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温度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负数温度

生活中的负数温度

极地地区的冰雪覆盖 和反射阳光导致地面 辐射冷却,进一步降 低温度。
高山地区低温现象
高山地区海拔高,气温随海拔升 高而降低,因此高山地区常年低
温。
高山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天气 变化无常,降雪量大,进一步加
剧了低现象。
一些高山地区还会出现冰川和永 久冻土等自然现象,表明低温的
极端程度。
冬季寒潮天气影响
生理和行为适应
动物会通过增加脂肪储备、长出更 厚的皮毛或羽毛等方式来适应低温 环境,同时行为上也会减少活动以 降低能量消耗。
生态环境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变化
能量流动减缓
在低温环境下,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导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减缓,影 响到各级消费者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平衡打破
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变化,生态平衡 可能受到破坏,一些物种的数量可能会减少 甚至灭绝,而另一些物种则可能趁机扩张。
息,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趋势。
做好出行计划
02
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避免在严寒天气中
长时间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室内或温暖的环境中活动。
准备应急物资
03
在家中或车内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毛毯、暖宝宝、手电筒等,
以备不时之需。
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减轻损失
采取保暖措施
对于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可以采取覆盖保温膜、搭建简 易温室等措施,提高温度,保护作物和畜禽不受低温冻害。
行为适应
人们会采取各种行为来应对寒冷,如增添衣 物、寻找避风处、减少户外活动等。
心理适应
寒冷环境还可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使人更 加倾向于寻求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不同年龄段人群耐寒能力差异
01
02
03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节《温度》。

教材简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

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温度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温度计、天气预报等等,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也能够自主学习,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虽然学生已经熟悉天气预报,但还不能认识天气预报中的零下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上温度的表示。

在能知上,学生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零下、零上温度,这是这节课我们学习温度的有利条件。

学生想知道温度所表示的意义相反的量的含义,以及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应让学生从天气预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体会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来表示零上、零下温度。

教学目标: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学习方法:课前发预习单自主学习、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展台,简易温度计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研究课前,每位学生独立学习并完成“温度”的《预习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表
学科:数学第七单元单元主题:生活中的负数备课者:执教者:
温度、零摄氏度与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和顺序关系
填空:1.零下6摄氏度记作()
2.零上18摄氏度记作()
3.-7℃读作()
B2.能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C.会比较温度的大小
选择:(1)-18℃( )-6℃;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2)+5℃()+2℃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3)-5℃( )5℃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二)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A1能在生活情景中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填空:从0米处向东走,记作-2米,从向西走5米记作(+5)米
A2认识正数、负数和整数
判断:0比负数大,所以它是正数(×)
A3根据数轴正确判断正负数
B.认识正负数
B1正负数的读写
填空:+8读作(正八),-4读作(负四),正二写作(+2),负五写作(-5)
B2选择正负数填写
填空:在4、-2、-3、3这四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2)B3集合式填数
填空:在21、2.2、+5、-89、+67、-100、-3.5、0中正数有:(21)、(2.2)、(+5)、(+67)
负数有:(﹣89)、(﹣100)、(﹣3.5)

5

4
2 3 6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温度》教案教学设计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1.温度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生活中存在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表示它们,自然就引入了负数。

鉴于学生对负数并不陌生,遵循“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创设有利于认识负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巧借经验,生成新知。

数学学习活动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在新知探究中,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在教材提供的素材的基础上,恰当地增加一些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对负数获得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一些城市的天气预报记录单温度计模型纸热水冷水温度计教学过程⊙交流信息,提供资源1.谈话激趣。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调查的方法与调查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调查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相关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据,每个数据后面都有一个“℃”,读作摄氏度,是计量温度的单位。

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你认为分成几类?2.导入新课。

关于温度,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在培养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意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每天都接触的气温的背景下进行负数的学习。

北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7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1 温度

北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7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1  温度

40 ℃ ( √ )
4.(易错题)我是小法官。(对的画 “√”, 错的画“✕”) (1)零下8摄氏度写作:8 ℃。 ( ✕ ) (2)-1 ℃比-2 ℃低1 ℃。 ( ✕ )
(3)0 ℃表示没有温度。 ( ✕ )
(4)2 ℃比10 ℃的温度低。( √ )
5.(难点题)某市早晨的气温是5 ℃,中午测 量时,温度上升3 ℃,晚上测量时,比中午 下降了4 ℃,试借助下图分析一下晚上的 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在图中标出早晨、 中午、晚上的气温。
四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北师]
第7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1 温度
读出下面各数。
4500 3609876 98760 6300057 4500读作:四千五百 3609876读作:三百六十万九千八百七十六 98760读作:九万八千七百六十 6300057读作:六百三十万零五十七
这是什么电视节目 的画面?
这年长春夏冬两季最高气温与 最低气温的温度差是62 ℃
1.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20 ℃比-5℃温度低。
教材第85页第2题。
2.下图是某一天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看图回答问题。
(1)上海与天津,哪个城市气温高?
5℃> -2 ℃
上海的气温高 (2)上海与青岛,哪个城市气温高?
5℃ > 0 ℃ 上海的气温高
(3)长春与天津,哪个城市气温高?
(2)把这五个城市的气温按照从低到高的 顺序排列起来。 -23 ℃<-18 ℃<-8 ℃<3 ℃<9 ℃
3.(基础题)比一比,在温度高的( )里面
画“√”。
(1) 0 ℃ ( √ ) (2) -5 ℃ ( √ )
-7 ℃ ( )
-11 ℃ ( )

