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税负测算]餐饮行业税负率(Word可编辑版)

[餐饮行业税负测算]餐饮行业税负率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范文一:餐饮行业控制毛利率16个要点

餐饮行业控制毛利率16个要点

什么是毛利?说的很明白就是:毛利就是没有除去员工工资、水电、税等一切开支的收入。比如你一天下来晚上钱箱里有1000元, 这就是毛利 ;你要去掉工资、水电、税、房租等一切开支后省下的就是净利。如果扣除上述还有600 元,那就是你赚来的。

1.提升销售额

毛利=销售额-成本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所以提高销售额可以最简单的提高毛利

2.控制物料储存

原料的储存是否得当,决定即得物料量,决定计划物料量,导致影响营业总成本

3.计划量控制

计划量影响库存量,计划量大,而实际需求少,导致剩余物料量增多,引起物料非正常损耗,导致毛利下降

4.产品配料控制

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各季节时蔬类配料占比。如:冬季,菠菜,价格高而且出成率低,如果继续使用该种蔬菜作为配料,当月毛利肯定吃紧。但是,牛心菜,冬季原料2.4元每公斤,且出成率高,如果将配料菠菜更换成牛心菜,总物料成本降低。毛利升高

5.验收控制

控制原料的源头就是对所来原料的验收环节,新鲜的原料,出成率高,且质地好,原料因不合格丢弃的量少。使用率提高,减少了原料第一步的浪费。关注“大海、旅游、人”

6.初加工控制规格方法

有了新鲜原料,最大程度的使原料转化成半成品,如香菇的菌杆部分可以使用,但是初加工时将香菇的菌杆部分丢弃,大大浪费了原料,降低原料使用率,导致原料需求量增大,毛利降低。

7.产品熟制控制:火候时间加工方法

1.10KG的牛心菜正确焯水15秒,牛心菜的出成率是74%。但是在沸腾的水中焯水1分钟,牛心菜质地色泽发生重大改变,不能使用,出成率不足30%。

2.5KG猪五花肉块每块约15克。在桶中放入凉水开火煮制。加盖煮制,煮制45分钟肉块100%熟制,同等情况煮制50分钟肉块吐油,同等情况,肉块煮制55分钟,肉块变趴软,同等情况煮制5KG肉块,肉块变碎,出成率极低。

3.6KG凉水在容器中不密封烧制8分钟烧沸,但是同等情况6KG水密

封烧制7分钟水即可烧开

8.产品陈列控制:

做好的产品,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季节,各自变凉风干色泽质地都有不同情况的改变,产品展示过多,造成产品浪费,降低物料使用率,降低了毛利。

9.产品承装控制,固定乘具承装:

当物料有原料转变成成品交付给顾客时,打餐量,就成为对于物料制作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控制成本的步骤了。如:如规定一份牛肉面规定熟牛肉100克面300克,但是打餐员给顾客承装产品时,承装了200克牛肉600克面,那么每卖出一份产品时,你实际的物料消耗则是2倍的消耗量,而且这还是在其它浪费点完全控制基础上得出的数据。原料成本自然升高,毛利降低,利润减少。

10.晚餐剩余物料量控制:

每个餐饮经营者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毛利控制问题就是晚餐闭店结束后100%的会出现原料剩余的情况,减少闭店时剩余的物料也就是减少物料成本的浪费。

11.重点物料重点控制

物料可分为重点物料和非重点物料。

重点物料可根据:使用量原料价值原料储存难度分为三大类重点控制物料。

使用量原料价值原料储存难度的物料也可分为:荤素和生熟两大类重点控制物料

重点物料控制好,无形中减少了物料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毛利,提高了净利润。

12.将废弃的原料重新制作成小产品赠送或售卖,提高销售额。

如:牛心菜的根部在使用时大多数经营者会将其丢弃,但是将牛心菜根部制作成“泡椒时蔬”小菜赠送或售卖,提高了顾客满意率时同时提高了销售额,提高了净利润。

13.标准化操作

制定出标准每步骤标准化,减少所有环节中存在或潜在存在的浪费情况,提高毛利。

14.适当做单款产品的促销

适当的根据不同季节制作不同的单品促销,提高销售额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特定原料的使用率。如:自作韩食,夏季自然主要推销冷面类。冷面单款产品销售好,其它非冷面类物料准备相对减少,库存中重点产品物料量就可以相应减少,原料损耗量相应减少,毛利相对提高。

