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引言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阶段,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本文将介绍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准确性。
2.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和临床实践经验,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几项标准:2.1 年龄要求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阶段,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例年龄一般应小于3岁。
2.2 临床症状毛细支气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感染既往史,如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喘息等;•呼吸困难,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喘息音,在呼气期明显增强,可观察到胸腹部呼吸运动协调;•咳嗽,常伴有痰咳出。
2.3 肺部体征体格检查中,可以观察到以下肺部体征:•呼气相延长,呼气韵律不规则;•呼气作业困难,需用肌肉力量尽力呼气;•喘息音,为哮鸣样音,呼气末期才出现,可闻及两肺。
2.4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象检查,可以观察到白细胞增高;•血气分析,可检测到低氧血症,动脉血气pH值下降。
2.5 影像学检查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和CT扫描。
在胸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以下特征:•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支气管壁增厚;•毛细支气管扩张。
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在临床应用诊断标准时,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因此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此外,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具有多样性,有的病例症状较轻,有的病例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观察和综合判断。
4.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准确诊断对于合理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包括年龄要求、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准确性。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支气管炎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支气管炎分级诊疗流程(2019年版)(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多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
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1.诊断标准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通常根据症状,体征,X线表现,血常规检查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则可作出病原学诊断,可将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百日咳杆菌等,由于这些病原检查耗费较高,对轻,中度患者的常规检查并无必要,对重症,继发细菌感染则应积极做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许多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原体肺炎,肺癌和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等在发病时常伴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症状,均可引起咳嗽,注意仔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暴露于毒性物质,有否吸烟史,是否有其他系统症状,疫苗接种史等,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每种疾病的特点详加检查,以资鉴别。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急性支气管炎颇为相似,但前者常呈规模不一的流行性暴发,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有高热,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依据病毒的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确诊。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轻度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精神反应好,无明显呼吸困难、低热3天以内可以在一级医院治疗。
治疗48小时无效,持续高热3天以上,短期内病变进展,必须及时转二级医院治疗。
二级医院接受及诊治一级医院转诊患者,如果出现持续高热7天不退或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以及胸片等影像学证实病情迅速恶化,转二级医院规范治疗3天无效或病情加重者、<3月龄,或家庭属于照料者,或有基础疾病者、患者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呼吸窘迫或衰竭征象者需转三级医院治疗。
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需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 (2014年版)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 达成“专家共识”难! • 执行“专家共识”更难! • 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开展多中心的毛细支 气管炎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研究的重要 性与必要性。 • 真诚地期望通过“专家共识”能够规范中 国毛细支气管炎的诊疗,为开展多中心的 协同研究提供初步意见和建议。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临床表现
• 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舌鼻 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 (39℃高热不常见),1-2 d 后病情迅速进 展,出现阵嗽,3-4 d 出现喘息、呼吸困难, 严重时出现发绀,5-7 d 时达到疾病高峰。 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 喂养量下降,3 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 停。
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表现为轻度,疾病呈自限过程,有条件时可以在家护理, 关注饮食及液体摄人、呼吸及体温情况。 1.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放宽入院指 征。 2.转入 ICU 指征:对给予浓度 50% 的氧吸人仍然不能纠正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的 患儿,有转入 ICU 的指征,严密观察,必要时可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 械通气。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临床表现
• 体征 • 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 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罗音,严重时可出现 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 (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临床表现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危险因素
• • • • 早产(孕周 <37 周) 低出生体重 年龄小于 12 周 有慢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气道 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先 天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缺 陷、唐氏综合征等患儿。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ppt课件

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2
概要
• 定义 • 病原学
共识内容提要
诊断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治疗
• 评估病情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保证营养 • 药物治疗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年龄小于1岁、第一次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22
谢谢!
23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大多较好, 但仍有部分患儿预后不佳
尽管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够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 但是仍有部分患儿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预后不佳:
• 在美国,每1000例1岁以下感染RSV的婴儿有5.2例需要住院 治疗(RSV患儿住院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出生第30-60天的患儿)
1
• 住院患儿中3%~7%需要机械通气3
毛细支气管炎
约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 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哮喘
8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目录
共识的概要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预防
9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
•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 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 热(>39℃高热不常见)
12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严重度分级
应主要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并对 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B级证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3):168-171.
