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中学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从中学物理教育探究科学态度及其评价《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6期.陈小松.[2].基于Flash+XML的中学物理教育游戏的设计和开发.《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7期.李伟.赵蔚.马杰.[3].大学物理教育如何与中学物理教育更好地衔接.《物理通报》.2010年11期.赵亚娟.陈浩.[4].我国基础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基于六本中学物理教育学术杂志的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5期.郝淑颖.王晶莹.[5].从中学物理教育探究科学态度及其评价《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7期.陈小松.[6].从大学物理教学的角度看中学物理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5期.武爱青.[7].浅谈高校物理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华章》.2012年28期.金慧.[8].中学物理教育中如何体现STEM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1期.范佳午.樊方园.[9].试论中学物理教育的美学要求.《中学物理(初中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2期.赵萍萍.王较过.二、中学物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论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体现.被引次数:6作者:唐东阳.物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2].中学物理教育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孙会娟.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教育中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引次数:4作者:张志艺.学科教学·物理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被引次数:4作者:张读贵.学科教学·物理华中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5].中学物理教育网站评价量表的设计与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领兄.教育技术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6].运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顾永健.学科教学·物理苏州大学2007(学位年度)[7].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开放性问题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刘克.课程与教学论·物理首都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8].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探讨.被引次数:6作者:张永青.学科教学南京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9]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张芳.课程与教学论首都师范大学2001(学位年度)[10]中学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和研究.作者:林锦平.学科教学·物理华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三、中学物理教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文化视角下的藏汉双语物理教育初探.才让措,2012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通过物理学史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彭清波,2006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3]人的科学素质与基础物理教育.池先宋,1997国际物理教育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4]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孟桂菊.杨昌权.兰智高.第九届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学术交流会[5]中学理科的自然观教育.刘能善,1997国际物理教育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6]《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增加批改作业指导的必要性.南景宇.王增波.第九届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学术交流会[7]高师《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思考.王宗篪.第九届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学术交流会[8]物理教学中素质培养的研究与探索.张晓春.2004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9]研究性学习理念对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的渗透.陈美丽.杜庆.阮永红,2011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10]巧设实验主线凸显学科教学的“物理味”“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展示课案例剖析.曹会.张飞,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
物理教法与学法结合的文献综述

(一)物理教学的研究现状教学理论的定义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
从规范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
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中国传统教育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教学相长《学纪》中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此其之谓乎!”这就是说,教师可能因教人而遇到困难,必须加强学习自身,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因教而学以得益。
学生因学而知不足,知不足,反而求诸己,更感到有赖于教师指导的必要性,这就是学因教而日进。
所以,教与学二者,都能彼此相而相互作用;教利于学,学促进教。
这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在今天也有其科学合理性。
(2)因材施教在立馆讲学中,孔子的“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要很好的因材施教,就必然要对每个弟子的个性甚至生活习惯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退而省其私”等都是孔子平时了解学生的方法。
正是这种对受教育者的彻底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对不同性格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3)启发诱导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诱导,开发学生智力,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理论上,古代教育家们也做了比较系统的概括。
孔子在表述“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时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得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这种教学方法后来被概括为“启发法”或“举一反三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4)学以致用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中学物理实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文献综述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科教学物理学号: Y*********姓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文献综述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物理,在学习方法和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还没有完善。
所以,实验教学时要联系生活,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门陌生的学科,再通过各种考查手段促进和加强学生实验和能力的训练,并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
从现有的文献和调查来看,国内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出思想行动不统一的状态。
关键词:课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学习方法Literature review about Middle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teaching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hysics teaching. Especiall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s just started contact with physics, physics, the study method and abstract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reasoning ability is not perfect. To contact life, therefor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is new subject, and through a variety of test methods to promote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to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and start from the improving teachers' own quality.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the domestic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not optimistic, not unified thought action state.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physic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Learning methods目录一、引言 (5)二、实验教学概念 (5)三、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6)四、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的原因分析 (7)五、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的改进意见 (8)六、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一、引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物理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中国教育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8期.邢红军.陈清梅.[2].试论低成本实验在民族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范增.吴桂平.[3].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1年9期.曾志旺.[4].西藏中学物理教学成就、挑战及其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李凯.[6].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科教文汇》.2009年23期.王杰.尹钊.[8].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12期.张启.[9].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界》.2015年33期.叶秋香.[10].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现代化的思考与分析.《教师》.2014年11期.刘连军.