15.有效的标准培训和检查

单单有了各环节的流程制作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按照标准操作可是100人仍旧不按标准操作,整体毛利控制就是空谈,只有了标准和对于标准的培训,然100个人完全按照规定标准制作,才能整体控制毛利。而且要每日不定期的检查,确保每个环节每个人都完全按照要求的标准完成工作内容,才可以保证原料的最大使用率。才可以保证毛利的最大值。

16.有效的奖励惩罚机制

对毛利控制标准执行好坏的员工有明确的制度对其奖罚。范文二:2021营改增最新政策消息-未来餐饮行业税负或降两成

“营改增”税收调整后,餐饮酒店等生活服务业税负是升还是降?堂食和外卖采用不同的税率怎么办?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细则的公布,上述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朗。30日记者采访的餐饮业内人士预计,行业税负将降两成。此外,“营改增”将倒逼餐饮企业建中央厨房,促使餐饮企业选择正规的食材进购渠道。市民以后下馆子可更便宜,吃得更放心。

据了解,大型餐饮企业的铺租成本最高可占总成本的三成,如果业主选择一般计税方式,铺租成本的进项税税率为11%,而餐饮服务的销项税税率仅为6%。因此如规范进项税管理,有可能会实现税收负担的降低。

安永中国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梁因乐指出,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数量较大,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如纳税人选择采用简易计税,从数量上看,则大部分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较以前营业税的税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进而可以推断税收负担也可能下降。对于大型餐饮企业来说,铺租成本取得的进项税额也将能够获得抵扣。

身为广东省政协常委的徐峰认为,营改增后对于行业来说肯定是利好的,“大家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了,整体而言,这次营改增后行业的税负减少了约两成。”但他也直言,基本上占营业额约两成的工资成本不能抵扣,另外占两成的社保费、租金也不能抵扣。这些都是大头,如果都不能抵扣的话就只有约五成的食物成本可以抵扣。这对于

规范的企业而言,从目前的普通发票转增值票要增加的费用较少,对于不规范的企业而言费用肯定大增。对于属于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社保费用、租金及水电成本不能进项抵扣等规定,他会在新规实施后进行调研并于明年广东两会上提出修正提案。

广州市以鹅为味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春银表示,要等5月1日营改增正式实施后,6月份缴税才知道真正的税负情况。“营改增”将倒逼餐饮企业建中央厨房促餐饮企业选择正规进购渠道

对于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大型餐厅来说,如何区分“堂食”和“外卖”将变得重要,因为根据增值税的政策,销售食品通常适用17%的税率,而餐饮服务则适用6%的税率,也就是说,堂食和外卖可能分别适用6%和17%的税率,这会否导致餐厅倾向于堂食而减少外卖呢?餐厅:“堂食”、“外卖”税负有别

“我认为国家并不是想在外卖上多缴税,并不想扭曲经营行为,影响老百姓生活。”梁因乐认为,对于上述问题国家的规定是比较明确的,营改增试点实施办法中有“混合销售”的规定条款,除了从事

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外,既涉及服务又涉及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税。不过,同时为了避免税款流失,试点实施办法附件中也有“兼营”条款的规定,若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服务的,应分别核算,否则从高适用税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餐饮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对企业实际经营项目明确核算,避免带来税收风险。

毕马威的税务专家则指出,餐饮服务与食品销售增值税税率的差异,可能带来税务筹划机会,也可能造成税务争议。例如,一家餐馆销售外带葡萄酒,如果其主要收入来源于餐饮服务,那么销售葡萄酒也可适用6%的税率,而正常酒类销售需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

