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黄卫宏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3
【摘要】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侵袭性牙周炎患者500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后来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水平(AL).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PD、BOP、AL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PD、BOP、AL指数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近期症状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总页数】1页(P33)
【作者】黄卫宏
【作者单位】214500,江苏靖江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近期效果评价 [J], 贺娟
2.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J], 刘萍;宋爱萍
3.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黄卫宏;
4.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近期效果 [J], 苏大伟
5.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近期效果 [J], 苏大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可行性分析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临床效果牙周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该疾病会破坏牙龈和牙周组织,并且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侵袭性牙周炎是牙周炎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主要为一些特定微生物如伴放线放线杆菌感染和机体防御能力的缺陷,发病年龄早,进展速度快,临床表现以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壁炎性反应以及牙周袋形成等为主,对患者的正常咀嚼功能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牙齿脱落,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1]。
1、2方法本组的所有患者确诊为侵袭性牙周炎后,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操作如下:初次就诊时,按照常规方法,洁治患者的口腔,10d后,对患者进行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治疗。
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加强自身护理,并且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于治疗1个月、2个月、4个月时观察牙周检查:①探诊深度:用William探针探查除第三磨牙以外每颗牙6个位点的探诊深度;②附着丧失:牙周袋底至釉质牙骨质界的距离;③出血指数。
治疗前后由同一名医生认真记录。
2结果治疗后2~4个月,患者的探诊深度明显变浅,并且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出血指数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患者的探诊深度和出血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附着丧失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3讨论牙周炎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常见疾病,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微生物、行为因素以及全身性因素等,其中牙菌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通常情况下,牙菌斑往往位于牙缝中、牙龈下,在日常的刷牙和漱口中,不能彻底清除牙菌斑,容易残留牙菌斑[2]。
有研究表明,牙菌斑上的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使口腔出现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经过矿化导致牙结石[3]。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病,主要特征是牙龈炎症,伴有深部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症状。
患者常常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本文旨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选择了50例被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30名,女性20名,年龄范围为25岁至50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牙周基础治疗,包括牙齿超声洁治术、根面平整术和龈下洗牙等。
治疗期为3个月。
治疗前,我们记录了患者的口腔指数(PI)、龈出血指数(BOP)和牙周袋深度(PD)。
治疗后,我们再次评估了这些指标,并与治疗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牙周基础治疗显著改善了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治疗后,患者的PI和BOP显著降低,而PD也显著减少。
具体来说,治疗前的PI为2.8,治疗后的PI 为1.4;治疗前的BOP为52%,治疗后的BOP为20%;治疗前的PD为5.6mm,治疗后的PD 为3.2mm。
我们还观察到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
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明显减轻。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明显。
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减轻炎症症状,降低牙周袋深度,并有助于减轻牙齿松动的程度。
我们也注意到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均为年龄在25-4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8:12。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机械洁牙、根面平整等治疗。
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牙龈出血指数(GBI)、龈下牙周袋深度(PD)、牙周袋出血指数(PBI)和
牙周袋渗液指数(PDI)等指标。
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B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PBI和PDI 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者报告牙周治疗
期间出现疼痛不适症状,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的牙
龈出血、龈下牙周袋深度、牙周袋出血和牙周袋渗液等指标;治疗期间并不常见并发症,
且治疗效果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因此,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以维护口腔健康。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目的:探讨分析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44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44例。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牙齿松动、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
结果:治疗前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齿松动、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出血指数侵袭性牙周炎是牙科常见的疾病,多发于青年群体,病因较为复杂,主要致病菌为龈下菌斑,该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该病,会对患者的牙周组织带来严重的破坏,出现牙周结缔组织损害及牙槽骨丧失等[1-2]。
若没能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能力,损害牙齿美观。
牙周基础治疗是通过超声波或牙科器械直接对牙周的致病因素进行清除,从而将侵袭牙周炎的病菌微生物清除,改善口腔环境[3]。
牙周基础治疗是指通过牙科医疗器械或者超声波将牙周各种致病菌直接清除,有效改善口腔环境[4]。
牙周的病变程度指标主体现在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及牙齿松动度[5]。
牙周炎的临床检查通常采取牙周探诊。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现在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44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44例,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男21例,女23例,年龄16~29岁,平均(22.2±5.7)岁;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男20例,女24例,年龄16~30岁,平均(22.6±5.4)岁。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疗效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疗效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具有明显侵袭性以及被破坏牙周组织的病变。
它的发病率较低,但它的疾病进展较快,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牙周炎症状,如牙周袋深度增加,牙齿松动,以及牙龈出血等。
因此,在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时应尽早开始治疗,及早控制病情的进展。
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它包括洁牙术、根面平滑术和药物治疗。
洁牙术是通过手动或机械方法清除牙齿表面和牙周袋内的软垢和硬垢,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控制牙周炎的进展。
