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100例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菌斑指数
2.92±0.11 3.12±0.55
2.365 0.020
牙周袋深度
2.36±0.32 3.45±0.48
12.533 0.000
龈沟出血指数
2.16±0.40 2.50±0.69
2.827 0.005
3. 论
牙周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口腔环境清洁不充分,导致牙龈、牙周 疼痛,影响到牙齿的咀嚼功能。多数牙周炎患者是由于口腔厌氧细菌感染,加之口腔环境 特殊,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容易诱发口腔菌群失衡,损害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机 体免疫力,如何有效提升牙周炎治疗效果,需要保证患者治疗长效性。采用甲硝唑缓释药 膜治疗牙周炎,有助于清洁口腔环境,药物浓度高,维持时间长,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减 少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以往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主要是通过口服,尽管可以 改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机体耐药性,会影响到甲硝唑缓释药膜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会 加重患者胃肠道负担,胃肠功能紊乱。所以,临床上治疗牙周炎,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甲 硝唑缓释药膜,对症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甲硝唑缓释药膜置于牙周袋中,药物覆盖范围 更广,从源头根治牙周炎,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可以抑制厌氧细 菌 DNA 合成,配合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性和长效性,避免病情进一 步恶化。牙周炎主要是由八种厌氧菌和两种兼性厌氧菌组成,这些厌氧菌可以通过自身 的分泌物来侵袭牙齿组织,而且这类厌氧菌的繁殖速度也是非常的迅速,从而导致牙齿、 牙周、牙龈病变,即出现牙周炎。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菌斑、 牙石、创伤性咬合、食物嵌塞等引起的使牙周被感染成慢性感染性疾病。他也是使老年人 牙齿松动或者缺少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早期症状比较轻微,患者只会有一些牙龈出血并 且伴有口臭的症状,到了后面厌氧菌的繁殖增多,使炎症扩散,牙周膜被破坏,牙龈牙根互 相分离,进而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的溃疡和肉芽组织分泌脓性物质,即为牙周溢脓,并伴 有口臭,牙周组织被破坏之后,牙齿就会出现松动和移位等现象。牙周炎发展到了晚期各 种病症均会加重,并且患者伴有体温升高,颌下淋巴结肿大,有疼痛感增加等症状。牙周 炎主要成因是由细菌导致的其疾病具有感染性特点,主要临床特征是侵犯牙周组织以及 牙龈为主要特点。牙周炎患者其主要发病病因是龈下菌斑导致的,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牙 龈卟啉单胞菌。而甲硝唑作为一种专用抗厌氧菌的药物,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 牙龈细菌中能够抑制杀死细菌。甲硝唑传统治疗方式是口服,可以在一定时间下改善病 灶情况,但由于其耐药性采用全身抗菌药物治疗会对患者肠胃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 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局部给药,能够进行解决这样的问题。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选择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牙周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治疗差异”分为两组,每组3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牙周炎病症,选择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疗效显著,可利于患者牙周状态恢复,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牙周炎;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状态牙周炎是口腔疾病常见类型之一,具体发病与病菌感染有关,较常见的细菌包括链球菌、牙龈卟啉菌和黑色素菌。

这种疾病会涉及牙骨质、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

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1]。

牙周病还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多时候病情迁延不愈,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目前具体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其中甲硝唑应用价值较高,但是口腔环境较为特殊,会导致药物浓度降低,因此影响治疗效果,甲硝唑缓释膜能保证特定的作用部位,维持较长的药物浓度,因此强化治疗效果,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本文分析了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能够为此疾病患者提供更为高效的疗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本院接诊的选择76例牙周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8-69岁,平均(53.23±4.05)岁。

病程7~32天,平均(19.03±3.55)天;实验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7-68岁,平均(53.65±4.33)岁。

病程8~31天,平均(19.65±3.42)天。

两组的上述数据是平衡和可比的。

纳入标准:(1)符合牙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牙周袋探通深度大于4mm;(3) X线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低于牙根长度的2/3;(4)松动程度低于II级的患者;排除标准:(1)3个月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抗生素药物患者;(2)合并牙颈部龋坏患者;(3)既往精神疾病或伴有交流障碍患者。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50名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50例患者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PLI)、探针出血(BOP)、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LI、BOP、SBI 及PD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可有效的对牙周炎的进行临床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应用价值牙周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牙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微生物对患者的牙周组织感染而造成,具体临床表现主要为牙齿移位、缺失、伸长或松动等,通常会导致继发性的创伤[1],进而加重牙周炎的临床症状。

牙周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牙列缺损,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进行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甲硝唑缓释药膜在牙周炎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100名,年龄27~47岁,平均年龄34.6±6.1岁,这100名患者中,其中50名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50例患者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表2。

1.2 方法1.2.1临床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牙周进行冲洗并隔湿,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即与患者牙周袋内插入缓释药膜,每颗患牙放置1~3片;对照组患者使用碘甘油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20g/L,7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复诊。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