毕马威认为,针对既提供堂食又提供外卖的企业适用税率的问题,现行营业税下规定有一定指导意义,即实操中可能根据服务提供方的主业来确定适用税率,如果餐饮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堂食,那么其提供的外带或外卖服务也适用6%税率。反之亦然。因此,餐饮企业需要考虑是否将业务中的堂食部分单独剥离出来,以确保能适用“餐饮服务”6%的税率。

南海渔村集团董事长徐峰则认为,“营改增”新规不会促进餐饮商家倾向于堂食而减少外卖。“究其原因,是因为外卖比重在餐饮收入中所占比例太少,餐饮是个服务行业,而不是单纯靠售卖产品。”徐峰说。

酒店:需防虚开发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餐饮服务、娱乐服务和居民日常服务不能作为进项税进行抵扣,但住宿服务却并未在试点实施办法中明确不可抵扣。也就是说,酒店的房费或许可以开增值税专票供客户进项税抵扣,而酒店提供的餐饮服务则不能开专票供抵扣。梁因乐认为,这将要求酒店对其增值税专票做一个很好的管理,防止前台人员虚开发票。

总的来说,梁因乐认为营改增可能不会影响餐饮、酒店等企业的营运或采购决策。“营改增对企业营运和采购的影响不只是一项企业内部

税务成本的影响分析,更多的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测算。”他认为,有可能会出现改变供应商造成增加的管理成本高于其税负降低的情形。

根据细则,生活服务包括了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其中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6%,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为3%。而现行生活服务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20%,餐饮住宿的税率一般为5%。

影响:新规将倒逼餐饮企业选择正规进购渠道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营改增”将倒逼餐饮企业建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在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菜品质量和标准方面有诸多好处。在营业税征收阶段,中央厨房的加工和配送让‘加工一道菜’重复纳税。

营改增之后,因进销明显,各门店使用中央厨房的供货可实现抵扣。”广州酒家的负责人表示。此外,营改增的新规还将倒逼餐饮企业选择正规的食材进购渠道,“能够得到的可抵扣发票越多,增值税纳税额越少。营改增之后,倒逼餐馆选择通过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正规供应商处购进粮油、调料、烟酒、饮料、原材料等。”花城汇经营牛腩店的项老板表示。

另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据他了解,营改增后,政策允许的相关发票,才可实现抵扣。他以后筛选进货商主要有两个方向:一般纳税人或能开具发票的农户直接收购农产品;一般纳税人需开具货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规定,购进免税农产品可以按照买价和规

定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扣除率为13%。

来自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虽然2021年餐饮业有整体回暖的迹象,但受限于物价、租金、人工等成本的上涨压力,一些餐饮品牌仍面临转型或缩减店面的窘境。天河北一家经营高端粤菜的老板告诉记者,此次税负降低后,有利于他们下调菜式价格,以薄利多销来赢得顾客。

文章来源:乐上财税网范文三:税负率参考

税负率参考分享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但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型商贸企业必须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以上,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

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

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如你第二问中,假设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7%,退税率13%,计算如下:

销项税金=50000*17%=8500元

进项税金转出=950000*(17%-13%)=38000元

应交税金=8500-(150000-38000)=-103500元

税负=[8500+950000*17%-(150000-38000)]/1000000*100%=5.8% 如此题,你公司未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但由于是外销产品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所致,又有征、退税率差,所以理论税负为5.8%。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 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 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 1.00%

饮料制造业 2.00%

医药制造业 2.50%

畜牧业 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制造业--管业 3.00%

其他制造业 1.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其他采矿业 1.0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00%

批发业 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0%

农、林、牧、渔服务业 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 零售业 1.50%

居民服务业 1.20%

金属制品业--轴瓦 6.00%

金属制品业--弹簧 3.00%

金属制品业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 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 4.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5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0%

