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效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效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简称IVIG)是一种制备自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它主
要由人的免疫球蛋白G(IgG)组成,是一种有抗体活性的蛋
白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并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抗体产生: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成分可以促进患者机体内自身抗体的产生,进一步增加患者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2. 抑制自身免疫: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与异常激活的免疫细胞结合,从而抑制这些细胞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因此,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中和病原体毒性: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可以结合病原体,中和其产生的毒性物质,从而减少感染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这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
1. 免疫调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2. 抗炎作用:免疫球蛋白中含有一定量的抗体,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损伤,从而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
3. 免疫替代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补充体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请注意,以上所述仅为普遍情况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效,并不代表特定疾病或个体的治疗效果。
具体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疾病、剂量以及疗程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决定。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1.Myasthenia Gravis[J].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Neurology.2010;12:231-24.
.
25
IVIG IVIg治疗剂量与疗程
➢ 初次应用,总剂量为2g/kg体重,在2~5天或2周内分次给予。 多数采用400mg/kg体重/天,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若疾病 复发,可重复疗程。
静脉用药?送检非POCT(血培养等) 气道管理(吸痰、痰培养)、雾化 床边胸片
.
5
• 进一步医生能做的是什么?
呼吸循环支持(给氧方式?改善循环) 心衰存在吗?(强心、利尿、扩血管)
适当镇静 液体管理(尤其胶体液速度)、抗感染?
.
6
.
7
.
8
.
9
• 1岁,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 血常规、PCT未见明显异常情况下如何用药?
.
26
IVIG
IVIg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IVIg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发生率约1%~81%。 最常见的副反应有头痛、脊背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面 部潮红、发热、寒战、呼吸急促、胸闷、低血压、高血压及 皮疹。
➢ 这些反应为暂时性,通常发生在第一次或第二次输注时,且 与静滴速度过快、使用不同厂家的制剂有关。减慢输注速度 反应可减轻,极少情况下需在输注前30分钟给予小量激素或 抗组胺药。
.
18
IVIG
静注免疫球蛋白简介
.
19
IVIG
静注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作用
V区
C区
VL+VH区: 抗原结合部位(2个)
CL和CH 区: 具有同种异型抗体的遗传标(2个)
铰链区:
《免疫球蛋白使用》课件

免疫防御:抵抗病原体入侵,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免疫调节:调节免疫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免疫识别:识别并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免疫记忆:记忆并识别再次入侵的病原体,提高免疫反应效率
Part Three
预防感染: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病毒、细菌等病原体 的感染。
治疗疾病: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过敏、哮喘等。
灭活方法:热处理、 化学处理、辐射处 理等
灭活目的:降低免 疫球蛋白的活性, 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除菌方法:过滤、 紫外线照射、化学 消毒等
除菌目的:去除免 疫球蛋白中的微生 物和病毒,保证产 品的安全性
原料选择:选择高 质量的原料,如血 液、血清等
生产工艺:采用先 进的生产工艺,如 离心、过滤、沉淀 等
质量检测:进行严 格的质量检测,如 蛋白质含量、纯度 、活性等
储存条件:保证适 宜的储存条件,如 低温、避光、干燥 等
Part Five
免疫球蛋白的来源:人源性、动物源性、重组来源 免疫球蛋白的制备方法:提取、纯化、灭活、浓缩 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过敏反应、感染风险、免疫抑制 免疫球蛋白的使用注意事项:剂量、疗程、禁忌症、不良反应
IgA: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表面,具有抗感 染、抗过敏等作用
IgM: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
IgE: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等作用
IgD: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
IgG4: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
免疫球蛋白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重链和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Y字形结构 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决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具有高度可变区,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
免疫球蛋白PPT幻灯片

凝胶电泳法
γ球蛋白 = 丙种球蛋白 = 胎盘球蛋白 = 抗体分子?
. 4
Ab与Ig的关系?
Ig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 Ab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并非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 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
6
内 容
一、基本结构
二、J链和分泌片
三、水解片段
.
7
一、基本结构
.
12
Ig分子结合抗原前后的构象变化
结合抗原之前
结合抗原之后
Fc
补体结 合位点 被屏障
暴露的 补体结 合位点
.
