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特色健康指导

中风中医特色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1.调摄情志、建立信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戒烟酒、慎避外邪;

2.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压疮、防烫伤、防走失等意外; 二饮食指导

1.风痰瘀阻证:进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品,如山楂、荸荠、黄瓜;食疗方:鱼头汤;忌食羊肉、牛肉、狗肉等;

2.气虚血瘀证:进食益气活血的食物,如山楂;食疗方:大枣滋补粥大枣、枸杞、瘦猪肉;

3.肝肾亏虚证:进食滋养肝肾的食品,如芹菜黄瓜汁、清蒸鱼等;食疗方:百合莲子薏仁粥;

4.神智障碍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肉汤、菜汤、匀浆膳等,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

5.注意饮食宜忌,如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高血脂患者注意控制总热量、脂肪、胆固醇的摄入等;

三情志调理

1.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

2.移情易志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

3.五行相胜法;在情志调护中,护士要善于运用内经情志治疗中的五行制约法则,即“怒

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同时,要注

意掌握情绪刺激的程度,避免刺激过度带来新的身心问题;

四功能锻炼

1.良姿位的摆放

1仰卧位:①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②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外展20~4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③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④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在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膝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保持患膝稍屈,足尖向上;

2患侧卧位:①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②偏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

③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⑤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⑥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3健侧卧位:①躯干略为前倾;②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100°左右;③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在枕头上,避免足外翻;

⑤健侧上肢摆放以患者舒适为宜;⑥健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伸直;

2.功能锻炼方法

1防止肩关节僵硬:平卧于床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以健侧手牵拉患侧肢体向上伸展,越过头顶,直至双手能触及床面;

2防止前臂伸肌挛缩:仰卧,屈膝,两手互握,环抱双膝,臂部稍用力伸展,使双肘受

牵拉而伸直,臂也受牵拉伸展,重复做这样的动作,也可以只屈患侧腿,另一腿平置于床上;

3保持前臂旋转:坐在桌旁,两手掌心相对,手指互握,手臂伸直,身体略向患侧倾斜,

以健侧手推动患侧手外旋,直至大拇指能触及桌面;反复锻炼,逐渐过渡到两手手指伸直合,健侧手指能使患侧大拇指接触桌面;

4保持手腕背屈:双肘支撑于桌面,双手互握,置于前方,健侧手用力按压患侧手,使

患侧手腕充分背屈;

5防止腕、指、肘屈肌挛缩:站立于桌前,双手掌对合,手指交叉互握,将掌心向下支

撑于桌面,然后伸直手臂,将体重施加于上,使手腕充分背屈,屈肌群收到牵拉伸展;或坐于椅上,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腕背屈,掌心置于椅面,并将蜷曲的患指逐一伸直,然后以健侧手保持患肢伸直,稍倾斜身体,将体重施加于患肢;

6防止跟腱缩短和脚趾屈曲:将一条毛巾卷成一卷,放在患肢脚趾下,站立起来,用健

侧手按压患肢膝盖,尽量使足跟触地;站稳后,抬起健侧腿,让患肢承受体重,并反复屈曲膝关节;

7保持患臂水平外展:患者平卧,两手相握,向上举过头顶,然后由助手抓住患臂,保

持伸直并慢慢水平移动,直至手臂平置于床面上,掌心向上,患肢与身体成90°;再将其大拇指拉直、外展,并将其余患指伸展;在锻炼时,患者背部垫枕头,可增强锻炼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胸椎保持伸直;