纺织业--袜业 1.00%

纺织业 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0%

房地产业 4.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道路运输业 2.00%

税负是以前国税衡量企业的增值税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经济模型的试点工作推进,对一些能源消耗,及水电控制的行业模型将取代税负这一重要指标范文四:税负率计算

出口企业增值税的税负率计算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额+免抵税额)/(直接出口销售额+内销应税销售额)*100%

(1)分母的销售额指不含免税的销售额(如国内转厂等免税的销售

额)。

(2)如果当月的应交增值税金计算为负数,则当月的应交增值税额为0(即增值税申

报表第19栏为0)。

(3)在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如果免抵退税额(20栏)〈期末留抵税额(23栏),

则免抵税额(25栏)=0。如果免抵退税额(20栏)〉期末留抵税额(23栏),则免抵税额(25栏)为正数。当月为正数的免抵税额(25栏)不可以留作下个月的免抵退税额使用,税务局只作相应调库处理。税局调库与企业申报税无关,企业不需考虑调库因素。

(4)如果当月应交增值税额为0,免抵税额为0,则当月的税负率为0。

(5)税负率每月之间可能变化很大(因出口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可能在不同月份反映),

一般以半年或一年计算税负率才有意义。

什么是税负?税负率如何计算?

如果每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那你要提交一份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说明你是因为材料或者产品的库存增加而引起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说明原因就行,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的各项材料、电费等成本项目都很正常。

税负率的计算方法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

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

为6%,应计入公式中。税负率与税率的区别税负率指纳税人实际交纳税额与其实际收益的比例;而税率则指对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差别。税率是形成税收负担率的基础,税收负担率则是税率的反映。但税收负担率往往并不直接等于税率。只有当课税对象与纳税人的实际收益额相等时,税收负担率才等于税率。[1]

税负问题:

请问一般纳税人食品加工企业的税负率如何计算?服务业的税负率如何计算

税负率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税负率==纳税人已交的税金/实现的收入*100%,一般食品加工业的税负率在1.2%左右,服务业要看是做什么行业的。税负率是衡量企业税收占收入比重的一个指标,如果企业的税负很低,说明他的收入多、交税少,很有可能是偷税行为,税负的高低根据行业、地区不同而不同,没有特别固定的比率。如果企业的税负低于当地同行业的平均比率,只要有正当的原因也可以说明的,还有就是要和主管税务局的主管人员多沟通。

增值税行业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 2.25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 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金属制品业 2.2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 3.50 所得税行业税负率(%)

饮料制造业 2.00

医药制造业 2.5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农副食品加工 1.00

批发业 1.00

零售业 1.50

建筑材料制造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 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纺织业 1.00

房地产业 4.00

道路运输业 2.00

餐饮业 2.00

娱乐业 6.00

--------------------------------------------------------------------- 税负分析基础知识

一、宏观税负及相关概念

(一)税收负担分类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税收负担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另一方面,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

承担了多少税款。

2、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定时期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水平,是一个受制于国家政治、经济、财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100%

3、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分析和研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重要内容。计算公式如:

增值税负担率=实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00%(或不含税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纳所得税额/实现利润额*100%

本次税负调查分析中分行业增值税负担率分母统一为不含税销售额。

行业税负率

行业税负率(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3.50 2 食品饮料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6 建材产品4.98 7 化工产品3.35 8 医药制造业8.50 9 卷烟加工12.50 10 塑料制品业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12 金属制品业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 商业批发0.90 19 商业零售2.50 20 其他3.5 企业税负率计算:目前一般指增值税: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 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各行业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3.50 食品饮料4.50 纺织品(化纤)2.25 建材产品4.98 化工产品3.35 医药制造业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3.50 金属制品业2.20 电子通信设备2.65 商业批发0.90 商业零售2.50 其他3.50 所得税行业税负率(%) 饮料制造业2.00医药制造业2.50塑料制品业3.00食品制造业1.00商务服务业2.50其他建筑业1.50其他服务业4.00

