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 (1)设计任务 (1)设计资料 (1)第二章设计过程说明 (2)室内给水工程 (2)给水方式选择 (2)水系统分区 (2)给水系统的组成 (2)室内排水工程 (2)管道的平面布置及管材 (2)第三章设计计算 (3)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3)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 (3)最高日用水量 (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3)设计秒流量按公式 (3)室内所需压力 (4)排水系统的计算 (8)排水设计秒流量 (8)横管水力计算 (8)立管水力计算 (8)化粪池计算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资料设计任务根据市建委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拟在某区新建一居住小区。

要求设计一幢6层住宅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具体内容包括:室内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排水系统设计计算以及消防水系统设计计算。

设计资料建筑设计资料:该建筑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

建筑地下层为车库、一至六层为住宅。

该设计任务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室内给水、排水和消防的设计项目。

所提供的设计资料为:(1)建筑设计图纸(包括消防水系统图,一至六层给水排水图)。

(2)市政给水排水资料:建筑给水管网从该建筑西侧引入,排水管网从建筑东侧引出。

城市给水干管可作为该建筑的水源,城市给水管网管径DN400mm,管顶埋深,城市可靠供水压力320Kpa;城市排水管网管径DN200mm,管底埋深。

第二章设计过程说明室内给水工程给水方式选择因为城市可靠供水压力是320Kpa,而给水系统所需压力恰好是320Kpa.所以可以直接由室外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给水系统的组成整个给水系统应包括引入管、水表井、给水管网和附件。

室内排水工程考虑建筑内生活废、污水性质相似故采用合流制,并设置化粪池,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室内消防工程消防给水系统选择:按照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2001版)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原则可知,超过5层的民用建筑可以选择设置消火栓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任务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依据、设计图纸、各种规范(2)设计范围: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3)管道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①市政管网压力为0.25~0.3MPa;②本工程采用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③给水系统分区;④生活给水泵采用变频控制,由电节点压力表联动控制柜,设定系统压力;⑤水表设置情况;2)生活热水系统①本工程设计小时好热量约为;②本工程生活热水采用何种形式;③热水系统分区同冷水系统,热水系统补水接生活变频恒压给水设备出水;④热水系统采用全日制机械循环,共设两组热水循环泵,每组两台(一用一备);热水循环泵的启、闭由设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的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控制:启泵温度为45°C,停泵温度为50°C;⑤热水箱的冷水进水管上装设电子水处理仪;3)生活污水系统①污废分流,通气管形式;②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隔油池;4)雨水系统①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重现期;②采用排水型式;③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入市政管网;5)消火栓给水系统①本建筑建筑性质及室内外消防用水量;②市政管网情况;③系统设置情况(地下室设水池,稳压装置设计,屋顶水箱设置,减压阀设置等);④水泵接合器设置;⑤消火栓系统工作原理A、稳压设备控制平时管网由稳压设备保持在1.02~1.10MPa;B、消火栓给水泵控制C、消火栓布置及消火栓箱布置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①建筑性质及设计危险等级;②设置泵房及湿式自动报警装置;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动作过程描述;自动喷水系统为一个供水区,平时管网压力由稳压设备结合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中心报警。

自喷水泵自控设置详水泵房大样图中水泵控制说明。

④喷头选用型式;⑤室外水泵接合器设置;7)循环冷却水①本工程循环流量及干湿球温度;②系统采用型式;8)灭火器配置①危险等级及火灾类型;②灭火器型号及配置要求;施工说明(1)管材1)生活给水管和生活热水管①生活给水管采用;生活热水管采用;连接方式有;暗埋在墙槽内的管道应作防腐处理;②与设备、阀门、水表、水嘴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管件或法兰连接;2)排水①卫生间污废水管、通气管采用管材及连接方式;②与潜水排污泵连接的管道,均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

(完整)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1、建筑性质:宿舍楼2、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465。

75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建筑高14.4米.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2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设计年限:50年4、现场条件:1) 该建筑西面、北面均有供水干管,管径DN150。

压力为0。

35MPa。

园区室外排水管为DN400 。

2) 室外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二、设计过程说明1、给水工程:本楼层为四层宿舍,可以直接根据室外管网提供的压力采用直接供水方式,从经济上来说能减少投资,节约成本,本给水系统按设计要求采用枝状网布置,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采用下行上给式。

