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

性脑梗死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

患者46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祛风化痰活

血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Barthel 指数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显著,Barthel 指数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

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疗效

Effect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moving phlegm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ngluo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wind-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ufenghuayuan huoxue tongluo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feng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feng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table method, they were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46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l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escription of removing wind, removing phlegm,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gulating collateral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Barthel index score and NIHS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4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2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Barthel index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tudy group (P<0.05).Conclusion dispelling wind, removing phlegm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ngluo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feng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is effective and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 dispelling wind, removing phlegm, activating blood and tongluo prescription;Wind-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The curative effect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一种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进一步产生相应脑功能缺损的一种症状。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1]。本文观察分析了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

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46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56.82±8.4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6.73±8.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静滴依达拉奉30 mg+100 mL的生理盐水中,每日

2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组成如下:天麻15

g、钩藤30 g、丹参15 g、川芎15 g、当归15 g、牛膝10 g、全蝎10 g、僵蚕

10 g、胆南星10 g、法半夏10 g、竹茹10 g,水煎,1剂/天,2次/天。两组患

者均于入院后进行神经内科基础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吸氧,保持呼

吸道通畅,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等。两组疗程均为14天。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基本治愈为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减少90%至100%,患者能够恢复工作;显著进步为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患者NIHSS评分减少46%至89%,

患者生活能够自理或者基本能够独立生活或者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进步为患者

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且患者NIHSS评分减少18%至45%,患者可站立可行、卧

床能做但需人照料;无效为患者主要症状、体征、NIHSS评分及生活均无改善。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前后 Barthel 指数评分和 NIHSS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

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

3.48%,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基本

痊愈

显著

进步

进步无效

总有

效率

研426125343

究组6(56.52)(26.09)(10.87)(6.52)(93.48)

对照组

4

6

15

(32.61)

15

(32.61)

6

(13.04)

10

(21.74)

36

(78.26)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 Barthel 指数比较如表2所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Barthel 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显著,Barthel 指数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及 Barthel 指数比较(x±s,分)

组别

NIHSS Barthel 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研究组

4

6

24.92±

3.17

14.15±1.

83

49.23±

5.13

68.01±5.

94

对照组

4

6

24.89±

3.35

18.31±2.

38

49.14±

5.24

62.06±5.

5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认为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精微物质缺乏所致,其病机认为主要为痰浊、血瘀病理产物。本研究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方中天麻具有祛风通络、息风止痉、平抑肝

阳功效,钩藤具有化痰、活血、通络功效,丹参、川芎具有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当归具有活血补血、通经功效,牛膝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功效[2],全蝎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功效,僵蚕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功效,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功效,竹茹具有化痰清热、除烦止呕功效。纵观全方可奏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功效。依达拉奉是新型的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抑制脑细胞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且能够抑制脑梗死后半暗带的扩大,以及有效降低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显著,Barthel 指数升高显著。综上所述,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艳霞,王继合.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63例[J].环球中医药,2018,11(2):290-292.

[2]马垒垒,陈访,王瑾.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内科,2019,14(6):661-664.

[3]李春鹏,杨丽华.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12):35-37.

脉络瘀阻、筋骨失养常用的12种中成药,好用不贵,中风后遗症收藏转发备用。

脉络瘀阻、筋骨失养常用的12种中成药,好用不贵,中风后 遗症收藏转发备用。 1、口眼歪斜,流涎——好用不贵——人参再造丸(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2、半身不遂、肢体无力、半身麻木,舌质暗——可以用——灯盏花素(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痹阻,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3、四肢关节麻木,腰腿沉重——收藏备用——小活络丸(祛风散寒,化痰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闭阻、痰瘀阻络所致的痹症,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关节屈伸不利,麻木拘挛;也适用于中风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4、神情呆滞,手脚发凉——可以看看——消栓通络片(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用于缓解中风(脑血栓)恢复期(一年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 5、突然神志不清,嘴角紧闭——收藏备用——十香返生丸(开窍化痰,镇静安神。用于中风痰迷心窍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等。) 6、半身不遂,痰多而粘,三叉神经痛——收藏备用——华佗再造丸(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7、中风后偏瘫,前胸后背疼——好用不贵——血塞通颗粒(活

