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药店保健食品知识培训计划

药店保健食品知识培训计划第一节:保健食品概述1. 保健食品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是指特定的能满足生理功能需求、具有调节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也是80年代才开始成为主要研究对象。
- 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是传统草本食品,然后逐渐发展至鱼油、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产品,再到现在的包括益生菌、蛋白质等功能食品。
2. 保健食品的种类及功能分类- 保健食品主要分为补充营养类、改善功能类、特定人群保健类、疾病预防类等。
详细介绍各种保健食品的功能和适用人群。
第二节:保健食品的功效1. 常见保健食品功效及适用人群- 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矿物质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蛋白质类保健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其他常见功能食品的功效及适用人群(如鱼油、酵素等)2. 保健食品的作用机制- 详细讲解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蛋白质等保健食品的作用机制,让药店员工了解保健食品的原理。
第三节:保健食品的选购1. 保健食品的标签解读- 如何看标签了解产品的成分、功能、规格等信息。
2. 健康风险及副作用- 保健食品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健康风险,以及部分保健食品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3. 保健食品消费者权益保护- 保健食品的消费者权益,以及药店在推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明示食品功能不等于疗效等。
第四节:保健食品的销售与推广1. 保健食品的销售技巧- 如何通过专业的销售技巧,将更多的保健食品推广给消费者。
2. 保健食品的市场秘籍- 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常见保健食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第五节:案例分析1. 保健食品误区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误区,比如有些人过度服用保健食品,导致营养偏均衡等。
2. 保健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保健食品安全事件,如某品牌保健食品被曝光添加药物成分等。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

一、什么是保健品
按照《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 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 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的批号 保健品的批号 相当于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是‘食’,相当于食品,不能替代药物
根据上述定义Biblioteka 保健食品应该具有以下 个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保健食品应该具有以下4个特征
• 花粉: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特殊的, 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有导 致过敏的危险。 • 蜂王浆: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没有特殊 的,确凿的证据表明它能治疗任何疾病。 有导致过敏的危险。 • 羊胎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口服无效。 注射羊胎素是否能抗衰老仍有待证明,其 作用机制不明,而且有导致细菌、病毒感 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危险。 来源于:文摘周报
三、保健品流行的影响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文化特点的影响 阴阳说 养生文化 (针灸、火罐、按摩、中国武术) ※消费理念 注重人伦 消费行为大众化 ※广告宣传的影响
四、保健品功效
• 褪色素:(“脑白金”):为松果体分泌 的激素。可能具有安眠作用,被用于因时 差导致的睡眠紊乱。 • 鱼油(“深海鱼油”):含欧米伽-3脂肪酸, 可能能够预防心血菅疾病。服用过量能导 致出血。医学界建议吃鱼更好。 • 蜂胶:一些实验表明它具有抗菌、抗病毒、 抗肿瘤等作用,但是否确有保健作用仍有 待证实。能够引起皮炎和其它过敏。
五、保健品与健康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 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 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 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 • 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 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与药品 有本质的不同。 •
保健食品现状及前景

()第二代保健食 品是必须 经过人体及 动物 实 2 验 ,证明具有某项保健功能的产品。 ( 保健食品管理 办') 实施后 , 法 第二代产品在市场上 占绝大多数。 ( 3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 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保健功能,还需查明具有该 项保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结构 、含量及其作用机理[ 4 1 。 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稳定形态。 目前 ,美 国和 日本 等发达国家仅承认该代产品为功能食品。我 国保健食 品市场 中的第三代产 品仅 占少数。
维普资讯
农产 品加工 - 刊 学
20 年第 1 期 06 2
法添加芬氟拉明、麻黄素 、 西布曲明等 ;在抗疲劳食 品中添加 “ 伟哥”成分 ;在促进生长发育类产品中非 法添加生长激素等。这些违禁物品对消费者身体健康 构成极大威胁 。 2 对劣质保健食品的查处 ,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 2 索证不全或证件过期 、无效 ,已取消文号或卫 生部下令查处的伪劣保健食品不能及时停止经营。 由于保健食品监管难度相当大 ,而且没有定期的 “ 复核检查”制度 ,我国的保健食 品长期处于 “ 只进 不退”的状态 ,一旦拿到 “ 批准证” ,就可 以长期持 有 ,没有被吊销的风险。 2 与药品混淆经营 ,夸大产 品功效 ,误导消费者 . 3 保健食品企业缺乏诚信 ,利欲熏心 ,利用广告效 应, 超范围宣传 自己的产品。如保健食品获准时只有 种保健功能,广告时便发挥成了多种 ;有的采用模 糊概念,迷惑消费者,如卫生部批准核酸类保健食品 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疲劳功能 ,在广告中摇身一变成了 基因食品【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报刊 、电 3 一 视等媒体的广 告和所谓 的 “ 科普 宣传 ” “ 、 讲座 ” 、 “ 病例介绍” “ 、 坐堂行医”等手段大肆夸大产品功 效 ,宣称对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误导消费者 。 有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 ,擅 自 增加 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 、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 混淆 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因 “ 药健字”产品混淆 了 药品和保健食品的界限,使消费者很难分清药品和保 健品的界限。从 20 04年 1 1日 ,国家食药局已 月 起 明令所有 “ 药健字”保健品停止销售。 2 整体信誉不高 . 4 生产企业重营销轻实力 ,广告的宣传往往言过其 实, 概念炒作现象 比比皆是,使保健品在消费者心中 出现信誉危机 ,以致给保健品市场可能带来毁灭性打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单从国内与国外角度来讨论了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保健食品不是一般的食品,它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生产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