2、排水工程:采用合流制排水方式,经过局部简单的处理后在排入室外排水管。

3、消防给水:根据本建筑的性质,不需要设消防灭火系统.只需设置灭火器就行了.4、管道平面布置和管材:管道布置图见附图,综合考虑,室内的给水立管、分管、分支管,均采用pp-r管,给水干管采用给水铸铁管,室内排水管采用排水pvc-u管。

三、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1)给水用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由表可知,宿舍(3、4类)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150-200,小时变化系数3。

0—3.5.取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170,小时变化系数为3。

0。

(2)最高日用水量Q d =mq=288×170=48.96m 3/d (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 h =·K h =48。

96×3.0/24=6.12 m 3/h(4)设计秒流量按公式q g =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连接管公称直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同时给水百分数室内给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计算管段编号卫生器具名称、额定流量、数量同时给水百分数%设计秒流量q(L/s )淋浴器大便器洗脸盆0.150.1 0.151—3 1 0 0 100 0.15 2—3 0 1 0 700.1 3-5 1 1 00.25 4-5 0 0 1 1000.15 5—61110.4序号给水配件名称 额定流量q(l/s) 连接管公称直径(mm) 最低工作压力MPa 同时给水百分数% 1 淋浴器 0.15 15 0。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高温车间生活总用水量: Q=高温车间人数*35L/(人·班)
= 0.6*104*35/1000=210m3
每一个小时的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相应的转变系数
2、一样车间生活用水
用水额度为:25L/(人·班)
一样车间生活总用水量:Q= 一样车间人数*25 L/(人·班)
*104*25/1000=250m3
170
12
×(41.80+57.80+20.54)
13
×

14
南华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
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工程
设计项目:A城给水管网设计
指导教师:袁 华 山
学生年级:给水排水工程2020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204510137
设计日期:2020年10月16日
一.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的
大体资料
1.3管道设计任务书
二.全市用水量计算

6
×(31.44+55.98+42.53+34.35)

7
×(34.35+56.34+33.08+57.80)

8
×(33.08+37.26+63.25+57.07)

9
×(63.25+40.17+28.35)
10
×(28.35+28.90)
135
11
×(28.90+57.07+41.80)
106.07
0
750
0
0
4-5
585
0
750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工程》(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2011年12月一、工程概述(一) 基础资料1.供水区域平面图(比例尺1:5000);2.居住区规划资料(见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3.工厂资料(见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工厂A生产用水排污系数0.9,工厂B生产用水排污系数0.85。

火车站排污系数0.84.城市采用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原水水质符合相关要求;河流水量充沛,枯水期最小流量能够满足取水要求。

6.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为见附表。

附表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二)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5000 城市平面图2.城市各地区人口密度Ⅰ区 490 人/公顷;Ⅱ区530 人/公顷;Ⅲ区500 人/公顷;Ⅳ区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Ⅰ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Ⅱ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并有淋浴和集中热水供应;Ⅲ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设备;Ⅳ区: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并有淋浴和集中热水供应;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Ⅰ区 7 层;Ⅱ区 8 层;Ⅲ区 7 层;Ⅳ区层。

5.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如城市平面图所示:① A 厂,最大班排水量 2400 m3/d。

工人总数 660 人,分 3 班工作。

热车间占每班人数的 10 %第一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61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第二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76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第三班 220 人,使用淋浴者 71 人;其中热车间 21 人② B 厂,最大班排水量 2100 m3/d。

工人总数 870 人,分 3 班工作,热车间占每班人数的 15 %第一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8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第二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2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第三班 290 人,使用淋浴者 82 人;其中热车间 43 人③火车站排水量: 1000 m3/d。

6.城市土壤种类粘土;地下水位深度 -1.9 米;冰冻线深度 0 米;常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城市最高温度 34.2 ;最低温度 2.3 ;年平均温度 17.8 。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位于长春的福阳苑住宅小区七号楼,该建筑共5层。