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也适用于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8、头项僵硬疼痛,肢体麻木,口唇颜色暗——好用不贵——益气通络颗粒(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用于中风,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自汗。) 9、一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酸痛——收藏备用——丹灯通脑软胶囊(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证。) 10、口眼歪斜,面色白,头晕乏力——好用——消栓肠溶胶囊(补气,活血,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症见眩晕、肢麻、瘫软、昏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面色恍白、气短乏力。) 11、头昏脑胀,腰酸腿疼,走路费劲——好用不贵——强力天麻杜仲丸(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中风引起的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 12、口眼歪斜、舌头硬、说话不利索——收藏备用——中风回春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 性脑梗死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 患者46例。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祛风化痰活 血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Barthel 指数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显著,Barthel 指数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 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疗效 Effect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moving phlegm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ngluo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wind-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ufenghuayuan huoxue tongluo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feng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fengphlegm and stasis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table method, they were p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ith 46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ly,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escription of removing wind, removing phlegm,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脑梗死(Cerebra1.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D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

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⑶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D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绎,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澹,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3g冲、生地15g、钩藤15g、菊花15g、茯苓15g、白芍12g、赤芍12g、竹茹12g、川牛膝15g、川苟15g、丹皮15g、半夏9g、陈皮12g、桅子9g等。 中成药: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局方至宝丸、牛黄清心丸、紫雪散等。 特色治疗:鼻饲水蛭颗粒3-6g,对于有消化道出血者,给予鼻饲三七颗粒4-6克以活血止血。 (2)痰蒙清窍证

瘀堵血脉,肢体麻木,乏力,不妨看看以下5个通络中成药,可以疏通血管,改善神经功能障碍,遵医嘱使用

瘀堵血脉,肢体麻木,乏力,不妨看看以下5个通络中成药,可以疏通血管,改善神经功能障碍,遵医嘱使用 1,豨蛭络达胶囊 成分:豨莶草(蜜酒制)、水蛭、姜半夏、秦艽、天嘛、土鳖虫、三七、川芎、红花、冰片、桃仁、人工麝香、丹参、人工牛黄、胆南星。 适应症:化痰活血,熄风通络。用于缺血性中风(轻型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头晕、脉弦滑。 2,芪芎通络胶囊 成分:黄芪、三七、川芎、豨莶草、胆南星。 适应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痰阻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等。 3,脑栓通胶囊 成分: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 适应症:活血通络,祛风化痰。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失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或眩晕耳鸣,舌质暗淡或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细、弦滑。脑梗塞见上述表现者。 4,通络化痰胶囊 成分:熊胆粉、天麻、三七、丹参、天竺黄、大黄(酒制)。 适应症:化痰熄风,活血通络。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痰多而粘,唇甲色暗,舌苔厚腻,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底脉络瘀暗,脉涩或弦滑。

5,脑心通胶囊 成分: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醋乳香、醋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 适应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中风】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中风】 中风——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 【组成】生黄芪20g,赤芍、防风、当归、川芎、地龙、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g,络石藤15g,胆南星8g,全蝎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肢痿不用,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舌淡暗、苔薄白,脉虚弱,证属气虚血滞,痰瘀阻络者。 【方解】本方为王清任黄芪赤风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废痿,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气虚而致血瘀,风痰留阻经络,形成本虚标实,单补气则血瘀不祛,风痰难除。所以辅以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以和营活血化瘀,全蝎、胆南星以祛除风痰;石菖蒲、远志芳香辛烈,则为化痰开窍之上品,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上行头顶,能使化痰祛瘀,诸药直达病所;地龙、防风、络石藤以祛风通络行滞,以利于恢复上下肢体之功能。全方补气化瘀,祛痰通络,清脑活肢,其风乃愈,故名曰复脑愈风汤。 【加减】若口眼歪斜加僵蚕、白附子、羌活;血压偏高者减黄芪