农副食品加工1.00 批发业1.00 零售业1.50 建筑材料制造3.00 建筑安装业1.50 家具制造业1.50 计算机服务业2.00 纺织业1.00 房地产业4.00 道路运输业2.00 餐饮业2.00 娱乐业6.00 税负分析基础知识 一、宏观税负及相关概念 (一)税收负担分类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在关系。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税收负担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另一方面,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2、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定时期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水平,是一个受制于国家政治、经济、财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国生产总值*100% 3、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分析和研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重要容。计算公式如: 增值税负担率=实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00%(或不含税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纳所得税额/实现利润额*100% 税负调查分析中分行业增值税负担率分母统一为不含税销售额。 4、行业税收负担 行业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测算某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税源之比,计算出某行业税负。如增值税行业税负为某行业增值税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之比。 在计算单项税种行业税负过程中,根据分析需要,既可以计算实际税负(如实缴增值税税负,以实缴增值税作为分子),也可以计算名义税负(如应缴增值税税负,以应缴增值税作为分子),既可以计算销售收入税负(如以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作为分母),也可以计算增加值税负(如以增加值作为分母)。 如某行业增值税宏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增加值; 某行业增值税微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由于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商品批零贸易业与餐饮业是一个产业,单独测算商业增加值比较困难。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分母。即: 商业增值税宏观税负==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业增值税微观税负==商业增值税÷商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同行业的税负比较,可以反映出征收力度和征管质量的差异。 5、行业预警税负 目前,总局计统司定期公布行业预警税负指标。具体方法为:在计算出行业税负水平后,根据统计学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出行业税负离散度,以0.6作为参考值,当离散度小于等于0.6时,预警税负为行业平均税负减离散系数,当离散度大于0.6时,预警税负

[餐饮行业税负测算]餐饮行业税负率(Word可编辑版)

[餐饮行业税负测算]餐饮行业税负率 (最新版)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范文一:餐饮行业控制毛利率16个要点 餐饮行业控制毛利率16个要点 什么是毛利?说的很明白就是:毛利就是没有除去员工工资、水电、税等一切开支的收入。比如你一天下来晚上钱箱里有1000元, 这就是毛利 ;你要去掉工资、水电、税、房租等一切开支后省下的就是净利。如果扣除上述还有600 元,那就是你赚来的。 1.提升销售额 毛利=销售额-成本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所以提高销售额可以最简单的提高毛利 2.控制物料储存 原料的储存是否得当,决定即得物料量,决定计划物料量,导致影响营业总成本 3.计划量控制 计划量影响库存量,计划量大,而实际需求少,导致剩余物料量增多,引起物料非正常损耗,导致毛利下降

4.产品配料控制 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各季节时蔬类配料占比。如:冬季,菠菜,价格高而且出成率低,如果继续使用该种蔬菜作为配料,当月毛利肯定吃紧。但是,牛心菜,冬季原料2.4元每公斤,且出成率高,如果将配料菠菜更换成牛心菜,总物料成本降低。毛利升高 5.验收控制 控制原料的源头就是对所来原料的验收环节,新鲜的原料,出成率高,且质地好,原料因不合格丢弃的量少。使用率提高,减少了原料第一步的浪费。关注“大海、旅游、人” 6.初加工控制规格方法 有了新鲜原料,最大程度的使原料转化成半成品,如香菇的菌杆部分可以使用,但是初加工时将香菇的菌杆部分丢弃,大大浪费了原料,降低原料使用率,导致原料需求量增大,毛利降低。 7.产品熟制控制:火候时间加工方法 1.10KG的牛心菜正确焯水15秒,牛心菜的出成率是74%。但是在沸腾的水中焯水1分钟,牛心菜质地色泽发生重大改变,不能使用,出成率不足30%。 2.5KG猪五花肉块每块约15克。在桶中放入凉水开火煮制。加盖煮制,煮制45分钟肉块100%熟制,同等情况煮制50分钟肉块吐油,同等情况,肉块煮制55分钟,肉块变趴软,同等情况煮制5KG肉块,肉块变碎,出成率极低。 3.6KG凉水在容器中不密封烧制8分钟烧沸,但是同等情况6KG水密

