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节奏与韵律讲解学习

2.渐变
渐变是指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 逐步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 渐变是体检韵律感的重要手法,讲解几种主要的渐变形 式。
大小的渐变
依据近大远 小的透视原 理,将基本 形作大小序 列的变化, 给人以空间
感和运动感。
间隔的渐变
间隔的渐变。 按一定比例 渐次变化, 产生不同的 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
节 奏 与
韵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奏的概念与形成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山 峻 岭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楼 耸 立
立体构成的节奏
立体构成的节奏感
线 状 材 质 螺 旋 结 构
立体构成的节奏感
平 行 型 高 低 错 落
韵律的概念与形式
1.重复
重复韵律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规律重复或间隔发展变化 形成的韵律感。重复韵律给人的感觉又连贯性和加强效 果。
出明暗调子 。
方向的渐变
将基本形做 方向、角度 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 生起伏变化 ,增强了画 面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颜色的渐变
从一种色彩 逐渐过渡到 另一种色彩 的手法,可 以增强画面 的欣赏乐趣。
。
3.交错
基本形态按照一定规律有条理错位、旋转等,产生活泼 效果。
4.起伏
起伏:基本形态做缓急的大小、长短、高低起伏变化, 具有波澜起伏的韵律感。
5.特异
特异:基本形态做有规律的变化中有一点或几点变化, 给人视觉效果醒目突出。
6.抑扬
抑扬: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 分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给人以非 常轻妙的形态感。
节
奏 与
END
韵律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线形结构的雄伟大桥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立体构成不是 对某种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关于某种技法的游戏,它所创造的新的形 态,要符合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
树碗
糖果沙发
纸沙发
一、体量美
立体构成中的体量美,可以认为是体积感、容量 感、重量感、范围感、数量感、界限感、力度感等。物体 的大小、占据的空间、秩序与方向、单一与整体、聚合与 分散等等,都会使我们在物体构成的感觉中有一种量感。
Zaha Hadid 的“跳舞的楼”
美国因特网ICA总部大楼
十届美展雕塑作品
二、空间美
空间感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感觉,立体构成正是通过材料的切割和 组合来划分和创造空间,即利用单元体的错位、联合及连接等形式形成 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
立体构成的空间感是通过凹与凸、虚与实的形式来表现的。主 要是利用人的视觉经验,造成、甚至强化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称为韵律。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
二、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比例在立体构成中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 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
(二)尺度 尺度是指人们衡量立体形态呈现出预想的某种尺寸。
1.自然尺度 2.雄伟尺度 3.亲切尺度
泰国Ango灯具创意设计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2、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最新2立体构成形式法则知识讲解

3.对比
是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对抗,在相对的矛盾中相异吸引,互相衬托 而形成对立统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对比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然而,有时过于强调刺激缺少调和,形体 空间就会显得杂乱。 对比与调和的关系是:对比产生调和,矛盾的双方,越相近则越调 和,越对比则越刺激。 调和可使各要素之间相互产生联系,彼此呼应、过渡、中和。因此, 我们在造型中,当突出对比时就要注意调和的一面。
单纯化立体形态在 立体构成中有利于 计算和便于加工的 优点,是一切造型 活动必须遵循的一 个基本原则。
2.节奏与韵律
节奏
音乐 指节拍
有种律动的美
立体造型
指秩序
有规律性的变化美
“节奏如筋骨,韵律似血肉”是指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有 序的曲调,在节奏的强化之下产生情调,唱之润之,琅琅上口,形成 “韵律的美”。(韵律的表现离不开节奏的帮助)
2)空间与实体对比 立体造型中,空间与实体是正负形互补的 关系。空间中若没有实体的坐标,也就不 可能意识到它。实体表现为厚重、封闭。 空间表现为通透、飘渺。表现的形式有虚 实、隐现、凹凸、前后等等。空间与实体 的对比调和同样也以有主次变化为宜。
2立体构成形式法则
立体构成是使立体形象有组织和有秩序地进行排列、组合、 分解,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设计原则和形式。
审美心理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 是一种对审美对象的创造或再创造的 活动。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整体之美大于局部之美, 首先思考的是宏观形式和结构,陷入细节 就很难把握整体。时时把握整体的设计观 念,防止局部喧宾夺主,这和素描的学习 的原理相通。整体构思原则是立体造型的 成功关键。
立体构成中节奏表现为基本形 按设计好的骨骼进行起伏、交错、 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的性 的变化,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感受。它 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 位置、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 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一、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一门基础造型课,它是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是将点、线、面、体等基本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富有美感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1. 形态要素- 点-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具有吸引视觉注意力的作用。
点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小物体,如一颗珠子、一个小立方体等,也可以是相对概念上的点,比如在一个大的立体造型中,某个局部的小凸起或小凹陷部分可以视为点。