量,再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病肢浮肿加薏苡仁、连皮茯苓、防己;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者加木瓜、白芍、桑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狗脊、续断;病情偏寒者加桂枝:有阴伤者酌加玉竹、生地黄、白薇。 【验案】王某,男,52岁,干部,1991年9月13日就诊。素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发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1天,曾在当地医院CT检查;脑出血吸收甚少,不除外脑梗死。虽经用甘露醇、肌苷、脑活素及曲克芦丁等药物治疗,但未见好转,特求诊高教授。症见偏瘫步态,口角左歪,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无力及走路足趾擦地。右半身麻木,活动不灵,头晕不适,言语謇涩,二便尚调,舌淡暗、苔薄腻,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络之候,自拟复脑愈风汤加减,以益气活血,祛风化痰。处方:生黄芪15g,赤芍、防风、钩藤、石菖蒲、远志、红花、羌活、荷叶各10g,胆南星8g,全蝎、炙甘草各5g。连服12剂药后,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明显减轻,口眼歪斜好转,纳食、睡眠均有改善,舌苔转薄,原方去钩藤、远志、荷叶,加川芎、地龙、桑枝各10g,又投药30余剂,肢体活动基本正常,步履尚稳,言语较前清晰,而自动出院。 【方源】《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脑梗死治疗应采取辩证施治,就像人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不可一概而论、辩证施治是通过对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解,采用不同的有效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脑梗死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时,想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需从根本上出发,了解脑梗死患者的体质、分型,即实现辩证的目的。临床常将脑梗死分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肝阳上亢、痰湿淤堵型等不同类型,根据患者辩证类型不同,也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方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脑梗死患者辩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时,中医治疗组方应选择补阳还五汤,若肝肾阴虚型患者,则可选择天麻钩藤汤治疗;血瘀且舌质暗黑者,则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不同中医分型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明确疾病分型,采取辩证施治,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预后,使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状态,进而出现缺血性坏死,软化等表现,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两种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期间,需对畸形脑梗死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观察,无意识障碍患者辨证时,辨证分型可分为如下六方面: 1肝阳暴亢证 患者表现症状主要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眩晕、头晕麻木、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面诊可见,舌质呈现红色或红绛色、舌苔薄黄,切脉时,脉弦有力,临床治疗时应以“平肝潜阳”治法为主,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组方治疗为佳,组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川牛膝、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等中药;针对头痛者,在基础方中加入羚羊角粉、夏枯草,达到清熄风阳之效;针对存在手足心热、烦躁失眠等肝阴虚者,基础方中加入干地黄、麦冬、五味子、生龙骨,减去黄芩与栀子二味药;偏瘫严重者基础方中加入地龙、木瓜、桑枝、鸡血藤,达到通经活络之效;存在血瘀证者,组方中加入丹参、桃仁、土元,减少黄芩、栀子等药,达到活血化瘀之效;语言不利者组方中加入郁金香、菖蒲、远志,达到开音利窍之效。临床治疗也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

心脑血管科普总结6个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中成药,针对脑血管病、中

心脑血管科普总结6个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中成药,针对脑 血管病、中 心脑血管科普总结6个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中成药,针对脑血管病、中风、冠心病辩证使用有良效,看完收藏 1,利脑心片 中成药,组方成分:丹参、川芎、葛根、地龙、赤芍、红花、郁金、制何首乌、泽泻、枸杞、酸枣仁(炒)、远志、九节菖蒲、牛膝、甘草。 适应症:活血祛瘀,行气化痰,通络止痛。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痰浊阻络,胸痹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宁,头昏头痛,以及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等见上述证候者。 2,天丹通络片 中成药,组方成分:川芎、豨莶草、丹参、水蛭、天麻、槐花、石菖蒲、人工牛黄、黄芪、牛膝。 适应症: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用于中风中经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早期见上述证候者。 3,再造丸 中成药,组方成分:蕲蛇肉、全蝎、地龙、僵蚕(炒)、穿山甲(制)、豹骨(制)、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龟甲(制)、朱砂、天麻、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葛根、麻黄、肉桂、细辛、附子(制)、油松节、桑寄生、当归、赤芍、片姜黄、血竭、三七、乳香(制)、没药(制)人参、黄芪、白术(炒)、茯苓、甘草、天竺黄、制何首乌、熟地黄、玄参、黄连、大黄.. 适应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謇涩。

