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胡丽荣1 张玲2

合集下载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古丽青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36
【摘要】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牙科接受治疗的4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21例为局限型,25例为广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全口牙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PD、CAL以及BI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PD和CAL指标与治疗1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其PD与CAL指标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第一恒磨牙CAL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中期的效果会有所差异.
【总页数】2页(P5125-5126)
【作者】古丽青
【作者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 0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2.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4.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5.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5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齿松动程度以及临床附着丧失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其出血指数、附着丧失牙、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齿松动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将其炎症进行控制。

标签: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效果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和慢性牙周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病具有较为特殊的致病菌,少数患者吞噬细胞出现异常现象以及家族倾向性[1]。

此病常见于健康人群中,同时病情处在发展迅速的状态中,对牙周组织形成严重的伤害。

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则产生牙齿松动、异位以及脱落等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

对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牙周基础治疗。

此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5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3岁,平均(56.7±10.3)岁。

其中6例患者为Ⅲ度深覆合,24例患者为Ⅱ度深覆合,25例患者为Ⅰ度深覆合。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性疾病。

1.2 方法予以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并对急性炎症进行相应的控制。

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以及维生素C进行治疗。

并利用过氧化氢对局部进行相应的冲洗,在牙周袋中采用盐酸米诺环素。

除此之外,还应将治病因子进行消除。

控制患者牙周的急性炎症,利用治疗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对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对患者的实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选择龈上清洁治疗,龈下实行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治療的方法。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侵袭性牙周炎治疗的患者80例,治疗前40例,治疗后40例,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

结果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情况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治疗后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治疗后的患者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理想,不但改善患者牙齿松动情况,而且可以加深牙周探诊深度,为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疗效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asic periodont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40 cases before treatment and 40 cases after treatment.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from the data in Table 1, 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ooth loosening before andafter treatment.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ooth loosening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ata in Table 2 that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are very different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the bleeding index, plaque index and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 of patients aftertreatment are more ideal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asic periodont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is ideal.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tooth loosening of patients, but also deepen the depth of periodontal exploration. It is a feasible treatment method and isworthy of extensive use.[Key words] patients with invasive periodontitis; Basicperiodontal therapy;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侵袭性牙周炎为临床常见口腔病,高于于年轻群体,具有发展快的特点,严重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病,主要特征是牙龈炎症,伴有深部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症状。

患者常常需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本文旨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选择了50例被诊断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30名,女性20名,年龄范围为25岁至50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牙周基础治疗,包括牙齿超声洁治术、根面平整术和龈下洗牙等。

治疗期为3个月。

治疗前,我们记录了患者的口腔指数(PI)、龈出血指数(BOP)和牙周袋深度(PD)。

治疗后,我们再次评估了这些指标,并与治疗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牙周基础治疗显著改善了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治疗后,患者的PI和BOP显著降低,而PD也显著减少。

具体来说,治疗前的PI为2.8,治疗后的PI 为1.4;治疗前的BOP为52%,治疗后的BOP为20%;治疗前的PD为5.6mm,治疗后的PD 为3.2mm。

我们还观察到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

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明显减轻。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明显。

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减轻炎症症状,降低牙周袋深度,并有助于减轻牙齿松动的程度。

我们也注意到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徐晓芳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15(0)5
【摘要】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慢性牙周炎不同,其致病菌较为特殊,部分患者呈吞噬细胞的功能异常及家族倾向性[1]。

该病多见于年轻健康人群,且病情发展迅速,牙周组织损伤较严重[2]。

该病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

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该病的效果显著,临床通过超声波或者机械法清除菌斑牙石以及感染的微生物。

我院选取33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研究.
【总页数】1页(P54)
【作者】徐晓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51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42
【相关文献】
1.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2.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4.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5.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是一种以牙周组织快速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控制病情,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本文旨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纳入了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年龄范围为18-50岁,男女比例为1:1。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牙周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指导、牙石清除、根面平整术等。

治疗前后,我们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指标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石明显等。

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具体表现为牙龈红肿程度减轻,出血现象明显减少,牙石减少或消失。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表明治疗效果显著。

我们还对患者的口腔相关症状进行了评估。

治疗前,患者普遍出现口腔异味、牙齿敏感等不适症状。

治疗后,患者口腔异味明显减轻,牙齿敏感症状也有所减轻。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异味和牙齿敏感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0.05),表明牙周基础治疗对改善口腔相关症状有明显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等指标显著减少,口腔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目的对侵袭性牙周炎亚洲基础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

