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糖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 B 17399 2016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 果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糖果㊂
2 术语和定义
2.1 糖果
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甜味食品㊂
2.1.1 胶基糖果
以胶基㊁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可咀嚼或可吹泡的糖果㊂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㊂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㊂
表1 感官要求项 目
要 求检验方法外观㊁色泽
符合相应产品的外观特性,具有正常产品的色泽滋味㊁气味
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嗅,无异味状态符合相应产品的特性,无霉变,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置于洁净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在自然光下观察外观㊁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后,品尝滋味
3.3 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 B2762的规定㊂
3.4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多聚果糖(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多聚果糖(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多聚果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一)任务来源、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1.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卫办食品函〔2014〕454号),“食品营养强化剂多聚果糖”被列入“2014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spaq-2014-21和spaq-2015-21,项目承担单位为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

2. 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

协作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3. 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巢强国、葛宇、魏新林、李妍、吴梅华、周家春、姜培珍、顾宇翔、印杰。

(二)简要的起草过程1. 2014年7月~9月,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标准、技术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方法,参考国内外企业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综合分析处理后,初步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2. 2014年10月由起草小组提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多聚果糖》国家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对初稿所列指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3. 2014年11月起草工作组根据专家研讨会提交的建议修改标准草案。

4. 2014年12月~2015年3月,起草组人员和数家多聚果糖生产或者使用单位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多聚果糖》草案,对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提供的5个批次样品进行了检验,并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5. 2015年4月起草小组汇总了检验数据,召开了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对草案所列指标的必要性、合理性、5个批次样品的检验数据和所发现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6. 2015年5~8月起草工作组根据第二次专家研讨会提交的建议修改标准草案,并和数家多聚果糖生产或者使用单位再一次对5个批次样品按照修改后的标准草案进行检验。

糖果执行标准

糖果执行标准

糖果执行标准糖果是一种受到人们喜爱的小食品,它们的口感多样,口味丰富,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由于糖果的生产过程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卫生等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糖果的生产过程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执行标准,以确保糖果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就糖果执行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执行这些标准。

首先,糖果的生产需要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生产厂家应当具备相关的生产许可证,生产场所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生产设备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不含有有害物质。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卫生标准,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其次,糖果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也需要严格执行标准。

糖果的配方应当科学合理,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违禁添加剂和色素。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生产,控制好生产的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参数,确保糖果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在包装过程中,应当使用符合食品包装标准的包装材料,保证糖果在包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另外,糖果的质量检验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抽检和监控,确保糖果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同时,在成品检验环节,应当对糖果的外观、口感、香味、含糖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糖果的质量符合标准。

最后,糖果的包装和储存也需要严格执行标准。

在包装过程中,应当对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包装标准,不含有有害物质。

同时,在包装过程中应当采取防潮、防潮、防晒等措施,确保糖果在包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在储存过程中,应当对糖果进行合理的储存,避免受潮、发霉等情况发生,确保糖果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糖果的执行标准是确保糖果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够保证糖果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加强对糖果执行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确保糖果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糖果产品。

糖果执行标准

糖果执行标准

糖果执行标准糖果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零食,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的糖果执行标准,以规范糖果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保证糖果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糖果的执行标准包括了原料的选择和使用。

糖果的原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不得使用有害物质或者超过规定限量的添加剂。

对于色素、香精等添加剂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糖果的色泽和口味的同时,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其次,糖果的生产过程需要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

生产厂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卫生管理制度,保证生产场所、设备、人员卫生的符合要求。

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糖果的卫生安全。

此外,糖果的包装和标识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

糖果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不得对糖果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糖果的标识应当真实准确,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最后,糖果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市场监督和抽检要求。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对市场上的糖果进行定期的抽检,确保糖果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糖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糖果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保证糖果的质量和安全。

生产厂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糖果的质量安全。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市场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消费者在购买糖果时,也应当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看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通过执行标准,糖果行业将更加规范,消费者将能够更加放心地享用糖果,促进了糖果市场的健康发展。

《食糖》企业标准编写说明

《食糖》企业标准编写说明

《食糖》企业标准编写说明
由我公司生产的《食糖》,是以大包装的食糖为原料,经分装等工艺而制成的小包装食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福建<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企业食品安全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和贸易的需要。

