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癌CT诊断精品PPT课件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CT表现』
CT检查是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CT上可 显示肾癌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和有无淋巴 结肿大,静脉内癌栓及邻近器官的转移等。
CT上肾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肿 块,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肿块,肾癌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扩大或肾局部 明显突起,部分肾癌有包膜,边界较为清楚, 大多数呈侵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CT表现
据统计,肾癌内含有囊变占11.3%;出血占3.7%; 钙化占11.3%;坏死占49%。平扫时肾癌与正常 肾实质密度相接近或稍低于正常肾实质,如果 没有肾外形的改变,没有肿块内密度不均匀的 表现,CT平扫很容易漏珍,增强后,肾癌密度 低于正常肾实质,可能是由于肾癌破坏了正常 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而它本 身又没有浓集、排泄含碘造影剂的功能,另外, 肾癌常伴随没有血供的囊变、坏死等病理表现, 也是其增强后密度比正常肾实质低的原因之一。
3、血行转移,肾癌可侵范肾静脉,形成癌栓 -肺、骨、肝等。
分期、临床处理及预后
】准确的肾癌分期对临床处理和估计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5 年生存率不仅与分期有关,还与细胞分化和肿瘤大小有关。
分期
病理表现
临床处理
5年生存率(%)
Ⅰ
局限于肾包膜内
根治术
60--70
Ⅱ
局限于肾筋膜内
根治+术后放疗
【病理】肾癌多为实质性不规则形肿块,常 伴出血和坏死,偶有大片状肿瘤囊变区,肾癌 多为富血管肿瘤,镜下可分为他们细胞癌和颗 粒细胞癌,一部分肾癌可伴有钙化。
【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腹 部疼痛或出现肿块,也可以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为首发症状,全身检查时才发现肾癌。
肾癌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CT
IVP
高血供
肿瘤内坏死
KUB
CT
IVP
低血供
Robson分期(Ⅰ)T1
Robson分期(Ⅰ) T2 N0
Robson分期(Ⅱ)T3a
Robson分期(Ⅲa)T3b
Robson分期(Ⅲb)T3cN1
Robson分期(Ⅲa)T3c
Robson分期(Ⅲa)T4b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肾细胞癌 肾形态改变 常有 增强程度 高 坏死囊变钙化 多
部位 偏心存在
肾盂癌 无
低 少
肾盂中心 离心性生长
右肾盂移行细胞癌:癌侵润肾窦脂肪和肾实质,肾外轮廓存在 (箭)。冠状位MPR更好显示肿瘤侵犯肾窦脂肪和中1/3肾实质 (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
其中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约占90%。新分类中,由于 颗粒细胞癌在基因和临床方面与透明细胞癌无太大区别,将其归为透 明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为一种特殊的肾癌,由于其VHL基因突 变,因而也归为透明细胞癌。肉瘤样细胞癌在1998年分类中作为一种 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在新分类中不再作为一种实体癌,而是被认为 是肾细胞癌的进展表现。
2004年,基于对家族性和散发性肾细胞癌的细胞遗传学和组织病理学 的综合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对肾癌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将肾癌分为10 种亚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多 房 性 囊 性透 明 细 胞 肾细 胞 癌 (multilocular clear cell renalcell carcinoma) , 乳 头 状 肾 细 胞 癌 (papillary renal cellcarcinoma , 嫌 色 细 胞 肾 细 胞 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carcinoma) , Bellini 集 合 管 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ducts of Bellini) , 肾 髓 质 癌 (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 Xp11易位癌(Xp11 translocation carcinomas),肾癌合并神经母细 胞瘤(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neuroblastoma),黏蛋白管状和 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未 归类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 unclassified)。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颗粒细胞癌
总结词
粒细胞癌的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深色。 颗粒细胞癌通常比透明细胞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1%~2%。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呈梭形或长条形,与正常的肾脏组织结构差异较大。这种类型的肾癌通常生长较慢,但有 时会转移至其他器官。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 课件
• 引言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癌治疗与预后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肾癌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强 调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重要性 。
02
阐述当前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 研究现状和进展,说明本课件的 目的和内容。
肾癌概述