13
4.结构域(功能区) Ig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均可折叠为数个球形结构 域。每个结构域约含110个氨基酸残基,一般具有独特 的功能,故又称功能区。
IgG分子由 链和两条L链 结合而成。 包括VL和C 结构域,重 有 1个 VH和 结构域。V 共同组成抗 合部位。Ig 线对称,具 个相同的抗 合部位。
.
16
三、水解片段
水解片段
.
17
木瓜蛋白酶(Papain) IgG Fab段(fragment antigen binding,抗原结合片段) Fc段(fragment crystalizable,可结晶片段) 胃蛋白酶(Pepsin) IgG F( ab′)2 pFc ′
.
1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与特性
表达Fc受体的细胞(NK、M、中性粒细胞)通过识别抗 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的靶细胞。 .
25
ADCC作用
. NK 细胞介导的 ADCC作用
26
.
27
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作用
免疫球蛋白PPT课件

26
IgD
• <1% 血清Ig • IgD是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膜受体 •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
志着B细胞成熟 • 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 • 半衰期短2.8天.
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
• 新生儿出生4~6个月后,血中可出现IgA,以后逐渐升高,到青 少年期达到高峰。
• 例: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结合,阻抑其吸附到易感细胞上,分泌
型IgA还可中和毒素如霍乱弧菌毒素和大肠杆毒素 。
25
IgA的特点
• 参与皮肤粘膜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 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母乳喂养; • 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 参与Ⅲ型超敏反应;
天然抗原 机体
(多个抗原表位)
诱发多个B 细胞克隆活 化
产生多种针对不同表位的相应抗体 (多克隆抗体)
32
33
二、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由一个始祖细胞分化、增殖所产生的遗传性状完全 相同的细胞群称为克隆(clone)。
由一个克隆B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 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又称第二代人工抗体。
•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例:应用对麻疹、甲型肝炎等有免疫力的产妇或正常人丙种或胎
盘球蛋白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能有效地预防相应的传染性疾
病。不少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SLE的LE因子(抗核
抗体)以及引起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中的抗体大都也属于
IgG。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 •
(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1、重症感染新生儿: 尤其是早产儿感染,新生 儿自身免疫功能不成熟。对抗原的抗体应答反 应迟缓,主要通过胎盘接受母体的IgG抗体、早 产儿从胎盘获得IgG更少、易产生生理性低丙种 球蛋白症。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发病率和 病死率仍然很高。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 、小于胎龄儿等高危新生儿感染时预后极差。 有资料表明、在上述患儿中使用IVIG可以使感染 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
•
• (七)其他疾病 •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雷综合征 GBS)血浆置换术比单纯支 持护理疗法更能改善病情。1992年, Meche报告一项多中心研究147例GBS患 者的结果,对比了IVIG和血浆置换术的 疗效,作者认为IVIG治疗效果至少与血 浆置换术效果一样,也可能更好。由于 IVIG显效迅速、所以单剂量可能与多剂 量等效,甚至比多次给药更有效。
2、病毒感染 IVIG制剂中含有广泛而有效 的抗病毒抗体,可用来防治病毒性感染
•
(1)、巨细胞病毒感染(CMV):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是胎儿、新生儿 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也可以发生在骨髓、心脏、 肝脏、肾脏移植后、轻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小儿智力障碍、先 天畸形或死亡。巨细胞病毒感染(CMV)也是婴儿肝炎综合症的重要病原体。 巨细胞病毒可造成先天或后天感染、引起间质性肺炎、常造成患儿死亡、应用 IVIG可减少肺炎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推荐剂量0.2g-0.5g/kg,每周一次、共5 次。同时可加用阿昔洛韦以增强抗病毒作用。对骨髓移植患者使用IVIG不能防 止CMV感染,但可以降低间质性肺炎和CMV感染引起死亡的危险性。1989年、 WEINBERG报告IVIG、2g/kg、12---24小时后可使合胞病毒(RSV)感染滴度显著 下降、血氧含量明显改善。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报告72例 RSV所致的重症毛 细支气管患儿伴有IgG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外周血T细胞数量减少。 29例采用IVIG,治疗组与43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gG、B细胞增殖功能、 T4细胞、T8细胞、T4/ T8比值均有明显提高。喘憋、肺部体征消失,胸片炎症 吸收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IVIG对RSV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蛋白质,其中95%以上为免疫球蛋白。
本品系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压滤分离法)分离纯化,去除抗补体活性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