各行业税负测算标准

各行业税负测算标准 税负计算及各行业税负一览表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行业平均税负率1%左右(商业企业1.5%左右)。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补充知识: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优惠退税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即国家为鼓励纳税人从事或扩大某种经济活动而给予的税款退还。通常包括出口退税、再投资退税、复出口退税、溢征退税等多种形式。 什么是“免、抵、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

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期内因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抵顶完的税额,经主管退税机关批准后,予以退税。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下面列示各行业的具体的税负率。 一、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2016-12-29CMA CMA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农副食品加工?3.50 2?食品饮料?4.50 3?纺织品(化纤) 2.25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5?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6?建材产品?4.98 7?化工产品?3.35 8?医药制造业?8.50 9?卷烟加工?12.50

10?塑料制品业?3.50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12?金属制品业?2.20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14?电子通信设备?2.65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16?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商业批发?0.90 19?商业零售?2.50 20?其他?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推荐: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国内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着作!也是国内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系统化实战效果的好书,财务人员必看! 问: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201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3.50 2 食品饮料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6 建材产品4.98 7 化工产品3.35 8 医药制造业8.50 9 卷烟加工12.50 10 塑料制品业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50 12 金属制品业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 商业批发0.90 19 商业零售2.50 20 其他3.5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是指不同行业在纳税时所承担的税收负担 的比例。税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发展。以下将对各行业的税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1. 制造业 制造业是一个税负相对较高的行业之一。制造业涉及到许多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制造业的税负率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生产环节较多,涉及到的税种也相对较多。 2. 金融业 金融业是一个税负率相对较低的行业。虽然金融业涉及到的税费也不少,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但是金融机构往往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这使得金融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此外,金融业涉及的风险较大,税收政策对其有很大的影响,税负率的低高也会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的税负率也较高。电力公司的运营涉及到电力生产、输送和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各种税费。此外,电力行业也面临一些特殊的税负,如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等,这使得电力行业的税负相对较高。 4. 酒店和餐饮业 酒店和餐饮业的税负率也相对较高。酒店和餐饮业涉及到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而且在一些地区还需

要缴纳旅游税和地方附加税等。此外,酒店和餐饮业一般依赖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税负率的高低也会对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5. 物流和仓储业 物流和仓储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物流和仓储业主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装卸和储存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然而,物流和仓储业通常是服务性行业,因此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这使得其税负率相对较低。 除了以上几个行业外,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税负率对比也值得探讨。每个行业的税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差异、企业规模、纳税制度等等。研究各行业税负率对比,有助于了解不同行业的竞争力和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之,各行业的税负率存在差异,这是由行业特点和税收政策决定的。制造业、电力行业等生产性行业的税负率相对较高,而金融业、物流和仓储业等服务性行业的税负率相对较低。不同行业税负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的竞争力,因此,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减税措施对于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农副食品加工 2食品饮料 3纺织品化纤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建材产品 7化工产品 8医药制造业 9卷烟加工 10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14电子通信设备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6电气机械及器材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8商业批发 19商业零售 20其他 企业税负率计算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today ; this day ; now ; at the present, April 6th, 2023

