内外(外内)出行: 出行端点的一端在设定的区域内,另
内外出行
一 端在设定的区域外的OD出行;
(c)过境(通过或外外)出行:
出行端点的双方都在设定的区域外部
,且通过设定区域的OD出行。
7. 道路通行能力(Road Traffic Capacity) 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通过道路
某断面的最大车辆数。pcu/h,pcu/12h, pcu/24h; 8. 交通负荷度(Degree of Traffic Congestion)
某断面的实际交通量与其通行能力之比; 9. 行程速度(Travel Speed),平均行程速度(Mean
大型活动等。
3、交通流 (1)交通量 各种设施的利用交通量、断面交通量、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OD交通量等;
(2)交通服务 行驶速度、时间、交通密度、负荷度、用户成本、安全性
、舒适性、便利性等;
4、影响与资源 (1)环境影响 噪音、振动、大气污染、日照、自然生态系、水 系、地质等; (2)社会经济影响 文化遗产、景观、社区、设施、建筑物、搬 迁、可接近性、生活圈域、市场圈域、大型活动、交流、产业、 设施用地变化与改造等; (3)资源 土地、空间、能源消费、所需人员、建设费用、营运 、维护、管理费用、费用负担等。
内内出行
外内出行
过境出行
b. 按出行目的分类 上班、上学、自由、业务、回家
c. 按出行的时间分类 高峰时间出行、非高峰时间出行
出行量
上班、上学
8
17
时刻
d. 按出行者属性分类 收入水平、家庭汽车保有量、家庭大小与结构
6. 当量交通量(pcu--Passenger Car Unit) 将实际车辆数换算为轿车数后的交通量;
本 章内 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交通规划数据的内容 第三节 交通调查的内容及特征 第四节 抽样调查 第五节 交通调查的新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出行(Trip)、出行端点(Trip Base, Trip End) 1945~1948年USA最先使用
Trip Base
Trip
甲地
Trip End
(1)交通区 —— 进行交通规划需要全面了解交通源及交通源
之间的交通流。交通源一般是大量的,不可能对每个交 通源单独进行研究。因此,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 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区。
(2)交通区划分的原则 划分交通区的区域除规划区域外,还应包括与规划区域
有较大关系的其他区域; 交通区的大小应适当,应使在工作量最小的情况下全面
of Travel Speed) 包 括 停 车 时 间 在 内 的 区 间 平 均 行 驶 速 度 ( km/h)
第2节 交通规划数据的内容
1、交通系统 (1)交通技术
车辆技术、运行控制技术、轨道技术、通行时间带、特性等。
(2)交通设施 道路、轨道、交叉口、匝道、停车场、车站枢纽、车辆等。
(3)交通服务系统 公交线路、运行状况、费用、经营、业主、维持管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