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雪花膏的制备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雪花膏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了解其中涉及的化学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雪花膏是一种由明胶和果汁或食用色素、糖浆等混合物组成的非晶态渐放体系,它的制备基于胶体化学的原理。
明胶在水中高温溶解后,可以形成胶状物,明胶分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胶凝性,并且可以与水溶性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凝胶状混合物,即雪花膏。
实验步骤:
1、将明胶粉加入少量冷水中,搅拌至明胶粉浸润充分,略静置片刻。
2、将果汁或食用色素、糖浆加入一定量开水中,混合均匀。
3、加热果汁溶液至70℃左右,逐渐加入浸润充分的明胶溶液中,搅拌至明胶溶解。
4、将溶液过滤装入模具中,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取出用于食用。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备出了颜色鲜艳、质地柔软、口感鲜美的雪花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胶的浸润充分是制备成功的关键,如果明胶与水没有良好地混合即形成颗粒状,容易造成凝固不良。
(2)烹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明胶的胶凝性,影响膏体的质量。
(3)过滤时需要使用过滤纸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物,获得色泽清晰、口感细腻的膏体。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备出了雪花膏,实验过程中了解了明胶的性质和作用,掌握了制备雪花膏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 王大卫. 食品胶体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 彭国华,赖丹婷,苏晓静. 食品加工与微结构 [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雪花膏是一种常见的甜品,它的制作过程简单,口感细腻,深受人们喜爱。
本实验旨在探究雪花膏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成分和性质。
实验材料:1. 鸡蛋白:3个2. 细砂糖:150克3. 白醋:1茶匙4. 柠檬汁:适量5. 植物油:适量实验步骤:1. 将鸡蛋分离,只使用蛋白部分。
将蛋白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2. 使用搅拌器将蛋白打至稍微起泡的状态。
3. 慢慢加入细砂糖,同时继续搅拌,直至糖完全溶解。
4. 加入白醋,继续搅拌,使蛋白糊变得光滑。
5. 在蛋白糊中加入适量的柠檬汁,这样可以增加雪花膏的酸度和口感。
6. 将植物油涂抹在容器的内壁上,以防止雪花膏粘连。
7. 将蛋白糊倒入容器中,平整表面。
8. 将容器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至固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冻,雪花膏成功制备完成。
观察结果显示,雪花膏呈现出细腻的白色颗粒状结构。
这是由于蛋白质在冷冻过程中形成了网状结构,使得雪花膏具有独特的口感。
雪花膏的主要成分是鸡蛋白和砂糖。
鸡蛋白富含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凝胶能力,能够形成稳定的泡沫结构。
砂糖则提供了甜味,并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增加了雪花膏的稳定性。
此外,白醋和柠檬汁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白醋能够调节蛋白质的酸碱度,促进蛋白质的凝固,使雪花膏更加细腻。
柠檬汁则提供了酸性,增加了雪花膏的口感层次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雪花膏,并深入了解了其制备过程和成分。
雪花膏的制备方法简单,但通过合理调配材料,可以制作出口感细腻、味道独特的甜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例如,调整柠檬汁的用量,可以进一步改善雪花膏的口感。
此外,控制蛋白糊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也能影响雪花膏的质地和稳定性。
总之,雪花膏是一道美味的甜品,制备过程简单有趣。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制作雪花膏的方法,还了解了其成分和性质。
希望这次实验能够激发大家对甜品制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份美味的享受。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

雪花膏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雪花膏的制备方法,了解其化学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制备过程。
