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涡流纺与环锭纺转杯纺三种纺纱方法综合对比分析
喷气涡流纺纱与转杯纺纱的对比分析

喷气涡流纺纱与转杯纺纱的对比分析洪新强;伍枝平【摘要】通过对喷气涡流纺和转杯纺的纺纱原理、纱的结构作对比分析,用相同原料和前纺工艺流程及相同的工艺参数在两种纺纱设备上进行生产,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作对比分析.指出了喷气涡流纺纱的优越性与有待解决的问题.【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年(卷),期】2010(018)005【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结构;质量分析【作者】洪新强;伍枝平【作者单位】浙江宏扬控股集团,杭州,311254;浙江宏扬控股集团,杭州,3112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4.7新型纺纱是相对于传统环锭纺纱方式而言,近年来纺纱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纺纱方式与环锭纺截然不同的有转杯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摩擦纺、平行纺、自捻纺等新型纺纱技术。
还有在环锭纺上通过改造与创新而形成的赛络纺、赛络菲尔纺、索罗纺(国内又称缆型纺)和集聚纺等新型纺纱。
从纱线品质和生产成本上来看,最具潜力的可能是喷气涡流纺。
这些纺纱新技术的出现,既有利于纺纱技术与设备水平的提升,也为成纱质量的提高和产品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浙江宏扬控股集团既拥有环锭纺及在环锭纺上革新的纺纱设备,又从国外引进了瑞士立达纺机R923型半自动转杯纺纱机和日本村田公司MVS861喷气涡流纺纱机等先进新型纺纱设备。
不同纺纱原理的纺纱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纱线结构,而纱线结构的差异是引起纱线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1 纺纱原理1.1 喷气涡流纺纺纱原理喷气涡流纺纱是将通过三道并条的棉条直接供给喷气涡流纺机的四罗拉牵伸装置,被牵伸的纤维束通过纺纱喷嘴和中空锭子纺成纱。
已经形成的纱,由清纱器去除纱疵,再卷绕到筒子上(见图1)。
从前罗拉出来的纤维束,通过纺纱喷嘴的轴向流的作用,在收束到螺旋状的喷管内的同时被吸引。
通过喷管的最窄部分,到达宽大的喷嘴室内受纺纱喷嘴的旋转气流的影响而扩散。
然后,在从喷管的中心伸出的针的前端部再次收束。
喷气涡流纺与环锭纺、转杯纺方法综合对比分析

传统环锭纺在我 国棉纺行 业 中占据着 主导 地 位 ,而新 型纺 纱 中 又 以转 杯 纺 的应 用 最 广 泛 、最 成 熟 。 随着 棉纺 科技 的发 展 ,近 几 年 日本 村 田公 司 生 产的 MV¥861涡流纺纱机在我 国的发展也相 当迅 速 。三种纺纱方法 ,其产品质量、性能、生产效率、生 产成本等方面究竟有什么不 同,是很多厂家非常关 心 的 问题 。浙 江 中欣纺 织科 技有 限公 司现有 5万 锭 环锭纺、7920头转杯纺、160锭喷气涡流纺生产线 , 均 以生产粘 胶 19.7tex纱 线 为 主 ,现 根 据 实 际生 产 情 况 对三种 纺倍牵伸成须条后 ,由前罗拉输 出进入 喷嘴 ,沿入 口处 螺旋表 面 高速运 动 ,须 条 中 的 纤 维头 端 以较高 速度 进 入 空 心 管 ,而 尾 端则 倾 倒 在 空 心管 外壁 的锥 面上 ,随着纱 条 的输 出 ,在压 缩空 气 的作用下纱条被加捻成纱 ,然后 由空心管输 出,再卷 绕成筒纱 。涡流纺的纱线由平行 (芯)组分和(外)螺 旋包缠两部分构成 ,并 由螺旋包缠实现 了高速和真 捻,这种纺纱方法属于非 自由端纺纱 。
FA002抓 棉 机 一 SFAO35混 开棉 机 一 FA106A 梳 针开 棉 机一 FA161振 动棉 箱 给棉 机 - ̄A076F成 卷 机-- ̄FA204C梳棉 机 一 FA3O6A 并条 机 (二 道 )一 RSB D401自调匀 整并 条 机 - ̄MVS861涡 流纺 纱 机 一 成包 。
FA006D抓 棉 机 一 TF26高 架 + FA051A 凝 棉 器一 FA028C 多仓 昆棉 机 + FA111A 清 棉 机 一 TF26高 架 + FA051A 凝 棉 器 一 TV425C 风 机 一