一、我国保健食品研究现状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用食品时已不仅仅是为了饱腹,维持生存,还要求它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预防疾病、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保健食品的出现,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食品功能提出的新的需求,也是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追求.保健食品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食疗养生传统及“药食同源"的理论,另外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和养生文化,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发展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我国的保健食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近5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也象雨后春笋一样猛增至3000多家。
二、我国保健食品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新世纪食品行业中最具前景也最具挑战性的充满发展机遇的行业,中医药在保健食品市场中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在中药保健食品研发方面具有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同类食品所不具备的优势:①中药植物资源丰富;②风味独特:中药保健食品多食药结合,如保健酒、饮料、糕点等等;③安全性强、疗效可靠;④遗产众多: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众多的食疗验方,为开发保健食品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4版《保健食品培训》ppt课件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制度
保健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保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制度
保健食品销售记录制度
03
保健食品原料与配方设计
常用原料及其功效介绍
01
02
03
中草药类原料
如人参、枸杞、黄芪等, 具有滋补强壮、调节免疫 等功效。
营养素类原料
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 酸等,是维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确定目标客户群体
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等 特征进行细分,明确目标客户群
体。
客户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 了解目标客户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 期望。
竞品分析
对市场上同类竞品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自身产品的差异化和优势。
品牌建设及传播途径选择
品牌定位
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和市场 需求,明确品牌定位,塑 造独特的品牌形象。
通过实体店、促销活动等方式,吸引 目标客户群体,提升线下销售业绩。
06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行业创新方向预测
个性化营养定制
基于个体基因、生活习惯等数据 的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
保健食品方案。
跨界融合创新
结合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开 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实现精细化、智
包装与贮藏
对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贮藏过 程中的稳定性。
关键控制点识别及监控措施制定
关键控制点识别
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 键控制点,如原料验收、提取、浓 缩、制剂成型等。
监控措施制定
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 监控措施,如原料检验、过程监控、 成品检验等,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各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审批中药保健药品,我国“药健字”制度开始施行。法规 的出现大大鼓舞了企业投资热情,1987年被喻为中国保健行业元年。
1987年底,宗庆后在杭州市成立了一间叫“娃哈哈”的校办厂。由于了解到我国三亿多儿童的 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厌食、偏食现象相当普遍,于是在 1988年,“全面促进儿童食欲”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 马,并打出“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当 时娃哈哈的账户中只有10多万元,厂长宗庆后却把它全 部投进了公关策划和广告宣传。由于当时保健食品刚刚 被公众所接受,广告效应很快使这家小工厂开始从众多 的保健食品企业中脱颖而出。1990年,娃哈哈的产值突
2、红茶菌
流行于1970年代中后期的民间养生疗病方法。
红茶菌俗称又叫“海宝”、“胃宝”, 是一种像海蜇的生物,用红茶水加糖泡养,它 含有乳酸菌、醋酸菌、茶、糖、维生素等多种 天然营养物质,成本低廉而功效神奇,很符合 那个全民贫穷时期人们的消费观。
3、甩手疗法
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民间健身法。 方法是:身体站直,脚趾用力抓住地下,两脚距离等肩宽,两臂同向前后摇甩。甩手次数无一 定之规,视各人情况而定。 文革期,人们感到无法主宰自己的政治 命运,却唤起了对脆弱肉体生命的关爱。尤 其人们面对生老病死无法抗拒的恐惧时,渴 求练就超自然力以摆脱困境,当时晨练人群 排阵如林,手臂甩动,煞是整齐、壮观。
太药业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保健品 上市企业,如今创办太太药业的董事长朱保国拥有太太药
业和丽珠药业两家上市公司。
1994年:吴炳新推出三株口服液
1994年,吴炳新父子的三株口服液在济南问世,当年销售过亿,随后三年创造了聚集15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在国际上称为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营养增补剂,在我国,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必须具有食品属性、功能属性、非药品属性。
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具有传统食品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符合食品的一般特征,但又区别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要求具有延缓衰老、美容、改善睡眠等保健功能,其适用对象是希望改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人群;保健食品的首要特征就是具有特殊的机体调节功能。
保健食品的基本特点1、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按照日常膳食服用就能显示效果。
2、保健食品可以使含有某种成分的天然食品,或者是添加或去除了某种成分的食品。
3、保健食品具有经过科学验证、获得肯定结果的保健功能。
4、保健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代替药物,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药物、普通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1、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药品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是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使机体由亚健康向健康状态恢复,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药品允许有一定副作用,而保健食品强调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药品有多种服药方式,而保健食品以口服为主,可以长期食用。
2、普通食物与保健食品的区别:所以人群皆可食用普通食物,目的是满足人体对营养和感官的需求,不强调保健功能。
保健食品强调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限定特定人群食用,对食用量有规定。
3、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营养强化食品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加入了一定量营养强化剂的食品,是以食品为载体,增加人体有可能缺少的某种营养素,而保健食品强调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不需要食物为载体。
