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勘探复习
第六章重磁电勘探简介(9学时)

150第六章重磁电勘探简介(9学时) 第一节 重力勘探一、重力勘探的基本概念 1.重力重力的实质是牛顿万有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
万有引力是牛顿总结前人伽里略研究行星运动规律提出来的,认为任何物体相互之间都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其相互之间量的关系为122m m RF fR R=⋅ (6—1) 式中 m 1,m 2——分别为任意两物体的质量; R ——两物体相互间的距离;f ——引力常数,其值在CGS 制中为6.67×10—8cm 3/g ·s 2。
上式即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 力的方向对m l 来说,是由m l 指向m 2,对m 2来说则相反。
地球是有质量的,对地球表面上任一物体来说,都有地球的吸引力。
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面上任一物体的质量为m ,则它们之间相互的吸引力F 可根据式(6—1)来确定,其方向如图6—1(a)所示。
由于地球近似一个球体,对地面的m 物体来说,其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由于地球在不断地自转,地球表面上任何物体都具有一个离心力P ,其大小由下式来决定 2P mr ω= (6—2) 式中 r ——m 到地轴的垂向距离; ω——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力P 的方向如图6—1(a)所示,径向指向外。
离心力P 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随着r 向两极减小而减小,从赤道的最大值减小到两极为零。
为了描述重力的空间分布,通常采取直角坐标系,以数学解析式表示,如图6—1(b)所示。
设地心为坐标原点,z 轴与地球的自转轴重合,x ,y 轴在赤道面上。
设任意点A 的坐标为(x ,y ,z),地球内部某一质量单元dm 的坐标为(,,ξηζ),A 点到dm 的距离为r ,则dm 对A 点单位质量的引力为2dm rdF fr r= (6—3) ()()()12222r x y z ξηζ⎡⎤=-+-+-⎣⎦式中rr——A 到dm 方向的单位矢量,其方向是从A 到dm 。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2013复习题(重、磁、电)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2013复习题复习思考题11. 简述影响岩、矿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及岩、矿石电阻值变化的一般规律。
2. 简述影响岩、矿石介电常数的主要因素及岩、矿石介电常数变化的一般规律。
3. 图示并说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非均匀介质电阻率分布特点?各向异性系数是如何定义的?4. 说明电阻率法装置系数的物理意义,当供电或测量极距改变时,值如何变化?5. 何谓电阻率和视电阻率? 试说明其异同点,分析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6. 根据位势的叠加原理, 运用二极装置所测电位值, 求出三极剖面法、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剖面法的视电阻率值。
7. 试导出二极装置、三极装置和对称四极装置的值公式?当,时计算上述几种装置值的大小?8. 何谓电剖面法? 电剖面法中各种电极装置形式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怎样?9. 根据电流密度在地下的分布规律, 用视电阻率微分表示式, 定性分析倾角不同的低阻和高阻脉状体上联合剖面法曲线的变化规律。
10. 何谓电测深法? 主要装置形式有哪些?11. 写出水平二层断面的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的物理含义。
12. 导出视电阻率微分表达式,并举例说明式中各参数的意义?13. 何谓电剖面法? 电剖面法中各种电极装置形式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怎样?复习思考题21.什么是大地电磁场?大地电磁场有何场源特征?2.均匀介质中大地电阻率与电磁场有何关系?3.大地电磁测深的波阻抗定义是什么?波阻抗与电阻率、频率有什么关系?4.趋肤深度定义?大地电磁测深的探测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5.试导出各向同性层状介质中电磁场与波阻抗的关系?6.大地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与波阻抗的关系是什么?试分析二层介质的视电阻率曲线特征?7.大地电磁测深中有哪几类等值特征?如何表述?8.在电阻率为100Ω·m 的均匀介质中传播1000Hz 的平面电磁波, 试计算电磁系数m及趋肤深度δ。
9.比较f = 1000Hz 的电磁波在空气中和电阻率为10Ω·m 的导电介质中的波长。