4,心通口服液 中成药,组方成分:黄芪、党参、麦冬、何首乌、淫羊藿、葛根、当归、丹参、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蛎、枳实。 适应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气阴两虚、痰瘀痹阻所致的胸痹,症见心痛、胸闷、气短、呕恶、纳呆;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5,疏风再造丸 中成药,组方成分:蕲蛇、红参、草豆蔻(炒)、甘草、赤芍、胆南星、茯苓、冰片、川芎、广藿香、油松节、附子(制)、黄芩、磁石(煅)、熟地黄、两头尖、防风、细辛、白术(炒焦)、地龙、肉桂、当归、大黄、黄精、乌药、乳香(炒)、麻黄、茜草、红花、檀香、全蝎、玄参、葛根、羌活、白芷、独活、木瓜、牛膝、三七、红曲、秦艽、青皮、香附、丁香、骨碎补(烫)、制何首乌 适应症:舒筋活血,化痰通络。用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筋骨拘挛,屈伸不便,风寒湿痹。 6,人参再造丸 中成药,组方成分:人参、蕲蛇、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青皮、豆蔻、川芎、片姜黄、黄芪、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全蝎、僵蚕,制附子、琥珀、、粉萆薢、白术(麸炒)、沉香、天麻等中药组成; 适应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由于大脑的血管破裂或 阻塞,导致部分大脑组织供血不足或供血停止,产生相应部位及功能的丧失,临 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偏瘫、失语、面瘫和视力障碍等。在中医领域,中风 被归类为“中风证”或“脑中风”。中医对中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基于患者的症 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治疗,主要手段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同时辅以功能训练。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耐心对待,做好长 期的康复计划。 一、中药治疗 1.中经络 对于风痰入络证的患者,其特征为皮肤不仁、手脚麻木、口眼歪斜,主要治 法是祛风化痰通络,常选用的方剂是真方白丸子加减。风阳上扰证的患者,症状 为头昏、头疼、耳鸣、口干舌燥、舌强语謇、四肢无力,治疗方法是平肝养阳、 活血通络,常用的方剂为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风动证的症状包括头昏、头疼、 腰酸、口干舌燥等,治疗方法是滋阴潜阳,息风通络,常用的方剂是镇肝熄风汤 加减。 2.中脏腑 脏腑的调治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二便不通等,分为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和痰浊血瘀证,治疗方法分别是通腑泻火、祛湿化 痰(选用桃仁承气汤加减);祛痰开窍、熄火散风(选用羚羊钩藤汤加减);祛 痰清热、宣郁开窍(选用涤痰汤加减)。脱证(阴竭阳亡)的特征是昏迷、四肢 冰凉、汗多等,治疗方法是补阳救阴、益气固脱,常选用的方剂是参附汤和生脉 散加减。 3.恢复期治疗