保健食品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保健食品起源于我国食养、食疗、植物药保健。
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保健食品市场飞速发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迅速增加,到90世纪中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保健食品的功能原理

目录
• 保健食品概述 • 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 • 功能原理及作用机制 • 保健食品的科学评价与监管 • 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 选购与使用建议
01
保健食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 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现状
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呈现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的特点。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 ,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需求与消费群体
市场需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老 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催生了庞大的老年保健食品市场。
预防骨质疏松
含有钙、维生素D等成分的保健食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增强骨骼 健康。
改善肠道健康
含有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保健食品可以改善肠道健康,预防便 秘、腹泻等肠道问题。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睡眠质量
某些保健食品中的褪黑素、镁等 成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 眠等问题。
缓解疲劳和压力
含有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的 保健食品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 提高身体和心理的抗压能力。
行业挑战
尽管保健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 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以赢得消费者信任;其次,监管政策日益严格,企 业需要加强合规管理;最后,科技创新虽然为行业带来 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6
选购与使用建议
选购原则及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麦康
保健食品的起源、发展及管理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一、历史背景及原因
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 疾病模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 回归自然的要求----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 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功能性食品发展的历史
➢ 中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医药 文献中,就记载了与现代功能食品相类似的论述――“医 食同源”、“食疗”、“食补”。
➢ 国外较早研究的功能性食品是强化食品。20世纪10~20年 代,芬克提出了人体必需的“生物胺”(Vitamine), 随后被命名为“维生素”(Vitamine)。对于维生素生 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它的“缺乏症”的研究,使人类进 一步认识到它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并通过补充维 生素而很快使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取。 ✓ ①属于日常摄取的食品。 ✓ ③应标记有关的调节功能。
☆ 健康食品
• ☆ 健康食品(Health Food):欧洲诸国普遍采用的概 念,增进健康为宗旨、采用天然材料、遵守健康原则、 保证食品卫生与质量。其范围:
• 1、含有充分的营养素 • 2、补充膳食中缺少的营养素。 • 3、特定需要的食品或滋补品,最好含有特殊的营养物质。 • 4、以增强体质和美容为目的的食品。 • 5、以维持和增进健康为目的,以天然原料为基础的食品。
3、第三代功能食品:在第二代功能食品基础上,还需确 知具有该功能的功能因子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即功效成 分明确、含量应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类
定义: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到生理作用的成分称为 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或称为 活性成分、功能因子。
• 美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 家,20年代初已有雏形,1936年成立全国 健康食品协会(NHFA),健康食品的销售 额成倍增长,大多数食品企业已转向生产 健康食品,品种15000种以上。
• 日本:起步虽晚,发展迅速。战后饮食的欧化, 国民健康的危机,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恶 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的增高。保健食品出现, 1982年以前政府限制,1983年开始调查,1987 年1月厚生省的食品卫生科设置“功能食品对策 室”,加强政府指导力度,1987年4月出现“功 能性食品”,同年先后成立“新开发食品安全评 价研究会”“功能食品工业调查计划委员会”。 保健食品成为日本食品工业独特高速成长领域。 超市设有保健食品专柜,专业人员解答问题、介 绍知识。
4、功能性维生素类: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 素C、生物类黄酮等。
5、功能性矿物及微量元素类包括钙、铁、锌、硒、锗、铬 等。
6、植物活性成分: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 合物。
7、益生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四、功能食品的常用原料
✓ 一)、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原料:卫生部批准3批77种 ✓ 1.种子类 ✓ 枣(大枣、酸枣、黑枣)、酸枣仁、刀豆、白扁豆、赤小豆、淡豆豉、
功能性因子的主要分类: 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多糖类(植物活性多糖、
真菌活性多糖、微生物活性多糖、动物酸性黏多 糖);功能性低聚糖等。
2、活性多肽和活性蛋白质类:酪蛋白磷肽、降血压肽、谷 胱甘肽、易消化吸收肽、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
3、功能性脂类:功能性脂类包括ALA、EPA、DHA等不饱和脂 肪酸、磷脂和胆碱等。
认定,包括文献资料在内的证据。
☆ 黑色食品
• 自然颜色相对较深、营养较丰富、结构较合理、 具有一定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食物,经科学加工 而成的一类食品,即强调黑色食品的自然性、营 养性、功能性和科学性。
• 常用的黑色食品有: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 、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 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栗子、龙眼肉 、黑葡萄、黑松子、乌骨鸡、黑海参、黑蚂蚁菜 等等。
功能食品; • 用于特殊工种人群(井下、高温、低温、运动员等)的功能食品; • 用于特殊病人群(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胃肠疾病等)的功能食品; • 用于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休闲、旅游、体育、登山、宇航、娱乐等)
的功能食品。
(二)、根据保健功能: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 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 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 调节血糖、改善胃肠功能、解毒、改善睡眠、美容、 改善营养性贫血、改善视力、促进泌乳、调节血压、 改善骨质疏松等。 ㈢、以产品形式来分类: ⑴、普通食品所固有的形式(糖果、酒、饮料、奶等) 的功能食品; ⑵、片剂、粉剂、胶囊、口服液、袋泡茶等形式的 功能食品。