评价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牙周科9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全面分析。

经过我们的仔细研究发现,当中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计是40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计56例。

这两类患者都需要进行牙周基础的治疗,治疗时间可以订制为1、3、6月个月,可以在治疗前后俩个时间段对全口牙探诊深度进行检测,以及牙齿松动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

结果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在治疗后的这三个段时间中的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均有明显改善(P<0.05)。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过三段时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知牙周基础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疗效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不同,它是属于有家族聚集性的空腔科病症,而且侵蚀性牙周炎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局限型牙周炎,第二种就是广泛型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大部分都是病发在青少年当中,在成人当中也经常见到,可是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齿良下菌斑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侵袭性牙周炎一般像要成功得到有效治疗,必须要对其早期治疗进行把握,如果能得到早期的治疗,我们可以快速地清楚微生物,并且对牙周组织周围健康成长的环境进行一个快速的健康保养,这是牙周基础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想要去除牙周袋内的菌斑,可以采用机械以及超声波。

与侵袭性牙周炎相比,局限型牙周炎更具有破坏性,破坏更广泛、更严重,再加上受到宿主的免疫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其治疗效果不尽相同,而宿主是影响ASP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77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1、2、4个月牙齿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及牙齿松动度。

结果患者治疗后的PD、BI、CAL、PL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同时患者通过治疗,治疗后牙齿松动情况明显改善,牙齿松动数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对比(P<0.05)。

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侵袭性牙周炎属于亚型牙周炎,多发人群为年轻健康人员,起病快,会严重破坏牙周组织,表现为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牙壁炎性反应。

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导致牙齿脱落,严重威胁了人群口腔健康。

本文以77例牙周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取牙周基础治疗,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77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诊断,与侵袭性牙周炎诊断标准相符[1]。

男48例,女29例;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4.5±2.2)岁;46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1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治疗前6个月未进行牙周治疗;无慢性疾病;治疗前1个月未服用抗生素;不吸烟。

排除标准: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精神病患者;严重感染性疾病及脏器疾病患者。

1.3方法77例患者均采取牙周基础治疗。

初次诊断时,对患者全口牙根尖片进行拍摄;患者除了不检查第三磨牙,对所有天然牙的PD、BI、CAL、PLI 及牙齿松动度进行检查。

患者治疗时,首先要控制炎症,采用甲硝唑、维生素C和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选用3%过氧化氢冲洗局部牙齿,在牙周袋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涂抹。

其次在控制患者牙周炎症后,检查患者牙周实际情况,并采取牙龈上洁治,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胡丽荣1 张玲
2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
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9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
41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抗生素治疗以及松动牙齿固定术、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以及菌斑控制等一系列牙周基础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
疗前后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以
及牙齿松动改善等情况。

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BI、
菌斑指数、CAL、PD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松动I
度(21.8%)、松动II度(4.9%)、III度(5.6%)等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35.4%、23.8%、15.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松动牙齿的固定
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17-0014-01
侵袭性牙周炎(AgP)是牙周炎的一种亚型表现,主要是由于牙周组织以及
牙龈受到致病菌破坏引发的口腔炎症反应,青壮年群体是最为常见的发病群体,
根据病变的累及范围可以划分为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以及局限型侵袭性
牙周炎(LAgP)两种类型[1]。

该病往往病情进展较快,对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较高,危害性及影响较大,极易破坏牙周系统,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
影响牙齿美观,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牙齿咀嚼功能[2]。

本文对我院
收治的190例(412颗患牙)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9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共41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参照美国牙周病学协会颁布的
《国际分类标准》中关于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3],同时对于以下情况患者予
以排除:①近期3个月内采取牙周治疗、不正规正畸治疗或者服用过抗生素治疗者。

②身体存在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

③口内余牙<20颗。

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90例(412颗患牙)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47岁,平均
(25.2±3.6)岁;GAgP患者198例,LAgP患者214例;患牙牙齿松动情况:牙齿
无松动105颗,松动I度146颗,II度98颗,III度63颗。

