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与王莽新政(公元8年~23年)

合集下载

王莽新政的内容是什么_莽新政内容及意义

王莽新政的内容是什么_莽新政内容及意义

王莽新政的内容是什么_莽新政内容及意义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

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目录▼▼王莽新政内容1、实行"王田""私属"制。

王莽认识到土地和奴婢问题是主要社会问题,乃于公元9年依据《周礼》记载的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不得买卖;男丁8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给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一夫一妇受田百亩)。

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违令者治罪。

2、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管。

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取工商业税。

五均官在每季度的中月,写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

物价高于“市平”时,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物价低于“市平”时,则听任人们自由买卖。

各郡县也设司市,职掌和五均官相同。

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

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等事,可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欲经营工商业面无资金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年息什一。

五均设贷,加上政府垄断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六管”。

3、改革币制。

王莽执政期间,对货币进行了频繁改革。

公元7年,下令铸大钱、契刀、错刀,与原来的五铢钱“四品并行”。

公元8年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铸小钱,与原来的大钱共同使用。

9年,实行宝货制,所造货币有28种之多,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困难,流通不便,仅一年就被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

公元14年,王莽又废大、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并行。

但这两种货币的比值十分不合理。

总之,王莽一再改变币制,使得大批农民破产,也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4、改易官名、地名。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新朝的创⽴者王莽是利⽤西汉末年政治腐败,通过外戚专政来夺取皇位的。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取得⼤司马⼤将军的职位,总揽朝政。

平帝死后,王莽⽴年仅两岁的孺⼦婴为帝。

不到三年,王莽便于公元9年废孺⼦婴,⾃⽴为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托古改制」的新政:他下令天下农⽥改称「王⽥」,奴婢改称「私属」,禁⽌买卖;⽆⽥者按⼀夫百亩受⽥,⼀户不满⼋⼈⽽⼟地超过⼀井 (900亩)者,分余⽥给九族或邻⾥;设⽴五均、「六」,管理⼯商业,严格管制物价和加强税收,实⾏经济垄断;屡次改变币制,货币名⽬繁多,换算复杂,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极⼤混乱;更改官制名称,滥加封赏;⼜发动对匈奴和对东北、西南边境各族的战争。

沉重的赋役徵发,残酷的刑罚,使⼈民怨声载道,加上连年灾荒,物价腾贵,终于引起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新末民众起义⾸先发⽣在北⽅边郡地区,接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爆发了农民*。

天凤年间,王匡、王凤在湖北绿林⼭中聚众起义,称绿林军,很快发展⾄数万⼈。

南阳⼤地主刘秀也组成舂陵军,参加起义。

绿林军拥⽴刘⽞为帝。

这时另⼀⽀起义军⾚眉军也在⼭东与王莽军作战。

王莽发兵⼗万与绿林军战于昆阳。

起义军以少胜多,刘秀在战⽃中⽴了⼤功。

绿林军乘胜直指长安。

地皇四年(23年)长安发⽣*,王莽被杀。

新朝亡。

不久,刘秀称帝于河北,建⽴了东汉王朝。

新朝仅存⼗四年,在中国历是很*的王朝,它的出现只不过是西汉王朝与东汉王朝中间的插曲。

王莽夺取帝位后的施政完全不合时势,造成天下更加动荡混乱,王莽的新朝很快就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覆灭。

王莽篡汉

王莽篡汉

逼交玉玺
• 王莽要改朝登基,需要传国玺(即“传国玉玺”, 简称“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传国 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 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传国 玺。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 传国玺。王舜撂下了狠话,说这玉玺是不交也得 交了。王政君早先对王莽将传国玺捡起来,可惜传国玺还是 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后来,虽然王莽等人 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但是传国玺还是留下了 瑕痕。
王莽简介
•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生于魏郡元城(今河 北省大名县东),祖籍章丘龙山镇平陵城,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 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建立新朝,即新 始祖(在位时间:公元8年—公元23年),史书中称他为“建兴帝”, 也称新始祖高皇帝、新太祖等,简称“新帝”。王莽幼年坎坷,父王 曼兄王永先后去世,由其叔父们抚养成人。青年时期,谦恭俭让,礼 贤下士,尊敬长辈,被誉为楷模。而后王莽青云直上,加官为大司马, 仕途平坦。西汉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由于王莽在朝野素有威名,被 视为挽救汉王朝的不二人选,权势熏天。公元8年腊月,王莽代汉建 新,改元“始建国”,并改当年腊月初一为始建国元年正月初一,改 “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 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但是,改革并没有挽 救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3年10月6日, 起义军攻入常安(即长安),王莽在乱军中被杀,享年69岁,而新朝也 成为中国历史上较为短命的王朝之一。
新朝灭亡
• 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 四起,王莽叫百姓煮草根为酩以代粮,无效,饥 民起而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起,王莽 大军继败于赤眉及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以四十余 万军不敌万余兵力的刘秀,王莽自此而衰。在公 元23年(地皇四年),王莽率群臣至南郊,举行哭 天大典,但绿林军另一支劲旅起事军仍攻入常安 (即长安),城中少年响应,攻入渐台,商人杜吴 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其首,起事军将王莽的首 级悬于宛市之中。王莽死,成为两汉之间的异类、 代罪羔羊。依史上王莽死时68岁(实为69岁)。王 莽之政治失败,史上评为改制无方,食古不化, 不诚无物及人心思汉等。