纺纱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纺纱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探讨纺纱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分析了近年来环锭纺纱新技术和新型纺纱新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环锭纺、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在纺纱方法、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器材与专件等方面的进展,展望了纺纱新技术在全流程连续化、短流程、节能降耗、提高纺纱速度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梳并联、细纱自动接头、超大牵伸、节能集聚纺、多级气圈、双分梳转杯纺和离心纺等新技术,并给出了对未来纺纱技术的预期。
认为:加强纺纱理论研究是纺纱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多学科特别是信息学科与纺纱结合将为纺织行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螺旋式发展模式是纺纱新技术进步的特征。
关键词纺纱新技术;环锭纺;新型纺纱;智能化;短流程;节能纺纱活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而发展。
回顾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四大原理,目前纺纱技术也基本没有完全突破这些原理,只是在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或者在细节方面有所丰富。
从动力驱动和控制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蒸汽机、电动机、变频技术和伺服电机等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和成纱质量的稳定性。
当前的纺纱产业界,环锭纺仍占主导地位,而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新型纺纱中的主力军。
环锭纺的发展出现了集聚纺、低扭矩纺、全聚纺、聚纤纺、赛络纺和数码纺等,而新型纺纱技术中出现了静电纺、转杯纺、摩擦纺、喷气涡流纺、自捻纺和离心纺等新方法。
本文分别就环锭纺纱与新型纺纱两种体系来分析近年来纺纱新技术的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纺纱新技术的进展1.1环锭纺纱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迄今为止,环锭纺依然是纺纱技术应用的主体,其优点和不足均非常明显。
环锭纺的优势体现在成纱结构合理、适纺号数范围广等方面,尤其是在特细号纱领域。
其缺点是工序长、纺纱速度受限、卷装尺寸受限、用工相对较多。
以下从3方面阐述环锭纺新技术的发展。
1.1.1环锭纺的改良技术近年来,集聚纺、低扭矩纺(假捻纺)、柔洁纺、复合纺和数码纺等技术的涌现和应用,使环锭纺纱技术得以进步与改良,成纱质量得到提高与改善。
喷气涡流纱及其织物性能分析

和 比较 , 出喷 气涡 纱 制成 的织物 与 环 锭 纱 制成 的织 物相 比 具有 更 加 柔 软 , 得 强度 较 低 , 面光 滑 , 表 耐
磨 , 气较好 的特 点 。 透
关键 词 : 喷气 涡流 纺 ; 锭纺 ; 环 成纱 性能 ; 针织 物性 能 ; 浆纤 维 ; 代尔 纤维 竹 莫
公 司所 开发 , 界 上最 早 投 入 生 产 的 喷气 纱 机 是 世 MJ ( rt J ts in r 。 日本 村 田 ( rt) S Muaa e pn e ) Muaa 公 司继 MJ S后 再 度 开 发 出 喷 气 涡 流 纱 机 MVS ( rtcVo txS inn ) Mu ae re pn ig 。喷气 涡 流纺 的最 大 生 产速 度 达 4 0m/ n 而 转 杯 纺 只 能 达 到 2 0 0 mi , 2 m/ i 。喷气 涡 流 纺 比喷 气 纺 更 适合 纺 纯棉 纱 , a rn
的纺纱 方法 , 中包 括环锭 纺 、 密纺 、 杯纺 、 其 紧 转 喷 气纺、 喷气 涡 流纺 和 摩 擦 纺 。其 中喷气 涡流 纺 是 现在较 受关 注 的一种 纺纱 技术 。 喷 气 涡流 纺 是 在 喷 气 纺 的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喷气 纺 是 2 O世 纪 5 O年 代 , E I Du o t 由 . . p n
本实 验对 竹浆 、 莫代 尔 两 种 原料 的喷 气 涡 流 纱与 环锭 纱进行 测试 和 比较 , 表 1 表 2 见 、 。
管 人 V处呈伞 状 倒 伏 , 伏 的 纤 维暴 露 在 喷 孔 喷 1 倒
出的 回旋 气 流 中 , 随气 流 的 回转捻 到纱 尾上 , 形成
收 稿 日期 : 0 0 0 — 5 2 1—20
环锭纺、气流纺、喷气纺、涡流纺简介与对比

环锭纺、气流纺、喷气纺、涡流纺简介与对比环锭纺环锭纺纱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
环锭纺纱指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棉纱被加捻制成细纱,广泛应用于各种短纤维的纺纱工程。