重磁勘探考试要点

重磁要点重力部分: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由平均海平面顺势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2、布格异常:对重力观测值进行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获得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4、正常场:用一个与大地水准面形状接近的大地椭球体代替实际地球,假定地球内部是均匀层状分布的,由此求出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
1.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对重力观测值只做高度校正和正常场校正而获得的异常。
6、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找矿的一种物探方法。
7、二度体:几何上两个方向有限,表示物体密度仅在两个坐标方向变化,如水平无限长(圆或方)柱体,也称二维模型;8、重力异常:地下岩矿体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或地质体与围岩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9、化极:把斜磁化异常化为垂直磁化异常,例如把ΔT换算到地磁极的地磁场状态称为化到地磁。
10、Za、∆T。
Za是垂直磁异常,是实测磁场垂直分量减去正常场垂直分量即:Za= Z –Zo。
∆T是总强度磁异常,是实测磁场强度模量减去正常场模量即:∆T = │T│-│To│。
11、消磁场:均匀有限磁介质,受外部磁场磁化,则其两端表面将有面磁荷分布,它在其内部产生与磁化场H0方向相反的磁场He,称为消磁场。
而这种作用叫做消磁作用。
12、磁异常:磁性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在地球磁场之上而引起的地磁场畸变。
13、磁法勘探: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勘探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二、图倾斜台阶三、论述题1、重力异常校正过程a.纬度校正,消除维度变化引起的异常,如图:b.地形校正,消除测点周围地形的影响,无论测点周围的地形是高还是低,地形影响值将使测点重力值变小。
c.中间层校正,将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物质层的影响去掉。
d.高程校正,将测点A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消除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高度h的影响。
2022磁法勘探复习资料-图文

2022磁法勘探复习资料-图文第一章1.解释下列名词:(1)地磁要素:以观测点为坐标原点,选取一个直角坐标系。
取某轴指向地理北,Y轴指向地理东,Z轴铅直向下。
观测点处地磁场强度T在某、Y、Z轴上的分量分别称为北向分量某,东向分量Y和垂直分量Z。
T在某OY平面上的分量H称为水平分量。
H指向磁北,其延长线即是磁子午线。
我们规定,各分量与相应坐标轴的正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磁子午线(磁北)与地理子午线(地理北)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D表示。
H偏东时D为正,反之为负。
T与某OY平面的夹角称为磁倾角,以I表示。
T下倾时I为正,反之为负。
某HcoD;YHinD;tgDY/某;HTcoI;ZTinI;tgIZ/H;H2某2Y2;T2某2Y2Z2。
(2)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968年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IAGA)首次提出并公认了1965.0年代高斯球谐分析模式,并在1970年正式批准了这种模式,称为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记为IGRF。
它是由一组高斯球谐系数(、)和年变率系数(、)组成的,为地球基本磁场和长期变化场的数学模型,并规定国际上每五年发表一次球谐系数,及绘制一套世界地磁图(3)通化:地磁要素是随时空变化的,要了解其分布特征,必须把不同时刻所观测的数值都归算到某一特定的日期,国际上将此日期一般选在1月1日零点零分,这个步骤称之为通化(4)地磁图:将经通化后的某一地磁要素值按各个测点的经纬度坐标标在地图上,再把数值相等的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结起来,编绘成某个地磁要素的等值线图,便称为地磁图。
(5)磁暴:磁暴是一种强烈的扰动。
从赤道到极区均可观察到磁暴现象,而且几乎是全球同时发生。
发生时对地磁场水平分量的强度影响特别显著,而对垂直分量影响相对小些。
因此,通常研究磁暴的形态和特征是通过水平分量变化来进行的。