毛细支气管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对症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于缺氧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衰竭征象,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
积极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荷,同时给予强心、利尿等支持治疗。
心力衰竭
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
分型
根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毛细支气管炎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轻型患儿症状较轻,中型患儿症状较为明显,重型患儿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并发症。
02
CHAPTER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儿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典型毛细支气管炎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
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到患儿肺部哮鸣音和细湿啰音。
体征检查
了解患儿是否有相关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毛细支气管炎
汇报人:XXX
2024-01-15
目录
疾病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预后评估及随访管理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疾病概述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
病史询问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和病史询问,医生可初步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进一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确诊。
诊断流程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患儿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等症状,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症状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除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支气管炎表现外,还有喘息,肺部听诊有哮鸣音。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辅助检查
❖ 经小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小 咽抽吸物病原学检测 ❖ 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部过度充气征或斑片状浸润阴影
,局部肺不张,小 气管周围炎
患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 有脱小 征象时需要检测小 清电解质
❖ 当体温>38.5℃,或有感染中毒症状时需做血培养
❖ 重症、尤其是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 分析
热,“阿奇霉素”口服2天及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欠佳 ❖ 查体:两肺呼吸音粗,可及喘鸣音及痰鸣音 ❖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支气管炎;呼
吸道合胞病毒阳性
诊断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轻度)
鉴别诊断
❖ 婴幼儿哮喘 ❖ 支气管异物 ❖ 充血性心力衰竭
进一步完善的检查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治疗
❖ 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
住院与转入I CU指征
❖ 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对于有危险 因素的患儿应放宽入院指征
❖ 转入ICU指征:对给予浓度50%的氧吸小 仍然不能纠正严 重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儿
治疗
监测病情变化、对症和支持治疗( A级证据,高度推荐) ❖ 细致观察并随时评估病情变化情况 ❖ 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 ❖ 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 88%,或清醒时小 氧饱和度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 ❖ 年龄小 于1岁 ❖ 第小 次喘息发作的小 细支气管炎患儿
病原学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最常见,占50%以上)
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
流感病毒等
其他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症状
❖ 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1~2 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 ❖ 3~4 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 ❖ 5~7 d时达到疾病高峰 ❖ <3个月的小 婴小 可出现呼吸暂停
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对于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且每年至少发作2次;
2. 咳痰,患者咳嗽时可咳出黏液痰,有时带有脓血;
3. 胸闷、气促,患者常感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尤其在运动或活动时症状加重。
二、体征。
1. 肺部听诊,可闻及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音粗糙、哮鸣音增强;
2. 肺功能检查,患者肺功能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3. X线检查,常见肺部炎症表现,如支气管壁增厚、肺门淋巴结肿大等。
三、相关检查。
1. 痰液检查,痰涂片可见支气管炎相关的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
2. 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3.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可以做出支气管炎的诊断。
诊断支气管炎时,还需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
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支气管炎的诊断也需要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在诊断支气管炎时有所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一、定义泛细支气管炎(GINA)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以连续或阵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逐渐增加的症状为特征,伴有中度肺功能障碍性症状或者变化,表现在肺部胸片上的改变最明显。
二、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在患者发年龄的前5年内,至少见到了以下症状至少两个:(1)连续或阵发性咳嗽;(2)早晨咳出大量痰;(3)湿啰音或呼吸困难伴有气促;(4)全身能量不足伴有易疲劳、食欲减退;(5)咯血、血痰;(6)肺部炎性病变,如肺炎和肺炎性脓肿;(7)慢性支气管炎综合征,包括干咳、喘息、咳血、以及下游气流阻力异常、气道扩张、支气管肌束增厚等。
2、检查检验(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浓度低,血小板减少,脂蛋白定位异常,白细胞比例偏高。
(2)呼吸道病毒检测:细胞培养、实时定量PCR检测能够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高达9-50%。
(3)肺功能检测:测定肺部量、能量查转换、呼吸阻力、总混合气容积和血气检测,可以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精细功能异常。
(4)胸部X线摄片:胸部X线摄片能够显示出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影像,如结节影、肺实质变薄、纹理模糊、胸膜增厚等。
(5)肺部CT表现:肺部CT可以检查出大气管和小气管壁增厚,以及肺实质增厚、气道管状影等症状。
三、积分标准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诊断有积分参考标准,如果一个成人患者在临床检查、检验和X线检查上发现了以下症状,则可以满足确诊慢性支气管炎的积分要求:(1)临床症状的诊断,每项积1分,积7分;(3)肺功能检查,每项积1分,积3分;总积分≥13分者,可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治
疗标准流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毛细支气管炎(2016年版)
一、毛细支气管炎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本病诊断要点为: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
多数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喘憋,重者出现紫绀,5~7天达到疾病高峰。
<3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
一般无全身症状。
体检双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
2不同程度下降,PaCO
2
正常或增高,pH
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
1.吸氧: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
如喘憋仍无缓解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
4.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
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以下情况容易发展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因此不建议进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1)年龄小于3个月;
(3)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气道畸形、唐氏综合征等患儿。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6)胸片检查;
(7)心电图;
(8)血气分析检测。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第3-5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血清过敏原检查;
(5)超声心动图;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 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7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寻找病因。
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