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

黄亚捷

[提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同时,城镇化建设又依助于产业升级和结构

调整作为重要手段,那么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并发生作用和影响的程度怎样?采用E-G两步法建立协

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与短期波动的影响,通过对我国

1988 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不仅受到城镇化的短期波动影

响,同时还取决于长期均衡的偏离趋势,并且在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5)06-0022-08

一、引言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人类对城镇化的认知,则是随着城镇化的实践而不断深入,从单纯意义上来看城镇化,可以理解为人口的非农化,但从更加宽广义的视角来看,城镇化则是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等不断发展的历程中,人们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革新的过程。

截止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而在《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中更是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34%。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步入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尤其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率在近几年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然而对比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等,城市化率早已突破80%。由此可见,中国仍需继续加强城镇化建设,并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资本集聚,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经济基础。同时,工业的发展促使土地和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从农村转移出来,向城市集中。而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扩张,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展开。在此过程中工业化从空间、地域、人口、经济乃至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22

与此相对应的,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展开为工业化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镇集中了资金、人才、信息及其它生产要素为工业的集聚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技术支持乃至政策支持。由此可见,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化也在不断地反哺工业化。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和对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不断深入,资本、技术等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增强,吸纳劳动力和就业的能力不断减弱。在此过程中,第三产业成为了推动城镇化稳定发展的后续动力。与第二产业不同的是,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可以广泛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不会发生产业升级所导致的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的现象。此外,第三产业通过对工业和城镇化提供更优良的设施服务和基础建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并强化了城镇的吸纳能力。同时使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走上了更加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道路。第三产业扩展了城镇化产业的多元性,为城镇就业增加了更多机会和岗位,同时也完善了城镇的各项功能和基础设施。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也推动了对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提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和发展内容。可见,第三产业既是城镇化的新兴发展源动力,也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与此相对应的,城镇化既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的空间依托,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目标。

城镇化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城镇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集聚效应汇聚了巨大的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以及信息流,为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各种必须要的要素和基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加快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由此可见,城镇化顺利进行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而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需要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与分析,才能得到更有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问题上,国内学者做出了大量研究。首先,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化之间是互相推动,并不断升级的关系。①其中,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更是密切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下逐步升级,进而反哺于城镇化。中国经济增长也由工业化单引擎发展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引擎。②不仅如此,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更是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③而对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具有推动作用,尤其可通过城镇化吸引技术和投资,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④同时,尽管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但短期关系也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⑤而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量劳动力也得以从第一产业被释放,进而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来。⑥

那么,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利用1988 2012年共25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作出了实证分析。并将中国划分成不同地区,分别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考察。

二、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的选取和样本空间的确定

1.模型设定

毋庸置疑,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究竟有多

32

大,并且对于不同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性呈现出怎样的结果?为此,本文设定模型一考察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

模型一

ln stru

i,t =α

i

+βln pec

i,t

i,t

(1)

本文主要采用E-G两步法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间的长期关系与短期波动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协整回归估计之前,需要先对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以考察变量的平稳性。如果产业结构和城镇化都存在一阶单整,则二者间很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在得到协整方程后,本文将利用模型一的残差项,作为误差修正项ECM,与其他短期波动的解释变量一起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城镇化水平短期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得到模型二。

模型二

Δln stru i,t=∑N n=1λnΔln pec i,t+ρECM i,t-1+μi,t(2)其中,模型二说明产业结构不仅受到城镇化的短期波动影响,同时还取决于长期均衡的偏离趋势。差分序列反应变量短期波动,误差修正系数表示t-1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而我们在实际回归中,考虑到滞后项影响的逐渐消弱,因而主要考虑滞后一期的影响。因而实际回归模型如下:

Δln stru i,t=λ1ΔIn pec i,t+λ2ΔIn pec i,t-1+ρECN i,t-1+μi,t(3)