《温度》生活中的负数PPT课件

《温度》生活中的负数PPT课件

表,再回答问题。
日期
1月 1月 1月 1月 1月 1月 1月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最高气温/℃ -10 -12 -11 -13 -8 -7 -9
最低气温/℃ -19 -21 -23 -21 -21 -22 -22
(1)表中的最低温度在1月( 3 )日,是( -23 )℃,最高温度在1
北京的最高气温是5 ℃,最低气温是零下2 ℃。
第七单元
第1课
第4页
(2)尝试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
第七单元
第1课
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引导学生从用实物表示到用文字表示,再到用正负数表示。
最高:+5 ℃ 最低:-2 ℃
②说一说自己的表示方法。
在温度计上表示,用图示表示,用正负数表示。
月( 6 )日,是( -7 )℃,这两个温度相差( 16)℃。
第 11 页
课堂巩固
第七单元
第1课
(2)把表中不同日期的最高气温从低到高排列。 ( -13 )℃<( -12)℃<(-11)℃<( -10)℃<( -9 )℃<( -8 )℃<( -7 )℃
第 12 页
ppt模板: . /moban/
第9页
课堂巩固
第七单元
第1课
填一填,画一画。
1.二月份某地区最高气温是零上8 ℃,记作( +8 ℃ ),最低气温 是零下5 ℃,记作( -5 ℃ )。
2.冰箱上层温度是零上6 ℃,下层是零下6 ℃,( 下层 )温度 更低。
第 10 页
课堂巩固
第七单元
第1课
3.下面是哈尔滨2022年1月1日~1月7日的气温统计,先观察下

温度教学设计

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中的第一课。

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

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思维能力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1.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2 .正确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3 .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活动的过程中,从中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如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为“数学的志趣”。

2 .联系生活,体验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

二、教学流程第一环节,交流信息素材,提供资源新课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谁愿给大家说一说你调查的方法与调查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调查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相关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解析)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3、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20。

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易错典例1】某地某一天的最低气温是﹣7℃,最高气温是10℃,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思路引导】这是一道有关温度的正负数的运算题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二者之差,即求这一天的温差,列式为10﹣(﹣7),计算即可.解:10﹣(﹣7)=10+7=17(℃)答:这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17℃.故答案为:17.【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之差的题目,列式容易出错.【易错典例2】﹣12℃读作,30℃读作,+100读作,﹣105读作.【思路引导】正负数的读法:先读正负号,再读数即可,据此即可解答;根据正温度的读法,“+”读作“零上”,“﹣”读作“零下”,“℃”读作“摄氏度”,即可得解答.解:12℃读作:零下十二摄氏度,30℃读作:三十摄氏度,+100读作:正一百,﹣105读作:负一百零五.故答案为:三十摄氏度,零下十二摄氏度,正一百,负一百零五.【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读法.【易错典例3】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六(2)班的平均成绩是92分,把高于平均成绩的分数记作正数,低于平均成绩的分数记作负数.(1)张兰得了96分,应记作多少分?(2)刘洋被记作了﹣5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3)李明得了92分,应记作多少分?【思路引导】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选92分为标准记为0,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完整解答】解:(1)96﹣92=4(分)答:张兰得了96分,应记作+4分.(2)92﹣5=87(分)答:刘洋被记作了﹣5分,他实际得分是87分.(3)92﹣92=0(分)答:李明得了92分,应记作0分.【考察注意点】此题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规定超出标准的为正,低于标准的为负,由此用正负数解答问题.【易错典例4】学校食堂买来10袋大米,每袋大米以100千克为标准,超过100千克的部分记作正数,不足100千克的部分记作负数.10袋大米的质量分别是105千克,98千克,108千克,92千克,100千克,110千克,92千克,95克,101千克,102千克.把每袋大米与标准质量的差数填入下表中袋数12345678910差数/千克算一算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思路引导】(1)超过100千克的部分记作正数,不足100千克的部分记作负数.据此填表格.(2)再把这10袋大米全部加起来算出总质量即可.【完整解答】解:填表如下:袋数12345678910差数/千克+5﹣2+8﹣80+10﹣8﹣5+1+2105+98+108+92+100+110+92+95+101+102=1003(千克)答: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003千克.【考察注意点】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正负数的意义以及应用.:考点1: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1.(鼓楼区期中)某一天凌晨的温度是﹣6℃,中午的气温是2℃,从凌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A.4℃B.8℃C.10℃D.12℃【思路引导】根据温差=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据此解答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1.温度
备课解决方案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84~85页的内容。

