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废水的处理
化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化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酸碱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溶解碱调节pH值、过滤、中和反应、沉淀、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处理前应首先了解实验室酸碱废水的化学成分,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2、对高PH值的废水,应在废水中溶解碱性物质,将PH值降到一定
的水平,如HCl或NaOH等碱性物质,调节pH值使废水处于中性。
3、将调节过pH值的废水放入过滤机中,用大孔滤膜进行过滤,将有
害微粒去除,然后进入下一步处理。
4、调节过pH值的废水可以通过中和反应,使其未反应的有机物受到
破坏,这是通过采用强碱性和强酸性物质,如Ca(OH)2和H2SO4等进行
中和反应实现的。
5、沉淀处理是利用一定的沉淀剂,如:铁锌颗粒,铁锰颗粒,氯化
钙等,把有机物沉淀出来,以减少有机物含量。
6、活性炭吸附处理,是把有机物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以减少有机物
的浓度。
7、离子交换处理则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技术,即固定床离子交换和混
合离子交换处理废水,以达到减少离子的目的。
酸碱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工程概况与目标
酸碱废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旨在实现以下工程概况与目标: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工业园区酸碱废水处理工程,主要处理园区内企业产生的酸碱废水。工程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设计处理规模为1000立方米/天。工程包括废水预处理、调节池、中和反应池、絮凝沉淀池、污泥处理等主要单元,以及配套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6)财务部: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确保工程资金合理使用。
3. 人员培训与考核:
(1)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4. 协作与沟通:
(1)建立项目内部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2)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材料与进度安排
针对酸碱废水处理工程的施工,以下为施工材料与进度安排:
1. 施工材料:
(1)主体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砖、砂、石等,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2)管道材料:采用耐腐蚀的聚氯乙烯(PVC)或聚丙烯(PP)等材质,满足酸碱废水处理要求。
(2)设立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确保施工过程高效有序。
(3)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内容、时间节点及完成标准。
(4)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图纸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
酸碱废水处理设计

酸碱废水处理(一)处理方法及其选择1.酸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投药中和;(3)过滤中和;(4)离子交换(5)电解。
一般是前三种方法应用较广。
2.碱性废水处理方法(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2)加酸中和;(3)烟道气中和。
3.选择酸碱废水处理方法的注意事项(1)废水中所含酸类的性质、浓度、水量及其变化情况。
(2)本企业或附近工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排出碱性废料(或酸性废液)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3)当地药剂供应情况。
(4)废水排入城市管道的条件。
(5)酸性废水中和方法。
(二)酸碱废水处理的设计与计算1.酸性废水中和(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1)中和能力计算根据化学基本原理,酸碱中和应符合一定的当量关系。
为使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混合后呈中性反应,可按下式进行计算:∑Q z B z≥∑Q x B y aK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z—碱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B y—酸性废水浓度(克当量/升);a—药剂比耗量,即中和1公斤酸所需碱量(公斤),见表7-4{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K—考虑中和过程不完全的系数,一般采用1.5~2.0。
酸(碱)当量值R可按表7-5进行换算{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六册【室外排水与工业污水处理】)330页}。
如已知酸(碱)浓度为C(克/升)或P(%)时,则当量浓度为B=C/R=10P/R(克当量/升)。
2)中和池设计中和池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Q z+Q x)t(升)式中Qz—碱性废水流量(升/小时);Qx—酸性废水流量(升/小时);t—中和反应时间,与排水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有关,一般采用1~2小时。
当生产过程中,如酸及碱性废水排出的很均匀,酸碱含量能互相平衡时,亦可不单独设中和池,而在吸水井及管道内进行混合反应。
如数量及浓度有波动时,则应设中和池。
酸性废水经进水管进入中和池,在通过池底穿孔管使之得到更充分混合再由出水管排出。
污水处理工艺 酸碱中和

污水处理工艺酸碱中和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酸碱中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工艺,通过控制酸碱度来调节污水的PH值,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酸碱中和过程。
二、背景污水中的酸碱度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酸碱度都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酸碱中和工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酸碱中和原理酸碱中和是通过加入酸碱性物质来改变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常用的酸碱中和物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盐酸等。
在中和过程中,酸性物质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和盐,从而中和了污水的酸碱度。
四、酸碱中和工艺流程1. 污水进入中和池:污水首先进入中和池,该池是一个封闭的容器,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搅拌设备。
中和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污水流量、酸碱性物质的投加量以及搅拌设备的功率等因素。
2. 酸碱性物质投加:根据污水的酸碱度和所需的PH值,确定投加的酸碱性物质种类和用量。
投加酸碱性物质的方式可以是手动投加或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可以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污水PH值来调节酸碱性物质的投加量。
3. 搅拌混合:在酸碱性物质投加后,通过搅拌设备将污水和酸碱性物质充分混合,使其反应充分。
搅拌设备可以是机械搅拌器或气体搅拌器,具体选择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规模来确定。
4. PH值监测:在酸碱中和过程中,需要对污水的PH值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PH值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中和效果达到要求。
监测结果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反馈,实现自动调节投加量。
5. 沉淀和过滤:经过酸碱中和后的污水,可能会产生一些沉淀物和悬浮物。
为了进一步净化水质,可以进行沉淀和过滤处理。
沉淀可以通过静态沉淀池或离心机来实现,过滤可以使用滤网或滤布等材料。
6. 出水处理:经过酸碱中和、沉淀和过滤后的污水,可以进一步进行其他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等,以达到出水标准要求。
酸碱废水处理方法