2.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城镇化水平。关于城镇化的定义,广义上有人口、地域和经济三种不同的区分。而从狭义上,一般是指人口城市化,意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时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本文主要采用非农人口占比来代替城镇化率。而为了进一步对城市经济进行更为细致和准确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市辖区的非农人口和总人口来对城镇化率进行核算。

(2)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目前关于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众多,考虑到本文涉及到的时间跨度较大,为了统一调查口径,更好地整合数据,文主要以二三产业产值占总GDP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状况,以此来说明城镇产业发展结构状况。

综合以上两点,本文以非农人口比重表示城镇化水平,以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表示产业结构状况并采用了1988年至2012年共25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介于中国不同地区间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各地区内紧密联系的经济贸易关系,本文对中国不同地区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对比得出更优结论,本文将中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一分类主要根据国发《2000》33号文件,其中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十一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八个省;西部地区是指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本文所选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数据。其中,城镇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二三产业产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在分析过程中,为了消除变量的异方差性和便于变量间长短期弹性的分析,文中分别用lnpec和lnstru表示城镇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产值占比

42

的自然对数值,并将它们作为分析变量。

三、回归结果

1.单位根检验结果

为了避免对非平稳序列直接进行回归时出现伪回归,必须在回归分析之前进行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亦称单位根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发现其不是平稳序列,则进行一阶差分或二阶差分继续检验,直到通过检验后才能进行后续分析。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平稳序列之前必须经d 次差分,则该序列就称为d阶单整,记为I(d)。对于具有同阶单整的变量,还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以得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间的相关关系。

而在面板数据中,单位根的检验方法有多种,如IPS检验、LLC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Hadri检验以及Ht检验等。其中,IPS检验和Hadri检验方法都假设面板数据中各截面序列具有相同的单位根过程,其余四种检验方法则允许面板数据中的各截面序列具有不同单位根过程。然而,LLC检验方法不适用于截面相关,并且只能对全部截面同时做出检测。而IPS检验方法必须有漂移项和趋势项中的其中一项才能进行。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劣,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采用这五种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检验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对待漂移项和趋势项的检验公式、只带有漂移项的检验公式和不带漂移项和趋势项的检验公式依次进行回归,直到检验结果拒绝含有单位根过程为止,最优滞后阶数根据Schwarz信息准则进行选取,本文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1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指标地区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IPS LLC

ADF-Fisher

chi-square

PP-Fisher

chi-square

Hadri Ht

城镇化率全国-8.90***-24.88***710.32***755.61***87.03***-7.41***(c,t,1)(c,t,1)(c,t,1)(c,t,1)(c,t,1)(c,t,1)东部-6.49***-1.31*148.98214.7548.93***-2.61***(c,t,1)(c,t,1)(c,t,1)(c,t,1)(c,t,1)(c,t,1)中部-3.80***0.45244.06***326.27***58.12***-4.91***(c,t,1)(c,t,1)(c,t,1)(c,t,1)(c,t,1)(c,t,1)西部-5.18***-31.86***317.27***214.59***40.48***-6.26***(c,t,1)(c,t,1)(c,t,1)(c,t,1)(c,t,1)(c,t,1)

产业结构全国-18.94***-5.45***1106.05***1422.93***52.17***-38.37***(c,t,1)(c,t,1)(c,t,1)(c,t,1)(c,t,1)(c,t,1)东部-10.33***-10.37***511.75***479.56***59.09***-4.03***(c,t,1)(c,t,1)(c,t,1)(c,t,1)(c,t,1)(c,t,1)中部-11.48***9.98424.51***723.38***27.96***-28.59***(c,t,1)(c,t,1)(c,t,1)(c,t,1)(c,t,1)(c,t,1)西部-11.14***-9.98***169.79**219.98***23.68***-10.41***(c,t,1)(c,t,1)(c,t,1)(c,t,1)(c,t,1)(c,t,1)

注:***、**、*分别表示在1%、5%、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中c表示单位根检验时含漂移项,t表示含趋势项,最后一项代表差分阶数。

