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分析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

土源性线虫病工作实施情况报告概述土源性线虫病,简称土传病,是由土壤中寄生的微小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感染,引起宿主的肌肉、淋巴系统和皮肤等多系统的症状,通常可表现为皮下结节和疼痛肿胀等症状。
该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对广大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各级卫生机构一直在积极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
本报告主要介绍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实施情况、防控措施、宣传教育等方面。
工作目标为了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国卫生部门明确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工作目标,即:1.提高对土源性线虫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增强防控意识;2.降低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减轻疾病的危害;3.加强土源性线虫病疫情监测和预警,做好疫情处置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为实现以上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
建立土源性线虫病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体系,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加强对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掌握疫情动态。
2.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开展土源性线虫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病因、病程、症状、防控措施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3.整治环境,消灭感染源。
对病人住所周围的环境、房间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全面疏导整治,消灭患者和可能传染昆虫的栖息场所,控制传染源的产生和传播,有效地减少传染的可能。
4.推广化学药物防治。
采用专业化药品,如吡马酮和多灭杀菌酯等药物进行灭杀,增强防治效果,将防治工作做到位、精准落实。
实施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土源性线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2年底,全国土源性线虫病年发病人数较2010年下降了50%左右,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下面具体介绍各方面的实施情况:1.完善区域化防控体系为了实现对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的全面掌握,我国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防控机构,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并确立了疫情监测和预警的制度,开展了统计工作并成立专业监测队伍,采取了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保障了防控体系的贯彻执行和完善稳步推进。
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宁夏枸杞园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张俊华;张翼;李明【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6(47)9【摘要】为了揭示宁夏枸杞园土壤质量变化趋势,以宁夏枸杞之乡——中宁县为研究区,选取不同树龄宁夏枸杞园土壤,分析不同季节、土层和树龄条件下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树龄的增加,枸杞园0~20 cm土壤线虫总数先增加后减少,6a树龄时达最大值.不同树龄表层土壤均为食细菌线虫所占比例最大(夏季和秋季平均分别为57.23%和61.19%),植物寄生线虫次之;亚表层植物寄生线虫比例显著提高.夏季表层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LFA)和细菌PLFA浓度随树龄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9a树龄各菌群PLFA浓度普遍最大.随树龄的增加,夏季0 ~20 cm土壤线虫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先增大后减小,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逐渐减小,线虫和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都逐渐增大;20~ 40 cm土壤线虫和微生物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土壤EC与微生物总PLFA浓度、细菌PLFA浓度达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与土壤各线虫数量和微生物浓度相关性普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PLFA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总之,季节、土层和树龄对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树龄对其影响相对最小;季节、土层和树龄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比对土壤线虫群落更显著.在相同季节和土层条件下,土壤微环境质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出先改善后退化的趋势.【总页数】10页(P161-170)【作者】张俊华;张翼;李明【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银川75002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银川750021;宁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4.3;S154.5【相关文献】1.彩叶园林植物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J], 吴园娇;王月;王涛;韩雨薇;杨立娜;刘方明2.甘肃酒泉甘草根际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J], 郭长辉;吕卉;柳莉;陈泰祥;李春杰3.分子生物技术在污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 [J], 孙连鹏;崔语涵;黄剑明;叶挺进;程毅;;;;;4.不同种植年限宁夏枸杞根际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 [J], 肖龙敏;唐明;张好强5.苗家白酸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及其优势微生物的筛选 [J], 肖甜甜;冯子娟;邱树毅;胡鹏刚;吴鑫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夏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况调查结果分析

[关键词] 重要寄生虫病; 现状调查; 宁夏 [中图分类号] R53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survey of major human parasitic diseases in Ningxia ZHAO Jianhua,WU Xianglin,FU Yiren,QI Rongting,MA Rong,MA Xuepin,GAO Jianwei,DUAN hongju.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Yinchuan 7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c degree of major parasite in Ningxia,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Methods 52 investigation sites were selected by th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he Ascaris eggs,whipworm eggs and tapeworm eggs and other major human parasite eggs were checked by the modified Kato method. Results A total of 13850 stool samples were fecal examined and 9 kinds of human parasites,such as Ascaris,Enterobius were detecte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Ascaris 2. 19% for Ascaris,0. 25% for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 1. 32% for children) ,0. 05% for Trichinella,0. 05% for hookworm,0. 06% for
第33期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制定防治策略3