未分类肾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3%~4%。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类型的肾癌,通常是因为它们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肾癌相 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未分类肾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 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的变化。
在X线检查中,肾癌通常表现为 肾脏轮廓不规则、局部突出或肿 块影,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
01
02
03
04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 形囊性占位,内部无强化。
肾错构瘤
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 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密度为主的
占位,内部可见钙化。
肾盂癌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肾结核
临床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影像学检
肾细胞癌影像表现 PPT

嫌色细胞癌(CRCC)
■ 肾癌中少见的病理亚型。约占所有肾细胞癌的2-5%。 ■ 起源于集合管的闰细胞。
■ 低度恶性肿瘤。
■ 好发年龄为50-60岁,男女比例约为1:1。 ■ 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2-100%。 ■ 少数嫌色细胞癌可合并有肉瘤样结构,此类患者预后不良。
嫌色细胞癌(CRCC)
■ 绝大多数为单发肿块,膨胀性生长,病灶中心可位于肾皮质、髓质或突出 肾轮廓之外。 ■ 肿瘤较小时,其密度较均匀,很少出现坏死、出血和囊变,超过38%肿瘤可 出现钙化,部分肿块内可见中心瘢痕。 ■ 少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呈中度持续强化,皮质期强化程度接近或略高于髓 质,实质期达强化峰值,CT值接近或略高于皮质,排泄期下降。中心瘢痕 为肿瘤内出血坏死所致,增强后各期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 ■ 肾脏肿瘤若大于7cm,均匀一致的轻中度强化且伴钙化,则强烈提示为嫌 色细胞癌。
15
皮质
外生性
清
乏血供
多见
多见
多见
嫌色细 胞癌
5
较大
皮质
外生性
清
中度 强化
中等 血供
慢进 慢出
少见Βιβλιοθήκη 少见少见鉴别诊断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肾盂癌
■ 复杂性肾囊肿
■ 肾嗜酸细胞腺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好发女性,主要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 肪三种组织组成。 ■ 增强扫描肿瘤内血管组织明显强化,肌肉组织轻度强化,脂肪成分 几乎不强化,保持负值改变。
复杂囊肿
■ 如含有血液、脓液、间隔或钙化的单纯肾囊肿。 ■ CT表现根据囊内容物的不同而表现不同,
■ 出血性囊肿内,CT值可达60~70HU。
■ 囊肿内蛋白含量增高的高密度囊肿,平扫表现为高密度影,增强扫 描无强化,随诊无改变。
肾癌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PPT课件
43
囊性乳头状肾癌表现为肿物边缘结节状软组织影
PPT课件
44
4、肾嫌色细胞癌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27-86岁,平均60岁,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 征。该肿瘤属低度恶性肾细胞癌
PPT课件
45
女 47岁 P176104 腰部不适 B超示左肾占位
CT平扫
CT平扫肾内近等密度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内部密度均匀,无出血、坏死区;
和平滑肌肉瘤; 5、来自血管的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瘤和错构瘤; 6、来自神经组织的肿瘤有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7、来自肾包膜的肿瘤,有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混合瘤; 8、囊肿,有孤立性囊肿、多发性囊肿、囊腺瘤、皮样囊肿、囊腺癌; 9、转移性肿瘤。
PPT课件
3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肾小管 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 癌,简称为肾癌,占肾脏恶性肿 瘤的80%~90%
肾癌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PPT课件
1
肾肿瘤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肿瘤,多为恶性。
PPT课件
2
肾肿瘤种类很多,根据肿瘤的来源分类: 1、来自肾实质的肿瘤,有肾腺瘤和肾癌; 2、来自肾盂上皮的肿瘤,有移行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鳞状上皮癌和腺癌; 3、来自肾胚胎组织的肿瘤,有肾母细胞瘤(即Wilms肿瘤)、胚胎癌和肉瘤; 4、来自间叶组织的肿瘤,有纤维瘤、纤维肉瘤、脂肪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
10×7×6cm,呈多房囊,囊壁尚光滑,内含灰红灰黄粘液样物。
输尿管长1cm,直径0.5cm。
PPT课件
29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需与普通型 肾透明细胞癌伴囊性变鉴别
PPT课件
30
CT平扫
PPT课件
31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ppt课件

病灶与肾实质的交接劈裂征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嗜酸细胞外生球形球形balltype蚕豆形beantypercc肾盂癌aml转移瘤嗜酸细胞瘤rccinfiltrative转移瘤肾髓质癌淋巴瘤集合管癌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肾盂癌侵袭性肾癌肾髓质癌集合管癌11密度均匀不均匀囊变坏死钙化出血13明显强化中度强化轻度强化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14肾脏局灶性病变边界清晰边界模糊恶性良性恶性良性
肾细胞癌的CT表现
CT Features and Staging of Renal Carcinoma
李振辉,Lee Zhenhui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Radiology Departmen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KMMU