52

由上表可见,在大部分检验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变量城镇化率lnpec和产业结构lnstru在1%显著性水平上都呈现出一阶非平稳序列。以上检验中都含有趋势项和漂移项。因此可见,两者间很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因而可以进一步考察其是否真正存在协整关系。

2.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面板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Kao(1999)所提出的基于DF和ADF上的检验方法,Pedroni (2004)在Kao检验上所提出的改进方法,以及Westerlund(2007)提出的基于误差修正的检验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Westerlund(2007)方法对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之间进行协整检验。

在Westerlund(2007)的协整检验中,构造了四个统计量,两个组统计量Gt和Ga以及两个面板统计量Pt和Pa。四个统计量都是考察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其中组统计量允许面板存在异质性,原假设为H0:no cointegeration,for at least one i;而面板统计量则要求面板同质,原假设为H0:no cointegeration,for all i。即便组统计量中有某个不能拒绝原假设,对该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对面板统统计量的结果而言,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为此,本文分别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四个不同范围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下。除了东部地区,全国、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均在10%水平上显著。基本可认定,lnsru和lnpec在全国、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都存在协整关系。而对东部地区,在Gt统计量上亦呈现1%水平上显著,综合考虑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都存在一阶单整,可见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2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检验结果

Gt Ga Pt Pa

全国-4.33***-12.47*-41.17***-12***

东部-5.10***-9.67-21.01-9.41

中部-4.11***-14.61***-28.62***-14.62***

西部-3.55***-13.423**-21.93***-12.64***

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其回归残差项均为平稳序列,这意味着模型一的两个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且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根据F检验结果,全国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回归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3.协整回归分析

(1)模型一进行协整回归

因为lnstru和lnpec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对二者进行协整回归。本文首先对模型一进行协整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所述。由全国回归结果可见,城镇化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为正,并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1988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开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可知,全国城市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产业结构将提升0.26个百分点。横向比较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回归结果均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可见无论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作用都不容忽视。

62

表3模型一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lnstru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

lnpec0.26***0.24***0.26***0.28***

_cons 3.46*** 3.51*** 3.44*** 3.38***

R-square0.520.540.440.59

F16.6333.628.2728.68

备注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

(2)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由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意味着经济系统不存在破坏均衡的内在机制,如果变量在某个时期受到干扰后偏离长期均衡点,均衡机制会在下一期进行调整以回到均衡状态,因而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描述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将模型一的回归残差项作为误差修正项ECMt-1,估计模型二,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模型二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D.lnstru

全国东部中部西部

D.lnpec0.11***0.077***0.14***0.13***

L.dlnpec0.014***0.012**0.02***0.012

L.ECM-0.22***-0.17***-0.24***-0.24***

_cons0.0041***0.0052***0.0031***0.0056***

R-square0.190.180.210.17

备注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固定效应

首先,对全国样本而言,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当期影响系数为0.11正值,滞后一期的影响系数同样为正值0.014,且这两个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二三产业占比增加0.11个百分点,并将使下一期的二三产业占比增加0.014个百分点。同时,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并在1%水平上显著,体现了长期非均衡误差对产业结构的控制。而误差修正项系数为-0.22,说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控制时,大约五期可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

再考察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在大体趋势上和全国样本吻合,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使得当期二三产业占比有所上升,同时会对下一期的二三产业占比产生相同的影响。对比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地区样本数据的回归系数可见,对于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贡献最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仅使得二三产业占比上升0.077个百分点,滞后一期对二三产业占比所来带来的贡献为0.012个百分点。并且一旦发生短期偏离,东部地区的调整速度最慢。东部地区的误差修正系数为-0.17,大约需要六期才能将非均衡状态重新回到均衡。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产业升级带来的影响最大,当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带动二三产业占比上升0.14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下一期二三产业水平0.02个百分点。误差修正项为负,回归系数为-0.24,说明中部地区误差修正速度大约为四期。对西部地区来说,城镇化水平系数为正,滞后一期系数也为正值,然而滞后一期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城镇