2、试述地磁场随空间、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答:(1)地磁场长期变化总的特征是随时间变化缓慢,周期长。
一般变化周期为几年,几十年,有的更长。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

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地球物理勘探复习题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学科,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的物理场参数,如重力场、磁场和地震波等,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
以下是一些地球物理勘探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相关知识。
1. 重力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答:重力勘探是利用万有引力的原理来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的。
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密度分布和地质构造。
2. 磁力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答:磁力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产生的,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的磁性物质的分布和地质构造。
3. 地震勘探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地下的地质构造?答: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推测地下的地质构造。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产生的,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可以推测地下的岩层结构、断层位置和地下水等信息。
4. 介电常数是什么?它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有什么作用?答:介电常数是描述介质对电场的响应能力的物理量。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介电常数可以用来推测地下的岩石类型和含水层的分布。
不同岩石和水的介电常数不同,通过测量电磁场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推测地下的介质性质。
5.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勘探方法有哪些?答: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地震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这些方法可以互相补充,通过综合分析不同物理场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信息。
6. 地球物理勘探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答: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矿产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帮助寻找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监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污染等。
重磁勘探复习提纲

《重磁勘探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的重力场与磁场1、重力场强度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何?2、重力场的变化包括哪些?变化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固体潮?3、地球重力位、引力位、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的定义。
4、地球重力场正常场的定义与特点?5、引力位的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及引力场高斯通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6、重力异常的定义与物理意义。
7、地磁要素的构成及地磁图的特点。
8、地球磁偶极子磁位的表达式?表达式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单位是什么?9、地球磁场的构成,地球磁场的正常场及磁异常的定义。
10、地磁场的垂直分量、水平分量、总场的梯度表达式。