中风急性期经过紧急救治后,若病人神志渐清,痰火渐消,饮食渐进,便逐 渐进入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症状可能包括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障碍等。治疗方案应同时包括中药、针灸以及肢体功能训练,以期提升治疗效果。 恢复期的中药治疗仍需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风痰瘀阻证的患者,其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舌强吐词不清或失语,半身不遂,四肢发麻等,治疗 方法是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常选用的方剂是解语丹加减。气虚血瘀证的特征包 括四肢干枯、无力、面黄肌瘦等,治疗方法是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常用的方剂 是补阳还五汤加减。肝肾阴虚证的特征包括四肢麻木、四肢僵直、痉挛、言语无 力等,治疗方法是滋阴补肝肾,常用的方剂是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二、针灸治疗 在中医领域,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调和阴阳、理气血的疗法。对于中风疾病的治疗,针灸方法可大致分为头皮针、耳针、体针、眼针和手针等 多种类型。由于针灸操作的复杂性和技术性,这种治疗需要由具有专业技能的医 师来进行。 1.体针疗法 体针疗法是对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对于瘫痪的患者,如 有肢体功能障碍,医师会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针刺手法包括提插、捻转等 操作,其目的是使患者感到一种特殊的感觉,被称为得气。这种感觉是针灸治疗 效果的关键因素。此外,针刺的深度和频率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特定的穴位选择取决于病程的长短以及患者的症状。如,中风不足三月者, 应主取健侧穴位,采用泻法进行针刺。而中风三到六个月的患者,瘫侧和健侧的 穴位都应被选择,只是在瘫侧采用补法,健侧采用泻法。而对于中风超过六个月 的患者,主取瘫侧穴位,平补平泻。 在具体的穴位选择上,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会有各种不同的穴位组合。比如对于中风后口角歪斜的患者,可能会选取哑门、地仓、通里、承浆、合谷、 风池、廉泉等穴位进行针刺。而中风后出现语言和听力障碍的患者,可能会选择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分证治疗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分证治疗 常航居士 发布时间: 06-1208:12于力,主管药师东平县第三人民医院,执业药师,健康领域创作者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头痛,突然手足不遂,拘急疼痛,身重,肌肤不仁,口角流涎,或仅见口舌歪斜。舌苔薄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例方:真方白丸子、牵正散加减。两方均能祛风化痰通络,但前方适用于“中经”,有理气豁痰之功;后方适用于“中络”,见口舌歪斜或口角抽动等症,有止痉缓急之效。 常用药:天麻、豨莶草、钩藤、制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僵蚕、全蝎、地龙、陈皮、枳壳。 加减:风痰阻于心脾之络,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涩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血虚络空,风邪入中者,加秦艽、羌活、防风祛风;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2.风阳上扰证 证候:突然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或手足重滞不利,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镇肝熄风,育阴潜阳。 例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之效。用于风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常用药: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龟甲、白芍、玄参、生地黄、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牛膝。 加减:风阳夹痰入络者加僵蚕、地龙、炙全蝎、豨莶草平肝熄风,

化痰通络;痰火内盛者加天竺黄,陈胆星、竹沥、大黄、瓜蒌、知母、黄芩、栀子、牡丹皮清热化痰。 3.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秘,眩晕痰多。脉弦滑,舌质暗红,苔黄腻。 治法:通腑泻热,熄风化痰。 例方:导痰汤、大承气汤加减。前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头目眩晕、痰多、胸胁胀满等。后方泻下热结,通腑导滞,主治大便不通、脘腹痞满等。 常用药:大黄、枳实、僵蚕、龙胆草、胆南星、芒硝、厚朴。 加减:热象明显,加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年老体弱去芒硝、厚朴,加生地黄、玄参、麦冬滋阴生津。 二、中腑 1.腑热上冲证 证候:神昧,身热,气粗,腹部胀满,按之皱眉有痛感,大便秘结,面赤,肢体强痉,口噤,口秽,舌僵。舌苔黄腻,质红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法。 例方:大承气汤、三黄泻心汤加减,前方有峻下通腑之功效,用于腑实热结证;后方泻火解毒,通腑泻热,用于热盛腑实证。两方配伍,加强通腑清热作用。 常用药:生大黄、芒硝、枳实、黄连、黄芩。 加减:肢体强痉者加钩藤、地龙、僵蚕、生石决明祛风化痰通络;因外风诱发,肢体酸痛,身热者,配羌活祛风;热盛伤津者,加天花粉、知母、麦冬、玄参滋阴清热;神昏、烦躁者加牡丹皮、郁金凉血化痰开窍,昏昧明显者,另服安宫牛黄丸,通下与开窍并进。 2.风痰火亢证 证候:神糊,喉中痰鸣有声,口多痰涎,大便多秘,气粗,躁扰不安,面赤,肢体拘急,抽搐,偏瘫,失语。舌苔黄浊腻,舌暗,舌体偏歪,脉弦滑。

