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镁和铝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封面及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一册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第三节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四章卤素第一节氯气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四节化学键第三节硫酸第四节环境保护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节碳族元素第二节硅和二氧化硅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题总复习题学生实验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五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实验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七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八实验习题彩色插图3元素周期表彩色插图1彩色插图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节氨铝盐第三节硝酸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本章小结复习题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第三节金属的冶炼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五章烃第一节甲烷第二节烷烃第三节乙烯烯烃第四节乙炔炔烃第五节苯芳香烃第六节石油的分馏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第四节苯酚第五节乙醛醛类第六节乙酸羟酸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第三节油脂第四节蛋白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八章合成材料第一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第二节合成材料第三节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本章小结(图)总复习题学生实验实验一氨的制取和性质氨离子的检验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实验三电解质溶液实验四中和滴定实验六原电池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七乙醇、苯酚、乙醛的性质实验八乙酸乙酯的制取肥皂的制取实验九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实验十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十一实验习题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第二节金属晶体实验一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复习题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一节胶体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单元小结第三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实验二中和热的测定单元小结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电解原理第二节氯碱工业实验三电解饱和食盐水单元小结复习题第五单元硫酸工业第一节接触法制硫酸第二节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单元小结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第二节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五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设计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六明矾的检验实验七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第四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验八实验习题单元小结复习题总复习题附录本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耐火材料(6)碱性耐火材料

2. 镁方铁矿 [(Mg, Fe)O]
Mg2+与Fe2+离子互相置换形成的连续固溶体。 出现液相温度1850℃,完全液化温度超过2000℃,能够抵抗含铁
熔渣的优质耐火材料。
3
2021/4/6
第一节 镁质耐火材料
二、结合相 1、MgO•R203 (镁铁、镁铝、镁铬尖晶石)
– 熔点和分解温度较高(铬>铝>铁) – R203固溶于方镁石,有助于烧结(铁>铬>铝)
4. 轻烧油浸白云石制品
5. 烧成油浸白云石和镁白云石制品
6. 镁钙碳制品
7. 半稳定性白云石白云石质耐火材料
二、稳定性白云石耐材 稳定性白云石是指大气下稳定性很高的人工合成的无游离
CaO的白云石熟料。 生产:熟料破粉碎、筛分、合理级配——加入4%-6%的水混
合——成型即得不烧制品。 稳定性白云石熟料的细粉可作为结合材料——白云石水泥。 可代替镁砖使用,主要用于炼钢炉的副炉底和炉衬的安全
层、加热炉均热床和高温段炉底,以及水泥窑高温带、化 铁炉和盛钢桶的内衬.
13
2021/4/6
第二节 白云石质耐火材料
第三节 镁橄榄石质耐火材料
主晶相镁橄榄石(M2S)占65%-75%; 弱碱性耐火材料,可用于高温下受重负荷较大的情况;
用作有色冶金炉的炉衬材料,炼钢转炉和电炉的安全衬, 炼钢平炉的蓄热室和玻璃熔窑蓄热室的格子砖,锻造加热 炉和水泥窑的内衬材料。
2、硅酸盐相 性
M2S CMS C3MS2 C2S
4
2021/4/6
第一节 镁质耐火材料
三、各种镁质耐材的性质和应用
各种镁质耐火材料的耐火度,一般皆高于1920℃, 抗碱性渣侵蚀的能力也强,但依结合相的种类、性质、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六章第一节 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

②在下列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与电极名称、 电解质溶液、电子流向。
答:如图所示
③若导线上通过电子1 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__1_0_8__g。 【解析】(1)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 池,B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根据总反应式Cu +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 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活动性弱的金属或导电的非 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3溶 液;由Ag++e-===Ag知导线上通过1 mol电子时生成 1 mol Ag,质量为108 g。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2)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