11、地磁场的变化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地磁日变化,什么是地磁脉动,什么是磁暴?12、地磁坐标与地理坐标的定义。
第二章岩矿石密度与磁性1、三大岩石密度与磁性特点?2、影响岩矿石密度与磁性的因素分别是什么?3、物质的磁性可分为哪几类?温度对其影响如何?4、表征岩矿石磁性的物理量有哪些?其中关系如何?5、岩矿石的感应磁化强度、剩余磁化强度的定义?6、岩矿石包括哪些剩磁,热剩磁有何特点?7、影响岩矿石磁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三章重磁测量仪器1、简述绝对重力仪的自由落体和上抛法测量原理?2、石英弹簧重力仪在水平零位置时灵敏度的表达式,根据公式如何调节仪器灵敏度?3、石英弹簧重力仪器的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4、拉科斯特金属弹簧重力仪的灵敏度公式表达式是什么?5、简述质子磁力的测量原理。
6、简述光泵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重磁野外测量1、简述重磁勘探的测量比例尺是如何确定的?2、磁测不同精度是如何定义的,衡量重磁测量质量的方差公式有哪些?3、重磁测量的方式有哪些?4、重力仪器的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目的是什么?5、重力仪器的格值标定方法有哪些,分别是如何进行标定的?6、重磁勘探基点的分类及作用?7、重磁勘探检查点的作用?检查点的布设与观测应注意什么?8、简述密度仪的工作原理。
9、简述用质子磁力仪器测量标本磁性参数的测量原理(可参照课件)。
重磁电考试复习要点

重磁电勘探要点1.大地水准面: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
2.重力异常: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重力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在重力勘探中,将由于地下岩石、矿物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或地质体与围岩密度的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
3.电法勘探:在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源的激发下,地下地质体(构造、地层状况或矿藏)产生电磁感应,形成异常电磁场并叠加在原有的电场或电磁场之上,通过探测叠加的或异常的电场或电磁场的时间域和/或空间域的分布,达到研究地下地质体(构造、地层界面、矿体等)的空间分布状况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总称。
4.视电阻率:实际介质并非各向同性,测得的电阻率并非某岩石的真实电阻率,而是多种介质的综合反映。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物理过程。
剩余质量:地质体的剩余密度和它体积的乘积。
6.正常重力场:假设地球是一个密度均匀、光滑的理想椭球体,或密度成层均匀分布的光滑椭球体,用它计算得到的重力值就称为正常重力值,这时的重力场称为正常重力场。
7.磁法勘探:它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的分布,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空间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8.感应磁化强度:位于岩石圈中的地质体处在 50000nT 的地磁场作用下,它仍受现代地磁场的磁化所产生的感应磁性大小的物理量,而具有的磁化强度,M=kT。
地电断面:按电阻率差异来划分的地质断面。
9.布格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时进行了正常场校正、高度校正、中间层校正、地形校正后的重力场。
10.剩余磁性:在地质时期中,地表附近的岩石(处在居里点温度之下)都被当时的古地磁场所永久磁化。
11.有效磁化强度:在磁性体均匀磁化及不考虑剩磁时,磁性体磁化强度 M 在观测平面投影 Ms12.布格校正:布格校正一般由中间层校正和局部地形校正两部分组成。
13.磁异常Ta:实践证明,在消除了各种短期磁场变化以后,实测实际上测得的地球磁场强度和理论磁场强度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称地磁异常。
《重磁勘探》物探1203张小涵复习进程