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的价值研究

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入 络证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治疗中采用真方白丸子加减方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4月~2021年8月入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真方白丸子加减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凝血纤溶指标、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2.50%)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PT、APTT、T-PA高于对照组,PAI-1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选择真方白丸子加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凝血功能,亦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参考。 关键词:真方白丸子;脑梗死;急性期;风痰入络证;不良反应 脑梗死是一种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所致的常见病,该病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等原因所致[1]。研究发现[2],脑梗死具有起病急、发病快、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病发生率持续升高,为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需及时进行合理治疗[3]。既往多采用西药对脑梗死进行治疗,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西药根治效果一般,且对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无理想价值。中医认为脑梗死由风、火、痰、瘀、虚、血等病理因素导致的气血逆乱、阴阳失衡,真方白丸子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及脑电活动,亦可促进微血管细胞增殖,减少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保护体内神经元,避免脑组织缺氧、缺血所致的再灌注损伤,为准确评估其应用价值,本文遴选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2020年4月~2021年8月)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温宁;刘万霞;刘建东;金一顺 【摘要】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优(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推荐使用.【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8(033)010 【总页数】3页(P1377-1378,1403)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急性脑梗死;中医药疗法 【作者】温宁;刘万霞;刘建东;金一顺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驻马店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驻马店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研究数据显示,受到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截至目前,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了威胁我国老年群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脑供血不足、血流受阻、高血压、血液黏稠度较高等因素导致的人体血管管腔狭窄、闭塞或者梗死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风险[1]。基 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通过给予2组患者不 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68~80岁,平均年龄为(75.63±6.14)岁;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67~80岁,平均年龄(75.29±6.25)岁。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 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 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疾病、合并症。 ②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患有严重心、肝、肾损害。另外,患者若在试验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试验纳入标准,便不视为排除病例。 1.3 方法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扩容、调脂、脱水、纠正 水电解质失衡等;同时,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将30 mg的依达拉奉注射液与1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使用混合液输注,2次/d;将20 ml的银杏达莫注射液与500 ml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使用混合液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

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30例 开封市中医院孟占鹏 摘要: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把6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化痰通络汤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2012年5月-2013 年5月,应用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5月-2013 年5月住院患者,且经CT及MR检查确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2岁,平均63岁,以55~65岁之间最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一周。治疗组30 例,男17例,女13例; 伴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 伴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 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且患者意识清楚,发病时间6小时-1周。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中风风痰瘀阻型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是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突然昏倒、失去意识,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偏瘫、偏侧肢体麻木、失语、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 诊断中风和脑梗死的标准有中医和西医两种。中医参考《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的诊断标准和常见证侯分类标准,西医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治疗中风和脑梗死的常规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方药治疗是其中一种方式。对于肝阳暴亢证,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尿黄等。治疗方法是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方药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如果头痛明显,可以加羚羊角粉3g,以清熄风阳;如果

伴有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则可以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 12g、生龙骨15g,减少栀子、黄芩。如果偏瘫较重,可以加 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果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症,则可以减少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12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如果语言不利严重,则可以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中成药可以选用全天麻胶囊或醒脑静注射液等。 对于风痰阻络证,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晕目眩等。治疗方法是熄风化痰、通经活络,方药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舌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中成药可以选用天麻素注射液等。 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治疗中风和脑梗死,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方药: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当归12g,熟地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12g)。如舌质暗或有瘀点,加桑枝9g,川牛膝15g,生地12g以活血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30种用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西医学上称为(脑)卒中,又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它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之一。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也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中风后遗症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起,不少患者经救治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 2017年5月,由多名中医和西医专家参与的《中国缺血性中风中成药合理使用指导规范》举行隆重的发布及全国巡讲启动会。指导规范肯定了中成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目前,治疗中风以西药为主,但中药也可一展身手。以下逸仙药师介绍30种可以治疗中风和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注意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可自行购药服用: 1、大活络丸(熄风通络):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2、散风活络丸(熄风通络):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行步艰难。 3、愈风丹(熄风通络):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偏正头痛,风寒湿痹 4、小活络丸(散寒通络):温经散寒、逐瘀通络。对于手足麻木、伸展不利、肢体不温有良好作用。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5、三七通舒胶囊(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活络通脉,改善脑梗塞、脑缺血功能障碍,恢复缺血性脑代谢异常,主要用于中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偏身麻木。