并通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判。

结果: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7.72%和95.45%,均高于参照组的88.63%和84.09%。

并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远低于参考组的20.45%。

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

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更高,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牙周炎患者;甲硝唑缓释药膜;临床效果引言:牙周炎是各个年龄阶段比较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

其发病原因较多,不注意牙齿卫生,日常清洁牙齿不到位都会引发牙周炎问题。

牙周炎其发病特征相对明显,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牙齿疼痛,甚至还会引发袋壁炎症。

牙周炎对人体危害较大,如果没有对牙周炎进行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患者牙龈疼痛,还会诱发口臭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现阶段治疗牙周炎主要是以碘甘油治疗法为主,虽然碘甘油治疗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效,但是碘甘油的治疗周期较长,见效相对较慢,还会诱发牙龈出血问题。

部分中老群体也会患有牙周炎,这部分群体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退化,对治疗方式和治疗的安全程度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为了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成效,本院以甲硝唑缓释药膜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牙周炎的治疗方式。

现做出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划分为研究组、参考组。

其中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龄范围在2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3±6.28)岁,其中参考组44例患者,采用碘甘油治疗法进行治疗,其中男女患者均为22例,年龄范围为24-80岁,平均年龄为(51.49±5.65)岁。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汇报人:2023-12-19•引言•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原理•临床试验设计目录•临床试验结果•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优势与局限性•结论与展望01引言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对治疗牙周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背景目的和背景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定义病因症状牙周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牙石、牙菌斑、口腔卫生不良等。

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

030201牙周病概述02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原理甲硝唑对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牙龈卟啉单细胞菌、中间普氏杆菌等口腔厌氧菌。

甲硝唑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口腔局部组织的免疫力,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厌氧菌作用通过抑制口腔厌氧菌的繁殖,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控制牙周病的进展。

控制炎症甲硝唑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病的治疗原理需要注意的是,甲硝唑在治疗牙周病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在使用甲硝唑治疗牙周病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局部用药:将甲硝唑制成含漱液、牙膏等局部用药形式,直接作用于牙周病患处,提高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全身用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甲硝唑,使药物在全身范围内发挥作用,对于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可采用全身用药方式。

甲硝唑在治疗牙周病中的应用03临床试验设计诊断标准选择符合牙周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包括慢性牙周炎、急性牙周脓肿等。

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等。

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其他口腔疾病、近3个月内接受过牙周治疗等。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抗原虫的作用。
02
甲硝唑对大多数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包括脆
弱拟杆菌、梭杆菌、真细菌等。
03 甲硝唑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无效。
甲硝唑的作用机制
甲硝唑通过干扰DNA的合成而起到杀 菌作用。
甲硝唑对阿米巴原虫和滴虫有较强的 杀灭作用,通过抑制其DNA合成或干 扰其DNA断裂和重新连接的过程而起 到杀灭作用。
06
结论
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总结
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性
甲硝唑在治疗牙周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促进 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安全性
甲硝唑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但发生率较低,且大多数症 状轻微,不影响治疗。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研究样本量和观察指标的局限性
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和误差;同时,观察指标可能不够全面,未 能涵盖所有与牙周病相关的指标。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机制和作用机理,以及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 法的联合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依据。同时,加强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
状。
牙周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 面影响,如影响咀嚼、影响美观
等。
04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择
纳入标准
选择年龄在18-60岁之间,经诊断为 牙周病的患者。排除标准:孕妇、哺 乳期妇女、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对甲 硝唑过敏的患者。
样本量
共选取100例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定时记录 患者情况,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甲硝唑的硝基被厌氧菌的细胞成分还 原,形成细胞毒物质,作用于细菌的 DNA代谢过程,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46 期2018 Vol.5 No.46152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闫晓冬(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51)【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取的牙周炎患者140例根据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两组各70例,分别为治疗组(甲硝唑缓释药膜)和对照组(碘甘油)。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出血指数高于对照组,牙周袋深度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碘甘油【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6.152.01牙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临床治疗牙周炎时,需选择效果显著抗菌药物,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该病反复发作情况。

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是对牙周炎患者采取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取的牙周炎患者140例,患者治疗前半年内未使用抗菌药物等牙周治疗;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无药物过敏症;医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审核通过;排除药物过敏症、中途退出治疗者;根据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41例、29例;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43.57±3.46)岁;对照组70例,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40例、30例;年龄范围:24~66岁,平均(44.52±3.5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清洁牙齿,修整牙根,取0.9%氯化钠溶液漱口,正确刷牙,选择软食,无刺激性食物。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具有 良好的效果 , 并且缩短 了治疗的时间。 高浓度 药物能够有效地清除炎症并进行灭茵 , 进 而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 , 值得在 临床 治疗 中
被 广泛 地 应 用。
【 关键词 】 甲硝唑缓释 药膜
牙周 炎
疗效
的比较看 出,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 的高于参照组 , 两组对 比, 差 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如下表表 1 所示 。
今日 健康