中风护理工作中的中医特色

中风护理工作中的中医特色 中风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循环失常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脑猝中”,是中医内科四大急症之一。以脑脊液检查,头颅CT检查等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中医认为,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该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1]中医辨证分中经络及中脏腑,其中中经络即西医之脑梗死相同,临床症状以偏瘫,口眼喎斜,舌强语謇为主要表现;中脏腑与西医之脑出血相同,其临床症状以剧烈头痛,喷射样呕吐,偏瘫,意识障碍为主。本病成发展趋势,其预后多数不佳,但利用中医辨证为指导进行施治和护理有机地结合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1.中经络护理 1.1中经络辩证分型中经络中风分型中常见的辩证为肝阳暴亢症、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2] 1.2各证型护理要点: 1.2.1肝阳暴亢症 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 护理要求:保持病房安静,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噪音和暴怒、抑郁,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饮食要求:宜清淡甘寒为主,如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丝瓜、桔、梨,忌羊肉、鸡肉、狗肉、鲢鱼、韭菜、大蒜、葱等辛香走窜之品。 1.2.2风痰阻络证 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护理要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无眩晕头痛,则病情稳定,可以进行功能锻炼;密切观查患者体证,若有舌苔变黄厚腻,口臭,便秘等症状,说明已转化为痰热腑实证,应及时报告医师。眩晕症状严重者,嘱安静卧床休息。 饮食要求:宜食黑大豆、藕、香菇、桃、梨等,忌食羊肉、鸡肉、狗肉、牛肉等。 1.2.3痰热腑实证 辩证要点: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 护理要求:室温不宜太高,衣被不可太厚,避免冷风直吹,如果出现嗜睡、朦胧,说明病情加重,向中脏腑转化,及时报告医师。 饮食要求:以清热化痰润燥为主,如萝卜、绿豆、冬瓜、芹菜等,忌食羊肉、鸡肉、对虾、韭菜、大蒜等。 1.2.4气虚血瘀证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综合症状。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了更好地帮助中风病人恢复健康,以下是一些关于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1. 加强身体锻炼:中风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适当的身体锻炼,可以选择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发新的中风。 2. 饮食调理:中风病人应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食物的比例,减少盐和糖的摄入。同时,应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咸菜、含糖饮料等。 3. 定期服药:中风病人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凝药物、抗栓药物等。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如出现不适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4. 控制血压和血糖:中风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需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服药,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5. 定期复诊和检查:中风病人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复诊时要带上病历和检查结果,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 6. 心理疏导和支持:中风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康复,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助治疗。 7. 注意安全防范:中风病人因脑功能障碍,容易发生跌倒、烫伤、溺水等意外事故。家人应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堆放,给予病人适当的帮助和看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8. 戒烟限酒:中风病人应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酒精对身体的损害。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中风病人的康复不利。 9. 规律作息:中风病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0.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中风病人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肌肉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中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疾病,中风病人及其家人需要加强对疾病的了解和管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以上的健康宣教指导,希望能对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病人的健康宣教指导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疾病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为了帮助中风病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健康宣教指导。 1.了解中风的风险因素: 中风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患者应了解自己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这些因素。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风病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正常体重等。适当的饮食可以减少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风险,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保持正常体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 3.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中风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药物治疗可以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减少中风的风险。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注意中风的预警信号: 中风有一些常见的预警信号,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视力模糊、言语困难、肢体无力或麻木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 5.采取措施预防复发: 中风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复发,包括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活动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预防复发。 6.与家人和社区的支持: 中风病人需要得到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家人可以提供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帮助病人恢复和康复。社区可以提供康复服务和相关资源,帮助中风病人重新融入社会。 7.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中风病人在康复期间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包括言语、认知、运动等方面。康复训练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和改善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8.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风病人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参与康复训练等。同时,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很大的困扰。通过了解