《重磁勘探》物探1203张小涵《重磁勘探》课程设计报告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班级:物探 1203班姓名:张小涵学号: 201211020321 指导教师:张春灌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日《重磁勘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模型设计 (2)第3章程序实现 (4)第4章结果分析 (6)第5章总结 (10)参考文献 (11)第一章引言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本次课程设计是《重磁勘探》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巩固所学的重力和磁法勘探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会用所学程序设计语言(如Matlab,Surfer)等软件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的程序编写、数据计算,利用现有绘图软件完成数据成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两个不同空间位置的球形矿体在地面引起的重力异常。
三、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两个不同空间位置的球形矿体,并画出其平面和主剖面空间位置示意图(假设地面水平)。
2.推导两个不同空间位置的球形矿体在地面引起重力异常的计算公式,利用推导出的公式,用Matlab语言编程实现计算重力异常。
3.根据所提供的课程设计报告格式编写报告,报告中应附上课程设计任务书,报告内容应包括所推导的公式、所编写的程序、结果图件等。
第二章 模型设计一、 计算公式23222323222)(34)(h Y X h R G h Y X GMh g ++=++=∆σπ球若常数G 取6.67*10-3,剩余密度σ的单位取g/cm 3,半径R 的单位取m ,中心埋深h 的单位取m ,则重力异常Δg 的单位为mGal 。
二、模型参数三、模型图件图2-1 球体平面空间位置示意图图2-2 球体主剖面空间位置示意图第三章程序实现一、 Matlab程序语句a=500;b=500;clf;GA=6.67e-003;DPI=3.1415926;P1=0.5;P2=1.0;R1=50.0;R2=75.0;H1=100.0;H2=175.0;M1=(4.0/3.0)*DPI*(R1^3)*P1;M2=(4.0/3.0)*DPI*(R2^3)*P2;x=0:5:a;y=0:5:b;for i=1:length(y)for j=1:length(x)z(i,j)=(GA*M1*H1)/(((x(j)-100)^2+(y(i)-100)^2+H1^2)^1.5)+(GA*M2*H2)/(((x(j)-325)^2+(y(i)-275)^2+H2^2)^1.5);endendaxis([0,a,0,b,min(min(z)),max(max(z))]);colormap(flipud(winter));surf(x,y,z),xlabel('X 轴 (m)'),ylabel('Y 轴 (m)'),title('两个不同空间位置的球形矿体在地面引起的重力异常');save chenwentao.dat z -ascii;save chenwentao z;二、 Matlab软件所显示的结果图件图3-1 利用MATLAB软件实现球形矿体重力异常图图3-2利用MATLAB显示X-Z方向球形矿体重力异常图第四章结果分析一、制图流程1.1 先利用给定的模型参数在Surfer软件上设计出给定地下地质球体,分别绘制出给定球形矿体的平面及主剖面空间位置图;1.2 根据给定模型参数及Sufer软件绘制图件写出Matlab程序语言,分别求出不同条件下的球形矿体重力异常数据;1.3 在Matlab软件上输入程序语言,同时得出球形地质体在地面产生异常的三维立体图;1.4 利用异常数据在Surfer软件上显示不同条件下的球形矿体重力异常的平面等值线图、矢量图、影像图等一系列图件,并对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1、简述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的基本原理、前提条件及可以解决哪类地质问题。
重力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重力变化(称为重力异常),可以了解和推断地球的结构,勘探与开发矿产资源,进行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以及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地质问题。
磁法勘探:以地壳中岩矿石的磁性异常为基础,通过观察研究天然地磁场和人工场的变化规律和差异,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的一种方法。
2重力场和重力位的组成、场和位的关系,重力勘探中重力是如何定义的。
重力场=引力场+离心力场重力位=引力位+离心力位位、场之间的关系是:重力位和引力位与重力场强度和引力场强度的关系是梯度关系(一阶导数)重力:地球质量对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引起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3、地球外部任何一点受到单位地球内部质量的引力及其重力表达式。
4、什么是重力勘探的正问题和反问题?1)知道了体密度或面密度时,可以根据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确定场的位(或者场强度)----正演问题(2)知道了场的位及其梯度时,可以根据泊松方程确定场中某点体质量密度或面质量密度----反演问题5、一般的重力测量值都要进行哪些改正才能用于解释,什么叫自由空气校正,什么叫布格校正①重力差值的组成因素:维度改正、地形改正,中间层改正,自由空间改正、布格改正及布格重力异常。