王莽的革新新政的开展

王莽的革新新政的开展

王莽的革新新政的开展王莽,公元9年至23年期间担任中国东汉末年的地位临时皇帝。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政策,被称为新政。

这些政策试图恢复社会秩序、重建强大的中央政府,并为社会经济带来变革。

本文将探讨王莽的革新新政的开展,着重讨论其政治、经济、农业和文化方面的改革。

一、政治改革王莽实施的首要政治改革之一是废除世袭制,以实行任用官吏的制度。

他取消了封建的世袭制度,将官职的继承改为由中央政府任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世族势力,强化中央政府对官员的控制。

此举减少了贵族对政府的干扰,使政府能更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

此外,王莽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民生政策,旨在缓解百姓的负担。

他颁布了颇具争议的均田制度,通过重新分配土地来确保平均自给自足。

此举旨在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二、经济改革为了重建国家财政和经济体系,王莽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

他实行了官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了与现代银行类似的国库制度,统一收入和开支,以确保国家财政平衡。

此举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财政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莽还制定了货币政策,实行了新的货币制度。

他废除了汉朝时期的铜钱,引入了新的五铢钱币,以提高货币的价值和流通性。

这一举措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

三、农业改革王莽在农业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除了前文提到的均田制度,他还通过减免赋税、提供农业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增加耕作和种植的投入。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了粮食供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王莽还实施了农田灌溉系统改革,修复和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

他通过该工程,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计和生活条件。

四、文化改革王莽统治时期,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改革。

他实行了新的教育体系,加强了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设。

他鼓励知识分子在政府中任职,并提供了更好的待遇和福利。

这一举措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割下舌头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割下舌头的皇帝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割下舌头的皇帝是谁导语:王莽简介: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4-5] 、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中国历史上王莽简介: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4-5] 、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百姓最反感那些“好话说尽,但坏事做尽”的皇帝或者官员。

在遥远的汉朝就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位好话说尽,但又让百姓受尽苦难的皇帝死后被被割掉舌头。

西汉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王莽在朝野素有威名,被视为挽救汉王朝的不二人选。

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改元“始建国”。

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第一:不切实际地废除了五铢钱,盲目推行各种新币制。

王莽的币制改革本意是削弱豪强大族的经济实力,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不顺畅,造成了物价的不稳定。

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

第二: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汉末生活常识分享。

王莽

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

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

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代汉建新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于是将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王莽长子王宇怕平帝日后会怨恨报复,因此极力反对此事,但王莽又不听劝谏。

王宇与其师吴章商议后,想用迷信的方法使王莽改变主意,于是命其妻舅吕宽持血酒王莽的住宅大门,然后想以此为异像,劝说王莽将权力交给卫氏。

但在实行程中被发觉,王莽一怒之下,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后将其毒杀。

然后借此机会诬陷罪名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牵连治罪地方上反对自己的豪强,逼杀了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

事件中被杀者数以百计,海内震动。

王莽为了消除负面影响,又令人把此事宣传为王莽“大义灭亲、奉公忘私”的壮举,甚至写成赞颂文章分发各地,让官吏百姓都能背诵这些文章,然后登记入官府档案,把这些文章当作《孝经》一样来教导世人。

元始三年(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汉平帝的皇后。

元始四年(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

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

先是四十八万余民众,以及诸侯、王公、宗室上奏请求加赏于安汉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请求为王莽加九锡。

