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最大公因数

合集下载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掌握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2、会解有关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知识点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知识点2】最大公因数求法1、列举法先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后找出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找8和6的最大公因数8的因数有1、2、4、86的因数有1、2、3、68和6的最大因数数是2。

2、观察法(特殊情况)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其中较小的数。

2)两个数是互质数的(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3)两个数不是倍数和互质关系,用小数缩小法案件分解:●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数。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8 )4和8的最大公因数(4 )9和3的最大公因数(3 )28和7的最大公因数(7 )●两个数是互质数的(互质数就是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2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1 )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99和98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两个不同的质数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17和29的最大公因数是(1 )11和19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两个互质的合数4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20和49的最大公因数(1 )25和69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两个数不是倍数和互质关系,用小数缩小法把较小的数缩小(除以2、3、4……)每次缩小后看得到的商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直到所得的商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为止。

18和48的最大公因数先用小数 18÷2=9,9不是48的因数,18÷3=6,6是48的因数,那么18和48的最大公因数6。

16和36的最大公因数16÷2=8,8不是36的因数,16÷4=4,4是36的因数,那么16和36的最大公因数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大公因数l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大公因数l人教新课标

《最大公因数》教案【教学目标】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 知识与技能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在探究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探索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数学意识。

会运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来源(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有关知识吗?现在就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课件第2张)(1)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Z.X.X.K]网科学来源[ 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4...321用这个数依次除以、、、如果商是整数,那么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同学们对因数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因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最大公因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1. 探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特点。

(1)8和12的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课件第3张演示)】生1:我先找到8的因数和12的因数有哪些,再找这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最后看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

8和12的公有的因数是1,2,4。

公有的最大因数是4生2:也可以这样表示:(课件第4张)8和12公有的最大因数是4。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利用以前学过的因数的知识,找出这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和公有的最大因数,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9 10 19 20 29 30 39 40 49 50 59 60 69 70 79 80 89 90 99 100
个位上是____ 0 或____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 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哪些数既是 2 的倍数也是 5 的倍数?
24 35 67 90 99 15 60 75 106 130 521 280
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3
4 14 24 34 44 54 64 74 84 94
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6 16 26 36 46 56 66 76 86 96
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97
8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98
偶数: 98、988、0、3 678、1 000、5 656。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号是 5 的倍数 的同学请举手。
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在下表中找出 5 的倍数,并涂上颜色。看看有
什么规律。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可能是 7,14, 21,42。
我知道了, 是____ 42 。
( 2)
我的最大因 数和最小倍 数都是 18。
18
( 3)
1
我的最小 倍数是 1。
14 是 7 的倍数,21 是 7 的倍数。
14 和 21 的和是 7 的倍数吗?
18 是 9 的倍数,27 也是 9 的倍
数。18 和 27 的和是 9 的倍数吗?
你有什么发现?
2. 2、5、3 的

巧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问题

巧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问题

巧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问题
姓名: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52,其中一个数是28,另一个数是多少?
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三边的长度分别是56米,36米,24米。

要在这三条边上等距离栽花,并且每两株花之间的距离尽量大,问一共栽多少株花?
3、插一排红旗共26面,原来每两面之间的距离是4米,现在改为5米.如果起点一面不移动,还可以有几面红旗不移动?
4、文化路小学举行了一次智力竞赛。

参加竞赛的人中,平均每15人有3个人得一等奖,每8人有2个人得二等奖,每12人有4个人得三等奖。

参加这次竞赛的共有94人得奖。

求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一、二、三等奖的各有多少人?
5、有一批零件,每12个放一盒,就多出11个,每18个放一盒,就少一个,每15个放一盒,就有7盒各多2个,这些零件总数在300到400之间。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巩固练习
姓名:
1、已知某数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168,求这个数。

2、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为532米,宽为308米,现在它的四角与四周等距离植树并要求
距离最大,求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3、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25根。

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原来都是45米,现在要改成60米,
可以有几根不需要移动?
4、一筐鸡蛋,3个一盒,最后一盒少2个;5个一盒,最后一盒多1个;7个一盒,最后四
盒各多2个。

这些鸡蛋至少有多少个?
5、甲每秒跑3米,乙每秒跑4米,丙每秒跑5米,他们在600米的环形跑道上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他们又一次在起点同时出发?。

数学春季教案 五年级-4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数学春季教案 五年级-4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4讲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
五年级春季精英版,第4讲——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探索并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问题解决
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美育。

4.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协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用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材及练习题答案附表:例题:
例1:12盏。

例2:60人。

例3:15厘米。

例4:15位同学。

例5:15和90或30和45。

拓展练习:
1.48人
2.9面
3.6块
4.98
5.20:00
6.396或180。

4六年级上-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六年级上-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 81和15
(2)16和27
解:1、3; 2、1
• 辗转相除法
方法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上面较小的除数和得出的余数构成新的 一对数,继续做上面的除法,直到出现能够整除的两个数,其中较小的数 (即除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例288和123的最大公约数为例,操作如下: 288÷123=2余42 123÷42=2余39 42÷39=1余3 39÷3=13 所以3就是288和123的最大公约数。
• 本章总结
公因数概念性质
求公因数三种方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法, 辗转相除法
公因数的应用
本 章
总 结
• 家庭作业:
1.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 12和15
(2)16和27
(3) 24和56
(4)17和119
2.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12、 18和24
(2)14、 28和56
3.将长48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切割成若干面积相等 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一 共可以割成几个这样的正方形?.
小练习:16和28的公因数有( )
解:3个
• 最大公约数概念性质
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
表示方法:a和b最大公约数是n,则表示为(a,b)=n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则称这两个数为互质
小练习:8和12的公因数是( ) ,最大公因数是( ) .
• 例1
1.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互素的是( ) A.13 和 39 B.9 和 12 C.27 和 28 D.26 和 65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不相等的素数一定互素 (B)两个不相等的合数可能互素 (C)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没有公因数 (D)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可能不互素 3.如果正整数A和正整数B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7和13的最大公因数是( ) 。

