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六如居士诗歌》赏读(三)
唐伯虎《警世诗》鉴赏

唐伯虎《警世诗》鉴赏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唐寅的这首《警世诗》是一首长篇七言古诗,共十六句。
诗歌的思想涵盖了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诗中言教来为人处世,则不仅可以远离祸患,而且还能够使人看破世事,从而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的得失。
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
其六如居士之名即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语。
唐寅一生蔑视权贵,不拘小节。
他常常与高僧往来,而且还经常借诗文来弘扬佛法,教化大众。
他的《警世诗》便是一篇阐释佛理、化世导俗的佳作。
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
兼善书法,能诗文。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六如居士词》

唐寅《六如居士词》踏莎行(闺情、春)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闺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归来,愁时只是吟芳草。
奈尔双姑,随行随到,其间况味侬知道。
寻花趁蝶好光阴,何须步步回头笑。
又(夏)日色初骄,何妨逃暑,绿阴庭院荷香渚。
冰壶玉斝足追欢,还应少个文章侣。
已是无聊,不如归去,赏心乐事常难济。
且将杯酒送愁魂,明朝再去寻佳处。
又(秋)八月中秋,凉飙微逗,芙蓉却是花时侯。
谁家姊妹斗新妆,园林散步频携手。
折得花枝,宝瓶随得,归来赏玩全凭酒。
三杯酩酊破愁城,醒时愁绪应还又。
又(冬)寒气萧条,刚风凛烈,薄情何事轻离别。
经时不去看梅花,窗前一树通开彻。
急唤双鬞,为侬攀折。
南枝欲寄凭谁达。
时花无语不胜情,天边雁叫添愁绝。
望湘人(春日花前咏怀)想盘铃傀儡,寒食裹蒸,曾尝少年滋味。
冻勒花迟,香供酒醒,又算一番春计。
镜里光阴,尊前明月,眼中时事。
有许多、闲是闲非,我说与君君记。
道是荣华富贵。
恁掀天气概,霎时搬戏。
看今古英雄,多少葬身无地。
名高惹谤,功高相忌。
我且花前沉醉。
管甚个、兔走鸟飞,白发蒙头容易。
千秋岁引(题古松赠寿)鲜迭苍鳞,罗缠翠角,万丈髯龙奋腾中跃。
深更抱云宿夜涧,清朝捧日登秋壑。
挺风霜,傲泉石,倚寥廊。
下有茯苓上有鹤。
守护地口服丹鼍药。
粟粒粘唇世缘却。
凡时细调白玉髓,藏来密锁黄金橐。
祝天龄,向初度,齐天乐。
过秦楼(题莺莺小像)潇洒才情,风流标格,脉脉满身■倦。
条荐斋场,禁烟帘箔,坐见黎花如霰。
乘斜月,赴佳期,烛烬墙阴,钗敲门扇。
想伉俪鸾凰,万千颠倒,可禁娇颤。
尘世上、昨日朱颜,今朝青塚,顷刻时移事变。
秋娘命薄,杜牧缘悭,天不与人方便。
休负良宵,大都好景无多,光阴如箭。
问道河东普救,腾得数间荒殿。
画堂春帘前兔走逐鸟飞。
又惊绿暗红稀。
养虫眠足插秧齐。
多半春归。
赖是花能送酒,最愁雨要催诗。
倘教玉勒赏花期。
弃踏香泥。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
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明代画家唐伯虎《一世歌》 原文及译文

明代画家唐伯虎《一世歌》原文及译文《一世歌》是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作品,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此诗歌描述了人生之苦短,劝诫世人看淡人世的无常与人生的失意,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要为身外之物而忧愁烦恼。
一世歌
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人生七十并不常见,扣除童年和老年时光。
中年短暂时间也不多,还要面对严寒酷暑和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在花前月下尽情歌唱,举杯畅饮是必须的。
世人都想赚更多的钱,但官职越做越多不到头。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当官发财后反而忧虑丛生,自己的头发也早早变白。
春夏秋冬匆匆而过,钟声送走黄昏,公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请你仔细看看身边的人,每年都有一度需要面对生死。
杂草丛中的坟墓高低不等,一半的坟墓一年到头无人打扫。
六如居士唐伯虎,买得青山只种茶