中风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健康宣教

中风病的中医特色治疗及健康宣教 引言 中风病,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如脑出血、脑梗塞等。中风病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给患者的生 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中医特色治疗通过独特的中药药方、针灸等方法,为中风患者提供了独特的疗效。本文将探讨中医特色治疗中风 病的方法,以及如何宣传健康知识以预防中风病。 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特色治疗中风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 中药作为中医特色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 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中药包括丹参、川芎、桃仁等,这些中药具 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此外, 中医药还可根据病情特点配制个性化的药方,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特色治疗中风病广泛采用的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 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中风患者 的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穴、曲池穴等,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健康宣教 除了治疗中风病,健康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宣 传中风病的预防知识,我们可以帮助更多人有效地预防中风的发生。 健康饮食 合理饮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人们适量摄入蔬菜 水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量,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此外,中医认为,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材,如红枣、黑木耳等,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病。 适度运动 适度的身体运动对预防中风病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每天进行 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身体健康。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预防中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潜在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从而降低中风的风险。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宣传预防中风病的关键。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布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中风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树立健康意识,从而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 结论 中医特色治疗中风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的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无疑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此外,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预防中风病的发生,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加强相关的科研和宣传工作,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和健康教育。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技巧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技巧.doc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技巧 摘要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中医中被称为“中风痹证”。中风后 的康复期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以加速康复并预防复发。本 文将介绍中风中医健康管理的一些技巧和建议,旨在帮助中风患者 提高康复效果,保持身体健康。 1.饮食调理 中风康复期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脾气 虚弱、湿气回流或痰饮内结等因素引起的。因此,患者在康复期间 应遵循以下原则: 健脾化湿: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煮熟的蔬菜、水果等,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清热解毒:多摄入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薏米、 荷叶、菊花等。 祛痰化瘀:适当摄入祛痰化瘀的食物,如山药、海带、红豆等。

2.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是中风患者康复期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简单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运动功能。以下是常用的按摩方法: 搓手法:将双手稍微摩擦热,然后用掌心搓揉大腿、小腿、手臂等部位,每次约5分钟。 揉捏法: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患者的头部、颈部、肩膀等穴位,每次约5分钟。 推拿法:用手掌按压背部的中脊椎,并左右来回推拿,每次约10分钟。 3.中药调理 中医药在中风康复期的调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通络、祛痰化瘀、健脾化湿等作用。然而,患者在使用中药时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剂量。同时,必须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4.锻炼身体

康复期的锻炼对中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瑜伽等低强度、温和的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身体状况和医嘱,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注意防范伤害: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受伤。 5.心理支持 中风不仅对身体造成了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家人和医生应该积极地鼓励和安慰患者,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结论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技巧包括饮食调理、中医按摩、中药调理、锻炼身体和心理支持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康复管理和治疗,中风康复期的效果可以得到提高,预防复发,让患者重返健康的生活。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 是指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且经常被忽视的后遗症。它是指患者在中 风后出现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和理解能力等认知功能的障碍。中风后 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因此需要中医的诊疗方 案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中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脑血管的病变导致 脑功能受损,因此中药调理是核心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有黄芪、 当归、白术、三七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脑血流量、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脑血液循环, 改善脑功能,起到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 大椎等,可以通过针刺或灸热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对改善认知功能有一 定的疗效。 3.药膳食疗:药膳食疗是中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通过合理选择药膳,可以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改善脑功能。比如可以选择 黄豆、黑木耳、石斛等具有滋补脑力、活血化瘀作用的食材,与其他适宜 的食材搭配煮成汤或炖品,可以起到调养脑神经的作用。 4.心理疏导: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 对其心理造成困扰,因此心理疏导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进行 沟通、倾听其心理困扰、给予积极心理暗示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情绪,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是多个方面综合治疗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同时,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过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耐心等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融入到治疗中,有助于促进康复效果。

中风疾病的中医特色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

中风疾病的中医特色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 引言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中风具有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中医特色诊断治疗和健康教育在中风疾病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特色诊断 中医特色诊断是通过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对中风疾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理论,中风疾病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方法,可以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类型的中风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是中医特色诊断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医认为中风疾病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具体辨证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脉象、舌苔等综合分析。中医特色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特色治疗是指中医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中 风疾病。中草药是中医特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草药的配伍 和煎煮制成汤剂,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中风的效果。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特色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调 理气血,对中风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中医特色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效果。中医特色治疗 在中风疾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中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健 康教育,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普及中风疾病的知识,提高他们对中风 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健康教育可以告诉患者和家属中风的病因、发 病机制、症状等,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康复方法。 中风疾病的健康教育不仅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还包括 生活方式的指导。中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需要患者和家属调整饮食 结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健康教育可以指