实验原理,雪花膏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原料,主要成分是白矿脂和石蜡。
白矿脂是一种无机物,其主要成分是硬脂酸和硬脂醇,它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保湿性。
石蜡是一种石油产品,主要成分是石蜡烃,它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防水性。
在制备雪花膏的过程中,将白矿脂和石蜡按一定比例熔化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最后冷却凝固即可得到雪花膏。
实验材料,白矿脂、石蜡、香精、色素、加热设备、容器、搅拌棒等。
实验步骤:1. 将白矿脂和石蜡按照1:1的比例称取,放入容器中。
2. 将容器放入加热设备中,加热至白矿脂和石蜡完全熔化,搅拌均匀。
3. 待白矿脂和石蜡混合物稍微冷却后,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搅拌均匀。
4. 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雪花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制备出了雪花膏。
其外观呈现乳白色,质地柔软,具有清新的香味。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成功制备出了雪花膏。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搅拌均匀,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雪花膏具有润滑保湿的功能,适合用于皮肤干燥的部位,如手部、脚部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香精和色素,制备出个性化的雪花膏。
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2. 香精和色素的使用要适量,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制备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和搅拌棒的清洁,避免杂质污染。
4. 制备完成后,要将实验器材及时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实验。
通过本实验,不仅增加了对雪花膏的制备方法的了解,也对化妆品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化妆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雪花膏护肤化妆品的配制

雪花膏护肤化妆品的配制一、实验目的学习护肤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配制乳化制品的基本操作要求二、实验原理雪花膏一般是以硬脂酸和碱作用所生成的肥皂类阴离子乳化剂为基础的O/W型乳化体,由于成分配比中绝大部分是水。
因此使用时涂抹在皮肤上,好像雪花一般很快消失,留下一层硬脂酸、硬脂酸皂以及保湿剂等所组成的薄膜,能节制表皮水分过量的挥发,减少外界气候刺激的影响,保护皮肤不致干裂,并使皮肤白皙留香。
雪花膏在使用后比较舒适爽快,没有油腻感,可用作粉茎,以增进香粉的黏附力配方中一般成分配比为硬脂酸15-25%。
保湿剂2-20%,碱类0.5-2%,乳化剂用量10%-20%,碱剂用量为硬脂酸被中和量的12%-25%。
雪花膏是一种雪白、芳香的膏霜状护肤品,制备时其原料都应有严格的规格要求。
以保证制品的安全性、效用、色泽、气味、储存稳定性等各项指标符合规定。
三、实验仪器、药品仪器:烧杯、玻璃天平、温度计、恒温水浴药品: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十八、十六醇,丙二醇,甘油,NaOH,棕榈酸异丁脂(IPP)或肉豆蔻酸异丙脂(IPM)、十六酸、防腐剂、香料、三乙醇胺,精制水原料性质和功能简介如下:①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成分,以掩盖作用减缓皮肤水分的蒸发,对皮肤还有一定的柔滑作用。
硬脂酸纯品的熔点为71.5-72℃,d420 0.9408工业产品的硬脂酸是固体脂肪酸的总称,是由C16和C18饱和脂肪蒸馏或热压(分出油酸)等工序制成。
低级品质洗盘热压一次,高质量产品碘值在2以下。
如使用碘值较高的硬脂酸,则制出的产品易发黄,而且在储存过程中易引起酸败。
②配制雪花膏时以硬脂酸皂或其它SAA为乳化剂。
本实验按照传统方法,用碱中和一部分硬脂酸,生成硬脂酸皂以及加入一些单甘脂起着乳化剂的作用。
用钠皂制得的产品稠度高,但久置后易产生油水分离。
用钾皂则结果相反。
本实验中,钾皂和钠皂的质量,约为中和后剩余硬脂酸的35%,钾皂与钠皂大约按10:1用量搭配使用。
精细化工实验

实验一雪花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乳化原理;2. 初步掌握配方原理和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及其添加量。
二、实验原理一般雪花膏是以硬脂酸和碱化合成硬脂酸盐作为乳化剂,加上其它的原料配置而成。
它属于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基础的油/水乳化体,是一种非油腻性护肤用品,敷在皮肤上,水分蒸发后就留下一层硬脂酸,硬脂酸皂和保湿剂所组成的薄膜。