其现将编写本企业标准的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1. 本标准结构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2. 本标准理化指标中质量指标依据本产品的特点要求,制定水分、总糖、总酸项目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指标,其指标依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并经试验验证。

3. 本标准食品安全指标按GB 1310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及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铅指标严于国家标准规定,按GB 2762-2017规定。

4.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内容引用国家标准现行有效的试验方法要求。

5.本标准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干燥失重。

XX食品有限公司 2022-06-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是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卫办监督函〔2010〕607号)的要求,对饼干标准进行清理修订,以解决现行标准的重复交叉问题,提高标准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于2010年10月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工作要求,起草工作组查阅了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细致的基础研究和数据分析比对工作,多次组织行业相关专家讨论和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组织起草,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为:朱念琳、张九魁、赵燕萍、陈岩、李建国、常凤启、冯静、周雁等。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标准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标准,对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等部分进行修改,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范围:简化了描述语言。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格式的整体要求,更加准确地阐述饼干食品标准的适用范围,修订后的内容为“本标准适用于饼干。

”2、术语和定义:由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在各项指标要求中无区别,所以不再分夹心和非夹心饼干,而是参照《饼干卫生标准》(GB 7100-2003)和《饼干》(GB/T 20980-2007)修改了饼干定义,扩大了饼干产品涵盖的范围。

3、技术要求:3.1原料要求和感官要求:根据标准模板要求和行业情况,修改了原料要求的描述;修改了感官要求的表述方式,内容与原卫生标准基本一致。

3.2理化指标:,目前在国内评价油脂质量的好坏一直沿用这两个评价指标,标准草稿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指标依然参照GB 7100-2003,保持不变。

另外由于在标准实施中,有些没有添加油脂的产品,个别执法人员却按常规方法抽提来检测酸价和过氧化值,造成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严重偏差,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本标准中增加了这样的规定:“酸价和过氧化值指标仅适用于配料中添加油脂的产品。

最全的现行糖果标准

最全的现行糖果标准

最全的现行糖果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现行糖果标准的全面概述,以便消费者和糖果制造商了解相关规定。

糖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品,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特定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现行的糖果标准。

糖果质量标准1. 成分要求:糖果应包含明确规定的原材料,如糖、果汁、香料等。

对于特殊群体,如婴儿或特殊饮食人群,可能有特定的成分限制。

2. 营养价值:糖果应提供明确的营养价值,如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信息通常在包装上清晰标示。

3. 添加剂限制:糖果中的添加剂应符合相关法规,如色素、增稠剂、防腐剂等。

对某些添加剂可能有使用限制或禁用。

4. 添加物认证:某些特殊功能性添加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可能需要获得认证方可使用。

糖果安全标准1. 包装与标示:糖果包装应符合相关法规,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必须清晰标示相关信息,如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2. 工艺与生产:糖果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 重金属限制:糖果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符合规定的限制,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4. 联合标准:糖果标准通常与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相结合,以确保消费者获得安全和高质量的糖果产品。

糖果食品标准化认证1. 国内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糖果食品标准,如GB/T xxx和GB xxx等。

这些标准是保障国内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2. 国际标准:国际上也存在一些糖果食品标准,如ISO xxx和Codex Alimentarius等,这些标准有利于推动糖果的国际贸易和合作。

结论以上是现行糖果标准的全面概述,包括糖果质量和安全标准,以及相应的标准化认证机制。

消费者和糖果制造商可以根据这些标准了解糖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糖果时,建议仔细检查包装上的标示信息,并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是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卫办监督函〔2010〕607号)的要求,对我国对《糖果卫生标准》(GB 9678.1-2003)进行修订,以解决现行标准的重复交叉问题,提高标准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2007年5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和监督部门成立糖果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

工作组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编写一般原则,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以函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监督部门、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征求对GB 9678.1-2003的使用和修改意见,讨论确定了标准修订的范围、技术要求等主要内容,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主要起草人有沈洁芳、田明胜、陈蓉芳和顾振华等。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糖、淀粉糖等甜味料和(或)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为主要原料,按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固态、半固态食品。