中风中医护理指导

中风中医护理指导 中风(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是指由于脑血管出现突然发 生栓塞、出血或破裂等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和(或)缺氧,引起 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中风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 趋势。中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 对中风中医护理的指导: 1. 善调理脏腑 中医注重脏腑的协调平衡,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推拿等手段, 促进气血流通,修复脑组织,减轻中风病人的症状。建议中风患者 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并根据医嘱服药, 以提高治疗效果。 2. 保持适度活动 中风患者在恢复期要适度参与活动,帮助身体功能恢复和康复。中医学认为,适当的运动对于恢复气血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非常重要。建议中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体 育锻炼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等,坚持适度锻炼,加速康复进程。 3. 调整饮食结构 中医在治疗中风中,重视合理调整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建议 中风患者饮食应低盐、低脂、低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同时,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身体康复和免疫力提高。 4. 心理疏导 中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医通过心理疏导对 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建议中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 工作,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感,以促进康复。 5. 早期干预

中风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可有效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和后遗症。中医在早期干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中药、针灸、艾灸等手 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脑水肿,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中风病人 发现中风症状后,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中医病史,以便获 得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根据中医护理的指导,中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 的治疗计划,经常复诊,注意饮食调理和心理疏导,同时加强适度 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中风的健康教育

中风的健康教育 中风的临床特征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中风常于急性期病情迅速变化,进而威胁生命。因此,及时采取救治措施,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把握病情的轻重关系到抢救的成败。 病情观察:意识,意识障碍,瞳孔,生命体征 饮食护理 1. 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调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2.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3. 控制盐的摄取:摄取过量的盐份会使人体内的水份滞留,引起血压上升。宜多食用新鲜的天然食物,而腌渍食品、腊味食品及调味浓重的罐头食品等较咸的人工或加工食物尽量少吃。 4. 少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类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应适可而止。饮用时,应避免添加奶精,并少用糖。 5. 减少食用高普林的食物:减少食用动物内脏、豆类、芦笋等高普林的食物,以避免尿酸过高。多喝水,也可以减低尿酸的浓度。 6. 炒菜油宜选用单元不饱和脂肪酸高者: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系平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等致气血运行受阻,或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致气血逆乱所致。因而病人多情绪急躁,且因病程较长,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往往多疑、固执而易激动,有的甚至产生悲观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病人的精神及心理状态,以稳定情绪。如积极与病人沟通,开导和安慰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要求家属配合做其思想工作。 用药护理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中风中医健康管理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健康管理记录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 性别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家庭地点 主症 次症 □神昏 □头痛 □半身不遂 □呕吐 □口舌倾斜 □烦躁□抽搐 □语言謇涩或不语 □痰多□呃逆 □偏身麻木 □二便失禁或不通 中风 辨证 分型 舌脉□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细滑 □舌苔黄腻,脉弦滑而大□苔 黄腻,脉弦滑大数 □舌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滑 □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苔薄白或白腻,舌红脉弦细滑 □舌黯淡,苔白腻,脉沉弦滑 健康判断 指导医师 :指导日期: 中风辩 □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 风火痰热、上扰清窍□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痰湿蒙塞心神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风火痰热内闭心窍 □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痰湿内闭心窍 证结果 □阴竭阳脱、心神溃散

健康指导 □调摄精神情志切忌过分激动如气愤、忧愁、愉悦、大恐等;防备跌仆摔倒;素来用力不可以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过分 平庸饮食、少食肥甘;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应积极治疗,另一方面还可采纳以下方药服之。( 1)大蒜: 每日食生大蒜 6克以上,长远坚持,能防范高脂肪饮引起的血胆固醇高升,除去脂质在血管壁的积聚,拥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注意饮食调理 ( 2)山楂降脂片:每片含山楂提取的作用和溶解体内“淤血”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甙和大蒜油中某些含硫化合物。 物克,每次 2片,每日 3次,连服 4周为一疗。此片防治高血脂症,结果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显然下降程。 平常 保健 □高危人群凡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应坚持睁开气功锻炼,拥有预防中风的优异收效 知识 15 次。长远坚持此法锻炼,有预防中风发生的作用。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年龄45 岁以上,并有可能发生中风的患者, □ 脚腕转动 可于每日早晚睡在床上或坐在床上睁开此疗法:先将脚背挺直,两脚腕向外转动15 次,向内也转动 15 次;尔后两脚背缩疗法 15 次,向内转动 回竖直,两脚再向外转动 每年从立冬日起,将艾点燃,对准关元穴灸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连灸100天,可预防中风发生。中风片:川芎、□关元白日灸 赤勺、草决明、菊花、地龙、水蛭,共制成片剂。