卫生健康工作信息(第33期)得荣县卫生健康局编2023年3月17日掌握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制定防治策略土源性线虫病是我国人体寄生虫感染中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曾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因此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对守护居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及时掌握得荣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得荣县疾控中心于2023年3月16-17号开展了土源线虫病现场监测工作。
我县在10个乡镇内选取5个乡镇开展流动监测,以县为单位,按地理方位划分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随机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八日乡(东)学巴村、日雨镇(西)二号坝、瓦卡镇(南)子庚村、茨巫乡(北)吉冲村、奔都乡(中)、奔都村共五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整群抽取200名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采集粪便标本,其中3~9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同时各村随机抽取5户,每户采集1份田地或菜园的土样(≥400 g),在相关监测乡镇及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土壤和粪便的采集、送检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制作加藤片,一粪两检,进行寄生虫卵检查。
目前,采样、送检、制片工作已圆满完成,1000份粪便样本与25份土壤样品均已送至实验室集中检测。
通过此次监测,能更好地了解我县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的流行动态,对推进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公众对寄生虫病防病意识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为下一步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州卫健委办、州卫健委信息办、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送:周权部长、拉西副县长存:(一)得荣县卫生健康局办公室2023年3月17日印。
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开题报告

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包虫病是一种由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流行于中亚、东欧、西欧、非洲和南美等地区。
我国是包虫病的高发区之一,其中宁夏地区包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由于宁夏农村地区的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改善,包虫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了解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的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1. 描述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 探讨影响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的危险因素;3. 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宁夏农村地区包虫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三、研究内容1. 文献综述:对包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2.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宁夏农村人群中包虫病患者和非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和非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病例对照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4. 结果分析: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阐明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5. 结论: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宁夏农村地区包虫病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四、研究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宁夏农村地区包虫病患者和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 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回顾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3.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双因素配对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4. 伦理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保障研究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遵守伦理原则。
五、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宁夏农村地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深入了解包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探讨影响宁夏农村人群包虫病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宁夏农村地区包虫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减轻其对公共卫生和经济的负担。
清丰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及分析

弯机 、 抛丸机 、 打磨 、 磁力钻等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 , 对这 些检 测 点 的噪声 分 时段 进行 了检测 , 共 1 7个 检 测数据 , 噪声强度范 围在 6 9 . 1 ~ 9 2 . 6之间 , 符合 国家 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 计算等效连续 A声级 , 经计算 各岗位噪声等效连续 A声级在 7 6 . 8 ~ 8 4 . 7 之间, 符合 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对 3 个 岗位进行 了 手传振动检测 ,结果 4 h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在 0 . 3 ~ 4 . 7 m职业 接 触 限值 ; 对6 个焊工位进行 了紫外线辐射 的检测 ,检测结果 各 焊工 岗位 紫外线 辐射辐 照度在 0 . 0 8 8 ~ 0 . 1 3 2 1 x W / c m 之间, 均不 超过 国家 规定 的职业 接触 限值 。
土源性线虫 省级监测点 , 将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 中 5 个片 区, 并在每个 片区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一个行政村作
为监测 点 , 在 5个监测 点内共抽取 1 0 0 4人做整群流行病学调查 , 并对结果用 x : 检验进行统计 分析 。结果 在 5 个监测 点钩虫 、 蛔虫 、 鞭虫未检 出阳性 , 但在大流乡杨庄村 1 1 2人中检测到蛲虫 阳性者 5例 , 蛲虫 阳性率 4 . 4 6 %。2 1 2岁儿童为 主要感染人群 , 且男性多于女性。我县土源性线虫 2 0 1 3年的防治工作 已达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目标 。结论 通过调查分 析发现我县蛲虫感染率高, 需加大防治力度 , 采取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 , 使我县土源性线虫防治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 关键词 : 土源性线虫 ; 感染率 ; 防治措施
点, C — S T E L在 2 1 . 3 — 2 6 . 2 m g / m 之 间 ,二 甲苯 2个 检 测点 , C — S T E L在 1 . 3 ~ 4 9 . 3 mg / m 之 间 ,苯 2个 检 测 点, 锰 6个 检测 点 , 检测 结 果小 于最 低 检 出 限 。检测 结 果显 示 ,工 作场 所有 毒 物 质浓 度均 未 超过 职 业接 触 限值 。 共 测定 1 0个 岗位 噪声 声级 , 剪板 机 、 数 控折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

XX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寄生虫病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原卫健委于1988年、2001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我省均为调查省份之一。
为了解当前我省重点寄生虫病流行情况,根据《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XX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病种及范围调查病种为土源性线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结肠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布氏嗜碘阿米巴和隐孢子虫等)。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的抽样方法及样本量,本次调查抽中我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25个县(市、区)为调查县,共设立调查点63个,每个调查点250人,全省抽样人数为15750人。
其中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1和肠道原虫病调查县13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3个,全省共39个调查点;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县12个(城区调查县7个,镇区调查县5个),每县抽样设立调查点2个,全省共24个调查点。
调查点由省疾控中心按照抽样方法进行确定。
具体划分详见附件。
三、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一)省卫生健康委负责本次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卫健局(卫生健康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和有关县(市、区)卫健局负责组织管理本辖区的调查工作。
(二)省疾控中心负责本次调查专业骨干及调查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督导检查,以及全省资料汇总与统计分析,按要求上报相关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
各设区市和有关县(市、区)疾控中心负责本区域调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经费,经费不足部分由我省统筹解决。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
对调查点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人为因素)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