如普梳,精梳及混纺,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
纺纱速度高,环锭纱的形态,为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
环锭纺(精梳)流程: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并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环锭纺(普梳)流程: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气流纺气流纺不用锭子,主要靠分梳辊、纺杯、假捻装置等多个部件。
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分梳喂入的棉条纤维,同过他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
纺杯是个小小的金属杯子,他的旋转速度比分梳辊高出10倍以上,由此产生的离心作用,把杯子里的空气向外排;根据流体压强的原理,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并形成纤维流,沿着杯的内壁不断运动。
这时,杯子外有一根纱头,把杯子内壁的纤维引出来,并连接起来,再加上杯子带着纱尾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钻作用,就好像一边“喂”棉纤维,一边加纱线搓捏,使纱线与杯子内壁的纤维连接,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的输出纱线,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气流纺的特征气流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
气流纺与环锭纺的区别气流纺与环锭纺一个是新型纺织技术,一个是老式纺纱技术。
气流纺是气流纺纱,而环锭纺则是机械纺,就是由锭子和钢铃、钢丝圈进行加捻,由罗拉进行牵伸。
而气流纺则是由气流方式输送纤维,由一端握持加捻。
一般来说,环锭纱毛羽较少,强度较高,品质较好。
气流纺工序短,原料短绒较多,纱线毛,支数和拈度不能很高,价格也较低。
粘胶喷气涡流纱与环锭纱的性能对比分析

纤维 原料- F 0 D 圆盘式 自动抓棉 机一  ̄ A0 2
' l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 m '整 理 技 术 研 究 Ei 浙 2 邵 棉 l.
B s o t t y La o ao y Qig a 6 0 1 Chn ; . h n o gTe tl sa c n t ue a efrSa eKe b r t r , n d o 2 6 7 , ia 3 S a d n x i Ree r hI si t ,Qig a 6 0 2,Chn ; e t n do2 6 3 ia
测试 对 比所 纺纱 线的拉 伸 性能 、 羽和 成 纱 质量 , 毛 结果 表 明 MVS纱 的 断裂 强 度略 低 于 环锭 纱 , 纱 质 成
量较 环锭 纱 差 , 细 节和棉 结 多 , 羽 少。 粗 毛 关键 词 : 胶 ; 粘 喷气 涡 流纺 ; 环锭 纺 ; 纱技 术 纺
中 图 分 类 号 : S 0 . T 14 7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93 2 (0 0 0 —0 70 1 0 —0 8 2 1 ) 40 0 —3
[ ] 秦 志 刚 , 晓 红 . 面 经 编 织 物 的保 暖性 研 究 [ ] 济 南 纺 织 5 马 双 J. 化 纤 科 技 ,O 6 ( ) 2— 2 . 2 O ,3 :3 5
[] 杨 雅 霜 . 同原 料 罗 纹 针 织 物 热 湿 舒 适 性 能探 讨 [ ] 山 东 9 不 J. 纺 织 科 技 ,0 6 () 5 — 5 . 2 0 ,5 :1 3
S u y o h m f r a iiy o r lFa r c t d n t e Co o t b lt f Co a b i s
喷气涡流纺与环锭纺纱线结构和性能对比

不 同的纺 纱方 法 的 成纱 机 理 不 同 , 纤 维 在 纱 线 中 的排 列状 态也 不相 同 , 这 就 导 致 了不 同纺 纱 方 法 所 纺 纱线 的结 构形 态有 很大 差异 。 喷 气涡 流纱 为双重 结构 , 包 括芯纤 维 和包缠 纤维 ,
芯纤维是平行排列的 , 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 , 末端纤维
h i g h e r s p i n n i n g s p e e d a n d】 e s s h a i r i n e s s ,e x h i b i t i n g a g t r o d d e v e l o p i n g p r o s p e c t .