中风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西医相当于急性脑血管病范围,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病名: 中医诊断:中风(恢复期) 西医诊断:脑卒中 诊断 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5、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并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中医治疗 (二)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辨证论治 ①阴虚风动 症候: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不利。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中风1号加减。 方中龙骨、牡蛎、代赭石镇肝潜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滋阴潜阳;重用牛膝并辅以川楝子以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茵陈、麦芽清肝舒郁;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 1、气虚血瘀 症候: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中风II号 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配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诸药合用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若口舌斜明显,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以祛风通络;上肢偏废甚者,加桂枝、桑枝以通络;若下肢瘫软无力甚,兼见筋脉拘急,腰膝酸软者,为肝肾亏虚,可加桑寄生、川牛膝、川续断、鹿筋、杜仲等补益肝肾。 3、痰瘀互阻 症候:言语謇涩或失语。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中风III号

中风中医特色健康指导

中风中医特色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调摄情志、建立信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戒烟酒、慎避外邪。 2.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压疮、防烫伤、防走失等 意外。 (二)饮食指导 1.风痰瘀阻证:进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品,如山楂、荸荠、黄瓜。食 疗方:鱼头汤。忌食羊肉、牛肉、狗肉等。 2.气虚血瘀证:进食益气活血的食物,如山楂。食疗方:大枣滋补粥 (大枣、枸杞、瘦猪肉)。 3.肝肾亏虚证:进食滋养肝肾的食品,如芹菜黄瓜汁、清蒸鱼等。食 疗方:百合莲子薏仁粥。 4.神智障碍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如果汁、米汤、肉汤、菜汤、匀浆膳等, 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 5.注意饮食宜忌,如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高血脂患者注意控制总热量、脂肪、胆固醇的摄入等。 (三)情志调理 1.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 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 2.移情易志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 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

3.五行相胜法。在情志调护中,护士要善于运用《内经》情志治疗中 的五行制约法则,即“怒 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 肾思胜恐”同时,要注 意掌握情绪刺激的程度,避免刺激过度带来新的身心问题。 (四)功能锻炼 1.良姿位的摆放 (1)仰卧位:①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②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外展20〜4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③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④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在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膝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保持患膝稍屈,足尖向上。 (2)患侧卧位:①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②偏瘫侧肩向前 平伸外旋;③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 ,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魏关节伸直;⑤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⑥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3)健侧卧位:①躯干略为前倾;②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100°左右;③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④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在枕头上,避免足外翻; ⑤健侧上肢摆放以患者舒适为宜;⑥健侧下肢膝关节、魏关节伸直。 2.功能锻炼方法 1)防止肩关节僵硬:平卧于床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以健侧手牵拉患侧肢体向上伸展,越过头顶,直至双手能触及床面。

(完整版)中风的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中风的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健康指导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嘴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且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病因:中风病是在元气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卷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进而引起藏腑阴阳失调,气血紊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脑脉血溢。中风的核心病机为元气亏虚、痰瘀互阻、风火相扇。其中,元气虚为本,瘀、痰、火、风为标,其中痰、瘀为中间病理产物,风、火为最终治病因素。 一、康复指导 (一)针灸:主穴足三里,三阴交,曲池。 1.中医治法. (1)袪风化痰、行血通络-方药解语丹加减。 (2)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方药左归丸加减。 (3)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2、中经络的毫针治疗取穴:百会、曲池、足三里。 (二)饮食与锻炼 1、饮食 (1)饮食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为原则,忌肥甘、辛辣 食物,戒烟酒,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2)不同时期饮食要求:急性期24-48小时内宜禁食,可经静脉满足机体需要;3-5天可给以清淡、易消化流食;恢复期宜清热养阴健脾和胃的半流食,酌情加瘦肉、鸡蛋、蔬菜等调配.