一层车库层高2.4m,二至六层为住宅每层层高2.9m。

整楼分2个单元,每单元2户。

室外市政给水管位于整栋建筑的西侧,水压为0.35MP,埋深为2.1m,市政排水管也为与建筑西侧,埋深1.55m。

本设计的设计范围包括:1)建筑给水工程;2)建筑排水工程关键词:住宅、给水、排水、设计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 (1)第2章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2)2.1 给水设计 (2)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2)2.1.2给水管材的选择 (2)2.2生活用水量 (2)2.3给水水力计算 (3)2.3.1设计秒流量 (3)2.3.2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 (3)2.3.3建筑总压力计算 (4)第3章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8)3.1排水设计 (8)3.1.1排水方式的选择 (8)3.1.2排水管网的选择 (8)3.2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8)3.2.1排水横支管及立管计算 (8)3.2.2立管底部和排出管计算 (12)3.3 排水附件的选择 (13)3.3.1存水弯 (13)3.3.2地漏 (13)3.3.3清扫口 (13)3.3.4检查口 (13)要参考文献 (14)第1章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2、气象资料:长春地区冻土深度-1.69m3、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4、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

第2章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1 给水设计2.1.1给给水方式的选择本设计是一个5层单元式的住宅楼,根据设计资料,室外管网做提供的水压为0.35MPa,相当于35m的水柱高,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需压力:2.4+2+2.9×5=18.5m<35m所以室外管网水压在建筑的需要整天均能满足该六层,.因此该设计选得是依靠室外管网压力直接给水方式,该给水方式最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建筑给水系统组成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室内给水管网.给水附件.配水设施.给水设施。

给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工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净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净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计算书明书一份,工艺扩初设计图纸2(1#),其中:净水厂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程图1,单体构筑物图1。

学生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示书,教师先介绍设计方法,安排设计进度表,学生以独立完成为主,教师定时答疑,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三、课程设计的容1、原始资料的分析、整理。

2、结合城市建设,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水厂厂址。

3、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进行方案比较。

5、构筑物的选型。

6、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7、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1、设计说明计算时(包括技术经济比较、方案选择、构筑物的选型、定位及竖向布置的说明等)。

2、给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1(1:500);3、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图及主要设备、材料和必要的图纸说明1;4、一个主要水处理构筑物的扩初设计图纸1;五、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水厂水源采用**水库水,此水库是集雨区积蓄的雨水,水质较好,平均色度和浊度分别为5~6HU和2.6NTU,偶遇浊度峰值也在30FTU以下,出水浊度要求0.3FTU,日产水量为23万m3/d。

2.城市自然状况城市土壤种类为黏质土,地下水水位深度为3m,年降水量为1200mm。

城市最高温度为36.9℃,最低温度为5℃,。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课程设计是给水工程系统规划学完后进行的一门实践性课程,重在巩固所学课程理论,培养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工程语言完成单项工程规划。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相关国家规范等参考资料,独立或合作开展工程规划。

根据所给资料,规划一城镇的给水工程。

二、课程设计名称、内容1、课程设计名称:××城镇给水工程规划2、课程设计内容:A、规划用水量:用水量分析和总用水量预测;B、自来水厂用地范围;C、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D、简要的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时间:为3周,可以是独立设计,也可以是2-3人合作。

2、说明与计算部分:A、用水量预测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单位建设用地用水指标法、分类用地用水指标法进行测算。

B、说明书内容应完整,简明扼要,文句通顺。

3、图纸部分:A、图纸名称:××城镇给水工程管网规划图,应注明比例及图例,图例表示应规范;C、图中应绘出水厂用地范围,主要给水管道,并标明干管、干管连接管、支管。

四、参考资料1、城镇规划人口:6.5万人2、给水水源:3、该城镇位于浙江省,当地水资源较丰富,经济较发达,用水量标准为:单位人口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6万立方米/万人·日。

单位建设用地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日。

分类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见下表。

324、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48.13公顷,城镇道路用地面积为100.59公顷。

5、干管的间距宜采用500-800米,连接管间距为800-1000米。

6、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参照教课书中所列规范标准。

7、在规划设计中如有不满足条件,自己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工程设计项目:A城给水管网设计指导教师:袁华山学生年级:给水排水工程2008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084510137设计日期:2010年10月16日目录一.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1.1 目的1.2 基本资料1.3 管道设计任务书二.全市用水量计算2.1 居民生活用水计算2.2 工业Ⅰ区用水量计算2.3 工业Ⅱ区用水量计算2.4 道路浇洒用水量计算2.5 绿化用水量计算2.6 未预见水量计算2.7 最大日用水量变化三.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的计算3.1 沿线流量的计算3.2 节点流量的计算四.清水池调节容积及泵站计算4.1 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4.2 清水池有效容积计算五.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5.1 管网布置定线5.2 平差前管网设计数据六.管网水力计算6.1 树状管网水力计算6.2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七.管网工况校核7.1 消防工况校核7.2事故工况校八.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小结九.附图一.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1.1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系统地解决与课程有关的某实际问题,进一步使理论联系实际,以达到巩固基本理论知识;运用技术资料,掌握基本设计技能,提高设计、绘图能力。