②经过中间层改正后,测点相对基点而言仍处在高度为h的位置上,对这个高度影响还要予以消除③由于中间层改正和高度改正表达式中均与h有关,往往把这两项改正合并称为布格改正。
6、什么是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重力异常有哪几种及如何定义?正常重力:用正常场地地球模型代替实际地球,假定地球内部的质量是均匀层状分布,其表面和外部空间产生的重力场称为地球正常重力场。
重力异常: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规则造成的重力场中各点的重力矢量g和正常矢量的数量之差。
重力异常有△g1为区域重力异常,△g2局部重力异常△g=△g1+g2,。
重力异常定义为△g=丨g丨-丨g2丨=g-g4,故△g=Fcosθ。
△g物理意义,剩余质量所产生的引力正常重力方向的分量,剩余质量的引力远远小于正常重力。
7、什么叫剩余密度与重力异常有何关系,如何根据剩余密度求重力异常场。
剩余密度:为地质体密度减去围岩密度重力异常:在重力勘探中,将由于地下岩石、矿物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或者地质体与围岩密度的差异引起的重力变化叫做重力异常8、描述重力场和磁力场的要素有哪些。
描述重力场的要素: 重力大小、重力线、重力位和等位面等9、什么是零点漂移?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因素的影响零点漂移:在同一点上不同时间进行多次观测的结果,在完全去掉其他各项影响之后还会出现异常。
这种随时间变化的现象较零点漂移。
意义:减小利用弹性体制成重力仪,弹性体在外力长期作用下,会产生弹性疲劳、固体潮的存在、温度变化给仪器带来的影响除了弹性疲劳因素外,其他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称为混合零漂。
消除影响::选择合适并经过时效处理的材料制造仪器,尽量使零漂成为时间的线性函数;在工作中在已知的重力基点网的控制下进行测量,再做零点校正。
10、影响重力仪器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影响重力仪观测精度的因素:温度,气压,电磁力,安置状态不一致,零点漂移。
消除:①选择适当的材料制造灵敏系统;②将灵敏系统置于电热恒温箱或保温瓶里;③采用温度补偿装置;④进行零点漂移校正;⑤将灵敏系统放在密封容器中;⑥在平衡体附近放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使空气电离;⑦水平零点读数α=0度安置。
11、测量绝对重力值的仪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自由落体定律:自由下落法,对称自由运动法。
超导物体具有完全的抗磁性12、灵敏度越高,是否测量的精度也越高?为什么?答:否。
灵敏度为仪器能够感知的场强度的最小变化。
灵敏度越高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故精度不一定高。
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程度的量。
13、重力基点的作用是什么?如何保证基点的精度高于普通点?作用:求得消除仪器的零点漂移之后各测点相对于基点的相对重力值。
基点:重力值已知的精度较高的点。
基点网作用:①控制重力普通点的观测精度,避免误差积累。
②检查重力仪在一段时间内的零点漂移,确定校正系数。
③推算全区重力测点上的相对重力值或绝对重力值。
资料初步整理的目的:消除仪器零点变化,并求得各相邻两基点间(一个边段)的重力差值。
常用三重小循环观测法14、施工前为什么需要对仪器进行检查试验以及必须进行哪些试验?1) 格值检查与标定;(2) 仪器灵敏度的检查与调节;(3) 水平位置检查与水泡曲线测试;(4)测程的检查与调节;(5) 零点漂移的检查;(6) 一致性实验。
15、野外工作中,普通点的观测点为什么必须在规定时间间隔内到达下一个基点?如选择题设观测方式,能对观测数据进行可靠的零点漂移校正,满足设计提出的精度要求为原则,同时,可以做为异常的起算点,以便按时测定重力仪零点漂移,准确的对各观测点进行零点校正。
16、简述重力测量(相对测量)的一般步骤及要求①选择测区布置侧线(有规则测网和不规则测网)。
②选择总基点和分基点,进行基点联测③实行重力观测过程中隔一段时间回到距离最近的基点观测,以便做零点位移校正④要求定点准确(现在可用高精度GPS)⑤需要有大比例尺地形图,以确定高程及周围地形,以便进行高程和地形校正。
17、地形校正有哪些方法,地形校正为什么为正值、地形校正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简述扇形分区地形校正法。
①消除测点周围地形起伏对该点产生的影响称为地形改正,有扇形柱体分割地形和方柱体分割地形。
②地形对测点的重力影响值永远为负值,也就是说它使重力值减小,则地形改正值永远为正值③除去测点水准面多余物质,将以下空缺部分用物质填补,以测点为中心地形分割,计算每一小块地形质量对测点重力值,累计求和得到该点地形影响。
④首先在地形图以测点A为圆心,以不同半径R作圆环,通过A点按角度作辐射先分割各圆环,计算任一扇形柱体在A点改正值18、中间层校正与高度校正的物理含义是什么?简述布格校正方法。