(3)进食体位和方式:神志清者,原则上坐位进食,无法坐起者可半卧位。尊重患者平时饮食习惯,掌握适当速度与患者相互配合有顺序的喂饭。注意冷热适宜,防止误入气管。 (4)吞咽困难、呛咳患者:护士应高度重视,保证入量和营养.指导患者采取避免呛咳的舒适体位进食,严重吞咽困难或昏迷者行鼻饲,注意导管和患者的口腔卫生. 2、锻炼 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循序渐进,注意观察效果和活动安全。 (三)生活护理 (1)长期卧床者,应保持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勤翻 身、拍背。 (2)生活有常,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适当休息。 二、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努,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 度复发,帮助患者认识中风的危险因素. (2)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 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 酒.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 常食用含纤维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4)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 到医院复查。 (5)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计划,促

中风患者的健康宣教

中风患者的健康宣教 “中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发病急骤, 以突然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间发生口眼歪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特征。中风最常见的症状 就是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中医称之为半身不遂,俗称“偏 瘫”。 ➢【生活起居指导】 1.注意保持病室安静,清洁,适当避光,减少刺激,每日晨间进行适当开窗通 风,湿式扫床。 2.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鼓励病人 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使穿脱方便穿着舒适. 3.协助病人完成晨晚间护理。 4.入厕时需要陪护,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睡眠,餐饮适量,晚餐不宜过饱,晚餐后不 宜饮茶水,或引起兴奋的饮料,入睡前用温水泡脚有助于睡眠。 ➢【情志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切记大悲大喜。积极配合治疗。 2.失语病人应大声说话,避免胆怯,克服害羞心理. 3.家属、朋友多与病人交谈,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轻松、安静的康复环 境。 4.患者多与成功病历交流,增强康复信心. ➢【饮食调护指导】 1.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不宜过 饱。 2.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戒烟酒。 3.食物不宜过冷、过热,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甚至窒息。➢【用药护理指导】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注意各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服用降压药时应注意监测血压,防止头晕等而发生意外;服中药后应避免受风寒,汗出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 ➢【康复护理】 1.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2.保持情绪稳定、舒畅. 3.饮食有节,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辛辣 刺激食品,戒烟酒。起居有度,避免过劳,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对早期患者鼓励肢体功能锻炼.重症者每日多做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5.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 ➢【专科护理】 休息运动指导: 1.只要不妨碍治疗,功能锻炼开展的越早,功能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 就越好,一般缺血性中风病人只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特色总结

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总结 一、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我院针灸中风专科已经过30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发挥和临床经验,现仅以“怀忠针法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总结”和“脑出血急性期阳闭证中医论治的思路和方法探析”来说明我院对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一)治疗中风病的针灸特色 其中以“怀忠针法治疗中风病的经验”为代表,现总结如下: 1.背景 1.1 危害: 中风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25.6)/10万,死亡率为(116~141.8)/10万,男:女约为1.3:1~1.7:1,中风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5岁以后明显增加,1995年我国死因顺序统计,因中风死亡的城市人口为第二位,农村人口为第三位,全国现有中风患者600万,每年约有150万人新患本病,每年死于本病的患者约有120万人。中风病幸存者中约2/3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中风病所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300亿元。 1.2优势: 我院中风科成立25年以来共收治病人3万多人,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风科从规模、内涵上都上了一个台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我院路怀忠副院长为代表的针灸、中药综合治疗中风病的特色疗法,取得了卓越疗效,我院命名为“怀忠针法”。 2.1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药辨证论治原则 中风病的产生,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导致气血内乱,上犯于脑,使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变生瘀血,血瘀则痰聚、热结、毒生,共同引起脑体损伤、元神失用所致。急性期其病情为正不胜邪,邪气渐进,治则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故以破血化瘀、豁痰解毒为治法;急性期过后,暴邪虽衰,但脑髓神机已为所伤,故仍遗有瘫痪、语謇等症,此时自当以补肾充脑、恢复神机为治。 2.2中药急性期方 丹参、大黄、水蛭、羚羊角、胆星等。以活血化瘀、泻热解毒、化痰开窍,并有通腑泻热功效之品,使在上浊邪从下而解。 2.3中药恢复期方 地黄饮子加减。酌加运脾醒脾、行气活血之品。 2.4中药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是针对病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兼证而设,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在两个基本方的基础上辨证使用。 1熄风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羚羊角粉3克、僵蚕15克、全虫10克。 2清热降火龙胆草5克、焦栀子10克、川黄连3克、大黄10克等。 3化痰海蛤壳10克、胆星10克、天竺黄10克、半夏10克、川贝10克等。 4通腑大黄粉5克、元明粉3克等。 5顺气生黄芪30克、川厚朴10克、枳壳10克等。 6育阴生地20克、寸冬15克、元参15克、白芍15克等。 3.针灸取穴 3.1取穴思路 中风诸症状皆由脑体损伤、元神失用所致,怀忠针法即以此病理关键立法,取百会等调神利窍、益肾充脑以标本兼治。