六如居士唐伯虎,买得青山只种茶六如居士唐伯虎,买得青山只种茶唐寅(1470-1524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琴士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寅少年就有“吴中俊秀”之称,二十岁应乡试,中应天府第一名解元,因此,他自称“江南第一”,谁料三十岁时,他随同徐径上北京会试,因徐径行贿主考官家童,取得考题所引起的科场案而连累入狱,结果被罢黜,发往浙江为吏,后来妻子改嫁,一生坎坷,游历于名山大川间。
唐寅平时才高自负,热衷功名,遭此巨变,伤心潦倒,于是拒绝当官,回到苏州专心艺术,一度离家外出游览各地名山大川,广交朋友,追求一种“不求仕进”、“隐迹山林”,瀹茗闲居的生活,《事茗图》就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事茗图》唐寅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其代表作有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明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足以供养一个职业画家,画家的身份开始独立,才子文化具有了世俗色彩。
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他还将闲来草堂辟为茶室。
山路松声图绢本设色1516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初,朱元璋废止饼茶,提倡散茶,省掉了以前的碾茶、煮茶的麻烦,文人雅士、画家茶客都沉醉在茶香之中。
永乐盛世之后,郑和下西洋,海陆的丝绸之路和西方传教士带来欧洲文艺复兴思想的思潮。
《落霞孤鹜图》上海博物馆藏唐寅的茶画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现实,作品见于著录和传世的还有《斗茶图》《卢仝煎茶图》等。
苏州产茶,爱茶的唐寅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事茗”成了他的日常生活爱好。
以“江南风流四大才子之首”自诩的、嗜茶的唐寅,在这样美好的大环境下,为能品好茶,竟要自己“买得青山只种茶”。
诗词赏析-唐寅-桃花庵歌

肆-1▪赏 析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 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 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 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 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 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 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 “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作
注
译
赏
创
者
释
文
析
作简 介背 景来自▪作者简介中文名 别名
国籍 名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信仰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唐寅 唐伯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 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中国·明朝 汉族 苏州府白下、桥李间 公元1470年3月6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期 公元1524年1月7日(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绘画大师 道教 明代绘画大师 明四家之一 吴门四家之一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 图》《秋风纨扇图》《六如居士全集》等
贰▪注 释
1. 庵:屋舍也。 2. 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 3. 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4. 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5. 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6. 忒(tuī):太。 7. 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
唐伯虎年满50,写下最狂的一首诗,流传至今_趣史_名人简历

唐伯虎年满50,写下最狂的一首诗,流传至今_趣史_名人简历倘若说起明朝时期的才子的话,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此人便是唐伯虎,一个“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让我们至今都难以忘怀。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是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唐伯虎是吴中四才子之一。
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伯虎是个才华出彩之人,在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
弘治十一年,考中南直隶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
但是可惜的是,在弘治十二年之时,他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因此对科举考试丧失了信心,过起了闯荡江湖的生活。
当然,这样的日子自然是比较艰辛的,因此唐伯虎晚年过着需要朋友接济的日子。
唐伯虎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过苦工在钻研《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多很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清淡的气息。
被诬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有感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意真挚,自然流露,虽然在字句上不见得推敲的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伯虎信手拈来的才气。
虽然生活给了唐伯虎重创,但是却没有打垮他的信心,而这一切,从唐伯虎的诗中可以看出。
在唐伯虎年满五十岁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首《五十言怀诗》,将自己的狂放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五十言怀诗》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在歌舞花月之中,生活了五十年。
四海之内谁不知道我唐伯虎的大名,谁会相信我竟然连买酒的钱都没有呢?我虽然觉得自己的作品挺一般的,但是四海之内的人却推崇之至,甚至将我当作是神仙。
我虽然穷困潦倒,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的心中,是一寸纯净的天地。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作品有《骑驴思归图》、《事茗图》等。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生平简介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约廿四岁的时候病逝。
后来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场弊案的牵累而离去。
后娶沈氏,或名九娘,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
唐寅唐伯虎经典诗歌合集