酸碱废水处理方法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酸碱废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酸碱废水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常见的酸碱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氧化法、膜分离法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酸碱废水,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一、引言酸碱废水是指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的废水。
由于酸碱废水的特殊性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酸碱废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酸碱废水的特点酸碱废水具有酸度或碱度高、PH值偏离中性、含有大量的酸碱盐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酸碱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
三、常见的酸碱废水处理方法1.中和法中和法是将强酸废水与强碱废水进行中和反应,使之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从而达到除酸碱性的目的。
中和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常用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中和法适用于一些酸碱废水浓度较低的情况。
2.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等物质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酸碱物质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沉淀法适用于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等物质的情况。
3.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酸碱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氧化法适用于酸碱废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情况。
4.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酸碱废水进行分离,使废水中的酸碱物质得以分离。
常用的膜材料有反渗透膜、纳滤膜等。
膜分离法适用于废水中酸碱物质浓度较低的情况。
四、酸碱废水处理的综合应用针对不同的酸碱废水特点,可以综合应用以上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酸碱废水中既含有酸性物质又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情况,可以先使用中和法将酸性物质中和至中性,然后再使用沉淀法去除重金属离子。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清除废水中的酸碱物质。
五、结论酸碱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PPT

(4) 混合后废水得pH值 HCl全部电离,且当量浓度=摩尔浓度,故
[H+]=0、38*10-3 mol/L,pH=-lg[H+]=3、42 (5) 中与池有效容积
反应时间取2h W=(8+16、3)*2=48、6m3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1
第一节 中与
一、概述 二、酸碱废水互相中和法 三、药剂中和法 四、过滤中和法
第一节 中和
一、概述
1、酸碱废水得来源与处置 ●酸性废水:化工厂、化纤厂、电镀厂、煤加工厂几金属酸洗车间等; ●碱性废水:印染厂、金属加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 ●当酸或碱废水得浓度很高时,如在3%-5%以上时,应考虑回用与综合利用得 可能性;当浓度不高,如小于3%时,才考虑中与处理。
23,沉淀剂采用石灰乳,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一级化学沉淀控制PH为3、47,使铁先沉淀,铁渣含铁32、84%,含铜0、
148%;第二级化学沉淀控制PH在7、5-8、5范围,使铜沉淀,铜渣含铜3、 06%,含铁1、38%。废水经二级化学沉淀后,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铁渣与铜 渣可回收利用。
第二节 化学沉淀
石灰经消解后,形成石灰乳 排至溶液槽。消解采用人工 与机械法。
采用机械搅拌、空气搅拌、 水泵搅拌。
石灰乳投配装置
第一节 中 与
三、药剂中与法 Ⅱ混合反应装置
混合时间:用石灰与酸性废水时,采用2-5min。其它采用5-10min,如下图, 四室隔板反应池,采用压缩空气搅拌。
四室隔板反应池
Ⅲ沉淀池
采用竖流式(沉渣量少时)或平流式(排泥困难时)。沉渣用污泥泵排出。
酸性废水的处理实验--第五组

酸性废水的处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酸碱中和处理的原理
2、掌握酸水中和试验测定的方法及流程
二、实验原理
中和法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消除污水中过量的酸和碱,使污水中的PH值达到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处理过程。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烧杯50mL(一个),锥形瓶250mL(四个),量筒250mL,滤纸,磁力搅拌器,PH试纸,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
98%浓硫酸,Ca(OH)2,NaOH,CaCO3,Na2CO3固体粉末
四、实验步骤
1、将仪器洗净备用
2、通过计算,用98%浓硫酸5.43mL。
配置0.1moL硫酸1L,倒部分浓硫酸到小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5.43mL浓硫酸1L的容量瓶中定容。
3、量取0.1moL/L硫酸溶液200mL,分别倒入四个相应的锥形瓶中
4、将称好的Ca(OH)2、CaCO3、NaOH、Na2CO3固体粉末逐步加入4个含有200mL硫酸溶液的锥形瓶中,放入磁石,把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5、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是否为中性。
6、将余下的纸和粉末放入分析天平上称量,得到消耗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药剂称取的量PH值消耗的量理论数值/g 实际/理论Ca(OH)2 1.48
NaOH 1.6
CaCO3 2
Na2CO3 2.12。
污水处理工艺 酸碱中和