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Radiology Department, Yunnan Tumor Hospital
球形Ball type
蚕豆形 Bean type
RCC
肾盂癌
AML 嗜酸细胞瘤
转移瘤 淋巴瘤
转移瘤 RCC(infiltrative)
肾髓质癌 集合管癌
形态肾学脏—肿形瘤态CT影像诊断分析
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肾盂癌
侵袭性肾癌 肾髓质癌
集合管癌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形态学—交界面
成角
圆钝
尖角
良性
恶性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密度特点
密度均匀/不均匀 囊变/坏死 钙化 出血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强化特点
透嗜 明酸
血 管 瘤 平
嫌 色肾
乳 头 状
细细 滑 细盂 肾
肾细胞癌的CT表现
CT Features and Staging of Renal Carcinoma
李振辉,Lee Zhenhui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Radiology Departmen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KMMU
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Radiology Department, Yunnan Tumor Hospital
球形Ball type
蚕豆形 Bean type
RCC
肾盂癌
AML 嗜酸细胞瘤
转移瘤 淋巴瘤
转移瘤 RCC(infiltrative)
肾髓质癌 集合管癌
形态肾学脏—肿形瘤态CT影像诊断分析
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肾盂癌
侵袭性肾癌 肾髓质癌
集合管癌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形态学—交界面
成角
圆钝
尖角
良性
恶性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密度特点
密度均匀/不均匀 囊变/坏死 钙化 出血
肾脏肿瘤CT影像诊断分析
强化特点
透嗜 明酸
血 管 瘤 平
嫌 色肾
乳 头 状
细细 滑 细盂 肾
《肾脏疾病的CT诊断》课件

03 肾脏疾病的CT表现
肾结石的CT表现
肾结石在CT图像上表现为高密度影 肾结石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不相同 肾结石可能导致肾积水、肾盂扩张等并发症 肾结石的CT表现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肾积水的CT表现
肾盂扩张:肾盂内液体积聚,肾盂壁增厚 肾实质变薄:肾实质因积水而变薄,密度降低 肾周脂肪间隙消失:肾周脂肪间隙因积水而消失 肾周血管受压:肾周血管受积水压迫,显示不清晰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密度:观察肾脏的密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密度区域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结构:观察肾脏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结构
添加项标题
观察肾脏功能:观察肾脏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功能表现
添加项标题
结合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添加项标题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CT图像的解读和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和远程治疗
智能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智能化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多种手段,实现综合 治疗
CT诊断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早期诊断:CT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精确诊断:CT诊断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肾脏疾病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 准确的治疗方案
06
肾脏疾病的CT诊断前 景与展望
CT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更高分辨率:提高图像清晰度,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更广泛的应用:从肾脏疾病扩展到其他器官和系统的诊断 更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更安全: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肾脏疾病诊疗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肾癌CT诊断及鉴别精品PPT课件

30
CT表现:
①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及肾盂内血凝块, 常居于肾盂中央部,呈离心性膨胀生长,可侵犯肾窦及肾实质; ②不引起肾脏外形改变,为特点之一; ③轻度增强,呈相对低密度。 ④增强扫描有时见条带状肾实质相,与对侧比较易发现;有时肾实质 延迟增强; ⑤延时增强扫描造影剂充填肾盂肾盏时,可见充盈缺损; ⑥肾盂肾盏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
19
Robson分期(Ⅲa)T4b
20
21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22
Robson分期( Ⅳb)N4M1
23
肾小肾癌(Ⅰ期)
24
肾小肾癌(Ⅰ期)
25
肾癌(Ⅱ期)
26
肾癌肾静脉瘤 栓(Ⅲa期)
27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Ⅲb期)
28
29
肾盂癌
病理:
①较少见,是单纯输尿管癌的2-3倍,而膀胱癌50倍于肾盂原发癌; ②来源于泌尿系统上皮细胞,85-91%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0%为 肾盂鳞状细胞癌;③全泌尿系统上皮肿瘤概念:强调泌尿系统上皮肿瘤 存在多器官发病趋向。 临床表现:无痛性全程血尿,有血凝块可致肾绞痛;大的肿瘤或有肾积 水时,可触及肿块。
cell carcinoma) , 乳 头 状 肾 细 胞 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 嫌 色 细 胞 肾 细 胞 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 Bellini 集 合 管 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1