于是朝廷赐予王莽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命之锡。

接着,王莽为了制造太平盛世的景象,先是派“风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后大加赞颂天下太平,彰显王莽宣扬教化之功。

王莽摄政

王莽摄政

具体措施
1、实行土地国有 2、耕地重新分配 3、冻结奴隶制度 4、强迫劳动 5、专买专卖和货币、自然资源归中央 6、建立贷款制度 7、政府干预经济 8、征收所得税
• 【拼音】 (qiān gōng xià shì) • 【注释】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 人谦虚而有礼貌。
• 【出处】 《汉书· 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 尤谦逊下士。”
• 【解释】代国君处理政事, 叫做摄政。 • 【其他】王莽新政
王莽摄政

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即位时 只有两岁,当他5岁时(1世纪09年), 西汉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布置成 熟,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 西汉王朝灭亡。王莽把他的政权命名 为“新”,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开 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 史称王莽新政。(王莽摄政)
• 【例子】 他亲自送至车旁,亲自代关车门,行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鞠躬礼而别,颇能~。(邹韬奋《患难余生 记· 流亡》)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态度谦虚。
• 发 音 :gū míng diào yù • 释 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吊誉” • 出 处 元· 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我不为 别的,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 由。” • 示 例 :不似他每逞英雄,~,试剑咶骢,不思映 雪与囊萤,心机枉空用。★明· 杨柔胜《玉环 记· 富童谮非》 • 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猎取名誉 • 近义词: 沽名干誉、沽名钓誉、沽誉钓名
王莽的介绍
•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 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 公元8—23在位。魏郡元城(今河 北大名县东)人,祖居东平陵(今 山东济南东75里),汉族。西汉哀 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 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 临朝称制,以王莽为辅政大臣,出 任大司马,封“安汉公”。至公元 9年元旦,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 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 号“始建国”。直至公元23年赤眉 绿林军(起义军)攻入长安被杀, 在位15年,死时69岁。