郑 少明
( 福建省纤维检验局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0 )
摘
要: 介绍 了喷气 涡流纺和环锭 纺的成纱饥理 , 通过试验 对比分析 了喷气 涡流纺 和环锭纺纱线 的结构 和性 能差异 。研 究表 明, 喷气 涡流纱 的表观直径较相 同特数 的环锭纱小 , 断裂强度和条千均匀 度略差于环 锭纱 , 但 喷气涡 流纺具有纺纱 速 度快 、 纱 线毛羽少等优点 , 未来 具有 良好 的发展前景。
R S y a r n o f t h e s a me y a m c o u n t .T h e b r e a k s t r e n g t h a n d e v e n n e s s o f MVS y a r n a r e w e a k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RS y a r n.wi t h MVS y a r n s h o w i n g
环锭纺、气流纺、喷气纺、涡流纺、赛络纺、紧密纺简介

环锭纺、气流纺、喷气纺、涡流纺、赛络纺、紧密纺简介环锭纺环锭纺纱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之纺纱方法,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棉纱被加捻制成细纱.广泛应用于各种短纤维的纺纱工程.如普梳,精梳及混纺,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纺纱速度高,环锭纱的形态,为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
环锭纺(精梳)流程:清花间--梳棉--预并条--条并卷--精梳--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环锭纺(普梳)流程:清花间--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气流纺气流纺不用锭子,主要靠分梳辊、纺杯、假捻装置等多个部件。
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分梳喂入的棉条纤维,同过他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
纺杯是个小小的金属杯子,他的旋转速度比分梳辊高出10倍以上,由此产生的离心作用,把杯子里的空气向外排;根据流体压强的原理,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并形成纤维流,沿着杯的内壁不断运动。
这时,杯子外有一根纱头,把杯子内壁的纤维引出来,并连接起来,再加上杯子带着纱尾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钻作用,就好像一边“喂”棉纤维,一边加纱线搓捏,使纱线与杯子内壁的纤维连接,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的输出纱线,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气流纺的特征气流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
气流纺与环锭纺的区别气流纺与环锭纺一个是新型纺织技术,一个是老式纺纱技术。
气流纺是气流纺纱,而环锭纺则是机械纺,就是由锭子和钢铃、钢丝圈进行加捻,由罗拉进行牵伸。
而气流纺则是由气流方式输送纤维,由一端握持加捻。
一般来说,环锭纱毛羽较少,强度较高,品质较好。
气流纺工序短,原料短绒较多,纱线毛,支数和拈度不能很高,价格也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 CVb% +0.5 +1.6 +1.7 2.01 1.46 1.38
环锭纺 转杯纺 喷气涡 流纺
从以上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 条干CV%和细节-50%:环锭纺最好,其次喷气涡流纺,转杯 纺最差。 粗节+50%:环锭纺最好,其次喷气涡流纺,转杯纺最差。 棉结+200%:喷气涡流纺最好,其次环锭纺,转杯纺最差。 单纱断裂强度:环锭纺最高,其次涡流纺,转杯纺最低。 条干CVb%:喷气涡流纺最好,其次转杯纺,环锭纺最差。
涡流
切向 开口 进风孔
涡流管
负压装置
2 原料使用
三种纺纱方法由于成纱结构不一样,相同规格 的原料所纺出的纱在强力、条干方面差异较大 针对不同的纺纱方法和纺纱支数,需要选择不同 规格的原料来弥补各自成纱中的不足
环锭纺选用 原料规格为 1.67dtex×3 8mm 100%, 成纱纤维根 数为118根 转杯纺配置 ¢33mm纺杯, 所选原料 1.33dtex×32m m 100%,成纱 纤维根数为148 根 喷气涡流纺 选用原料为 1.33dtex×3 8mm 100%, 成纱纤维根 数为148根
生产效率(%) 97.4 96.0 95.2 94.4 93.1 91.7 90.0 87.8 85.9 每台每小时断头率(根) 204.1 280.2 320.4 370.7 416.1 440.4 455.4 469.8 513.1 折千锭时断头率(根) 2551 3503 4005 4634 5201 5505 5693 5873 6414
