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带解析

合集下载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稍逊.(xùn)分.外(fēn)风骚.(sāo)摇曳.(yè)B.嘶.哑(sī)鲜妍.(yán)腐.烂(fǔ)娉.婷(pìn)C.柔嫩.(nèn)翅翼.(yì)冠.冕(guàn)枉.然(wǎng)D.忧戚.(qī)咏.赞(yǒng)飘逸.(yì). .汹涌.(yǒ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赃物题跋冥思遐想轻歌曼舞B.抉别辐射震耳欲聋心无旁骛C.余晖蕴藻坦荡如坻形销骨立D.羸弱鲜妍大相径庭一泄万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话铃声继续响着,但他闻所未闻....,依然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

B.“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在黔东南州各县市开展得红红火火....。

C.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了。

D.同学们就如何搞好这次演出活动提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B.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C.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一一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妖娆.(ráo)娉.婷(pīng)教学相长.(zhǎng)B.恪.守(kè)潮汛.(xùn)箪.食壶浆(dān)C.拮据.(jū)玄.虚(xuán)矫.(jiǎo)揉造作D.豢.养(huàn)桑梓.(zǐ)间不容发.(fā)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狩猎璀粲不可救药戛然而止B.琐屑狼藉锋芒毕露黯然失色C.哽咽逃窜不容质疑红装素裹D.窒息萧索相得益彰融汇贯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A.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大影迷叹为观止....。

B.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主体工程于2019年5月6日成功封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施工者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C.有大雾的清晨,沂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连中国地级城市第—高塔“临沂塔”都看不清了。

D.虽然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每周多次去医院做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创作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大作品使我们变矮,小作品使我们升高。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

C.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D.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文言诗文。

(37分)1.默写。

(1),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范滂①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②厉:同“砺”,磨砺。

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④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踱步(duó) 枯涸(hé) 沉淀(diàn) 戛然而止(jiá)B. 钦佩(qīn) 蓦然(mò) 媲美(pì) 姹紫嫣红(chà)C. 伎俩(jì) 顷刻(qǐnɡ) 迸射(bènɡ) 不屑置辩(xiè)D. 胆怯(què) 沉湎(miǎn) 瞋视(chēn) 屏气凝神(bǐ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羁绊高梁彬彬有礼沧海桑田B. 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C. 竣工板栗斩钉截铁眼花瞭乱D. 霹雳抱歉惊涛澎湃诲人不倦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 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认准目标努力前行。

B. 张伟同学刻苦努力, 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同学们被他一事无成的表现折服了。

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

D.广西刘炳宇庄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 始建于民国, 至今富丽堂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B.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C.升入九年级, 班级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D.为避免市民再从绿地中穿行, 保护植物, 城市园林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的绿地上安装了栏杆。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人间四月天, 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 轻轻浅浅, 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 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 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蘸水(zhàn)名讳(huì)吮吸(shǔn)奄奄一息(ān)B. 掂量(diān)戏谑(xuè)咀嚼(jǔ)契诃夫(kē)C. 荣膺(yīng)阔绰(chuò)绽裂(zhàn)吹毛求疵(cī)D. 腻歪(nì)颓唐(tuí)骸骨(hāi)滑稽可笑(jī)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恍惚荒谬地窑不可名状B. 脏物琉璃晨曦荡然无存C. 匍匐鞠躬拂晓丰功伟迹D. 制裁赔偿恳切永垂不朽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站在曾国藩故居前, 我不禁浮想联翩, 时空转换, 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 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中, 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提升学生修养, 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 举世瞩目, 影响深远, 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 4月19日, 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 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 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入, 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B. 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饱览春天的美丽。

C. 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②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 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③如果仔细观察的话, 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④贝壳很小, 却非常坚硬和精致⑤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A. ①③⑤④②B. ④①③②⑤C. ④①③⑤②D. ③⑤④①②7、经典诗文默写。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窠果(kē)撺掇(cuǎn)忧心忡忡(chōng)B. 豢养(huàn)诡谲(jué)唯妙唯肖(wéi)C. 嗔怪(chēn)愧赧(nǎn)信手拈来(niān)D. 修葺(róng)褶皱(zhě)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笨拙题纲甘败下风铤而走险B. 粗旷吞噬怨天尤人谈笑风生C. 伎俩玷污虎视眈眈仗义执言D. 颠覆针砭前扑后继惟妙惟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 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格外娇艳多姿。

B. 张学良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风流人物。

C.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 我们班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 两位女生将剧中人物演得惟妙惟肖。