辅料麦芽糖为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轻微乳光。
【适应症】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规格】每瓶含IgG 2.5g,IgG含量为4%。
【用法用量】用法:静脉滴注或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分(约60滴/分)。
用量:遵医嘱。
推荐剂量: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剂量:400mg/kg体重;维持剂量:200~400mg/kg体重,给药间隔时间视病人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
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日400mg/kg体重,连续5日。
维持剂量每次400mg/kg体重,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一次。
3.重症感染:每日200~300mg/kg体重,连续2~3日。
4.川崎病:发病10日内应用,儿童治疗剂量2.0g/kg体重,一次输注。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极个别病人在输注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
上述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
个别病人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禁忌】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免疫球蛋白PPT课件

3)骨架区 VH和VL各有4个FR。
2.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 Ig 分子的C端,在轻链1/2和重
链3/4处,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 定。
Ig的类别
1)类:根据CH氨基酸组成排列不同分为五大类
γμαδ
ε
IgG IgM IgA IgD IgE
亚类:IgG1~4;IgM1~2; IgA1~2
2)型:根据CL氨基酸组成排列不同分为两型
κ型和λ型
2、铰链区(Hinge region)
特点: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 脯氨酸,极富弹性。
功能: 1.有利于Ab与Ag的结合; 2.有利于Ig补体功能区的暴露。
3、连接链(J链)和分泌片段
J链: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 多肽链。起连接及稳定多聚体结构的 作用。
分泌片(SP):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 和分泌的含糖肽链。起保护sIgA及介 导其主动运输的作用。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以IgG为例) (二)功能区 (三)水解片段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1、定义:Ig的多肽链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链
内由二硫键连接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约由 11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故称功能区。
IgA的特征和功能
1、特征 产生—部位:MALT; 时间:出生后3-6月始合成; 存在—形式:单体血清型和二聚体分泌型; 部位:唾液、泪液、乳汁及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粘膜表面; 时间:半衰期,6天左右; 浓度:血清中Ig含量 10%-20%
2、功能
1)血清型:同IgG,但不重要
2)分泌型:粘膜局部抗感染免 疫的重要因素(又称局部免疫抗 体)。
(一)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二)激活补体 (三)通过Fc段结合具有FcR的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四、临床应用:
3.血液系统疾病 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IVIG能有效的降低感染,改善出血和贫血症状,使病情得到好 转。 剂量:400mg/kg.d,每隔3周1次,共6次。 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急性再障预后差,病死率高,大剂量IVIG可起到清除侵入骨髓 干细胞及微环境中造成干细胞生长抑制的有关病毒的作用,并有可 能清除造成部分再障发病的病毒感染,并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杀伤某 些抑制干细胞生长的淋巴细胞克隆,与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结合,去 除对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常用剂量:1000mg/kg.d,每4周1次,显效后延长间隔时间,共 4-10次。
6
四、临床应用:
3.血液系统疾病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VIG通过干扰对被抗体覆盖的血小板脾脏FC受体介导的免疫清 除过程而起作用,其它作用机制包括阻断网状内皮系统、免疫修饰 的抗特异性抗体。 常用剂量:400mg/kg.d,连用5天。亦可用1000-2000mg/kg.d, 用1-2天。 b.粒细胞减少症 IVIG通过阻断FC受体及减少抗中性粒细胞抗菌受体的合成而起 作用,IVIG可改善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化性,对抗抗中性细胞抗体。 常用剂量:400mg/kg.d,用1-3天。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是治疗自体免疫性溶血的主要方法,特别 是由IgG型溶血性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效果尤为显著。 剂量:1000mg/kg.d,每2天1次,共2次或400mg/kg.d,连用5 天。
9
9
五、不良反应与对策
1.副作用 a.过敏反应 发生率:1-15%,若用量>1g/kg,副作用增多 表现:多在输液30分钟内出现,表现为暂时性发热、畏寒、及 皮肤潮红、胸闷、心悸、恶心或呕吐,极少数发生哮喘与过敏性休 克。在原发性IgA缺乏症患儿,因其血清中存在IgE和IgG同型抗IgA 抗体,IVIG中多少含有IgA,故静点IVIG时易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 故此类患儿不宜使用IVIG。 b. 并发感染 国外报道应用IVIG可产生丙肝、非感染性脑膜炎、艾滋病、急 性溶血和肾功能减退,国内尚无如此严重的副作用报告。 2.对策 a.控制IVIG的输注速度和剂量 推荐静脉点滴2.5%浓度的IVIG溶液以0.5-5.0mg/kg.min为宜。 每天剂量为400mg/kg.
