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海洋生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海洋生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海洋生物** 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掌握海洋生物的基本生态环境和生存需求-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授课内容本课程将包括以下主题:1. 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2. 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3. 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4. 海洋生物的保护与环境污染3.2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海洋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海洋生物的整体认识。
- 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的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观察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并记录下来。
-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存需求和适应能力。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实际行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估和作业4.1 评估方式- 口头提问:随堂观察和提问,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 报告和展示:学生编写小组报告或进行课堂展示,展示他们对海洋生物知识的理解。
- 作业: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
4.2 作业示例- 绘制一幅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图-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生物保护的小论文- 制作海报,宣传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5. 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PPT演示:用于讲解和呈现海洋生物的图片和信息。
- 视频资料:展示真实的海洋生物图像和生态环境。
- 实例样本:展示真实的海洋生物标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
以上是本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关心海洋生物。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海洋生物的珍贵和脆弱性,以及自己对保护海洋生物的责任和义务。
《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海洋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认识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海洋生物的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难点:海洋生物的保护措施。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
2.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
3.教学软件:海洋生物科普游戏。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海洋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海洋生物打下基础。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3.学生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分类和讨论海洋生物。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 - 讲述一个小孩在海边发现各种海洋生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海洋生物的世界。
2.讲授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海洋生物,讲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海洋生物进行深入研究,分享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口头答题。
2.为学生提供反馈:在每个小组报告后,给予评价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收集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海洋生物的资料,制作一个小册子。
2.写一篇关于海洋生物保护的短文。
3.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海洋生物知识。
九、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计划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可以多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
2.对于学生的报告和回答,需要更加细致地评价和指导。
3.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环节,如模拟海洋生态系统的实验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生物及其环境。
三年级科学下册《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海洋生物》【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2、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2、用图画表达想象中的海洋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
2、感受生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课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画海洋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2、用图画表达想象中的海洋生物。
3、欣赏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教学难点】欣赏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
【教学准备】海洋动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海洋植物辨真假【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2、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3、感受生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海洋动物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2、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3、欣赏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海洋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幼儿园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幼儿园海洋生物教学设计幼儿园是小朋友们开始接触外部环境的重要环节。
让小朋友在幼儿园对生态环境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今后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成非常有意义。
本次教学设计以海洋生物为主题,针对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教学。
在本次教学中,以互动教学为主要方式,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及其习性。
2.发现和感受海洋生物特征。
3.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学会如何保护它们。
4.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1.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鱼类、虾类、贝类、珊瑚等。
2.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海洋生物的生长条件及其适应性。
3.海洋生态环境及其保护:近海、中海、深海的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三、教学方法:1.图片答题法:老师出示有关海洋生物种类的图片,让小朋友回答图片是哪种海洋生物。
2.生态环境判断法:出示有关海洋生态环境的图片,由小朋友们猜测对应的是近海、中海、还是深海,并描述一下它的特点。
3.图片故事法:老师讲述一件关于海洋环保的事情,边讲边出示有关图片,让小朋友们对海洋环境的关心及保护有深刻体会。
四、教学步骤:1.集体观察和认知阶段:讲述海洋生物种类的简介和特征,并出示有关图片,让小朋友们根据图片回答名称,认识生物的特点,以及在讨论过程中发掘小朋友的观察力。
2.个体探索和感受阶段:采用小组检索的方式,每组都有一张中国海洋生物图卡和描述卡,以海洋生物的基本信息为线索,探索海洋生物的种类和习性,及其生长条件。
3.个体思考和理解阶段:出示有关生态环境的图片,由小朋友们猜测是近海、中海、还是深海,并描述一下它的特点。
引导小朋友们理解生态环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4.个体思索和关注阶段:讲述海洋环境保护的问题,展示有关图片和小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并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促进小朋友们对生态环保的关注和重视。
五、教学评估:1.针对小朋友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态度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12海洋生物》教案五篇

《12海洋生物》教案五篇第一篇:《12 海洋生物》教案《12 海洋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海洋生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的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联系,认识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2、认识更多的海洋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3、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及其他信息源,了解和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信息,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交流与分析,探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分析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合作与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欣赏、启发学生要抓住不同海洋生物的特征来画。