二、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33作者:李沐东.教育·教育技术学上海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次数:26作者:吴海荣.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26作者:范良兰.学科教学·物理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4].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唐忠敏.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5].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被引次数:11作者:吴芳.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浙江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6].中学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沈兰.学科教学(物理)华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7].中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研究.被引次数:21作者:李远俊.学科教学·物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2(学位年度)[8].电脑游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张莉娟.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学物理教学中网络演示课件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作者:曲婷婷.学科教学(物理)上海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10].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研究.被引次数:14作者:李永兰.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Humanizingtheteachingofphysicsthroughstorytelling:thecaseofcur rentelectricity.YannisHadzigeorgiou《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61[2]Enhancingmechanicslearningthroughcognitivelyappropriateinstruc tion.FernandoEspinoza《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3]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MiddleSchoolPhysicsOpticalSimulati onExperimentPlatform. XiangchunMaShaochunZhongDaXuChunhongZhang2010[4]Educatingmiddleandhighschoolstudentsinspaceoperations:thesimul ationapproach.Mollaghasemi,M.Georgiopoulos,M.Donnelly,A.Cope,D.Steele,M.2004[5]SpaceScienceNews:fromarchivetoteachingresource,thesecretlifeof newspapers.BillyMcCluneRuthJarman《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42[6]UtilizationofHandsOnandSimulationActivitiesforTeachingMiddleSc hoolLunarConcepts.ReniB.RosemanDyanL.Jones2014[7]ReflectionsfromaFresnellens.DavidKeepor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1[8]JuniorHighSchoolPhysics:UsingaQualitativeStrategyforSuccessful ProblemSolving.RoniMualemBatShevaEylon《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20109[9]Catchingthemyoung!.JVPottsAWPotts《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055[10]Teachingphysicswithangrybirds:Exploringthekinematicsanddynami csofthegame.Rodrigues,M.Sime?oCarvalho,P.《PhysicsEducation》,被EI收录EI.20134四、中学物理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物理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毕传平,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2]高质量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根基于精细化的课堂教学基于教学一线调研的案例分析.汪根龙,20122012年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联合年会[3]解读物理课程标准实施探究式教学——新课标下大学物理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研究.方丽梅,2011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4]中学物理教学的本真概念、规律、方法.吴少辉,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5]中学物理教学的“三讲”与“三动”.蒋敦武,2012全国第六届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第二届物理名师论坛[6]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探究.曹海静.陈中华.朱燕艳,2009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7]类比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孙哲,2008陕西省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8]中学物理教学成功过渡到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刘培姣.殷勇,2015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9]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郭培萍,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巧用Visio2007软件进行中学物理制图.吴登选,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摘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与学生;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一、现在存在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
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
[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只是形式上追求“热闹”,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
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有没有又考虑学生所学有你所预期的效果呢?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便老师们在教学中做参考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1.国内的研究我国的有效教学起步比较晚,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孙亚玲等。
崔允都撰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他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4];孙亚玲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是这样说的:“效”有大有小,获得“效”所付出的代价也有大小。
高中物理之实验教学综述论文

高中物理之实验教学综述论文高中物理之实验教学综述论文1.现行高中教学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我国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能够获得如此大改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实验教学为主来进行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这也为现代物理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教学模式逐渐从强调理论知识框架的模式中走出来,变单纯的积累知识的教学方法为探求新知识的实验教学法转变.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展和理论的建立,无不是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所以,我国在新课改中建立的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个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断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此,我们要通过实验教学方法首先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视觉中的“神奇”入手,着手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用于探索和创新,有将科学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强大责任感.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由于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转变的时间不长,不论在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上还是经验上,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一直以来同国外的相同水平高中相比,有着很大差距.一方面,很多教师对物理的实验教学法领悟不够,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实验站提供的实验器具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们自行去完成书本要求的实验,仅此而已,也没有教师使用自制的实验仪器,这就在很多情况下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好,出现实验仪器过于陈旧.另一方面,由于与教学相配套的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体系没有进行完善,很多教师出于对考核的重视,还有出于准备实验的繁杂性,不断削减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导致我们口号与实际行动严重不符.3.完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方法3.1在物理实验现象的呈现上进行改进通过对几个学校物理实验的调查发现,一个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不同做法能够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以及所获取的知识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一个条理和目的清晰的物理实验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展现出物理现象,揭示出所研究问题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在高中物理实验现象的呈现中下功夫来完善,让我们的教学实验更加明显、可见度高,这样才能够更好触动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可以尝试从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拿一些随手可得的东西做相关的物理小实验,这些课本之外的小实验不仅能够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发生无时无刻都存在,同时也能很好解释物理现象,为他们课下自己动手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把课本中要求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的感受,更深理解物理理论.此外,在一些演示实验中,可以适当地放慢演示的速度,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暂停处理.比如在“牛顿管实验”中,在抽掉空气后,由于速度比较快,不易直观观察到羽毛和铁球是否同时下落,这时候教师可以用DV机记录下实验的过程,随后再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清楚看到实验的现象,更加信服.