72

化水平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促进作用并不持久,只存在短期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1988 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数据,分区域对我国全国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1.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明显地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持久性,从长远意义上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短期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二三产业占比,并对下一期的二三产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当短期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时,约需要五期回归均衡状态。

2.对东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较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小。从长期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东部地区二三产业占比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从短期上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二三产业占比提高带来的作用较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发达,而城镇化水平也较全国其他省市地区更高,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因而,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来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较弱。因而对于东部地区,需要寻找其他的源动力来继续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3.对中部、西部地区而言,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分析,都可以看到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从长期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为西部地区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最为显著。而从短期上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中部地区带来的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更为分散,城镇化水平也低于东部地区,因而并没有完全吸收城镇化带来的红利。

针对以上结论,说明我国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地区需要实行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1.我国还需要继续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深化城镇化建设,推行城镇化改革。目前我国还处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比起发达国家,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由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使得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放弃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点上,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城镇化工作的展开,继续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并应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市场化的发展,让市场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化发展。同时,政府也需继续推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在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的同时,为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更为便利和优良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对饱和的状态,接下来必须要以政策拉动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需要推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坚持产业的不断革新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焕发新的活力。

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均,东部地区无论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上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上,都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城镇化建设已不足以为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因而对于东部地区,除了继续加强城镇化建设,还需要寻求其他方面的源动力来促进产业

82

的调整与优化。

对于资金充沛劳动力充足的东部地区,增创发展新优势,关键是增创科技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方面,政府需要继续加强企业技术研发工作的开展,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以自主研发带动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进而改变盈利的模式和环节,以进一步释放出巨大生产力。

3.对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依旧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行城镇化建设,促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形成集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①王可侠:《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市化进程》,成都:《经济学家》,2012年,第9期,第43 47页。

②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第4 21页。

③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北京:《城市问题》,2011年,第9期第23 25页。④陈平:《产业转移推动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北京:《城市问题》,2010年第5期,第22 29页。

⑤杨文举:《中国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郑州:《经济经纬》,2007年第1期,第78 81页。

⑥张雯:《通过产业优化解决就业推动中国城镇化》,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3 34页。

参考文献:

[1]Daniels P.W,O.Connor.K and Huton T.A,1991,“The Planning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Growth and Change,22(4),pp.287-302.

[2]Dobkins,L.H.and Y.M.Ioannides,2001,“Spa-tial Interactions among U.S.Cities:1900-1990”.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0(31),pp.112-129.

[3]Harris N.,1995,“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Role of Cities”.Cties,12(3),pp.479-491.

[4]陈志刚、曲福田、黄贤:《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配置特征》,北京:《城市问题》,2008年第9期第7 11页。

[5]舒燕飞:《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东西部差异》,北京:《城市问题》,2009年第2期,第45 50页。[6]金荣学、解洪涛:《中国城市化水平对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北京:《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第167 170页。[7]沈可、章元:《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北京:《金融研究》,2013年第1期,第53 64页。

[8]周莉萍:《城市化与产业关系:理论演进与述评》,成都:《经济学家》,2013年第4期,第94 99页。[9]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第20 32页。

[10]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天津:《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第48 54页。

[11]毛丰付、潘加顺:《资本深化、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第32 44页。

作者简介:黄亚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广州510275

[责任编辑潘莉]