”2、术语和定义:增加硬糖、半软糖和软糖的定义。

硬糖,水分含量不超过6%的硬粒糖、夹心糖、酥脆糖等硬质糖果。

如水果糖、奶油话梅糖、清凉糖等。

半软糖,水分含量在6%至15%之间的糖果。

如牛奶糖、太妃糖、牛轧糖等。

软糖,水分含量在16%至25%之间的软冻状糖果。

如果胶软糖、明胶软糖、淀粉软糖、饴糖等。

3、感官要求将“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明确为“无玻璃屑、金属屑及塑料屑等异物。

”并明确了检验方法。

4、污染物限量将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一项改为“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规定为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是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完善工作安排》(卫办监督函〔2010〕607号)的要求,对我国对《糖果卫生标准》(GB 9678.1-2003)进行修订,以解决现行标准的重复交叉问题,提高标准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2007年5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和监督部门成立糖果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

工作组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编写一般原则,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以函的形式向全国各地的监督部门、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征求对GB 9678.1-2003的使用和修改意见,讨论确定了标准修订的范围、技术要求等主要内容,形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糖果》(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主要起草人有沈洁芳、田明胜、陈蓉芳和顾振华等。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1、适用范围
将适用范围改为“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糖、淀粉糖等甜味料和(或)允许使用的甜味剂为主要原料,按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固态、半固态食品。


2、术语和定义:
增加硬糖、半软糖和软糖的定义。

硬糖,水分含量不超过6%的硬粒糖、夹心糖、酥脆糖等硬质糖果。

如水果糖、奶油话梅糖、清凉糖等。

半软糖,水分含量在6%至15%之间的糖果。

如牛奶糖、太妃糖、牛轧糖等。

软糖,水分含量在16%至25%之间的软冻状糖果。

如果胶软糖、明胶软糖、淀粉软糖、饴糖等。

3、感官要求
将“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明确为“无玻璃屑、金属屑及塑料屑等异物。

”并明确了检验方法。

4、污染物限量
将原标准中的“理化指标”一项改为“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规定为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的规定。

删除了铜的限量要求。

删除二氧化硫
残留量”的要求。

5、微生物指标
根据GB 4789.1的要求,此次标准修订采用了n、c、m和M的分级采样方案。

指标限值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GB 25192-2010),对微生物限量作以下的修改:硬糖的菌落总数(CFU/g): n=5, c=1, m=7.5×102, M=105;大肠菌群(CFU/g): n=5, c=1, m=10, M=102。

半软糖的菌落总数(CFU/g): n=5, c=1, m=2×104, M=105;大肠菌群(CFU/g): n=5, c=1, m=10, M=102。

软糖的菌落总数(CFU/g): n=5, c=1, m=103, M=100,000;大肠菌群(CFU/g): n=5, c=1, m=10, M=102。

由于糖果属于微生物风险较低的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中未对糖果中沙门氏菌作限量规定,因此参照GB 29921-2013,不对沙门氏菌进行限制。

6、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分别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0)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的规定。

三、国际标准情况
工作组查阅了大量的国际标准和规定。

目前,国际上基本没有专门的糖果安全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CODEX STAN 193-1995 (General Standard for Contaminants and Toxins in Food and Feed))和CODEX STAN 192-1995(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标准中,后者对糖果分类包括硬糖、软糖、奶油杏仁糖和杏仁蛋白软糖,不包括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口香糖和装饰糖果。

台湾《糖果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中把糖果分类为硬糖、半软糖、软糖、巧克力、口香糖和锭粒糖等。

四、其他需要在网上公开说明的事项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及更好的修订本标准,工作组对国内糖果市场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广泛征求了国内糖果生产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监督机构、检测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糖果类产品居民消费量很大,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目前全国糖果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占70%以上。

虽然大型糖果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程度较高,但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程度仍较低,微生物污染控制不到位。

部分小企业管理不善,工人卫生意识差,对原料卫生要求控制不严,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较不理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较多,不能按照严格操作规范生产加工,导致产品受污染的几率增加,特别是微生物污染。

工作组认为在相关生产规范出台前保留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这两项指标仍有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