于是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节制皮肤表皮水分的过量挥发,使反肤不致干燥、粗糙或开裂,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雪花膏中含有的保湿剂可制止皮肤水分的过快蒸发从而调节和保持角质层适当的含水量,起到使皮肤表皮柔软的作用。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内容是雪花膏的制备。
实验要求学生严格按的实验配方去做,保证产品质量。
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卫生。
做到安全实验,严防违反操作规程事故发生。
要求学生坚决服从指导教师及实验工作人员的指导,积极配合实验工作人员做好仪器清点,赔损等工作。
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
实验中要积极思考问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后要整理好自己使用的仪器、药品,关闭电源,搞好卫生后再离开。
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上交。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电动搅拌器、有机合成仪、恒温箱、加热套、电吹风机、电子天平、各种玻璃仪器、温度计等。
三压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甘油、氢氧化钾、香精、防腐剂、水。
五、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 配方:三压硬脂酸10.0%单硬脂酸甘油脂 1.5%十六醇 3.0%甘油10.0%氢氧化钾(100%)0.5%香精适量防腐剂适量水75%2. 将配方中的三压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和甘油等油相一起加热至90℃;3. 再将氢氧化钾和水加热至90℃;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水相徐徐加入到油相中,全部加完后保持此温度一段时间(约20min)进行皂化反应。
4. 冷却到40℃,加入香精、防腐剂,搅拌均匀。
5. 静置,冷却至室温。
6. PH值测定。
南京大学中级应化实验一 雪花膏的制备

实验一雪花膏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雪花膏的配制原理和各组分的作用;(2)掌握雪花膏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主要性质雪花膏( vanishing cream)是白色膏状乳剂类化妆品。
乳剂是指一种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
雪花膏涂在皮肤上,遇热容易消失,因此,被称为雪花膏。
2.配制原理和护肤机理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和碱化合成硬脂酸盐作为乳化剂,加上水、硬脂酸、高级醇、单硬脂酸甘油酯以及具有保湿效果的多元醇等原料配制而成,属水包油型( O/W)乳化体。
它是一种非油腻性护肤品,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就留下一层油性组分和保湿剂所组成的薄膜,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避免皮肤表皮水分的过快蒸发,使皮肤不致粗糙、干裂,起到护肤、润肤的作用。
多年来,雪花膏的基础配方变化不大,它包括硬脂酸皂(3.0%~7.5%)、硬脂酸( l0%- 20%)、多元醇(5%-20%)、水(60%-80%)。
配方中,一般控制碱的加入量,使皂的比例占全部脂肪酸的15%- 25%。
也可加入一些被皮肤吸收的营养物质。
按我国原轻工业部雪花膏的标准,其理化指标包括:膏体耐热、耐寒稳定性、pH值4.0-8.5;感官要求包括:色泽、香气和膏体结构(细腻,擦在皮肤上应润滑、无面条状、无刺激)。
标准号为QB/T 1857-1993。
(三)主要试剂及仪器1.试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十六醇、氢氧化钾、香精、防腐剂等。
2.仪器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锅、台秤、烧杯(250mL、l00mL)。
(四)实验步骤1.配方2.配制欲制备509雪花膏,按配方中的量减半称量。
分别称量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甘油于2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至90摄氏度使物料熔化、溶解均匀(油相),称量碱和水置于l00mL烧杯中,加热至90摄氏度保持20min灭菌(水相)。
然后在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保持90℃,高速搅拌进行皂化、乳化反应约20min,降温,添加香精、防腐剂搅拌5- l0min,冷至室温,装入容器中即得成品。
雪花膏

雪花膏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配制雪花膏的工艺2. 了解雪花膏中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二、实验原理1. 主要性质和分类雪花膏是一种非油腻性的护肤化妆品。
有的还称作润肤膏或香霜。
其名的由来是由于它的膏体洁白,涂在皮肤上能像“雪花”一样很快消失。
英国人称之为“消失性润肤膏”。
能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调节皮肤表皮水分的挥发,从而保护皮肤,不致干燥、皴裂或粗糙。
用雪花膏擦面后,不感觉油腻,又能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特别适于在湿度较大的季节和地区使用。