(3)用导线连接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稀硫酸中,锌片上有大量
气泡产生。
( ×)
(4)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5)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
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特点: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 __逆__向____进行,使电池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
3.燃料电池 (1)定义:一种将___燃__料____(如氢气、甲烷、乙醇)和 ___氧__化__剂____(如氧气)的___化__学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电____能 的电化学反应装置。 (2)与其他电池的区别:由外部装备提供___燃__料____和 ___氧__化__剂____等。 (3)优点:具有___清__洁____、___安__全____、________等特点, 在航天、军事和交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化学能燃―料―燃→烧 热能蒸―汽―轮→机 机械能―发―电→机 电能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笔记框架

铝——“银粉”、锡箔纸
二、合金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
注意事项:1、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先发生。一个置换反应结束后,另一个置换反应才会发生。如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会先和硫酸铜反应,反应完毕后锌才和硫酸亚铁反应。
2、“湿法冶金”的反应原理:Fe+CuSO4=Cu+FeSO4
6、锌和硫酸铝溶液:
五、设计实验比较金属活动性:
1、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1)分别与稀酸溶液反应,根据反应剧烈程度(或能否与酸反应)判断
(2)甲金属与乙金属的盐溶液反应:能反应——甲>乙;不反应——甲<乙
例:比较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
(1)Fe与CuSO4反应;(2)Cu与FeSO4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先排序(1)两边金属,中间溶液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生铁炼成钢的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
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 2MgO
4Al+3O2=2Al2O3
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金属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镁铝第一节金属的物理性质目标:1,了解金属的分类.2,理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金属键的概念.并能解释金属单质的一些特性.3,比较四类晶体在结构,物性上的异同.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难点:金属键,金属晶体.引入:金属之重要性.新授:(一.)概述一.元素: 占4/5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里,大约有五分之四是金属元素。
这一章主要学习两种重要的轻金属镁和铝。
二.分类:金属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在冶金工业上,人们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和有色金属(铁、铬、锰以外的金属)两大类。
人们也常按照密度大小来把金属分类,把密度小于4.5g/cm3的叫做轻金属(如钾、钠、钙、镁、铝等);把密度大于4.5g/cm3的叫做重金属(如铜、镍、锡、铅等)。
此外,还可把金属分为常见金属(如铁、铝等)和稀有金属(如锆、铪、铌、钼等)。
板书:黑色金属仅: 铁.钴.镍有色金属介绍:铁的外观颜色,(与命名有关)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轻金属以密度4.5为界重金属介绍:重金属及其盐的毒性,如:铜绿;汽油中的铅; 但注意BaSO4.BaCO3的差别.常见金属稀有金属介绍: 稀有金属元素及其应用前景;我国占有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资源.三.通性:金属有许多共同性质,像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
(二.)金属键.金属晶体.一.概念:怎样解释金属的这些共同性质呢?金属(除汞外)在常温下一般都是晶体。
用X射线进行研究发现,在晶体中,金属原子好像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堆积着。
数学方法可计算出,一定大小的原子,什么方式堆积是最紧密的堆积。
观察与计算一致.问题:金属原子之间为什么能.且都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呢?假设: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易失去,原子失去电子后就成为金属阳离子和很多的电子,称这些电子为自由电子,那么,在金属晶体中,其立体模型想像为:如图:金属离子浸在雾一样的自由电子之中.分析金属阳离子的受力情况,引出如下概念:金属键---------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金属晶体--------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二.解释金属的通性.1.导电. 关键词:电场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2.传热. 关键词: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交换能量.3、可延展关键词:形变末破坏金属键。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直立锁边铝镁锰屋面

第一节铝镁铤合金屋面系统设计特点一铝镁铤合金板屋面在本工程W区和连廊的部分屋面采用了铝镁铤屋面系统。
其中,IV区的铝镁铤屋面系统上还安装了不锈钢板。
对铝镁铤屋面系统及材料的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并结合本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经验,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方案优化,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简化安装难度,以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
1.屋面系统构造说明:屋面系统构造为(从上至下):——铝镁铤合金屋面板采用直立锁边扣式结构防水构造,表面无螺钉穿透,牌号为3004,状态为H34的铝镁铤合金屋面板,厚度选用0.9mm厚,筋高65mm外表面采用四道PVDR氟碳树脂)涂层,含量>75%, 厚度>30^ m内表面附透明保护漆;同时面板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自洁性。
——保温层保温层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50mnB玻璃丝棉,密度》60kg/m3;导热率小丁0.32W/Tk , 保温、防冷凝结露及耐渗透性均满足国内规范标准。