1.2基本资料1、城市平面图一张,比例尺为1:10000。

2、有关某城规划资料:3.工业企业规划资料:4.城市中日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利用后排入水体下游,河流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可作为给水水源。

5.冰冻层最大厚度为0.2m,地下水位线离地面3.0m以上。

6.其它资料见平面图。

1.3管道设计任务书1.31学生应根据所给资料必须完成以下工作内容:1. 计算和分析全市用水量,确定最大日、最大小时用水量及最大日内用水量变化情况;2. 确定调节水池的位置和容积(包括清水池、高位水池或水塔);3. 管网定线;4. 确定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5. 管网平差计算。

校正管网各管段的流量、水头损失。

并要校核事故时、消防时和最大转输(有水塔)时工况。

6. 确定高位水池或水塔高度,供水水泵总扬程。

7. 确定每一节点的自由水头(事故时、消防时和最大转输(有水塔)时工况),绘制等水压线图。

1.32设计成果1. 绘制全管网干线总平面图、3~4个代表性节点详图。

2. 选择一条主要管线,绘制其纵剖面图。

阀门井祥图。

1.33 备注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设计任务。

只有在课程设计通过后才能参加课程考试。

二.全市用水量计算2.1居民生活用水计算=q·N·f居民生活用水量 : Q1其中 q——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m3/(人·d),取q=300L/(人·d)N——设计年限内计划人数,取N=150000人f——自来水普及率,%,取f=100%总用水量 Q=300/1000*150000*100%=45000m31每个小时的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相应的百分数2.2工业区I用水量计算1、高温车间生活用水用水额度为:35L/(人·班)高温车间生活总用水量:Q= 高温车间人数*35L/(人·班)= 0.5*104 *35/1000=175m3每班用水量= Q/3=175/3=58.3 m3每小时用水量等于每班用水量乘以对应的变化系数2、一般车间生活用水用水额度为:25 L/(人·班)一般车间生活总用水量:Q= 一般车间人数*25 L/(人·班) = 1.0*104 *25/1000=250 m3每班用水量= Q/3=250/3=83.3 m3每小时用水等于每班用水量乘以对应的变化系数3、淋浴用水高温车间用水额度为:60L/(人·班)一般车间用水额度为:40 L/(人·班)淋浴用水总量: Q= 高温车间人数*相应淋浴百分数*60L/(人·班)+一般车间人数*相应淋浴百分数*40 L/(人·班) =(0.5*104 *100%*60+1.1.0*104*60%*40)/1000=540m3每班用水量=Q/3=540/3=180 m3因为工人沐浴是在下班后一小时进行,故分3个小时用水,分别在0-1,8-9,16-17。

4、生产用水生产用水总量:Q=工业用水量=1.2万m3=20000 m3平均每小时用水量q=Q/24h=20000/24=833.3 m35、工厂村生活用水用水额度 300 L/(人·d)工厂村生活总用水量:Q=工厂村人数*生活用水定额=0.5*104 *300/1000=1500 m3每个小时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所占的百分数2.3工业区II用水量计算1、高温车间生活用水用水额度为:35L/(人·班)高温车间生活总用水量: Q= 高温车间人数*35L/(人·班)= 0.6*104 *35/1000=210m3每个小时的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相应的变化系数2、一般车间生活用水用水额度为:25 L/(人·班)一般车间生活总用水量:Q= 一般车间人数*25 L/(人·班)= 1.0*104 *25/1000=250 m3每个小时的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相应的变化系数3、淋浴用水高温车间用水额度为:60L/(人·班)一般车间用水额度为:40L/(人·班)淋浴用水总量=高温车间人数*相应淋浴百分数*60L/(人·班)+一般车间人数*相应淋浴百分数*40 L/(人·班)=(0.6*104 *100%*60+1.0*104 *60%*40)/1000=600m3每班用水量=Q/3=600/3=200 m3因为工人沐浴是在下班后一小时进行,故分3个小时用水,分别在0-1,8-9,16-17。