8
8
四、临床应用:
4.结缔组织病 a.川畸病 早期使用IVIG能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并能显著 减少发热及急性期反应的实验室异常指标,有迅速的全身抗炎作用 常用剂量400mg/kg.d,连用5天,或2000mg/kg.d,只用1次,如 无效可追加1次,追加剂量为1000mg/kg。 b.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IVIG对严重急性期SL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使病情得到持续 的缓解,但对慢性病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常用剂量150-400mg/kg.次,连续2-5天。
4
三、适应症:
1、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选择性lgA缺乏症除外)。
2、各种严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
4、肾脏疾病,如lgA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 Nhomakorabea5
四、临床应用:
1.细菌感染性疾病 a.新生儿及早产儿败血症 早产儿因胎盘转移输送的母体IgG不足,血清IgG水平较低,故 可考虑用IVIG预防治疗。 方法:新生儿细菌感 500mg/kg.d,每周一次,共4次。 早产儿细菌感染 500-750mg/kg.d.每2周1次,共3次。 b.烧伤脓毒败血症 细菌所致的脓毒败血症是导致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 球蛋白的水平与烧伤面积的烧伤后的时间在关,烧伤后48小时 内IgG水平下降,主要与IgG的分解有关,而与合成速度无关。 常用剂量为400mg-750mg/kg.d。 2.病毒感染 a.巨细胞病毒感染 IVIG能防止或缓解病毒感染,尤其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为著。 常用方法400-500mg/kg.d,每周1次,连用4-8周。
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
人 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即IgG、IgA、IgM、IgD、IgE。其中IgG是 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
制备: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
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10%的蛋白质,其中90%以上为人血丙种球蛋白,并含有
一定量乙肝表面抗体及白喉抗体。由于丙种球蛋白含有各种抗体,故可在短期内 为机体提供被动免疫,加强其免疫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及提高疗效的作用。
分类:按给药途径分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肌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我 我院现用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
3
二、药理作用:
1.抗感染 I IVIG中含有多价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和抗巨细胞病毒抗原多 种功能,IVIG中还存在抗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SPD-A)和抗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 可直接中和毒素使其血浓度下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2.抗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I IVIG直接抑制未成熟T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从而抑制了细胞因子、炎性介质( IL- 2.3.4.5.10和TNF- â)的分泌与产生,IVIG中有特异性抗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 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可直接中和这些炎性介质 和细胞因子,使其血中浓度下降。 IVIG中大量IgG的Fc段可与吞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其不能与自身抗体以及相 应的细胞因子结合,吞噬细胞不被激活,故使机体组织和细胞不受破坏。 3.免疫调节作用 IVIG对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增强作用,提高了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大量IgG可与患者血中抗原结合,改变其比例,使免疫复合物分子变小,不易沉积, 从而避免补体激活沉积后产生的免疫性血管内炎症,故IVIG在临床上可有效地治疗过 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 临床应用
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肖平
1
内 容
一、基本概念
二、药理作用
三、适应症 四、临床应用
五、不良反应
六、禁忌 七、注意事项 八、贮藏 九、使用技巧
2
一、基本概念:
概念:丙种球蛋白(别名:免疫血清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静
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体受到抗原(如细菌、病毒及其他毒素或异物)刺激 后,由淋巴细胞B细胞合成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注:由于人血中的免疫 球蛋白大多数为丙种球蛋白,有时丙种球蛋白也被混称为“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