VS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 治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监测结果,了 解该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影 响因素,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 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地市开展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 。
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
根据监测结果,针对感染风险较 高的地区和人群,可以采取更有 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发病率 和传播风险。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广西 壮族自治区重点人群土源性线虫病监 测工作方案(试行). 2016
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 西壮族自治区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 (2016—2020年). 2016
研究时间跨度为5年,时间范围相对 较短,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土源性线虫 感染的长期变化趋势。
未来研究方向
扩大研究范围
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将研究范围扩 大到全国其他地区,以更全面地 了解全国范围内的人群土源性线 虫感染情况。
增加监测指标
可以增加对土源性线虫感染相关 因素的监测,如土壤湿度、温度 、pH值等,以更深入地了解感染 风险因素。
男性
感染率与女性相当,无明显性别差异。
女性
感染率与男性相当,无明显性别差异。
03
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地理因素
地理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南方潮湿地区,有利于土源性线虫的繁殖和传播。
山区与平原
山区与平原的地理差异可能导致土源性线虫的分布和感染情况存在差异。
气候因素
气温
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土源性线虫的生存和 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i n g x i a Me d J . J a n . 2 0 1 3, V o l 3 5 , N o . 1
・
2 l・
文 章 编号 : 1 0 0 1— 5 9 4 9 ( 2 0 1 3 ) 0 1 —0 0 2 1— 0 3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t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c u r r e n t c r o w d g e o h e l m i n t h e s( r o u n d w o r m , w h i p w o r m, h o o k w o r m a n d p i n w o m) r i n f e c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N i n g x i a ,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f o c u s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w o r k .M e ho t d s T h e s t r a t i f i e d c l u s t e r r a n d o m s a mp l i n g me t h o d w a s u s e d f o r s u r v e y , 4 6 s u r v e y p o i n t s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2 0 1 1 , s u r v e y Ka t o—K a t z t h i c k s me a r me ho t d or f d e t e c t i n g a s c a r i s e g g s i n f a e c e s , w h i p wo m r e g g s , p i n wo m r e g g s , c e l l o p h a n e a n a l s w a b me t h o d t o d e t e c t p i n wo r m e g g s or f c h i l d r e n 3 t o 1 4 y e a r s . Re su l t s A t o t a l o f 3 4, 0 2 3 p e o p l e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s o i l—t r a n s mi t t e d n e ma t o d e s t o t l a i fe n c t i o n r a t e o f 3 . 4 0 %. A mo n g t h e m, 3 0, 2 4 1
c o p i e s s t o o l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m i c r o s c o p i c e x a m i n a t i o n ,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t w o k i n d s o f s o i l —t r ns a m i t t e d n e m a t o d e( r o u n d w o r m, w h i p w -
无统计学意义( x 2 = 0 . 0 5 , P> 0 . O 9 %。结论 今后仍需加强对南部山
区等高感 染地 区 , 尤其是 l 4岁以下儿童及农 民等重点人群的土源性线虫病综合 防控工作 , 进一步降低感染率 。 [ 关键词 ] 土源性线虫 ; 感染 ; 宁夏 [ 中图分类号 ] R 5 3 2 . 1 [ 文献标识码 ] A
T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c r o wd g e o h e i mi n he t s i n f e c t i o n s t a t u s i n Ni n g x i a
W U X i a n g— l i n , Z H A O J i a n— h u a , F E N G r u n— l i n g , e t a 1 . N i n g x i a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p r e v e t n i o n ,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0 4 , C h i n a
・
论
著 ・
宁 夏 人 群 土 源 性 线 虫 感 染 现 状分 析
吴 向林 , 赵建华, 冯运灵, 付 益仁 , 马 荣
[ 摘要 ] 目的 了解宁夏人群 土源性线虫 ( 蛔虫 、 鞭虫 、 钩虫 和蛲虫 ) 感 染现状 。方法 采用整群 随机抽样 方
法, 抽取 4 6个 调查 点 , 对调查对象 采用改 良加藤厚涂 片法 检查粪 便 中蛔 虫虫 卵、 鞭 虫虫卵 、 蛲虫 虫卵 , 对 3~1 4岁 儿童 采用 透 明纸 肛拭 法检 测蛲 虫虫 卵 。结 果 共调 查 3 4 0 2 3人 , 土源 性线虫 总感 染率 3 . 4 0 % 。其 中镜 检粪便 3 0 2 4 1 份, 检出 2种土源性线虫 ( 蛔虫 、 鞭 虫) , 未 检出钩虫 。蛔虫感 染率 3 . 4 9 %, 地 区间感染 率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x =3 7 8 4 . 6 3 , P< 0 . 0 1 ) , 5— 9岁组感染率显 著高于其他 年龄组 ( x =1 0 8 . 4 6 , P<0 . 0 1 ) , 男 女性别 间感染 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