各行业税负及计算公式供参考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农副食品加工 2食品饮料 3纺织品化纤 4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建材产品 7化工产品 8医药制造业 9卷烟加工 10塑料制品业 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金属制品业 13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14电子通信设备 1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6电气机械及器材 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8商业批发 19商业零售 20其他 企业税负率计算 企业税负率计算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一、企业税负率计算 通常我们说的税负率是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 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一般税负率过低是一种税负异常的表现,没有列明的行业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1.5%左右),有列明的行业的税负率可以参考下表: 二、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三、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2017年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2017年各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2017年企业所得税税率,欢迎参考! 2017年最新企业所得税税率表 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 一、征收范围: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二、所得税的申报方式:上门申报(包括:自助机,无CA)、网上申报(CA)、微信申报(国税核定征收) 三、征收方式有两种:查账征收、核定征收 四、申报期限:按季申报 五、区别(税率:10%、25%) 一般企业(25%)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超过100人,资产总额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超过80人,资产总额超过1000万元。” 小型微利企业(10%)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六、计算方式;查账征收的计税依据是应纳所得额(利润总额),不是净利润,核定征收的计税依据是收入的本年累计数。 查账:(不含税收入-成本费用)*税率 核定:(不含税收入*核定率)*税率 注意:企业所得税在国地税都会有的,看税局核在哪里,看行业,现在营改增之后的企业所得税是在国税了; 各行业企业所得税预警税负率参考 1 餐饮业2.00% 2 道路运输业2.00% 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0% 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 5 房地产业4.00% 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0% 7 纺织业1.00% 8 纺织业--袜业1.00% 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 1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 11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50% 1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4.00% 1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 14 计算机服务业2.00% 15 家具制造业1.50% 16 建筑安装业1.50% 17 建筑材料制造业3.00% 18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2.00% 19 金属制品业2.00% 20 金属制品业--弹簧3.00% 21 金属制品业--轴瓦6.00% 22 居民服务业1.20% 23 零售业1.50%

《税负率标准》word版

税务局金税工程系统中,各行业企业所得税预警税负率标准大概是多少?最佳答案 税务局内部是有软件提示税负预警的软件,正常情况参考比例如下: 各行业企业所得税预警税负率参考: 1 餐饮业2.00% 2 道路运输业2.00% 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0% 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 5 房地产业4.00% 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0% 7 纺织业1.00% 8 纺织业--袜业1.00% 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 1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 11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 1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4.00% 1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 14 计算机服务业2.00% 15 家具制造业1.50% 16 建筑安装业1.50% 实用文档

17 建筑材料制造业3.00% 18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2.00% 19 金属制品业2.00% 20 金属制品业--弹簧3.00% 21 金属制品业--轴瓦6.00% 22 居民服务业1.20% 23 零售业1.50% 24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00% 25 农、林、牧、渔服务业1.10% 26 农副食品加工业1.00% 27 批发业1.00% 28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0% 29 其他采矿业1.00% 30 其他服务业4.00% 31 其他建筑业1.50% 32 其他制造业1.50% 33 其他制造业--管业3.00% 34 其他制造业--水暧管件1.00% 35 商务服务业2.50% 36 食品制造业1.00% 37 塑料制品业3.00% 实用文档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 Good information, happy sharing

各行业税负率汇总一、企业税负率计算 一、通常我们说的税负率是指增值税: 二、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三、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四、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五、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 六、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七、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八、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 十、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十一、注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十二、注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一般税负率过低是一种税负异常的表现;没有列明的行业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1.5%左右;有列明的行业的税负率可以参考下表: 二、企业增值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造纸及纸制品业5.00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金属制品业 2.20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电气机械及器材3.7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他3.5 三、企业所得税行业预警税负率 行业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各行业税负率讲解

增值税行业平均税负率参照表 序号行业平均税负率 1 农副食品加工 3.5 2 食品饮料 4.5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8.5 9 卷烟加工12.5 10 塑料制品业3.5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 12 金属制品业2.2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95 18 商业批发0.9 19 商业零售 2.5 20 其他 3.5 (一般工业企业不低于2%,商业不低于0.8%就可以了) 什么是税负?税负是怎么计算的? 公司一般纳税人辅导期,上月认证了50万的增值税发票,这个月能开出多少票?怎么计算呢?是贸易企业一般税负在多少比较合适?

简单的说,税负就是税收造成的负担,税负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一年)已交税金除以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说负率也有所差异。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就是指税率的3%;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因为有抵扣,所以税率不固定,但在行业间会有一个平均数,税务机关也是依此评估纳税人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负率 其计算公式为:税负率=应缴税金/销售收入*100%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税负怎么计算??比如:月底交税前对经理要求要多少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以前是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