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很多课程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将常用的投影教学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来解释一些不易在实验中展现出来的实验现象.譬如磁体周围的磁场存在于整个空间中这个命题就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的方式,加上现场的模拟实验来使学生更好理解磁场如何存在于整个空间中.3.2加强高中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直观性在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重要依据,不仅是每一个物理实验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实验技能.在高中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中,我们传统的方法主要有:1)算数平均法:对一个实验重复做多次,求一个平均数来减小实验误差.2)逐差法:用在等间隔线性变化中,比如打点计数器测量加速度就使用逐差法来避免无用的数据.3)图解法:把实验中相关联的两个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现出来,更加直观和清晰.此外,为了更好完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增加一些更加科学和使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比如Excel表格就是很好的实验数据处理帮手.Excel表格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显示方法,图形显示方式,可以直接将导入的数据导出图表,并且提供了很多方便的功能.3.3减小物理实验中的误差虽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对误差没有过于系统性的要求,对误差理论的教学也不要求非常详细,但是误差的存在任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物理实验就是以测量为主,任何测量结果都不是绝对的准确,这些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总是有差异.总之,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深入的研究,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改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才能在物理实验这一广阔的天地,造就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物理教育文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物理教育文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物理教育文献论文3000字(一):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物理科学史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以“单摆”这节的科学史教学为例,探索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策略,指出科学史教学是渗透科学本质教学的重要素材,实现核心素教学落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科学本质教育科学史教学教学策略1科学本质教育的内涵“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界关注的核心问题。
科学教育应努力体现科学本质已成为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的历史和科学本质”的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则从科学所看到的世界、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3个领域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科学重视探究,以实证为判断准绳;科学是一系列思维方式,需要合乎逻辑的推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与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1]。
近年来,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正被广泛教育者所接受。
理解科学本质已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物理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不仅要学会用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获得诸如力学、热学、运动学等物理学知识,还要通过物理学习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联系[2]。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现教科书中“单摆的计算公式”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来的,这公式的提出离不开几十年几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
其间,有基于自然观察的逻辑与想象,有基于技术运用的科学观察与推断,有基于观测数据的审辨与建模。
现以“单摆”一节为例,谈谈如何在高中物理科学史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
2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科学史教学案例分析2.1通过观察事实,抽象科学模型科学揉合了逻辑与想象,但教材中碎片式的科学史事实无法帮助学生获取准确信息,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科学体系。
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是一种通过在家中进行实验来巩固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化学和物理原理。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的相关文献,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参考和启发。
国内的相关文献中,一篇名为《初中物理家庭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介绍了如何将家庭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作者通过设计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家庭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该论文还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国外的相关文献中,一篇名为《Exploring Chemistry at Home: A Review of Home Chemistry Kits》的综述文章评估了一些市售的家庭化学实验套装。
作者通过对这些套装的内容、安全性和教育性进行评估,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这篇文章还强调了家庭实验对学生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的综述文献,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了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科兴趣的影响。
一篇名为《Effects of Home-Base d Chemistry Experimen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and Interest in Chemistry》的研究论文发现,通过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化学的兴趣。
研究还发现,家庭实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影响。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了初中化学物理家庭实验的安全性和教育效果。
一篇名为《Safety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Chemistry Experiments at Home》的研究报告指出,家庭实验应该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的有效性。
该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在家庭实验中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类文献综述范文(中学物理实验)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持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形成,因而,应从实验全方位指导,通过各种考查手段促动,增强学生实验,并且从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做起。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和思考得来的。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准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动学生掌握知识、使用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随着中考的改革,物理实验考查已作为一项必考内容,使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
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准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物理教材书上明确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是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束缚。
敢于创设条件(如让学生制作学具、教师制作教具等),将课堂的演示实验敢于搬到学生实验中来。
使学生实验的开出率突破大纲的要求,达到100%以上,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真正地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及学生物理术语表达水平,避免了学生回答、解释物理问题时的语言生活化。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根据初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实验做得太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们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
实践说明,应该如此,如此有效。
首先我们感到,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
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
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即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
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
实验中,数据的读取
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
观察是人类理解世界的窗口。
经常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操作,它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
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实行操作。
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
当然,我们能够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
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实行实验。
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即在实验中,准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
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
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增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因为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
我们应即时加以总结和分析。
协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例:做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有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协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因为摩擦力存有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