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过量的酸或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的过程称为中和。
处理含酸废水时,以碱或碱性氧化物为中和剂,而处理碱性废水则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剂。
对于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互相中和,或者利用废碱渣(碳酸钙碱渣、电石渣等)中和酸性废水,条件不具备时,才使用中和剂处理。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经常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废水中和处理一般采用硫酸、盐酸。
1.酸碱中和法的原理是什么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过量的酸或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的过程称为中和。
处理含酸废水时,以碱或碱性氧化物为中和剂,而处理碱性废水则以酸或酸性氧化物做中和剂。
对于中和处理,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将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互相中和,或者利用废碱渣(碳酸钙碱渣、电石渣等)中和酸性废水,条件不具备时,才使用中和剂处理。
酸性废水中和处理经常采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白云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废水中和处理一般采用硫酸、盐酸。
当酸碱废水的流量和浓度变化较大时,应该先进入水质均质调节池进行均化,均化后的酸碱废水再进人中和池。
为使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得较完全,中和池内要设搅拌器进行混合搅拌。
当水质水量较稳定或后续处理对pH值要求较宽时,可直接在集水槽、管道或混合槽中进行中和。
2.酸碱中和法的常用设施有哪些(1)酸碱废水相互中和设施。
①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小,或废水缓冲能力较大,或后续构筑物对pH值要求范围较宽时,可以不用单独设中和池,而在集水井或管道、曲径混合槽内进行连续流式混合和反应。
②当水质水量变化不大、废水也有一定缓冲能力、但为了使出水pH值更有保证时,应当单独设置连续流式中和池。
③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而水量较小时,连续流式中和池无法保证出水pH值要求,或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或废水中还含有其他杂质或重金属离子时,较稳妥的做法是采取间歇式中和池。
这时中和池至少要有两座,以便交替使用,每池的容积可按一班或一昼夜排放的废水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废水的处理
酸碱废水是水中酸碱浓度异常的一种水污染现象。
天然水的pH值通常为6.5-8.5,当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表示水体受到酸类或碱类污染。
酸碱废水的来源很广,往往还含有悬浮物、金属盐类、有机物等杂质,·但在排至水体或进人其他处理设施前,均须对酸碱废液先进行必要的回收。
含酸或含碱的废水来源很广。
含酸废水主要来自制酸厂、化工厂、化学纤维厂、染料厂、金属酸洗车间和电镀车间等。
其中有的含有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或二者兼有。
含酸浓度差异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
含碱废水主要来自制碱厂、制浆造纸厂、印染厂、皮革厂、炼油厂等。
其中有的含无机碱,有的含有机碱。
含碱浓度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
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以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有机物。
酸碱水的来源
含酸含碱废水来源很广。
化工、化纤、制酸、电镀、炼油以及金属加上厂酸洗车间等都会排出酸性废水。
有的废水含有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有的则含有蚁酸、醋酸等有机酸,有的则兼而有之。
废水含酸浓度差别很大,从小于1%到10%以上都有。
造纸、印染、制革、金属加工等生产过程会排出碱性废水,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机碱,也有些废水含有有机碱。
某些废水的含碱浓度很高,最高可达百分之几。
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和碱式盐,以及其他的酸性或碱性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等物质。
将含有酸碱的废水随意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且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囚此,对酸、碱废水首先考虑回收和综合利用。
当酸、碱废水浓度较高时,例如含酸废水含酸量达到4%以上、含碱废水含碱量达到2%以上时,就存在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可以用以制造硫酸亚铁、石膏、化肥,也可以回用或供其他工厂使用。
浓度低于4%的酸性废水和浓度低于2%的碱性废水,因为回收利用的意义不大,才考虑进行中和处理。
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或重金属盐类。
酸的质量分数差别很大,低的小于1%,高的大于10%。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印染厂、皮革厂、造纸厂、炼油厂等。
其中有的含有机碱或含无机碱。
碱的质量分数有的高于5%,有的低于1%。
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常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和有机物。
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需经适当治理方可外排。
治理酸碱废水的原则:
1)高浓度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偏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2)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碱洗槽的漂洗水,应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中和处理,应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
如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废碱(渣)中和酸性废水,利用废酸中和碱性废水。
在没有这些条件时,可采用中和剂处理。
高浓度酸碱废水的回收利用:
目前含酸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真空浓缩冷冻结晶法和自然结晶法。
浸没燃烧高温结晶法的基本过程是:将煤气燃烧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喷入待蒸发的废液,去除废液中的水分,浓缩并回收酸类物质。
这种浓缩方法适用于处理大量废水,其优点
是热效率高,回收的再生酸浓度较高(可达42.6%);缺点是酸雾大,防腐蚀要求较高,并须有可燃气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