3、引导学生要注意画面构图的完整性。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思考和遐想。
2、能用多种表现方法来表现海洋生物和神秘、奇趣的海底世界,立意新颖、生动有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师生、学生之间自主互动地学习。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欣赏海洋生物的影片,揭示课题为海洋生物。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海底,去领略一下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吧。
新课讲解:一、画出想象中的海洋世界1、学生自己浏览学习,重点浏览煤体欣赏这一块,如遇不明白的可及时提出。
2、交流学习,请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海洋生物,并说说它们的外形、颜色与生活习性。
3、用简练的线条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海洋生物的外形。
4、选几幅典型的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有无抓住海洋生物的特征来画。
二、海洋植物辨真假1、看谁能当“孙牾空”——火眼金睛辨真假。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平时见闻,初步辨认。
3、评价:书中五种水生植物中,王莲是生活在水面的,而其它四种则生活在水底,从这个生活环境来说,王莲不是海洋植物。
《海洋生物》教案设计

《海洋生物》教案设计第一章:海洋生物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定义和特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观察活动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观察活动的报告第二章: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特点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特点海洋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需求海洋环境的保护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环境调查活动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环境调查活动的报告第三章:海洋生物的繁殖和发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繁殖方式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的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繁殖和发育的兴趣3.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繁殖方式海洋生物的发育过程海洋生物繁殖和发育的影响因素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繁殖和发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观察活动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观察活动的报告第四章: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适应性的兴趣4.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适应机制海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海洋生物适应性的研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适应机制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观察活动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观察活动的报告第五章:海洋生物的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5.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海洋生物保护的现状和挑战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保护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保护实践活动5.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保护实践活动的报告第六章:海洋生物的多样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6.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6.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调查活动6.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调查活动的报告第七章:海洋生物的利用与价值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利用和价值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7.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利用和价值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7.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利用和价值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活动7.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活动的报告第八章:海洋生物的面临的威胁与挑战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责任感8.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海洋生物保护的现状和未来挑战8.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威胁和挑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保护实践活动8.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保护实践活动的报告第九章:海洋生物保护的国际合作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意义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全球意识9.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意义海洋生物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海洋生物保护国际合作案例分享9.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保护国际合作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保护主题的演讲活动9.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保护主题演讲的报告第十章:海洋生物保护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海洋生物保护的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积极态度10.2 教学内容海洋生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海洋生物保护的创新方法海洋生物保护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保护未来展望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物保护主题的创意活动10.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学生完成海洋生物保护主题创意活动的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海洋生物的定义和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以及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
幼儿园海洋生物教学教案

幼儿园海洋生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自然意识。
3.通过学习,让幼儿爱护海洋生物,从小践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海洋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海洋生物的分类。
2.掌握各类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习性。
3.区分各类海洋生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外在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幼儿认识海洋生物的画册和图片。
2.制作海洋生物的模型或挂图。
3.准备标本如海星、海胆、贝壳等。
4.带上播放器,播放海洋音乐。
五、教学过程1.热身游戏利用幼儿熟悉的儿歌《小蜜蜂》中的节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入新知在画册和图片中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简单介绍它们的名称、形状、颜色、特点和生活习性。
让幼儿自己动手摆弄,感受海洋生物。
3.第一部分:分类让幼儿观察海洋生物的模型或挂图,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分类。
在分类的同时,引导幼儿思考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第二部分: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仔细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并对每种海洋生物进行介绍,让幼儿了解它们的习性和适应能力。
5.第三部分:游戏海洋生物大富翁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认识海洋生物。
6.第四部分:讨论让幼儿思考如何爱护海洋生物。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平时避免乱扔废弃物、减少用塑料袋等方面,为海洋生物做出贡献。
7.评价和总结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体验。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分类和特点。
在游戏和讨论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将海洋生物的认识与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学习,并在游戏和讨论中形成深刻的体验。
同时,也能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自然意识和创造力。
海洋生物教案

海洋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2.掌握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海洋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包括鱼类、贝类、海藻、海绵、珊瑚、海星、海胆等。