点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不同,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当多个点存在时,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如等距排列、疏密排列等,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 线- 线在立体构成中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的元素。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给人简洁、明快、稳定的感觉,如垂直的直线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水平的直线有平静、稳定的感觉,倾斜的直线则带有动感和不稳定感。
曲线则富有变化和韵律,如螺旋线具有强烈的空间延伸感,自由曲线则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线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构建出各种立体形态,如线的交织可以形成面,线的聚集可以形成体。
- 面- 面是由线的移动所形成的,具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平面给人平整、稳定的感觉,不同形状的平面具有不同的视觉特性,例如正方形的面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三角形的面具有稳定性和指向性,圆形的面则给人柔和、圆润的感觉。
曲面则具有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如球体的表面是曲面,它具有全方位的动态感。
面在立体空间中的折叠、弯曲、组合等操作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立体造型。
- 体- 体是由面的移动或者旋转等方式形成的,是立体构成中最具实体感的要素。
体可以分为规则体和不规则体。
规则体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它们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给人简洁、整齐的美感。
正方体具有稳定、厚重的感觉,球体则是全方位对称的,充满了圆润和饱满感,圆柱体既有垂直的稳定感又有水平方向的延伸感。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

形式法则的存在是人类对于自然和人为的美感现 象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并经长期验证所得 到的共同结论。一件作品如果具有美的形式,就 能马上吸引人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而产生愉 悦的心理。形式不美,无法使人得到审美的愉悦, 也妨碍内容的表达及人们对内容的接受。因此, 立体构成应将各种形式要素(点、线、面、体、 色彩、肌理和空间等)的组合,遵循美学原则, 以便最大可能的增强美感效能。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渐次发展变 化。如形态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厚 薄渐变等,渐变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自然扩张和收 缩的感觉(图3-3-2、图3-3-3、图3-3-4)。 交错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做有条理的 交错、相向旋转等变化,这种韵律动感较强,易 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图3-3-5)。 起伏韵律——造型要素做高低、大小、虚实的起 伏变化,即为起伏韵律,这种韵律较活泼且富有 动感(图3-3-6)。 特异韵律——造型要素在有规律的变化中求突破, 力求产生新奇感(图3—3-7)。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 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 充满着节奏感。如心脏的跳动、大海的波涛、动 物的奔跑、一下接一下的抡锤劳作、红绿灯有节 奏的变换等等。立体构成造型的节奏,是指造型 要素以统一形态的反复、渐变和反复交替来形成 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如一捆竹筷洒落在地 上,会使人觉得竹筷很多,而且很乱;若把竹筷 等距离有规律的排列在地上,或呈扇形,或呈列 状,让人觉得整齐而单纯。
第一节 对称与平衡
对称形式是一种力的平衡关系,在视觉上比较完美统一,在立体构成 中要灵活运用。对称能给人以庄重、严肃、条理、大方、静穆、完美 的感觉。但过于追求对称,会产生呆板、单调、沉闷的感觉,要在对 称的大环境中寻找一些有突破因素的形式,寻求一种小的合理的变化, 在视觉上感到量的相等。换言之,就是在保持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局 部有一些小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并没有打破对称的大格局。 均衡是相对的平衡,是以支点为重心,保持形态各异却量感相同,达 到力学的平衡形式。在立体构成中,达到量感的平衡,不仅仅是指物 质形态在物理上的力量的平衡,它还包括来自于色彩、肌理以及心理 空间等构成要素对心理量感平衡的影响,往往心理量感的平衡才是平 衡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说,大的形比小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彩 度高的形比彩度低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明度低的形比明度高的 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这些都是处理均衡关系时应注意的地方。 对称是一种秩序、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 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图3-1-3、图3-1-4)。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立体构成课程英文名称: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总学时:36 (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总学分:3二、课程地位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既是独立的基础造型课,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国际上称为“构成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专业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
除了理论教学外,授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课程策划、课堂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课程目的及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次元的空间中,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立体空间形态,发掘色彩、肌理、质感的潜在作用,并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炼、再造出具有生命动力、自由韵律和形式美感的丰富形态,掌握各种空间及形态的正确关系。
学习研究有机形体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艺术中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②研究三维实体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学习运用立体空间思维在三维空间里组织形态的方法,掌握造型规律,开拓设计思维,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