新朝王莽

新朝王莽
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否定王莽改制王莽改制是一次失败的改制却也是一次有启发性的改制这次改制对中国历史的前进是有推动作用的
王莽和他的新朝
王莽· 新朝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 生于公元前45年。汉成帝时,王氏一家皆为侯,王莽善于钻营,逐 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 朝”。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 元“地皇”。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 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 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 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 岁
Thanks for y总的说来却不外乎“天”以及“人”。 所谓“天”,是王莽所在的时代是大厦将倾的西汉末年。而新朝作为西汉的延续,大势上来说情况的 危急是非常难以挽回的。而王莽在位时,天灾时常发生。最后摧毁王莽政权的绿林,赤眉起义的直接 原因就是荆州大旱和黄河改道。 而比天时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原因。王莽在用人方面有着重大的问题。终新朝一朝,王莽都没有推心 置腹地使用过人才。过多的事情要亲自处理,所以“莽常御灯火至明”。可身为国家元首,即使能力 强如曹操,李世民,也不能事事亲历而为。王莽这样的行为,只能是累了自己而又没有成效。并且王 莽的判断能力也是值得质疑的。严尤指出的“讨伐匈奴五难”费兴勾绘的“治荆州方略”都是很中肯 有效的意见。王莽非但不听,还将这两位有能力的臣子罢免了。结合在一章讨论的背景来看,一方面 王莽由于幼年丧父的经历,骨子里很可能自卑,不相信人。而在他逐步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界 的好评,公元三年上书说王莽好的人竟然达到了四十八万。这又极有可能使王莽对自己过于自信。很 可能正是因为王莽的性格问题,让他在对人员的任用方面,始终有着差池。[16] 更重要的是,王莽的改革大大的脱离了实际。在第二章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莽许多政策的本 身是有其合理性和先进性的。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多政策就变味了。这一方面和王莽的用人有关,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王莽没有从实际考虑问题,对可能出现的阻力和疑难没有预先的估计。回顾历史, 但凡是成功的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推出的,很多政策还先在小范围试点再广泛推广(如曹操屯 田制)。而王莽的政策既没经过试点,同时从王莽频繁更换政策这一点来看,王莽的很多政策是没有 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王莽的改制时莽断的,不成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莽年表( 王莽》 王莽年表(曹相成 《王莽》)
公元前45年 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生。 公元前45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生。 45 43年 永光元年)丞相于定国免职,韦玄成继任。 前43年(永光元年)丞相于定国免职,韦玄成继任。王莽三 岁 42年 永光二年)内地郡国各察举秀才异等一人。西羌反, 前42年(永光二年)内地郡国各察举秀才异等一人。西羌反, 派遣冯奉世、任千秋进击。王莽四岁。 派遣冯奉世、任千秋进击。王莽四岁。 36年 建昭三年)丞相韦玄成死,匡衡继任。甘延寿、 前36年(建昭三年)丞相韦玄成死,匡衡继任。甘延寿、陈 汤攻杀匈奴郅支单于。王莽十岁。 汤攻杀匈奴郅支单于。王莽十岁。 前33年(竟宁元年)汉元帝(刘奭)死,成帝(刘骜)即位。 33年 竟宁元年)汉元帝( 成帝(刘骜)即位。 王凤任大司马。王崇封侯。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王嫱( 王凤任大司马。王崇封侯。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王嫱(昭 嫁给呼韩邪为阏氏。王莽十三岁。 君)嫁给呼韩邪为阏氏。王莽十三岁。 31年 汉成帝建始二年)内地诸郡各察举贤良方正一人。 前31年(汉成帝建始二年)内地诸郡各察举贤良方正一人。 王莽十五岁。 王莽十五岁。 前30年(建始三年)关中地区发生大水灾。丞相匡衡免职, 30年 建始三年)关中地区发生大水灾。丞相匡衡免职, 王商(涿郡人)继任。王莽十六岁。 王商(涿郡人)继任。王莽十六岁。 29年 建始四年)黄河在东郡溃决。王莽十七岁。 前29年(建始四年)黄河在东郡溃决。王莽十七岁。 27年 河平二年)王谭、王商、王立、王根、 前27年(河平二年)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在六 月间同日封侯,当时称为“五侯” 王莽十九岁。 月间同日封侯,当时称为“五侯”。王莽十九岁。 前26年(河平三年)汉哀帝(刘欣)生。王莽二十岁。 26年 河平三年)汉哀帝(刘欣) 王莽二十岁。
千古评判一王莽
概括地说,王莽不是班固所述的那个无能、 概括地说,王莽不是班固所述的那个无能、 狡猾、伪善和妄பைடு நூலகம்尊大的蠢人。 狡猾、伪善和妄自尊大的蠢人。这些都是老 一套的和不公正的指责。从积极的一面衡量, 一套的和不公正的指责。从积极的一面衡量, 王莽是机智而能干的。 王莽是机智而能干的。 ——毕汉斯《剑桥秦汉史》 毕汉斯《 毕汉斯 剑桥秦汉史》
千古评判一王莽
关于王莽这个人物, 关于王莽这个人物,在今日仍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地 方。因为有关王莽的史料都只是后汉时代所写下来 所以把王莽写成一个像是最大的伪君子, 的,所以把王莽写成一个像是最大的伪君子,穷凶 极恶的叛徒,也是理所当然的; 极恶的叛徒,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他的行为和 施政当中,单纯地将他看成一个坏人, 施政当中,单纯地将他看成一个坏人,却有不能理 解的地方。因此, 解的地方。因此,近来也出现了将王莽捧为领先时 势的理想家而欲图加以美化的说法, 势的理想家而欲图加以美化的说法,但我并不认为 这种说法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爰此, 这种说法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爰此,设若有第三种 说法的话,那就最好要检讨当时的时势, 说法的话,那就最好要检讨当时的时势,把王莽之 于那个背景之上,然后再从事全盘的观察。 于那个背景之上,然后再从事全盘的观察。 ——宫崎市定《中国史》 宫崎市定《 宫崎市定 中国史》
王莽其人
莽言“新承孝哀丁、傅奢侈之后, 莽言“新承孝哀丁、傅奢侈之后,百姓未赡 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 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 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 下。”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 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卿皆慕效焉。 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于是公卿皆慕效焉。
千古评判一王莽
王莽的土地国有和放免奴婢的努力, 王莽的土地国有和放免奴婢的努力,使他得到 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 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这一错置时代的 称号。 称号。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费正清
王莽是“ 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王莽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他的 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失败是因为这样的人过早地在中国出现。 失败是因为这样的人过早地在中国出现。 王莽是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 王莽是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
皇皇中皇皇(元 皇)卫 ②成平
傅冯冯卫 定定中定 丁卫卫 ③哀平
新新安 中王
王莽其人