92

影响城市化的因素

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 (1)产业结构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如果第一产业比重低,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比较高,则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反之亦反。长期以来,西部由于受到观念、制度、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缓慢。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不合理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影响了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长 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步伐。由于经济发展使经济收入增加,人们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更高层次的需求会随之产生,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在众多商品中,农作物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人们对该类产品的实际需求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相反,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收入增长导致对它们的需求更快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会带来需求结构的变动也必然带动投入结构(资本与劳动的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导致资本与人口在空间的高度集聚,并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 (3)资金状况 城市化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与升级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区域的工业化过程,这个过程导致对资金的强烈需求。一方面,工业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需要足够的资金积累用于发展制造业及相关的资金密集、周转时间长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化要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足够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要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就需要建设现代化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 (4)区位因素 世界上的各种资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市总是在那些地理、气候、图纸、矿藏条件和原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产生和发展;并不断吸引人口与资本向其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好的城市聚集,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效益差别来。所以,滨海的良港、河流的两岸、铁路的沿线,不仅城市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发展快、效益好;相反,“穷乡”则往往处于“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沿江的城市或临近已有大城市的地区总是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又因为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了资源供给的地区价格差异,从而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工业布局。自然资源匮乏或长期难以利用的地区,其城市化水平总是落后于资源丰富、或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 战略举措。结合十八大报告,介绍了新型城城镇化的内涵,分析了制 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对数据实行 分析处理,得出实证结果。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 影响,其后依次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农村居 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等。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 建设的建议。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持续提升。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2011年,城镇化每提升1%,可拉动投资增长3.7%,带动消费增长1.8%。2014年3月最新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 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主线是农 民的市民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 心的城镇化,并进一步阐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根据统计资料 显示,201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为50.5%,而全国城镇化水平平均为 56.1%,相比较来说,安徽省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究其根源,不但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还存有诸多其他因素,比如人口、资源、环境等。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新型

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实行实证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城镇 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体现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更加注重全面质量的提升。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 化重在“新”,不是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多,而 是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增长,全面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其基本原则 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突出了“存量优先”,其主 线是农民的市民化,同时还提出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优先解决存 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重在提升城镇化的内在质量, 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过阐述。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发展、收入水平、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实行 分析。

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

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变市民、农村耕地变城市建设用地。 ■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 现有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城镇化率也存在“虚高”现象 记者:过去10年,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很快,为什么能有这么快的发展? 陈锡文:过去10年,是中国城镇化推进速度比较快或者最快的时期之一。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2%,城镇人口4.6亿人。到去年底,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47.5%,城镇人口大约是6.3亿人,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在全球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11个国家,而1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足足增加了1.7亿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主要和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直接相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我国城镇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推进城镇化必将有效拉动市场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记者:有人认为,过去若干年,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很大,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因素。

陈锡文:的确,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城镇化道路,城镇发展是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使用劳动力、环境承载严重压力基础之上的。尽管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大量的矛盾没有化解,遗留的问题很多。近年来,地价房价、资源品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较快上涨,今后城镇化的成本将明显提高。 还要看到,由于统计口径方面的原因,城镇化率存在“虚高”现象。我国城镇化人口的统计按国际惯例进行,即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便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仍有10%—12%的城镇人口是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镇化应量力而行不能超前 城镇化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记者:现在有些地方通过“拆村并居”、“农转非”等形式加速推进城镇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您说城镇化率并非越高越好,对此怎么理解? 陈锡文: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比我们要高,但大多数都在80%以下,这里面可以进一步做分析。比如,在日本,虽然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但约有1/4的人生活在农村。德国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大量人口仍将在农村生活。所以,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而一些城市化率超过了80%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存在大量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居民。由于这部分人口没有能够获得稳定的工作,使城