——防火层防火层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50mmB铝箔防火岩棉,密度>80kg/m3;防火性能满足国内规范标准,防火燃烧性能A级。
--防潮层铝塑火筋复合膜材料,水气透过率小丁0.05 ;不可使用沥宵油毡类产品。
——底板采用不小丁0.5mm厚彩色压型穿孔镀锌钢底板,孔径不小丁2mm穿孔率不丁20%瓦楞高度不小丁30mm——橡条采用Q235钢型材,两道无机富锌底漆,两道罩面漆;橡条的截面形式和规格尺寸有计算确定。
铝镁铤合金板屋面标准节点2.深化设计本方案深化设计主要包括金届屋面系统在防水、抗风、保温、隔音、声学、防密、防火等方面进行设计,以及屋面所采取的措施。
1)防渗漏设计防水性能是屋面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形象和声誉,方案中采取如下措施来确保防水性能的可靠。
(1)材料屋面材料的腐蚀是导致金届屋面渗漏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它也是影响屋面美观性和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
本方案铝镁铤合金屋面板,以确保屋面板的抗腐蚀性能。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合金(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三章第一节合金(含答案)1.合金的概念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能合金与其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性能。
(1)合金的硬度较大。
(2)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低。
(3)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来调节。
[跟随名师·解疑难](1)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后,合金元素的原子或大或小,改变了原有金属原子的规则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滑动变得困难,增大了合金的硬度。
(2)加入合金元素后,由于合金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金属原子不同,使金属原子的排列变得不规整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小,使合金的熔点变低。
(3)合金是混合物,但其组成是均匀的,而且有些合金具有固定的熔点。
(4)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
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仅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A.Fe-Cu合金B.Cu-Al合金C.Al-Na合金D.Cu-Na合金[名师解析]根据合金的概念可知:铜的熔点为1 083℃,而钠的沸点为883℃,即当铜熔化时,钠已气化。
二者形不成合金。
[答案] D[名师点睛]合金是由不同金属熔合而成的,即熔合时温度要达到两种金属中最高的熔点,但一种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
如本题中Na-Al能形成合金,但Cu-Na 不能形成合金。
1.铁合金生铁和钢的比较:2.铝合金和铜合金(1)硬铝:合金元素为Cu、Mg、Mn和Si等。
硬铝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强。
适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
(2)铜合金:黄铜是Cu-Zn合金,青铜是Cu-Sn合金。
3.新型合金(1)储氢合金:Ti-Fe合金和La-Ni合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 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推动电子,这就从本质上解释了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
越靠近分界线则可能表现出部分非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一般1--3个电子,原子半径相对较大物理性质:大多数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导热2.金属的几种分类方法:从颜色分从密度分从含量分重金属盐一般有毒. 3.金属的共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可以用这一点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和熔点。
金属晶体是靠金属离子跟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讨论: 金属为什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4.金属的特性(1)熔点最高:W(3410℃);最低Hg(-39℃)(2)密度最大:Os(22.45g/cm 3);最小:Li(0.53 g/cm 3) (3)硬度最大:Cr(9);最小:Na(0.4)(4)延展性最好:Au ,可制成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
(5)导电导热性最好:Ag ,Cu 次之,Al 第三。
[例题分析]: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含有阴离子.C.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 . 二、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2.与水、酸、盐的反应有色金属(除Fe ,Cr ,Mn 以外的金属)轻金属(密度小于 4.5g/cm 3如K,Ca,Be,Mg,Al 等)重金属(密度大于 4.5g/cm 3如Cu,Fe,Sn,Pb 等)黑色金属(Fe ,Cr ,Mn )常见金属(如Fe,Al,Cu 等) 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3.少数与强碱溶液反应[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弱强与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与金属活动顺序大致相同,下面从金属化学性质的几方面看一下部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三.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由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归纳镁和铝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合金: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析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熔点都低.如:铝合金.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过程: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Mg-2e-→Mg2+ Al-3e-→Al3+说明:1.[实验4-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条件:点燃;现象;注意点.2. [实验4-6]铝与碱反应产物的检验.3. [实验4-7]镁与CO2反应的(注意点)4.