这种特点是由于雪花膏的乳化形式是“油在水中型”决定的,雪花膏是由水和硬脂酸(油性物质)为主要成分所制成,水和油在一般的情况下互不相溶,但如果在油中加入带有表面活性的洗涤剂(如肥皂、合成洗涤剂等)后,加入搅拌和震动,油就会被分成极细的液滴,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仍不分离,而是保持牛奶状,这就叫乳化作用。
水和油的乳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少量的油分散在多量的水中,这时水式连续性的,油被分散为细小颗粒,这种类型就叫“油在水中型”,俗称“水包油”,用O/W表示。
另一种则相反,称为“油包水”型,香脂就属于前一种。
根据雪花膏所选用的原料和配方不同,雪花膏种类也不同,有弱酸性和弱碱性之别;按皮肤适应性有干性、中性和油性的不同;按作用不同又有一般和特殊(药效、增白、防裂)作用之分。
2. 配制原理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和碱作用生成的皂类作为阴离子乳化剂而制得的油/水型乳化体。
水相中含有多元醇等水溶性物质,油相中含有脂肪酸、长链脂肪醇、多元醇脂肪酸酯等非水溶性物质。
当雪花膏被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吸水性的多元醇与油性组分共同形成一个控制表皮水分过快蒸发的保护膜,它隔离了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避免皮肤在干燥环境中由于表皮水分过快蒸发导致的皮肤干裂。
也可以在配方中加入一些可被皮肤吸收的营养性物质。
3. 主要原料配制雪花膏的主要原料是硬脂酸、碱、多元醇(保湿剂)、水及其他成分等。
用于制备雪花膏的硬脂酸是动植物的油脂水解后得到的脂肪酸经过三次压榨而得到的三压硬脂酸。
雪花膏的制备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学习雪花膏的制备过程,了解雪花膏的配方原理,掌握雪花膏的制备工艺,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实验室四、实训材料1. 原料:硬脂酸、液状石蜡、甘油、三乙醇胺、氢氧化钠、蒸馏水、香精等。
2. 仪器:电热套、搅拌器、温度计、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等。
五、实训步骤1. 配制油相(1)称取硬脂酸、液状石蜡,加入烧杯中。
(2)加热搅拌,使其熔化。
(3)待油相温度升至75℃时,加入甘油,继续搅拌。
2. 配制水相(1)称取三乙醇胺,加入烧杯中。
(2)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
(3)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
3. 混合油相和水相(1)将油相温度降至65℃。
(2)将水相缓慢倒入油相中,边倒边搅拌。
(3)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4. 冷却将混合物放入冷却水浴中,缓慢冷却至室温。
5. 加入香精将冷却至室温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加入香精。
6. 均质将混合物放入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处理。
7. 装瓶将均质后的雪花膏装入洁净的容器中,密封。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结果本次实训成功制备了雪花膏,产品外观呈乳白色,细腻光滑,具有滋润、保湿、抗皱等功能。
2. 分析(1)雪花膏的制备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混合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油水分离;温度过低,可能导致膏体过于稠厚。
本次实训中,油相温度控制在65℃,水相温度控制在75℃,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雪花膏的制备过程中,香精的添加量对产品的香气有很大影响。
本次实训中,香精添加量为0.5%,香气浓郁,适宜皮肤使用。
(3)雪花膏的制备过程中,均质处理对产品的细腻程度有很大影响。
本次实训中,采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使膏体更加细腻,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七、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雪花膏的制备工艺,了解了雪花膏的配方原理,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花膏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雪花膏的配制原理和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雪花膏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
雪花膏( vanishing cream)是白色膏状乳剂类化妆品。
乳剂是指一种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
雪花膏涂在皮肤上,遇热容易消失,因此,被称为雪花膏。
2.配制原理和护肤机理
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和碱化合成硬脂酸盐作为乳化剂,加上水、硬脂酸、高级醇、单硬脂酸甘油酯以及具有保湿效果的多元醇等原料配制而成,属水包油型( O/W)乳化体。