①经地形校正后,测点周围地形变成水准面,但测点所在的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间存在一个水平物质层,消除这一物质层影响是中间层校正经地形中间层校正后,测点与大地水准面还存在一个高度差△h,要消除这一高度差对实测的影响,就要高度校正。
②由于中间层改正和高度改正表达式中均与h有关,两项改正合称布格改正。
19、简述自由空气异常和布格异常地质与地球物理意义。
布格异常:对重力观测值进行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获得的重力异常称为布格重力异常。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对重力观测值只做高度校正和正常场校正而获得的异常。
20、重磁测量资料整理所得的基本图件有哪些?①重力异常剖面图②重力异常平面剖面图③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图22、决定岩石密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一般而言,影响岩矿石密度的主要地质因素有三个: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岩石单位体积内的孔隙体积,即岩石孔隙度及孔隙中充填物成分;岩石所承受的上覆地层压力。
23、火成岩的密度和磁性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由酸性岩到超基性岩密度递增、磁性递增25、试推导出球体和柱体的正演计算表达式26、已知铅垂台阶及倾斜台阶的正演计算公式如何计算二度长方体及倾斜体的重力异常。
(铅垂)29、重磁特征点法反演方法有何应用条件1、反演前要对实测数据进行圆滑处理,并尽量准确确定坐标原点位置、2、进行反演前要进行异常分离,以获得单纯由研究对象引起多的异常3、反演前需要对异常进行分类,判明该异常场源体的可能几何形体,然后选用相应的反演公式31、试写出选择法反演的基本步骤。
答:1,给模型体初值 2,根据模型体初值计算理论重力异常?g’k 3,根据理论重力异常?g’k 与实测异常?gk的差别计算模型体参数的修改量?36、异常的延拓与高阶导数换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异常的延拓主要作用:消除局部干扰,反映深部异常,研究深部基底构造;突出叠加在区域背景上的局部异常,可以处理旁侧叠加异常,可以评价低缓异常。
高阶导数换算的作用:能区分相邻磁性体的异常,减少其相互叠加的影响,或者分离叠加在背景场中的局部场;可以将某些非二度体异常转化为二度体异常来进行解释;能减轻磁性围岩的干扰;能消除正常场背景值(常数)的影响;用垂向二阶导数圈定磁性体的范围和位置。
39、野外磁测工作为什么要做日变观测?地磁场是有周日和短周期变化的,而地下矿体的磁异常是不随时间变化的,所以日变校正可以消除地磁场的日变和短周期变化扰动的影响,提高磁测质量。
故要进行日变观测,用来做日变校正。
42、同一地点一天中日变曲线有何特征。
地磁日变特点:各地磁要素的周日变化是逐日不停地进行,其中振幅异变、相位几乎不变。
白天(6~18时)变化较大,夜间较平静,夏季变化幅度最大,冬季最小。
日变幅值为n~n*10nT45、重磁异常反演为什么会有多解性?场的等效性、实测的异常总包含一定误差、观测数据是离散的有限的46、什么是磁异常化极?化极有什么作用?把斜磁化异常化为垂直磁化异常,如把ΔT换算到地磁极的地磁场状态称为化到地磁。
49、简述总强度磁异常ΔT定义及与异常总强度矢量T a的关系。
物理意义:是Ta在T0上的投影;磁异常总强度矢量Ta是磁场总强度T与正常场T0的矢量差52、磁性异常正演计算主要有哪两种途径?空间域、时间域53一个已知磁性体的异常形态取决于哪些因素?1、物体的几何参数2、物体所处位置上的地磁场方向3、组成物体岩、矿石的磁化方向4、相对于磁北方向的磁性体走向5、相对于物体走向的测线方位54、磁性体与其磁场的剖面有何对应关系?(1)异常剖面曲线两侧均无负异常时,异常体通常为顺层磁化且向下无限延伸板或柱状体;(2)异常剖面曲线一侧有负值时,异常体通常为斜磁化无限延伸板状体,56、试说明磁异常数据处理与转换的主要内容。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网格化、圆滑、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划分、转换内容:延拓、分量间的转换、求导58、磁异常向上延拓能突出什么异常,向下延拓和求垂向导数能突出什么异常,垂向二阶导数异常分布范围更接近什么的分布范围。
其作用有:消除局部干扰,反映深部异常,研究深部基底够造。
向下延拓作用:突出叠加在区域背景上的局部异常,可以处理旁侧叠加异常,可以评价低缓异常垂向导数:能区分相邻磁性体的异常,减少其相互叠加的影响,或者分离叠加在背景场中的局部场。
.能减轻磁性围岩的干扰,能消除正常场背景值(常数)的影响。
垂向二阶导数接近磁性体的分布范围和位置。
60、组成地磁场的地磁要素是什么?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场有哪些?地磁七要素:都是表示该点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地磁要素,分别为:地磁场总强度矢量T、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水平分量H、倾斜角I及磁偏角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