铝热反应用蔗糖与氯酸钾的混合物滴入浓硫酸;现象;(注意点)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和物叫铝热剂,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利用铝热法可冶炼钒,铬,锰,也可焊接钢轨.[1.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②空气③N2④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 )A.②<①<③<④B. 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解析]:空气中有1/5的氧气,4/5的氮气.可用“变换化学式法” .设镁均为1mol,则与氧气反应生成1 molMgO;在氮气中燃烧时生成Mg3N2 ,1在CO2燃烧生成均为1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和的混合物,其中镁的物质的量为由于镁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比较生成固体的质量即可比较它们的化学式不同的部分的相对原子质量.2.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但不与镁反应.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Ba2+,Cu2+,OH-,SO42-,Cl-,CO32-,NO3-.试根据上述性质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不存在的离子是 .3.简答为什么不能用干粉灭火剂(主要成份为NaHCO3)来扑灭燃烧的镁粉?[学生练习]: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时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SO32-,HCO3-,OH-,NO3- .何者能存在此溶液中?(A)当生成Al3+时可存在 ;(B)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 .2.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HCl B. 4mol/LHNO3 C.8mol/LNaOH D.18mol/LH2SO43.在两份体积相同的NaOH和稀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铝粉,充分反应后,在相同状况下,若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3 :1B. 1 :3C. 3 :2D. 2 :34.将镁铝硅的混和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的HCl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镁与硅物质的量之比是A.2 :1B.4:1C.1 :1D.3 :1[练习]白皮书第一套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教学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过程: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概述:白色难熔物,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Al2O3:两性氧化物,能跟强酸、强碱反应,不跟水反应。
写出Al2O3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2.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铝处于中强碱向弱酸过渡的位置,所以它可能既有弱碱性,又有弱酸性(即两性)。
Al(OH)3:几乎不溶于水,白色胶状;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实验室制法:[实验4-5]铝盐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 ==3NH4++ Al(OH)3↓2Al(OH)3 ==Al2O3+3H2O(加热)Al(OH)3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但Al(OH)3沉淀不溶于氨水。
[实验4-6]在硫酸铝溶液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画出溶液中析出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关系图.在上述所得澄清溶液中再加入盐酸又有什么现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并画出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的量的关系图氢氧化铝为什么具有两性?[讲述]我们还可以用酸、碱的电离以及平衡移动的原理简单加以解释,氢氧化铝虽然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仍有微量溶解,存在溶解平衡;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可发生两种形式的电离,存在两个电离平衡。
[引导讨论]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说明:当往氢氧化铝里加入酸或强碱时,上述三个平衡如何移动?[追问]氢氧化铝是否既有酸性,同时又具有碱性?[强调]氢氧化铝和酸反应时表现为弱碱;和强碱反应时表现为弱酸,酸和碱这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于氢氧化铝中,在不同的条件下,突出表面了某一方面的性质。
Al(OH)3电离方程式:H2O+AlO2-+H+ Al(OH)3 Al3++3OH-Al(OH)3的两性实验,也可采取以下方式:[指导实验]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到AlCl3溶液中,直至过量。
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到NaOH溶液中,直至过量。
3.将盐酸逐滴到NaAlO2溶液中,直至过量。
4.将NaAlO2溶液中,直至过量。
[问题]请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离子方程式:1.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NaOH过量时沉淀消失。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2.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消失,当AlCl3过量时,产生的沉淀不再消失4OH-+Al3+=AlO2-+2H2O3AlO2-+6H2O+Al3+=4Al(OH)3↓3.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HCl过量时沉淀消失。
AlO-2+H++H2O=Al(OH)3↓Al(OH03+3H+=Al3++2H2O4.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消失,当NaAlO2过量时,产生的沉淀不再消失。
4H++AlO-2=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转化关系(1)Al3++3OH=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2)Al(OH)3+OH-=AlO2-+2H2O(3)Al3++4OH-=AlO-2+2H2O(4)AlO2-+H++H2O=AlOH)↓(5)Al(OH03+3H-=Al3++3H2O(6)AlO-2+4H+=Al3++2H2O3.硫酸铝钾KAl(SO4)2 小结:教材P. 86第三大题关系图[作业] 白皮书第二套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