③培养合理协调眼(观察)、脑(理解)、手(表现)的能力。
④启发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以及由材料引起的重新构思,了解各种材料、技法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与表现,并用抽象的造型语言,表达一定心理感觉的抽象概念,要求作品在使用材料上与表现主题相吻合。
《立体构成》课程教案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立体构成课程概述课程内容课程定义课程涵盖从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材料与工艺到立体形态的创新设计等内容。
课程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01能力目标02情感目标03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课程时间02立体构成基本原理Chapter体体是由面围合而成的三维形态,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立体构成中,体是最终的表现形式,可以表达空间、质感和光影效果。
点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表示位置、聚集或分散。
在立体构成中,点可以形成线、面或体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通过聚集创建纹理和深度。
线线由点移动形成,具有方向、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线可以界定形状、表达动态或静态的感觉,以及创建复杂的结构和纹理。
面面由线围合而成,具有二维的特性,如长度和宽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可以表达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是构建三维形态的基础。
点、线、面、体基本元素空间感与立体感表现空间感立体感色彩与材质运用色彩运用色彩在立体构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和饱和度等特性来表达情感、强调主题或创造特定的氛围。
例如,运用暖色调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而运用冷色调则可以表达出冷静、理性的感觉。
材质运用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质来增强立体构成的表现力。
例如,金属材质可以表达出坚硬、光滑的感觉,而木质材质则可以表达出自然、质朴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材质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组合方式来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03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Chapter对称与均衡原则对称01均衡02对称与均衡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03节奏与韵律原则节奏韵律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对比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各自的特性。
如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色彩对比等。
要点一要点二调和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或不同要素放在一起进行协调,使之和谐统一。
如色彩的调和、肌理的调和等。
产品创意设计06-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3、有光影 在立体的构成中,除了立体本身的形体外,还应考虑到它们在一定 光源环境中产生的阴影效果,阴影利用得好,能使整个立体造型的 明暗关系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加强烈 4、 “四次元”性( “四维”性) “四次元”性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因 为立体的造型,特别是大体积的造型(纪念碑、建筑等),在一个 固定的视点上是看不到全貌的,况且在每个视点上看到的立体景观 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必须移动视点,即你需要边走边看,才能看到 其全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在你眼前展现着不同的景观。如果 是观赏建筑物,你在看完了整个外观后,肯定还将从外面进里面, 看看室内装饰、房间布局等等,有的形体自身为可动的,即能在一 定时间和空间、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变化位置或形态。因此,当一件 立体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时,已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我们称 这种时空关系为立体的“四次元”性。
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
2、立体构成训练中的常用材料 在立体构成训练中,制作者可根据现有的物质条件和加工 条件 ,选择最能表现构成内容的理想材料。常用的材料有: 粒材--小塑料球、皮球、玻璃球、小木块、卵石、敲打或切 碎而成的各类粒材。 线材--铁线、塑料皮导线、塑料管、吸管、木条、竹子、麻 绳、棉线绳、鱼网线、琴弦、金属链、车条、电镀金属管等。 板材--木块、石膏块、苯板、发泡水泥砖、粘土、石块、砖 块、树根结、毛线球、皮球、鹅卵石以及用板材做的中空块体 等。 除以上介绍的材料范围外,每位制作者随时随处都可能发 现更适合自己创意作品的新材料。
产品创意设计
第六讲
立体构成
概论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立体的构成要素
立体构成
第一节
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特异
特异:基本形态做有规律的变化中有一点或几点变化, 给人视觉效果醒目突出。
6.抑扬
抑扬: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 分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给人以非 常轻妙的形态感。
节
奏 与
END
韵律
出明暗调子 。
方向的渐变
将基本形做 方向、角度 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生 起伏变化, 增强了画面 的立体感和
空间感。
颜色的渐变
从一种色彩 逐渐过渡到 另一种色彩 的手法,可 以增强画面 的欣赏乐趣。
。
3.交错
基本形态按照一定规律有条理错位、旋转等,产生活泼 效果。
4.起伏
起伏:基本形态做缓急的大小、长短、高低起伏变化, 具有波澜起伏的韵律感。
节 奏 与
韵律
节奏的概念与形成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山 峻 岭
自然界中的节奏感
高 楼 耸 立
立体构成的节奏
立体构成的节奏感
线 状 材 质 螺 旋 错 落
韵律的概念与形式
1.重复
重复韵律是指基本形按照一定规律重复或间隔发展变化 形成的韵律感。重复韵律给人的感觉又连贯性和加强效 果。
2.渐变
渐变是指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 逐步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 渐变是体检韵律感的重要手法,讲解几种主要的渐变形 式。
大小的渐变
依据近大远 小的透视原 理,将基本 形作大小序 列的变化, 给人以空间
感和运动感。
间隔的渐变
间隔的渐变。 按一定比例 渐次变化, 产生不同的 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