功能食品与医药品有严格区别
✓ 1、药品是治病,功能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而是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 平衡与生理节奏,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作用;
✓ 2、功能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药品允 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
✓ 3、功能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按机体正常需要摄取。
2、基本要求 ✓ ①作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构成,以通常形态和方法摄
功能食品与药膳食品的区别
• 药膳食品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性 、五味、归经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 理论和经验为指导,针对病人表现出来的 “证”,根据“五味相调,味性相胜”的 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 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应用相关的食物 和药膳治疗调节病人。
• 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 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 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 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 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 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 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 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 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 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 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 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 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
• 另外,营养专家对微量元素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了强化 剂的范围,使得人类对食品强化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几十年来,通过在牛奶、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 维生素D,防止了婴幼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佝偻 病;以食用强化的碘盐来消除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 疾病;强化硒盐能防止克山病;在米面中强化维生素B1, 使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病几乎绝迹;通过必需氨基 酸的强化,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可节约大量蛋白质。 可以说,强化食品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营养研究的基础 理论与人类膳食营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的典范。由于强 化食品价格便宜,效果明显,食用方便,强化工艺简单, 所以,强化食品有很大的市场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
• (四)、根据科技水平
1、第一代功能食品:又叫初级功能食品,根据食品中营养 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食品功能,未经严格的实 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主要是各类强化食品或滋补 食品。
2、第二代功能食品: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 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 验,并保证其功能稳定可靠。
☆ 绿色食品
• 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 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 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 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 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
二、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 (一)根据消费对象分类 • 1.日常功能性食品 • 用于普通人群的功能食品; • 用于特殊生理需要人群(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的
三、国内外功能食品的发展
• 德国:世界上保健食品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 与国家的饮食改善运动(1927)和饮食改善学院 (1944)的发展史相关。毕业生遍布于德国的食 品工厂、商店、医院、社区。对德国的保健食品 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大型保健食品企业----Eden 公司Schoenenberger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10%,2500多个品种。有会员店-----销售、咨询、 指导。
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必须符合下面条件: ①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②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 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 需营养素的需要。 ③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 群而研制生产。 ④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 1935年美国提出了强化食品,随后强化食品得到迅速发展。 1938年路斯提出了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指出20种氨基酸中 有8种必须通过食物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会造成负氮 平衡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
➢ 为了规范强化食品的发展,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美国 于1942年公布了强化食品法规,对强化食品的定义、范围 和强化标准都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加拿大、菲律宾、欧 洲各国以及日本也都先后对强化食品做出了立法管理,并 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包括强化指标、强化食品市 场检查和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美国食品与药品 管理局(FDA)还曾规定了一些必须强化的食品,包括面 粉、面包、通心粉、玉米粉、面条和大米等。
• 我国:自古的“药食同源”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浮沉及功效。1980年出现现代保健食品雏形, 1984年协会成立,1992年有千家厂、2000种产 品;1994年,3000家厂,3000产品;1996年规 范管理,申报制度。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与任务
• 一、功能食品的定义:
•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 • 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
☆营养增补剂
• ☆营养增补剂(Nutritional Supplement):美国于 1994年10月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营养增补剂、健 康与教育法案”以取代“健康食品法案”,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