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

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 障碍(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 王胜芳; 张小容; 赵萍; 张海波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9(014)010 【总页数】5页(P2665-2669) 【关键词】脑梗死; 吞咽障碍; 痰瘀互结证; 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 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 生命质量 【作者】王胜芳; 张小容; 赵萍; 张海波 【作者单位】青海红十字医院西宁 8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2; R743.3; R741.0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多见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进食不顺利、舌运动功能障碍、言语不利、流涎等征象[1-2]。临床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几率较高,约达30%~50%,有误吸窒息的风险,且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3-4]。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诊治吞咽障碍是综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目前,传统康复吞咽训练配合阶段摄食训练是西医临床上治

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主要方法,但治疗时间较长,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病情易反复[5-6]。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属于“喉痹”范畴,属本虚标 实之证,以“气虚”为本,以“血瘀”和“痰浊”为标,卒中后“痰瘀互结”为病变之关键[7]。本文结合其病机特点,探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联合吞咽功能 训练改善其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命质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 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1.32±4.63)岁;病程7~90 d,平均病程(33.26±4.80)d;出血性中风10例,缺血性中风35例;伴语言功能障碍32例,面神经功能障碍13例;右侧偏瘫15例,左侧偏瘫3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17±4.25)岁;病程7~90 d,平均病程(35.17±4.39)d;出血性中风13例,缺血性中风32例;伴语言功能障碍35例,面神经功能障碍10例;右侧偏瘫17例,左侧偏瘫28例;2组患者的一 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8]中有关脑梗死的诊断 标准,经脑CT或MRI检查可见有责任梗死病灶,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同时,临床上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诊断为吞咽功能障碍,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发呛、进食缓慢,或合并有构音障碍、咽反射迟钝、声音嘶哑等症状。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痰热互结证的诊断标准,患者见肢体偏瘫伴吞咽 困难,言语謇涩,饮水呛咳,口渴不欲饮,面色黧黑,舌暗红,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紧。 1.3 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40~75岁,男女不限,病程为7~90 d,且首次发病; 2)经MRI或头颅CT诊断为脑梗死;3)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诊断为吞咽功能障碍;

中风中医优化方案

1、脑梗死的中医诊疗规范 定义:脑梗死又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等。 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 一、诊断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中医辨证施治 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 (1)肝阳暴亢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也可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栀子、黄芩。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包,每日三次。 ②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瘀阻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自拟熄风化痰通络汤。制半夏15克,天麻20g,钩藤(后下)30g,怀牛膝12g,白附子5g,白蒺藜15g,僵蚕20g,陈皮9g,全蝎5g,菖蒲12克,桃仁15克,胆星9g,生甘草6克。或真方白丸子加减。如年老体衰者,加炙黄芪15g益气扶正;舌苔黄腻或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蒌15克,浙贝12克,竹沥12g,天竺黄6克以淸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红花12g,当归20g以活血通络。如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12g,夏枯草9g以清利头目。 中成药:①脑心通 4粒 3次/日 ②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优化诊疗方案解析

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内一科 优势病种中医诊断方案(2023优化版) 中风病(脑梗死)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旳《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估原则》(1995年)、《中医内科学》(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重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㖞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备战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原则:参照202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23(脑梗死)》。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后来。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故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风痰瘀阻证:头晕,头痛,手足麻木,忽然发生口舌㖞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蹇,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舌苔薄白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或小滑。 证机概要:风痰上扰,肝阳化风,痹阻经脉。 (2)风阳上扰证:常感弦晕头痛、耳鸣目赤,腰腿酸软,忽然发生口舌㖞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滑。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痰热内闭,风阳上扰,痹阻经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