莽父曼早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 莽父曼早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 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 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 因折节为恭俭。 师事沛郡陈参, 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 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 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 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 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 曲有礼意。 曲有礼意。 莽兄永为诸曹,早死,有子光, 莽兄永为诸曹,早死,有子光,莽使学博士 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劳遗其师, 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劳遗其师,恩施 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叹息。 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叹息。 王莽传
王莽其人
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 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 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 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 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 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 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 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 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 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 皆惊。 皆惊。 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 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 族称孝,师友归仁。 族称孝,师友归仁。
王莽其人
初,许皇后坐执左道废处长定宫,而后姊孊为龙頟 许皇后坐执左道废处长定宫, 思侯夫人,寡居。(淳于)长与孊私通, 。(淳于 思侯夫人,寡居。(淳于)长与孊私通,因取为小 许后因孊赂遗长,欲求复为婕妤。 妻。许后因孊赂遗长,欲求复为婕妤。长受许后金 钱乘舆服御物前后千余万,诈许为白上, 钱乘舆服御物前后千余万,诈许为白上,立以为左 皇后。孊每入长定宫,辄与孊书,戏侮许后, 皇后。孊每入长定宫,辄与孊书,戏侮许后,嫚易 无不言。交通书记,赂遗连年。是时, 无不言。交通书记,赂遗连年。是时,帝舅曲阳侯 王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辅政数岁,久病, 王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辅政数岁,久病,数乞骸 长以外亲居九卿位,次第当代根。 骨。长以外亲居九卿位,次第当代根。根兄子新都 侯王莽心害长宠,私闻长取许孊,受长定宫赂遗。 侯王莽心害长宠,私闻长取许孊,受长定宫赂遗。 莽侍曲阳侯疾,因言: 长见将军久病,意喜, 莽侍曲阳侯疾,因言:“长见将军久病,意喜,自 以当代辅政,至对衣冠议语署置。 以当代辅政,至对衣冠议语署置。”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惜哉剑术疏,
——王莽与王莽新政(公元8年~23年) 王莽与王莽新政(公元8 王莽与王莽新政 23年
千古评判一王莽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其人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 汉书》 王莽变法》 任 强:《王莽变法》,上海人民出 版社, 版社,1956年 年 李鼎芳: 王莽》 李鼎芳:《王莽》,上海人民出版 社,1957年 年 沈展如: 新莽全史》 沈展如:《新莽全史》,台湾正中 书局, 书局,1977年 年 王莽篡汉》 尚 都:《王莽篡汉》,河北人民出 版社,1984年 版社, 年 曹相成译注: 王莽》 曹相成译注:《王莽》,中华书 局.1986年 年 马云泰: 王莽与刘秀》 马云泰:《王莽与刘秀》,中原农 民出版社, 民出版社,1987年 年 孟祥才: 王莽传》 孟祥才:《王莽传》,天津人民出 细说王莽》 中华书局, 版社 。《细说王莽》,中华书局, 2006年 年 阎步克: 士大夫政治演生稿》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稿》、 王莽官制改革新论》 《王莽官制改革新论》
王莽其人
平帝之时,王莽执政。 平帝之时,王莽执政。 太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 太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
(平帝元始元年)群臣盛陈莽功德“致周成 平帝元始元年)群臣盛陈莽功德“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有定国安汉家之大 有定国安汉家之大 诏加莽太傅,封安汉公。 功”。诏加莽太傅,封安汉公。 王莽的班底: 王莽的班底:王舜 王邑 甄丰 甄邯 平晏 刘歆 孙建
——(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千古评判一王莽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 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 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 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汉书·王莽传 王莽传》 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 《汉书 王莽传》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 莽性躁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 汉书·食货志 食货志》 文。 《汉书 食货志》 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 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 俱用灭亡。 汉书·王莽传 王莽传》 俱用灭亡。 《汉书 王莽传》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以用,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以用,王 莽以之身灭。 宋书·礼志 礼志》 莽以之身灭。 《宋书 礼志》
——胡适《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 胡适《 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 胡适 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
千古评判一王莽
假如我们离开“袒刘”的立场, 假如我们离开“袒刘”的立场,则王莽仍 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一位政治家。 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一位政治家。 ——翦伯赞《秦汉史》 翦伯赞《 翦伯赞 秦汉史》
王莽其人
(王)贺,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 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 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遛当坐者, 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遛当坐者, 翁孺皆纵不诛。 翁孺皆纵不诛。它部御史暴胜之等奏杀二千 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 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 部至斩万余人,语见《酷吏传》 部至斩万余人,语见《酷吏传》。翁孺以奉 使不称免,叹曰: 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 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 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