唐寅唐伯虎经典诗歌合集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 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 寅月寅日寅时生。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 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目录唐寅诗歌合集与欣赏 (1)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 1 桃花庵歌 ......................................................................... 2 画鸡 ............................................................................. 2 把酒对月歌 .. (2)菊花 ............................................................................. 3 美人对月 ......................................................................... 3 临终诗 ........................................................................... 3 夜读 ............................................................................. 3 桃花庵遇仙记 ..................................................................... 4 元宵 .................. 开门七件事 ............ 警世 .................. 警世二 ................ 我爱秋香 .............. 一世歌 ................ 花下酌酒歌 ............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明代〕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伯虎《六如居士诗歌》赏读(三)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
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
踏莎行闺情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闺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归来,愁时只是吟芳草。
奈尔双姑,随行随到,其间况味予知道。
寻花趁蝶好光阴,何须步步回头笑。
--(春) 曰色初骄,何妨逃暑,绿阴庭院荷香渚。
冰壶玉斝足追欢,还应少个文章侣。
已是无聊,不如归去,赏心乐事常难济。
且将杯酒送愁魂,明朝再去寻佳处。
--(夏) 八月中秋,凉飙微逗,芙蓉却是花时侯。
谁家姊妹斗新妆,园林散步频携手。
折得花枝,宝瓶随得,归来赏玩全凭酒。
三杯酩酊破愁城,醒时愁绪应还又。
--(秋) 寒气萧条,刚风凛烈,薄情何事轻离别。
经时不去看梅花,窗前一树通开彻。
急唤双鬞,为侬攀折。
南枝欲寄凭谁达。
时花无语不胜情,天边雁叫添愁绝。
--(冬)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
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曰颦。
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江南行梅子坠花茭孕笋,江南山郭朝晖静。
残春鞋袜试东郭,绿池横浸红桥影。
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官锁西施井。
低头照井脱纱巾,惊看白发已如尘。
人命促,光阴急,泪痕渍酒清袗湿。
少年去,追不及,仰看乌没天凝碧。
铸鼎铭钟封爵邑,功名让与英雄立。
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须曰夜苦蝇营。
香柳娘隔帘栊鸟声,隔帘栊鸟声,把人惊觉。
梦回蝴蝶巫山庙。
我心中恨着,我心中恨着,云散楚峰高,凤去秦楼悄。
怕今宵琴瑟,怕今宵琴瑟。
你在在何方弄调,撇得我纱窗月晓。
月来高烟锁垂阳院,曰长绣帘卷。
人静莺聱细,花落垂门掩。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
只怕路阻蓝桥,无由得见天。
天若肯周全,除非是梦里相逢,把奴衷肠诉一遍。
山水堂轴松涛谡谡响秋风,云影峦光凈太空。
何事幽人常独立,只缘诗意满胸中。
南游图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裙。
相逢若有知音者,随地芟茅好结庐。
函关雪霁图函关雪霁旅人稠,轻载驴骡重载牛。
科斗店前山积铁,蛤蟆陵下洒倾酒。
虚阁晚凉图虚阁临溪足晚凉,槛前千斛藕花香。
蔗浆满贮金瓯冷,复有新蒸薄茸霜。
春游女几山图女几山前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此曰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雪山行旅图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
酒深尚觉冰生脚,何事溪桥有客。
花溪渔隐图湖上桃花坞,扁舟信往还。
浦中浮乳鸭,木抄屾平山。
高山奇树图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茅屋风清图茅屋风清槐影高,白头并坐讲离骚。
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
事茗图曰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牡丹图扇面倚槛娇无力,临风香自生。
旧时姚魏种,高压洛阳城。
晴色湖光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尽不成。
此际栏杆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
春山伴侣图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
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夏雨归牧图狂风骤雨暗江千,萧籁山中夏亦寒。
独有牧童牛背隐,归来一笠带沦。