病理:
①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 ②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③无包膜或由纤维组织构成假包膜,略呈球形,可囊变,出血, 坏死或钙化; ④晚期肾癌发生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肾静脉内瘤栓; ⑤为癌瘤直径<3cm时,一般局限于肾包膜内,称为小肾癌。
CT表现:
①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及肾盂内血凝块, 常居于肾盂中央部,呈离心性膨胀生长,可侵犯肾窦及肾实质; ②不引起肾脏外形改变,为特点之一; ③轻度增强,呈相对低密度。 ④增强扫描有时见条带状肾实质相,与对侧比较易发现;有时肾实质 延迟增强; ⑤延时增强扫描造影剂充填肾盂肾盏时,可见充盈缺损; ⑥肾盂肾盏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
19
Robson分期(Ⅲa)T4b
20
21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22
Robson分期( Ⅳb)N4M1
23
肾小肾癌(Ⅰ期)
24
肾小肾癌(Ⅰ期)
25
肾癌(Ⅱ期)
26
肾癌肾静脉瘤 栓(Ⅲa期)
27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Ⅲb期)
28
29
肾盂癌
病理:
①较少见,是单纯输尿管癌的2-3倍,而膀胱癌50倍于肾盂原发癌; ②来源于泌尿系统上皮细胞,85-91%为乳头状移行细胞癌,10%为 肾盂鳞状细胞癌;③全泌尿系统上皮肿瘤概念:强调泌尿系统上皮肿瘤 存在多器官发病趋向。 临床表现:无痛性全程血尿,有血凝块可致肾绞痛;大的肿瘤或有肾积 水时,可触及肿块。
cell carcinoma) , 乳 头 状 肾 细 胞 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 嫌 色 细 胞 肾 细 胞 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 Bellini 集 合 管 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1
病理:
①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 ②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③无包膜或由纤维组织构成假包膜,略呈球形,可囊变,出血, 坏死或钙化; ④晚期肾癌发生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肾静脉内瘤栓; ⑤为癌瘤直径<3cm时,一般局限于肾包膜内,称为小肾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logy 2003; 228:330–334
-
2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
脂肪成分
肾癌内可含少量脂肪成分,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肾非 上皮基质部分骨性化生,有骨小梁和骨髓成分→ → →肾癌常见到钙化,而AML罕见钙化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20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
21
Robson分期( Ⅳb)N4M1
-
22
主要鉴别诊断
高密度肾囊肿( highattenuation renal cysts )
Michael Suh 对高密度肾囊肿(CT值>20Hu)和 肾癌的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门脉期 CT值>70Hu 或病变中间密度不均匀时,肾癌的可能性大于高密 度肾囊肿(CT值>20Hu)
-
9
-
10
-
11
-
12
Robson分期(Ⅰ)T1
-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
14
Robson分期(Ⅱ)T3a
-
15
Robson分期(Ⅲa)T3b
-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
17
Robson分期(Ⅲa)T3c
-
18
Robson分期(Ⅲa)T4b
-
19Biblioteka --29Thank you!!!
-
30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血、坏死、 钙化结果
-
4
增强扫描
动脉期
肾癌多表现为不均质高强化,少数表现为均 质强化或弱强化,约75%的肾癌因多血供而 表现为动脉期典型的“一过性”不均质强 化,静脉内快速团注对比剂和连续动态扫描, 尤其是同层动态扫描能明显提高其显示率
-
5
肾实质期
肾癌强化程度一般小于肾实质,这一方面由 于肿瘤的坏死、囊变等表现,另一方面是由 于肾癌破坏了正常肾实质浓集、排泄含碘 对比剂的功能,而本身无浓集和排泄含碘对 比剂的功能
-
6
肾实质后期及排泄期
肾实质密度逐渐下降,癌灶可出现短暂的等 密度,进而渐为低密度
-
7
CT双期扫描时
多血管癌灶动脉期增强明显,CT值至少提 高20HU以上,表现为血管显影期,即皮髓质 交界相癌灶密度增加,等于或略高于肾实质, 以后便很快下降,而少血供癌灶的检出,肾实 质期优于动脉期
-
8
肾癌分期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分为:
乳头型、小管型、小梁型
-
3
肾癌的CT诊断
肾癌CT平扫时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极少为高
密度,肿块较小时也可为形状规则的圆形或椭圆 形,较大时多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可有分叶,常
使肾的外形扩大或局部隆起。部分肾癌有包膜, 边界较为清楚,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癌灶内可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尤其坏死改变 最为常见。据Beernard统计肾癌内含有坏死占49%, 囊变占11. 3%,钙化占11.3%,出血占3.7%。癌灶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301医院放射诊断科
-
1
概述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2%,占原发性肾恶性
肿瘤的75~85% 50岁以上多见 绝大多数发生于肾的一侧,双侧发病仅占5%
-
2
病理分型
根据组织学图像、胞浆形态分为:
清亮细胞型、颗粒细胞型、混合型、肉瘤型
-
24
-
25
-
26
两者治疗方法不同
手术和非手术
-
27
肾盂癌(pelvicaliceal tumor)
大小 血供 部位 血尿
-
28
肾淋巴瘤(renal lymphoma) 肾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kidney) 肾平滑肌肉瘤(renal leiomyosarcoma)