城镇化水平基本判断

城镇化水平基本判断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判断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就成为“十五”期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总的判断是: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为宜。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一、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发展模式的判断 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国家,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的基本判断。《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那么,《建议》何以得出上述结论呢? 根据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城镇化划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适度城镇化又称同步城镇化,即指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和相适应的城镇化模式,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如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芬兰、日本等。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镇化道路,它能够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第二种是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如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中东等。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镇化,是一种无工业化的城镇化。第三种是滞后城镇化又称低度城镇化,即指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不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如中国、朝鲜、贝宁等。这些国家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见图1),它是城镇化的更高阶段。[2-5]从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不难看出,中国的城镇化属于低度城镇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城乡人口逆向流动不是逆城市化,而是一种“反城市化”。对此,要加以区别。 附图 资料来源: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年;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XX年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51.9万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52.6%,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年)。2000年前后,美国和日本等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76%~80%,但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高于这个比例,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城镇化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造成中国许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繁荣的现象,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城市偏向政策”,从农业中获取剩余补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拉越大。针对上述严峻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要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我们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解读李总理的新观点,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策略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镇主体产业发展与中国特色之路的思维导向。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太快,城市新增人口超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幅度,再加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五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资源有限,用地效率偏低,出现“冒进式”的土地失控。城市化进程中的冒进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大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开发区、大学城;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政出多门,相互攀比。各地开发区广铺摊子,乡镇大量批租土地,导致投资密度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资源浪费极大。例如:南京城市地区有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质疑,在1995-2000年时,市政府与一些专家主张“跨江发展”,除了主城外,规划浦口、大厂镇、泰山新村的发展方案,结果20年来,长江西岸仍然发展不起来;后来又转向河西新区、仙林大学城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城市新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医疗、教育)不配套,城市缺乏人气;现在又转向重点发展江宁新区,建设副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市区出城到江宁方向的交通常常受阻。同时市政府近年来又在马群、麒麟镇方向开发新区,四面开发,到处投资,布局极为分散,城市化地区缺乏重点,造成投资的效益很低。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农业的转移人员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却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导致当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建设质量不高问题。我国的城镇化也正是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下起步和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安全与质量问题。

用城市化水平区位熵的方法来分析中国

班级:09地理本科一班姓名:杨世龙 学号:2009022112

用城市化水平区位熵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及成因 杨世龙(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 )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渐的升高,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6.59%(各省区的城镇总人口与对应各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城市化水平测度及分析 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通常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本文主要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分析我国城市化省级差异由于资料的缺乏因此选用的数据时2009年人口数据,并用区位熵的方法分析我国城市化省际差异,区位熵法又称专门化率。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城市化水平区位熵法计算公式: Q=S/P, 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 S为该区域城市化水平 P为全国的城市化水平 表一是以2009年全国及各省的总人口和人城镇人口计算出来的各省城市化水平, 区位熵(Q)值即表示城市化水平。

(表中为2009年的数据,来自统计年鉴)

根据以上中国各省份区位熵值绘制表二: 依据表二所得到的31个省级行政区区位熵,可把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分为四类: 第Ⅰ类为,城市化水平区位熵为1.67以上,包括1.67,即上海、北京、天津3个省区,这3个省区的城市化起步早,进程快,发展迅速。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传统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变成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等。 第二类为,城市化水平区位熵在1.09以上,不包括1.36,即广东、辽宁、浙江、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吉林、重庆、福建、海南、山东11个省区,主要特点是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地级市总人口增长快,小城市获得了很大发展,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分布渐趋合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因此城市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第三类为,城市化水平区位熵为0.81 ≤ Q≤ 0.99之间,主要包括山西、湖北、宁夏、江西、湖南、陕西、河北、安徽、青海、新疆、广西、四川、河南13个省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地处中国内陆腹地。 第四类为,城市化水平区位熵在0.51 ≤ Q ≤ 0.73之间,包括云南、甘肃、贵州、山西4个省区,处较封闭地区,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相对滞后,少数名族较多,城市化水平相对落后。 三、城市化省际差异的成因分析: 第一、国家目标、战略和政策。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本章要点: 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2、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4、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第一节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知识点一:了解城镇化的基本理论(轮换考点) 1、城镇化的概念 (1)城镇化的定义: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与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过程。城镇化概念具有内涵的广泛性和过程的复杂性的特征。城镇化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也是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不同时期区域城镇化的程度一般用“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来表示。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现象的空间类型 现代城镇化有许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镇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镇化。 城市中的商业和政府部门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镇化,也称集中型城镇化。 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镇化,也称扩散型城镇化。 在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一些离心方向的扩散现象。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都属于离心性的城镇化现象。