清溪松阴图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抱琴归去图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孟蜀宫妓图莲花冠子道人衣,曰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看泉听风图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草堂话旧图松间草阁倚岩开,岩下幽花娆露台。
谁叩柴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行旅图十年行李忆关山,纨裤何堪遣路艰。
今曰酒杯歌袖畔,竟忘门外到长安。
李端端落籍图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
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东方朔图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暮春林壑图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
为底时来策黎杖,春衣要试浴沂天。
水亭幽居图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
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
雪山会琴图雪满空山晓会琴,耸肩驴背自长路。
乾坤千古兴亡迹,公是公非总陆沉。
陶榖赠词图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
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樽前面发红。
宫妃夜游图融融温暖香肌体,牡丹芍药都难比。
钗垂宝髻甚娇羞,花雪飞散青霄里。
探梅图梅花烂熳小轩前,鹤氅来看雪齐天。
谁识一般清意味,江南今复有逋仙。
梅花图白贲谁为偶,黄中自保真。
相看经发改,独领四时春。
山居客至图红树黄茅野老家,曰高山犬吠篱笆。
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花时。
雨竹图解笔淋漓写竹枝,分明风雨满天时。
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五王夜燕图积善坊中五王宅,重楼复阁辉金碧。
大衾长枕共春秋,斗鸡==连朝夕。
花萼楼前夜开燕,沉水凝烟灯吐焰。
列坐申王兴岐薜,让皇降席同南面。
昆仑琵琶凉州歌,当时进御染云和。
宫声不属商声暴,琵声起少琶声多。
独有汝阳知律吕,曾把流离陈明主。
他曰回銮蜀道中,不教审听铃淋雨。
浔阳送别图寂寞浔阳白司马,青袗掩骭官僚下。
献纳亲会批逆鳞,忽以谗言弃于野。
当时藩镇在谋逆,谋以如公不易得。
欲济时难须异才,琐尾小人有何益。
谠言不用时事危,忠臣志士最堪悲。
一曲琵琶泪如把,况是秋风送别时。
是非公论曰纷纷,不在朝廷在野人。
他曰江州茅屋底,年年伏腊赛鸡豚。
溪山翠图春林通一径,野色此中分。
鹤迹松阴见,泉声竹里闻。
草青经宿雨,山紫带斜曛。
采药知何处,柴门掩白云。
张梦晋图绿崖入翠微,岚气湿罗衣。
涧水浮花出,松云伴鹤飞。
行歌樵互答,醉卧客忘归。
安得依书屋,开窗碧四围。
枯木竹石图翠竹并奇石,苍松留古柯。
明窗坐相对,试问兴如何。
枯木竹石图绿云飞兴风翎长,翠葆轻摇玉节香。
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
美人蕉图大叶偏鸣雨,芳心又展风。
爱他新绿好,上我小庭中。
琵琶美人图梦断碧纱橱,窗外闻鹈鴃。
清怨托琵琶,怨极终难说。
寒雀争松图头如蒜颗眼如椒,雄逐雌飞向苇萧。
莫趁螳螂失巢穴,有人拈弹不相铙。
败荷鹡鸰图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王母赠寿图蓬莱弱水三千里,王母蝠桃一万年。
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衔到寿尊前。
王母赠寿图西风鸾背彩旗摇,王母乘秋下九霄。
欲与阿弥增寿考,自斟绿醑溢银瓢。
洞宾花女人携瓶图仙机变幻真难测,吕字分明现在哉。
何事世人皆不识,尚留余与人猜。
竹图修竹当窗白曰达,山僧出定客来时。
欲从节下题诗句,妙在无言不在诗。
秋曰山居图曰长深闭草庐眠,席下犹余纸里钱。
点检鸡栖牛缚草,夜来有虎饮山泉。
白乐天图苏州剌史白尚书,病骨萧条酒盏疏。
到老杨枝亦辞去,张娟林态竟如何。
美人图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牡丹图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栈道图栈道连云势欲倾,征人其奈旅魂惊。
莫言此地崎岖甚,世上风波更不平。
东庄图落叶风中稻满场,平畴相对瀼东庄。
膏腴望望应千顷,黄地黄金下夕阳。
守耕图南山之麓上腴田,当守犁锄业玛迁。
昨曰三山降除目,长沮同拜地行仙。
美人图舞罢霓裳曰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
锦丝步帐繁花里,闲弄珊瑚血色枝。
芭蕉仕女图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
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芭蕉仕女图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
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
芭蕉仕女图佳人名字号经莲,能事挡弹五十弦。
自是欲将花比貌,凉风轻步野塘边。
杏林春燕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
清明时节斜阳里,个个行人问酒家。
杏林春燕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上转黄骊。
鸟声花影留人住,不赏东风也是痴。
椿萱图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元镇江亭秋色图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
晴窗展轴观图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嗅花观音图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身相。
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
落花图空山春尽落花深,雨过林阴绿玉新。
自汲山泉烹凤饼,坐临溪阁待幽人。
桑图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
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