4、生产用水生产用水总量: Q=工业用水量=1.8万m3=18000 m3平均每小时用水量=生产用水总量/24h=18000/24=750 m35、工厂村生活用水用水额度 300 L/(人·d)工厂村生活用水总量=工厂村人数*生活用水定额=0.8*104 *300/1000=2400 m3每小时用水量等于总用水量乘以所占的百分数2.4道路浇洒用水用水额度 (1-1.5)L/次·平方米道路浇洒用水量 = 道路面积*(1-1.5)L/次·平方米*次数 = 190000*1.5/1000*3 = 855 m3每日浇水三次,每次一个小时,故每次浇水量 = 道路浇洒用水量 /3 =855/3=285 m3时间安排在每日的6-7时,13-14时和17-18时。

2.5绿化用水用水额度 (1.5-2)L/次·平方米绿化用水量 = 绿化面积*(1.5-2)L/次·平方米*次数= 180000*2/1000 =720 m3每日浇水两次,每次一个小时,故每次浇水量 = 绿化用水量/2=720/2=360 m3时间安排在每日的7-8时和17-18时。

2.6未预见用水量先将该市的总用水量Q计算出来,然后未预见用水量=(15%-25%)·总用水量Q其中,总用水量Q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区I总用水量,工业区II总用水量,道路浇洒用水量,绿化用水量。

计算得,总用水量Q= 90500 m3故,未预见用水量=(15%-25%)·总用水量Q= 20%·90500 m3 = 18100 m3(此处,百分比按20%计算)将未预见用水量除以24h得每小时用水量2.7 最大日内用水量变化情况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以上各项用水量的总和Q=108597 m 3将以上各项用水在同一小时的用量加起来得每个小时的用水总量,再将每小时用水总量除以最高日用水量得各小时用水量所占的百分比,则最大日内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3.04%5.12%4.17%Kh=5.7/4.17=1.37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时间(h)1-用水量变化曲线2-二级泵站设计供水线12由上图得最高时用水量为8-9时,高时用水量百分数为57%,时变化系数为1.37 用水量计算表如下表:用水量计算表三.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的计算3.1 沿线流量的计算q s =l ∑∑-q Q =103.1492m其中,q s —— 比流量,L/(s ·m ); Q —— 管网最高时用水量,L/s ;∑q —— 最高时大用户集中用水量总和,L/s ;∑l —— 干管总长度,m ,不包括穿越广场、公园等无建筑物地区的管线;只有一侧配水的管线,长度按一半计算,只起转输作用的管线入内。

Q=6211.42 m 3/h=1725.4 L/s;∑q=2289.21 m 3/h=635.9 L/s; ∑l =14982.5 m; 故q s =l ∑∑-q Q =5.149829.6354.1725-=0.0727 L/(s ·m )沿线流量=比流量×各管段有效长度各管段没线流量计算见下表沿线流量计算表:沿线流量总量1089.23L/s≈Q-∑q=1089.5L/s;在误差范围内,以上计算结果正确3.2 节点流量的计算管网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为:q i= ×∑q1=0.5∑q1即任一节点i的节点流量q i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q i总和的一半,工业企业等集中用户所需流量,可直接作为接入大用户节点的节点流量。

各节点流量计算见下表各节点用水总1725.4471L/s≈管网最高时用水量1725.4 L/s,所以以上计算结果正确四.清水池调节容积及泵站计算4.1清水池调节容积的计算泵站供水曲线,分为两级,第一级为6点到20点,除中间的14点,供水量为5.12%×13,第二级为从21点到5点,加中间的14点,供水量为3.04%×11,最高日泵站总供水量为:5.12%×13+3.04×11%=100% 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见下表:4.2清水池有效容积计算清水池设计有效容积:4321W W W W W +++=;W 1——清水池调节容积,m 3;W 2——消防贮备水量,m 3,按2h 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W 3——给水处理系统生产自用水量,m 3,一般取最高日用水量的5%~10%,本计算不考虑;W 4——安全贮备水量,m 3, 取(W 1+W 2+W 3)的1/8 ;W 1=12.42(%)×108597=13487.75W 2=2×45×2×3600/1000+20×2×3600/1000×2=936 m 3 W 3=108597×7%=760 m 3W 4=(W 1+W 2+W 3)/8=(13487.75+936+760)/8=1897.97 m 3 4321W W W W W +++==13487.75+936+760+1897.97 =17081.72 m 3五、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5.1管网布置定线管网布置如设计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