1.2 方法
1.2.1牙周基础治疗。

首先应系统检查患者口腔中所有天然牙,对于患牙部位
进行专项检查,采用FP32型 Florida探针(由美国Florida Probe公司生产)详细
检查患者舌正中、颊正中、近中颊以及远中颊等四个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以及牙齿松动程度等指标情况。

全面了解患者牙周状况后,进行龈上洁治术,分次、分象限的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等综合
治疗。

1.2.2局部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牙周炎症程度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周袋,并在牙周袋内均匀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1.2.3松动牙齿固定术。

若患者患牙有所松动,则应用舌侧强力纤维固定法进
行加固治疗,嘱咐患者每月定期回医院复查,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应跟踪记录患
者每次的检查细节以及牙齿固定的效果。

1.2.4全身抗生素治疗。

由于大多数侵袭性牙周炎均伴有全身因素,仅仅利用
龈下刮治术并不能完全消除牙龈内入侵的伴放线放线杆菌,在对患者进行牙周基
础治疗后应积极采取全身抗生素治疗。

可以给予500mg阿莫西林以及200mg甲
硝唑口服,3次/d,连续治疗7d。

1.2.5健康知识宣教。

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以及
牙周健康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专业知识的认识,让患者都能够明确认识到
口腔清洁以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办专项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宣
传册等方式,让患者多了解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机制、发病原理、治疗流程、预后、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方法等,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强预防以及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内容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6个月后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牙齿松动改善等情况。

牙齿松动程
度可分为无松动,松动I度、II度、III度,I度:牙齿松动<1mm,仅仅表现在颊
舌方向。

II度:牙齿在颊舌方向松动程度介于1-2mm或者在颊舌方向以及近远中
方向两个方向上都有所松动。

III度:牙齿在颊舌方向松动程度>2mm,或者在颊
舌方向、近远中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上都有所松动。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数据用(x-±S)表示,
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组织改善情况。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所
有患者BI、菌斑指数、CAL、PD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组织改善情况(x-±S)
组别 BI 菌斑指数 CAL(mm) PD(mm)
治疗前 2.79±0.64 2.01±0.59 3.34±1.61 3.49±1.65
治疗后 0.69±0.45 0.45±0.22 1.69±1.01 2.01±0.98
t 15.218 9.642 12.211 8.569
P 0.0329 0.0059 0.0158 0.0229
2.2患者治疗前后牙齿松动治疗效果。

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松动I度
(21.8%)、松动II度(4.9%)、III度(5.6%)等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35.4%、23.8%、15.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龈下的微生态环境较为特殊,在牙龈下菌斑中存在大量极易诱发感染,且
毒性较强的牙周致病菌,一旦当这些致病菌集聚到一定限度,超出机体可抵抗程
度范围外时,便会引发牙龈炎症或者加重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出现牙周袋、牙
齿松动等一系列牙周炎症状[3],近年来口腔健康及卫生问题成为21世纪重点关
注的话题之一。

侵袭性牙周炎与慢性牙周炎有很大区别,发病病因较复杂,由多
种发病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伴放线放线菌嗜血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同时患
者存在家族集聚性以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缺陷。

由于侵袭性牙周炎并无明显的典型
症状,病发过程中不易被察觉,且病情进展较快,很多患者发现到医院就诊时,
病情已经演变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因此早期诊断、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
施是临床治疗该病成功的关键。

患者的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水平(CAL)、菌斑指数以及牙齿松动程度是反映牙周组织健
康状况以及牙周炎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4]。

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所有牙周疾
病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甚至彻底消除致病因素,联合手用器械
以及超声波沽牙机进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可以有效清除变牙骨质、牙石以
及龈下菌斑,使根面保持光滑,避免菌斑附着,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且牙
齿松动固定效果显著[5]。

本组研究表明,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松动固定术、全身抗生
素治疗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改善显著,牙齿
固定效果显著,牙齿无松动比例提高了42.2个百分点,牙齿松动II度、III度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与刘萍、刘博等报道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牙周基础治疗是侵
袭性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改
善患者的牙周环境,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但本
次研究的治疗效果仅仅是6个月的近期疗效,远期治疗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刘博,赵溪达,张建全,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11(6):23-26.
[2] 关焕英.正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
医药杂志,2011,40(8) : 820-821.
[3] 束为.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
报,2011,14(2):456-458.
[4] 刘博.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
志,2012,28(6):611-614.
[5]干辉勇.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17):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