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

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

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公倍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公倍数中最小的,就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1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

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15和5,[15,5]=15,(15,5)=5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举例:[3,7]=21,(3,7)=1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5,8]=40,(5,8)=1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9,8]=72,(9,8)=1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详见课本31页内容)数学公倍数和公因数的知识点2一、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四4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四4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体会知识迁移、推理判断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正确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难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卡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活动1生活引入,铺垫新知1.评评小明的行为。

班级发了两条新毛巾,小明拿一条放在自己的书桌里,留着自己用。

同学发现了,批评他,他不服说:“我又没拿家里去,放在这不也在班级里吗?”2.指名汇报。

生:小明的行为是不对的,班级的毛巾是公有的东西,是供大家使用的,小明放在自己的书桌里,只供自己使用,不让别人用,是自私的行为。

3.评价。

生:我也要给小明提意见,班级的东西是公共财产,是公用的,不能放在自己那供自己使用,应放在班级卫生角供大家使用。

4.提问:我们班级有公共东西,你知道社区、公园、街道等地方有哪些公共设施是公用的吗?生:垃圾箱、公用雨伞、共享单车、花、公用的健身器材……这些公共设施是公有的,是供大家使用的,不是自己的,不能占为己有。

生活中,东西有公用的,在数学领域,是否存在着“公有”的知识呢?活动2感受“公有”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你是怎样找出来的?预设生1:8的因数有1、2、4、8。

12的因数有1、2、3、4、6、12。

18的因数有1、2、3、6、9、18。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生2:我发现这组卡片上各数的因数中有“公有”的,即各数的因数有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和39 48,54和108 144和36 28和98
150和60 12,36和92 15,25和40 24和42
解决问题。
1)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0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2)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
2.学生本次上课表现情况:
3.老师对本次课的总结:
教师签字:课前审阅:课后检查:
龙文教育课后作业
学生
科目
教师
课次
完成时间
完成
情况
教师签字:审阅签字:时间:
龙文教育课后测试卷
学生
科目
教师
课次
完成时间
得分
/
测试内容
试卷分析
教师签字:审阅签字:时间:
12和18的公因数有: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在下面集合圈内,分别填上24和32的因数和公因数,再说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8的因数18的因数24的因数32的因数
9和18的公因数24和32的公因数
9和18的最大的公因数是()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3)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白花的朵数也相同,每束花里最多有几朵花?
4)张师傅买回一根50dm长的铁丝和一根43dm长的铜丝,将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结果铁丝剩余2dm,铜丝剩余3dm。所截成的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分别能截成多少段这样最长的小段?
5)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5、1和任意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五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0厘米,宽6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现有三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一根长32米,要把三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三根铁丝都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知识点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1.列举法
2.分解素因数法
除法
互素:两个正整数,除了1之外,没有其他公因数,我们称这两个数互素(或互质)
注意:一定互素的几种特殊情况
1两个素数一定互素
2相邻的两个正整数一定互素
31与任何正整数互素
4素数与合数,没有倍数关系,一定互素
按要求写出两个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互质)
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
3、只要两个数是合数,那么这两个数就不能成为互质数.( )
4、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互质数.( )
5、因为15÷3=5,所以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5.( )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短除法)
5和10 12和15 24和36 18,24和36
4.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束,如果每个花束里的红花朵数都相等,每个花束里的白花的朵数也都相等.每个花束里最少有几朵花?
5、王叔叔买了一些观赏热带鱼,花了48元,李叔叔也买了一些同样的热带鱼,花了54元。如果这些热带鱼的单价都相同,单价最高是多少元?(单价是整数)
例题分析:
知识创新:
练习:
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8与9的最大公因数是( );48、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7、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150和25的最大因约数是( ).
判断
1、30、15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30.( )
2、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两个数不是互质数.( )
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4、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
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课次
4次
科目
初中数学
教师
刘翠翠
日期
时段
课题
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考点分析
1.掌握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2.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掌握最大公因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难点
用短除法求两个,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按要求写数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6)现在有香蕉42千克,苹果112千克,桔子70千克,平均分给幼儿园的几个班,每班分到的这三种水果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分给了多少个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了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
学生总结评定
1.学生本次课对老师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2.本次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签字:
教师总结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1)两个数都是质数:_____和__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_____和______
(3)两个数都是奇数:_____和______
(4)奇数和偶数:_______和________
(5)质数和合数:_______和________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互质数是没有公因数的两个数.( )
65和39 48和108 144和36 28和98
填空
1、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
2、甲数=2×3×5,乙数=7×11×13,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3、()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为互质数,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5、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