它是一种非油腻性护肤品,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就留下一层油性组分和保湿剂所组成的薄膜,使皮肤与外界干燥空气隔离,避免皮肤表皮水分的过快蒸发,使皮肤不致粗糙、干裂,起到护肤、润肤的作用。
多年来,雪花膏的基础配方变化不大,它包括硬脂酸皂(3.0%~7.5%)、硬脂酸( 10% - 20%)、多元醇(5%-20%)、水(60%-80%)。
配方中,一般控制碱的加入量,使皂的比例占全部脂肪酸的15%- 25%。
也可加入一些被皮肤吸收的营养物质。
按我国原轻工业部雪花膏的标准,其理化指标包括:膏体耐热、耐寒稳定性、pH值4.0-8.5;感官要求包括:色泽、香气和膏体结构(细腻,擦在皮肤上应润滑、无面条状、无刺激)。
标准号为QB/T 1857-1993。
三.主要试剂及仪器
1.试剂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十六醇、氢氧化钾、香精、防腐剂等。
2.仪器
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锅、台秤、烧杯(250mL、l00mL)。
四.实验步骤
1.配方
2.配制
欲制备50g雪花膏,按配方中的量减半称量。
分别称量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甘油于2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至90摄氏度使物料熔化、溶解均匀(油相),称量碱和水置于l00mL烧杯中,加热至90摄氏度保持20min灭菌(水相)。
然后在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保持90C,高速搅拌进行皂化、乳化反应约20min,降温,添加香精、防腐剂搅拌5- l0min,冷至室温,装入容器中即得成品。
3.检测
记录色泽、性状、香气及擦在皮肤上的现象。
测定pH值:称1.0g样品,加l0mL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加热至40o C搅匀,冷至25o C,用精密pH试纸测试。
五.实验数据与现象记录
表一. 雪花高中各物质质量
现象:1.加热后有机相溶解
2.加入碱溶液后成乳白色,搅拌下产生乳白色泡沫。
3.反应结束冷却,产品凝固成膏状
4.测得pH为7~8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碱的类别、用量,温度等都会对雪花膏的性状产生影响,用氢氧
化钠制出的膏体发硬;用纯碱或碳酸钾在中和硬脂酸时有二氧化碳产生,膏体易产生气泡;用硼酸钠制成的膏体易产生颗粒。
而用氢氧化钾制成的
膏体最为理。
2.皂化反应结束后,当降温至55 ℃以下,继续搅拌会使得油相分散更细,
加速皂与硬脂酸结合形成结晶,出现珠光现象。
在降温过程中,膏体的粘
度逐渐增大,搅拌带入膏体的气泡不易逸出,这样会使雪花膏中混有大量
气体,对存放和感官都不利,因此,粘度较大时,不易过分搅拌,而且搅
拌器应尽量在膏体中间位置,不宜太低(打到杯底)或太高(在表面搅拌混入空气增加气泡从而带入膏体中)。
3.水质对雪花膏的影响很大,最好采用蒸馏水,切忌用硬水来配制雪花膏。
因为硬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它们在雪花膏中与硬脂酸钾反应后,生成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及盐份。
原来的一价钾离子所构成的硬脂酸钾为亲水性
乳化剂,而新生成的二价钙、镁离子所构成的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镁为亲油
性乳化剂,从而造成乳化体的不稳定,使膏体发粗。
另外氯离子含量过高也会影响到乳化体的稳定性引起膏体出水,水中氯离子含量应擦制在300PPM以下。
4.人的皮肤的pH为弱酸性,所以雪花膏的pH值不能太高。
七.注解
[1]使用工业一级硬脂酸,可使产品的色泽和储存稳定性提高。
[2]水质对雪花膏质量影响很大,应控制pH值在6.5-7.5,总硬度小于l00μg/mL,氯离子含量小于50μg/mL,铁离子含量小于0.3μg/mL。
八.思考题
(1)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一小部分与碱中和成肥皂,作为膏体的乳化剂;
另一大部分与甘油、水等原料在肥皂的作用下形成乳状体。
甘油能使用权膏体中的水份不至挥发,有利于雪花膏的润滑性和粘度,并且还可以增加膏体的耐寒性。
单硬脂酸甘油脂为助乳化剂,使膏体细腻润滑
十六醇为保湿剂,起保湿作用
KOH用于调节硬度和粘度
(2)如果配方中硬脂酸的酸价为208[酸价是指lg硬脂酸中游离酸所需消耗氢氧钾
的质量(mg)],试计算本实验中硬脂酸的皂化百分率。
50*0.5%*82%=0.205g=205mg
205/(208*5)=19.7%
(3)为什么不直接加入硬脂酸钠作乳化剂?
硬脂酸是雪花膏的主要原料,只有一小部分与碱中和成肥皂,作为膏体的乳化剂;而一大部分都是与甘油、水等原料在肥皂的作用下形成乳状体。
(4)配制雪花膏时,为什么必须两个烧杯中药品分别配制后再混合到一起?
因为水和油难以混溶,所以首先要把“油相”和“水相”分别混匀以后,在剧烈搅拌下将水相徐徐加入油相中,才能形成水包油型乳化剂。
油相中许多常温下为固体,需先熔化才能混匀,另外碱液也需要预热到相应温度。
附:其它雪花膏配方
配方(质量分数/%)
原料名称配方l 配方2
硬脂酸20.0 13.0
鲸蜡醇0.5 1.0
硬脂醇0.9
甘油硬脂酸单酯一 1.0
矿物油0.5
橄榄油 1.0
甘油8.0 4.0
尼泊金异酚酯适量0.2
苛性钠0. 36
苛性钾0.4
三乙醇胺 1. 20
香料适量适量
蒸馏水加至100 加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