2.本课时学习的是直观认识正负数。

教材以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萨5个城市某日温度的气象信息为背景,提出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探索如何表示北京某天的最高气温(零上温度)和最低气温(零下温度),体验数的扩充的必要性,并引入带有符号(“+”和“-”)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

第二个问题中,温度计是数轴的直观模型,通过在这个模型上标记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与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

第三个问题则要求把零下温度用带“-”的数来表示,并能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3.本节课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温度,为下一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

同时负数的学习也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是学生今后学习有理数的重要基础。

备已学知识
1.像0,1,2,3,4,…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

2.自然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两个自然数相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2)两个自然数相比较,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则依次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2.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

备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难点: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认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问题导入请你想办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画面显示的是某一天我国五座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五座城市的气温有的在0℃以上,有的在0℃以下,有的正好是0℃。

根据生活经验,零上温度的天气要比零下温度的天气暖和。

漠河在我国最北部,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在0℃以下,所以天气最冷。

2.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
北京:零下2℃~5℃,说明北京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零下2℃。

3.表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方法一温度计表示法。

温度计上以0℃为分界线,每个小格代表1℃。

当温度升高时,
水银柱会上升;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柱会下降。

当北京的最高
气温是5℃时,水银柱会上升到0℃以上5个格;当北京的最低
气温是零下2℃时,水银柱会下降到0℃以下2个格。

用箭头指示温度的高低。

“”代表气
温升高,“”代表气温下降。

“热
5℃”表示
方法二图示表示法。

方法三数学符号表示法。

以0℃为标准,气温最高达到零上5℃;“冷
2℃”表示以0℃为标准,气温最低达到零下2℃。

4.明确温度的写法
以0℃为分界线,写0℃以上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
“+”,写0℃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上“-”。

如零上5℃
写作+5℃或5℃;零下2℃写作-2℃。

5.明确温度的读法 +5℃读作:零上五摄氏度;-2℃读作:零下二摄氏度。

6.解决问题
北京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2℃。

归纳总结
在表示温度时,可以在数字前面加上“+”或“-”,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区分开。

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既清晰、又简洁。

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
2℃表示零下2℃。

拓展提高
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我们通常所说的温度,指的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知识点二根据温度的实际意义比较温度的高低
问题导入根据知识点一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并比一比。

(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明确标注方法(以北京为例)
2.标出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北京漠河西安台北拉萨3.观察标注后的温度,找出规律
(1)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2)零上温度都在0℃的上面,零下温度都在0℃的下面。

(3)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越往下表示温度越低。

所以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比较具体温度的高低
(1)零上温度的比较:北京、西安、台北、拉萨的最高气温都在0℃以上。

如图:
(2)零下温度的比较:北京、漠河、拉萨的最低气温都在0℃以下。

如图:
(3)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与0℃的比较。

零上温度>0℃,例如:24℃>0℃,12℃>0℃。

0℃>零下温度,例如:0℃>-17℃,0℃>-4℃。

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例如:5℃>-2℃,12℃>-4℃。

归纳总结
在温度计上,以0℃为分界线,0℃以上标记的是零上温度,0℃以下标记的是零下温度。

零上温度>0℃>零下温度。

零上温度中数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下温度中数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备易错易混
误区一判断:0℃表示什么也没有。

(√)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混淆了0和0℃所表示的意义,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并不是代表什么也没有。

错解改正×
温馨提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以上代表零上温度,0℃以下代表零下温度。

误区二填空:-10℃-5℃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比较零下温度大小的方法。

-5℃表示比0℃低5℃,-10℃表示比0℃低10℃,零下10℃时天气会更冷,所以-5℃比-10℃温度高。

错解改正<
温馨提示
表示零下温度的数越大,说明温度越低。

备综合能力
能力点运用画数轴图法解决温度问题
例某天早晨的气温是-3℃,到中午时气温升高了5℃,那么中午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分析借助数轴图分析本题比较简便。

先找到-3℃,然后向上数5个格,就是中午的气温。

解答中午的气温是2℃。

提示
运用画数轴图法解决温度问题,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备教学资料
水果应放在哪个箱子里
星期天,小文去姑姑家的商店帮忙,姑姑家的商店里有5个不同温度的保鲜箱,这时新进了一些水果,姑姑让小文看一看,水果放在哪个保鲜箱里保鲜最好?
正确解答放水果的保鲜箱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4℃的保鲜箱比较适合存放水果,所以放在4℃的保鲜箱里保鲜最好。

温度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度量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

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