这些生物在海洋中生活,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适应海洋环境:海洋生物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都适应了海洋环境,如鱼类的鳞片、鳃、游泳器官等;•多样性: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些生物甚至还具有发光能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与陆地生物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分和盐分的调节:海洋生物需要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以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盐度和低水分;•呼吸方式:海洋生物的呼吸方式也与陆地生物不同,如鱼类通过鳃呼吸,海豚通过肺呼吸;•繁殖方式:海洋生物的繁殖方式也多种多样,如鱼类通过产卵繁殖,海星通过分裂繁殖;•生存环境: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水温、水深、水压等因素,不同的海洋生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3. 海洋生物的保护与利用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海洋生物也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如鱼类、贝类等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海洋生物还可以用于药物、化妆品等方面。
因此,保护海洋生物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基本情况;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3.观察法:通过观察海洋生物的形态、行为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特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掌握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以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为重点。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学习了前三课及三年级上学期“探访生物王国”的基础上,学习更广一些的生物知识,知道生物分类的一些简单方法,本课将动植物合在一起,从一个群落的角度认识生物世界的多样性。
由于海洋离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很多学生对海底都不大了解,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领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统一。
因此,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设计有关海洋生物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让他们在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海洋生物的特征,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节课采用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查找资料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从而获得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前应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便于师生、生生之间自主互动地学习。
海带实物便于观察实验。
2.学生准备:了解和搜集有关海洋生物、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信息。
2.能通过交流与观察、分析、探究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
(二)科学知识
1.了解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2.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3.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各种美丽的海洋生物,感受海洋世界的多样性。
2.通过交流分析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体验大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兴趣。
3.培养合作与交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美丽的海底世界》多媒体课件。
2.谈话:在这么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看到了什么?把你想象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并想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海洋世界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海洋生物。
[学生喜爱的海底世界画面,声像并茂,引人入胜,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中,很快激起学生对海洋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海洋世界,一方面展示学生的已有知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美丽的海洋世界。
]
二、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1.(播放课件)讲述: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海洋里的动、植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2.学生观看。
3.提问: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你们能分辨出来吗?
4.请你们尝试着做做海洋动、植物分类练习,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5.学生活动:分类、交流。
[他们体验到在交流中能听到别人说出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表达、愿意交流的习惯。
]
三、重点研究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一)提出探究的问题:
1. 提问: 关于海洋生物,你们还想研究些什么问题?
2. 学生讨论。
3.共同归纳出要探究的问题:
(1)海洋里的动物及它们适应环境的本领。
(2)海洋里的植物及它们适应环境的本领。
4.提问:海洋里的动、植物,它们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存本领?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学习。
5.学生学习。
[这是一个开放度很大的问题。
引导学生会说出一些很有价值的想法,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去想去说,就能点燃学生心中科学启蒙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
(二)探究海藻适应环境的本领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图)让学生分辨出哪几种是海洋植物?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填表。
3.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图上的海藻,讨论它们的相似之处。
4.着重研究海带的特点。
①观察准备好的海带,你发现什么?为什么要长成这样的形状;猜想海藻生长在浅海的原因。
②放进水中,摸一摸,有什么发现?再猜一猜为什么?
5.全班交流。
(三)探究动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1.课件出示:海豚、鲸鱼、鲨鱼的图,学生观察。
2.学生用白纸对照图片,用笔在纸上分别勾出他们的轮廓线条,再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3.海豚他们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样的体型有什么好处?
4.学生讨论汇报。
(各种动物为了生存需要,都有自己的体型特点)
5.指导学生填好活动记录。
6.小结:通过学习,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海洋生物的知识,特别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更多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开发海洋,为海洋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
[由于大海的浩瀚,不可能让学生亲自去潜入海底观察,运用电教手段,结合实物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光是得出海藻有适应环境的本领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亲历了这样的活动,初步形成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海豚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海洋动物,鲨鱼和鲸鱼也是学生经常听到或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海洋动物,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比较三种鱼的体型,学生不难发现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的。
学生的这种发现不是老师给予的,而是通过比较得出的,老师在这里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本环节做到了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从而获得了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对海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他们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海洋生物,不妨查阅资料或上网学习,能更多地了解海洋世界,热爱海洋。
五、课外延伸
1.观察更多的海洋生物,弄清楚他们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然后与同学门交流。
2.海洋生物资源今后会怎么样?
[课外延伸提出一个宽阔、开放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去深入探究学习,有效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课外坚持探究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认识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体会到人也是动物,应该与海洋友好和谐相处,从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它们生存的本领。
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了四分之三左右。
在神秘和广袤的海洋里,生长着种类的繁多的海洋生物,形态各异,而学生看见大海的机会较少,看海底世界的机会就更少,因此本课通过采用电脑课件与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力求做到以人为本,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了解海洋生物的形状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环境想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更有兴致地了解海洋。
由此可见,这节课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且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