中风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及健康教育

中风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及健康教育 1. 引言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系列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据统计,中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中风的发病率与年龄、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有关,其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中医药领域,中风被归类为中风后遗症或中风脑病。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与特色疗法,可起到对中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本文旨在介绍中风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并结合健康教育,呼吁人们关注中风预防与健康管理。 2. 中医特色疗法 2.1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中医理论,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气血不畅,通过中药的药物治疗

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活血化瘀、开窍祛湿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常用于中风治疗的中药有丹参、川芎、郁金、红花等,它们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等功效。中药治疗中风疾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配方,因此,建议患者在用药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2.2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疗法之一,对于中风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组织修复,改善神经功能。 常用于中风治疗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风池、合谷等。研究表明,适宜的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能力和认知功能。然而,针灸治疗也需要在合格的中医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 3. 健康教育

中风疾病的发生和中医特色疗法仅是治疗和康复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健康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人们预防中风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 - 控制慢性病:慢性病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展,可以减少中风的风险。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等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中风风险和慢性病,通过积极干预,降低风险。 - 提高健康意识:加强中风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中风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促进预防和早期干预。 4. 结论 中医在中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疗法。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和康复进程。然而,预防和健康管理是更加重要的措施,帮助人们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中风病(脑梗死)发病2周至6个月处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 (二)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 (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半身不遂 1.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 3.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如患者不能作主动活动,则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 4.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5.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1~2项: (1)舒筋活络浴袋洗浴: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洗浴;或将毛巾浸入药液中同煮15分钟,煮沸后调至保温状态,用长镊子将毛巾捞起,拧至不滴药液为宜,待温度适宜后,再敷于患肢。 (2)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取上肢肩井、曲池、合谷、外关等穴,下肢委中、昆仑、悬钟、阳陵泉等穴,进行经络穴位电刺激,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肢体萎软乏力、麻木,严禁直接刺激痉挛肌肉。 (3)拔罐疗法:遵医嘱选穴每日1次,留罐5~10分钟。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 (4)艾灸治疗:遵医嘱取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和痰火闭窍者不宜。 (5)穴位拍打:遵医嘱用穴位拍打棒循患肢手阳明大肠经(上肢段)、足阳明胃经(下肢段)轻轻拍打,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有下肢静脉血栓者禁用,防止栓子脱落,造成其他组织器官血管栓塞。 (6)中药热熨:遵医嘱取穴。中药籽装入药袋混合均匀,微波加热≥70℃,放于患处相应的穴位上适时来回或旋转药熨15~30分钟,每日1~2次,达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以助于恢复肢体功能。 (二)舌强语蹇 1.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从患者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可与患者共同协调设定一种表达需求的方法。无法用手势及语言表达的患者可利用物品或自制卡片,对于无书写障碍的失语患者可借助文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患者及亲属双方的要求。 2.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 3.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 4.进行字、词、句训练,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词组—短句”发音。从简单的单词开始,然后再说短句:阅读训练及书写训练,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