D.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是一代天骄, 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B. 通过人们聆听、体验和理解音乐, 来享受生活、感悟生活, 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

C.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出通知, 禁止教育培训机构不得进行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和强化应试。

D.《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 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不竭的生命力。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住室是那样简陋, 壁上毫无装饰, 椅凳是那么破旧, 衣衫是那么丑陋, 她看了都非常痛苦。

B.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 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

C.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 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 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 又不失婉转, 闻之让人心悦。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妖娆.(ráo)娉.(píng)婷瑟.(sè)索摇曳.(yì)B.飘逸.(yí)赦.(shè)免佝偻. ( lŏu ) 轻觑. (qù)C.解剖.(pōu)亵.(xiè)渎强聒. ( guō ) 贸.(mào)D.阔绰. ( chuò) 恪.(kè)守箴.(zhēn)言恣睢.(zhuī)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A.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B.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艾略特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中考的决胜时刻不远了。

C.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课外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火箭高17米,直径1.2米,最大承载量为150千克,发射升空的速度每小时超过2.7万千米。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扬州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23.1一.基础知识。

(30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完成下列小题。

(9分)对于中国这个典jí浩博的大国来说,我们的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chuò;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

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的传统,就是读书。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有“锥刺股”的苏秦……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

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读书不是()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需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工夫。

(郭宗忠《读书的境界》)(1)音形互写。

(4分)典jí()相承不chuò()高峰迭.起()锲.而不舍()(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此消彼长声势浩大经久不息一蹴而就B. 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衰一蹴而就C. 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经久不息一朝一夕D. 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经久不衰一朝一夕(3)请给出语段中划线句的修改意见:。

(2分)2.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读书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只要多读多写,才能学好语文。

解说: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B.屋子里飞出了八岁的侄儿。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C.网友笑谈,新冠病毒不断入侵..是系统打了.一场高..身体的免疫简直..,我们端局。