根面平滑术是深度刮治清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牙石,从而减少发炎刺激和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药物治疗则可以使用口服抗生素、局部冲洗等控制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本文将对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的临床研究,评估基础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组相比,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组患者的口腔炎症程度显著下降,牙周袋深度也有明显改善。
同时,对于少数严重病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也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的需要。
但是,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其次,对于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结合,如激光治疗、系统性抗生素等来控制感染。
此外,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状况,定期检查和记录治疗效果,以便改进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进展。
针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采用更为严格的治疗标准、更精准的药物治疗、利用新的口腔器械和技术来提高治疗效果等。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牙周基础治疗时可以增加全口抗菌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控制口腔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和推迟病情再次发作。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以激光治疗、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治疗方式也将为治疗牙周炎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是一种以牙周组织快速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控制病情,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本文旨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纳入了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年龄范围为18-50岁,男女比例为1:1。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指导、牙石清除、根面平整术等。
治疗前后,我们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指标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石明显等。
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具体表现为牙龈红肿程度减轻,出血现象明显减少,牙石减少或消失。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表明治疗效果显著。
我们还对患者的口腔相关症状进行了评估。
治疗前,患者普遍出现口腔异味、牙齿敏感等不适症状。
治疗后,患者口腔异味明显减轻,牙齿敏感症状也有所减轻。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异味和牙齿敏感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0.05),表明牙周基础治疗对改善口腔相关症状有明显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等指标显著减少,口腔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刘博;赵溪达;张建全;赵雪;潘亚萍【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8)006【摘要】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4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gP)2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LAgP 和GAg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GAgP 和L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总页数】4页(P611-614)【作者】刘博;赵溪达;张建全;赵雪;潘亚萍【作者单位】天津市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辽宁,沈阳,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4【相关文献】1.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古丽青2.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张承俊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张承俊;4.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柳长义5.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J], 贾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21T14:46:40.0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作者:何柳静[导读]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及30例无牙周炎的健康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照组为30例无牙周炎的健康者,观察组为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观察49例患者治疗前后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情况,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
结果:治疗后PD、BI、PLI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水平及白/球蛋白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CRP、TNF-α及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牙周基础;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
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指标与慢性牙周炎均有明显区别,其会破坏患者牙槽骨和牙周组织,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早年失牙,临床治疗原则基本同慢性牙周炎,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等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治疗措施,经以上基础治疗后可使牙周炎转入静止期,但细菌在静止期后仍可侵入牙周组织,因此在消除炎症基础上还应控制菌斑,本文将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49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男31例,女18例,年龄在27-49岁之间,平均年龄(38.7±
2.6)岁,牙周炎类型中局限型34例,广泛型15例,选择同期30例无牙周炎健康者作为本文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5±2.4)岁,两组此前无牙周病治疗史,未见其他严重疾病,并自愿参加本文实验,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本文观察组49例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入院时多处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控制急性炎症反应,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采用3%过氧化氢冲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在牙周袋内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随后对患者牙周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刮治、平整及洁治,对牙齿松动者可采用舌侧夹板进行固定,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记录治疗情况,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和定期复查[1]。
1.3观察指标观察49例患者治疗前后探诊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及附着水平(AL),观察患者治疗后牙体松动度,牙齿松动情况分为正常、Ⅰ度、Ⅱ度和Ⅲ度四类,Ⅰ度表示患齿前后或左右松动幅度大于1mm,Ⅱ度表示患齿同时存在前后和左右松动,但松动幅度小于1mm,Ⅲ度表示前后或左右松动幅度大于2mm[2]。
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球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4(IL-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PD、BI、PLI及牙齿松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2.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球蛋白、白蛋白水平及白/球蛋白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CRP、TNF-α及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广泛型和局限型治疗后牙齿松动情况均得到好转,牙齿Ⅰ度以上松动者比例显著下降,虽然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及IL-4水平高于健康者,但相比治疗前得到明显降低,由此说明,牙周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新象,李吉民,曾达红.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6):2407-2408.
[2]张利辉,陈小思,吴满花.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分析与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8):113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