3 工艺流程
3 喷气涡流 纺
FA002抓棉机→SFA035混开棉机→FA106A梳针开棉机→FA161振 动棉箱给棉机→A076F成卷机→FA204C梳棉机→FA306A并条机 (二道)→RSB 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种纺纱方法生产的19.7tex粘胶纱成纱质量指标对比 原料 纺纱方 法 ( 条干 细节50% 3 13 6 dtex·mm) CV% 规格 1.67×38 1.33×32 1.33d×38 12.67 13.80 13.39 粗节 +50 % 17 38 29 棉节 +200 % 28 59 23 单纱强 力CV% 9.3 8.9 10.0 单纱断裂 强度 (cN/tex) 15.1 11.5 12.8 百米重 量 CV% 1.8 1.1 0.9 重量偏 条干
引纱罗拉
转杯 罗拉 分梳管
头并条子或二并条子
1 成纱原理
喷气涡流纺
密封 堵口
棉条经四罗拉高倍牵伸成须条后,由 前罗拉输出进入喷嘴,沿入口处螺旋 表面高速运动,须条中的纤维头端以 较高速度进入空心管,而尾端则倾倒 在空心管外壁的锥面上,随着纱条的 输出,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纱条被加 捻成纱,然后由空心管输出,再卷绕 成筒纱。涡流纺的纱线由平行(芯) 组分和(外)螺旋包缠两部分构成, 并由螺旋包缠实现了高速和真捻,这 种纺纱方法属于非自由端纺纱。
1 成纱原理
环锭纺
将牵伸、加捻和卷绕同时进行,粗 纱在牵伸系统中被牵伸至所要求纱 支的须条,再经钢领、钢丝圈的加 捻和卷绕形成一根纱线,它是一端 被握持,一端被加捻,属于非自由 端纺纱。由于牵伸作用,主牵伸区 中的须条呈一定宽度在自由状态下 进入前罗拉钳口,当这些纤维离开 前钳口线后即被捻合在一起,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纺纱加捻三角区。 牵伸装置
毛羽指标:从数据上无法进行对比,但从纱线实物 用眼光进行对比,3mm以上毛羽喷气涡流纺几乎没 有,转杯纺也远远少于环锭纺,环锭纺最多。黑板 毛羽见图1~图3。
图1 喷气涡流纺
图2 环锭纺
图3 转杯纺
5 千锭时断头率
• 环锭纺:细纱锭速14500r/min,千锭时断头率22根;络筒速度1400m/min,百管 断头率327次,折千锭时断头率68268次,生产效率85.4%,机上十万米纱疵 (A3+B3+C3+D2)20个左右。 • 转杯纺:纺杯速度100000r/min,生产效率99.2%,千锭时断头率118。 • 喷气涡流纺:纺纱速度380m/min,机上十万米纱疵(A3+B3+C3+D2)15个左 右。不同的生产效率,断头率不一样。见下表。
生产 粘胶 19.7 tex 纱
3 工艺流程
1 环锭纺
FA002抓棉机→SFA035混开棉机→FA106A梳针开棉机→FA161振动棉箱给棉 机→A076F成卷机→FA204C梳棉机→FA315并条机(三道)→TJFA458A粗纱 机→FA507A细纱机→NO.21C自动络筒机→成包
2 转杯纺
FA006D抓棉机→TF26高架+FA051A凝棉器→FA028C多仓混棉机+FA111A清 棉机→TF26高架+FA051A凝棉器→TV425C风机→JWF1204A梳棉机→FA306A 并条机→RSB D401自调匀整并条机→R923转杯纺纱机→成包
喷气涡流纺与环锭纺、转杯纺三种 纺纱方法综合对比分析
①传统环锭纺在我国棉纺 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②而新型纺纱中转 杯纺的应用最广泛、 最成熟
③近几年日本 murata公司生 产的MVS861涡 流纺纱机在我 国发展迅速
三种纺纱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其质量、性能、生产 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到底有什么不同,是业内非常 关心的话题。
吊锭
粗纱
导纱杆
导纱钩 锭子 钢领 钢丝圈
1 成纱原理
转杯纺
卷绕罗拉 将棉条直接通过给棉罗拉喂 入纺纱器,经分梳辊分梳成 了单纤维状,纤维在分梳辊 的离心力和纺杯内负压气流 的作用下,脱离分梳辊表面 经输棉管道而进入纺杯,并 在凝聚槽中形成一个完整的 纤维环,纤维环随着纺杯高 速旋转,在接头纱的作用下, 随着捻度不断的传递和连续 剥离纤维束而成纱。属于自 由端纺纱。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得
① 机台生产效率转杯纺最高,环锭纺络筒效 率最低; ② 纱疵数环锭纺产生最多,1个筒纱中 (1.67kg)有接头78个左右;其次是涡流纺,1个筒纱中 (1.67kg)有接头15个左右;转杯纺纱疵最少,1个筒纱 中(3.13kg)接头数只有2.6个左右。
6 单锭产量
•
环锭纺:细纱锭速14500r/min,捻度738捻/米,单锭每小时 理论产量为0.02322kg。 转杯纺:纺杯速度100000r/min,捻度820捻/米,单锭每小时 理论产量为0.14415kg。 喷气涡流纺:纺纱速度380米/min,单锭每小时理论产量为 0.44916kg。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喷气涡流纺单锭产量最高,是环锭 纺的19.3倍,是转杯纺的3.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