解说:“入侵”是名词,“我们”是代词,“简直”是形容词,“了”是助词。

D.群众自发来到江泽民同志故居,用鲜花.........的缅...表达对一代伟人和一个时代怀。

解说:“用鲜花”在句中做状语,“一代伟人和一个时代”在句中做定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让我们与祖国同频共振,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书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青春有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示例: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激情的汗水留在操场的欢呼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谊。愿我们真诚的友情,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7.
7.《水浒传》内容摘抄
清人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示例:岁月如歌。理由:初中生活转瞬即逝,我们美好的记忆就像留声机里的歌曲一样令人回味。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给班级纪念册扉页上写序言,由题干可知是学生们所写,因此可以是一些对初中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对青春的歌颂等内容。注意题干要求,围绕“青春”或“友谊”,至少引用一个诗句,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解析矢志奋斗(shǐ):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去奋斗;
桑梓(zǐ):比喻故乡;
铿锵(kēng):形容声音和谐响亮;
旗帜(zhì):旗子。比喻模范或榜样,也比喻有代表性、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等。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说法不正确。“最深层、宏伟志向、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立下”的短语结构依次是: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宾短语;
B.说法不正确。“长篇大论”指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含贬义。句中用于形容民族复兴的伟业,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C.说法不正确。主干是“青年奏响最强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结合“辛亥革命前夕,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这恰好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可知,补写的句子的内容应是热爱祖国,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的团体,且要写清楚这个团体的平均年龄。
A三人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①焦躁,便把碟儿盏儿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①气愤愤的。
B②道:“甚么闲话!我便肯时,有一个不肯。你问得他肯便去。”陈达道:“好汉教我问谁?”②道:“你问得我手里这口刀肯,便放你去。”陈达大怒道:“赶人不要赶上,休得要逞精神。”
示例:宋江入狱后,李逵早晚寸步不离地服侍他;听说宋江强抢民女,李逵又大闹忠义堂;从中可看到他对自己兄弟的恭谨有礼,对为非作歹的人痛恨之深,表现了他坚守正义的一面。三打祝家庄时,李逵杀红了眼,直接又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又表现了他土匪的一面,滥杀无辜。
D.巾帼不让须眉。《蒲柳人家》中何满子的奶奶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教训几个不识好歹的年轻纤夫。正是这种泼辣大胆、刚正不阿,乡亲们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萧红墓畔口占》中“我”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并非《月夜》;
故选C。
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里表现了她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展现了她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自称“鉴湖女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shǐ志奋斗()桑zǐ()铿锵()旗帜()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深层 宏伟志向 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立下
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一致。
B.一代代中华儿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shǐ志奋斗,书写民族复兴的长篇大论。
解说: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2)【征名记】为纪念三年并肩战斗携手前进的青春时光,全班同学合作分工,打算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现向全体同学征集一个响亮的名字并阐明理由。
(3)【撰序言】回首过去,同学们依依惜别;展望未来,同学们心情激荡。班主任向大家征集班级纪念册扉页上的序言。(要求围绕“青春”或“友谊”,至少引用一个诗句)
【答案】(1)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B.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主旨。《孔乙己》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最后被吞噬的悲惨形象。《变色龙》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
C.诗歌喜欢用第一人称来抒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采用第二人称,将个体的“我”融入到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责任。《月夜》“我”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用热血铸起界碑,把生命融入祖国山河。晚清年间,为了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一批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留学生被派出洋学习,这些“留美幼童”归国以后,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建设,有的还在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辛亥革命前夕,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这恰好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指引梦想未来。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shǐ志奋斗,书写民族复兴的长篇大论。少年毛泽东在《七绝﹒改诗赠父亲》中发出了“埋骨何须桑zǐ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铿锵誓言;周恩来早早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中,一代代青年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备选人物:扈三娘《水浒传》 鲁小姐《儒林外史》
【答案】(1)①鲁智深②史进③李逵④武松
(2)示例1:李逵侠肝义胆的一面:戴宗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义”字当头,为救哥哥,率先挥动一双板斧劫法场,勇猛无比;粗鲁冲动的一面:他的浑劲一上来,往往逢人必杀,滥杀无辜,劫法场时就这样。
示例2:武松疾恶如仇正义的一面:蒋门神霸占了施恩的快活林,武松奋起复仇,醉打蒋门神;武松暴力蛮横土匪的一面:在景阳冈要酒喝,不给酒就骂人,威胁酒家。(鲁智深和史进也可以,要分析出人物的两面)
综合性学习。(8分)
6.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14岁青春成人仪式刚刚过去,转眼间又要挥手告别。九(1)班拟举行以“青春不散场”为主题的毕业典礼。
(1)【诉衷情】三年来,师生之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班同学在临别之际想送给语文老师一幅对联,他们只想好了上句,请你帮着完成下句。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____________
5.用诗文原句填空。
青春如诗,青春岁月怎能少了诗文的滋养?读古诗词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徜徉于诗文的国度,你可以欣赏(1)“树绕村庄,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的江南美景,也可欣赏(2)“千嶂里,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的塞外风光。你可以触摸古人的心跳,感动于他们的一腔热血:(3)“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4)“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5)“_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折磨。”(秋瑾《满江红》)你可以学习诗歌写作的比喻修辞:如李商隐《无题》中的(6)“_______________”,用蜡烛自煎喻指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7)“______________”,现在常喻指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自古英雄出少年,当“生”与“义”不能同时得到时,你也一定会赞同并选择(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识记。
A段出自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此处主要写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到潘家楼喝酒,听说金家父女哭诉郑屠户恶行,鲁达盛怒之下帮助金家父女拳打镇关西的事情,所以①处应是鲁智深;
B段出自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此处主要写史进擒少华山陈达的情节,所以②处应是史进;
C③说:“这黑汉子是谁?”最后得知是宋江时,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可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
D④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会用辩证发展思维看中国古典名著。
(1)阅读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水浒传》中的人物。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示例:岁月如歌、花样年华、我们的1班等,理由略
(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的代名词是澎湃的热血,是洋溢的热情,是努力的拼搏,是无尽的尝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珍惜彼此友谊,在这美丽的年华里,让青春在这里绽放,让我们的梦想色彩斑斓!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
需注意:(1)上下联的字数要相同;(2)对联的词性要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3)上下联的声调要讲平仄。
根据上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可知,“站”是动词,“三尺讲台”是偏正短语,“授”是动词,“李杜韩柳诗文”是偏正短语。据此分析,围绕师生情谊,符合语文老师老师的身份,进行拟写即可,注意仄起平收。
示例:凭一寸丹心,讲孔孟老庄经典。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给纪念册起名字,首先要确定纪念册的主题,比如本题是班级制作的毕业纪念册,内容应该是歌颂青春、友情、师生情等的,可从这个角度起名字,如“青春纪念册”,因为初中是我们一段青春的开始,这个纪念册记录了我们点点滴滴的青春风采、青春情怀等。
【答案】①水满陂塘②长烟落日孤城闭③何日遣冯唐④了却君王天下事⑤俗子胸襟谁识我⑥蜡炬成灰泪始干⑦山雨欲来风满楼⑧二者不可得兼⑨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