2)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按照城市扩展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镇化。如果城市的向外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镇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镇化。 外延型城镇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镇化类型,正在进行外延型城镇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 2、城镇化曲线 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把整个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①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的初期阶段 ②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中期加速阶段 ③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提高速度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5422429.html, 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作者:张梦婕孔博涵常春林 来源:《中国市场》2015年第34期 [摘要]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分述了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动因,界定了新型城镇化。对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并使用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5515422429.html,ki.zgsc.2015.34.152 1 新型城镇化 1.1 城镇化概念及其动因 (1)城镇化的概念。19世纪60年代末,西班牙学者A.Serd第一次使用“Urbanization”这一概念。“Urbanization”除了被称作城镇化,还被称作城市化、都市化等。本文中,除了参考文献使用原作者的原有的研究成果名称外,均使用“城镇化”或“新型城镇化”两个词语。随着关于城镇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城镇化相关理论也逐渐成熟,并慢慢成为科学体系。城镇化一般被认为是农业和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向城镇汇集并不断发展,从而使得城镇的数量逐渐增多,城镇的规模逐渐增大[1]。 地理学教科书《城市地理学》将城镇化的概念定义为“城镇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并将城镇化定义为一种动态现象,受制于不同的环境、历史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中,其都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其次,城镇化还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最后,城镇化具备“点”与“面”的双重特点[2]。 (2)城镇化的动因。关于城镇化的动因的研究,学者展开的角度一般有两个,一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二是关于制度环境、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资源禀赋三个原因。 综合以上两个角度,对过往关于城镇化动因的理论整体阐述。第一,资源禀赋。依据过往所有国家城镇化发展经验,资源禀赋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某地区拥有某项资源时,当地一般会依据其资源优势进行产业规划,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分别是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持续动力和后发动力。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第一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服务业不仅吸引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提升了城镇化建设速度,更加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使城市聚集更多资源;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工业4.0时代的到来,应当依靠科技进步,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与质量,进而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政策支持、制度安排以及创新精神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上) 摘要:根据对中国城镇化情况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发现,从总体上讲,中国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国外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或同样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中国城镇化目前的速度基本合适,不慢也不太快。通过定性分析和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估计中国城镇化还将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仍将以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推进,在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关键词:中国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前景 一、引言 中国城镇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水平是高还是低,速度是快还是慢,是滞后还是超前,变动的趋势将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一直存在意见分歧、激烈争论。对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和速度,理论界大致上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城镇化率年增长1.4%,速度太快,城镇化率已达60%,太高;二是认为速度1%以内,基本适合,城镇化率45%左右,也不高;三是认为城镇化率仍然偏低,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超过1%并不过快,应加快城镇化进程。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也有三种不同的估计。我们认为,只有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些问题,合理分析和比较准确地

判断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有效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在国家已经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今后若干年的主要任务之一的情况下,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城镇化的实际情况作深入实证分析。城镇化现状不仅包括水平、速度,而且涉及城镇化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属于的类型、具有的特征、地区差异、健康状态、城镇的数量、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城市集中与分散,是否形成城市群、带、网)等多方面的情况,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分析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中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和发展趋势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次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Urbanization”一词一般译为“城市化”,主要用于说明国外的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由于“Urban”包含有城市(city)和镇(town),世界上许多国家镇的人口规模比较小,有的甚至没有镇的建制,“Urbanization”往往仅指人口向“city”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故称“城市化”;中国设有镇的建制,人口规模不少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人口不仅向“city”集聚,而且向“town”转移,这也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的一个特点。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城市化或者一般而言的城市化不同,必须注重发展小城镇,为了显示这种与外国的差别,有学者(辜胜阻,1999)把中国的“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中国的城市化称之为城镇化,而且被官方采纳,国家的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