2 0 1 5 年5 月 第 1 4 卷 第5 期
Ma y 2 01 5 Vo 1 . 1 4 No . 5
1 3 6・
J I N RI J I AN KANG
甲硝 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 炎 的临床 疗效
马文东 吴桂 花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广东
牙周炎的 1 0 0例 患者应 用甲硝唑缓释剂进行研究 , 获得 了良好 的治疗效 果 。现作 出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炎 的不 同因素 , 在选择 治疗牙周炎 的药 物时 , 应该选用具 有较强的抗 菌 功能的药物。 因为牙周炎发 生的时候会在牙龈周围以及牙周组 织上产 生 较多的细菌 , 所 以只有通过清除细菌才能有效地 治疗牙周炎 。 抑制并清除产生 于牙周围组织 中的厌 氧致病菌 以及一些 可动的杆 菌、 具核梭杆菌 、 牙龈类杆菌 , 能够有效地控 制牙 菌斑 。此外 , 甲硝唑对 具核梭杆菌 以及一些可疑牙周致病菌都具有 良好 的灭菌效果。 在l I 缶 床治 疗牙 周炎 中, 对 中度 或者重度的患者应 用甲硝唑进行 治疗 , 疗 效较 为明 显。 缓释药膜是一种新的药物 , 其能够缓慢释放药效 。 应用这种技术能将 药物放置在药膜支架组织中 , 保证药物浓度 的提高 , 发挥更充分 的疗效 , 而且药膜 的表面不与 口腔唾液进行接触 ,对 药物的发挥更具 有促进作 用, 从而使患者达到满 意程度[ 5 1 。 在本次的研究 中,参照组 的患者治疗 以后 的总体有效 率为 8 6 . 0 %, 观察组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 9 6 . O %,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 明显 的高于参 照组 。证 明应用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具有 明显 的改善效果 , 并 提 高 了l 临 床治疗的效率 , 同时表 明在治疗牙周炎过程 中清除细菌或感染源 具有重要的作用 , 这也是牙周炎 治疗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 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100例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在我院选取排除患有糖尿病、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及hiv 疾病的牙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用碘甘油治疗,治疗组以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袋深度均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无统计学意。

结论:甲硝唑缓释膜用于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给药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硝唑牙周炎碘甘油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32-02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菌的抑制及杀灭有特异性,以甲硝唑缓释膜局部给药的方法治疗牙周病,即对患病牙周有直接疗效,可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以达到杀菌抑菌的作用,从源头上治疗牙周炎,同时也避免传统全身治疗时出现副作用,值得用于牙周炎临床治疗[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排出患有糖尿病、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及hiv疾病的牙周炎患者50例,其
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共有患牙100颗,患者都有牙龈红肿,牙龈脓性分泌物,轻触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探诊深度4-6mm,有附着组织丧失2-3mm,牙龈袋形成,x线片示牙槽高度减低,都可确诊为牙周炎,根据是否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1.2方法。

在未使用其他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方法下,两组都以生理盐水隔湿,对照组用碘甘油20g/l,用注射针注入患牙牙周袋内,7天后复诊,治疗组每个患牙以甲硝唑缓释药膜1-3片,塞入牙周袋内治疗,7天后复诊,观察治疗后两组牙龈红肿,牙龈脓性分泌物,轻触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症状是否好转及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袋深度是否下降。

1.3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如下。

显效为牙龈无红肿,牙龈无脓性分泌物、牙龈出血,无牙齿松动、牙龈指数、袋深度均下降为治疗前一半,牙龈出血指数为0。

好转为牙龈少许红肿,牙龈脓性少量分泌物,稍用力触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症状稍好转、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为1、袋深度下降1-2mm。

无效为牙龈红肿疼出血、牙齿松动未见缓解,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未见明显下降。

副作用: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眩晕。

头疼、共济运动失调等神经系统反应,荨麻疹、皮肤瘙痒、潮红等过敏现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


数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牙周炎为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致病菌为厌氧菌,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牙周组织慢性感染导致牙齿支持组织受到破坏,牙周袋形成及牙槽骨破坏是其主要特征,最终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失牙,影响口腔功能,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

有关研究表明致病的厌氧菌主要有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致病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约占70%-90%[2]。

所以治疗牙周炎的主要手段是抑制、消除厌氧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以消除炎症。

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其作用机理是硝基被厌氧菌还原生成细胞毒物质,细胞毒物质有抑制敏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作用,从而使细菌死亡。

它对抗厌氧菌特异性,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等牙周疑致病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以甲硝唑缓释膜剂型,局部给药,即对患病牙周有直接疗效,也可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也可避免全身作用时出现副作用,值得用于临床在治疗牙周炎推广。

参考文献
[1]曹采芳.牙周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0
[2]苏葵,胥红,吴纪楠.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袋底微生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41-18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